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大大侠呀-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袍,太监……
叶秋顿时一惊,这是大明皇上亲至了。
下一刻,他就看见那疑似大明皇帝的中年人朝自己招了招手,随后那个面白无须之人便向城楼下跑去。
城门打开一条缝隙,此人从城中出来,小跑着往叶秋军营而来。
不一会儿,叶秋亲兵前来禀报,皇帝陛下召见。
早有预料的叶秋向卢正刚和戴志泰交代了几句,整理了一下甲胄,向营地外走去,就看到那个面白无须的男子正在营地外等候。
看见叶秋后,此人目光一亮,迎了上来。
“没想到叶将军如此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啊!”
叶秋不敢拿大,此人应当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心腹内侍,连忙上前几步抱拳道:“见过这位公公,竟劳烦公公请迎,恕罪恕罪。”
“何罪之有,叶将军为国血战,击败女真奴,洒家迎上一迎也是应当。”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城门内走去。
交谈中叶秋才知道,此人正是堂叔信中提到的大明皇帝最心腹的大太监——曹化淳。
来到城楼上,曹化淳将叶秋引到崇祯身边后,朝他微微一笑,便站到崇祯身后不说话了。
“臣叶秋,参见陛下。”叶秋跪倒在地。
崇祯则是上上下下打量起叶秋来,面上露出喜爱之色,因为叶秋的样貌实在是好,与说书先生口中形容的面如冠玉,鼻似悬胆,目如朗星毫无差别。再加上年纪不大,一身甲胄,英气逼人,与崇祯心中想象的形象竟是有七八分的相似。
这是上天派给我的帮手啊!
想到此,崇祯上前两步,竟是亲手将单膝跪倒的叶秋扶了起来,哈哈笑道:“好个勇猛敢战的叶秋,少年英豪雄姿英发,这是朕之霍去病啊!”
叶秋躬身道:“皇上过奖,为国杀贼,乃我辈军人本分。”
崇祯闻言更喜,转头对身旁一群文官道:“不畏强敌,居功不傲,如此方为我大明男儿本色。”
众官一阵附和,直把叶秋吹到天上。
侠义值又是一阵涨。
就在众人说话之际,远方突然传来阵阵鼓声,一道黑线如海潮般向京城城墙方向涌来。
叶秋在德胜门外驻扎了三天,女真人终于来了。
城墙上人人色变,崇祯皇帝脸上的喜色也荡然无存,面色苍白的看着远处乌压压的女真战士,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女真人的战阵,那股子似能吞噬一切的杀气让他心惊不已。
一时间,他又开始怀疑起叶秋能否顶住女真人的攻击来。
这女真人竟是如此凶悍……
“陛下勿忧,微臣这便下城指挥战斗,此战我大明必胜。”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崇祯耳边响起,让他蓦然回过神来,随后迟疑道:“爱卿,可有把握,实在不行可退到城内,借助城墙守城。”
人群中的叶修眉头一挑,心中希望自家这个侄儿能够借坡下驴,反正是皇上亲口说的,自不会引起非议。
但让他失望的是,自家这个侄儿委婉的拒绝了。
“皇上明鉴,女真人所谓的野战无敌都是吹出来的,否则微臣如何能在辽东一役战胜他们。微臣要在这北京城下与其野战也是有用意的,只要能在这北京城众目睽睽之下击败他们,打破所谓女真人野战无敌的神话,可提振我大明军队的士气,免得以后再出现遭遇女真军后诸军皆都一触即溃的情形。”
崇祯顿时激动起来,竟是一把握住叶秋的手道:“爱卿可有把握。”
叶秋有些惊讶,这位皇帝似乎性格有些……见女真势大则忧惧,自己激励了几句则激动,似乎有些操切无定啊!
“陛下,臣敢说必胜。”叶秋干脆又给他加了把火。
“好,你去吧!”崇祯面孔因为激动而赤红。
叶秋用吊篮下了城楼,崇祯也在一个个双腿发软的文官的催促下,离开了城楼,随后一个个守城兵丁上得城来,其中还有一些百姓也混了上来,竟无人去管,可见京城守备之败坏程度。
当叶秋回到营地时,卢正刚和戴志泰已经整好了军队,叶秋站在一座塔楼上,向女真军阵眺望去,对面这只有一万多人,不过精锐不少。
在城楼上叶秋就看出了女真人的人数,这也是他敢打包票的缘故之一。
还真以为你们女真人满万不可敌么!
