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几个朝山香客身旁蹭过去,刘鹤真望着前面自己落脚的鸡毛小店,正要抬步走入,却听得后面传来一个少年人声口:“刘老掌门,且留步,我家老师有一物要转交给您老。”

    刘鹤真停下步子,回过头来,正看见一个样貌俊俏、一身英气的道装少年,正是随侍在道海宗源之主身后的侍者。

    望了望这少年手中那一封请柬,刘鹤真摇了摇头道:“魏道长倒是个仁心侠义的好汉,对本门如此照顾,但是这天下掌门人大会,韦陀门是决计不会参加的。本门开山祖无相禅师立下了戒律,不许韦陀门弟子趋炎附势。更不用说到京里结交权贵,我们是学武的粗人,乡巴佬儿,怎配跟官老爷们交朋友哪?这请柬,还劳小哥带回去,转告令师说,大恩盛德,韦陀门刘鹤真算是记下了,日后若有要老头子出力的地方,便是刀山火海,也绝不推脱半个字,然而这请柬老汉是绝不能收下的。”

    6衍根本不管刘鹤真有多少推脱,只是一字一板地照着魏野的原话背诵道:“刘老掌门,无相禅师于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外,别传韦陀门一脉武学,此是祖师传法之德,后人享其遗泽,亦当尽薪尽火传之责,若刘老掌门一味隐修避世,魏某却有一句话当问:‘令师当年传艺,是何等用意,足下今日避世,又是何等居心?’”

    说罢这句话,6衍双手捧定了请柬,送到了刘鹤真面前,这位韦陀门的新任掌门沉吟半晌,面色变了数变,终于还是一咬牙,将请柬取了过去。

    ……

    ………

    目送着自家徒儿远去,仙术士耸了耸肩,随后将手举高,揉了揉马的脑袋。

    马偏过头,很不明白地望了仙术士一眼。

    “孟起啊,为师要在衡山之上参修数日,一会你师兄回来了,转告他,大家在衡阳城中等着为师归来便是。”

    说罢,仙术士一拂袖,人已转身向着西面直通集贤峰的山道行去。

    香客朝山之路极多,但最为重要的朝山之路,却是自南岳大庙后的山道而上报信岭。自报信岭观音殿盘山而上,沿香炉峰宝胜寺,直上吸云庵,沿途又有丹霞、铁佛、湘南、高台、上封诸寺,缁衣髡奴主持禅院,坐收香火之利者,几近二百余处。

    尤其是祝融峰为中心,所环绕的十九峰间,正所谓五里一寺,三里一庵,海青与袈裟分二色,光头与木鱼共莹然,香客的朝山号子更是与寺院中叩钟声、敲磬声、念佛声遥遥呼应,嘈嘈杂杂,闹闹嚷嚷。

    虽然魏野没有从报信岭登山,而是转道向着西面集贤峰行来,沿途依然有三三两两的朝山香客,挎着黄布香袋,拈香叩拜而行。

    这些香客却是取道云居寺,登上瑞应峰南台寺,转道掷钵峰福严寺,再向方广寺绕行天柱峰,自藏经殿处绕行祝融峰左近群山。

    这条山道上,有名的僧院虽然不如祝融峰左近那样多,但多是禅宗名宿募化兴建的伽蓝,都以殿阁宏伟、寺产丰赡著称。

    仙术士沿山路而行,沿途香客见他锦服玉带,身背竹鞘古剑,与素日里所见那些托钵化缘的道人浑然不同,都有些疑神疑鬼,纷纷小心让开道路。

    仙术士也不在意这些香客的观感,足下每踏出一步,风虎遁诀自然运转,山风随之相合,荡出虎啸之声,传出数里,震动林壑。

    《灵蹻内篇》中赞誉庚辛风虎遁诀之神妙时,有几句颂子云:“风母水子,列子遗篇。聚散如意,往来洞天。精怪外道,无能敢犯。正阳禀气,地祇朝现。”

