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里苍穹万里剑-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指扣琴弦,没有什么美妙的音调,只有随着手指轻舞的气机,化为一道道无形利刃,斩破了空气,向着郭小九和韩昌黎打去。
这是诗两行的杀招,每一道无形利刃,都堪比一柄道门符剑,当初能让宁不二栽跟头的伎俩,自然不俗。
利刃已经几乎近到了韩昌黎身前,郭小九才执刀而立,他眉头轻轻皱起,空出的手掌,已经扶在了身后的剑鞘之上。
单单凭借手中的佩刀,显然并不能够挡下所有的利刃,于是,身后的大道剑被抽出,一道锋芒,在这黄昏之中,格外显眼。
刀剑飞舞,与一道道利刃撞在一起,眨眼间,利刃尽皆被斩为了两段,郭小九收回道剑,轻轻吐息,佩刀依旧在手。
他的双手有些颤抖,毕竟刚刚接下了十几道无形利刃,凭借的都是单纯的肉体。
原本坐地抚琴的诗两行,已经起身,她将木琴抱在了怀中,对着郭小九撇撇嘴,似笑非笑:“你今天算是占了个大便宜。”
“还得谢过两位。”郭小九微微躬身,又扬起头来,对着诗两行挤出了一脸笑意:“在西市,我有一间酒肆,若是在帝都城闲着无聊,可以去那里找我喝酒。”
“那多没有意思,要喝酒肯定得去平康坊。”已经走到了诗两行身边的酒三两摇动着手中的折扇,缓缓说道。
“哎吆。”原来诗两行已经一手拧在了酒三两的耳朵上,佯装生气怒道:“呆子,你怕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想着去那地方风流。”
却在几句话之后,诗两行已经揪着酒三两,走向了远处。
郭小九体内的气机也已经转而平复下来,毕竟是两个入圣境界的出手,哪怕并不算真正的联手,依旧让他郭小九吃了些苦头。
看来上一次在白衣门遇到二人,单纯他或者宁不二,肯定不是这两个人的对手。
看着远去的诗两行和酒三两,太子殿下的目光,已经掩饰不住怒意,倘若他真有一天能够成为天子,必然要让这些不知礼数的江湖儿郎,都做他庙堂之外的鹰犬。
他低着头,俯瞰皇城之下,已经将目光逐渐落到他身上的二人,竟然一时之间,不知该从何下手。
“你就是太子殿下?”郭小九举起佩刀,遥指皇城之上,他伸手在韩昌黎肩头轻拍,已经与他并肩而立。
“是我。”太子深深呼吸几口气,强行将心中的怒火暂且压下,却也在同时,对身侧的神策军示意。
皇城之下的韩昌黎,今天绝对不能活着离开这里,不仅仅是因为他敢为宰相李林甫鸣不平,更是因为他韩昌黎活着,颜令宾的目光,便始终落在他韩昌黎的身上。
郭小九低头笑了笑,已经将手中的佩刀收回刀鞘,顺势手掌敲击在刀鞘上,伴随着手臂上的铃铛声响起,他冲着皇城上喊道:“敢问太子殿下,我今日带着韩昌黎离开,你可要阻拦?”
太子殿下眯起了眼睛,他认为这是郭小九恐吓,他连丢弃太子之位都不怕,连死都不怕,会害怕他郭小九的几句闲言碎语?
“是又如何?”太子说着,已经袖袍扬起,当即有数百名弓弩手,立在了皇城之上。
又有数百名神策军,走出了皇城,将他们围在了中央。
韩昌黎始终没有说话,他只是将手插在了袖管里,望着那具尸体出神,犹如想起了上一次拜访相府的情形,竟然让他发出了几声干笑。
却又有些惋惜,好像就在昨日,他还在相府与李林甫笑谈大唐风云,今日,他的尸首便被悬挂在皇城之外,不得善终。
此时的笑声,格外的刺耳,是在数百名神策军的弓弩之下,横刀之下响起的笑声,是对他太子殿下无能的嘲笑。
“就凭你一个人还想护住他韩昌黎,我今天就在这皇城之上立誓,今日不杀韩昌黎,誓不罢休。”太子殿下说着,已经扬手指向朦胧的天空。
直到此时,韩昌黎才微微醒转,目光上扬,是从李林甫的尸体上,望向了太子殿下,他微微撇过头去,在郭小九的耳侧轻声问道:“再带一个人,能不能离开?”
