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烟火江湖-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一跳下大石头,来到岸边水流平缓的碎石滩边上,低着头,一块一块翻石头。

    老者奇怪的跟在路一身后,看着他从翻开的石头下面用双指捻住一只比蚊蝇略大的不知名水虫,小心翼翼的放进原本装面团的那个竹筒,那酒香扑鼻的面团早就被路一丢了,丢的时候老者还满脸的肉痛。

    “这是什么虫?抓过来钓鱼?”

    “这种淡水鱼性情极为警惕,只会吃这条河里的食物,所以我想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鱼饵,果然在这里找到这种水虱子,嘿嘿,老伯,你放心,今晚就可以让你吃到这个银梭鱼!”

    “哈哈,要是你真的能让老夫今晚吃到这银梭鱼,我和你结为异性兄弟!”

    路一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

    “我可是听我娘说过,结为异性兄弟得撮土为香,还得念什么同年同月死的咒语,我才十五,才不想和你结拜。”

    “这……”

    老者一双小眼睛骨碌碌的转了一圈,讪讪的笑道:

    “那个咒语做不得数的,小兄弟,你不愿意和我结拜,哼哼,江湖里面可是有一大堆的人等着排队呢。”

    说到最后,老者又得意洋洋起来。

    “我自己也想试试这个鱼能不能钓起来,天天吃海里的鱼,我也想尝尝这鱼到底是怎么个美味。”

    路一不光喜欢吃,而且喜欢做吃的,总觉得亲手调弄出来的美味儿格外好吃。

    听到路一说起来吃的,老者两眼放光,大有平生知己的同感。

    “就是就是,打打杀杀什么的,哪里有好吃的来得实在,走走走,你虫子抓得也差不多了,我们快去钓鱼吧!”

    路小波也依葫芦画瓢抓了十多只虫子,一行三人重新回到大石头上面,路一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有十多枚鱼钩,大小不一,想了想取出一枚最小的换上,挂了一条水虱子就轻轻抛到水里。

    老者看得津津有味,安安静静的蹲在路一身边,乖得倒像是一个孩子。

    路一并没有像老者那样垂钓,而是鱼竿有节奏的抽动,不一会儿,就感觉鱼竿微微一震,紧接着鱼线被绷得笔直。

    老者手舞足蹈的笑道:

    “哈哈哈哈,路一小兄弟,你果然厉害!老夫算是服气啦!”

    一条比手掌略长的鱼儿被路一稳稳的拉上了岸。

    鱼鳞细密,尖嘴,红眼,鱼神细长。

    果然像一把银光闪闪的梭子!

    “好鱼!”

    路一心里赞叹一声,鱼不算大,但是凶猛,力大,比海鱼更加性急,钓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路小波从岸边的杂草中拔了几株狗尾巴草过来,娴熟的用草穿过鱼鳃,然后把鱼放在一块石头边的河水里。

    老头儿不停的搓着手,催促道:

    “别停别停,继续继续,这哪里够塞牙缝的!加油加油!”

    路一笑了笑,继续甩杆钓鱼。

    太阳西斜,层林尽染。

    足足三十多条大小不一的银梭被狗尾巴草穿成五串,三人才意犹未尽的从寒潭边上往回走。

    正是:

    半面夕阳红漫天,碧波寒潭水潋滟。

    青山流翠人忘老,银梭珍馐惹垂涎。
………………………………

第一卷:渔家郎 第二十三章:荒山夜话

    三人拎着鱼还没有爬上那条坑坑洼洼的山路就看见路一文蹲在那边冲路一竖起来大拇指,脸上一副我就知道你很行的表情,然后又对老头儿挑衅的吹了个口哨,笑道:

    “老伯,我路一兄弟钓鱼的技术没有吹牛吧!就问你服不服!”

    老人也不着恼,鸡啄米一样的不停点头,咧开嘴笑道:

    “服气服气,路一小哥儿钓鱼这一手绝活儿,那是相当的厉害,老夫佩服的很!”

    “嘿嘿,你没有趁机拜师好好学几招?”

    “我倒是很想拜,可你兄弟不同意啊!”