    此刻风虎遁诀催动间,衡山之中处处地气灵枢精萃之地,隐隐如洪钟叩响,与虎啸之声相应和,万载以来衡岳山形所涵养之灵机,更是隐隐随之流露出一丝欢悦之意。

    那些香客听见山中虎啸声声,却是吓了一跳,纷纷停住步子,跪地喃喃念起佛号来。

    只有魏野身形不动,看似一步踏出,却是转眼间便行了数里之远。

    被他抛在身后的香客们见着那竹冠道者转眼间就隐没不见,只道是南岳圣帝显灵,个个大呼“南岳圣帝爷爷保佑”不停。

    风虎遁诀渐渐催间,仙术士身形渐渐腾起,足下隐隐浮出白虎虚形。

    是风成虎,是云成虎,是虎从云,是虎从风。

    转眼间,白虎越过山道,纵过林海,直落在半山一座道院之前。

    观前横额上,“黄庭观”三字犹存宋人古意,观中却有一道青气升起,青云掩映间,隐隐能见云鬟雾鬓、风姿绰约之影,含笑间一瞬而逝。

    魏野躬身还礼,白虎似知人意,绕行黄庭观三匝,方才将身一躬,托着仙术士向着集贤峰更高处跃去。

    黄庭观中,伺奉香火的道人,正在殿上剪除灯芯,却觉得整个大殿之中暖气如蒸,他只道是那里失了火,急急忙忙奔出来一看,却只见黄庭观上空,不知何时腾起一团绯红色的轻云,映照得这座千年古观灿然光明。

    在此焚修多年的道人不知为何,自然而然心生喜乐之意,双膝跪地,稽为礼。

    如此异象,不止生在黄庭观一处,随着白虎腾跃间,一处处灵枢荟萃之地,纷纷应和着虎吼之声,转眼之间,集贤峰、瑞应峰、掷钵峰间,绯红轻云如灵芝,似华盖,朵朵腾起,恍如岳神开宴,群仙降临。


………………………………

第六十九章。夔鼓高声惊狐踪(八)

    衡山群峰之间,赤云无端而起。'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燃∮文∮小∮说,

    数百寺庵之地,地气蒸腾如沸。

    自隋炀帝改光天观为上封寺之时算起,千载以来,沙门海印、慧思,禅僧怀让、希迁,一代代名髡往来南岳,禅门由是大兴。从此黄冠稀少,缁衣泛滥,甚至到了南宋年间,衡山三福地之一的青玉坛,都被改了名号叫“罗汉行道坛”。

    然而世上哪有千载兴旺的宗门?当初主持南台寺的希迁和尚早已不存,然而南台寺号称禅门曹洞、法眼、云门三宗祖庭,却是衡山和尚眼里一块肥肉。

    这几年间,山中僧人除了几处大寺院的主持与监寺,不知多少只会念几声阿弥陀佛的和尚都云集到了南台寺来,各自标榜乃是石头希迁禅师嫡传法嗣,抢起庙产来,比起俗人分家更难看了无数倍。

    最后还是总管衡山各处宫观寺庵的庙巡检看不下去,叫这伙和尚拆了南台古寺,从佛像到经卷,从庙梁到大门,连同寺产,一分成二,修成两座和尚庙来。

    于是曾经的禅门圣地就变成了新南台寺与老南台寺,一帮子吃够了素油、满身力气无处泄的和尚整日里互相针对,抢香客、争香火,比起世仇也差不了多少。

    这一日,正是老南台寺与新南台寺的两个监寺和尚为争山间一处汲水的泉眼,又各自率了一班新剃了头却没度牒的野和尚,各占在彼此山门前大声喝骂。

    湘赣间的土话方言,直吵得人震耳欲聋,便连随山风而来的虎啸之声,都被这伙野和尚的大嗓门盖了下去。

    新南台寺的监寺和尚只披了一件褊衫,敞着胸,露着肚,坐在小沙弥搬来的长板凳上,翘着一只脚喝道:“老庙的贼秃们听着,巡检老爷定下的规矩,新庙、老庙,都以这一条涧水为界。这涧水的源头却是划在我们新庙的地界里,所以这涧水便归我们新庙所有,你们老庙的和尚不许来这里汲水拾柴!”

    正跳脚喝骂间,老南台寺的监寺和尚手里操着根舂米木杵,耍弄得有模有样,也是一般大叫道:“欺师灭祖的贼和尚,你们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我们老庙才是石头祖师传下来的正宗,说起来这满山的寺庵都是石头祖师的后人,我们老庙便是个嫡传,放到哪里去说,也都是个长房,你们这些另起炉灶的不肖子孙压根没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两个监寺和尚彼此对望一眼,顿时大觉那老对头比往日里更不顺眼,也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今日要把你们行了家法!”

    这一声喊,就像是滚油锅里倒了一瓢凉水,顿时两座南台寺的和尚纷纷大叫一声,抄起能看得过的物件,彼此混战成了一团。'八零电子书。'

    只见佛珠挣脱了线,与光头一起乱滚,僧袍扯裂了布,同丝绦绞成一团。拳头捣伤了眼眶,正是青紫分明青莲妙目,棒头打响了秃瓢,恰成尊胜无上佛顶肉髻。

    这一场好打间,没人见着半空有一头白虎正驮着个黄冠道者踏风掠过,只是虎啸声声间,两座南台寺里同有赤云如芝盖笼罩,地气蒸腾间,却有烈焰猛然笼罩了两座南台寺。

    等到两座南台寺的老僧高喊着:“走水啦!”

