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作天降符图、陨石刻字、虫咬树叶预言,篆隶行楷四种字体任选,甲骨文及金文另行计价,同时赠送祥云四出、红光照夜等现场特效,报上经纬度,按时送上门,只要九九八,全部抱回家!”

    “编撰谶语纬书,创作反诗童谣,包教包会,传唱推广,上至八十一,下到一年级,迅速成为社会性话题!现在定制,还有托梦群发大礼包等你来拿哦?”

    “造反政变要做好,前期工作哪里搞,请来魏家老店找!”

    随着一段段广告词跳出,间或有长尾的白虎、五色的雉鸡、双生的花树之类的小巧幻影时不时地跳出来,就这么爬上了柳叶飞的肩膀、头顶,像是雪天里出来散步的田园犬一样开始撒欢。

    丝毫不为这些投影幻象所动,柳叶飞“啪”的一声合上了宣传册,于是无数活泼过头的幻象顿时消散无形。

    大枪府的后勤部主管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上司,大枪府的吉祥物府主像是也感觉到了一样地回过头:

    “既然太平道那边已经下了订单了,我看我们就不要进行重复投资了吧?最近花二当家的总嫌我们这里赤字有点高。”

    虽然赵亚龙看起来就像是个街面上的热心大叔,然而本质上仍然是黑道大佬,这一点从未改变过。

    他这样说着,随即一拍手:“好了,既然和汝南袁氏合作,他们现在也应该拿出些诚意了。作为这个时代的经学名门,袁家的人是时候出来在太学里开堂课,对满洛阳城跑的祥瑞做一个官方解释了。”

    说罢,赵亚龙又举起了他的监测仪,兴致勃勃地去观赏街面上连连吃瘪的北部尉差役们:“当然,是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解释。”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76章 ?天湛湛处有雷声(一)

    洛阳的清晨是这样的,天未亮时,各坊的更夫就打钟报晓,步广里等勋贵士大夫云集的大坊更是早早响动起来。{首发}

    马夫要备马备鞍,使女要预备热水和含药,预备家主起身净面清口,入禁中朝参。灶下的伙夫与烧火丫头也要准备粥饼齑菜一类食物,免得家主在殿上失仪。

    官人们固然要在鸡鸣入殿前打理好一切,在宫门前待朝。洛阳几处城门前,也差不多挤满了人。

    广阳门外是运粮米、薪柴及诸州郡行货的大小车队;开阳门外,是意欲入洛的官吏士人与清白家世的白身士子;小苑门向来是骡马与牛羊这类肉用的牲口走的地方;也就小耗门特殊一点,只有粪车和猪狗这类贵人不肯吃的所谓“秽肉”,才打这里通过。

    但是今天的城门口前,俨然有了些不大一样的地方。

    拜这两天的天降祥瑞大潮所赐,一*的谣言已经止不住地散播开来。不管是卖菜的老翁,还是送炭的车夫,见着熟人都免不得一脸八卦地凑上来。话题么,自然是这两天已经传扬的沸沸扬扬的异事。

    “我可是亲眼见了,那日天蒙蒙亮,便有一个高冠古服的老先生,带着几个漂亮侍儿走入了洛阳署。将一枚玉璧种在了堂下,不久之后你们便知道了,天降祥瑞,洛阳署中生出一个大瓜来。乖乖可了不得,这是神人从海外取来了老仙家安期生的仙瓜,天子吃了它,延年三百秋,奸臣吃了它,穿肠又烂肚!”

    “宫里有一个名字带着弓长张的老公公,觉得自己是天家近人,老存了一份体面,也涎着脸讨了一块瓜来吃。这一吃下去,你们猜怎么着?拉稀吐血还跑肚,已经抬回府里,说不得,只剩下几天好活啦!”

    “你问我是如何知道的,可知小可家姨丈的三小子的岳家,是在马市坐堂的医家,他上张府问诊,这事还能有假?”

    “你那姨丈三小子的岳家明明就是在马市给牛马看病的牛医生,张府自有御医伺候,要你家老牛医生去看些什么!”

    “瞧瞧,不是久居都门的人就是不懂行不是?张府也是养着几匹西域贡来的汗血宝马,没有我姨丈家三小子的岳丈这样马师皇在世的牛马医生,哪个来料理他府上的宝马?”

