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剑-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牛掌柜与夏侯渊相见时,双方同样没有一丝印象。

    世上什么是最重要的?自然是亲情。幸福时,有亲人共享;危难时,有亲人共担。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也不过是镜中之月。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友情,比如说曹操与夏侯惇的患难与共;与孙策的一见如故;与张辽的心有灵犀。正是这种无法言明的友情,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为了守护天子之剑与高祖金牍,一定会同心协力,风雨同舟。

    更是包括了爱情。曹操与张魅相互挂念,相互奉献,患难之际见真情;刘备与糜月为了一句十八年前的承诺,恪守婚约,千里寻妻,这也是爱情。

    董卓与张角等人,为了所谓功名利禄,不惜阴谋诡计,不择手段,滥杀无辜,祸国殃民。身边的亲人不惜用来当做棋子,为了拉拢吕布,董白不顾孙女的幸福;为了谋朝篡位,张角对亲生女儿不管不顾。他们这些人,就算一时风光无限,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张辽与曹操早已悄悄商议决定,卧牛山庄自然坚守,但清河城中的族人也不可不救,虽然自古国与家难以两顾,忠与孝难以两全,但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尝试总会开火结果。

    与其待机而行,不如主动出击,他们决定提前在城中埋伏,杀‘鸿门‘和吕布一个措手不及,一旦得手,就等于断了董卓一条臂膀。这几人两人不露神色,表面平静,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这件事,张辽要亲自带队去做,只求速战速决,不给张角可趁之机。留下牛掌柜与二弟三弟同守山庄,无论发生何事,都务必坚守不出,卧牛山易守难攻,短时内是安全的。

    现在就等清河城中的消息了。

    等夏侯渊兄妹相聚后,曹操问及是否有曹仁与曹洪的音讯?他们去打探糜月的消息,本来讲好的在邯郸城中碰面,现在所有人都来到卧牛山,如果他俩去了邯郸,又怎么办呢?

    夏侯渊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曹操内心有些担心,从时间上讲,他俩也该回来了,难道是遇到了什么意外?他打定主意,等清河城之事处理完后,自己有必要再亲自去趟邯郸。

    曹操与张魅回到自己房间,说了许多相互牵挂的话,当曹操讲到在巨鹿‘垂柳坊‘内中了二叔埋伏,在’河古庙‘又被父亲追杀,不禁黯然落泪,一边是她的生父,一边是她的情郎,眼见双方势同水火,真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而这种矛盾,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关乎国家大事,民族大义,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调和的,真要到了那一天,自己该如何抉择呢?

    张魅心乱如麻,依偎在曹操怀中,默默地流泪。曹操也明白她的心思,他想安慰张魅,想了半天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得用手轻轻抚摸她的秀发。

    又说到目前卧牛山庄和清河城的局势时,并且将计划告诉于她后,张魅抬起脸,深情地看着曹操,说道:“此去清河,必定凶险万分,我知道你一定会去的,可千万要小心才是,我会留在山庄等你回来。“

    多么善解人意,曹操非常感动,他热泪盈眶,重重地‘嗯’了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张辽派人来请曹操,说是三爷张迁从清河城赶回来了。
………………………………

第一卷   取剑 第五十五章  招供

    当曹操赶到时,不但见到了张迁,同时见到了沈清风。

    沈清风与曹操算是‘老相识’了,两人再次见面,笑着打了个招呼。曹操见张迁和沈清风两人满脸倦色,便猜知他们为了拿获段水清殊为不易。

    沈清风代表着‘江东盟’及孙策拜见庄主张辽,张辽忙请他坐下叙话。

    “带进来。”张迁一摆手,只见被俘的段水清被五花大绑,被几个人押着进来了。

    “跪下”那几个人大吼。

    段水清神色慌张,满脸惧色,看着张辽和曹操等人,不由自主地身子发抖。

    张辽站起身,走到段水清前面,先是围着他转了几圈,然后静静地半低头盯着他的眼睛看。

    段水清见张辽一句话不说,只是盯着自己看,不禁心里有些发毛,寻思着这位大名鼎鼎的卧牛山庄庄主指不定会怎样处置自己呢。

    张辽挥挥手,示意手下给他松绑,然后亲自搬了个矮凳给他坐下。段水清有些晕眩,歪着身子坐了上去。

    忽然,张辽‘啪’猛地拍了一下桌案,厉声喝道。

    “段水清,你叔父三人是鬼迷心窍还是被猪油蒙了眼睛?你段氏在‘滇国’的所为我也略有耳闻,你父王段璋也算勤政爱民,滇国百姓总是得了不少好处。‘滇王’之位让于孟氏,乃是董卓弄权,祸乱之举,并非朝廷之过,你叔父段珪身在皇宫,有什么看不清楚?怎么能反而认贼作父,投靠董卓,加入‘鸿门’呢?“

