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海仙途-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通雷霆咆哮,随后渐渐平息。渐渐地声量越来越低。

    左右都被屏退,不知道里边在说些什么,总之灯火是一夜未熄。

    ……

    次日,阳光明媚。

    高鸣的房间内,窗户被打开,通透明亮。

    “公子,公子?”

    高鸣睁开朦胧的双眼,入目之处,一颗小巧的脑袋,满头青丝如瀑布般倾泻。阳光越窗而入,在发梢间晕出一层金黄色的光圈。一张圆脸,如垂挂在枝梢上成熟的红桃。柔顺的下巴,挺翘的琼鼻,白嫩的肌肤,明亮的眼眸。长长的睫毛间,有光在跳舞。

    “绿罗?”高鸣尚未清醒,迷迷糊糊,声音如在梦呓。

    “公…子!”绿罗一个字一个字重重地喊道,眼帘微微眯起成一条窄窄的栅栏,眼眸璀璨恍若射出一道有如实质般的光芒。

    高鸣一个激灵,豁然惊醒,扫视四周,一脸茫然地问绿罗:“绿罗,现在什么时辰了?”

    绿罗双手环抱:“哼哼,再睡一会,就可以起来吃午饭了!”

    等到高鸣慌慌张张收拾了走出房门,一抬眼,就看见前边凉亭下,唐隋正好整以暇地坐着静静喝茶。身后跟着两名婢女端茶倒水,看起来倒是显得悠闲自在。

    绿罗在高鸣身旁低声说道:“唐隋大人专门找我叫你起床的,已经在这里等很长时间了。”

    高鸣整了整衣领,走进凉亭,讪笑着一步步地挪到唐隋跟前,背着手弯下腰,凑到唐隋的耳边,试探着轻声问道:“老哥,喝茶呢?”

    唐隋头也不抬:“不喝茶,睡懒觉吗?”

    “哈,哈哈,今天天气挺不错哈。”高鸣直起身来,装作放眼四望。

    唐隋不冷不热地说:“是啊,大清早地太阳就晒得屁股发烫,我皮薄,只好起来喝些清茶降降火了。”

    高鸣:“……”

    好尴尬啊,第一天就起晚了吗?这长得帅也是个麻烦事啊,哪里的床都舍不得放开我啊。

    唐隋冷冷地说道:“我之前跟你说过,一天练功几次?”

    高鸣迅速回答:“三次!”

    “今天的时光已经过去几成了?”

    高鸣抬头看了眼太阳:“呃,约摸二成五,还不到三成,还好还好,还来得及。”

    “哦,这么说,你是没打算晚上睡觉的是吧?”

    “我这,哎呀,哈哈,哈哈……”笑着笑着,笑声越来越低,高鸣垂下了头,沮丧地说道:“老哥,我错了。”

    “去,练给我看看。”

    高鸣屁颠屁颠地跑去空地,老老实实练起功来,唐隋在一旁静静地看。

    绿罗也坐在凉亭的红木长椅上,在椅背上支起了双手,托着腮帮子歪着头看高鸣练功。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打熬,高鸣的身体已经打开了,各个动作已经可以做得很标准了。

    想当初动作一直做不到位,唐隋可是亲自出手替他拉伸过筋骨的。

    其结果自然是相当的有效,就是整个过程暴力了一点,高鸣痛得那叫一个死去活来。

    唐隋却还安慰他:“放心,你就是筋断骨折了,我也能给你接好。”

    都是泪啊……

    不过,过去的苦痛总能堆积成今天的成就,一套功法走下来,高鸣气息平稳均匀,收功之后,抹一把脑门上的汗珠,丝毫不见疲倦,反而更显精神。

    唐隋上前指点,一针见血:“你的神,一定要放出去。”

    神要放出去,放得越远越好,放到无穷远方。不拘泥于自身,方合自然之理。光注意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到位,那就太过刻意了。

    不仅要动作自然,更要心神融于天地。打开的不只是筋骨,还有心胸神念。

    唐隋说道,大丈夫当胸怀广阔,气冲斗牛。而高鸣练功的时候,却感觉总是两眼朦胧,形态猥琐。

    高鸣当然对这样的形容词很有意见,但是仔细回想,自己在练功时的不经意间,好像确实就是那种的状态……

    以唐隋的境界,在唐隋的眼中,高鸣自然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病的。而唐隋总是能直戳要害,让高鸣辩无可辩。

    绿罗在一旁看着高鸣垂头丧气的模样捂着嘴直笑。

    这时,唐隋忽然转过头来,对绿罗说道:“绿罗姑娘刚才可看明白了?”

