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剑神-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史令连连点头,说:“是是是。”

    “那是就赶紧宣读吧!”

    太史令威严地声音宣读着:

    朕以冲龄缵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享国最长,夫复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无负先帝付托。比缘多病,静挕有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寮采半空,加以矿税,烦兴征调,四出民生,日蹙边衅,渐开夙夜,思维不胜,追悔方图,改辙嘉与,天下维新。而遘疾弥留殆不可起,盖愆补过允赖后人。

    皇太子聪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皇帝位,尚其修身勤政,亲贤纳谏,以永鸿图。

    皇长孙宜及时册立进学,瑞王,惠王,桂王各择善地令早就藩封。

    郑氏贤良淑德,封为太后。

    大小臣工务协恭和衷,辅理嗣君,保乂王室,是皆朕惓惓之至意也。

    内阁辅臣亟为简任,卿戴大僚尽行推补,两次考选并散馆科道官俱令,授职。建言废弃及矿税。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

    太史令读完圣旨,逍遥子即刻跪在太子面前说:“请太子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驾崩,光宗即位后葬于定陵。明光宗泰昌皇帝即位后为其庙号神宗。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419 登基之后

    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八月的京师,风呼呼地吹着,让人感觉到格外的凉爽。

    逍遥子坐在慈庆宫的屋顶上,看着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深深地吸了口气,心情感觉格外的好。

    太子终于顺利登基了,他这辈子最大的一个心愿也算完成了。只要再保太子一段时间,太子把江山坐稳之后,他便可以回到江湖中,继续过他逍遥子自在的日子。

    他情不自禁地念起:“鱼恋江湖鸟厌笼……”说着,他双手抱着脑袋,向后一仰,舒舒服服地仰望蓝天。

    “师父!”逍遥子刚闭合上眼睛,就听到熊倜的声音。

    逍遥子还没有睁开眼睛,熊倜就纵身一跃跳了上来,说:“师父,你让徒弟我好找啊!”

    逍遥子漫不经心地说:“又有什么事?”

    熊倜气喘吁吁地说:“皇上要杀了郑贵妃。”

    “什么?”逍遥子立刻睁开眼睛,“他怎么突然想起要杀郑贵妃?”

    “你快去看看啊!”熊倜急忙说着。

    逍遥子急忙从屋顶上跳下来,走进慈庆宫。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逍遥子给明光宗行了个礼,又看了一眼,郑贵妃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明光宗一脸不开心。

    逍遥子镇定地说:“皇上,您这是干什么?”

    明光宗很生气地说:“逍遥大侠来得正好,我要杀了这个贱妇,流放福王。”

    逍遥子一听,略有一惊,急忙说:“皇上息怒,此事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逍遥子大侠没有看到那日,他们是如何对待朕的,此贱妇不除,她们终究心不安,早晚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逍遥子迟疑了一下,他心里也在担心这事情。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当然要斩草除根。可是,他现在要杀的是郑贵妃,这事情就不好办?杀死郑贵妃,杀不死跟随郑贵妃闹事和起哄的那么多大臣啊。

    “皇上,请听微臣一言。”逍遥子又给明光宗行了个礼,很严肃地说,然后给明光宗使了个眼神,示意让其他人都退下。

    逍遥子看闲杂人都退下了之后,继续说:“皇上,先皇临终之前,叮嘱过我,无论郑贵妃有何不妥,要以国事为重,千万不要处置郑贵妃。如今,先皇尸骨未寒,你就这样处置郑贵妃,恐怕先皇死不瞑目啊!”

    逍遥子不说这一条还好,一说这一条,明光宗更是生气,他激动地说:“想当年,若不是她咄咄逼人,我母后也不会死得那么快。我母后去世之时身边连一个宫女都没有,而且我母后据说是她活活饿死的。你叫我如何能忍!”

    “你说什么?”逍遥子十分诧异,他听到明光宗的话,心里顿时震惊了一下,他到今天才知道明光宗的母亲是怎么死的。他听着拳头紧握,心一横,说:“那就杀!”

