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魏野仙踪-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要看你们还能怎样作怪!”
他的肩头,四支符箭正闪烁着赤金错杂的光芒,微微摇动着。然而随着它们每一次摇动,便带起魏野肩头一股异种法力侵伐而来的撕裂痛觉。
强行让自己无视了这股痛感,魏野盘膝坐下,正对着面前摆放的一应疗伤器械。
一把形如钩月的象牙柄大马士革短剑,一小瓶标着“娜洛卡。福兰克”商标的剔透药水,还有一块具有极好灵能亲和性的地心水晶,在它的晶簇中,一道符文载沉载浮。
这些通过星门快递紧急送达的物件,要价都算得不菲。那柄大马士革弯刃剑是一类特殊的咒具,有着拔除咒力的效果,而那瓶药水则是强效的外敷药水,并且生产厂家最近把广告都打到了冒险者们的终端上:“娜洛卡温泉精华素,消炎杀菌,不留疤痕,让你的皮肤光滑溜溜!”
听起来倒像是什么花季少女专用的护肤品,要不是封岳这奸商的大力推荐,魏野倒宁可用符水凑合,也不会下这个单。
一手拿起弯刃短剑,魏野左手中已经浮起了一团烈焰,灼目的火苗****着短剑的尖端,直至如钩的剑尖烧得通红。心道火候差不多了,他咬紧牙关,短剑贴近左肩,用力朝肩头中箭处一剜。
没有烙铁灼着皮肉的滋滋声响传出,也没有烧伤后的焦臭味道,那柄弯刃短剑便如同一截虚影,穿过了青溪道服,直没入仙术士的肩头,随即一转一挑,便有数道赤金杂错的灵光从魏野肩头飞了出来。
便是这数道灵光窜起的同时,一道血线也从魏野肩头喷出!
魏野顾不上替自己止血,却是一把抓起了地心水晶,向着半空一抛,低喝了一声:“摄!”
地心水晶飞起,顿时就散出耀眼的光芒,似有强大的吸力生出,竟是将那数道飞离了魏野肩头的赤金光芒牢牢地吸住,就这样蛮不讲理地将它们封在了水晶晶簇当中!
一击建功,魏野这才强忍着痛,解开青溪道服,露出了早已肿胀发黑的左肩,将那一整瓶温泉精华素浇到了伤口上。
………………………………
第423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八)
温泉精华素那冰凉滑腻的液体似有生命一般,缓缓渗入了肿胀发乌的伤口,带来了一种酥麻微痒的感觉。
这是药水修补肉身时候,特有的生肌止血效果开始发挥作用。魏野一边嘶嘶地吸着气,一边打量起手心里还带着自己血丝的地心水晶。
虽说被地心水晶牢牢地封印住,然而那四道赤金光芒依旧微微散发着灼人气息,几可透出晶簇。受到地心水晶束缚,四支符箭终于显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那是四道赤金色的灵光符篆。
乍一看去,这四道符篆和用于祭炼六甲箭的甲午、甲戌两道六甲神符十分相似。然而仔细分辨,这四道符篆却是形似神不似,篆字盘曲间,却有时散时聚之相,恍如活物。
在道门中,评价一道符篆,首要便从构成符篆的字体入手。大略言之,道门符箓所用的灵文,又分上下二品。
上品者,是天书、神书、地书、内书四类。所谓“真文”、“云篆”、“龙文凤篆”,便指的是这一类。
天书、神书取象天地,乃是自然之气,飞空结字,八角垂芒,其中又暗合天地法度,亦非人间修士所能知,只有修成仙道之辈,方才能从中撷取一丝道意,以旁证自身道行。
地书、内书略差一筹,但也非等闲可比。地书者,乃是仙家取龙凤之象成字。而按照儒门传说,孔子降生之日,有麒麟口吐玉符,献瑞于门首。这类神物口吐的天产神符,就是道门传说中的内书了。
这四种灵文,皆是可遇不可求,等闲也不可轻传。就算是师徒相传的符经、符图,也很难用笔墨描画出这等上品灵文的真意来。世间符法所用的灵文,便只好退而求其次。