    绿罗一愣,歪着头迟疑地说道:“应该,好像是看明白了,吧?”

    绿罗显得有些犹豫,不是太自信。唐隋却毫不在意,说道:“方便的话,今后就有请绿罗姑娘监督指导高鸣练功可好?”

    绿罗有些意外:“啊?这,可以吗?”

    唐隋表示相当的肯定:“非常合适。”

    高鸣有些吃味:“绿罗姑娘?监督倒是好,这指导……绿罗能指导我吗?”

    唐隋瞥了他一眼:“绿罗姑娘天资聪慧,指导你个呆瓜绰绰有余。”

    高鸣:“……”

    喂,唐隋,你那什么眼神?

    绿罗稍微想了想,随后便兴奋地答应了下来:“好呀好呀。”

    唐隋点点头:“那就有劳绿罗姑娘了。”

    说完,便拍了拍高鸣的肩膀,道:“好好练,好好学。”

    随后,袖子一甩,走了。

    整个过程高鸣呆若木鸡,全无反应。

    望了望唐隋的背影,走得是极其潇洒率性(不!负!责!任!)。
………………………………

第二十三章 京城市井

    等到唐隋走后,高鸣一脸狐疑地看着绿罗:“绿罗,你真的全看明白了?”

    绿罗笑了笑:“应该,差不多吧?恩,看起来,好像也不是太难……”

    高鸣:“……”

    高鸣表示相当地怀疑,这唐隋老儿就是想偷个懒吧?

    直到吃过午饭后,高鸣再次练功,绿罗全程观看。

    待高鸣收功之后,绿罗还真的就一二三四五,一点一点地给高鸣指出了些问题。有些动作甚至还亲自示范。

    没想到这小姑娘的柔韧性相当的好。想当初有些动作,高鸣可是掰半天都掰不出来,感觉筋络就像火烧一般,都快断了,也还是做不好。

    而绿罗一上手,做起来毫不费劲,甚至相当轻松。动作转换轻盈流畅,非常自然。

    高鸣郁闷不已,感觉都要怀疑人生了。

    “绿罗,你是不是学过跳舞?”

    绿罗点着头,很开心地说道:“对啊,当初小姐还夸我跳得好看呢!”

    好吧,高鸣也算是找到一个理由安慰一下自己了。

    练功过后,绿罗提醒高鸣:“公子,别忘了,今天还要给你做几身衣服。”

    高鸣点头:“我记着呢。我先去洗个澡,每次练功一身的汗。”

    绿罗点了点头:“嗯,我在门口等你。”

    一段时间过后,两人并肩出现在京城的街头。

    城中占地颇广。北边是皇宫,站在高处远远地便能望见巍峨的皇城。信王府落座城西角上,倚山而建,背靠着一座连绵山脉,名叫雁翅山,雁翅山向西方延伸而去。而王府中的后山就是雁翅山的一角。

    而在东边相对应的,也有一座大府邸,同样是王府规模,却一直都是空置着的。

    传闻当年朝廷欲将此府邸赏赐给一位功臣的遗孀,却没有送出去。

    这位大功臣名为程雄,因战功封侯。

    恒昼帝国于上一任皇帝时,朝政稳定,发展迅速,开始了对外征战。程雄十二岁便已入伍,十八岁授帐前都尉。三十二岁任副帅,一举攻破西域七国联军,居功至伟,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后来妖族大举入侵,程雄死守西北门户,死战不退。城破后,还召集亲卫向敌阵发起了最后的冲击,视死如归。至今,还尸骨未还。

