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畏真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阳光与北风一起从窗板缝里透进来,叫这屋子不那么昏暗。照旧做了噩梦,梦里照旧有许多呓语。
他暗运真元运走了一个周天,觉得身上有了些热气。再往炕上看,发现搁着一个食盒。他在雪原上硬捱了好几天,疲乏到极致,竟没感觉有人趁他睡着的时候进来了。不过这倒叫他更安心。
揭了食盒,发现是个精巧玩意儿——盒壁很厚,是铁铸的。但中间空心,底部放了闷燃的木炭。不知道在炕上放了多久,里面的吃食还是温热的。
食盒旁边搁了一套棉服,是普通军卒的。他想了一会儿,还是拿起来穿了。动作时双腿微微发痒,但没看出什么异常,想来该是因为妖兽血肉的缘故。这些事在眼前都属细枝末节,他不叫自己去想。
………………………………
第八章 李伯辰的晚餐
有汤。用椒、薯、冷菌调成的汤,以薯粉勾芡。还有四张饼、两块蒸熟的咸肉,再有一碟韭酱。
他先吸溜两口汤,胃里暖起来,又咬了一口饼。再将手里的饼掰成块,泡在汤里。又将咸肉撕了、加半碟韭酱,用两张饼夹起来。然后喝一口汤,吃一口饼,不多时额头就冒出了汗。
吃喝完之后把剩下的半碟韭酱倒在最后一张饼上,抱着食盒靠墙坐着慢慢咬。
没那么冷了,念头就又活泛起来。他开始想那个隋不休。
他救了人,照理该是大功,可惜救的是姓隋的。如今的隋王是上代隋王的七世孙,两百多岁了。据说是四阶的灵照境,该还能再活上一百年。
隋王只有一个亲兄弟,就是彻北公隋无咎。但隋无咎是五阶的洞玄境,能活到五百岁,如今也只有两百岁。
久居军旅,上层的事情总会多听一些。就晓得隋王很忌惮这个境界比他要高的弟弟。尽管隋无咎一再示好,但还是被发来了无量城,做个苦寒之地的彻北公。
据说这还不算完,隋王将彻北公盯得死,很想找到个什么由头,将他再驱逐得远一些……或说将他驱逐到幽冥去。
隋无咎因此如履薄冰,做事异常谨慎小心。隋国军政两分,地方诸侯只监督军事,无权指挥。到了无量城这里,隋无咎连督军的职责都懒得担,大权全丢给城中的都统。
可如今城破了,都统裴锦死了,隋王大概会非常欢喜地拿隋无咎问罪。能救他的,就只有隋不休了吧——城虽破,但没丢。可以瞒报些死伤,做成坚守退敌的模样。隋不休手里又有妖兽王族的脑袋,功过一抵,这父子性命该无忧。
但不巧,自己知道隋不休其实是被俘了。到自己救他之前,还不晓得向妖兽吐了多少军情出来。王族被俘,在天子六国乃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种奇耻大辱……依今上的性情,诛王亲也顺理成章。
而且,据说无量城的东府军中还有王都的人。他自己要是隋无咎,也会想要将隋不休被俘这件事瞒得死死的,一丁点儿的风险都不能冒。
眼下在山上的恢弘楼堡中,隋无咎该在和隋不休、百应商议如何将细节做得更好一些,叫人挑不出毛病。也许商议完了再过几天,就是自己的死期了。隋不休似乎是个与众不同的王孙公子,但只是隋无咎的第十六个儿子,自幼还在王都长大。即便为自己说几句话,也不抵什么用。
况且,给他送来的这一身并非十将的制衣。
他已经吃饱喝足、恢复了体力,现在该考虑如何自救。
到阳光不再从窗板缝隙里透进来的时候,李伯辰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开锁的声音。他安坐在炕上不动,很快看到百应提着一盏白纸灯笼走到里间。他环视这间屋子,将灯笼搁在地上,抖了抖双翼上的积雪。
“百将军。”李伯辰向他点点头。
百应的脸色和气很多,甚至露出一丝微笑:“身体怎么样?”
“吃饱喝足,就没什么问题了。”
“好。”百应叉手站着看他,“彻北公知道了你的事,对你很赞赏,就问了问。结果我才知道,你从前是前军的统领?”