    要么是一句话不说,要么如激流倾泻,段水清吓了一跳,差点从矮凳上摔下来。

    张辽一席话,说的段水清冷汗直流,他噗通跪倒在地,碰碰直磕响头,前额都出了血,痛哭流涕道:“庄主饶命,我说,我都说。“说完又连连磕头。

    张辽使个眼色,曹操会意,马上端了盏茶水过来,扶段水清重新坐到矮凳上,将茶水递到他的手里。

    段水清感激地接过,咕咚咕咚几口喝光,没等张辽发问,便自己说了起来。

    “我段氏失势后,我兄弟二人成立马帮,贩卖马匹,养活家族绰绰有余,原本并无它意。是叔父找到我们,哄骗说眼下有个机会能帮段氏夺回滇国,助我兄弟重登王位,所以,所以我们这才动了心。“

    “是什么机会?”

    “就是,就是天子剑与高祖金牍。”

    “段珪如何得知?”

    “据叔父讲,这件事其实董卓早就知道了,为此早就开始布局,曹氏家族的‘青虹剑’,夏侯家族的‘霸王剑’,‘江东盟’的‘紫电剑’,丐帮的‘双股剑’(开始时董卓以为在丐帮中),包括庄主手里的‘七星剑’都是他的抢夺目标,后来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

    “董卓又如何知道?”

    “是一个叫鬼影子的告诉董卓的。”

    又是鬼影子!这个人真是无处不在。

    曹操总觉得无形中有只大手,牵着所有人的鼻子,包括五行剑的传人以及董卓张角等人都是任人摆布的棋子。他内心深处隐约有这种念头,只是苦无依据。

    “鬼影子又如何知道?”张辽继续发问。

    “鬼影子与叔父同是先帝爷身边的太监,据叔父说,董卓他曾数次逼宫,意图谋害先帝,幸亏叔父等人贴身保护才多次化解危机,谁曾想鬼影子他,他竟然勾结董卓,里应外合,才使先帝爷遭了董卓毒手。先帝爷浑然不知,临终前还视鬼影子为心腹,将天子剑的秘密相告。“

    “这么说,段珪他也就知道了?”

    “不,此时叔父他正在与叛军厮杀,先帝爷驾崩前身边只有鬼影子一个人,谁知这个人吃里扒外,转眼就将秘密告诉了董卓。庄主明鉴,当时叔父实在迫于形势,走投无路,才投靠董卓的。”

    鬼影子是先帝爷生前的太监,这个身份让在场的众人非常吃惊,他竟然是先帝爷的人!

    按照段水清的说法,闹了半天,鬼影子才是罪魁祸首,因为是他背叛先帝,而将天子剑的秘密告诉了董卓。

    “鬼影子叫什么名字?”

    “他整日蒙着脸,没人见过他的样貌,真实姓名更无人得知。”

    “胡说,先帝爷既肯将如此重大机密告知,必是身旁宠信之人,段珪朝夕待在先帝爷身旁,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姓名?”

    “都到了这个地步,小的又怎敢欺瞒庄主呢?鬼影子虽为太监,但并非与叔父一样朝夕服侍在先帝爷身边。据叔父讲,先帝爷晚年秘密成了一支贴身卫队,叫做‘游侦卫’,与叔父率领的‘十常侍’一明一暗,保护在先帝爷周围。先帝爷早就察觉到董卓蠢蠢欲动,曾派身为‘游侦卫’卫长的鬼影子暗中取董卓首级,想不到先帝爷看走了眼,真是所托非人。“

    先帝爷派鬼影子去诛杀董卓,鬼影子反而与董卓沆瀣一气,谋害先帝爷,原来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张辽与曹操等痛心疾首,无不心中暗骂鬼影子吃里扒外,无耻小人。

    刚想到这,曹操又冒出个念头:“那也不对啊,鬼影子如果是卑鄙小人,那么他为什么又把董卓和张角等人的阴谋暗中泄露?”