    程雄一家,青壮尽死,只剩下些妇孺,一早就送往了京师。所幸天佑勇士,其妻子身怀六甲,被安然无恙地送回了京城。此后便诞下一子,使得英雄有后。

    先帝痛惜不已,追封其为镇国将军,世袭子替,更要将东边的王府赏赐给程雄的遗孀。

    却不想程雄家中的那位老夫人亲自拄着拐杖求见圣上,婉言谢绝了那栋显赫的大府邸,最后住进了偏南一些的,一座低规格的府邸中。

    此后,再无人与东边那座王府府邸有过任何交集。

    此时高鸣与绿罗已经走到了城中集市。

    正是午后时分,太阳就顶在头顶偏倚着,已经开始展现出春夏之际的威力来了,照得人脑门生汗。

    前方的那卖肉的屠夫早已经解下一边袖子,袒露了半边结实的肩膀和壮硕的胳膊。

    此刻案板上还有零星几块肉,他拿了蒲扇似的大手在耳边扇风,等着主顾上门。

    这个时候的集市场,人已经很稀少了,大片摊位已经人去货空了。不过也还有不少客人在尚存的摊位前与卖主讨价还价。

    绿罗轻声和高鸣说道:“公子,咱们若是一早过来,这边可就热闹了。好多农户天还未亮便守在城门口,只等城门一开,便到此处寻个位置,兜售些新鲜的瓜果菜蔬。现在这个点,都已经散场了。”

    穿过集市,再向南行片刻,绿罗领着高鸣来到一处店铺。

    此店店面颇广,两层小楼,里面挂满了各式衣裳和布料。里边客人不少,店里有十来个伙计,一看就都是些手脚利索的小伙,满脸推笑,热情有礼。

    店铺对面是一家茶楼食肆,规模很大。

    与集市正好相反,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那些散了集的大多到这儿来填饱肚子,喝点凉茶稍做休息。

    远远可以望见,里边搭了个小高台,上边摆了张桌子,一个穿长衫的老先生手持折扇,就坐在桌子后边,是个说书先生。底下围聚者众多,人群中一会愤慨一会唏嘘,一会又是一阵喝彩,显得颇为热闹。

    绿罗回头小声地和高鸣说道:“这里人多,公子注意跟着绿罗,莫要走散了。”

    于是,便领着高鸣进了布庄。

    才踏进门槛,一个伙计便迎上前来,热情招呼道:“哎呦,绿罗姑娘可有些时日没来了,快快请进。正巧前些天来了些上好的布料,颜色也鲜亮,小的给绿罗姑娘拿来过过目?”

    绿罗道:“先等等,我且问你,崔老板今日在不在?”

    那伙计夸张地一拍大腿,喊道:“在呢在呢,今天刚过来,绿罗姑娘您后脚就来了。我领您过去。”

    那伙计领着绿罗和高鸣去了楼上的一个单独小间,敲开门后,又下去忙去了。

    “崔老板,今日又得劳烦您老了。”

    那崔老板年纪颇大,冠帽下可见两鬓尽是白发。身材肥硕,一身富态。宽袍大袖,一副富家翁的打扮。手上一枚碧绿的扳指格外引人注目。

    此刻,这崔老板正满脸推笑地躬身候在绿罗跟前,留下铺了绸缎的躺椅空自在一旁摇晃。

    “绿罗姑娘吩咐,我老崔敢不从命!”

    其声音谄媚,鼻子瓮声瓮气的。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声线阴柔,与常人迥异。

    高鸣留心之下,仔细观察,心下了然。

    原来是个阉人。

    绿罗拉过高鸣的臂弯,推上前去,说道:“崔老板,劳烦您给我家公子看看,量量尺寸,做几身上好的衣裳。”

    我家公子?高鸣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欢喜。

    而那崔老板却是心下一惊,表面不动声色,但在高鸣面前却更显得恭谨了。

    对绿罗他是清楚的,这位信王府中的小丫头,不知道她的可就全然不知道了,而知道她的,可以说绿罗的大名如雷贯耳也不为过。

    当下,那崔老板便热情细心地为高鸣量好了尺寸。
………………………………

第二十四章 封建纨绔子?

    量好了尺寸,那崔老板亲自陪着绿罗和高鸣一起挑选布料颜色款式。

    高鸣表示,全由绿罗做主即可。然后,便出现了以下对话……

    绿罗问高鸣:“公子比较中意哪个款式的呢?”

    高鸣随口答道:“绿罗觉得哪个好,哪个就好。”

    绿罗又问:“那公子喜欢什么颜色的呢?”

    高鸣沉思两秒:“绿罗喜欢什么颜色?”

    绿罗回答得不假思索,干脆响亮:“绿色!”