李伯辰点头:“三年前的事了。”
“三年前……哦,三年前。”百应在屋中踱了两步,随意地说,“是因为令都统的事吧。”
“嗯。”
他只应了一声,不多说。百应就看着他笑:“不用担心。彻北公有意提拔你,自然要派我问清楚。之前我多有得罪——那是我的眼界小。但彻北公……你知道,当下是用人之际,彻北公舍不得你这个英才。”
李伯辰愣了愣:“百将军,当真?”
“当真。”百应笑着说,“所以才遣我来听听你的事。”
李伯辰犹豫一会儿,叹了口气:“的确是因为令都统。”
“六年前我从军,令都统很看重我。我立了些战功,三年间从卒子做到十将、百将、统领。三年前开春的时候,令都统带我们几个将佐和亲兵去当涂山狩猎,结果百将廉策引了三头猛虎,都统去救他,却被他一剑割了喉。”
“啊……”百应叹了一声。
“后来查清,廉策是因为升迁问题对都统怀恨在心,被枭首示众。但我们当时的一干将佐也都被夺职,贬为兵卒了。之后裴锦都统来任,才又提我做了个十将。”
百应点头:“彻北公不问军事,但当时对这事也了解些内情。令都统是个帅才,当年却死于小人之手,可惜。你也是个将才,却被小人连累遭贬,也可惜。”
李伯辰笑了笑。
“当年那些人里,除了百将廉策,你还怀疑过其他人么?”
李伯辰皱眉想了想:“其他人?当时出游的几个人里,除我之外还有两个统领。一个是孙寿,一个是彭定方。百将一级的,有廉策、鲁公如、韦不群,余下的就是几个亲兵,我忘记他们的名字了。”
“孙寿、彭定方、鲁公如都在两年前战死了,韦不群……之前在我手底下。前几天,我也眼看着他死在阵上了。至于那几个亲兵,百将军该知道,主将一死,他们护卫不力,之后也就被处死了。我曾有过一些怀疑,可如今人都不在了,疑也无从疑起。”
百应连连摇头:“可惜,可惜。好,既然这样,我就去回禀彻北公。李将军安心等待,不出两天,必有嘉奖任命。”
李伯辰从炕上起身跳在地上。要开口,喉头却哽了哽。平静一会儿,才抱拳:“彻北公大恩难报,敢不效死!”
百应将他托起,伸手在他臂上拍了拍,点点头,走出门去。
门外有个军卒又送来一个食盒,并搬了坐桶、被褥进来。随后也退出、关上门。这一次门没落锁,窗板也被卸了。
待脚步声消失,李伯辰将门推开一条缝,往院中看。太阳要落了,院子里被夕阳映得金灿灿,没有人。
他关好门走回到屋里掀开食盒,发现饭菜丰盛许多。除了汤、饼、肉、酱,还有一只烧鸡,一壶酒。
他拿了酒壶握在手里,知道百应该是要动手了。
比他想得要快。
………………………………
第九章 魂兮归来
他对百应所说的有关都统令毅的事,句句都是实情。他的确怀疑过廉策杀令毅是有人图谋指使,但当时的那些人,也的确都死去了。
百应问他这事,说是将要提拔重用是合理的。但也还有另一种解释——都统令毅之死既然有疑点,就可以再查一查。要是查出他才是主谋……当年的人都死了,谁来为他辩解?
百应该就是来确认这一点的。
他低叹口气,想自己果然不适合军旅。不是不适合那种上阵搏杀的军旅,而是不是适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那种。他之前在想百应会来杀他,但如今晓得他们是要将这件事做得合情合理,半分错处也找不到。
这几年面对的都是直来直往的妖兽,难免脑袋要变僵了。
在百应看来,自己仅是个一阶的十将,唯一优势是在无量城结识的人多些。但安上一个谋刺前任都统的罪名,结识的人也没法儿为他说话。自己的武力在他眼中也该是任人揉捏的级别,隋无咎的亲卫里,二阶甚至三阶的好手都不少。
但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既然退役回乡的这条路彻底断绝了,他也就没什么好忌惮的了。
于是李伯辰提了提气,大喝一声:“来人!只有这点酒!?”
一时间没人应他。李伯辰就大步走到门边推开门站到院子里,又喝:“人呢!?”