    这一群早打得浑然忘我的和尚方才醒过来,见着两座寺院中火蛇飞旋,转眼就将那些殿,那些堂,那些三世诸佛,那些十地菩萨,那些钟磬铙钹,那些经律论藏,统统化作了光明炽盛,直上天际!

    这一片烈火光明间,那些梁柱砖瓦,转眼就化作了一片砂尘,随风一扬,洒得这些和尚一头一脸,只有一片地基尚在,赤光腾腾而起,红云遥遥而上。

    不止是南台寺,随着虎啸之声传扬间,一处处山间灵枢地气荟萃之地,也是历代佛门中人选定的寺庵修建之地,正应着南岳衡山处处山势气脉的结点,地气蒸腾而上,赤云罩顶如芝,片刻之间,就映照得十余处峰峦赤红一片!

    最先现这异状的,还是沿着山道进香朝山的香客们,然而这几乎千年难遇的奇景,只引得他们惊喜万分,大声欢呼道:“圣帝爷爷显圣啦!”

    一时间,一曲曲朝山香歌声从集贤峰处传来,从掷钵峰处传来,从瑞应峰处传来,传遍环绕祝融十九峰!

    于此同时,不知衡山上下多少庵堂、寺院里,也有一群群的和尚们拼命大叫:“走水啦!”

    年轻力壮的和尚拼命将历年攒下的银钱、布帛、粮米朝寺外搬运,只有那些年事已高的老僧,才带着小沙弥们拼死拼活地将经卷、佛像、法器从火场中抢出来。

    然而这火来得莫名,烧得更是莫名,明明不论是楠木漆金的菩萨,还是舌血刺书的佛经,只要被这烈焰烧着,便是转眼就成灰沙一片。但是烈火蔓延间,却几乎没人感觉到真正火起的灼热,甚至殿前老树,依然郁郁葱茏,阶下小草,照旧欣欣向荣,叶不曾黄,枝不曾枯,仿佛没有什么大火,只不过是山中赤霞映照间,给人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就是在火场里跑进跑出的和尚们,也没有一个人被烧着了半点。

    同样的,就算是一桶桶犹带几分凉意的泉水、涧水、潭水泼到着火的建筑上,也不见那些火焰下去半点。

    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乎自己是醒着还是做梦了,每个人都只是乱叫着,拼命要从这场大火间抢出些什么东西来。

    ……

    ………

    赤云朵朵而起,托住白虎四足,此刻就算山间有人仰头望去,也只能见到片片绯红轻云将衡山笼罩得恍如天上赤城一般,再难见到腾跃在赤云间的白虎身影。

    此刻,随着衡岳地气受白虎所生庚辛煞威激,一处处地脉灵枢萃结之地,便有一尊尊山灵虚形,或如蛇蛟龙种,或如走兽禽鸟,纷纷而现于赤云之中,向魏野恭敬行礼。

    仙术士足踏白虎,那一柄“上以荧惑正天德,下以南岳制地气”的丹灵如意自然而然执于掌心,上有火云盘结如芝,却是隐隐有一条条晶明如赤玉的气脉光点,在火云芝盖间游走不停。

    《洞玄灵宝五岳真形图》云:盘曲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芒畅乎岭崿。云林玄黄,有如书字之状。

    在丹灵如意上渐渐浮现而出的,正是南岳衡山真形图。(自古而来有两种《五岳真形图》,一为五岳真形之符图,即摩五岳之形为符图,道士配其符图镇邪禳灾,此五岳真形图如今仍然应用在五岳冠、五岳真形镜上。一为描摹五岳之山势为图,所谓“黑者山形,赤者水源,白者是室****也”,后来更进一步展为后来仙人辈“画神草及石室之处”,为入山道士采药寻仙的指示图。盗泉子谨识)