    高鸣傻眼,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却又不愿意改口,咬牙道:“绿罗说好便是好,我相信绿罗的眼光。”

    绿罗哈哈大笑:“公子,你不用这样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我逗你玩呢。”

    高鸣暗中偷偷松了口气。

    “这个这个这个这个……”绿罗恍若数星星。

    待绿罗选好以后,崔老板表示,一定会亲自出手,做得工工整整的,送到府上去。

    进展到这一步,高鸣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却哪里想到,这才刚刚开始。

    就像之前那伙计说的,新来一批上好的布料,颜色鲜亮,尤属一款叫做“冰翡翠”的,最是亮眼夺目……

    更何况,旁边店铺也是那位崔老板的,珠花玉簪,但凡日常穿戴,应有尽有……

    绿罗见高鸣他在一旁实在无聊,便让他到对面茶楼喝点茶稍待片刻。

    此时此刻,但凡一个女子在这个时候说稍待片刻,那绝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片刻。

    高鸣很识相地走出布庄。一回头,绿罗正让伙计领着她看布呢。

    高鸣抬起头来,才看见布庄的招牌——尺素阁。

    旁边店铺招牌样式也是一模一样的,上书——琳琅阁。

    这崔老板还是个风雅范。

    高鸣转过身去茶楼闲坐喝茶。

    入了茶楼,正好有个临窗的位置空了个独坐,高鸣便过去,坐下了喝茶。转头望向那高台,那说书的老先生已不见了身影,空留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已经结束了么?高鸣心中微微遗憾。之前看这边还蛮热闹的,高鸣心里还挺好奇的。

    转目四顾,大堂内人却不见少,仍然是一派热闹景象。

    正此时,一群年轻的公子哥走了进来,锦衣玉带,环佩叮咚,隔着老远便听得一阵阵嘻嘻哈哈的声音传来。

    当头一人身材高大,昂首阔步。其步履沉稳,神华内敛,颇有几分势如沉渊般的气质。此人左手提了个鸟笼。鸟笼内,一对花头鹦鹉皮毛油亮,色彩艳丽。其右手拿一把折扇,宝玉晶石镶骨,光彩耀人。后面有一群人模狗样的人物,如众星拱月般将他倚在中间;又如闻屁随行的土狗,紧跟在他身后。

    一行人进了大堂,为首的公子哥皱眉,嫌弃地扫了一眼大堂内拥挤的人群,全是些升斗小民,说话叽叽喳喳,更有些赤膊着露了一身膘的,粗声大气,汗酸味熏人。

    一个狗腿子很有脸色地站了出来,大赤赤地去看台下寻了个最好的位置。

    那桌子边已经坐了一圈人,看起来也略有身家,一身长衫干干净净。

    那狗腿子迈着六亲不认之步,一摇一摆地晃了过去,“砰”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一张粉面油脸甩到了天边:“滚!”

    桌子边的人相互看了一眼,默默地站了起来,抖了抖身上的长衫,背起手来,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去。

    那狗腿子微仰着头,斜睨了眼,歪着脸,鼻孔斜斜地向天,极为不屑地冷哼了一声:“切!”

    为首的青年见桌子空出来了,便不急不慢地走了过去。

    狗腿子跳了起来,拉开张凳子,提起袖子使劲擦了擦,一脸媚笑着说:“程兄,请坐!”

    那程家子大马金刀地坐下,其他人一齐落了座。

    只听那程家子问道:“这大堂里边,哪里会有什么美人?你莫不是在哄我?”

    狗腿子说道:“程兄有所不知,前几天这京城里来了个说书老头,每天都在这里说书,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啊。”

    程家子一巴掌扇他脑门上:“爷是过来看美人的,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人,你他奶奶的倒好,找个说书的给我说个美人啊?”

    狗腿子捂着脑门:“哎呦,程兄,别动手!那说书的还跟着个弹琵琶的小娘子,估摸着是他孙女,哎呦,那小美人,那叫一个娇滴滴,那叫一个……哎那什么来着?”

    边上一个接口道:“美艳不可方物!”

    程家子面朝看台努了努下巴:“人呢?”

    “这……”

    程家子“啪”地一脚将他从桌子边上踹了下去。

    那狗腿子急了,爬起来揪起邻桌一人的衣领,冷声问道:“喂,我问你,那老说书的呢?”

    被抓的那个心下惊惧,口齿也不甚利索了:“那个,那个,那个,我,我,我……”

    我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狗腿子心急,举起拳头就要打。

    这时,旁边有人说道:“先生刚说完一场,现下的功夫休息去了,一会就上台。”

    狗腿子一把将手里的人推倒在地,发泄也似的踹上一脚,嘴里嚷嚷道:“一个臭说书的贱民,还摆什么臭架子,我休息他奶奶个熊!”