过一小会儿,才有个羽人从大门外走进来。
是早上押他来院子的两个羽人其中之一,背生一对褐色的杂毛羽翼。看了李伯辰一眼,淡淡地说:“李将军在喊什么?”
“我要酒,再来两壶。要烈的!”
年轻的羽人笑笑:“李将军,营中不得饮酒,给你一壶已经是大公的恩荣了。”
李伯辰也笑起来:“一壶酒,恩荣?百将军没有对你说么,本将不日就有封赏任命,今天一壶喝得,三壶喝不得?你做不了主,就去问百将军吧。”
羽人露出无奈之情。犹豫一会儿,说:“好吧。我去给李将军再找两壶酒。但请将军不要外出走动——百将军吩咐过,也许晚间大公还会遣人召将军问话的。”
李伯辰虚虚一拱手:“有劳。”
而后大喇喇走回到屋里去,半掩着门,先给自己倒两杯酒连着喝了,又将饭菜取出来摆在炕上,边吃边喝。
等烧鸡吃了半只,羽人果真又找了两壶酒来。但食盒里的酒壶是掐金丝的银壶,又拿来的两壶却是寻常的陶壶。这种酒壶大多是军中下层军官在用,他该是去附近还有人住的院子里取的。也说明这羽人并没有真去问百应,百应临走的时候,该交代了他“便宜行事”的吧。
如此,李伯辰心中所担忧的事就被更加证实了一些。
但他只表现得像是个胸无城府的莽夫,将菜吃得干干净净,三壶酒也没剩一滴。食盒里送来的是好酒,入口绵长,但度数不高。之后取来的两壶则像生锈的刀子,一进喉咙就烧得火辣辣的疼,可很够劲。
李伯辰在军中不常饮酒,也不善饮。如今三壶酒一会儿的功夫就都下了肚,他也很快觉得自己好似腾云驾雾一般,什么杀机、处境,都被抛去脑后了。在炕上坐了一会儿,也不觉得冷,而后一头歪倒在铺好的褥子上,也没盖被,沉沉睡着了。
约十分钟之后,李伯辰站了起来,看到躺在褥子上的自己。
如今他在梦中,眼前世界变得混沌古怪——只有被他的目光注意到的地方才现出像模像样的实景来,而没有特别注意的,则是模模糊糊的虚像,仿佛隔着一层雾。
他在屋子里扫视一眼,发现两个阴灵。
大战刚刚过去几天,无量城里死了数千人。虽说幽冥地府会有阴差前来索引,但战场乃是血气旺盛之地,这种凶煞与血光一冲,就是阴差也得暂避锋芒,等煞气渐弱了才能做事。
因而在如今的无量城内,徘徊不去的阴灵足有数千。屋子里的这两个,该是刚好游荡过来的。一个前胸有碗大的伤口,一个面庞没了一半,都是昔日的同袍。如今化成了幽绿色的半透明轮廓,口中似在喃喃自语。
李伯辰集中精神听了听,一个念的是“杀杀杀杀杀”,一个念的是“阿玫阿玫”。大概前者死前仍想杀掉妖兽,后者死前记起了心爱的女子吧。
他在心中低叹口气,径直穿出墙去。此时天已黑了,但既是在梦中,他想看清什么就能看清什么。于是瞧见给他送酒那羽人拢了一对翅膀坐在院墙外,生了一堆火。
看似除他之外再无别的守卫。但李伯辰叫自己升高了一些,便瞧见在囚禁他的小院相邻的两座院中,各自埋伏了五六个人,都顶盔贯甲,披着棉被。又将视线往小院之后看,瞧见院后的山林中,也埋伏着弓弩手。
这是外紧内松的模样,在防着自己会跑吧。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梦中看他们,更不会知道,现在就在他们的身边,正游荡着无数死相各异的阴灵。他们淡绿色的身子将李伯辰所见之处都映得发光,甚至有一些还在那些伏兵的身上穿来穿去。
但伏兵浑然不知,大概只会觉得身子偶尔发凉。
李伯辰叫自己降下一些,走出院外,对那些徘徊在门口的阴灵低声道:“魂兮归来,以瞻家邦。身既殁兮,归葬山阿。”
这是天子六国战歌《国之殇》中的前四句,军中将士人人会唱。门前那些阴灵听了,都转过脸来看他,口中喃喃的低语也停止了。【注1】
李伯辰这样念了三遍,慢慢退回到院子里,边走边说:“兄弟们,今晚助我一臂之力。如果我能活下来,以后年年都祭你们。”