    路一看到相互打趣的二人觉得他们还真是一对般配的忘年交,同时对老者的好感也增加不少,转头对路小波说道:

    “把鱼给我,想办法去弄点河水上来,今晚我来煮鱼。”

    “这就去。”

    路小波把鱼递给路一,然后先去马车那边拿桶打水。

    路五叔和小鱼儿也从马车那边走了过来,看到老头儿连忙拱手抱拳道:

    “孩子们不懂事,喜欢胡闹,言语不当之处还请老人家多多担待。”

    “外公!”

    路一文嘻嘻笑道:

    “老伯才不会在乎这些,我说的对吧?”

    小鱼儿瞪了他一眼,一文伴了个鬼脸就跑过去帮路小波提水去了,走的时候还不忘记回到挥手道:

    “等一会儿再让你尝尝我兄弟煮鱼的手段,定叫你大吃一惊!”

    “你有一个好外孙。”

    老人确实没有生气,反而有些羡慕路五叔,他是真心觉得三个单纯的少年不错,和他们聊天打趣自己似乎都年轻了十岁,所以也冲路五叔和小鱼儿拱手道:

    “能够和各位相逢就是缘分,况且还全靠路一小兄弟的手段才能尝到这寒潭银梭,嘿嘿,还请老哥哥不要见笑。”

    “哪里哪里,老人家愿意陪着他们三个胡闹,是他们的造化。”

    寒暄完毕,几人一起走向马车。

    路五叔和小鱼儿留在灶台火堆边陪着老者闲聊,路一从车上掏出一把小刀,把鱼提到就近的溪水边熟练的开始收拾。

    老人看了看马车上的货物,问道:

    “你们这是把货送到伏波镇那边去的吗?”

    路五叔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

    “我们村子穷苦,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值钱,但是靠海吃海,这些干货都是家家户户辛苦从海上打捞上来的,快过年了,运到镇子上换一些粮食布匹。”

    老人也是唏嘘的感叹了一声道:

    “铜炉乱世,最苦的还是百姓,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已经觉得是天大的恩赐,朝堂权贵哪里会顾及百姓死活,大多都是自己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哎。”

    听到老人的感叹,一直没有说话的小鱼儿诚恳的问道:

    “老伯肯定是见过很多世面的人,您能告诉我们这儿到底是属于哪里吗?”

    老人一愣,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稍微顿了一下才有些犹豫的问道:

    “你们……你们还不知道这是哪里?”

    路五叔接过话头微笑着说道:

    “不瞒老哥哥,他们四个都是第一次随我走出村子,我倒是来过几趟伏波镇,不过都是货物卖完采购好东西就动身返回,很少与外界接触。”

    “原来如此。”

    老人沉默了一下,才说道:

    “这里属于江南道,江南道是目前整个奉天国最安稳富裕的一个地方,而你们村子又藏在深山,和外界断绝往来,反而大家可以丰衣足食,安度一生,难怪那几个孩子如此淳朴,难怪难怪。”

    小鱼儿被勾起了好奇心,追问道:

    “老人家,难道除了江南道还有别的道吗?外面到底是个啥模样呀?”

    老人呵呵一笑。

    “那是自然,光是我们奉天国都还有燕南道、燕北道、蜀南道、西北道、银川道、岭南道等好几个王爷封地呢,奉天国边上还有尼泊尔、车迟等国家,更远处据说还有国家,而且和我们的相貌都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我也没有去过,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包罗万象。”

    小鱼儿目露向往的神色,原来天下如此之大,原本以为伏波镇就已经是井口的天,结果听这老人一说,那还真是天外有天。

    看到小鱼儿的神色,老人和蔼的笑了笑说道:

    “年轻的时候想要出去走走看看,无可厚非,但如今乱世,兵祸连年,虽然你有一些武艺修为,我觉得你轻易别去尝试。”

    小鱼儿摇了摇头道:

    “想想是有的,但真要出去走走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守着自己那几个亲人更重要,就像现在,其实我就很想她们。”

    就在这时,路一拎着收拾干净的鱼一路小跑着回到车队边上,刚好听到小鱼儿的话,有一些感触。

    看到路一把鱼放好之后在往路边的草丛张望,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老人好奇的走了过来问道:

    “你这是在找什么呢?”