“能啊,韩昌黎呀,什么时候你做事情也这么婆婆妈妈了。”郭小九笑着,伸手在韩昌黎的胸前轻拍。
“那好,把他也带上,他还没合眼。”韩昌黎从袖管之中,抽出了手,手指所指,是李林甫,是悬挂在皇城之外的尸体。
已经明白了韩昌黎意图的郭小九,点头轻笑,扶刀开始快速前踏。
“拦下他。”猜测到了郭小九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子殿下急忙扬手,是对神策军下令。
数百弩箭便在一瞬间,纷纷离弦,郭小九宛若未闻,轻轻一跃,已经立在了道剑之上,佩刀出鞘,一刀落在了皇城城墙上。
数百弩箭,尽皆落在了空处,佩刀斩断了悬挂着尸体的绳索,尸体已经被暴晒得有些发臭,郭小九单手提起,道剑鱼旋而归。
转眼间已经近到了韩昌黎身侧,郭小九轻轻落地,道剑归鞘,他将李林甫的尸体轻轻放在了地面之上,眉头已经紧紧皱起。
韩昌黎俯身,他没有嫌弃李林甫身上的难闻气味,李林甫的瞳孔依旧挣得大大的,是对于这座朝堂的不满。
他的手掌,轻轻扣在了李林甫的额头之上,手掌落下,李林甫得以闭目,死而瞑目。
做完这一切的韩昌黎,在起身之后,这才察觉到了郭小九身上好像有些怪异。
没有等他发问,郭小九已经一把将他狠狠推了出去:“李三胖可在?”
一个肥硕的年轻胖子,从早先就停在了朱雀大街上的一辆寻常马车上探出了身子来,在车夫的搀扶之下,落在了大街上:“嘿嘿,韩昌黎在这儿,我肯定也在这儿。”
对着李三胖点了点头,郭小九紧了紧依旧没有归鞘的佩刀,他的目光望着朱雀门之后。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你非死不可
还没有等韩昌黎多做言语,李三胖已经一把拍在了韩昌黎的后脖颈上,随之一把将他抗在了肩头,向着马车的方向走去。
直到将韩昌黎交到了车夫手中,李三胖这才抖了抖狐裘,脸上的赘肉颤颤巍巍,转头对着郭小九吆喝一声:“我在酒肆等你喝酒,你最好快些回来。”
目光不曾偏移半分,郭小九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回答。
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朱雀门之后,有一股气息,将他死死压制在了皇城之下,动弹不了分毫。
李三胖无法知道郭小九的处境,才会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不过,想来郭小九肯定心中有了羁绊,才会选择让他李三胖带走韩昌黎,而不是随他一同离开。
又对着郭小九拱手之后,李三胖已经爬上了马车,车帘掀开,钻入到了车厢之内。
马车向着朱雀大街之上,缓缓行去,车上载着韩昌黎与李三胖。
看着马车已经离去,太子殿下这才醒转过来,气愤之余,已经夺过了身侧神策军手中的弓弩,架起弩箭,瞄准向了马车的方向。
只要等他手中轻扣悬刀,弩箭射出,必然能够穿透车厢,射进马车之内。
“太子殿下,今天这事情,还是让奴婢来收场比较好。”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朱雀门之下传出,一名年迈宦官,慢悠悠地走出了门洞,出现在了皇城之外。
他与郭小九对视,脸上露出笑意,眼神却凌厉之极,就像是看到了猎物一般欣喜。
“冯国公。”太子轻轻点头,弓弩被丢回到了神策军手中,他脸上这次露出了些许轻松惬意,好像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天子陛下那边,奴婢自然会跟他解释清楚。”冯元义转头,对着皇城之上的太子望去,他夹了夹臂弯下的弯刀,显得极为随意,没有半分恭敬的模样。
太子深深呼吸一口气:“那还要谢过冯国公才是。”
说着,太子双手负后,他没有杀掉韩昌黎,是很惋惜,但既然冯元义已经在向场中所有人表明,这是天子陛下的意思,也自然就跟他没有了干系。