叶秋看着对面,心中满满的不屑。
他这次带出来的一万人,除了自己那一部兵马外,剩下的都是冯虎的人和一部分从祖大寿的三千家丁中挑拣出来的精锐。
说实话祖大寿的这些精锐家丁,若论战力其实并不比普通女真人差多少,缺的只是血性和胆气,只要在这一战后能够活下来,便是一支强悍的军队。
………………………………
第133章 京城外的战斗
叶秋选择野战,除了为了获得侠义值外,也存了练兵的心思。
没有血性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祖大寿的三千家丁是他花了大价钱养起来的,全部都是骑兵,论武力其实还在冯虎的三千精骑之上。
可惜的是,这支部队因为祖大寿为了保存实力的缘故,每此战斗都是“千里转进”,见势不妙便是撒丫子就跑,从未与敌人硬碰硬的血战过。
武人的血性和士气都在这一次次的“转进”中被消磨掉。
到最后,这三千精锐家丁空有一身武力,却无与人厮杀的决心和勇气,明明是一支劲旅,却被祖大寿带成了废材,连叶秋也觉得可惜。
现在祖大寿已死,这些家丁既然被自己收入麾下,自然是不能让他们再这么浪费自身的武勇。
他要将他们心中的血勇重新激发出来。
又有什么是比一场面对面硬碰硬的血战更有效果的呢!
“擂鼓,出营布阵。”
下了瞭望塔的叶秋命令道。
咚咚咚咚!
一阵闷雷般的鼓声响起,一队队明军士兵从营地里列队而出,先是步兵在营地外布下一个个方针,随后是骑兵鱼贯而出,在两翼列阵。
叶秋六千步兵个个着甲,其中的基层官员都是叶秋在辽东一役中活下来的心腹麾下,这么多铁甲还要感谢女真人的输送。
辽东一战中,女真人死了太多的披甲精锐,其中还有白甲和巴牙喇,他们的盔甲自然便宜了叶秋,否则还真做不到人人披甲。
而骑兵自然也不必说,是冯虎和祖大寿花大价钱打造的,甲胄自不会缺。
城墙上的京营兵和京城百姓张着嘴巴看着城外营地中的士兵,他们铁甲森严,队列严整,随着军官洪亮的口令,如同机械一般整队,整齐得数十人如一人,又在营地外变成一个个严整的小方块。
而那四千披甲骑兵也是自有一股彪悍的气势。
这是他们从未在自家军队上见过的。
因为担心叶秋侄子留在了城楼上的叶修,以及被崇祯命令留下观看战况的曹化淳看了,也是十分惊异,眼前这支军队所表现出的气势已经远超京营和边军,曹化淳赞叹道:“令行禁止,原来强军该是如此模样。叶大人,咱家看来,便是御马监的四卫营也远不如你家侄儿的宁远兵。”
一阵鼓声响起,这鼓声相比起女真人的鼓声,声音小了些,但更有节奏感。
这是叶秋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用鼓点声来保证行进中队形的整齐,效果还不错。
阿敏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之上,双脚踩着马镫站起,眺望对面的军阵。
“也没什么特别的。”阿敏冷笑一声,坐回了马鞍上,心中有底了。
这部明军虽然还算精锐,但是与彪悍的女真士兵比还是差了不少,乌纳格这个废物竟然打输了。
虽然也有一些逃回来的士卒说对方将领勇猛难当,但他们对那明军将领的叙述让阿敏根本不信,世上怎可能有武力如此强大的人,不过是这些溃兵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罢了。
不仅是他,便是皇太极、代善这些女真高层也是不信的。
叶秋这些年确实在一部分女真人中名声渐显,不过毕竟没有显露出上一仗中的无敌姿态,再加上虽然他个人实力强悍但是影响不了整体战局,明军一直打输,所以并未引起女真高层的重视。他的名气也只在一小簇亲眼见到他出手,以及亲手与其交过手的女真战士口中流传。
女真军中的骑兵动了,两翼各有两千铁骑从阵列中冲出。
阿敏手中的部队与叶秋数量差不多,女真人的大部队在击败了明军勤王军大部后都被散出去劫掠了,便是皇太极手中也没有多少人手。
