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里苍穹万里剑-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是一名白袍中年人,中年人下颚上有一缕山羊胡,眼神之中,也尽是沧桑之意。

    中年人来到了皇城之外,立在了郭小九身侧,霞光便也被引在了皇城之外。

    中年人蹲下了身子,抬手按在了郭小九的额头之上,霞光便萦绕在了中年人的手指上方,顺着他的手指,倒灌入了郭小九的体内。

    霞光入体,郭小九整个人变得晶莹剔透,他已经没有了意识,但想来应当还没有死透。

    已经准备转身离去的冯元义,如临大敌,他的手哆哆嗦嗦地握在了刀柄上,声音也有些颤颤巍巍:“浩然气,快哉风,千里独行没孤鸿。你是儒教自在?”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人为君解忧愁

    中年人没有抬头,他的手掌已经抬起,却依旧蹲在郭小九的身前。又过了许久,中年人抬起眼皮,往冯元义的方向瞧了一眼:“正是在下。”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下巴的山羊胡子,双手撑着膝盖起身,挺直了腰杆。

    天地之间,便因为自在的起身,恢复了光彩,不再黯淡无光。没有了霞光贯穿天地之间,他却依旧神采奕奕。

    因为他是自在,自在逍遥的自在,现如今儒教第一人便是他。

    再往前几年,他或许在江湖上,名气极高,可自从他在蜀山剑宗辩法之后,就再也没有在江湖上出现过。

    早年他是个落魄书生,后来他是融汇了三教教义的读书人,再之后,他被天下的读书人,封为了儒教第一人,也是在杜书圣之后,又一个儒教的第一人。

    对于今天突然出现在了皇城之下的自在,冯元义心中有些捉摸不透,很久以前,他曾与自在有过三次交手,每一次,自在都败在了冯元义的手上。

    可今天出现的年轻人,冯元义几乎差点就认不出来,他将眉头紧锁,心中有所疑问,他刚刚收回弯刀的手,已经做好了再次出鞘的打算:“你破境了?”

    自在的面庞之上,露出了几分讥讽之色,他伸手挠了挠后脑勺,脸上露出一些难以捉摸的滋味,他伸了个懒腰:“我本无境,何须破境?”

    此话出口,冯元义脸上的表情,便越来越凝重,破境是从入圣境界到造化境界,是天地造化的造化境界。

    冯元义屹立在入圣境巅峰数十载,他始终距离那道天地造化,一线之隔,一线之后,能有多么大的威势,冯元义不敢多想,但粗略一想都觉得很大。

    既然自在敷衍他,那今天站在冯元义身前的,便是一名造化境界的儒生。

    他有些琢磨不透,依旧盯着自在的脸颊。

    “我的脸上应当没有花。”自在笑了笑,伸手扶过脸颊:“可惜你此生无缘破境,这其中的缘由,我知你亦知,你只是不肯相信罢了。”

    冯元义叹息一声,没有接过自在的话茬,他目光落向了郭小九:“那你今日来帝都城内,是所为何事?”

    “问得好,我也正想问问你,你为何要欺负我的师弟?”自在说着,目光之中,已经露出了几缕疑惑,疑惑升起,是在问冯元义,也是在问皇城中的那个人。

    “他是你的师弟?”冯元义抬手,指向了郭小九问道。

    见到自在轻轻点头,冯元义好像觉得,今天自己的运气不太好,是不是不应当离开皇城。

    打发走了杜书圣的亲传弟子,又来了一个儒教自在的师弟。

    可下一个眨眼之后,冯元义心中猛地“咯噔”一下,自在的师弟?这整个大唐境内,能被自在称之为师弟的人,怕只有他的弟子,难道,郭小九……

    冯元义想到这里,急忙又仔细瞧了郭小九几眼,呼吸都因为心中的茅塞顿开,变得急促。

    “你们欺负我的师弟,我今天便是来,帮他评评理。”自在说着,已经抬手,便有一股浓郁之气,随着他手掌扬起,将昏迷的郭小九,轻轻托起在了半空之中,飘荡在了自在的身后。

    “你不能入皇城。”冯元义已经准备拔刀,他拦在了朱雀门之前。

    “大唐境内,你说了算?还是他说了算?”自在说着,抬手指向了皇城之内。

    皇城之中,无数神策军,已经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武器,静候在了通往承天门的昂长廊道之上。

    这大唐境内,当然是天子说了算。所以,冯元义没有回答,他快速抽刀,就是他的回答。

    就算天地造化如何?当年依旧败在他冯元义的手上,是三次。今天,他冯元义败一场,不算理亏吧?