    “马师皇?你姨丈家三小子的岳丈也不敢自称是牛马医生的祖师爷在世吧?”

    ……邻近马市的小苑门是这般热闹,广阳门那里也不遑多让。这般年月里,不论是走商帮的建制派,还是走游商的游击派,都是胆子大而眼光远的角色,里面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里,身后也未尝没有站着南阳那些世勋大族的影子。

    虽然自秦用商鞅之策,而列商贾为素封之民,不得为官封爵。但是东汉以来,南阳大贾输财力相助刘秀兴复汉室,商贾的地位也因之有所提升。这个时代,读书不成的寒士、家业承袭无望的庶子,大多从事商贾之事。

    这些多少也通些文儒之事的商人,看待这番洛阳城中的祥瑞大潮,便较那些都下的平头百姓,眼光更深了一层。

    “京都太平道的道坛之上生出灵芝,这事你们不知道吧?据说祥瑞天降那日,除了嘉禾、嘉瓜,还有好几株西域白茉莉天生成文的瑞应……”

    “瑞应?孝宣皇帝即位前,上林苑有虫食叶成文,为公孙病已立五字谶言。结果上书谈谶语的那位不还是以妖言惑众的罪名被斩首了……”

    “那纯是那上书的议郎学问不精,公孙者,刘公之孙耳,却说什么公孙氏当为帝,不是呆子是什么?”

    “你却道是学问不精?议郎眭弘那是议立孝宣皇帝,犯了大将军霍光的忌讳。”

    “你们几个也真大胆,不怕议论起来也犯了什么大人物的忌讳?”

    商贾富而无实在名位,谨慎二字那是切切挂在心上的。然而开阳门外就读太学的那些世家子弟,却又是一番别样风貌。

    较诸后世国子监诸生,因为科举制度的铨选规则已定,并不甚为人所重,乃至渐渐沦为杂流官的培养基地。而在汉时,太学便是为国储材、汇聚天下英才之选的清要之地,隐隐的都有些明清年间小翰林、小科道的意味。

    除了少许大族的嫡长子弟能靠着家世与清议品鉴,直接走了察举征辟的路子,大半大家子弟想要出头,太学就读这一关便少不得要走一遭。毕竟太学生不论是入郡国为官,还是入大将军、三公等高官府下为幕僚掾属,都比常人容易许多。

    因此上,考察汉时士风,也就是这些官僚预备役的太学生在历次政治活动中最为显眼――上书、叩阙,什么容易博眼球就搞什么。某种意义上,太学生这个团体,就是党人一派联通朝堂、士林与民间的最大喉舌。

    今日还是赵氏老店,还是那么一群太学生,气氛比起往日,却多了三分的凝重。不为别的,只为今日太学中授课,不讲别的,却是讲起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虽然后世从宋儒起,揭批董仲舒的呼声就一直不断,加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黑账,最后直接把这位喜好设坛招龙求雨、说是儒家宗师却更像是道门领袖的汉儒领军人物踩得不能翻身。然而董仲舒的“天人交感”理论,却反而被儒家出身的文官集团们继承沿袭了数千年而不肯放松那么一丝半点。

    远的不消说了,如今筑三峡大坝,也有一班通身满清僵尸气味的名人,大喊灾异示警,就足见得这套理论的深入人心和强悍生命力了。

    文官士人对董仲舒这套理论青眼,也不是真的对鬼神玄异之事有偏好,只因为在整个漫长的封建时代,帝王的权威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愈见完善,使得文官士人集团再没有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相对自由。于是,天人交感,帝王有道祥瑞现世,帝王无道灾异频发,这一理论,就成了文官士人集团仅有的制约皇权的武器。

    这也就是汉代大儒在治经之外,往往热心于纬书图谶创作的根本动机。原因无它,只在于文官集团要掌握住对于“天意”的解释权耳。

    然而一套理论想要切实变成制约皇权的套索,靠这理论的伪信徒可远远不成。走江湖的骗子骗人,还讲究一个先骗住了自己,再去骗别人。汉儒大讲谶纬灾异,骗住了几个昏君诚然有的,汉武帝、汉光武帝这样的英主,对这玩意也不免有一点半信半疑,然而纵观有汉一朝,对这套谶纬神学最为热衷的,却是儒生们自己。