聚拢这近一万人马后,阿敏也不愿再等了,他自认为有着一万人马,足以击溃宁远来的明军。
战马奔腾的轰鸣声响彻了旷野。
城墙上的明军和百姓看的两股颤颤。
叶秋眸子一闪,伸出手在空中摇了摇,鼓声骤然一变。
一阵惊雷一般的战鼓声突然冲天而起,明军两翼步兵展开,一根根森寒的长矛放下,斜指着半空。
叶秋在左右两翼各布置了两千步兵,全部都是长矛兵。
倒不是叶秋偏好长矛兵,只是这个兵种比较好练而已。
毕竟他接掌宁远军时日太短,其他复杂的兵种配合短时间也练不出来,干脆全部用长矛兵。
长矛阵,最重纪律,叶秋将自己的心腹手下全都安排到军队基层做指挥官,以此来保证交战时矛阵不乱。
叶秋心里也明白,这些刚刚被他收纳的士卒,根本没法长久保持阵型严整。
实际上,他也只是需要他们阻挡一刻而已。
他早就知道,光靠这一万人的军队不可能击败女真人,他的目标是女真人的统帅,尝过一次甜头的叶秋,决定玩一把大的。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这个虚拟实境世界自古以来都有这种说法,不过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形容,不可能真有人能做到,至少本朝和前朝从未听闻有武将能够做到。
但今日,叶秋要在城墙上的北京守城士卒和北京百姓的眼前,来一次斩将夺旗。
他看着女真中军后方那随风烈烈的镶蓝大旗,和旗帜下骑在马上的魁梧将领,“镶蓝旗主旗?呵呵,看来是阿敏亲至啊!女真人还从未有过贝勒在战场上被斩杀的吧,那便由我来带个头好了。”
叶秋的眼睛眯了起来。
左右两翼,女真人的骑兵距离宁远步兵阵列越来越近……
突然,前排奔驰的骑兵一片人仰马翻,无数战马摔到在地上。
陷马坑!
明军的阵列前数百米,布满了一个个手腕粗细的坑洞,奔驰的战马一旦踩入其中,其细长的小腿部立刻在巨大的动能下折断,将马背上女真和蒙古骑兵摔落下来,又被后面冲来的战马踩死。
阿敏看了一眼,面上毫无动容,两翼骑兵以蒙古人居多,他们本来就是炮灰。
轰轰!
在损失了数百人后,女真军的骑兵终于和明军长矛阵撞在一起。
那动静,宛如天崩地裂。
城墙上不少混上来观战的大明百姓,被这惨烈的沙场气势吓的坐倒在地,而那些守城明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瑟瑟发抖。
………………………………
第134章 各有算计
左右两翼的宁远军和女真骑兵碰撞在一起。
叶秋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关注,将近四年的军旅生涯,已经让他心硬如铁。
矛杆折断,战马悲鸣,士兵惨叫……奏响了一曲战争交响乐。
明军的阵型薄弱,但是长矛阵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便是叶秋也没有想到,密集的长矛方阵会对骑兵造成这般好的阻碍作用。
冲刺的战马一旦接近到锋利的长矛矛刃前,就会不由自主的放慢速度,这是动物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天性。
刺!
刺!
刺!
随着一个个队官、营官发号施令,宁远军的步兵的长矛向前刺去。
惨痛的呼声顿时响彻了大地。
女真人左右两翼骑兵以蒙古人为主,大都是轻骑兵,骑射、骚扰才是他们战争中的拿手好戏,至于冲阵么……说实话,有些不够专业。
太心急了……
跟着阿敏过来观战的几个女真贝勒,在远处的山丘上遥望此景,都不由的摇了摇头。
面对明军刺猬般的军阵,最好的方法应该让蒙古骑兵从旁骚扰,汉军旗的步兵正面冲击,最后再由女真勇士一锤定音。
可是阿敏似乎太着急了,兴许是急于报仇雪恨吧!
