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剑-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老前辈用长剑划拉身后土墙,更多的青砖暴露出来,三人这才看清,这竟然是一道青砖砌筑的挡墙。

    细看之下,上面还有图纹画像,周圈是整齐的‘回’字形云雷纹,正中央赫然画着一位大神:人面蛇身,目露神光,蓬头玉面,尾巴硕长;两条青蛇作耳环,一条白蛇当项圈;双手还抓住一条粗大的赤蛇。

    正是传说中的上古大神女娲娘娘。

    当看到女娲娘娘画像,曹操立刻断定这是秦末汉初所绘,因为这个时期的画像砖上经常出现鳞身伏羲、蛇身女娲、以及东王公西王母等上古神像;而自汉文帝之后,就逐渐流行绘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等形象,最典型的就是‘十二孝子图’(后期逐渐增补成二十四孝图)及‘七女复仇图’等。

    女娲娘娘图像一出现,整个鼠群为之一颤,不由自主地纷纷后退,再没一只敢上前一步,看起来对这位上古大神非常畏惧。

    “我明白了。”曹操突然大声说道。

    “哦?什么事?”风老前辈和无忧公主同时问道。

    “我所料不错的话,这耳室里的那些人不是在挖土,而是在封土,目的是将这道砖墙遮掩起来。“

    “为什么要遮掩?”

    “难道…。。砖墙后面有秘密?”

    两人满脸疑惑地看着曹操。

    “是与不是,试试看就知道了。”曹操用椽子怼了下砖墙,从‘咚咚’的闷响声就可以判断砖墙后面是空的。

    曹操更加用力,戳了没几下,两块青砖就被顶了进去,掉进了墙后空洞里。

    霎时一股浓烈的腐臭气味气味扑面而出,呛的曹操干咳欲呕,以此同时,一束白色光线从里面射出来,白光照在群鼠身上,群鼠无不争先恐后躲避。

    这是什么白光?怎地亮度如此之高,就算几十把火把同时点燃,只怕也达不到这般强度。

    难道是太阳光线?

    难道这砖墙背后有出口?

    难道阳光能从出口射进来?

    三人精神大振,曹操喜不自胜,从砖墙豁口朝里面大吼一声,竟然有回声!

    曹操看到了希望,正准备一鼓作气敲掉更多的青砖,无忧公主怯生生问道:“曹大哥,拆掉青砖,就会毁掉女娲娘娘的画像了,那些地龙鼠会不会……”

    曹操明白她的担心,女娲娘娘画像对群鼠的威慑力有目共睹。

    可是总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眼下有希望逃出生天,怎可不试?

    曹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给画像磕了几个响头,虔诚说道:“女娲娘娘在上,弟子被困于此,幸得您老人家神灵保佑,如今出现一线生机,弟子不可不试,乞愿娘娘您大慈大悲,宽恕弟子。“

    拜了几拜,曹操起身继续刚才的动作,青砖一块块掉落,露出一个宽敞的洞口。

    而那道白光,愈发强亮,群鼠们惊骇至极,纷纷退出耳室,躲进室外地道里。

    “来,咱们进去。”曹操背起公主率先钻进‘新’的地道,风老前辈手执长剑断后,也跟着进来。

    实际上他们不用担心,那些地龙鼠们恐惧于这道白光,根本不敢再进耳室追赶,它们虽然不甘心眼睁睁失去‘猎物’,但保全性命比填饱肚子更加重要。

    谢天谢地,谢谢女娲娘娘,谢谢秦始皇帝(虽然还不确定这砖墙跟他是否有关),不管怎么说,总算暂时逃脱了地龙鼠们的‘毒手’。

    无忧公主心有余悸:“曹大哥,你说地道里怎么会有这群妖魔呢?”

    “谁知道它们是哪里冒出来的,不过我可以肯定,它们进入地道的时间不会太长,上次进出地道,根本就没有它们的影子。”

    “那也未必,或许是少侠上次运气好。”

    “但上次地道也未被封堵,晚辈以为,这两件事是有关联的。”

    “少侠的意思是,有人将地道堵住,然后放入了地龙鼠?”