    翻开厚厚一部两汉史,农民起义之外,还有一个甚为奇葩且层出不穷的分支,名为儒生造反。原因无它,很多钻研谶纬一辈子的老儒生,偶然获得一部偏门纬书,得了上面某些“何人当王”的预言,就立刻当成是天降神谕,欣欣然地公开自立为帝。当然,这样的糊涂皇帝就像后世二三片警就剿灭的那些个乡村王国一般,基本上都被当地的亭长乡老就近镇压了。

    虽是如此,却也足见汉儒好谈谶纬灾异的风习是如何的深入了骨子里。

    这可不是后世小年轻玩的星座、命宫之类流行花俏的占卜游戏。倘若后世的星座周刊、高人卜算节目里说什么火星犯白羊宫,大不吉利,那位合肥出身的宰相合该下台滚蛋。且不说这节目要立刻被拿下,连观众也深觉遇上了邪教的神棍,非要唾一口唾沫去去秽气。

    然而在此刻的大汉,要有了客星犯太微、城门涌赤泉这样的亿兆,惹动民间惊恐、士林清议,不要说丞相滚蛋下台,就是大汉天子,也要避朝以示虔心的。

    就在这样的一种风气里,诡异的祥瑞潮一波一波地出现,对于识字无多的寻常都门民户,祥瑞降世,不过是多了三分惊异,三分诧异,余下的也就是谈资而已。祥瑞这东西,皇帝天家看重,对寻常民户,却未必有什么积极意义。

    可是对朝堂上的入臣,士林中的儒士,这凭空而来的祥瑞大批发,带来的便是猜疑,便是忧惧了。

    今日在太学讲《天人三策》的乃是经学名门汝南袁家的门人,姓张名津,也挂着太常寺五经博士的官衔。

    像张津这样的五经博士,大半都是极讲究礼法尊卑的,孔老夫子云“割不正,不食”,又道是“食不言,寝不语”,酒肆这种地方,实在与五经博士这样的正统士大夫大不合宜。

    不要说此时,就是后世北宋汴梁,有身份地位的正途士大夫从酒肆沽酒买菜待客,仍然是一桩不体面事。

    不过如今士风经过两度党锢狱摧折,已然大坏,五经博士入酒肆饮酒取乐,倒也不算罕见。

    论年纪,张津不算大,三十许人,风仪也不坏,面上总保持着三分笑意,叫人一望而觉可亲。他就这么在酒肆正中主位坐了,环顾了一圈四周,洒然朗笑道:“李生、樊生,今天你们做东,我便向你们讨一杯酒喝。”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77章 ?天湛湛处有雷声(二)

    身有五经博士的位分,张津便有一分师长的情面在。{首发}何况张津身后立着的是汝南名门袁家,对太学生中那些领头人物,也算是看顾有加,这几重关系算下来,张津扰学生们一顿酒菜,又有什么说不过去处?

    赵氏老店今日是被李垣、樊翮两个大族子弟包下来了,酒水用的是仿着禁中尚食方子酿出的桃花甘醪,一应按酒的干果蜜饯、鲜脍肥鲊之类,更是摆满了几案。

    南阳大族豪富,于此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游宴陈设之下,与会的诸人却都是沉默无言,只有李垣、樊翮二人,执壶向张津斟酒为寿。

    张津仗着与在座诸人有半师之分,点头笑着受了,随即一执杯,向满座的太学生开口道:“诸君皆一时英华之选,早晚必为庙堂栋梁,作此南冠之态又是何苦?既成高会,则请诸君满饮此杯!”

    有他带头,满堂的太学生就是再郁郁,也不得不举杯虚应一番。

    酒过三巡,传菜数道,纵然人人心思都不在这饮宴上面,摄入的酒精也隐隐冲上脑门。大凡饮宴到了此时,脑子就不大管得住口舌了,席间众人起先还只是议论些文章学业,后来这话题却是不约而同地奔着褒贬朝政去了。

    虽然只是大汉年间的酒桌朝议,然而太学的地位几同于后世的京畿党校,这议论起来,也就分外地见水平:

    “孔子尝云,‘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戴礼》又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是故公羊传云‘季姬归于鄫,雷电击夷伯之庙’,此即天人感应之义。”

    “董子又云,‘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这是援引先圣先哲之言,提纲挈领的。

    “两番党锢,正人不朝,君子处于山林,此即刑罚不中也。天投虹霓化为黑气,青蛇阴质踞乎帝座,此怨恶畜于上而妖孽生者。”

    这便是拿着之前的老账做计较的。

    “数日以来,都门有嘉瓜瑞兽之异,然而嘉瓜入朝,无故自裂,杀黄门内监数人,瑞兽瑞禽则大半死于走卒愚氓之手。此非瑞也,是西狩获麟而素王梦于两间,实为凶异之兆!”