    再者说,护佑天子陛下安危,原本就是他冯元义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你不能入皇城。”冯元义这一次语气加重了一些,弯刀已经扬起,指向了自在。

    站在皇城另一头,已经开始向着他走来的自在,脸上露出了一些不耐烦来,他轻轻挥了挥手:“我可不想杀你,脏了我的手,也是对前辈的不恭敬。所以,请你让开。”

    此时站在皇城之下的自在,自然不需要对着冯元义客气。

    冯元义没有动,他已经调转了体内气机,准备出手:“我想要见见破境之后的你,只是今天,你并没有带刀前来?”

    “呵!”自在嘴角发出了几声冷笑,像是听到了这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当年跟那些书生讲过道理之后,我发现什么武器,都没有拳头更有道理。”

    冯元义还有些诧异,便感觉自己已经动弹不得,自在依旧前行,不久之后,便会经过他的身侧。

    他的脊背上,已经有数不清的汗珠,垂落而下。他不知不觉,想到了之前对于郭小九使出的伎俩,他还问郭小九这种感觉如何?

    自在好像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已经立在了冯元义的身前,眼神有些不怀好意,他伸手轻轻掸掉了冯元义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这种感觉如何?”

    已经在心中思索良久,冯元义的体内气机,依旧能够运转,却难以随他的心意去运转,仿若有一只大手就掐在了他体内气机的脉门之上。

    “很不痛快。”这是冯元义的回答。

    “好!”自在回答很快,他没有再去看冯元义,目光望向了朱雀门之内的昂长廊道,他望着皇城内严阵以待:“我只想跟当今天子说说话,用不着这么欢迎我吧。”

    一个个神策军,攥紧了手中的武器,自然不是对自在的欢迎。

    “还有你呀,我不出城,你就一直在这儿呆着,如果有敢违背,那皇城里那位,我不介意动些手脚,反正大唐有他和没他,现在根本没什么区别。”自在又回头,对着冯元义补充了一句,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向着皇城内走去。

    已经是夜色中,天空灰蒙蒙一片,只能瞧见分布在昂长廊道上的点点光泽,那是横刀和长枪在月色下散发出的寒芒。

    自在立在皇城内,在朱雀门之内,他抬袖飘摇,便有天地变色:“我想跟你说说话。”

    声音在天地间回荡,响彻在了皇城内,穿过了太极殿,也终于传到了他的耳中。

    整座皇城之内,皆是震惊不已,已经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神策军,从皇城内的各处,来到了昂长廊道的两侧。

    从廊道通往承天门,有数不尽的人头攒动,也有数不尽的兵器交戈。

    有人要闯皇城,大唐的皇城。这是从大唐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也是跟你评评理!”又是一声响彻整个皇城。

    没有人敢回答他的话,因为就连皇城之中,最大的依仗,那位大宦官冯元义,都没有拦下他,单单凭借他们这些神策军,在这昂长的廊道上,更不可能。

    这里不是战场,没有一马平川可以让他们自由的摆开方针,只能挤做一团,守护在承天门之外。

    自在想走,天地之间,应当很少有人再能拦下,他轻挥衣袖,便有霞光在夜色中飘荡,从朱雀门,到承天门之内。

    中年书生,走上了霞光架起的长桥,他走得不快,却很潇洒,他的双手负在身后,他要进太极殿内,跟那位全天下最大的大人物,讲讲道理。

    昏迷的郭小九,依旧随着自在缓缓前行,飘荡在他的身后。

    除了他,无人再能上的了廊桥,便只能挤做一团,眼睁睁地看着自在,走进了承天门之内。

    一阵阵咳嗽声,开始从太极殿内响彻而起,皇城之中,无人不熟悉这道声音的主人,可今天,无人能为天子解忧。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头将军和火头校尉