    熊倜一听,脸上十分无奈,心想:怎么师父也糊涂了?杀死郑贵妃事小,国家动乱事大。新皇刚才登基,还说要安抚人心,这事怎么能行?熊倜急煞地站了出来说:“皇上,师父,请听微臣一言。”

    明神宗与逍遥子纷纷把目光投向熊倜。

    熊倜严肃地说:“皇上,郑贵妃杀不得。”

    熊倜分析道:“明神宗之前在遗诏说封郑贵妃为太后,如果现在杀了郑贵妃,就是不遵循先皇遗诏。再者,此时,皇上刚刚登基,如果杀了郑贵妃,郑贵妃的余党一定心有余悸,恐怕会造反。此外,努尔哈赤的奸细,至今没有抓到,万一他们双双联合,朝廷必定大乱。”

    明光宗和逍遥子听到这,不由得纷纷点头。

    逍遥子心里赞叹着:倜儿真是长大了,自己一时心急,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明光宗似乎也听出一些道道,看着熊倜说:“你分析得有道理。”

    “此时,外有努尔哈赤作乱,鞑靼蠢蠢欲动,他们之间一直有联系,说不定就等着,我朝内部大乱之时,好趁机挥军南下。皇上,既然已经坐上了皇位,何不相仿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做法?”

    明光宗看着熊倜,熊倜又继续说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当年,汉高祖刘邦挥军进咸阳城之时,招秦地老百姓和豪杰,对他们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然后与他们约法三章,悉去秦之苛法,并令吏人仍守旧职。同时也拒绝了秦人犒劳。刘邦此举,大得秦人之心,唯恐刘邦将来不为秦王。

    项羽进入咸阳之时,做法则与刘邦的不同。

    他杀子婴,劫掠财宝,火烧阿房宫,自称西楚霸王,俨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

    项羽为了困住刘邦,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汉中一带为汉王,而却将怀王先前许诺的关中之地封给三个秦朝降将。

    项羽立楚王为天子,但不久命人将其杀死,以报楚王不遣他入关的仇怨。

    项羽刺杀楚王,加上分封无法服众,各国起兵叛变,刘邦趁项羽出外平乱暗渡陈仓出兵关中,甚至一度攻占项羽的根据地彭城。

    “你的意思是说让朕善待那些郑贵妃手下的人?”明光宗听了熊倜的分析说。

    熊倜点了点头,又给明神宗行了个礼说:“皇上,项羽之所以乌江自刎,一部分是因为他的残暴,而刘邦却不一样。您现在不杀郑贵妃的手下,并施以恩惠,说不定他们就会感谢皇上。这样,朝廷就不会发生内乱。”

    “万一,他们并不甘心呢?”明光宗心里不安心,“熊倜,你还是想个法子,把这些人都给朕杀了。”

    “这个皇上不用担心,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势利小人,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而已。他们看到现在皇上得势,只要皇上给他们些安抚,自然也会慢慢地归顺皇上。”

    熊倜又分析道:“至于福王,皇上也要善待。‘煮豆燃豆箕’的故事,皇上可曾听过。如果皇上这个时候杀了福王,或者对福王不好,有些不安分的人就会说皇上效仿当年的曹丕,说不定他们就会抓住这个机会闹事。如果皇上不处理福王,他们便没有闹事的理由。”

    “倘若福王不安心呢?”明光宗还是不放心说。

    “不安心?”

    熊倜疑惑地说,说着他嘴角微微一笑说:“这个好办,先皇已经让福王居住洛阳。如今京师也没有什么事情,您就按照先皇之前的安排让福王继续居住洛阳,无诏不得进京。这既是先皇的安排,皇上只是遵循先皇的意思,别人说起来也不怕。若是将来福王擅自进京,皇上就有制裁他的办法,到那时再处置也来得及。”

    明光宗听着熊倜的话,心里似乎有了底,脸上也露出了高兴的表情说:“此法甚好,此法甚好。那就依熊爱卿的办法处理。”

    明光宗又激动地说:“立即让福王启程。”

    逍遥子听着熊倜这全面深入的分析,心里也十分安慰,倜儿真是长大了。

    说着说着,明光宗又停顿下来,表情凝重,深深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说:“朕可以不处理郑贵妃,只是让朕封她做太后,朕实在做不到。不过,如果不封,先皇的遗诏又点明了要封,我这不是不遵先皇的遗嘱。”

    “这确实也是个麻烦的事情。”熊倜不由得左手托着右手,右手托着下巴,思考着。

    “咦,有了!”他下意识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发出“嗒”的一声。

    “皇上,可记得当年先皇迟迟不立太子之事?”

