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式-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小胖子从怀里掏出一个洁白的白玉瓷瓶,打开瓶塞,从里面倒出一粒黄豆大小颜色红艳欲滴的小药丸。药丸落在掌心中间,散发出一阵阵夹着鱼腥味的麦芽香。
靠,这玩意看着比茶水邪性多了,小爷宁愿喝茶水都不吃这玩意。
心里存了抵抗的心思,小胖子原本亲善的笑这会儿看眼也觉得伪善了,心说没准你们就是合着伙来诓我呢,激将法,我才不上当。虽然他们不一定是要坑害自己,但被作弄一番却是有肯定的。
心里这么想,但说出的话却大义凛然多了“说那里话呢,桑巴是这样的人么,真是,只是我最近修炼一门法门到了紧要关头,需要忌嘴,但又实在不忍拨了大家的面情,一时间踌躇犹豫,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说着一脸诚挚的看向众人,歉疚中遗憾难掩,真是感动人。
论睁着眼说瞎话,脸皮的厚度,这仨绑一块儿都不是个。
“哈哈,我就说这厮肯定不会上当的吧,论脸皮厚度,咱们仨绑一块都不是个,看看,被我说准了吧,贡二,赶紧的”桑巴陡然间一脸眉开眼笑,一把抓过小胖子身前的瓷瓶,打开瓶塞,摇晃着瓶子往里看,数数,一看之下,笑的越发见牙不见眼了,心里高兴劲溢到脸上都泛彩色了,就这还不忘从小胖子手里捡起之前取出的那颗,宝贝似的放进瓶子里。
英气哥此时也是颇为无奈的看了看小白,苦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丢向桑巴。
桑巴可没点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觉悟,接过瓶子,小家子气的拔开瓶塞,点了点数,这才志满意得的收了起来。
饶是小白脸皮厚,可被人这么当着面说出来,还是有点小难为情的。这会儿也大概其的明白怎么回事了,敢情这帮家伙那自己做赌来着呢。
“喏,这个给你,鸡尾草加数种草药秘法制成,可克制大多数蛊毒”收好战利品,桑巴笑着从怀里掏出个小瓶丢给小白,作为为他赢了这局功臣人物的分润。
虽是被作赌涮了道,但也不伤大雅,小白这点气量还是有的。笑着道谢,从容将瓷瓶收进怀里放好。
经过这个玩笑,彼此间的距离一下拉进了许多,大伙天南地北的神侃了起来。
小白自小随他家老爷子走街串巷,乡下巴人的奇闻异事知晓许多,有些是亲眼所见,有些道听途说,虽然是受见识眼界所局限,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用来聊天侃大山却是刚好合适。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桌出生于武陵的贡二、湘川的小胖子,所研习的也都是和巫蛊相关联,赶尸炼蛊,招魂驱鬼,请神下降头,这类东西神神道道的更多,旁人所视隐秘,讲起行当里的故事来更是吊人胃口,引人入胜。
有别于小白的是这三人都是家学渊源,有些东西即便对方只是随口讲来,对他这种野路子出生的,却是十分补益。
不管怎么个分法,这一桌用一个词来概括却是不会错的,世俗眼里的神棍即是,聚到了一起,讲的最多的自然还是牛鬼蛇神的事情。
………………………………
第114章 三河岛传闻
这些日子里仁巷闹出避水珠的事情,引的八方风动,热闹的自然不会尽是外地人,本地乡里间各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怪事异闻,也都被当地人翻出来说道。这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两件,一件讲的是三叉河口河神显灵的事,这事儿也和避水珠有关,自然是要拿出来讲。
老时候的天津还是个渔村,没有天子津渡一说,名不彰迹不显,就是一群靠水吃水的穷苦渔民聚在一起的沽寨。那时候三河汇流入海,河海边没有码头,自然不用为了防备海盗在河海边修建什么炮台,自然也就没有现如今大家看见的三河岛。