    大唐如今的边关,已经从关内道,缩回到了陇东城外。

    在陇东城外十里,便有山南将士以及帝都城半数十六卫的营寨。他们守护在此时的大唐边关,边关之外,是杨胡子的十数万叛军和突厥蛮子联军。

    可惜,担任主帅的不是山南西道节度使史分明,也不是怀化大将军史分明,而是十六卫的大将军曾广元。

    这位沾着祖上光泽的帝都城新贵将领,也是卫国公手下的第一号手握兵权的重臣,他在大唐能否站得稳脚跟,便代表卫国公在朝堂之上说话,腰杆敢不敢挺得笔直。

    以前的卫国公,见到天子陛下,是根本不敢抬头的,现在他,有了些底气,便敢慢慢地一点点挺直腰杆,像以往的李林甫一般,去注视着天子陛下的神情,去猜度天子陛下的心意。

    营寨的后方,是火头军的营帐,天空才刚蒙蒙亮,便有一个圆滚滚的脑袋,钻出了营帐,半眯着朦胧的睡眼,望着天空。

    营帐之外的凉气,吹的他忍不住倒吸几大口,脑袋便急忙钻了回去。从山南东道往北,越往北方,这个冬末,便越不像是冬末。

    这冬末的凌晨,更是寒意刺骨。

    营寨之中,已经有人开始忙碌,不仅仅是负责守夜和巡逻的将士,还有早早就钻出了被窝的火头军。

    钻回到营帐之内的许大宝,甩了甩脑袋,双手在手上呵着气,已经打了个滚,又急忙缩回到了被窝之内,这才卷着被子,坐起了身。

    在营帐之中,他的身侧,还有一位年近五十的硬实汉子,仰躺着在熟睡,他的嘴里依旧不断传来鼾声,让许大宝忍不住翻了几个白眼。

    又一想到,万一起晚了,耽误了外面这些大爷们的早膳,他可讨不到好果子吃,急忙从被子里伸出了一只脚,踹在了汉子的身侧。

    熟睡中的史分明,翻了个身,啧啧嘴,还想要继续入睡,又感觉到有人在梦里狠狠地踹他的屁股,当即一股无名火起,也坐起了身,嘴里嚷嚷道:“许胖子,你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踹老子的屁股?”

    许大宝急忙缩回了脚,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将军,我们该起床了。”

    “这才几时?起床?起床做个鸟子?”史分明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已经准备倒下继续睡觉。

    脑袋沾到了枕头上,刚刚快要睡过去,这才猛然睁开了双眸,昨天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当即不敢再耽误半分,急忙翻身起床,抓起了衣衫,套在了身上。

    他回头之际,竟然看到那个死胖子,又躺下继续睡过去了,当即就气不打一处来。

    又爬上了床,便接连七八脚踢在了胖子的身上:“还睡,许胖子,要不是因为你传给我这坏毛病,我昨天能跟着你受罚?”

    被史分明叨扰了美梦的许胖子,揉着眼睛,心中有些怒气,却又不敢随便地发泄出来,嘴里小声地嘟嘟囔囔:“不是你说起床做个鸟子,现在你起来了,又得赖到我的头上。谁叫你是将军呐,我只能当个校尉,现在,火头将军,火头校尉。”

    “你说啥?”史分明已经穿好了衣衫,扭头对着许大宝没有个好脸色。

    “将军,你真的是英明神武,气概不凡,走走走,可别耽搁了,昨天那种苦,我可再也吃不消了。”许大宝急忙爬下了床,随便将衣衫套在了身上,也不管有没有穿得舒服,会不会有冷风吹到衣衫之内,反正他许大宝别的不多,就肥膘最多。

    两个人走出了寨子,走到了伙房,已经忙碌了一阵子的火头军,都没有好脸色给他们两个人看,可惜这俩人的身份,他们都得罪不起,肯定不敢做些落井下石的勾当。

    在这座营寨之中,敢对这两个家伙动歪心思的,只怕唯有主帅帐里的曾将军了。

    不久之后,便到了营中将士早操的时候,眨眼间,整个营寨在三声鼓响之后,便瞬间热闹起来。

    终于在将士们早操之后,火头军完成了今日晨间的工作。

    有一名将军,带着两名护卫,走到了伙房之中,将军手中握着一根马鞭,在伙房之中打量了一圈,脸上露出了一丝坏笑。

    许大宝在曾广元走进伙房就注意到了这个家伙,急忙用肩膀轻轻撞了史分明一下,却是没敢开口,谁知道这个跟他们不对付的将军,又耍什么鬼心思。

    “许胖子,你他娘的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一巴掌推在了许大宝的肩头,许大宝纹丝未动,有些气急败坏的史分明,刚想要骂些难听的话语,却注意到了身后那双已经满是坏笑的目光。