    明光宗咬牙切齿地说:“当然记得了!此乃朕的耻辱。”

    “倜儿!”逍遥子瞪了熊倜一眼,意思是,他怎么说话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熊倜急忙给明光宗行了个礼,赔罪道:“请皇上恕罪。”

    “没事,你但说无妨。”

    “谢皇上。”熊倜又继续说,“皇上,先皇的遗诏上只说,让你封郑贵妃为太后,可是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封。既然没有说具体的时日,这个时间就是皇上自己说了算。”

    明光宗听到熊倜的话,好像突然感悟到了什么。

    熊倜继续说:“郑贵妃现在已经年老,皇上迟迟不封她,她也没有办法。毕竟主动权在皇上的手上。等郑贵妃去世之时,皇上再按照皇后的礼仪去安葬她,一来是遵照先皇的遗命,二来,郑贵妃身前并没有获得太后的封号,死后又有何妨。也算是看在她是先皇宠妃的份上,给她一点面子!”

    “哈哈哈!”明光宗听了熊倜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心里顿时所有的问题瞬间都解开了。

    他拍着熊倜的肩膀,激动地时候:“你真是把朕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朕日后必定要好好重用你。”

    熊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皇上夸奖了。”

    “这样处理事情确实可以说面面俱到。”逍遥子也赞叹道。

    “不久之后,朕就设宴,当众安抚这些郑贵妃的旧臣。同时,我也要对你们这些当日全心护驾的忠臣加以表彰。”

    明光宗看着熊倜又说:“你想要点什么赏赐。”

    熊倜想都没有想直接说:“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微臣不需要赏赐。”

    熊倜经历了那么多事,刚才又跟明光宗说了汉高祖刘邦的典故,他当然也知道汉高祖坐稳江山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那些有功之臣的。

    刘邦坐稳江山之后,便开始处理异性王。韩信、彭越被杀;韩王信、陈豨等败后叛逃匈奴,后战败也被杀。

    这些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旧部也只有萧何的下场稍微好一点。

    萧何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高祖拜为相国,同时派了五百名士兵以保护之名就近监视。

    为了避免高祖对他的猜忌,他听从门客建议强占民地自毁声誉,试图避开被杀害的危机,但他再三为民请命有请朝廷将闲置的土地开放给贫苦百姓耕种,高祖怀疑是收买民心愤而回绝,并以勾结富商、谋盗国土的罪名将萧何予以囚禁,所幸获得其他官员直谏才得以释放。

    明神宗在世的时候,熊倜就因为功高盖主被明神宗冷落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又怎么会重蹈覆辙呢?

    再者,他让明光宗不处理郑贵妃的旧臣,也是效仿萧何而已。

    熊倜悄悄地看了明光宗一眼,明光宗对他不要任何赏赐,有些疑惑。

    他心里知道如果不要点什么赏赐,明光宗可能也会对自己心生疑惑,要个大的,明光宗也许会认为他有野心,要个小的,明光宗也会对自己有怀疑。

    他记得,当年赵王请廉颇出战,又怕廉颇战功太大,他日驾驭他之上。廉颇深知赵王心思,当赵王问其他要什么封赏之时,廉颇就说想要再取一房,赵王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廉颇。让赵王以为自己只是贪图美色之辈,不足以危害他的江山。

    熊倜效仿廉颇,索性直接说:“先皇在世的时候,曾经把夏芸指给微臣,微臣斗胆那就请皇上做微臣的证婚人。”

    明光宗一听,脸上的疑云果然不见了说:“好,朕就选个黄道吉日,为你们证婚。”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420 父女重逢

    八月的夏风虽然凉爽,但依然掩盖不了人们的心烦气躁。

    郑贵妃经过了昨天为福王争夺皇位,反而被逍遥子算计这一事情之后,心里本就忐忑不安。

    今天,又被明光宗叫过去,说要处置自己。幸好熊倜及时赶到为自己求情,不然,明光宗一怒之下真把自己处死,恐怕她现在已经去地下与明神宗相聚了。

    自己死了不要紧,还有福王怎么办?不行,自己得想办法扭转局面。俗话说……

    郑贵妃想找一句什么话来表达此时自己的心情,一时还真没想起什么合适的。她急得在景仁宫里里外外乱跳动着。

    “娘娘,您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一个小宫女劝说道。

    郑贵妃提着裙子,走到门口又看了看下面的台阶,一个人都没有,又转了回去,刚刚坐在凳子上,又跳起来。

    她嘴里唠唠叨叨地说:“怎么还不来,还不来!”

