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大大侠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等到祖大寿的人马零零散散的回到宁远城时,整座城市已经完全在叶秋和冯虎的控制之下。
几乎毫无反抗的,这些兵马就被叶秋和冯虎纳入了掌控,两人官职虽然比一些祖大寿的亲信将领低,奈何人家实力强啊!
乱世之中实力为王!
祖大寿的家丁直接被叶秋和冯虎瓜分收编,那些将领中,几个两人看得上眼的也收了下来,剩下的全部软禁。
这些人要是敢不听话,随时可以写入战损名单之中。
随后,两人迅速各自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密语,将此间事情的经过汇报给叶家和冯家,同时也将叶秋的打算写了进去,那就是:
控制军队,以辽东辽西的土地为依托,发展自家势力,架空蓟辽总督袁崇焕。当然了,是以叶秋为主。
虽然在官职上,现在的冯虎更高,但这次叶秋斩杀了乌纳格,这是明军第一次斩杀女真人的军中高层,按功劳计,官职很快就会窜到冯虎之上。
军功够高,这也是叶秋敢于做出刺杀祖大寿决定的原因之一,他相信没有了祖大寿的阻碍,自己这一战的功劳报上朝廷后,再有叶家和冯家操作,职位定会大大提升,再加上自己的武力,到时候掌控祖大寿部下的军将士卒不是问题。
……
十一月初七日,京师西南边的良乡城中飘动着无数女真八旗旗帜,县衙门口立着女真汗的大旗,原来的县衙大堂中升起几个暖炉,四周围了一圈光溜溜的脑袋,上首摆着三个铺着熊皮的椅子,其中一个此时空着。
大堂中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血腥气味,地上躺着数具尸体,皆都身首分离。
还有一个大汉站在堂上,赤(和谐)裸着上身,身后背着几根带刺的荆条,背后被刺的血迹斑斑。
坐在上首中间的女真大汉皇太极面色平静的微微低头看着地面,他旁边的女真大贝勒代善则不停的转着手中的扳指,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至于本应坐在空处的椅子上的三贝勒阿敏,此刻正背着荆条站着呢。
地上的尸体正是辽东一战中逃出的溃兵将领,他们都是阿敏镶蓝旗麾下奴才,包括被叶秋杀死的乌纳格也是。
镶蓝旗打了个大大的败仗,连统兵将领都死了,也让皇太极牵制辽东兵马的策略失败。
阿敏知道皇太极、代善一直对自己不亲近,两人都想将自己的镶蓝旗收纳到自己麾下,生怕两人以此为借口。
他也是心够狠,直接将败逃回来的几个镶蓝旗将领带到皇太极面前斩杀,这些可都是他的亲信啊。
他本人还学着汉人书上记载的故事里的套路,玩起了负荆请罪!
阿敏看上首两人都不说话,眼中戾气一闪而逝,指着地面对皇太极道:“八弟,这几个狗奴才,主子都不要了,自己倒跑了回来,留他们不得。八弟你若是还不解气,我的意思,回来的蒙古牛录额真,全部砍了,然后咱们点起大军,把那宁远杀个鸡犬不留,定要把那明军将领抓来碎尸万段。”
皇太极终于有了动作,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几步来到阿敏面前,亲自将他身上的荆条解下,拉回到上首,请他坐了,劝道:“二哥先消消气,行军打仗,难料之事甚多,我们先问清楚情形,再作方略。”
“可惜了,”皇太极心中暗道:“代善和莽古尔泰虎视眈眈,对我都不是很服气,现在还不是动阿敏的时候。”
……
女真人得到消息的时候,辽东大捷的消息也传到了大明京师中,顿时让整个京师都兴奋起来。
虽然总兵祖大寿战死了,但这样的大捷还是值得庆祝,毕竟自从女真人起兵以来,大明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胜利,吹出来的不算。
甚至女真人如今都打到京师附近了。
所以这一场胜利实在是太及时了,大大提振了明人抗击女真军的士气。
回到六日前。
身材有些胖的叶修跟在曹化淳身后,急急忙忙的跑着,曹化淳还在前面连声催促。
叶修跑得有些喘气,对曹化淳道:“曹公公别催了,老夫这腿脚可比不得公公强健。”
曹化淳连忙过来扶着他手臂,半拖半拉的帮他走快些,口中道:“叶先生您就体谅一下咱家,您的奏疏一进来,皇上喜得把茶盏都碰砸坏了,可你倒好,自个回去了,皇上让咱家等在宫门,这都又派了三拨人来问了。”
曹化淳接着就招过两个小宦官,让他们一路扶着,等到赶到养心殿时,叶修已经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了。
进了养心殿的暖阁,这大明朝的皇帝崇祯,正在里面着急的转圈子,看到叶修来了,三两步迎上来。
曹化淳喘着气跪下道:“万岁,臣把叶……”
话说一半,崇祯不耐的挥挥手,让曹化淳不要插话,他急不可耐的对叶修问道:“爱卿,奏疏所说辽东大捷之事可是真的?”
