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贼人休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李驷感觉那两个人对他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敌意,所以对铁慕衣应该也不会下狠手。
至于峨眉派和青城派的人,只要他们的掌门没来,他们就没有威胁。
那个脾气暴躁的老尼姑,和那个整日说着清静无为的牛鼻子老道确实很麻烦,可是他们没来也没有什么用。
“那他怎么找到我们?”白药儿又问道。
相比于李驷,她对于铁慕衣倒是很上心,可能是因为这人帮了她的原因。
不过同样是帮了她,李驷还救了她一命,却也没见她对李驷这么关心。
或许是看着李驷,她就容易生气吧。
“诺。”
李驷一边挑选着药草,一边对着白药儿举起了一个香囊说道。
“靠这个,他就能找到我们。”
这就是之前分开时,铁慕衣丢给他的东西。
铁慕衣的鼻子很灵,能够分辨空气里很细微的味道分别,加上这个香囊是特制的,其中的香味长久不散,就算是风雨都不能立刻吹开。
所以靠着这个,铁慕衣就能找到两人。
这算是铁慕衣自己给自己不认路的问题找的一个解决办法吧。
他还说过,李驷的身上也有一种味道,虽然很淡,但很好闻。
当然,这是他小时候说的了。
越是长大,他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远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只靠这个?”白药儿看着李驷手里的香囊,似乎还有些不相信。
但是这时,山洞外却已经传来了脚步声。
虽然不重,但是也不难听清楚。
果然没多久,一个背着七把剑的少年就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有一些狼狈,不过倒是也没什么大碍。
山洞的火光里,他第一眼便看向了李驷,确定了李驷没什么伤势,才点了点头说道。
“驷哥。”
李驷看了看他的身后,问道:“那两个人呢?”
“走了。”铁慕衣很平静地回答道,仿佛只是在说着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为什么?”李驷又问道。
“那个拿扇子的人说,既然已经追不上你了,就没必要和我多做纠缠了。”
“嗯,你认识那两个人吗?”
“认识,一个是风雨楼的,一个是血衣楼的。”
“果然。”李驷抬了一下眉头。
风雨楼萧木秋,血衣楼穆武。
他前段时间在西湖就见过这两个人,这次追来了两个成名高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们。
也不知道他们来捉他干什么,血衣楼和风雨楼缺钱吗?
他没有再问铁慕衣后面还有没有人跟着,因为他知道铁慕衣来之前就会将这些事处理好。
随手将手里已经磨好了的药抛给铁慕衣,李驷说道。
“把药擦上吧,脸上的伤怪难看的。”
铁慕衣低头接住了伤药,冷淡的脸上像是微微笑了一下。
“谢谢驷哥。”
李驷则是对着他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篝火的旁边说道。
“坐吧,说说你来找我干什么?”
“嗯。”铁慕衣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
夜里,篝火上烤着几条小鱼,这是铁幕衣在附近的河里抓来的,他喜欢吃鱼,李驷和白药儿倒也不介意。
火边,铁慕衣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两本书,递到李驷的面前说道。
“这是你上次给我的书,我已经看完了。”
借着火光看向书的名字,会发现这两本书一本叫做素女剑法,一本叫做玄清剑法。
这不正是峨眉派和青城派丢的那两本吗。
李驷点头将书接了过来,是准备下次路过的时候还回去。
“所以,你这次来找我,就是来还书的?”
“不是。”铁慕衣摇了摇头,背着身上剑说道:“我是来帮你的。”
李驷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剑,苦笑了一下。
“我还没有到要你帮的地步,过了今晚就回去吧。你现在代表的是铁剑门,和峨眉青城这些门派作对,对铁剑门没有好处。”
“铁剑门不看好处。”铁慕衣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李驷,似乎对此事不准备做出退让。
“那也回去。”李驷无奈地横了一眼铁慕衣。
“还是说你觉得你的轻功能追的上我了?”