急忙从皇城下爬起身的李朗,捡起地上的横刀,歪歪扭扭地冲入了城门之内,在路过冯元义身侧之时,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最崇拜冯元义,但更害怕冯元义,因为他了解冯元义。
作为太子殿下的一条狗,太子殿下已经离开,他的尾巴摇得再欢实,也还是没有肉吃,搞不好,得罪了太子殿下,他就只能做一条野狗。
“好奴才。”冯元义撇着头,望着李朗离开的背影,目光深邃,犹若记起了一些往事,心中气息有些难平。
抓住了这一丝空挡,郭小九急忙喘息几口,便有体内气机,翻滚而上,他缓缓提刀,身躯站得笔直,脸上露出了几缕笑意:“冯元义,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别说,我觉得他肯定像极了当年的你。”
“就他?”冯元义转身,再次面对郭小九,伸出一只手指向了李朗远去的方向,摇了摇头:“就他也配?本公吃得苦,他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想跟本公比,还差的远。”
随着冯元义的气息再次压下,郭小九便只能苦苦支撑,冯元义没有出手,但从他推出去韩昌黎之后,冯元义就算是已经出手。
冯元义的目光下落,落在了李林甫的尸体之上,这个老伙计,死得有所不值,但算不上可惜,毕竟是为天子陛下而死,所以,当承受得起他冯元义一礼。
“走好。”冯元义向着尸体行礼,起身后,伸手扣在了刀柄上:“郭小九,上一次本公饶了你一条命,没有想到你还敢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造次。”
体内气机大半都被封锁,他郭小九用不了多么着急,他索性将佩刀收回了刀鞘,摘下了酒囊,仰头猛灌几口,这才发出一声悠然的长叹:“是我郭小九有眼不识泰山,忘记了有您这尊神佛,依旧还恬不知耻地当着天子陛下的奴才。”
“哦,对,得称呼您为老阉狗,跟胡蛮狗是一对,当的个成双成对。”
酒囊收回腰间,郭小九伸手扣刀柄,铃铛响得清脆。
“你找死?”冯元义面露凶狠之色,他咬牙切齿地问道。
郭小九摊了摊手,露出一副你明知故问的表情,又摇了摇头:“冯元义呀,冯国公,别说的那么大义凌然,我们之间也不是没得商量,你饶我一条命,我答应,以后滚得远远的,绝对不会再出现在你眼前让你心里不舒坦了如何?”
今天没有宁不二在场,他郭小九心中算盘打得噼啪响,要是真的跟冯元义相比,能有一丝胜算,他就绝对不会服软。可就算他拼尽全力,除非是豁出去命跟冯元义硬碰硬,否则,他肯定逃不脱这个老宦官的手掌心。
但只要碰了那条底线,他所面临的必然是身死,反倒不如跟冯元义好言相谈,说不得,还能求得一条生路。
他郭小九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但怕死呀。
再说了,他也不是了无牵挂,在这大唐境内,还有宁不二等着他,在洛阳城还有一位不是很靠谱的师叔祖,在海外蓬莱,还有一位极为疼爱他的师父,……
他犯不得去送命给别人,再说了上一次与宇丰怡交手使出那招之后,他自己清楚那种力量的可怕之处,也知道就算再次用了那招,也未必真能从冯元义手底下,讨到什么便宜。
好像有些意外,冯元义先是皱起了眉头,目光在郭小九身上,从上到下,扫视一圈,脸上逐渐泛出笑颜,他啧啧嘴,便冷笑不已。
他抬起手,对着郭小九轻点:“你也怕死?可你知道吗,从你攀上城头,将宰相李林甫的尸体劫下,今天等待你的必然就是一死。”
好像生怕郭小九听不明白,他昂了昂头,继续解释道:“因为呀,原本死得怎么都应当是韩昌黎,可你偏偏强出头,他韩昌黎,就连天子陛下,都不怎么乐意去招惹,那是犯天下之大不为,你郭小九有那种能耐否?”
倒吸一口凉气,郭小九歪了歪脑袋:“我必须得死?”