    白虎长啸间,渐近芙蓉、金简诸峰,光明台上先有赤云腾起,云间浮出一枝珊瑚灵芝,明光灿烂如朝日,白虎犹然欲朝前行,却见层层赤光如障,阻住前路。

    魏野足下一踏,白虎自然降在光明台上,仙术士将丹灵如意向着那一枝珊瑚灵芝遥遥一点,顿时灵芝、如意,如光与影,对生成双,在半空浮出一团赤色光轮,照耀天地。

    仙术士望着那一轮光轮,心中若有所悟,随即盘膝坐下,任由一身道基与这一方南岳福地相呼应。

    他这里安然定坐修持,然而衡山之上多少庵堂寺院有头有脸的和尚,却是一个个惊疑不定。

    先是祝融峰以西各处寺庵无故起火,转眼间烧了个一干二净,随后又是山间腾起一朵又一朵的红云,至夜不散不说,更是红光灿然,恍如朝霞下映,彻夜烛照。

    随后又见着金简峰上那人迹罕至的光明台上,原本该是晦暗夜晚也出现的“圣灯”奇景,变成了一环光轮,其中似有一对赤红如火的灵芝对生,不论夜晚白昼,都是光华耀眼。

    故老相传,金简峰是轩辕黄帝斋戒祭天之处,也是禹王得授金简玉册之处,峰岩之间有玉砂之水涌动,光明台上有珊瑚灵芝一株,皆是长生不死之药,只是谁也不曾确实见过。只有金简峰每到夜里,常有光华闪动,如灯遥映。

    但是到了此刻,谁都相信,那在赤云间浮出的对生灵芝,便是光明台上那一株珊瑚灵芝!

    甚至都不用这番话传出去,光看着衡山西面十余峰头赤光灿烂,便惊动了衡阳城里上上下下、男女老幼,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有功名的士绅,乃至衡阳县令都被惊动,纷纷朝着衡山上而来。

    甚至几十处庵堂寺院无端焚毁的问题,都不是衡阳县令关心的重点,只是一个劲地与师爷们研究着,这样的异象,究竟是南岳帝君显圣,古人藏宝放光,还是自己终于赶上了个好运气,天降祥瑞给大清,也给了自己一个官运亨通的机会?


………………………………

第七十章。夔鼓高声惊狐踪(九)

    南岳光明台那云中火芝之异象,一连持续了三天。¢£燃¢£文¢£小¢£说,

    这三天里,身为衡阳县父母官的申知县也是忙了个焦头烂额,一应公事统统抛下不管,只是在卧龙岭上一处给朝山香客舍茶的小亭里坐着不走。

    附近几处寺院不过两三进的院子,虽然多是唐宋年间的禅门大德们留下的古迹,却着实不是住人的地方。上封寺号称敕建名刹,客房倒是不少,但是上封寺方丈三催四请,却全被申知县推脱了一个干净,宁可给舍茶的小亭蒙上布幔,怀里揣上手炉,在虽是晚春却依然寒风料峭的山头挨冻,也不到上封寺里去歇息。

    申知县不是进士出身,仅仅是个举人挑大梁,然而处事倒是极有决断。只是有一桩不好,便是极信鬼神之说,每逢水旱灾祸,必要在各处有名寺观庙宇设祭祝告。

    此刻他见着沿途佛寺大多变成一片白灰,只有集贤峰黄庭观、紫盖峰九仙观两处道观安然无恙,自然而然地就心中起了计较,绝不肯立于上封寺这等危墙之下。

    申太爷有地方避风,有手炉取暖,然而他带上山的一班皂隶衙役却是倒了大霉,一个个被山风吹得清涕长流,说话都有些呜囔呜囔的。

    就这样,申知县的手令还是一条一条地出来,一会儿又打人各处山头去问失火情状,一会儿要找善于攀岩的山民去金简峰那层层红云深处探虚实,竟是一刻也不消停。

    只是随着时间拖延越久,环绕在金简峰四周的赤云越浓密,层层叠叠间,除了那一株光炬般照耀衡山诸峰的对生灵芝,竟是连去向金简峰的山道也看不大清楚。

    不过此刻从衡山上的僧道香客,再到衡阳城中平头百姓,除了那些庙产化灰的倒霉鬼之外,只觉得此乃是从未有过的神佛显灵之相,只是一个个焚香顶礼。中间甚至有些痴了念头的,就这么摸到金简峰左近,朝着那赤云、灵芝的炫目光影间舍身朝圣,就这么一个个跳了下去。

    然而他们这里下跳,赤云中却有虎啸之声阵阵传来,随着虎啸声,便是一股股罡风腾起,顿时将一个个存了舍身念头的傻子依然都刮回山道间。只是这一跳一摔,纵然不死,也多半摔成个跛腿拐脚。

    如此灵应,更唬得无数人跪地焚香,大呼“圣帝爷爷显圣”不止。

    种种纷乱扰攘,直到了第三日正午时候,却见得金简峰间那一株对生的珊瑚灵芝,再生异变。

    原本的珊瑚灵芝,虽然向着四方照耀出灼热光华,但是在这正午时候,日光下映,却是将芝炬之光压得不复夜间那样灿然夺目。然而在日光最烈的这个正午,芝炬之光却是乍然一收,随即金简峰四周光明也随之一黯。