传说之所以被叫作传说,那就是轶史野闻,肯定有别于官方史记。和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河岛形成原因不同,明嘉靖年间,为防备倭寇在蓟运河左岸修建了炮台要塞,后因为要拓宽蓟运河,又想保留这座炮台要塞历史古迹,于是只好挖断了北营炮台地基与陆地间的联系,这样一来,河中间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子,即如今的三河岛。
传说里的三河岛却不是这样形成的,和一个河神有关。
河神什么的,流传甚广,自古有之。有别于山神土地,多是江河里的鱼兽精怪修炼有成,威霸一方水域,有善有恶。不管善恶与否,这类生灵想要超脱以证大道,却都要走同样的一条路,即常话讲的鱼跃龙门,出江入海,超脱凡俗,历劫化形,虽不一定就能修成龙蛟体,却是修为更进一步必不可少的一道关卡。
这劫也是诡异,历劫期间,即出江入海关口,鱼兽精怪修为尽失,几同凡兽,稍有不慎,就正应对了那句老话,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遭了凡劫。
此劫可说是河神类精怪一生中最为艰险的劫难,十分的无缠头。但天道昭彰天理循环,万物自有其规矩,不管天地生灵们是不是能明了其中道理,都的依络而行。
其实不单只有这类精怪倒霉有此搞笑的劫数,人类修士修炼到一定阶段,同样有天人三衰之说,没准就被比自己修为低的对手趁机灭杀。
但天道如此,能奈之何。
修炼之道既是顺天道而起,却也是逆情势而为,一人修炼得道,自然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剥夺了其它生灵存活的机会,有些劫难也是正常。
有一天的晚上,一条修炼千年的大黄鱼给住在沽寨的渔民托了个梦,说自己明天黄昏要借道入海,请渔民那个时候不要下河扑鱼,为此特意许诺,明天上午扑鱼能有大收获。
黄鱼精虽然修为近失,但作为精怪的威严还是有的,能够号令江河里那些没有开启灵智的鱼虾,让它们云集三河口。渔民们第二天上午下河扑鱼,果然都有大收获。
也怪黄鱼精太过小心,不懂人情世故,若它悄没声息的出江入海历劫,虽有遭劫的可能,可也同样大有成功的可能。
这下好了,可谓成也此举,败也此举。
以当时平民老百姓的质朴和对山精海怪的敬畏心里,它单单托梦说要借道也行,大家伙心里怕,反正一天不扑鱼也饿不死人,算不的什么大事,谁会敢冒着得罪神怪的危险下河扑鱼,要吃不要命了。
它却偏偏要许给渔民好处,许是在它想来,这样做有情有义,正大光明。可得了好处的渔民就不会这么想了。那时候扑鱼工具简陋,质量差,渔网肯定不能是高强韧度的纤维编织的,渔民们要吃个靠水的长久饭,就需的时时保养渔网,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手头的渔网就是顶好的了。就这,要想每次下河扑鱼都有收获还的看运气。
也就是说渔民生活艰难。这天上午倒好,大家一网下去,轻轻松松就抓到了平时想都想不到的鱼获。
资本论说的好呀,道尽了世情的沧桑和人心的狠辣。这么说来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何止是资本家呀,这道理放到世间任何角落,同样管用。
渔民轻松扑到了平时扑不到的渔获,这般大的利益诱惑下,加上平常大家打渔艰辛,对照下还有什么不敢干不敢想的。
于是大家想,要是能把黄鱼精抓住,那以后岂不是想要多少渔获就能有多少。
老时候大家扑鱼,都会有意的把渔网眼放大,意在只扑大鱼,小的漏过继续放养,后继不绝。不像现在,打鱼不仅下网,渔网的网眼那叫一个小不说,还有电扑的,**轰的,这都是灭绝人寰的做法了。说到动歪脑筋,古人倒也不弱现代人,没有现在的条件,但也穷有穷招,当下就想到了一个方法,下滚钩。就是在渔网底部锤重的锤线上系上鱼钩。
这样大鱼一旦触碰到渔网,锤线在拉扯下就会全部聚集过来,八爪章鱼似的裹住鱼,继而鱼钩全部扎进肉里,鱼那还有逃脱的可能。