    “正是。”

    无忧公主听了,觉得挺有意思,“养鸡养鸭的倒是见过,还没听说过有人养老鼠的,它们有什么用?”

    无忧公主的话,其实也是曹操和风老前辈心里想问的话,豢养这么庞大数量的地龙鼠,先甭说有何用处,单就食物供应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起。

    在这巨鹿郡,有这个能力的莫非是……张角?

    曹操心里闪过一丝不祥的感觉,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交趾郡叛乱的旧事,难道张角也想学那反贼士津?他豢养地龙鼠是是培育‘鼠军’,好有朝一日当做杀手锏?

    若果真那样,真不知又有多少无辜百姓深受其害了。

    可是,张角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地龙鼠呢?

    “风老前辈,您方才说献计对付地龙鼠的是‘江东盟’的于堂主?”

    “哦?少侠也听闻过此人?”

    曹操边往前走,边将自己所知悉的有关于堂主的信息一一相告。

    “什么?于堂主临终前面前的人是张角?”

    “千真万确。”这件事曹操已经从孙策和张角嘴里得到证实,“不仅如此,‘江东盟’的镇盟之宝《太平经》也落到了张角手里。”

    “噢,难怪,难怪,有了此书,张角不但创立了太平教,还组建了黄巾军,于堂主啊于堂主,他身为‘江东盟’掌经长老,怎么会如此糊涂啊。”

    见风老前辈摇头叹气,曹操忙解释道:“其中曲折,晚辈委实不知,不过晚辈倒是听说‘江东盟’曾经出现过非常严重的内讧,似乎跟董卓与‘鸿门’有关,于堂主在这次变故中身受重伤,逃亡至巨鹿郡时,无意中遇到了张角。”

    “这么说来,是否是于堂主主动赠书还难以定论,难保不是张角强取豪夺,退一步说,即便于堂主诚心送他,是否带有附加条件也未可知。”

    说了这么多,三人心里更加坚定相信,这些地龙鼠的培育训练甚至指挥之法,极有可能就是‘江东盟’的于堂主泄露给张角的。

    真是太可怕了,那些野心家们一旦利益熏心,什么可怕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只是到头来受苦的还是泱泱无辜百姓。

    曹操越想越是激愤,脑海中从白马寺新皇帝遇刺,一直到卧牛山髑髅台天子剑重见天日,统统过了一遍,为了攫取权利,董卓、张角、吕布、鬼影子等等,甚至连先帝爷在内,无不极尽魑魅魍魉之能事,为了一己私欲,哪个还管百姓死活?

    为了一把名不副实的天子剑,上至朝廷下至黎民,已经付出了多少代价?

    但是曹操心里非常清楚,天子剑既已重见天日,它的故事就不可能完结,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盯着它,只会有越来越多的阴谋缠着它,因此自己身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担子也就越来越重!

    可笑的是,如今自己手里的那把天子剑,才出‘茅庐’,竟已下落不明,如今张魅等人生死未卜,自己又身中剧毒,我曹操该何去何从?

    正当曹操陷入沉思之际,忽听无忧公主说道:“曹大哥,快看前面那是什么?”
………………………………

第二卷  夺剑 第九十五章  夜明珠

    曹操忙抬头观看,顺着无忧公主手指方向,果然看到地道两侧墙上有些异样。

    刚才只顾说话和沉思,没有注意到地道内的状况变化。

    首先,此处的地道跟外面的比起来,要宽广的多,也规整的多,显然表明当初修建此段地道时更加用心。

    其次,外面的地道全是土墙,保留着开凿挖掘时的原样,而这里则两侧墙上全是砌有青砖,青砖材质和大小跟耳室女娲娘娘画像的砖墙一致。

    最后,也最为关键的是,两侧青砖墙上,似乎也都有画像。

    无忧公主手指所指的,就是那些墙上的画像。

    曹操背着公主,凑近‘墙壁’,高举火把,想仔细观看。

    其实这个时候,火把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因为前面远处传射过来的白光,基本把地道里映的如同白昼。