“你必须得死。”冯元义点头确定。
既然得到了准确的答案,郭小九也就没有了假惺惺的作态,话已至此,便只能拼命,万一真能杀掉这条老阉狗,那也是为了宁不二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佩刀再出鞘,气机依旧被紧锁,他没有继续挑衅冯元义,那样他会死得更惨,他用双手反握在刀柄上,目光抬起,反倒有些无所谓了。
脚下清风起,佩刀便已经斩向了冯元义,他知道这一击必然不会得手,他面临的可是冯元义,大唐的第一刀客。
果然,只是近到了冯元义身前一丈外,郭小九和手中的佩刀,便再也难以寸进,他接连十几刀劈在了冯元义身前,却都被冯元义气机所挡。
郭小九退后了两步,终于在挣扎之际,将体内弥留的气机,都放在了刀锋之上,又是一刀劈下。
见到郭小九的黔驴技穷,冯元义摇了摇头,轻轻拔刀,又快速归鞘,便有刀芒闪烁在两人之间。
一道身影倒飞出去,郭小九重重落地,他紧握手中佩刀,胸前已经出现了一道血痕,割裂了衣衫,不是致命伤,但伤口很深。
好像受伤的郭小九,并没有多么恼怒,他将佩刀回转,单手握在手中,从地面上支撑起了身体,他喘着粗气,笑望冯元义。
“有些时候,明明很无助,却没有一丁点儿办法,这种感觉如何?”冯元义缓缓前行,每一步的间隔很短,从朱雀门到郭小九身前,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心中暗暗盘算,几次确定之后,郭小九笑得更开心了一些:“应当是很绝望,不如直接死了痛快一些。”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千里独行没孤鸿
“嗯,说的有理。”冯元义点了点头,脚下不曾加快,依旧慢腾腾的往前挪步。
他的手一直摩挲在刀柄之上,好像心中有所好奇:“可本公从你的身上,一点这种感觉都没有看出来。”
见到冯元义拿着怪异的眼神打量过来,生怕冯元义看穿了自己的小伎俩,郭小九急忙摆了摆手:“可能我是第二种人,既然已经要死了,为何还死得不痛快,死就死呗,人总会死,只是我死在了你前头,你死在了我后头,仅此而已。”
见到冯元义依旧有些狐疑之色,郭小九再次补充道:“再说了,那个江湖好儿郎,会让自己死得憋屈,那得痛痛快快的,死得心安理得。”
仿若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冯元义脸上竟然生出了几分奇怪神色:“想不到小小年纪,比本公看得都要透彻,可惜,你做了不该做的事,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没有再去接冯元义的话,佩刀之上,已经有一道血槽,沾满了刀身一半,冯元义也走到了一半,郭小九并不是很着急。
不过,姿态得做足,于是他摘下了酒囊,开始饮酒。
“死之前,得把酒喝饱,不能做个饿死鬼。”郭小九嘻嘻笑笑:“冯元义,不知道你可曾有品尝过美酒的滋味。”
听到郭小九的话语,冯元义略有思索,便皱起了眉头,在心中盘算起了过往的种种:“本公只饮过河东道的葡萄美酒。”
“那不行,你得喝烈酒,整个大唐最烈最烈的酒,那才痛快,要不然算什么江湖豪杰。”郭小九的目光刻意装出来了几分鄙夷之色。
当然被冯元义收在了眼底,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一些,扶在刀柄上的手,也没有继续摩挲,甚至连呼吸都变得极为平稳。
“你怎么不说话了?”郭小九将酒囊放在了一旁,偏着头问道。
“话不投机半句多。”冯元义没有继续给郭小九好脸色,可笑也可悲,冯元义自己心里都不清楚,自己算不算什么江湖豪杰?