下品灵文也分四类,分为外书、鬼书、中夏书与戎夷书。
上古之时,龙马出黄河,神龟现洛水,伏羲氏观龙马之毛、神龟之甲而作河图、洛书。这类摹画灵兽鳞甲羽毛而得的灵文,便是外书,也不是寻常修道人能学习的对象。
道门符篆之中应用最多的,还是籀文、篆字、隶书,这其中又能分出虫鸟篆、行楷草,林林种种,追其根底,便是字圣仓颉从鸟形兽姿间创制的鸟迹书。统而言之,这便是中夏书,也占了各类道符所用灵文的九成九。
至于戎夷书,源出楚地鸟虫篆,后来也包含了四方蛮夷之书,佛门所用的梵字、十字教的拉丁文同希伯拉文,乃至北欧如尼文之类,都算是戎夷书的范畴。
只有鬼书比较特别,其形幽昧难明,似字似画,倒是有些像是禹王铸鼎,留下的妖鬼之形。
而被封在地心水晶中的灵光符篆,怎么看也与寻常道门符篆所用的中夏书有别,倒像是天成之物。它们在地心水晶中载沉载浮,一时散形,化为符篆虚影,一时聚形,化为赤金无羽箭,箭杆上则布满了树形花纹,十只三足乌在枝叶间隐约可见。
好符,好箭,好卖相。
握着地心水晶,魏野小心翼翼地送了一道真气入内,四支赤金箭矢一遇这股纯正的道家真气,随即一字排开。原本紧束的符形微微散开,那原本不过小指粗细的赤金箭矢,光晕又扩大了些,粗若酒盅,透过地心水晶,符篆结构更是历历可见。
魏野逐个地看过去。那些盘曲的光线,不但构成了扶桑神树和三足乌,若将这些盘曲的线条一个接一个的拆解出来,便是极古老的鸟迹文。
虽说在古文字学上,魏野的见识比寻常冒险者高明点也有限,但是借着竹简式终端,到底还是将这一串鸟迹文破译了出来。而将这一串鸟迹文连起来读的话,恰好是源出《太平清领书》的一段经文:
“日者,天之精,阳之明。”
亲手拷贝了两版《太平清领书》,对于这部太平道的立教之典,魏野同样是熟得不能再熟。为了推演完善洞阳剑祝,魏野对《太平清领书》中所论述的火德合阳之道,更是下足了功夫。
此刻,他的目光随着这赤金符篆的伸缩吐纳、游走蜿蜒,看着那扶桑神木伸展枝条,看着那三足金乌欲飞未飞。目光随着这赤金符篆运转一回,周身真气也随之鼓荡一圈,只觉得这道符篆的运转之势,处处都搔着了心头痒处。
过去,他自认将六甲箭与洞阳剑祝两部道术已经修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其中火候精微处,更非他人可比。然而在这道赤金符篆面前,却是仿佛一条养在瓷缸里的鲤鱼,骤然落入长河之中,却发现了一处新天地!
略微调息片刻,仙术士方才将手中的地心水晶放下,却是拿起了竹简式终端,联系上了风月堂和百炼青罡刀剑行。
“带有火象亲和力的祭炼材料?范围很广啊,人客官你要哪个种类的?火浣布?火鼠皮?火鸦羽?火蚕丝?”
带着一贯的职业笑容,封岳先给魏野发了一份密密麻麻的货物清单过来。
倒是许久未见的剑器商魏文成要大气许多,直接就搬了一个寒铁匣子过来:“费伦永燃铁锻造的断剑四把,残损的火铜矛头七个,现在选购我可以附赠上等碧火铜半斤。”
所谓的永燃铁,是出产在盾矮人火山矿脉中的高温液态铁,天生带着费伦魔网的狂暴力量。而火铜,大多是经过炼丹术或炼金术加工的火象奇金,不论赤火铜、碧火铜还是紫火铜,都是祭炼法器的上好材料。
对魏文成那块通体冒着淡绿色磷火的碧火铜,魏野看不上眼,然而对他拿出来的七枚火铜矛头,魏野倒是颇满意。这七枚火铜矛头都经过高手处理,火性十分纯净,并不似那些色彩斑斓的火铜制品,带着阴火、符火、雷火之类的法术痕迹,最适合拿来祭炼咒具。
最关键的是,这七枚矛头天然便是上好的无羽箭形制,都不用魏野再做什么改动。
“先说好,这几枚矛头都有着一部高明剑诀留下的暗伤,韧性、强度都不足。”
“作为箭头,它们不需要有什么韧性和强度。”
………………………………