不过阿敏可不这么想,他认为明军薄弱的军阵不可能抵挡自己骑兵的冲击,就好像以往一样,只要骑兵一接近就会一哄而散。
骚扰战,他不屑为之。
最重要的是,他不愿对面的明军因为被骑兵骚扰却无法反击的情况,导致他们因此退回明国京城中,这样的话他又如何能全歼眼前这股明军挽回镶蓝旗被击败的面子。
他阿敏,不仅要胜利,还要完胜!
蒙古人而已,一群破落户,死了也就死了,还能少分点战利品。
阿敏的想法也有道理,至少在女真骑兵的驱赶下,蒙古人前赴后继的撞向长矛阵,阵列第一层被摧垮。
一根根长矛折断,插在地上,上面挂着蒙古人的尸体。
有些长矛与死去的战马互相支撑着立了起来,鲜血顺着矛杆流下,在地面上汇聚成一滩。
这一幕幕场景,如同一幅形容地狱的油画,惨烈之感扑面而来。
明军战阵有些骚动,有胆怯的士卒想要逃跑,却被叶秋安排的心腹斩首,震慑众人。
慈不掌兵!
叶秋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
两翼还能坚持,而且慢慢地稳住了战线,越来越多的尸体和插在地上的断矛成了阻碍骑兵冲刺的障碍物,冲刺的骑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对步兵的优势就会被缩小,尤其还是轻骑兵。
一根根两米多长的长矛不停的刺击,失去了速度的近百被创的蒙古士兵不是内脏被搅碎,就是头部被刺穿,很多人不等倒地就已经气绝身亡,更多的人也就是在地上扭动了几下就死去了,只有个别的人还能翻滚,其中有的人奋力蹬腿从马上跃下,但迎接他的却是一根或几根明晃晃的矛刃,矛刃插入身体,人却发不出一点儿声音,显然是疼痛已经到了极点。
但也有骑兵冲进了长矛阵中,或者说跌了进去,一旦拉近了距离,长矛兵的武器反倒成为了他们累赘,只能任这些手持马刀的轻骑兵宰杀。
城楼上,叶修和曹化淳两人的身体如同凝固了一样,都张大了嘴巴看着这血腥而又惨烈的战斗。
没有刀戈交锋的轰鸣,只有长矛入肉的闷响;没有热血厮杀的喊叫,只有宰鸡一样的杀戮。
全长矛阵竟然如此好用?
不,还是有缺陷。
比如对远程攻击的防御,比如自己的远程攻击,还有一旦被敌人接近后便无法反抗等等。
叶秋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兴许可以试一试,不过先得打完今天这场仗。
后面冲来的蒙古骑兵虽然都惊呆了,但也就是微微控制了一下马速,并没有全线退缩,这些年跟随女真人对明战争的一次次胜利,让这些蒙古骑兵对于明国军队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优势,虽然遭到了阻击,但是心理上还是觉得自己能够击败这些明国步兵,而且后方还有女真人监阵。
“女真奴真是勇悍啊,这样的雷霆一击都不能把他们的士气打光。”城头上曹化淳忍不住感慨,身躯微微颤抖。
步兵军阵在层层崩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蒙古骑兵也被大量的杀伤。
阿敏缓缓将手举起,中军该动了,他可不敢相信蒙古人的战斗意志。
先是汉军旗的步兵开始层层向前,等他们距离明军中军阵列还有五十步时,开始和明军对射起来。
抛射出去的箭矢如同两片乌云交汇而过,随后落下,一个个士卒倒下。
叶秋中军的两千步兵,大部分是冯虎的人,训练的不错,各兵种都有。
随后,女真汉军旗的士卒开始冲刺起来。
厮杀声在叶秋中军响起。
就在两边步兵接触的同时,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如同闷雷一般,给人的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乌压压的女真人骑兵开始缓缓加速,阿敏也在其中。
宁远军后阵,四千骑兵静静矗立,卢正刚和戴志泰也骑在马上,目光看向叶秋。
叶秋则是眯着眼睛,观察着被女真骑兵簇拥在中间的阿敏的帅旗。
阿敏已是倾巢出动,一个预备队都没有留,显然是准备一击将明军击垮。
这是不是太看不起我了?!