    “更有绣衣童女,传童谣于街头巷尾,俄而隐沦无踪,此实火星荧惑之精,示现灾异之相。其歌略云,灵芝秀,白花开,此金德用事之兆也。赤乌死,赤鹊醢,此赤德不继之兆也。更有双蛇走,上天来之语,《汉书》曰,皇之不极,是谓失德,则有蛇孽……这实实的是大凶之兆啊!”

    这样引经据典下来,已经有气血尚盛的太学生在那里拍案而起了:“我辈入读太学,以志操士风相砥砺,所为者何?正在‘报效国恩,守正诛邪’八字上,阉竖乱政,正鼓而攻之可也!”

    这些太学生正在愤愤然热血冲脑头上,冷不防坐在主位上的张津冷不丁来了一句:“诸君胸怀高义,志操忠愤,然城狐社鼠,与宗庙相始终。诸君鼓而攻之,是欲蹈陈蕃、范滂、李膺诸君子后尘乎?”

    只一句话,就噎得众人则声不得,只能噤声。

    不料这位五经博士只是微微一笑,伸箸挟了一片鱼脍送到小碟里蘸了蘸调料,慢条斯理地送进嘴里品了品,方才放下漆箸,点了点李垣、樊翮这两个隐然为太学生领袖的角色。

    “郑伯克段于鄢,所恃者何?多行不义必自毙,诸君,姑其待之,且为大汉留此有用之身。”

    ……

    ………

    太学生们在赵氏老店中慷慨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时节,步广里张让在宫外的大宅也是好一通扰攘。

    要论自奉之厚,刘宏这荒唐贪财天子算是做了初一,张让这个内宦里的班头加天子阿父就做得了十五。张让在步广里的这处外朝居所只是他方便退值歇脚之处,只占了个紧邻宫掖的好处,然而也是旧年宗室大臣府邸,前后二十进,庭院深深,与洛阳市朝隔离成两个世界。至于洒扫驱使的仆从婢女之类,少说也有数百人。

    至于他修在城中的正宅,更是按照宫中规制构建,禁中楼台殿阁一应俱全。这种犯忌之事,无论放在哪一朝,都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了。然而遇上了刘宏这个皇帝中少见的奇行种,只要张让等主持的种种聚敛大计,能奉养得起天家,奉养得起裸游馆里那一群群的光屁股俏娇娘,让刘宏能侍弄得起望舒荷、夜光苔等等海外贡来的奇花异草——

    臣下造屋违制又算什么?

    虽然朝野很有些传言,道是张让进言,天子不可登高,以免冲犯恶气。而天子也信了张让这一套,所以从不登高远望,以至于看不见张让那违制的府邸。

    这样传言,谁信谁是二傻子。不过是刘宏这贪财贪出境界的皇帝,看在张让应奉天家得力的份上,装傻乔痴不去理会罢了。

    有这样的圣眷,张府下行走的角色,那气派也便格外与众不同起来。

    因为护送祥瑞入宫,张让被某个仙术士恶意改造过的那颗大号西瓜炸弹扫着了台风尾,左臂给爆射而出的瓜子开了个洞。受了这样皮外伤,要是壮年人犹可,可张让也是历经二朝、奔六十而去的老头子了,就算有宫中医官看诊,当今天子又将宫中许多名贵药材如流水般赐下来,照样架不住张让虚耗了如许多的元气。

    张府上下,上至一班仰赖张让也混了个官身的亲族,中到一众腆着脸送上门来投效的门客,下及那些也仗了张府势力耀武扬威的奴仆,谁不晓得这老太监才是大家的擎天玉柱、衣食父母?迎着老太监就要回府静养,一府上下,甭管是出外为官的子侄辈,还是打理田庄的亲族中人,一个个拿出学习二十四孝的狂热劲头,奉汤进药,忙了一个衣不解带。