叶修心中嘿嘿一笑,心道:“秋儿这小子的办法还真是不错,让我故意晾一晾皇上,果然皇上这就急了。如此一来,再讨论秋儿的官职就好说话了,嘿嘿。这小子小小年纪,倒是对人心把控十分精妙啊!”
于是他故意装作一口气还没倒过来的样子,结结巴巴地道:“臣、臣——”
崇祯恨不得抓住他的肩膀把话都抖搂出来,现在看他样子也是无法,赶快叫一个宫女去端茶,曹化淳机灵的寻了一张椅子给叶修,可崇祯都站着,叶修也不敢坐。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叶修一副终于缓过气来的样子,对崇祯禀告道:“万岁,确有辽东塘马来报臣知,亦有宁远知县随附文书,实为可信,然臣亦未及派人去宁远查看,是以此事还有待核实。”
“那朕即刻传谕兵部及都察院去宁远点验。”
叶修沉吟道:“怕是有些困难,如今女真人的兵马已经在京师附近出现了。”
“不怕,多派几路人马便是。”崇祯一挥手,他是个急躁性子,实在是等不得了。
而且自从他继承皇位之后,辽东就没有一个好消息,这次大捷若是真的,那他真的可以缓口气了。
从皇宫回到家中,叶修对这次皇宫之行颇为满意,心道:“秋儿这下子连升数级,再将袁黑子(袁崇焕)调走,又有冯虎帮助,掌控辽东应该不在话下了吧。”
“嗯,我便再加一把火……”
他招来几个心腹,吩咐道:“你们将五少爷(东西叶一起算,叶秋在这一辈排行老五)辽东大捷的消息传出去,还有那几个说书先生,一并将消息带到。至于故事怎么编排,任他们发挥,只有一点,突出叶秋……”
………………………………
第130章 “罪”还是“功”
远在宁远的叶秋突然收到一波又一波的侠义值,增长已经慢慢停滞的侠义值又开始突飞猛进起来。
叶秋目光朝京师方向遥望了一眼,心道:“消息看来已经传到京师了,二伯出手挺快啊。”
二伯自然就是叶修了,这叶修是叶陆的弟弟,也是叶氏一族在朝中的代表,官至吏部尚书,距离阁老也就一步之遥。
如今的阁老周相如,崇祯并不满意,叶秋感觉借着自己的这次大捷,二伯兴许能够更进一步。
几日后,两队朝廷的人马抵达宁远,兵部和都察院一共派出了四队人马,还有两队怕是遭遇不幸了。
……
又过了几日。
依旧是养心殿。
叶修和兵部尚书吴宏文站在崇祯面前。
崇祯从桌案后走下来,问:“如何?”
吴宏文也颇为激动的道:“陛下,这次是真的,一共两千三百八十五颗女真人首级,还有蒙古人和女真汉军首级七千九百六十二颗。还不止,其中女真巴牙喇军牌七十三枚,白甲军牌一百四十二块,还有一个女真的贝子乌纳格的脑袋。”
“大捷啊,陛下,这是真正的大捷啊!”吴宏文激动的脸都红了。
作为兵部尚书,他压力也是极大,毕竟一连串的败仗总要有人负责,除了他难道还能是皇帝!
如今辽东一场大捷,让他身上的压力也松快了一些。
崇祯的脸比吴宏文还要红,额头上都有汗珠冒出,现在可是冬天,可见其激动。
随后又有些疑惑,问道:“对了,这叶秋是叶爱卿的族人吧,四年前去往辽东上任的?如此善战,为何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守备?”