    原本笼罩金简峰的重重赤云,就在此刻猛地伸展开来,转眼间就将祝融峰为的衡岳诸峰笼罩无余,只剩下光明台上那一团光轮中的对生芝炬,其光温润,其色正朱,却是一枝芝盖、芝茎分明,甚至能见到灵芝身上特有的云纹,而另一枝珊瑚芝,却是虚实不定,微微摇曳,如蜃如影。

    两株芝炬对峙片刻,却是猛地彼此一合,随即朱光敛迹,光轮、芝炬转瞬无踪,只有一道赤云如桥,横架金简、祝融二峰。

    赤云桥上,隐隐能见羽衣星冠之士,持旛拈花,似在迎候贵客。

    转眼间,赤云桥上现出一轮其色正朱的日轮,其中似有道者手持灵芝如意,缓步而上,虽然从衡山群峰间望去,也只见得一道日轮中的剪影,依旧让衡山上无数香客欣喜若狂。

    尽管——大家连这位日轮中显影的究竟是哪一方神仙菩萨,都没有一个准数。

    当下也有喊南岳圣帝的,也有喊衡山圣公的,但更多的人,只是拜倒在山间,大呼“神仙”不绝。

    只有上封寺的方丈反应最快,只喊了一声:“回禄大神又显圣啦!”这几日早已准备停当的和尚们,已然将寺里早已装车的粮米布匹、佛像经卷、法器家私,一并抢运了出来。

    至于地契、债条这等紧要物事,更是老早就藏在了僧衣领子里。

    饶是他们动作这样快捷,上封寺这座由隋炀帝下令劫夺而来、几毁几建的南岳第一寺,只在赤气蒸腾间抖了几抖,便化作了漫天白灰,山风一吹,纷纷扬扬得不知去了何处。

    ……

    ………

    衡山上的那些杂事,仙术士却是浑然不知,只是手中持定丹灵如意,向着祝融峰顶行来。

    赤云化成的长桥之上,南岳群峰之灵,或擎紫云华盖,或把重瓣芙蓉,或握长柄香炉,或驾白鹤而献丹药,或骑狮子而捧石钵,最前来迎的山灵,雁羽为衣,正是七十二峰中最近人寰的回雁峰。

    而在衡岳中央群峰之外,东方十六峰山灵以形如乘凤玉女的凤凰峰为,湘潭灵应、碧岫、屏障、日华四峰,长沙岳麓一峰紧随其后,纷纷向着魏野行礼。

    仙术士的神识,却是全然系于丹灵如意之上。

    自古相传,金简峰光明台上藏着一株珊瑚灵芝,入夜生光,人得此芝,即能长生不死。

    不过随着丹灵如意印入南岳衡山真形图,催了南岳群峰涵养万载的灵枢地气,魏野在金简峰光明台间定坐三日夜,便是以丹灵如意为灵引,以南岳衡山真形图为阵图,激南岳七十二峰地气,与丹灵如意混同为一。

    金简峰万载灵枢造化,也随着丹灵如意激,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魏野神识之中。仙术士定坐三日,不言不动,然而南岳有无生之生机,衡山有无情之有情,神识历历映照如镜,巨细靡遗。

    是否真的有这样一株夜夜生光的珊瑚芝,就生在金简峰光明台中,等着修仙学道之士采撷服食?

    虽然这个时空中不乏灵药异草,但是这样“服一草而得仙”的神物,绝不可能存在。但是丹灵如意收摄南岳灵枢,运转衡山周回二千里,仙术士三昼夜定坐间,生机律动的山水林木、灵机荟萃的洞天福地,几若与神识冥冥相契。仙术士明白过来,所谓夜间放光的珊瑚灵芝,便是南岳群峰间养育而出的那一股活泼泼的灵机,随着衡山灵枢运转,映照于修道人心神之间。

    若说它真能够让人长生不老么?正如衡岳别名寿岳,七十二峰间灵枢运转,化为光明台珊瑚芝,造化移转灵枢之奇如斯,正如修道人借搬运身内精气,养成黍米之丹,彻照光明,脱凡尘而入仙道之境。

    就算寻常之人长居衡山之中,以有情之心,感造化含灵之妙,灵枢地气滋养形神,也有延年益寿之效,等若是也分润了几分珊瑚芝的遗泽。

    不过那终究只是在能级不足的时空中取巧。

    丹灵如意自从被魏野带出下元太渊宫之后,失去了玄云之海元气支持,再难重现曾经勾动太一紫房三元宫阙离火之气的妙用。但是此刻,魏野手持这枝如意,以一人之力,运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