黄鱼精就这般遭了劫,等被渔民拉上岸的时候,已经断气了。
这头黄鱼精怪那叫一个大呀,渔民们在黄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颗拳头大荧光耀眼的珠子,一颗绝世宝珠,避水珠。
其实这珠子也就是修炼有成的鱼兽精怪修炼有成后修成的内丹,为一生精元之藏,除了极少的几个物种外,其它精怪的内丹是不会具有辟水能力的。辟水珠一般都是异珠,有别于内丹。
渔民虽然没抓到活的黄鱼精,但收获了价值难以估量的宝珠,自也欢欣鼓舞。
只是这欢喜来的快,去的也快。
黄鱼精苦修千年,可怜遭劫,历劫化形过程中不可逆,神通尽失死于宵小,死的这叫一个憋屈。但此刻即然已经身死了,化形失败,神通就又恢复了少许。
黄鱼精心中那叫一个恨呀,简直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残魂带着无边怨念,裹着内丹就一头扎进了三河口。霎时间狂风大作黑云压城,天上电舌乱舞焦雷滚滚,万物悚然。倾盆大雨哗啦落下,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摧人心魄。河面上大浪排空而起,白波若山,江水激荡,浪涛跌宕,有天塌地陷之威。
无边威势中如有鬼哭神嚎,万物失措,悲鸣惊惧。
渔民这时候也知道闯了大祸了,先前尽想着好处忘了险恶,蒙蔽了心智,可此时后悔也不管用那。
泼天大雨嚎啕三日,云散天开,这时渔民们发现三河岛的中心位置,有了一个无边巨大的漩涡,湍急激疾,什么东西卷进去,立即就是被撕成了碎片。
沽寨的渔民这下抓瞎了,河中间这么大个漩涡危险无比,河流又比以前湍急不利扑鱼,简直是断了这一带渔民的生路。
那时候人们都是很重乡土情的,不跟现在似的,这里没法混了,买张票搭个车就去了别处,同样混饭吃嘛,可谓此处不活爷,自有活爷处。
跑路,跑路,跑出来才有路嘛。可那时候人们可没这么潇洒,是宁死不离乡的。
大家也知道这是黄鱼精怨恨大家断了它生路,报复大家呢,可有什么着呢
大家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潦倒,简直没法过活了,后来在一个路过的游方术士指点下,大家用黄鱼精的脊为梁肋为檩盖了一座庙。要说这黄鱼也是大。
大家日日祭祀祷告自赎罪孽,别说,每每诚心祭拜后,就能打到够一天过活的渔获。也不知道怎的,就传出黄娘娘庙灵验的说法,引得四里八乡的人都过来祭拜。
历时数年,黄鱼精得大家供奉,信仰加身,阴灵成神,倒是应祸得福。于是三河口中央的漩涡自消,黄鱼精也知好歹,为了酬谢大家,在原位置升起一座小岛,供渔民打鱼归来歇脚。
这是一件,另一件广为流传的故事讲的是城西万源街姓洪的人家。
这家人本是当地大富之家,传到这一代兄弟两人,却为了争夺家产祸起萧墙,而至门庭败落。败落的内中缘由肯定多种多样,但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块石头,奇石。
洪家门庭占地广阔,延绵百十亩,这地方大了,自然要变着花样往漂亮好看的方向收拾。院落的西北角原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栽种了些荷花,放养些游鱼,岸边植有垂柳桑榆,夏日炎炎中,头顶浓荫成行蓊蓊郁郁,近处碧荷婀娜叠叠层层,粉莲含羞宛然俏立,清风拂过,淡淡清香入鼻,有如远处渺茫歌声轻传,别说那个写意,单是这份清爽就叫人惬意的想呻吟。
这池塘也是稀奇,无流水而不腐,无论天干雨阴不竭不溢,池水清澈常年冰凉入骨,奈何美中不足的是这口池塘不大,池水也不够深,一眼看过去,都能瞧清塘底的淤泥。
………………………………
第115章 洪家鬼宅
这就好比美人长了痦子,让人见了透着一股别扭劲。
有钱,既然塘小水浅看着别扭,挖就是了。