    “怎么,曾将军又来视察工作,今天怕是要让你失望了。”史分明转过身来,拍了拍双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曾广元忍不住嗤笑一声,扬了扬手中的马鞭:“不失望,不失望,既然史将军和马校尉,这么喜欢说脏话,那今天清理夜香的工作,便还是你们二人来吧。”

    说着,曾广元忍不住得意洋洋地转身,已经走出了营寨之外。

    见到曾广元已经离去,史分明狠狠的丢下了手中的活计:“他娘的,老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唐将士,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憋屈。”

    “将军唉,消消气,消消气,可不能意气用事,要是啥时候我们坐到了他的头上,总能讨要回来不是。”许大宝挤出了一个笑脸,在史分明身边小声说道。

    “讨要个屁,老子不干了,不伺候他了。”史分明说着,已经走出了伙房。

    不久之后,两个人挑着两个扁担,走出营寨,捂着鼻子,向着营寨之外的荒野走去。

    边走边嘟嘟囔囔,反正两个人都在小声地唠叨,谁都没有听清楚谁嘴里唠叨的,到底是个什么劲。

    好不容易找到了昨天挖好的大坑,将扁担放下,史分明已经走出了老远,他背着身叉腰站定,望着远处营寨的方向,手中便抓起了一根杂草,在手里狠狠地攥着,揉成了一个小团。

    随着身后的脚步声响起,许大宝已经哼哧哼哧地扛着两个扁担,走到了史分明身后,他将扁担在肩头上掂了掂,强忍住腹中的翻滚,近到了史分明的身边。

    “将军,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头呀?”许大宝在史分明耳边小声说道。

    “有什么不对头的?”史分明回头瞧了许大宝一眼,心中明显还有些火气。

    “将军,看那边。”许大宝将扁担放在了地上,伸手指向了远处,是荒野之外的大道上。

    此时的大道之上,有数不清的人影,向着前方行去,也有数不清的马匹,驮着背上的骑兵,跟在前面走过的步兵之后。

    这些军士都是大唐的军士,可和他们现在营寨里的将士穿着,有些不同,这些是大唐边军的穿着。现在大唐的边军,几乎反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都在河北道。

    都是边军,铠甲制式上大体是基本一样的,也总会有些细微的差别。

    见多识广的史分明确定,这不是河北道的边军,是陇右道的边军,是杨胡子手下的边军。

    密集的脚步声就响彻在耳际,浩浩荡荡的边军依旧前行,是前往大道之外,大道之外,就是他们的营寨。

    史分明给许大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缩手缩脚的缓缓靠近到了大道一侧。

    见到史分明这般举动,许大宝心中也知道多半是坏事了,哪里还管有没有熏天的臭味,小心翼翼的跟在了史分明身后。

    见到边军之中,扛旗手肩头上旗帜刻画着那龙飞凤舞的“杨”字,史分明已经确定了心中的猜想。

    他急忙就转身,不过并没有敢弄出什么大动静。

    “将军,我们逃吗?”许大宝见到史分明脸上的慌张神色,小声问道。

    史分明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回头就给了许大宝一脚,嘴里骂骂咧咧:“许胖子,这他娘是什么时候,逃?老子脑子里,就没有逃这个字。”

    挨了史分明结结实实一脚的许大宝,被踹得坐倒在了荒草之上,撇了撇嘴,却没有敢开口,心中却泛起了嘀咕:“将军呀,你这人怎么总是这个样子,之前还说不干了,现在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唉!”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三十章 营破