    路一蹲下身,手指在草丛里缓缓划过,轻声说道:

    “佐料。”

    看到路一不大一会儿功夫已经拔了好几株野草在手上,老人实在忍不住好奇,抢过来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赞叹道:

    “小兄弟果然厉害,这虽然不是常见的葱姜蒜,但看样子味道应该不会差,哈哈,果真厉害的!”

    路一来到溪水边仔细清洗,笑了笑:

    “这真没有啥,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只是我的记性好一点,能够识得更多而已。”

    “被你说的,我都忍不住想去你们的那个村子看看了。”

    “好啊,村里人很好客的,你肯定喜欢。”

    “以后有机会一定去找你。”

    灶台上的铁锅已经烧热,路一放了一点儿猪油,待到化开,让路小波抽掉几根柴火,然后把银梭鱼一条一条的下锅小心煎至两面金黄,平平淡淡的厨艺,娴熟的动作,专注的神情,似乎有一种奇异的魅力。

    一股浓郁的焦香让其余众人食指大动。

    鱼煎好之后加入泉水,不大一会功夫就已经熟透,奶白的汤汁,金黄的鱼,再配上一把碧绿的佐料,众人相视一笑,都忍不住咽了咽唾沫。

    “那我就不客气啦。嘿嘿。”

    老人第一个夹起一条鱼,美滋滋的送入口中,闭上双目一脸陶醉的样子。

    “好吃,真是好吃!回去我得让我的朋友好好羡慕羡慕,路一小哥,你的手艺真是不错!哈哈,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手艺被人称赞,总是一件让人非常愉悦的事情,所以路一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银梭鱼的味道确实很好,鱼肉细嫩,入口即化,汤汁更是鲜美,配上烤熟的馒头和山药蛋儿,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老人心满意足的摸了摸肚子,打了个饱隔,今晚他一个人就吃了五个馒头,七八个山药蛋儿,鱼汤更是喝了三碗。

    吃完饭收拾停当,大家围着火堆坐下闲聊,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相互也熟悉了起来,老人首先打开话匣子,说道:

    “萍水相逢,原本就是一种缘分,行走江湖,大都信这个,你们几个孩子又单纯,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来。”

    路一文打趣道:“老伯,不是我说你,你这话说的也太没有诚意了吧。我们都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老人有点尴尬的搔了搔头。

    “好像你们也没有问嘛。”

    路一文一想也对,整个下午都在老伯老伯的叫个不停,确实也没有问,看向两个伙伴,他们也都是耸耸肩,表示确实没有问过。

    这就有点儿小小的乌龙了。

    “我姓洪,叫洪开泰,嘿嘿,是一个大酒楼的大掌柜!”

    “大掌柜?就你?不像啊。”

    “怎么会不像?你是没看到我严肃时候的样子!哪有客人不尊敬我这个大掌柜的?”

    “切,不信就是不信,哪里有大掌柜为了吃条鱼跑这么远的,不做生意了?”

    “我这就叫甩手掌柜!你个小孩子不懂。”

    看到两人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斗嘴,路五叔一巴掌拍在路一文头上笑骂道:

    “少贫嘴,给洪爷爷赔罪。”

    路一文摸了摸脑袋,又蹦出一句:

    “哪天我一定要去你的酒楼看看,狠狠大吃一顿,看你是不是真的大掌柜!”

    “这有什么问题?我给你尝尝我的拿手绝活儿!”

    “有他做的鱼好吃吗?”

    “呃……这个嘛,我做的肯定好吃一点。”

    小鱼儿在这时插话说道:

    “洪老前辈,他们三个这辈子可能还有出去看一看的机会,劳烦您帮忙讲讲一些江湖规矩风土人情吧,也免得他们以后吃大亏。”

    路一也坐正了身子,对于外面的世界,只有娘亲断断续续的告知过一些,越是这样,反而越是好奇,而且他有一种直觉,自己迟早可能会走入大人嘴里的那个江湖,因为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外面有一些人和事,他觉得他应该替母亲去看一看,去问一问。

    洪开泰看了看几张好奇的年轻面孔,心里微微叹息,这世道确实不适合他们,但他很喜欢他们的单纯,自从隐居三人园以后,他很少出来游历,这次能够碰到,也真的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以后也不知是否还有见面的机会。

    “那我就给你们讲讲?”