听着这话,铁慕衣低下了眼睛,这是他唯一坚持不了的地方。
他的轻功很差,从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即使是有李驷在一旁指导,也一直没有进步。
不过这也不怪他,换做是谁,背着那七把重得要命的铁剑估计都走不动道。
如果李驷一心要甩掉他,他根本跟不上,即使是带着白药儿也一样。
“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铁慕衣似乎还想争取一下。
“回去。”李驷把两本书放进了自己的怀里,没得商量地说道。
“······”
沉默了半响,没有办法的铁慕衣无声的坐着,到最后也只能静静应道。
“我知道了。”
他很听李驷的话,这也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
………………………………
第三十四章:江湖,也不总是打打杀杀
篝火边没有太多的声音,自从和李驷说完话之后,铁慕衣就一直保持着沉默。
似乎是因为没能帮上李驷的忙,让他的心情有一些低落。
白药儿并不认识铁慕衣,因为她进入江湖的时间不长,除了那几个特别有名的人之外,她也叫不出几个江湖人的名字。
不过从李驷和铁慕衣的谈话中,她也了解到了铁慕衣似乎是一个叫做铁剑门的门派中人。
这让她感觉有一些古怪,因为在她看来,李驷的说话样子就像是铁慕衣的兄长一样。
但是在江湖上她可没听说过李驷有什么兄弟,更没听说过他和这个铁剑门有什么关系。
当然,她不知道也很正常,李驷和铁剑门的关系,江湖上也确实没有太多的人知道。
在铁慕衣成为成名高手之前,几乎没有人会去关注人丁单薄的铁剑门。
可不认识归不认识,白药儿对这个新来的小子还是挺有好感的,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看起来是个老实人,起码比李驷老实多了。
从火上拿下了一只烤好的鱼,白药儿将鱼递给了铁慕衣,指了指李驷说道。
“好了,别理他了,他这人就是这样,听不进别人的话。”
“多谢。”
铁慕衣接过了烤鱼,抬头看了白药儿一眼。
然后他愣了一下,似乎是这才注意到了眼前的这人是个姑娘,迟疑了片刻,他看向了李驷问道。
“这是嫂子吗?”
坐在角落里的李驷抽了一下嘴巴,有气无力地答道:“不是。”
同时,白药儿也已经红起了脸叫道:“说什么呢,我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
“这样。”铁慕衣呆呆地回过了头来,拿着烤鱼,像是歉意地坐正了自己的身子,对着白药儿低了低头。
“那是我误会了。”
可接着,他又平淡地说道。
“其实我驷哥人不错的。”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还想把李驷介绍出去。
“那和我也没关系!”
白药儿的脸色更红了,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背过了身去,应该是不打算再理会铁慕衣了。
她觉得自己就是瞎了眼,居然会觉得李驷的朋友里有老实人。
铁慕衣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惹恼了眼前的这个姑娘,还准备继续说些什么,却被李驷揉着眉头打断了。
“慕衣,她只是我路上遇到的一个人而已,没什么关系。你就别多嘴了,好好吃你的鱼吧。”
“哦。”听到李驷这么说,铁慕衣只好闭上了嘴巴,默默地吃起了自己的鱼。
山洞里的柴火烧得作响,照得洞里的三人身影微斜。
铁慕衣就地坐在一块石头上,也不嫌地上的泥土弄脏了他的青袍。
他的剑依旧背在身后,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其中的一把的上面还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很显然,之前同穆武与萧木秋的交手,并没有他说得那么稀疏平常。
“对了驷哥,今年端午我娘让你去我家吃饭。”
将吃完的鱼放在一边,铁慕衣突然对着李驷说道。
端午······
李驷出神了一下,从手边拿起一个野果咬了一口。
“我知道了,如果那时没事了,我会去的。”
“我娘还说要给你介绍姑娘。”
铁慕衣又拿起了一条新的烤鱼放在了嘴边吃着,他吃鱼的动作很快,至少比他的轻功快多了。
“咳咳。”这突如其来的话题让吃着野果的李驷呛了一口,一脸郁色地转过了头来。
“就不能放过我吗?”