    曹操看的清楚,上面的图像是一条大蛇和一个圆圆的东西。

    大蛇身长过丈,足足碗口般粗细,浑身赤红颜色,蛇头上长有两根犄角,下巴上还耷拉着两撇红色胡须;灯笼般的双眼又圆又大,也是红色,嘴巴向前突出,犹如猪之拱嘴。奇怪的是,嘴巴边上还吐出火焰状的东西。

    无忧公主皱皱眉:“曹大哥,这画的怎么如此奇怪,这究竟是蛇还是龙啊?”

    “嗯,确实有些似蛇非蛇,似龙非龙,不过在我看来,它应该是叫做烛九阴。”

    “烛九阴?”

    “不错”,风老前辈接过话音,“上古神书《山海经》里面曾经记载了这么一种神兽,人面蛇身,浑身赤红,口衔火精,名字就叫做烛九阴,也叫烛龙。“

    原来风老前辈也早就发现了墙壁上的画像,不同的是他看的是右侧墙壁,而曹操与无忧公主看的却是左侧墙壁。

    大家这才注意到,原来双侧墙壁上的图像竟然一模一样,并且,一副画完结后紧跟着的另一幅画像竟然还是一条蛇和一个圆球。

    也就是说,这个地道里所有的墙上,绘满了完全相同的画像。

    风老前辈的解释,让无忧公主更加迷惑,她还是不能弄清它究竟是蛇是龙。

    看着她迷茫眼神,曹操也摇头苦笑,烛九阴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兽,世上究竟有无尚且不知,是龙是蛇又有何意义呢!

    反倒是那圆圆的球状东西,怎么也看不出是何物体。

    它比鸡蛋还小,距离大蛇的嘴巴不远,但画的非常之圆,显然在绘画之时用足了功夫。

    “是太阳吧?”无忧公主听他两人不时说起神话故事,不禁想到了夸父逐日。

    烛九阴逐日?这太阳画的也太小了吧!

    “莫非是龙胆?”风老前辈猜测道。

    可能性也不大,龙也好,蛇也好,把胆都吐出来了,还能活的了?

    曹操仔细看着圆球,自言自语道:“这个东西,怎么看着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想了半晌,曹操忽然让无忧公主从背上下来,然后蹲下身子,去掀她的裙摆。

    “曹大哥你……”她看了眼风老前辈,脸色变的绯红。

    曹操知道她误会了,忙解释道:“公主,你这腿上…。。”

    “我的腿怎么了?”她花容失色,以为伤口复发。

    “不是,哦,我是说你小腿上这图案。”

    无忧公主这才反应过来,她拉起下端纨绔,露出光滑修长的美腿,曹操看的非常清楚,她那碧玉般的左小腿上赫然刺绣着一个圆球状图案。

    跟墙壁上的图像一模一样!

    怪不得曹操觉得眼熟,方才帮她处理伤口时曾扫过一眼,只是当时不以为意而已。

    无忧公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抬头看看墙壁,再低头看看小腿,说道:“怎么会这样,这个图案从我记事起就有了,跟那上面的应该没关系吧?”

    “从小就有?”

    “是的。”

    “为何要刺这图案?”

    “是大当家刺上去的,听说我们嬴氏一族每一代人出生后就会刺上的。“

    “每一代?有什么含义吗?”

    “大当家是这么说的,好似自先祖子婴亡国之后,就这样了,至于它代表什么,就连大当家的也说不上来。”

    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作为大秦皇族,亡国之‘君’子婴让自己的后代都刺上这个图案,一定是有其深意。况且鲁王崮每一任大当家的都是秦氏族人,他们的身上也应该传承着某种使命,譬如一代又一代地帮主子刺此图案,一定是想告诫些什么,只是没人知晓罢了。

    曹操询问的眼神看着风老前辈,他也摇头不语,呆呆地看着那道白光愣神。

    越往前走,白光亮度越强,而且穿透力极强,其实这个时候,几乎就不需要火把了。

    “前辈,您在想什么?”