    他大半生浪荡江湖,见闻自然广博,无论是庙堂权谋,江湖仇怨,都是信手拈来,加之他说话又风趣幽默,一时之间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

    洪开泰用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一份简易的地图,把天下逐鹿形势囊括其中,又在地图上把一些大的江湖势力给指点出来,一个一个掰开讲给几个少年听,尤其是江南道九郡八大世家的势力范围分布,讲解的更是详细,这几个少年在他心中就算走出去游历,最大的可能性这是在这江南道了吧。

    当听到南宫世家和牧王隐退,北江郡三公子李修白世袭罔替的时候,路一面上露出一抹讶异的神色,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别人的口中听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洪开泰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路一,并没有点破,接着说一些江南道的风俗人情。

    夜已经深了,路五叔在几个年轻人的劝说下早早进入车厢休息。

    洪开泰从怀里摸出一块牌子递给路一,有些歉意的对大家说道:

    “出门的时候身无旁物,除了这块牌子还有一些意义,就把它送给小兄弟你,如果以后有机会到钱塘郡,记得凭这个牌子来一个叫三人园的地方寻我,我一定请大家吃江南道最好的美味,喝最好的酒。”

    路一双手接过木牌,正面刻着欢迎欢迎四个字,背面却是只有一个洪字。

    洪开泰站起身,拍了拍路一的肩膀,又冲路一文做了一个鬼脸,笑着说道:

    “萍水相逢,甚是投缘,他日江湖再见。”

    路一文啊了一声,问道:

    “都这个时辰了,您还要走?看得见路嘛。”

    语气调侃,关心确是真切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且你们几个要好好用功,我看得出来你们都是有功夫的人,以后大成,就可以像我一样了,哈哈!去也。”

    话音未落,洪开泰挥手作别,也不见他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双腿一点,身形已经消失在十多丈之外,再一眨眼,黑暗之中再没有老人的影子。

    小鱼儿羡慕的看着洪开泰离去的方向,钦佩的说道:

    “洪老前辈原来如此厉害,江湖果然藏龙卧虎啊。”

    路一手指摩挲着木牌,沉默半晌才重新坐回火堆边上,今晚洪开泰说的很多事情,让他心生向往。

    “你没事吧。”

    路小波用肩膀挤了挤路一,问道。

    “没事。”

    “那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

    “哪有?”

    “想那么多干嘛?你不是还有我们吗?”

    路一文和路小波冲他挤挤眼。

    路一把木牌在腰间仔细的挂好,他没有说话,因为有的事情和有的道理,不需要说出口,就像和两个小伙伴,为什么下午路一文一直在和洪开泰喋喋不休的打趣?他平时并不是这样,反而是几个人话最少的一个,因为他年龄最大,总想着有什么路或者是坑,他必须在其余两个兄弟之前去探一探。

    小鱼儿看着三个少年,突然觉得他们都长大了,同时又有一些郁闷,难道自己就真的老了?想想那些让路家村鸡飞狗跳的岁月,还真是怀念啊。

    “鱼儿哥哥。”

    “嗯?”

    “我想吃银鱼嫂子做的咸鱼炖豆腐了!”

    小鱼儿看到路一那笑嘻嘻的眼睛,飞起一脚踹了过去。

    三个少年同时挤眉弄眼的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想老婆啰!”

    在清晨鸟儿叽叽喳喳的喧闹中,太阳慢慢爬了出来,路一抹了抹脸上的汗水,收起木刀,开始烧水做早饭,同样练完功的另外三人也过来帮忙。

    吃完饭,收拾停当大伙儿赶着马车,向着最后一道山梁爬去,正午时分登上山脊,就已经遥遥可以看见一个人烟稠密的镇子。
………………………………

第一卷:渔家郎 第二十四章:伏波镇

    伏波镇其实并不算大,也就是一个乡野小镇,一条河流在镇子中心穿过,把镇子一分为二,两侧房屋沿河而建,错落有致。

    为什么取名伏波,是因为穿镇而过的河流在山洪暴发的时候其实很容易给镇子带来灾难,后来有风水相师请了石玄武深埋于河底,又改了名字,据说后来就很少发生水淹的事情。

    镇子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小小的平原,被镇子里的人开辟得井井有条,用来种植各种农作物,不过现在是冬季,远远看去枯黄一片,田间地头一堆一堆的枯枝败叶被收集到一堆,正冒着白烟,在渔村后山不多的土地里冬天也是这个景象,烧透的灰烬加上人畜粪便,来年就是庄稼极好的肥料。