铁慕衣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虽然这丝笑意只是那垂着的嘴角勾起了一点点,但也是笑了。
“这是我娘说的,你和我说没用。”
李驷显然是拿铁慕衣的那个娘没有办法,只能指着自己说道。
“我才这个年纪,有什么好急的。”
他这个年纪,放在这江湖里确实不大。
“我娘说已经不小了。”铁慕衣咬着鱼骨头说道,吃鱼吃骨头的这个习惯也是当年李驷教给他的。
“我也觉得你应该早一点成家,总是在江湖里飘荡,不好。”
“那也是我的事。”李驷无力地垂着眼睛,趴在了身下的石头上,对着铁慕衣努了努下巴。
“伯母怎么不给你找呢。”
“找了。”铁慕衣平静地说了一句,然后看向了自己背后的剑。
“但被我吓跑了。”
“她没骂你?”李驷惊讶地抬着眉头,如果是那样,他基本已经能够遇见铁慕衣的下场了。
“抄了三百遍百家经。”
说着这话,铁慕衣的脸上面无表情,但是看他那颤抖了一下手,想来,应该是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的。
果然。
李驷苦着脸翻过了身来。
他那伯母的性子他很清楚,除非他以后再也不回铁剑门了,不然他估计没有逃掉的可能。
脸上的神情变化了几下,李驷拿起了地上的一根木棍,捅了捅铁慕衣的肩膀说道。
“你刚才不是说要帮我吗,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帮我一把。”
“知道。”铁慕衣像是很义气的回答道,在这件事里,他们两人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我能帮你抄三十遍。”
“三十遍什么?”李驷一时没反应过来。
“百家经。”铁慕衣一脸郑重地看向李驷,像是已经做出了什么天大的妥协。
“屁。”李驷又拿着棍子戳了他一下:“我要你帮我抄那东西干什么,我是让你帮我打个掩护,到时候我吃完了饭就跑。”
“这······”铁慕衣看起来有一些犹豫。
“别这不这的,驷哥难得求你一次,你都不能答应我?”
李驷是耍起了无赖。
铁慕衣没法拒绝,只能点头答应道:“那好吧。”
“哼。”这时,坐在墙角的白药儿轻哼了一声。
“你又怎么了。”正心情郁闷的李驷将棍子支在下巴上看了过去。
“我只是觉得你们笨而已。”白药儿转过了身来说道。
“不想让你伯母给你介绍姑娘的话,自己带回去一个不就好了。”
“说得轻巧。”李驷苦闷地扯了一下嘴巴:“我要是有姑娘能带回去,还说那么多干什么?”
“我又不是让你真的去找一个。”
白药儿抬着自己的脖子,伸出了一根手指,闭着眼睛说道。
“这真的不好找,假的还不好找吗?”