    话音刚落,小太监就说:“魏大人到,夏姑娘到。”

    郑贵妃听着小太监的话,急忙跑出去,看到魏忠贤和夏芸终于来了,她快步奔出去。

    魏忠贤看到郑贵妃来了,给郑贵妃行了个礼,他还没有跪下,郑贵妃就扶起他说:“快,快,快,起来说话。”

    “谢娘娘!”魏忠贤客气地跟郑贵妃简单地行了个礼。

    郑贵妃看到魏忠贤和夏芸,心里的委屈顿时一触即发,她拿着手绢,伤心地哭了起来,说:“魏大人啊,你帮帮我吧,你帮帮我吧。”

    魏忠贤一听,郑贵妃居然用这样的口气跟自己说话,心里不觉得有些发蒙。明神宗在的时候,她最多叫自己一声魏公公,自己也只有替她办事的份,怎么也不会称呼自己魏大人。

    郑贵妃对自己只有毕恭毕敬,魏忠贤实在不习惯,他有些惊讶地说:“娘娘,您还是叫我魏公公吧,您有话但说无妨。”

    郑贵妃一边哭,一边用手帕遮着自己的脸,透过缝隙悄悄地看了看魏忠贤的表情,看到魏忠贤对自己还是算恭敬,心里也稍微安心一些。

    她喘了口气,声音哽咽地说:“魏大人啊,如今太子登基,事情已经到这样的地步了。我怕太子日后容不下我,您帮我想想办法啊!”

    魏忠贤早就知道郑贵妃会这样说,他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当日郑贵妃为福王争夺皇位的时候,魏忠贤一句话没有说,他知道明神宗一死,郑贵妃就会带着福王篡位。他也知道逍遥子是绝对不会让郑贵妃成功的。

    所以在激烈的争吵中,他选择沉默,坐看结果。他其实既不想让福王做皇上,也不想让太子做皇上,他的心中另有人选,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郑贵妃看着魏忠贤迟疑的样子,又伤心地哭起来,说:“魏大人啊,你若是不帮我,我还不如死了的好。”

    郑贵妃说着猛然跳起来,头冲着柱子的方向,迅速奔过去。

    夏芸一看,大步一飞,急忙挡在她面前。郑贵妃正好撞在夏芸的肚子上,“嘶”夏芸忍不住叫了一声,心想:这郑贵妃平日里看起来柔柔弱弱地,力气还真不小。不过,她最厉害的就是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

    她忍着疼痛扶着郑贵妃说:“贵妃娘娘,您这是何苦呢?”

    夏芸说着又看着魏忠贤说:“干爹,你快想想办法吧。”

    郑贵妃斜着眼睛看了魏忠贤一眼,魏忠贤还是没有说话。郑贵妃又哭闹着说:“你就让我死了算了,让我去陪先皇。”

    夏芸听着郑贵妃这话,不由得鄙视了她一眼。

    夏芸心里十分清楚,郑贵妃不想死。如果郑贵妃真的想死,直接一条白绫或者一杯毒酒就解决了,还那么兴师动众地把自己和魏忠贤请来,在自己面前闹这一出寻死觅活的戏干嘛。

    自从她入宫以来,郑贵妃从来没有同时召见她和魏忠贤,这次还特意说,非要她和魏忠贤一起来。

    恐怕郑贵妃是想让自己从熊倜口中打探消息,她知道请不动自己,所以就用魏忠贤来压自己。

    魏忠贤始终是郑贵妃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说魏忠贤也会买她几分面子。

    魏忠贤也不是不帮她,只是,不能那么快就答应她。

    他看到郑贵妃这样闹着,终于说话了,说:“贵妃娘娘,微臣尽量试试吧。”