显然得到大捷消息之后,崇祯对叶秋也是做了一番了解的。
叶修闻言心中一动,秋儿的机会来了。
“皇上,我那侄儿四年前去到辽东后,其实屡屡立功,多次在战场上斩杀女真人,只是上面有祖大寿压着,袁大人又同祖大寿关系不浅,因此每次功劳都被祖大寿和他的亲信冒领了。”
“什么竟有此事!”崇祯大为震动。
“臣绝不敢欺瞒陛下,陛下若是翻看这几年辽东报功的簿记,就会发现,自四年前臣的侄儿去到辽东后,辽东对女真人的战绩便有了起色,多次有斩杀真奴获得小胜的功绩,这在以往是看不到的。”
“这是真的?”崇祯转头向吴宏文问道。
吴宏文悄悄给叶修递了个颜色,叶修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吴宏文突然跪了下来,“皇上,老臣失察啊!”他叩地大呼:“老臣一直都没发现辽东这几年提交的战绩功劳的异常,直到前些日子叶秋大捷消息传来后,老臣这才觉得不对,连续几个昼夜不眠不休,将辽东这些年的战报都整理了出来——”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厚厚一叠纸来,“陛下,都在这里了,确实如叶大人所说,自叶秋前往辽东上任这几年,辽东的战绩果然比以往好了很多。”
崇祯面色大变,一把将吴宏文递来的战报拿到手中翻看起来,脸色变的越来越难看。
看到最后,他猛地一跺脚,“气煞朕了!”
他将手中的战报往地上一掷,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叶卿,既然你早就知道,为何不和朕说?”
“皇上啊,臣也想说,毕竟受委屈的是臣的侄儿啊!可是臣还是忍下了,也是因为这是臣的侄儿啊!臣若是因为我这侄儿私下里的抱怨来烦扰陛下,不仅仅是坏了朝廷规矩,更怕其他武将有样学样,成为朝中一些人的私兵啊!”
叶修说罢跪下道:“皇上,臣有欺瞒擅专之罪,请皇上治罪……”
崇祯眼眶红了,真是好臣子啊,为了朕连自己的侄儿受的委屈都忍下来了,还一忍就是将近四年!
此次若非祖大寿战死,怕是还要继续委屈着吧!
至于叶爱卿口中的“某些人的私兵”,那不就是袁崇焕和祖大寿么,这两个该死的东西!
他早就对袁崇焕不满意了,上任之后毫无建树,反倒让祖家军阀做大,朝廷年年花费几千万两银子,就养了这帮蛀虫!还阻碍有为之人向上!
祖大寿,死的好!
崇祯心中咬牙切齿了一番,随后语气中掩不住的欣赏道:“爱卿为国着想,为朕着想,何罪之有!当是之时,那袁崇焕办事着实不力,又与祖大寿有勾结之嫌,兵部也没看出端倪,汝又虑其是同族晚辈,不好为其张目,亦算不得欺瞒。”
崇祯接着道,“那蓟辽督师种种不法之事,爱卿之前连上五道奏疏弹劾,朕思之良久,方定下方略,叶卿实为功不可灭。虽是大多留中,不闻于外,爱卿这直言敢进,朕心中却是记住了。”
叶修跪下语气沉静的道:“为皇上分忧,不敢言功,只盼我大明各军都如这辽东一战般,早日将女真人逐出边墙,复我神京朗朗乾坤,使我百姓不必流离失所。”
他口中大言炎炎,心中其实颇为得意。
他联络吴宏文抓住这次女真人入寇的机会,先是连连上奏疏弹劾袁崇焕,先定下袁崇焕的罪。然后借袁崇焕擅权一事将首辅周相如拖下水,袁崇焕当时能坐上蓟辽督师的位置周相如是出了大力的,谁能保证他与祖大寿勾结,背后没有周相如的指使?