阴灵们似乎听懂了,果然随他慢慢进了院子。而此时门口墙边在烤火的那羽人只将双翼又拢了拢,对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觉。
李伯辰引着大概六七个阴灵进院、进屋。而后说:“请兄弟们在这里等着。”
照理说这些由普通军卒化成的阴灵都浑浑噩噩,不太有神智,仅剩一点可怜的本能,是不会听得懂他在说什么的。可偏偏李伯辰叫他们进来,他们就进来,叫他们等待,他们也果真留在屋子里不动了。
他就又走出院外,以同样的办法又引了一批阴灵进屋。如此,花了近一个小时,往屋子里引了三百多个阴灵。
========
注1:《国之殇》中的四句,出自燕垒生作品《天行健》,已经获得授权使用。
………………………………
第十章 一介莽夫
他所住的这一间小屋子,哪怕炕上地下都密密麻麻地站满人,顶多也不过三十个。可阴灵只剩淡淡的轮廓,彼此可以穿透重叠,于是当它们将屋子挤满的时候,已经看不清阴灵原本的模样了,只剩下满屋亮得有些刺眼的绿光。
李伯辰这样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梦,即便身在梦中也觉得精神疲惫至极,于是重新爬到泛着绿光的炕上、慢慢坐到自己的肉身之上,重又“睡”下了。
他在梦中一睡,肉身便立即醒了。
此时睁眼,屋子里一如往常的黑漆漆一片。但他能感觉到屋中的温度比之前低了一些。人有时候遇到阴灵、被其穿过,会觉得身体莫名其妙地微微一凉。而现在不知有多少个阴灵正压在他身上,自然觉得更冷了。
不过这也正是他用来做殊死一搏的手段,无论百应还是隋无咎,都不可能想到他有这样的本领。
其实这本领是怎么来的,李伯辰自己也不清楚。只晓得当他在这世上第一次睁眼的时候,就存在了。起初是发现自己在梦中可以自主、保有清明的神智,甚至能如神魂离体一般走远一些观察周围的情况。这个范围,约是数百步。而能如此做的条件,也得是醉酒。似乎只有醉酒时睡着了,脑子才能放空,也就能离开身体了。
而后因一次极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叫阴灵听话。
这种本事听来似乎神异,但其实没什么大用。境界较高些的修行人,通过术法、符咒,也能叫阴灵听命。但阴灵这种东西除了死相恐怖之外实在没什么可怕之处——它就只是一团由些许记忆、本能、稍微浓郁些的元气所构成的“场”而已。即便修行人身死,除了某些人能以特殊手段保持灵智之外,余下的方面也不会与普通人的阴灵有什么区别。
但李伯辰推想,如果要自己死,来取自己性命的该是羽人百应。而这些看似无用的阴灵,正是对付他的办法之一。不过这并不保险,要是他的运气足够好,还该有别的人也会来帮他——尽管他不知道那个人或者那些人是谁。
北辰帝君。李伯辰默默地想,如果这世上真有灵神,也叫我这次再交个好运吧!
……
这时候,彻北公隋无咎正在半山腰的楼堡中用晚饭。楼堡的石质地板之下都铺装了火龙,此时烧得旺,室内温暖如春。
他穿着居家道袍,蓄五缕长髯,相貌生得很英武。面前餐桌上有三菜一汤,汤是北原人常喝的冷菌椒汤,两个菜是以后堡暖房中产出的反季蔬菜炒制而成的。还有一盘菜是清蒸贻贝,但他没吃,倒是两盘素菜与汤快要见底了。
无量城中人传彻北公好海味,每餐必有鱼虾蟹贝之类。事情倒的确如此,可不同的是隋无咎每餐只将这些海味摆着看、闻,并不吃,倒是便宜了伺候的仆役。
隋无咎的胃口向来好,但陪坐着的隋不休却没什么心思吃。他换了衣服洗了澡,也用丹药调养过身体,此时已不复雪原之上的疲态。然而眉头没有舒展开,早搁了筷子,双手搭在腿上闷坐着。
隋无咎晾他坐了一会儿,才停箸用桌边的温湿帕子擦擦嘴,道:“怎么,还在想那个李伯辰?”