    旁边众人赶紧端起茶杯来喝茶,只当做全没看见;远一点的也隐晦地瞅上一眼,便暗暗摇头,却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边正闹腾间,一个穿素白长衫的老先生走上了台,正是那说书的老先生。后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怀里抱着个琵琶,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小姑娘身材娇小,那琵琶看起来有半个身子大。观其容貌,眉眼清秀。柳叶眉一弯弯,秋水眸雾朦朦,樱桃小嘴一点点,自有一股娇柔婉约的气质,惹人生怜。

    那气焰嚣张的狗腿子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眼前发亮,抚掌而笑,眯着双小眼就要往看台前凑。

    程家子一脚点在了他腿弯上,狗腿子“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哧溜”一下又爬了起来,却一点也不恼,反而讨好般地凑到程家子身边,说道:“程兄,如何?是个难得的美人吧?”

    那程家子不缓不慢地说道:“你坐下,好好听人家讲故事。”

    那狗腿子眼珠子转得飞快,一脸恍然大悟,嘴中附和道:“奥,对对对,听故事,听故事!”当下眉开眼笑地在座位上坐下,一副正襟危坐好学求知的模样。

    只见那老先生走上台,正一正衣襟,在桌子前坐下。小姑娘抱着琵琶坐在他身后的椅子上,琵琶遮住了大半个身子。

    场下一片小声地相互提醒道:“来了来了!”
………………………………

第二十五章 一声惊堂木

    别看那老先生年岁已高,只往那桌前一坐,自有一股精气神,震慑全场。

    老先生提起那惊堂木,往桌上一拍。

    “啪!”

    全场肃静,嗡嗡声戛然而止。

    老先生不急不缓地开了口。

    “烈阳酷暑,毒的是乡里;祥云瑞蔼,笼的是翠楼。

    年年耕作,饿死了农夫;绣床高枕,富的是王侯。

    一生血汗,尽上缴地主;一世辛劳,还不如看家护院之狗!

    人世多艰,说什么因果轮回;

    天下尽是些不平的事,兴亡又岂归——”

    “啪!”

    又是一声惊堂木,举座俱惊,心肝一跳。

    “造化之功!”

    老先生神情激愤,横眉怒目。

    全场寂然,鸦雀无声。

    老先生那一场开场白,端的吓死个人,举座皆惊,全场寂静。

    过了半晌,人群里蹦出一个声音:“好!”

    全场沸腾,掌声雷动。

    老先生声音沧桑,一通话语昂扬顿挫,寥寥几句话,便挑动起了听众们的情绪。

    高鸣手持茶杯,呆愣半晌,心下惊愕,这老先生,有点不一般啊,怎么有种搞事情的味道啊。

    程家子那群跟班跟风喝彩,手舞足蹈。唯独姓程的自己,微微皱眉。

    高鸣远远地望着姓程的那桌装模作怪,闹得格外欢腾。

    这哪里是在听说书啊,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高鸣抬头看了下那弹琵琶的小姑娘,心下隐隐担忧。现如今索性左右无事,不妨安安稳稳地坐着看看形势。

    更何况,听了那开场白,他对这老先生的故事也有些兴趣了。

    喝彩声稍稍停息,老先生向小姑娘稍一点头,那一双纤细的手便有力地拨响了琴弦。清脆的琵琶声被弹得悱恻连绵,如一条蜿蜒婉转的小溪,从指间流淌而出。

    故事便顺着溪流缓缓地展开。

    场间安静下来,静静地听。高鸣也放下了茶杯,侧耳倾听。

    故事是个简单的故事,老先生却以丰富的情感,将其演绎得有声有色。

    故事发生在60年前的飞黄国,缘起于一个举世大侠,被奸人所害,只留下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被其仆人救出。

    然而仇敌势大,围追堵截。那仆人千辛万苦逃至某地某村。

    正巧当地地主家不久前诞下一子,那仆人便心生一计,将婴儿偷偷调换。在一番机缘巧合之下,幸运的是,两个婴儿都顺利长大成人。

    老先生讲得精彩,听到英雄遗孤险难丛生,场中众人都长提着一口气;而如今听到两个孩子都顺利长成,俱放下心来,心中欢喜,都说老天有眼。

    那英雄的遗孤在地主家长成,想那地主脑中尽是肥肠,哪里料到竟替别人养了儿子?对这“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