    “魏大人可有什么好办法?”郑贵妃步步紧逼地说。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说:“眼下,皇上刚刚登基,皇上信任熊倜,我让夏芸先去从熊倜的口中打听一下,皇上对娘娘是如何打算的?如果皇上依然对娘娘不依不饶,那我就联合各位老臣,暗中保护娘娘,若是皇上不打算处置娘娘,那微臣就想办法让皇上和娘娘化干戈为玉帛。”

    “真是多谢魏大人了。”郑贵妃一听魏忠贤愿意帮助她,心里十分激动,急忙感谢。

    她脑子一转,心生一计对魏忠贤说,“魏大人本宫有一事相求,不知道魏大人是否愿意为本宫效力。“”娘娘请说。“”慈庆宫人手本就不多,现在太子既然已经登基,那就应该添加一些更多的人,在皇上身边伺候。请魏大人先给皇上说,我愿意让我宫中的美女去侍候太子,以求和太子化干戈为玉帛。”

    “此事好办,只是这人?”

    “人不用大人操心,本宫已经选好了。”

    “那微臣就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此事就拜托给大人了。”郑贵妃看着夏芸,又对着魏忠贤说:“魏大人,您这干女人不错,回去好好调教一下。”

    魏忠贤瞅了夏芸一眼,又给郑贵妃行了个礼说:“娘娘如果没有什么事,那我们就先告退了。”

    郑贵妃心里得意起来,脸上微微一笑说:“那魏大人先忙。”

    风呼呼地吹着,魏忠贤跟夏芸出了景仁宫。

    魏忠贤走在前面,夏芸走在后面。夏芸没有说话,她回来之后,一直没有回魏忠贤府。

    她本来是想以爱新觉罗;图吉的身份暗藏在京师,等一切都办妥之后再出现。

    谁知道,熊倜假死的事情,让她不得不以夏芸的身份出现。

    此时,在这样的时候与魏忠贤见面,夏芸多少也有些尴尬。

    魏忠贤走下台阶,清了清嗓子,语重深长地说:“芸儿,你是打算不认我这个干爹了?”

    夏芸一听,心里有些忐忑,说:“干爹为何这样说。”

    “你什么时候回京的,你回到京师,都不回家看看。听说你在战场上战死的消息,我还为你……”魏忠贤说到这,心里震动了一下。

    “干爹,是芸儿的不对。干爹从下把芸儿带到大,我怎么会不认干爹。”夏芸连忙补充道。她看到魏忠贤的眼眶有些湿润,魏忠贤的头发也变得花白了。

    夏芸忽然感觉心中沉沉得,好像难以呼吸,她从来没有看到魏忠贤有这样的表情。

    “芸儿,跟干爹回去吧!”魏忠贤语重深长地说。他说着就自己往前走。

    夏芸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一阵酸楚。她深深地吸了口气跟了上去。

    魏忠贤看着夏芸跟了上来,脸上浮现了得意的笑。

    他一边走一边说:“芸儿啊,你和熊倜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既然你们如此有缘,干爹也不反对了。我虽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但是从小把你带到大,女儿的婚姻大事自古都由父母做主,虽然,你们已经私定终身了,你还是让他来见见我吧。”

    夏芸听着魏忠贤的话,忽然感觉十分诧异,有一种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魏忠贤。

    “干爹最近宫里突然发生很多事情,等他忙完之后,我便找机会来见你。”

    “芸儿啊,到时候干爹一定给你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把你嫁出去。”

    “女儿谢谢干爹。”夏芸回应道。不知道为什么,夏芸的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魏忠贤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

    夏芸看着魏忠贤的背影,心里十分纳闷:她背叛了魏忠贤,不为他办事情已经很久了。以他的手段毕竟会对自己赶尽杀绝,他现在不仅对自己手下留情,还对自己那么好。

    夏芸越想越不明白,她有继续追了上去。

    快出皇宫的时候,魏忠贤突然停下来,很认真地跟夏芸说:“你近日都住在宫中,今天就这样跟我回去,熊倜知道吗?”

    “事情突然,熊倜只知道我去郑贵妃的宫中,并不知道我跟干爹回去了。”

    “噢?”魏忠贤仰着脑袋,声音故意拖长一些说:“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你先去跟熊倜说一声,就说,干爹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