“是。”隋不休闷闷地说,“孩儿想说,或许可以留他性命,为我所用。”
隋无咎脸色如常,淡淡应了一声“哦”,又用帕子去擦手。
见父亲虽未作出表示但也没有发怒,隋不休就说:“父亲,他之前毕竟也听话,随我们回来了,可见这人也是可用的。”
这一回隋无咎微笑起来,看着隋不休:“不休,正是因为这人回来了,才不能为我所用。”
隋不休一愣:“为什么?”
隋无咎摇摇头,低叹道:“你这孩子,容貌、资质,都像我年轻时候,偏性情不像我。”
屋内除他们父子二人外,还有一人,便是百应。原本一直侍立在桌旁稍后的位置,这时听隋无咎如此说,便开口:“大公,话也不是这样说。少主人自小在国都长大,如果性情不隐忍、柔软一些,怕大公如今也见不到少主了。”
一个侍卫头领这样插言、说这种话,算是极大的僭越。可隋无咎却不以为意,反倒点了点头:“倒也是如此。”
他顿了顿,将帕子搁在桌上:“百应,你来教教不休,为什么李伯辰此人不能留。”
百应抱拳:“是。”
而后看隋不休:“少主,您该知道,大公虽不问城中军事,但军中将领的情况,却是要知道的。这十年来,便是我为大公收集整合军中百将以上的将领信息。”
隋不休微微皱眉点头:“我知道。”
百应又道:“无量城中驻军一万人,设一个都统。都统之下,设三个统制。每位统制之下,又设六位统领。每位统领之下,再设五位百将。每位百将之下,设十个十将。”
“如此加起来,连百将以上的军官,便有一百多人。人数多,我便先筛出来一些觉得要紧的,查清之后报给大公过目。三年前令毅任城中都统的时候,军中新来一批将领,也新提拔了一批将领。在这些人里,我只觉得有十二位是可用之才,便将那十二人的名字报给了大公,我也对他们特别关注。”
隋不休想了想:“当时那十二个人里面,没有李伯辰?”
“是。”百应又叹一声,“因此昨晚在雪原上见他的时候,我才觉得脸生。回到堡里一查,才记起他三年前是个统领,那时候,他才只有十九岁。”
“当时百将军为什么不觉得他是人才?”
百应苦笑一下:“其实我当初是关注过他的。统领虽然是下阶军官,却也是下三阶当中的最上一级了。十九岁做到统领,也的确算年轻有为,因此当时我第一批就查了他。但一查也才知道,这人之所以能做到统领只是凭两点。一是这人力气很大,功夫不错,作战时悍不畏死。”
“二是这人运气好。像他一样不畏死、力气大的不少,但大多都死了。可他运气好,就慢慢被提拔为统领了。至于别的方面,也就没什么出奇之处了,他并不擅长谋略,也不怎么精通人情世故,只算是个好运气的莽夫罢了。这种人,军中多得是,我就不留意他了。”
隋不休愣了愣,觉得百应所说的李伯辰与他所见的李伯辰并不是一个人。
………………………………
第十一章 死期将至
百应见了隋不休的神情,就知道他是怎样想的了。于是说:“对。我昨晚见了李伯辰,再想到三年前我所查的李伯辰,也觉得不是一个人。”
“少主说过,当时李伯辰藏在妖兽腹中,而后突袭妖灵、斩掉头颅,才叫你们两个人脱险。少主想想看,那时候大战已经过去几天,李伯辰也就在妖兽腹中藏身几天了,这种隐忍,实在罕见。而之后出手救少主、斩妖灵,这种胆气和果决,也实属罕见了。”
“再往后,在雪原上少主想叫他走。而这人猜出了少主所想的是什么,拿了玉佩也真要走。这样的心思魄力,是从前的莽夫李伯辰能有的么?要是三年前我查的那个他,定会开开心心将少主护送回无量城,断不会往别的方面去想的。”
“而我在原上将他拦下了。要是那个莽夫李伯辰,当时该想要孤注一掷、杀出一条生路才对。可这个李伯辰却什么都没做,真跟着我们回来了。因为他知道当时的情势于他而言是绝境,只有从长计议,才能找到生路。”
“更不要说我刚才在山下听其言、观其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