这往下一挖,挖出了稀奇。在淤泥之下,池塘底部,挖出了一尊丈阔方圆的寿山石,石山造型奇特形象生动,形如倒立的手掌,岩壁色彩纷呈浑然大气,飞棱延脊重重叠叠,怪景磷峋山岚跌宕,宛然一副浓墨重彩巧夺天工的山川九州志图,图文的中央,手掌的掌心,脉纹天生,影影绰绰,隐约构成一个粗犷质朴的字符,久视之下,让人心神宁静。
古文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这等情操高大上是高大上了,只是想要去感受陶然一次,舟马劳顿那是绝对少不了的。这下倒好,家里面竟然挖出如此奇石,不用颠颠的跑老远去爬山攀岩吃土灰,搬把太师椅跟柳荫下石山前一趟,照样望峰息心,多惬意,想想就能美的让人鼻涕冒泡,这样的优越条件都能把那写出这词句的什么大诗人甩出八条街去。
家中子弟久受此景熏陶,就是一块顽石没准都能开花了,出几个出息人,这真是祖宗保佑。
洪家太爷这个高兴,如此奇石总不能掩于泥下藏在水中吧,于是大兴土木,不但大扩池塘,小池塘变成了小湖泊,而且起了寿山石,在原地湖中心围建了个占地丈八方圆的亭阁,飞檐拱翅漆柱黛瓦,清雅脱俗,湖心亭中寿山石,亭下碧水清幽,水中游鱼翔底,水上曲径回廊,栈道曲折勾连,栈道旁碧荷嬉绕,岸边冠树成荫,绿荫下碎石小道蜿蜒相继,风味别致情趣怏然。
北国风光中一点江南水墨。
按说这也是一桩美事,但万事万般,一饮一啄,岂有无意而为的。
这么一塘不竭不腐的冰凉浅水,泥下一块看着就珍惜的奇石,就没点名堂
寿山石起开,大家发现石下镇着一个碗口大的泉眼,泉水汩汩直往外冒,清幽冷冽,看着干净甘甜,可喝进嘴中却苦涩,没法饮用,但游鱼藻荷却能生存其中。这眼泉水也不知连通着那里,往外涌起来汩汩的,看起来劲力很是不小,泉眼中还发出只有水流湍急的情况才有的嚯嚯声。
要说也怪,寿山石搬开了,泉水涌起来也劲,大家还担心这么涌,水不得溢了呀。可池塘的水面即不涨一分,也不跌一分。大家奇怪,就有胆子大的人一探究竟,伸手在泉眼掏摸,还真掏摸出一物。人头大小的一快石头,洁白如骨,石头上裂纹密布,看着要散了似的,却紧固的很,砸都砸不开。石头里面满是七绕八拐米粒大的空洞,洞口进去甬道又粗大许多,纵横交错,看着就叫人想要弄明白这其中原委,可看久了又眼晕心躁想要丢弃。
这一丢掷,或是快速摇动白石,或是劲风吹过白石,石头又会发出呜呜埙乐似的暗哑靡靡之声,那音色之特别,入骨穿脑,就仿佛人身体里真有根弦似的,被拨动了,与之共颤,意动之下叫人难舍难弃。
就这么一块奇异的白石,叫人难舍难弃。
白石从泉眼里被掏摸出来后,泉水虽然还是汩汩涌流,却不再发出嚯嚯声了。
泉眼是太平了,洪家却自此再不太平。
原本相敬相亲的洪家兄弟阋墙,妯娌相嫉,姑嫂相争,家中弟子中懦弱者变得阴毒,胆大者变得凶狠,弱小者变得狰狞,上位者变得暴戾,反正就是所有人仿佛突然间都变得爱斗了,跟打了激素似的一家人斗的你死我活。
后来这家就这样败亡了。最后一个后辈临死前,幡然醒悟,这一切,都是因为家里的一块石头,那块洁白如骨的白石,叫人难舍难弃的石头,谁见了后都想要占有把玩,难舍难弃,然后就是性情大变,生生覆灭了好好的大富之家。
据说洪家最后这人临死前,抱着白石在湖心亭投湖了。
之后洪家老宅就被传为凶宅,确实也凶,有几任不信邪的住了进去,没多久就是家破人亡。
后来这宅子就荒废了。
别说本就是凶宅,就是普通的宅子,荒废的久了,无人打扫,藏污纳垢之下,都会生出不干净的东西。
一直到清末,这宅子才又被人提起,提起的原因还是因为死人。当时天津一支抵挡洋人入侵的部队,节节败退走投无路之下,跑进这座荒宅躲避,最后被围剿,无一幸免。据说当时枪炮声轰轰响了几个时辰,战到最后血流成河,厮杀喊叫声隔着几里地都听的人心惊肉跳。
这之后,越发没人敢住进这宅子了,就是倒贴钱,躲荒的难民,要饭的乞丐,宁愿天当被地当床睡马路,都不到里面去歇脚。能躲着谁敢去送死,走道都是尽量绕着走的。
这宅子也被传的越来越邪乎,晚上鬼哭神嚎,鬼火萤灭也就算了,甚至什么大白天都看见穿古代衣服的鬼影子在里面飘呀,成队的阴兵晚上把地面踩的踏踏响巡逻那,甚至还纸马纸轿小鬼开道迎娶鬼亲的,挑着大灯笼鬼市做买卖的,反正听着都渗人的慌,也不知真假。
但不信邪的,麻着胆子跟里面待一宿的,出来不是疯了就是死了。