叶秋心中冷笑起来,骑兵开始缓缓向侧面移动起来。
冲锋的同时,阿敏依然在观察着明军后阵骑兵的动向,见其开始移动,不由也冷笑了起来。
果然动了。
叶秋的骑兵从左翼和中军之间的空隙中奔驰而出,准备侧击女真人骑兵。
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两翼冲撞着宁远步兵长矛阵的蒙古骑兵如蒙大赦的向后退去,如海潮退潮一般。
随后这两股蒙古轻骑开始往叶秋骑兵所在冲去。
“终于将你引出来了。”
阿敏脸上露出狰狞之色,手中的铁矛在半空晃了晃,女真骑兵突然分成两截,前半截依然朝明军中军步阵冲击,后半截四千人则是骤然一个转向,向明军骑兵方向对冲过去。
这样一来,阿敏也从原本处于骑兵半中间的位置,变成了处在了骑兵最前端。
叶秋看着女真骑兵中微微突前的帅旗,嘴角微微咧起,“本大少已自己为诱饵,果然将你引过来了。”
………………………………
第135章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驾,驾,驾……”叶秋开始加速,他的亲卫和卢正刚和戴志泰二将紧随着他。
阿敏也在加速,身周是五百身披铁甲的巴牙喇。
两人都盯着对方的帅旗,都觉得对方入了自己的圈套。
嗖!
一支铁箭,从明军军阵中射出,一个巴牙喇应声倒地。
随后,嗖嗖嗖,箭似连珠。
每一箭都有一个巴牙喇落到马下。
这种情况下,落马就是死。
阿敏大惊,对方的箭怎地能射这么远?
他不敢怠慢,将左臂的铁盾举到头前,周围的女真士兵纷纷如此。
有几个距离被箭矢射中同伴比较近的女真巴牙喇心中发毛,他们刚才看得真切,对方的箭矢每一下都射中了同伴没有铠甲保护的面门。
叶秋的目光穿过两百米距离,看着女真士兵用手臂上的圆盾护住面门,同时伏低了身子,不由得一笑。
“以为这样我就没办法了?”
嗖嗖嗖!
又是连珠九箭射出,这次却是没有射人,而是直接射的马。
女真巴牙喇的战马上虽然也披了甲,不过都是皮甲,而且遮盖位置也只是马头和前胸,还有一半露出来的马腹和四肢都处于叶秋的目标之中。
九箭,没有一箭落空。
九匹战马栽倒翻滚,将战马上的女真巴牙喇掀翻在地,又被后面冲来的铁骑踩成肉泥。
阿敏心中不由大惧,此刻他身前的巴牙喇已经只有十多人了,很快就要亲自面对那个明军将领的箭矢。
他可不想报仇不成,反死在对方的箭下!
阿敏开始放慢马速,位置顿时被后方的女真骑兵超过,将他身前堵了个严严实实,心中顿时觉得安全了许多。
叶秋不为所动,依然在不断放箭,他射速极快,眨眼间便将挂在马上的十壶箭射空,这才拔出了百战刀。
此刻,女真骑兵已经距离他们不到十步了。
“杀,给我杀!”
他挥刀向前。
女真骑兵后阵,无数士兵张弓,长箭离弦,飞入空中,如一大片一大片巨大的黑云,又似一条条腾云驾雾的黑龙,它们张嘴发出刺耳的叫啸,凄厉的啸声让人肝胆俱裂。
叶秋怒睁双目,回首狂呼:“举……盾……”
长箭撕裂空气的“嗖嗖……”声瞬间及至,接着就是长箭砸射到盾牌上的“嘣嘣……”声和刺入人体的“噗噗……”声不绝于耳,然后是士卒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再接着就是所有的声音汇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片巨大的啸叫。
女真人这一次骑射却是够狠的,因为距离太近,几乎有三百多明军骑兵被射死,还有近千人收了伤。
不仅如此,还误伤了近百女真自己人。
此刻已经挪到女真骑兵后方的阿敏恨恨地看着前面,你敢射老子,老子射死你!
一轮箭矢过后,双方骑兵完全冲撞在一起。
霎时间,吼声如潮,厮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万马奔腾撞击,卷起满天的烟尘,其巨大的轰鸣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烈,渐渐地掩盖了战场上的一切。
大地在颤抖,城墙在颤抖。
城墙上观战的叶修和曹化淳的身体也在控制不住的发抖,既有恐惧,也有激动兴奋,第一次见到这种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