    至于那些奔走张府的门生故吏,此刻活动更切,举荐名医的,敬献补药的,就是排起长队也只见得寻常。要说起来,还是阉党中那位城门校尉最有创意,就立在张府门前,将裤子剥了去,着人备好棒疮药,又寻了一个杀猪宰羊以快刀著称的屠夫,就这么硬割了三两大腿肉,献了上去。

    城门校尉可以白着脸咬牙强撑,只道是师法孝子割股疗亲旧例,请张让老大人吃啥补啥,早日将养好了身体。但是那一大块带血冒油的大腿肉,就算是张让这样从宫闱里步步是血杀出来的强者,见到了也只有想吐的份,绝不敢下口。

    城门校尉在张府上大表孝心,割股疗亲后也只能告病回家先调养起来。他的副手,城门司马安陵,却也不能将城门校尉的公务接替下来,只能打发各城门候自行理事。原因无它,要论起亲戚来,安司马算是张让家母族出身,天生的阉党,没得选边站。何况张让吸取了当日陈蕃、窦武教训,城门校尉、城门司马,都是安插任用的私人。

    说起来,这位忝为副手的安司马,反而是张让交托信重的关键角色。

    一般说来,太监家的亲眷,大抵上都是才具有限之辈,要真是正经人家,也不会送家中子侄入宫当太监的。安司马算是矮子里面挑大个,也能办事,除了性子操切一些,也算是张让亲族里不可多得之人了。

    须知道,党人与阉党斗法这些年,这些跟着大貂珰鸡犬升天的亲族子弟,从来就是头号突破口,张让的老同事、中常侍王甫,就是栽在这帮猪队友亲戚手里。比起来,张让这个外甥已经算得十分少见的得用之人了。

    安陵也对张让这个老娘舅十分地尽心,张让在靠近禁中的这处居停疗伤将养,他这个城门司马就兼着了联络内外、统合人心的职责。眼下,他就立在二门耳房处,拿眼一扫那些趋炎附势之辈送来给张老常侍问安的礼物:

    “这瓜蔓珠纹锦是哪个送来的?如今老大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瓜’字,立刻连名简一起退回去!只把他职分、名字记下,待老大人精神好些,就打发他到西北吃沙子去!”

    “送麒麟竭?不要留,老大人的伤就是献祥瑞引出来的,这些麒麟凤凰之类,都是忌讳!一概不收!”

    “河南尹、洛阳令求见?传话过去,就说老大人正在静养,不见外客,尤其不见洛阳署的!”

    安司马这样指挥若定,俨然也有一军将主气度,张府这些管事的也莫不折服,手头上有几样差遣的,都要向安陵报过才好理事。只一样不好处,就是安司马管着洛阳城四面十处城门,八百多门吏士卒,这丘八兵痞习气也是深重,一言不合,就立刻抡马鞭抽过来了。

    就比如现下,就见一个内宅管事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大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后宅闹起妖怪来了!”

    还没站稳,这管事脸上就吃了安陵一鞭子:“光天化日之下,说什么鬼话!”

    吃了这一马鞭,那管事的脸上就是一道血印子,他也不敢拿手去摸,只能呲牙咧嘴的硬忍着,垂手禀报道:“小人说的句句是实,宅子后园地上,凭空生出许多怪鱼来了!”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78章 ?天湛湛处有雷声(三)

    天下事,从来都是怕什么来什么。{首发}一场天降祥瑞,阉党从头到尾心热无比,极想借着这番异兆将之前党人一派到处传扬的蛇踞御座、天投虹霓这些灾异打压下去。须知道,祥瑞来朝,这是君王圣德,上天嘉护的好兆头,足可以塞住蔡邕等一干清流借灾异谤讥朝政的影响。

    你们这些自命清流的酸儒,总是借着灾异诋毁我辈阉党,如今天降祥瑞来献,你们那些“奸佞当道,君王失德而灾异频出”的废话,也不好意思再提了吧?

    愿景这般美好,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各种祥瑞,瞬间就变成了凶诡妖异之事——经史所载,山海经、白泽图所传,有妖物变怪,有鬼魅惑人,可听过西瓜爆炸杀人没有?

    要说凶兆,这可比什么青蛇盘踞御座之类凶异得不知多少倍,险而又险的就差点让十常侍变成了九常侍!

    因此上,安陵这一众张让的亲族内眷,对于这些*以外鬼神之事,那可说是慎而又慎。安陵甚至直接从宫中招了几个祠祝令署下的咒禁博士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