原本周相如与袁崇焕是内外互为声援,现在袁崇焕在皇上眼中已是基本上背上了勾结军阀的罪名,自己只要联合叶家在朝中的奥援抓住这根辫子穷追猛打,将周相如死死拖在这个泥潭里面,周相如下课已成必然之事,能不能保住脑袋也难说。
周相如一倒,自己入阁已是没了阻碍。再借着叶秋的大捷,助其掌控军队。
到时候我叶家内有高官,外有兵马,在这乱世中也多了几分生存的几率。
至于造反,他是不敢想的。
吴宏文也是看中了叶修的上升潜力,这才被他拉拢过来,在袁崇焕身上补了一刀。
崇祯现在心情已经缓过来了,满意地看着叶修,口中赞道:“叶秋小小一个副守备,竟然在祖大寿兵败被杀后,力挽狂澜,反败为胜,若是坐上祖大寿的位置,辽东稳矣。”
叶修闻言一喜,“秋儿的官职妥了。”
………………………………
第131章 为了侠义值
宁远城中。
看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任命书,叶秋十分得意的笑了起来,“总兵,哈哈哈哈,二十岁不到的总兵,创国朝之最了吧?”
身边的冯虎也甩了甩手中的任命书,“我也不差,一个副将到手了。”
“看来京师得去一趟,皇上这么给面子,咱们也得做一做样子。准备一下吧,五日后出兵勤王。”
……
十一月一十八日,宁远城中,叶秋率领一万兵马离开。
冯虎留下,镇守宁远城。
……
皇太极的女真兵马在良乡停驻近半月,把周围抢得干干净净,女真八旗家家收入丰富,阿敏带着骑兵在京都周围耀武扬威的走了一圈,明军没敢出城,总算把面子找了回来,各牛录抽调的甲兵回去一说,士气再没有受到乌纳格战败的影响。
皇太极自己则去良乡城外附近的金太祖墓前拜祭,这是他自己给自己找的祖宗,他也不管现在的女真人和几百年前的女真部族是不是一回事,反正坚持认为几百年前的大金朝太祖跟他有关系。
这就真的是往脸上贴“金”了,他摆了些祭品,希望历代的金国皇帝保佑他。
大明京师周边赶到的勤王军慢慢多起来,但十分分散,而且看见女真军队如同老鼠见到猫似的,那叫一个望风而逃。
其实一开始,这些勤王军还是有人敢战的。
可惜,敢战归敢战,实力不行啊!
几场战斗打下来,拼凑而成的勤王军战力低下,几乎次次都是一战而溃,总兵以下,游击以上三十多名将领被杀,还有许多中层将领被俘。
一次次的全军覆没,甚至有一次失利就发生在京师城墙外两里不到处,无数城墙上的士兵和民众亲眼所见,城中对女真人的恐惧达到顶点。
女真人这几次完胜后,周围再无明军敢靠拢,皇太极甚至有暇来了一次武装游行,带着大军往京师西边绕往北面,一路抢掠,还两次留书表示可以议和,姿态很高。
最后他回到京师西北面,女真大军围着京师走了完整的一圈,所有大股明军皆被击溃,并攻克数个县城,大明朝的虚弱展现无遗。
崇祯因为大捷带来的好心情,慢慢又给一日日糟糕的情势磨没了。
“叶秋部还未来么?”
“陛下,奴才算了算日子,明日定然能到。”曹化淳弓着腰小心翼翼的道,他心底里也是盼着叶秋赶紧到来,给皇上换换心情,否则每日里提心吊胆的日子不好过啊。
如今的叶秋,已经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十一月二十二日,叶秋一万兵马来到京师附近,打探了女真兵马的位置后,他率兵绕过女真大军驻扎之地,来到京师德胜门前。
……
“哦,宁远的那部明军果然到了,是那个叫叶秋的么?”良乡县衙皇太极目露精光问道。
“禀主子,小人冒险凑近了打量过,确实是那个叶秋的旗号。”一个汉人打扮的女真细作跪着说道。
“我去,定要击杀此人。”阿敏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镶蓝旗的这一场败仗,是他的耻辱,他一定要讨回来。
……
叶秋的一万人马并未进入京城,而是停留在了京城德胜门外。
养心殿。
“叶爱卿,你那侄儿怎地停在城外,却不入城呢?”崇祯奇怪地问道。
“皇上,那小子……那小子说要用一场大胜献给皇上作为见面礼。”叶修颇为无奈的说道。
他在叶秋到来后,也多次派人见过叶秋,也劝过他见好就收,女真人不是那么好打的,一旦败了一仗,之前积累起来的人望就完了。
可是这小子有些太过自信了,便是自己亲自去劝说也不听,执意要在京城外和女真人野战……
说实话,这让叶修颇为恼火,却又不得不在皇上面前为其说话。
……
叶秋确实是故意要和女真人在城外野战的,当他在前来京城的途中听到各路勤王兵马被女真人杀得大败的消息后,便做出了这个决定。
在这么多兵马失败后,若是自己打了一场大胜仗,在这大明国的声望必然会有一个爆发,而顺带的,自己的侠义值岂不是要涨的飞起!