    良心发现?还是另有阴谋?

    “五行剑聚齐后,如何开启髑髅台?”

    “小的不知!这件事鬼影子也不知道。”见众人全盯着他,赶忙又补充道,“小的兄弟两人从未投靠董卓,也从未加入‘鸿门’,只是听从叔父安排的,这些事都是叔父说所说,小的委实不知啊。”

    看他的神态,似乎真的不知。

    “董卓他费尽心机,抢夺五行剑,若然不知开启机密,岂不是竹篮打水?”曹操有些怀疑。

    “哦,对了,小的想起来了,叔父曾经说起太平神教的教主张角似乎知道这个秘密。”

    这句话一出,众人无不吃惊,张角怎么知道?难道他找到了任敖的后人?

    “这句话,是张角自己说的,真实与否,董卓也不清楚。董卓也曾四处查探,可那任敖自从封印了高祖金牍后就失踪了,有人说他远赴西域,有人说他逃亡大漠,也有人说在黄河边发现了他的尸体,而他的后人更是如人间蒸发,全部消失了。董卓也是无奈之中,宁可相信张角的话,这才暗中与之合作。”

    这么说来,张角的话也未必可信,更有可能是他依此为幌子忽悠,目的是稳住董卓好趁机发展黄巾军,事实证明,正是董卓的纵容,才导致黄巾军日渐坐大,尾大不掉了。

    为了一己私利,董卓竟致国家大事于不顾,纵容黄巾军祸国殃民。曹操与张辽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董卓连先帝爷都敢动手,又怎么会顾及大汉帝国呢?在他心里,找到天子剑与金牍,好谋朝篡位,才是他唯一的念头。

    “照你刚才的话,既然没有加入‘鸿门’,那么吕布是不认得你了?”

    “是的,小的也从未见过吕布。”

    “据曹兄说,段珪曾交给你一件物什,叫你与那吕布联系?”

    “这是叔父身在‘鸿门’的符牌,就以此物相认。“

    张辽并未接过段水清递上的符牌,而是看着段水清眼睛说道:“你段氏蒙冤,但关‘江东盟’何干?清河张氏又有何罪?段珪之罪,依然不可饶恕,你若将功赎罪,多少可以减轻他的罪孽。”

    “小的愿弃暗投明,请庄主吩咐。”

    “好,明日你就动身,骑快马抄小路奔馆陶,就说段珪已经得手,让吕布快速赶赴清河。”

    张辽的意思非常明白,既然准备在清河先行埋伏,让段水清去当诱饵,将吕布等人带入包围圈,叫他有来无回。

    “庄主不可轻信此人,万一他突然变卦,咱们可就被动了。”

    张辽看着段水清,段水清也看着张辽,两人谁也不说话。

    曹操看着段水清眼睛,一字一句说道:“古往今来,有人名垂青史,有人遗臭万年,你段氏也曾是一方之主,难道真的想被人戳脊梁骨不成?”

    段水清一口咬掉左手小指,依次明誓!

    曹操冲他竖起大拇指,张辽于是斩钉截铁道:“就这么定了,大家用过晚餐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动身。“

    晚上,曹操与张魅同床而卧,说了很多话,聊了很多往事,说着说着就听到曹操发出了鼾声,想必是这些天惊变太多,心神劳累。张魅轻轻地给他搭上凉被,自己侧身向内,却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一大早,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段水清死了。

    确切地说,是在他睡觉的房间上吊自杀了。

    怎么会这样?

    难道是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羞愧难当,所以才没脸见人?

    难道是他突然反悔,不敢或者是不愿前去馆陶?

    段水清既然肯说那么多实情,又已答应将功赎罪,说明他内心善良的一面已经显现,此时怎会一死了之呢?