李驷和铁慕衣也不是真的笨,听到白药儿这么说,自然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找一个假的姑娘带回去,既能应付掉这一次的事情,以后也能永绝后患,确实不失为一个妙计。
“可以试一下。”铁慕衣看向李驷说道。
“嗯。”李驷也慎重地点了点头,最后,摸着自己的下巴看向了白药儿的方向。
白药儿忽然觉得自己的背后一寒,缩了一下脖子,警惕地拉了拉胸口的衣服,将手抱在身前问道。
“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
山径里响着一些虫鸣,树林外是月朗星稀。
山洞的火光一明一暗,这一夜的江湖,却是在一些家庭琐事的闲聊中安静度过的。
………………………………
第三十五章:空山佛门老寺僧,躲得清净不染尘
第二天的一早,李驷就送铁慕衣离开了。
郊外的小径上,铁慕衣背着他那七把铁剑站在路中。
李驷带着白药儿站在路前。
没有芳草依依送离别,也没有浊酒一杯诉衷肠。
有的只是平淡拍了一下肩膀,互道了一句告别。
走之前,铁慕衣背着剑侧过了身来,又看了一眼李驷。
“端午要记得来。”
“知道了。”李驷还是一副懒洋洋地模样,随性地挥了挥手。
“放心吧,就算是真的进了天牢,我也能出来。”
这不是一句假话,天牢困不住他。
李驷怎么样也是这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贼,这世上,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也没有他出不来的地方。
铁慕衣走了,道路上有些冷,算起来,再过些时日也就该清明了。
天上笼着一层薄薄的青云,像是在静待着下一场的细雨,阳光不透,山路上灰蒙蒙的,浅草倒是绿意盎然。
“我们之后去哪?”白药儿回头看了一眼李驷。
“金山寺。”李驷伸着一个懒腰答道,白袍在山野中显得飘摇,似是孤身自在。
“对了。”李驷放下手来看向白药儿。
“昨天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白药儿的神色一僵,轻耸着肩膀别过了头去:“我再想想。”
“有什么好想的。”李驷苦笑了一下,走到了白药儿的身后替她捏着肩膀。
“也就三五天的时间,姑奶奶,你就答应了我吧。”
“哼。”白药儿的脸上带着一点笑意,轻哼了一声,仰着脖子说道:“那也要看你表现再决定。”
······
唐门退败而去,长乐门没了消息,峨眉派和青城派,一个还在追,一个直接回了山门。
血衣楼和风雨楼的楼主都来了,更有铁剑门少主铁慕衣独战两大楼主的风言风语。
李驷还是没有被抓住,这让江湖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个天下跑得最快的贼的难抓程度。
但是听长乐门散布开来的消息说,李驷在杭州城的时候救了一个姑娘,还同她呆了三天,从她的身上下手,也许会有抓住李驷的机会。
果然,一时间又有不少江湖人盯上了白药儿。
一直以来都没有听说过李驷有什么亲属家人,这让他没有被威胁的可能,可现在既然出现了一个姑娘,自然是有人想要试上一试的。
苏州城的一处茶楼里。
萧木秋和穆武正坐在一起喝茶,他们的身前放着一个棋盘,黑子白子各落着些许,应该是在下棋。
“先前,为什么要放走那个铁慕衣?”
穆武危襟正坐着,落下了一下颗黑子说道。
“我们和李驷又不是死仇,江湖人做事,没必要做的那么绝。”萧木秋喝着茶,看了一会儿棋盘,放下了一颗白子。
“不像你们血衣楼,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
“我们血衣楼不喊打,只喊杀。”穆武摇了摇头,又将一颗子放在棋盘上。
“你输了。”
“是吗?”萧木秋仔细地审视了一下棋盘,发现自己确实输了,连忙摆了摆手说道。
“不算不算,再来一盘。”
穆武黑着脸没有说话,眼前这个人大概是他见过的棋技和棋品最臭的人了,可偏偏他还非常喜欢下棋,拉着个人就下个没完。
他们在这已经下了半天了,就是让他去找独孤不复打一场估计都没这么累。
“你说,如果想让李驷帮忙找一个很难找的人,除了抓住他以外,还有什么办法?”