第424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九)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百炼清罡刀剑行的七枚火铜矛头,通过星门快递送到了仙术士手上。
直到真正入手,魏野才对所谓的火铜有了真正的认识。
这种奇金初入手,与寻常红铜没什么区别。然而若将法力渡入其中,便有一股热流源源不绝涌出。用不了多少时候,就通体如火炭一般灼热,就算仙术士自己,不用真气护着掌心,也非得被烫伤不可。
若以神识感应其物性,便会察觉此物天生便内蕴一丝地火燥气,平日里蛰伏不动,但若是受法力、真气激发,这一丝地火燥气便以之为燃料,熊熊燃烧起来。
只是这类奇金自地脉中萃结而生,难免混入其他杂质。若不经加工,直接入炉,那一丝地火燥气要么被异气压制而不得灼燃,要么就被异气激发而损耗殆尽。是以火铜原矿采集之后,必须要经过炼丹术或炼金术的处理,也是为了起到一个将火铜的物性洗练提纯的作用。
这七枚火铜矛头,看着都不过六寸六分长,形制却略有不同。制作最精良的一枚矛头,四棱形的矛尖双面开锋,刃面按着北斗七星之形,锻入七粒闪烁着柔和青芒的星屑,倒有了点七星法剑的意思。
那七粒星屑,其实是一类极稀有的天材地宝,名叫辰光石,只有某些特定时空中才有零星产出。这种宝石有极高的超自然力量亲和性,可以化入各体系法阵回路的节点,也可以在法器祭炼之时加入,用于提升法器的质地。
光是这支火铜矛头,其用料之考究,祭炼手法之精妙,便非寻常粗制滥造的一星级法器可比,魏野随身法器中,也只有桃千金可与之相提并论。
然而这七星火铜矛头连着矛身的接榫处,那一圈看似卷云的咒文回路,却被一道剑痕彻底截断。矛头和矛身也因此不再浑然一体,这一剑就等于是将这支火铜矛彻底废了,不再是一件杀伐之器,而只能当成回炉材料来用。
不过那道剑痕中带着的气息,怎么略微有点眼熟?
“啊,这种小事不用管的好。”抓了抓头发,仙术士拈起了七星火铜矛头,又将它放到余下六枚形如直刃短剑、开着血槽的火铜矛头中间,思忖片刻,方才一点头:“既然你是以上应北斗之象的手法祭炼出来的,那么不在这上面废物利用一下,也太对不起当初祭炼你的人了――起!”
指拈剑诀,魏野向着七星火铜矛头虚虚一画,引真气于虚空曲折盘结,便是六甲神符。
甲寅青要玉女、甲辰拜精玉女、甲午绛云玉女、甲申太素玉女、甲戌黄素玉女、甲子太玄玉女,六道神符依次浮现,又依次贯入七星火铜矛头中。
这是六甲箭祭炼的基本手法,然而魏野祭入六甲神符,却不急着催动法力,而是剑诀再引,却是凭虚书写出洞阳剑祝的根本符篆。
符篆随指尖点画而出,火色灼灼。炎气纵横间,魏野却依然神色宁定,剑诀再划,却是如老笔逆锋,走势成古树欹干!
指尖运转间,古树苍劲挺健的树干浮出,随即走势顿挫曲折似鹿角,展开了一树长枝。
随着长枝短条分叉,指尖点画处处,便成了片片圆叶。圆叶掩映间,便有三足之乌,跳跃期间,引颈相唤,展翅将飞欲飞!
这是魏野自己的赤金箭符,其中符意已具九分神韵,而灵变之处,尚有过之。
两道符篆在魏野的面前旋转,仙术士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地将洞阳火符与赤金箭符向着七星火铜矛头推送。
这实在是一件极冒险的事情。
符篆借术者法力成形之后,灵机自成一体。这时候,两道截然不同的符篆若是相遇,便等于是两股绝不相合的气机彼此冲犯,就如滚油入冷水,只有爆开一途。
魏野当然没有炼金术士们那样,成天以爆炸实验为乐的受虐狂倾向,他此刻收摄全副心神,只是运转法力,让两道符篆不断靠近。
赤金色的灵光与火色光焰微微相触。
随后,却如同牛乳入水,瞬间相容,再难分彼此!