    一支羽箭,穿梭过了营寨望楼,宛若一道流光,砸落在了营寨之内。

    “有敌袭!”望楼之上的大唐军士,直到此时,才瞧见了从大道上拥挤而来的骑兵。

    声音才刚出口,就有箭矢贯穿了军士的咽喉,他急忙伸手捂在了咽喉之上,嘴巴用力地张开,却已经难以发出任何声音。

    站在望楼较为靠后的两名军士,支撑着抖如筛糠的腿,蹒跚着走向了望楼上的擂鼓。

    现在军营里掌权的是十六卫的大将军曾广元,把守在各个营寨要紧关口上的将士,也都是他的直系下属。

    这些从帝都城里来的将士,根本没有见过战事,就算是连跟绿林草莽对阵的机会都不曾有过,此时瞧见了大道上数不尽的人影,早就慌了神。

    营寨之中,落地的是一支尾端绑缚着火药的箭矢,砸落在营寨之后,便“嘭”的一声炸裂,火光四散而开,便引燃了连锁在一起的营帐。

    当即有将士发现了此处的情形,营寨之中,便开始小声地喧嚣起来。

    “敌袭?”可是没有搞明白情况的将士,才刚刚扑灭了营帐燃起了火光,没有听清楚望楼上传来的声音,也没听到望楼之上传来的擂鼓。

    没有鼓响,证明没有敌袭,一名将士当即反驳:“只是在刚到关内的时候,跟胡蛮狗手下的边军,远远遥望了几眼,他们就吓破了胆,这个时候怎么还敢搞敌袭。”

    当即有好几名将士点头称是,这都几天过去了,杨胡子的边军,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过。

    这只是营寨的一角,营寨很大,很多营帐连在一起,从远处看来,好似根本看不到尽头。

    “咚!”望楼之上只想起了一声擂鼓,便没有了其他动静。

    众多将士将目光投向了望楼之上,远处的几座望楼将士,也用手挡着眼前,尽力的打量着远处的情形。

    等到看清楚了营寨之外的漫天灰尘之下,是一个个甲胄鲜明,手中挥舞着长枪铁戟的骑兵之后,当即不敢再怠慢丝毫。

    “咚咚咚~咚”接连不断的擂鼓之声,响彻在了军寨之内。三长一短,是天鼓。

    很多个才刚刚用过了早膳,准备开始今天训练的大唐将士,愣在了营寨之中,手中倒是握着兵器,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应当做些什么比较好。

    中军主帅营帐被快速掀开,在两名亲信将领的陪同之下,曾广元走出了营寨,他皱着眉头:“今天怎么多了一通鼓?”

    “将军,……”身后的将领急忙走到了曾广元的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提醒道:“这是天鼓,想来是有敌袭。”

    “这还用你说。”曾广元回头给了将领一个白眼,他回转头的瞬间,却愣了愣,刚才自己应当没有听错吧?我滴个乖乖,敌袭?

    可能很多人还跟曾广元同一个想法,便有漫天箭矢,遮天蔽日而来,瞬息间,遮挡了营寨之上的半片天空。

    那些将士还依旧愣在营寨之内,望着漫天箭矢,有很多已经吓破了但。即便是从山南西道而来的将士,也很少有经历过战事的,又加上遇到了十六卫那些帝都城里来的兵油子,只能跟着像是没头苍蝇一般,在营寨之中乱窜。

    “他娘的,是敌袭!”曾广元手中的马鞭,差点吓得脱手而出,他回头声音有些颤抖地对着身后的将领嚷嚷道。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将领望着已经开始飘落到营寨之中的箭矢,眨着眼睛问道。

    曾广元哪里知道如何是好,他喘着粗气,望着远处已经泛起火光的营帐,不知所措。

    一支支箭矢,接连不断地在营寨之中炸响,便不断地有火光,在连锁的营帐中燃烧起来。早就吓破了胆的大唐将士,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备,就溃散成了一团。

    在营寨之中乱做一团的将士们耳中,好像响起了一阵阵响彻天地的马蹄声,紧随而至的,便是一股来至于男人嗓子里的豪气,应当只是马背上男儿们嗓子里发出来的吼声。

    有一些老兵油子,终于制止了一些混乱四散的年轻将士,在这些老兵油子的带领下,总算是在营寨之中的某些地方,还保存下来一丢丢有效的防备力量。

    可在这十数万的大唐将士之中,那些老兵油子组织起来的防备力量,可能都经不起自己人的冲击,就会跨成一团散沙。

    已经挤进了营寨之中的史分明,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