    众人来到段水清的房间,果然见他身体僵硬,双腿耷拉,吊死在房梁之上。张辽命人将他放下,看尸体还略有温气,显然死去时间不会太长。

    上吊之物,是用他自己的衣衫撕成布条,然后拧成麻花状拴在房梁上的。

    “昨夜是谁负责看守的?”曹操问道。

    旁边两个庄丁慌忙跪下说道:“是小的两个,不过小的们没人听到任何动静,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生人进过他的房间。“

    张辽挥手让他们退下,他很相信自己的手下。

    张辽自言自语:“大意了,大意了。”

    曹操接住他的话音:“庄主的意思是,如果昨夜将段水清放在囚室看押,那就不会出现意外了。”

    张辽点点头:“知我者,曹兄也!囚室戒备森严,凶手不易进去,反而能保全他的性命。”

    曹操劝道:“庄主不必自责,你也是一片好意!他及也诚心悔过,又答应帮咱们的忙,怎好能还让他住在囚室里呢!”

    两人说话功夫,有人仔细检查了尸体,却没有找到任何伤口,看起来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自杀了。

    在场的人心中都充满疑惑,没人相信段水清真的是自杀而死,但又找不出证据,心里都不是滋味。
………………………………

第一卷   取剑 第五十六章  送殡

    正无从查起,曹操忽然闻到一丝熟悉的怪味,如果不细心是非常难以察觉的,曹操能够闻到,是因为这种怪味似乎从什么地方闻到过。

    曹操再次检查尸体,终于发现怪味似乎是从头部发出,曹操用手捏住尸体双颊,稍加内力,段水清嘴巴张开,众人看的清楚,他的嘴中喊着一朵枯萎的花朵。

    曹操用一根竹签将花朵挑出来,花朵是采摘后风干了的,个头不大,最奇怪的是花朵颜色,即使枯干了的,依然看出花瓣分黄、红、蓝、紫等颜色。

    这是什么花?花朵大家见的多了,可是一朵花的花瓣同时有这么多种颜色,大家还是第一次看到。

    花朵又怎么会跑到死者嘴里了呢?莫非这花朵就是他的死因?

    看起来上吊自杀的可能性骤减,因为一来他嘴里含有如此来历不明的奇特花朵;二来根据经验上吊死者大多嘴巴大张,而段水清却嘴巴紧闭,显然是人为所致。十有八九是先被谋害,然后再伪装成吊死的假象。

    众人将目光都集中在曹操身上,这个人真是心思缜密,他是怎么猜到死者嘴巴里有东西呢?

    曹操是五禽门弟子,祖师爷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曹操的师父虽然是另立剑派,但也通医术,记得有次随师父远赴西凉,就曾经带回来过这种花,尤其是这种怪味,所以才能引起曹操的注意。

    “这种花叫‘七色堇‘,据说每朵花都有七个花瓣,而每个花瓣颜色各不相同,分别为红、黄、紫、绿、蓝、青、橙,听恩师讲,这种花只在西凉茫茫戈壁之中才能生长,能治疗头风之症,但也含有剧毒。干枯的花朵,只要遇水就会毒性大发,段水清口中被人塞入’七色堇‘,遇到唾液便自然产生毒性。“

    曹操的一番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同时也马上意识到,既然段水清是他杀,那么山庄里面就一定有‘内鬼‘。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因为上次独角仙就不明不白地跑了,这次段水清就不清不楚地死了,难道山庄里有张角或者董卓的奸细?

    张角的嫌疑最大,他对天子剑垂涎三尺,往日里不断派人摸上卧牛山来,虽然不曾得逞,但始终贼心不死,独角仙是张角的护法长老,只有同党才会冒险救他。

    至于段水清,一定是因为他投诚后讲了许多秘密,为了防止他说出更多隐情,这才将之灭口。

    怎么办呢?山庄里人口超过三百多名,要想找出奸细可不容易。

    一想到奸细,张辽蓦然想到:“坏了,昨夜一时疏忽,忘记了问是谁出卖张氏一族,将‘乾坤弓‘机密告诉了段珪。”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就在清河城中,可惜昨日忘记了问。

    段珪与段山明早已死去,如今唯一知情的段水清也被人灭口,看来是永远无法知道谁是内奸了,清河城里张氏数以千计,更不易查找了。“

    本来今日去清河城里埋伏的,一旦这个内奸走漏了消息,岂不是功亏一篑?

    怎么办?是否要改变原定计划?

    后果很严重,事情变得有些复杂了。

    张辽来回踱步,反复思考,心神有些乱。

    曹操呵呵一笑:“大家不必多虑,如果曹某所料不错的话,此时的内奸已经离开了清河城。”

    什么?内奸自己离开了?众人瞪着眼睛,似乎觉得不太可能。

    “诸位请想,段水清在清河城被孙策兄弟抓获,整个清河张氏定然全都知晓,被押解到山庄后一定会供出是谁勾结段珪,出卖了‘乾坤弓’机密,那么他还敢待在城里吗?”