他依旧在思索郭小九刚才所言,却已经近到了郭小九身前三步之外,轻轻摇头,冯元义摒弃了心中杂念,他目光深邃,望着郭小九的眼眸:“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有啊。”郭小九轻轻拍在了大腿上:“要是见到了韩昌黎,告诉他,这世上的好女人就那么几个,让他赶紧下手,别再挑挑拣拣,到时候,都成了别人的女人。”
“要是见到了李三胖,记得跟他讲,我那酒肆以后就还给他了,我可没有欠他什么,是韩昌黎欠的。”
“要是见到了周子恒,这小子可是洛阳世子,你就跟他说,我欠他的银钱,让他来帝都城找李三胖讨要。”
“要是见到了我小师姑,得,跟她也不敢有什么废话,万一她疯起来,你们这皇城之内,谁都受不了。”
“要是见到了宁不二呀,想来他也不喜欢听你唠叨,你就说,九泉之下,还有一个叫郭小九的,心中念叨着她。”
郭小九略作停顿,他思虑片刻,对着冯元义高昂起了头颅,似有不甘:“我这都是真心话,万一我真死了,你得答应我,讲给他们听。”
“本公能答应你,在你死后,这话就会传遍泱泱大唐。”冯元义轻轻挥手,却已经是弯刀出鞘。
郭小九笑着点了点头,冯元义距离他仍有两步,他举起了酒囊,又是一口酒入腹,将酒囊随意一抛,跌落在了远处的街道上,酒水洒了一地。
他缓缓起身,嘴唇轻启:“我还有一些话,是跟你讲的。跟你讲的话呀,都在这里面。”
说着,郭小九提起了佩刀,刀身之上,沾满了血污。
依旧有些疑惑的冯元义,尚且还有些不太明白郭小九最后所言为何意,却见到郭小九整个人,气息在瞬息间拔高,直冲云霄而上。
佩刀少年,此时浑身浴血,立在皇城之下,天空已经没有了太阳,可依旧有光泽照耀在少年身上,照耀在他手中的佩刀之上。
佩刀刀身露出一圈圈奇怪诡异的纹路,从刀锋最顶端开始,蔓延盘旋,直到郭小九的整条手臂,都成为了刀身的一部分。
“我还有话,要对整个大唐说,我郭小九若真死了,也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你,……”见到此情此景,冯元义竟然停下了脚下的步伐,不再前行,他的气息不能完全压制郭小九,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此时郭小九的行径。
“冯元义,冯国公,我郭小九,今日便跟你死战一场。”郭小九举刀,便出刀,向冯元义劈下。
天穹之上,乌云便在瞬息之间密布整片天空,郭小九有求死之志,苍天犹有不甘。
那他郭小九又岂能甘心,出手便是全力而为,是为了与他冯元义争个高下。在此之前,郭小九就算是削尖了脑袋,都不抵冯元义的十分之一。
此时,他与冯元义齐高,在天地之间。
冯元义没有怠慢之色,也没有了丝毫松懈,他的弯刀就在手中,没有采取守势,也是出刀,他认为,唯有出刀,才能配得上此时郭小九的一心求死。
哪怕是冯元义,硬生生逼着郭小九走上了这么一条死路,可冯元义心中无愧,想来郭小九心中也定然无憾才是。
两柄刀锋,在天地之间,交锋在一起,整个皇城之下,都是暗潮涌动。
好似有一尊尊高大魔像,巍然立于城下,七八声闷雷炸响,便有枯骨逢春,化作山峦高耸直上,插入云霄。
有冷风袭来,迷人心弦,让人沉沦,不知此时此景。
也在瞬息间,两道耀眼刀芒,一触即逝。
皇城之下,一切重归于静寂,没有了高大魔像,更没有枯骨山峦。
两人站在皇城两头,遥遥相望。
佩刀少年将刀拄在地面上,强撑着身体,他浑身上下,都在往外溢血,无时无刻,不是如此。
他的脸上依旧挂着笑意,他望向了皇城另一头,觉得这匆匆的一生,算不上什么殊荣,但好在活的逍遥自在。
不知为何,郭小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万里黄沙之中,那位与宇丰怡死战而死的老爷子,那个时候他的心情,想来也莫过于此吧。
他的手离开了佩刀,没有再望向冯元义,他的身躯向后倒去,与那位老爷子,如出一辙。
求死之人,他此生唯独见过张季明,也最钦佩张季明的求死之志。
现在,在帝都城,在皇城外,轮到了他郭小九不得不死,他便要死了,死得如此畅快。
“你想说的话,我答应你会帮你昭告天下,泱泱大唐境内,便是无人不知。”冯元义收刀,他的手掌轻轻从脸庞之上划过,一道算不上多么深的刀痕,印在他的脸颊之上。
做为一名宦官,不是靠脸吃饭的行当,冯元义自然不会生气,郭小九今天就算没有被他手刃,都将必死无疑。
他收回了目光,准备回到皇城内,既然郭小九已经死了,今日之事,也算是有了个交代。
苍穹之上,乌云尽散,有一道霞光,在这黄昏之中呈现,是从天的这头,通往了天的另一头。
众人抬头望去,隐约瞧见有人踏着霞光而来。
来人是一名白袍中年人,中年人下颚上有一缕山羊胡,眼神之中,也尽是沧桑之意。
中年人来到了皇城之外,立在了郭小九身侧,霞光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