    “这白光,似乎不像是太阳光线。”

    “晚辈也这么想,咱们进地道时,已近申时,又进来了这么久,若当真是阳光,也不会有这般明亮。”

    “难道是……”风老前辈话说了半截,忽然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大变。

    “是什么?”曹操急忙发问。

    风老前辈没有回答,转而将目光转向无忧公主,“公主,你可曾听说过‘夜明珠’这三个字?”

    “夜明珠?是……是什么东西?”她一脸茫然。

    风老前辈又将目光移向她腿上的图案,她顿时恍然大悟:“这个图案是夜明珠?”

    风老前辈点点头,又问曹操:“少侠可知夜明珠为何物?”

    “这,晚辈倒是略有耳闻,但从未见过。”

    “老夫自幼是在海边长大,听长辈们讲过不少夜明珠的故事,也曾亲眼见到渔民们采到过,不过都是很小的‘草珠’,而传说中的‘龙珠’却未曾有一面之缘。”

    “可是这里又怎会有夜明珠呢?”

    曹操更加诧异,风老前辈不是说这东西产自海里吗?

    “呵呵,公主,这夜明珠本是你家的呀!”

    “我家的?”无忧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这东西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物什,也从未听族人或鲁王崮里的人提及过。

    “哦,准确的说,是你嬴氏先祖之物。”

    曹操二人这才稍微明白了些,前辈说的也对,毕竟无忧公主如今是嬴氏唯一的血脉了,先祖之物也自然可以说是她的。

    “前辈可有依据?”

    “老夫这么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有关夜明珠的故事,老夫听渔民们讲的太多了。秦王宫,烛九阴,白光,还有公主腿上及墙壁上的图案,这些串在一起,才让老夫如此猜测的。“

    “可是,这传说中的东西怎会在这地道里面?”

    “你们难道忘了?当年秦始皇帝东巡泰山,不幸身染重疾,在赶回咸阳途中曾在此休养,且暴薨于此。据说当年始皇帝曾得到过一颗硕大的夜明珠,从此视为珍宝,时刻带在身上,甚至每次出巡也概莫能外,但是始皇帝驾崩后,他的尸身虽被送回了咸阳,但这夜明珠却凭空消失了。“

    “前辈是意思是,这夜明珠是……始皇帝遗留下的?“

    曹操两人终于听懂了。

    “莫非这地道是先皇派人所挖?”无忧公主突发奇想。

    “有这个可能”曹操顺着她是思路说道,“即便这地道早就存在,也不排除耳室里那些白骨就是始皇帝所派埋藏夜明珠的兵士。”

    “他为何要将夜明珠埋藏起来?”

    无忧公主这句话,问的曹操一时难以回答,据说当年始皇帝病危之际,所立继承人并不是幼子胡亥,而是远在边陲的长子扶苏,是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了遗诏,埋下了日后大秦亡国的种子。这些事史书虽有记载,但当时知情者不过几人,事发突然,形势晦暗,究竟真相如何,永远不会知晓了,但始皇帝临终定有一番安排,说不定就真的派人将夜明珠封存于这地道之中了。

    说来说去,始终是猜测,三人顺着地道继续前进,又走了七八丈远,看见两侧墙壁上一副又一副全是相同图案,心里虽然疑惑为何这么绘制,但谁也没再说话。

    突然就到了地道尽头,竟然是个‘死胡同’。

    前面已经没有了路,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回头吧,那些虎视眈眈的地龙鼠们可是还在外面。

    同样,墙壁上的图案也戛然而止。

    但是,那道白光还在,并且变得亮度惊人。

    三人逆着白光,发现它是从右侧墙壁上射出来的。

    一路走来,两侧墙壁上的图案都是完全对称的,而终点处却只有左侧有,右侧则空空如也。

    是当时忘记了绘画,还是另有玄机?