那赤金箭符结成的扶桑神木,霎时光焰腾腾,条条枝干,片片圆叶,不复原本写意画一般的粗疏线点,而是浮出了树纹叶脉,便连那十头三足金乌,身上毛羽一丝一毫都显露出来。而那树纹叶脉,一毫一羽,恰正是洞阳剑祝的根本符篆结成。
两道符篆,便这样两相贴合,再无分彼此。
心知这一次祭炼中的难关已度,魏野低喝一声,以七星火铜矛头为中心,余下六枚火铜矛头纷纷立起,分别占据了天枢、天璇、天玑与摇光、开阳、玉衡六处星位。
而七星火铜矛头,正处在天权星位上。
随着这一枚七星火铜矛头进入天权星位,余下六枚火铜矛头似有感应,矛头之上,六甲神符凭空自现!
仙术士目光一凛,那一株扶桑神木连同树上十头金乌,便化为一团光气浑厚的圆珠,就这么落入了七星火铜矛头中。
而随着七星火铜矛头之上,一道道纷繁复杂的符篆,层层叠叠涌出。受天权星位所制,处在余下六星位上的六枚火铜矛头,也随之通体浮涌出层层火色符篆,灵光灿然!
洞阳剑祝之法,自魏野当初拷贝《太平清领书》,到借用通玄鉴推衍之力演化出这部道术的根本符篆后,直到今日,始能算是真正完满。
而这新祭炼的火铜箭,也不能算是寻常六甲箭,而可称得上是洞阳炎光箭了。
也不畏这七枚无羽火铜箭上灼人气息,魏野便将剑诀一催,七道赤金火芒如北斗之形飞起,猛地轰击在了洞中石壁上。
便是这一击之下,石壁开裂,猛然洞穿!
纷纷崩落的石块间,依稀能见到光线透出来。
然而魏野的目光却骤然一紧,因为在石壁开裂的瞬间,他的目光正落在洞外山壁上。
山壁之上是一方摩崖石刻,字高丈许,皆是古篆,连起来一读,便是――
神龟玄云之海,道母太渊之宫!
………………………………
第425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十)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神龟玄云之海。
道母太渊之宫。
这十二字刻在崖头,映在眼中,却入心头。
换来的是魏野一连串的自言自语。
“神龟?玄云?道母?太渊?”
将这四个词挨个念了一遍,仙术士踹了一脚落石,颌首道:“神龟之海?那便不应该有圆峤仙山。”
再望了望天,他又是一哂:“从上到下水天一色,玄云何在?”
最后,魏野的神色却略有些凝重,低声沉吟道:“《黄庭内景玉经》有言,‘道父道母相对望’,所谓道母,又名玄母,便是群阴之宗。阴阳二气,玄母执之一端,为生机化育之根本。这乃是道书譬喻的说法,不过……”
究竟“不过”什么,魏野没有明说,心下却有了些计较。
将手望空一招,那七枝新炼就的洞阳炎光箭恍如灵蛇一般,猛地朝着摩崖石刻上一冲!
赤金之芒转眼间便撞上了这座平如镜的山崖。
箭尖与石壁一触,却如同鸿毛落于雪原,桃花浮于潭上。
并不是说石壁在箭尖一触的时候就虚化成烟,消散作雾。山石依然坚硬着,顽固着,纵使被洞阳炎光箭撞击之下,也只是落下些几不可察的石粉。然而箭尖指处,却有水波在虚空中无端而现。
涟漪般的波纹在石崖上慢慢地远,慢慢地淡,便在波纹四散之间,那看似不过一箭之遥的接天石崖,却与仙术士拉开了距离。
孰近孰远?在元神观照中,石崖依然还在原处,然而目光要触及石崖,却如卷入大河的一片木叶,于洪波间百折千回,难登彼岸。
修为到了魏野这个地步,灵觉自生,寻常幻术之流根本遮蔽不了清明元神,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是实实在在地被一笼纱帘隔开。
雾为笼,云作纱,就这么浮出在石崖之前,袅袅缭缭,隔绝了窥视的目光,干扰了查探的神识。
但也开出了一条道。
云栈。
雾桥。
而在这条轻云绮雾结成的栈桥尽头,隐隐可见斗拱飞檐,在山间峰头露出绰绰约约的一角,金兽缥瓦,隐现于天光云海之间。