整着棋盘,萧木秋突然神色认真地对着穆武问道。
穆武愣了一下,他倒是很少见到萧木秋这么认真的模样。
“那要看这个人是谁了。”
“如果这个人是李驷的朋友呢?”萧木秋将白子都收回了棋盒里。
“那就要看你找他做什么了。”穆武也拿回了黑子。
棋桌前静默了半响,萧木秋拿着一颗白子在手中转了几圈,放进了新的棋盘里。
“我要让他同一个人悔过。”
棋盘上,白子倒映在他黑色的瞳孔里,变成了清浊难辨的颜色。
······
昨夜东风依旧,山门夜雨不休,枯枝败叶破篓,老僧空寺经楼。不说人世人间忧,却说佛事佛间愁。
对于李驷来说,这一世的金山寺和上一世的金山寺有许多不同。
虽然这一世的金山寺也在闽江江畔,但区别在于,闽江长了,长到几乎环了江南。寺庙却小了,小到几乎没了和尚。
这一世的金山寺,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寺,可能就连住在山脚下的人都不知道,那山上居然还有一间寺庙。
那间寺庙很破旧,破说的是楼破屋破,旧说的是人旧经旧。
那里唯一的一位老和尚,已经不知道在那里呆了几年了,他穿着的袈裟,翻着的经书,也已经旧得不成样子。
但是李驷还是经常去听他讲经,几乎每一年都会去,只有一年没去。
那一年他喝醉了,和人打了个赌,去皇宫里偷了一块玉。
不过偷完之后他就认怂了,隔了两天就把玉还了回去,为表诚心还特地留了一个字条。
谁知道,事情反而被闹得更大了一些。
如果早知到会那样,他那时绝对不会和人打那个赌的。
不过说归说,这世上也没得后悔药可以吃。
山中古寺里,一个老和尚坐正在一座泥捏的佛像前念着经,他一下一下地轻敲着木鱼,空空的声音在寺里声声回响。
突然,他的手停了下来。
佛堂前,他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门外还落着叶的老树,自言自语道。
“说起来,今年,李施主也快来了吧。”
金山寺总是空空的,没有香客,也没有沙弥,连唯一的佛像都只是一个泥捏的菩萨。
也是,这个世上就算是佛,也是自身难保的。
难得清净,更难得惠善。
所以老和尚才会躲在这里,躲得了一时,便是一时。
他躲着这世上的每一个人,但是说来奇怪,他唯独不躲着李驷。
用他的话来说,是因为李驷有佛缘,不受尘埃的佛缘。
所以他很乐意给李驷念经,李驷也很乐意听。
………………………………
第三十六章:若本无圆满,又何来的圆寂一词呢
山林中飘着细雨,将山色染的愈加青翠。
山脚下走着牛群,牛群低头吃着青草,却不知道放牛的孩子哪里去了。
山野旁有一条湖水,水边坐着一个钓叟,穿着一身蓑衣斗笠,须发半白。
湖水上有一个船夫,撑着一杆毛竹,划着船缓缓飘荡。
船头坐着一个樵人,背着一捆柴火,似乎是打算坐着船,回到远处的村子里。
山径处,李驷带着白药儿,撑着伞走来。
最近的雨下的多了,他也不得不在附近的城里买了一柄新伞,他之前有一柄伞,但在被严亭之追捕的时候弄坏了。
白药儿打了一个喷嚏,她最近是有一些感冒了,不过应该也快好了,因为来的路上,李驷已经给她煮了药,让她喝了下去。
李驷会一些医术,或者说他的医术还不错,在从前修炼内息的时候,他吃过很多的草药和毒物,其中的药性,他多少都知道一些。
大病治不了,治一点伤寒感冒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金山寺已经不远了,顺着这条山径一直往下走,路的尽处,便是那金山寺的山门。
只是这条山径又窄又偏,还很陡峭,所以少有人会走这条路,更少有人会走到路的尽头。
如此一来,自然也少有人知道这山上有一座金山寺,只知道在那郁郁葱葱的林间,偶尔会露出那么一角的砖墙青瓦。
至于李驷从前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谁知道呢。
也许是碰巧路过,也许是有心寻至,又也许,只是听到了这寺里和尚空空的念经声,便空空的去了。
总之就算是有故事,那也只是一个陈旧乏味的故事罢了。
纸伞垂着雨滴,白鞋踩过石板,白衣沾了些许黑泥。
李驷打着伞往山上走着,走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那山脚下湖水上的人。
白药儿气喘吁吁地跟在他的后面。
这姑娘的轻功不好,稍陡一点的路,她就走不动了。
“你管这叫稍陡一点?”白药儿撑着自己的膝盖,艰难地踩上了一级石阶。
看着眼前几乎已经垂直了的路面,她只感觉两眼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