一时间,在本地人当中用退避三舍来形容这宅子都不过分。
这凶宅再次进入大家视线,已是数十年后的民国了。
世事变迁,风景如画的院西小湖、湖心亭什么时候平了的都没人知晓。
那会儿大家伙刚铰了辫子,穿了洋装,一时间都把自己当做有知识懂科学的进步人士,文明社会人了。既然讲科学,那鬼怪什么的无稽之谈岂不是扯淡,谁有本事抓个鬼怪来给大家看看。岂知洋鬼子的老话里,也是有吸血鬼、狼妖、女巫什么的魑魅魍魉了。
何况话是这么说,但要这些家伙自己去住还是不肯的,刀切豆腐两面光,只说大义,里子面子都有了,何苦拿自家一老小的性命去证明洋科学作数不作数。
后来还是洋鬼子里面的传教士胆子大,不信邪,以为靠着大蒜瓣就能搞定中国的魑魅魍魉,为了宣扬教义,也为了吸引人目光,麻着胆子在洪家老宅的原址上盖了座教堂,想着他钉在十字架上的主法力无边,百无禁忌。
想法是好的,可大家伙不上当呀,还是少有人入教。聪明人多着呢,都想着再看看,要这什么主真管用,一段时间还没事,就信了他的主也行。
这等等看,就等出事儿来了。
那会儿金大侠的天龙八部还没写出来呢,要不然大家伙肯定能不其然的想起这么几句: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法驾中原星宿老仙,法力无边,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神功盖世,威力无限。
这词儿搞笑是搞笑点了,但有个好的期望不是。
换作现实要为这搞笑的词儿买单,可就叫当事人笑不出来。
首先是有人发现,传教士口中无所不能被钉子楔在十字架上的主突然有一天变得血水淋淋的,一头一脸的血,就跟血水里捞出来似的,也是惨,被钉子四仰八叉钉成那样挂着,确实该流点血才趁景。只是这景破坏了主的威严不是,开始传教士还以为是有人破坏他们传教,恶作剧,可后来就不能这么想那。
总总匪夷所思的诡异妖邪情况不断出现,有讲着讲着教义自抽耳光的,有大晚上睡觉第二天发现自己睡荒郊野外的,有一觉睡过去的,也有瞪着双眼生生吓死的,最后以为传教士发疯收尾。
好好的一个教堂烧的残痕断壁,那一场火,给大家又上了深深的一课。
那场火啊,那叫大,生生烧红了半边天,大家后来都这样说。
看来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倒是凶宅的凶焰更炽了。
要说还是本朝太祖威武霸气,破四旧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也没见那个魑魅魍魉敢窜出来作对唱对台戏,教堂烧毁影响市容,空占了那么大地儿,翻新重建作为学校礼堂,也算废物利用。整座宅基也扩建成校园,广开大门迎莘莘学子早读晚走,几十年也没见闹出什么幺蛾子。
只是这礼堂还是渐渐衰败了,最后又成了一个空落落无人居用的洋教堂,连带着整个学校后来都慢慢萧条,最终关门大吉。慢慢又传出洪家老宅闹鬼的种种传闻,这么大片地儿在这寸土寸金的年代,愣是闲置着没人敢动用。
空穴来风岂能无因,闹鬼、邪性什么的地儿之于常人那是避之三舍,但对小白他们这桌子大小神棍来说,也就是个趣事,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大家约定今天晚上一探洪家老宅子,之后再去三河岛转转。
约好碰面的地点时间,大家各自散去。
从始至终小白也没吃喝一口东西,他们也没有再提起这茬,全当没有看见。由不的小白不小心,丢面子总比阴沟里翻船的强,何况小白跟他们也没那么熟,没有什么好抹不开面子的。
………………………………
第116章 鬼打墙
夜路走的多了,难保不遇着点稀奇古怪的事儿,这时候只要一心不乱,再借用点神神叨叨的手段,虽不能遇难成祥,但多多少少是个有效应对的法子,信者自明,不信者亦无碍。
由于荒废的太久,学校的大铁门已经锈蚀厉害,看不出原来油漆的色调了,歪歪斜斜的挂靠在两旁的水泥柱子上没有倒下。大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