    伏波镇是这方圆几百里大山之中唯一的一个镇子,也是官道直通的最后一站,所以人烟相对稠密。

    而且大山里面分散居住了不少小的村落,樵夫药民,他们需要用采集好的药材野味兑换一些柴米油盐,很多商家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贸易契机,渐渐四面八方的商家汇聚过来,同时也就带来了更多的人口,给小镇增加了不少的人气。

    镇子只有南北两个入口,今天负责镇子南门守卫的是老黄。

    老黄前几天刚刚满了六十,身子骨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那么富有活力,每天起床感觉头不痛腰不酸他觉得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以前在自己的岗位上可没少口花花一些俊俏小媳妇,现在不行啰,只想靠在门柱上晒晒太阳,再看到腰肢摆动圆润滚滚的动人风景,也只有呲牙的份儿了。

    说是守卫,其实老黄在这里当差都已经快四十年,一没有见过敌兵犯境,二没有遇到呼啸而来的土匪,就是做一些早起开门,晚上轮流打更的琐碎事情,镇子民风淳朴,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官身”身份的人,很受大家尊重。

    路五叔带着小鱼儿四个人赶着马车在午后不久抵达小镇。

    远远就看到镇子破旧木门边上躺着晒太阳的老黄,正微眯着眼的顺着躺椅摇摇晃晃。

    “黄老哥儿!”

    路五叔一扫赶路的疲惫,开心的大喊一声,老友重逢,欣喜不已。

    老黄坐直身子,揉了揉有些模糊的双眼,借着阳光看到喊他的人,脸上的笑容从皱纹里荡漾开来。

    “哈哈哈哈,路老弟!你终于来啦!”

    路五叔带着几个年轻人快步走了过去,从小鱼儿手中接过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放在躺椅边的茶座上,双手挽着老黄的手臂感叹道:

    “一直念叨着黄老哥儿的六十大寿,紧赶慢赶的还是错过了,真是抱歉啊。”

    老黄浑浊的双眼有些红润,摇了摇头道:

    “你还记得就行,山高路远,哪里有那么凑巧的事情,那天我还特意让老伴儿给你留得有酒菜,你没赶上,今晚说啥也不要去客栈了,陪老哥儿喝两杯,就住家里,能行?”

    路五叔点头,笑道:“那就叨扰老哥儿了,我们都老啦,这一趟来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来,说啥也得把老哥儿的寿酒喝了。”

    “哦,对了,一叙旧就忘记了,看我这个记性,你们几个过来见过黄爷爷!”

    小鱼儿带着路一几个恭敬的作揖行礼,都亲热的称呼黄爷爷。

    “好孩子,好孩子,嗯?老五,海生和老八呢?”

    “哈哈,海生又快当爹了,老八病了,不过不妨事,所以这次带村里几个后生晚辈出来熟悉熟悉路线,接触一下老主顾。”

    老黄挨个看了一眼,点头道:

    “都是好后生,老五啊,都吃了你几十年的干货,每次都说去你路家村看看,一直没有空闲,我看这辈子怕是去不了啰。”

    “您老身子还硬朗,别瞎说,看看我,又要当外公,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呢!”

    “好好好,走走走,直接到我家里去,我让老伴儿给你们整治一点午饭,大老远的山路赶来估计都饿了!”

    “午饭在山上随便吃了点,我还是先带孩子们去把货交了,晚上再去叨扰老哥,再说你还在当值呢,可不敢让您玩忽职守。”

    老黄点了点头笑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值啥的都没关系,全是一帮街坊邻居,你要先去交货我也不好耽误,那你忙完记得一定早点过来!”

    “行,我们先去镇子里办事。”

    小鱼儿又带着路一几个作揖行礼,大家告辞离去。

    进了镇子,一路上和路五叔打招呼的人还真不算少,每年多的时候三四趟,少的时候也有一两趟,几十年风雨不断的坚持下来,熟悉的人就多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