没错,一切都是为了侠义值。
距离他离开这个虚拟世界的日子不多了,叶秋要狠狠地赚它个几波侠义值。
……
叶秋之所以选择德胜门打这一仗,便是因为,之前那一路在京师附近被女真人全灭的勤王军,就是在德胜门前被击败的,无数北京城的士兵和民众在城墙上见证了这场屠杀。
德胜门外上万勤王军尸横遍野,一些京营兵正在安埋,不时有野狗跑来啃食,京营兵拿着刀枪不停驱赶。
宁远城来的士兵一边扎营一边沉默的观看面前的惨象,宁远过来一路所见处处皆是地狱,这让他们想起了辽东大地上的一幕幕惨剧,女真人的凶残激发起了他们的愤怒和同仇敌忾之心。
很快,叶秋率军要和女真人在城外野战的消息,就在北京城中传开了。
京师百姓都跑来德胜门附近,想看看这支唯一打败过女真野蛮人的部队,德胜门附近街道人满为患,甚至连叶秋部的军营前都围满了人。
这已经影响到叶秋军的操练了,外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只得加派人手疏散,并守住德胜门门不准许他们再出城围观。
不过兵马司和锦衣卫也没有完全堵死百姓们的热情,虽然不准出城了,却是开放了城墙,每日里都有百姓登楼观看叶秋军的操练,甚至有人天天来,乐此不疲。
这日一早,叶秋站在营地点将台上,操场中一队队兵马正在操练,上方传来一阵阵喝彩声,他苦笑一声,不由抬头看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心想:“自己这部人马只怕被当做京城百姓最后的救命稻草了吧。”
叶秋听着上方嘈杂的人声,知道这是堂叔叶修的故意宣扬,还有朝廷的推波助澜,因为败的实在太多太惨了,大明急需一支能够带来胜利的部队挽回声望。
他对身边的两个心腹将领卢正刚和戴志泰低声道:“看来咱们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一旦败了,之前取得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啊!”
他太明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道理了。
………………………………
第132章 女真人来了
叶秋看着城楼上的情形,对身边的两个心腹将领卢正刚和戴志泰低声道:“看来咱们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一旦败了,之前取得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啊!”
卢正刚正色道:“大人不会败,若非祖大寿压制大人,早让大人掌权,辽东也不会是现在这幅情景。”
他是被叶秋从死人堆里救出来的,对叶秋最是忠心和信服。
戴志泰倒是有些紧张,虽然跟着叶秋已经和女真人交锋过许多次了,但他每次战斗发生前都会紧张。奇怪的是,一旦战争开始,这种紧张感反倒消失了。
这时,城墙上突然出现一队队士兵,将城墙上围观的百姓驱赶了下去。
“有大人物要来了。”戴志泰道,这几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了。
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这次是崇祯亲至。
城楼上的那些士兵在驱赶了百姓后,跪倒一片,叶秋三人停止了说话,看到一个干瘦的中年男子在一干随从的簇拥下来到了墙头,朝自己这边张望过来。
叶秋目力强大,将这个中年人的形象看个清楚,此人身着明黄袍服,上绣团龙,头戴翼善冠,四十多岁模样,脸和身材都是干瘦,胡子稍稍有些枯黄。
此时站在城楼上,面向叶秋指指点点,时而在众官之中侃侃而谈,神情之间很是威严。
他身边还有一个脸色白净,没有胡子的人,他戴着五梁朝冠,身上穿着竹青色曳撒,胸口绣着红色的蟒图,领口露出红色的贴里,与竹青色外袍映衬着颇为好看。
龙袍,太监……
叶秋顿时一惊,这是大明皇上亲至了。
下一刻,他就看见那疑似大明皇帝的中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