    “有理,有理。”牛掌柜接着道,“曹公子说的妙极,城中奸细知道段水清供出自己,庄主必定派人前去抓捕,换作是我,昨夜就逃之夭夭了。”

    不管这个奸细是谁,只要离开了清河城,也同时就暴露了他的身份,日后再计较不迟。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段水清这个‘饵‘死了,怎么去钓吕布这条’鱼’呢?

    段珪叔侄三人都已经死了,万一吕布不来清河城,那么精心布置的大网可就白白浪费了。

    众人拿眼睛盯着张辽,张辽一时也没有主意,就将目光转到曹操身上。曹操又是呵呵一笑,说道:“段水清死了,但是段珪的符牌还在,诸位不认识吕布,然而吕布也同样不认识段水清啊?”

    张辽恍然大悟:“也就是说,随便找一人前去,只要拿着段珪符牌,吕布又怎知此人是不是段水清本人呢?曹兄足智多谋,在下心服口服。”

    “庄主过谦了,不过还有一事请庄主三思,虽然清河城中的奸细暂时不用多虑,但是山庄内潜伏的奸细还在,庄主一定要早做安排,稳住此人,才能抽身解决清河之事,独角仙与段水清的一死一逃就是教训呐。“

    曹操说的非常在理,短暂商议后,决定由三爷张迁冒充段水清,前往馆陶引诱吕布;张辽、曹操、夏侯惇再加上沈清风,带领一百名庄丁下山;剩余所有人留守山寨,由牛掌柜统领防守。

    毕竟清河城中还有众多张氏族人,还有孙策、黄盖与太史慈,就算不能一举将吕布消灭,杀他个措手不及,打乱‘鸿门’的意图也是好的。

    再三嘱咐牛掌柜千万小心之后,张辽与曹操等人即刻下山。

    进了城,夏侯惇带领庄丁前去祠堂外安置,曹操和张辽先来到老族长家中。

    宅门外巷子口插着一根高大的灵幡,是一根高大的木杆,上面帮满了一张张的白纸,随风飘荡,哗啦作响,按照当地风俗,老族长年满百岁,那么白纸应该就是一百张。

    大门两侧挂着两匹长长的白布,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百姓,轮流着进出张府,前来吊唁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曹操记得初来清河城时可是人人家中张灯结彩,人人脸上喜气洋洋,如今却变成人人脸上悲伤欲绝,人人眼中黯然泪下。

    进了大院,更是满院的孝子孝孙,全部孝衣孝帽,跪在地上哭声不断,大院里树上,门上,甚至石头上都缠满了白布,早有人递上孝带,张辽两人束在头上,快步进了灵堂。

    进了灵堂,迎面是一口漆黑厚重的棺材,中堂上书一个大大的‘奠’字,两侧挽联‘一生质朴留典范;百岁楷模遗嘉风。’

    两侧同样跪满了身着重孝的孝子们,只不过能在灵堂里的人,轮辈分要比院里的人高的多。

    就连张兆槐、张兆樘等老人也都在场,他们与老族长同辈,一起坐在一排长凳之上。就连同族不同宗的张文经、张文继等也来了。

    今日本是老族长张兆楷百岁诞辰,却变成了最终祭日,怎能不令人悲伤?张辽和曹操手扶棺材,跪地痛哭。

    然后挨个给在场的老人们跪拜,张兆槐等赶忙将二人拉起。

    张兆槐将三人引入侧室,曹操见孙策等人也在里面,大家相互引见后,一起坐下说话。

    果然,曹操猜测的非常正确,段水清被擒的当晚,张文纬就连夜出逃了,毋容置疑,他就是出卖‘乾坤弓’的内奸。身为这一支张姓的长辈,张文经连连表示羞愧,说族中出了这般贪生怕死、卖‘弓’求荣之辈,实在没脸再‘见’老族长。

    事已至此,也没人再行责备,今日就是老族长大殡的日子,有什么事都得顺延,先等老族长入土为安再说。

    自然,城中设伏的计划,也同样等过了大殡再说。

    早早用过午饭,浩大的出殡仪式开始。

    这是清河城里近几十年来,第一次出现如此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