魏野一手搭着凉棚,轻轻一弹舌头,“这算不算‘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然而云栈也好,雾桥也罢,看上去恍如天成甬道,可这样的栈桥,绝没有承重的可能。若想通过这条栈桥,踏入那山云掩映间,似蜃楼般的宫室中去,就算不会腾云,起码也要会驾风。
哪怕是最低一等的蹑虚步空之法,大约也勉强算是能凑合了。
脚下借着洞阳真火的热流上涌之力,仗着半吊子的风虎遁诀,魏野晃晃悠悠地踏上了这条云雾栈桥。
这条云雾栈桥,自摩崖石刻处起始,看似只为引路之用,然而丝丝云气,却是似有意、若无意地擦着魏野道服而过。每一次擦身而过,云气与仙术士之间,便生出一片涟漪样的波纹。
看似互不相容,却又似石入水,水洇石润。
石之于水,水之于石,本质截然不同,然而此刻却是浑然一体。
就连青溪道服上沾染的些许血迹,也在层层涟漪的轻抚之下,渐渐化去。
此诚似登云步虚之途,哪怕风虎遁诀未成的魏野,蹑空飘摇,如稚子学步,亦不改其本质。
便若云为衣,便似风为马。
随着一线云栈,魏野半借真火热力,半借风虎遁诀御风蹈虚之能,攀过几座崖头,低绕数峰青山,渐行渐入虚无缥缈之间。
水渡山傍升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举目所见,云卷云舒间,峰峦之上,碧堂掩门,溪涧之侧,彤楼闭户。
峭壁上,翠兰垂丹砂之果,紫芝绽三秀之蕊,这等灵药,却无人采撷。只任得琼花随风,瑶实委地,简直看得人好生心疼。
魏野随云栈前行,也动过这些灵草的心思,将手一招,便摄了一枝芝盖形如云头的赤色灵芝来。这灵芝与旁的芝草皆不相同,于底部最大的芝盖之上,又生出一轮色如赤火的芝盖,芝盖如是重重叠叠,连生四层,形如塔台,又如同一顶小小的四重云头宝幢,格外地与众不同。
这种异样云芝,魏野在道书中倒是见过记载,乃是山灵之气自地脉卑湿之地流出时候,受湿气凝结,化为芝草,故名山英芝。学道修仙之士,有缘服食一株,有延年长龄、固寿益算之妙用,等闲更是难得一见。
可当魏野欲将这株山英芝送到目前仔细打量时候,这株云芝却是转瞬化作一捧朱红细砂,就这么从魏野指尖流泻而下。待仙术士探手去捞,那一捧朱砂就在风中一转,从砂化雾。
有如红绡般的一抹朱雾,就这么飘飘荡荡地离了魏野指尖,在山风中调皮地转了几转,而后附上了山英芝在崖头生长的旧处,重又凝成一株芝盖重重如宝幢的火红云芝。
魏野望着那株山英芝,略一思索,袖口一抬,一支六甲箭随即射出。
火光一闪,一株叶似碧玉的异种灵草,便被这支符箭剐碎成一蓬玉色粉末,灵草汁液四溅,触鼻馨香。
然而不过片刻之后,那株灵草亦是化成一缕碧色轻云,在山风中摇曳片刻,重又在原生处化生而出。
仙术士将剑诀一引,召回了六甲箭,放在鼻尖一嗅,却是连一点灵草芬芳也闻不到,不由得蹙眉道:“这是什么缘故?”
便在他纳罕间,却听得身后有人呵呵一笑,开口道:“仙客请了,名岳采芝之嬉乐乎?”
这声响得好生突兀,魏野猛一回头,却见云栈之上,不知何时浮起一艘木兰小舟。那小舟离着自己尚有一段距离,依然能见得船首立着的那个人物。
小船不大,似是整株木兰树镂刻成舟。船头立着的那位老者,头戴青竹圆笠,身穿淡青短打,手持一根翠竹钓竿,一副渔翁打扮。然而那竹笠上露出发髻,却是用一根螭首勾云的白玉簪绾起,腰间带钩也是通天犀角所制,看着极不相衬。
………………………………
第426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十一)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船尾立着一个操舟船娘,发间斜插一朵白莲,像是个蚕妇打扮,一手扶着摇橹,一手掩口,微微含笑。虽然这船娘离魏野更远,犹有丝丝缕缕云气遮掩,却能见明眸皓腕,如画中人物。
魏野目光自那船娘身上一掠而过,随即向着那簪玉腰犀的渔父一拱手:“散人魏野,未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