    墙壁看上去全是黄土,表面湿乎乎的,跟外面的地道没什么不同,但其右上角却有个小孔洞,白光就是从里面射出。

    究竟是当年兵士们工作疏忽忘记了封堵,还是年深日久黄土脱落所致,又甚至是有人故意留下个孔洞,好给日后有缘人来访留下提示。

    有了前面的经验,曹操用木椽子去戳那黄土,果然就露出青砖模样,曹操更加用力,随着黄土纷纷落下,一面跟耳室处一模一样的青砖墙裸露出来。

    而且,砖墙上的图案同样也是周围‘回’字形云雷纹,正中央则是女娲娘娘画像。

    难道砖墙后面别有洞天?

    曹操给女娲娘娘画像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起身用木椽子戳打孔洞处青砖,随着青砖块块掉落,孔洞变大,更多白光齐齐射出,地道里面顿时亮如白昼,映刺的三人睁不开眼。

    曹操努力睁大眼睛,透过孔洞,依稀看见里面有座高台,上面模模糊糊有一圆形物体。

    而这些白光,就是自它身上发射而出。
………………………………

第二卷  夺剑 第九十六章  先祖遗物

    难道里面的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曹操兴奋起来,挥动木椽子就要想继续戳掉更多的青砖。

    忽然风老前辈制止道:“少侠暂且住手。”

    曹操以为有情况,忙停下来,看风老前辈有何吩咐。

    “老夫问你,少侠可知为何这两侧墙壁之上为何画了这么多烛九阴图像?”

    “这还不简单,刚才曹大哥说了,这烛九阴是个坏东西,它肯定是要侵吞夜明珠了。”无忧公主快人快语。

    “不”,风老前辈摇了摇头,“恰恰相反,老夫认为它是在守护夜明珠。”

    曹操猛然想起夏侯惇曾经说过的话,凡是天珍之物,周围都有守护者,他是摸金一派,颇有经历,所说的话自然有道理。

    风老前辈的话,倒是与之不谋而合。

    大家冷静下来,如果里面真的有夜明珠的话,难保也不会真的就有个烛九阴。

    那可是个凶残暴虐之物,倘若属实的话,别说曹操三人,就算再翻上几番,也不够它塞牙缝的。

    听到里面可能有怪物,无忧公主下意识地将身子靠向曹操。

    曹操却半信半疑,烛九阴是《山海经》里面的神兽,是传说故事而已,现实里十之八九不会真的存在。

    就算真有类似之物,秦始皇帝又从哪里寻来?

    再退一步讲,即便里面曾经真的放了一条,至今也过去四百余年了,它能活这么久吗?它靠吃什么生存?

    曹操有些不相信那些虚无缥缈,捕风捉影之词,传说而已,都是别有用心的人讲故事罢了。

    他操起木椽,就要继续戳砖,却被无忧公主拽了下衣角,冲他连连摇头示意。

    但是这两侧墙壁上居然画了这么多烛九阴的画像,分明是在提示来人不可轻举妄动,因此无忧公主心里隐隐不安,不敢让曹操冒险。

    曹操却笑得:“公主,既然这夜明珠本是你家之物,说不定秦始皇帝将之留在这里,就是等你来取,既然有缘,何不取之?”

    无忧公主还是连连摇头:“话虽如此,但无忧从未听说夜明珠一事,风老前辈,您确定这夜明珠是我嬴氏之物?”

    风老前辈沉思片刻,说道:“既然如此,老夫就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当然,这些这些老夫也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夜明珠也叫随候珠,是一件天生地养的稀世之宝。传说当年炎帝大战蚩尤之时,蚩尤曾经请来大荒山夔龙助战,夔龙能呼风唤雨,口吐黑雾,炎帝溃败,带领残兵败将求助于黄帝,黄帝也知道夔龙的厉害,就听从下属的建议,亲往东海水虺国,请其首领应龙助阵。“

    “水虺国,是一个古老的神秘氏族部落,相传其子民都生活在茫茫东海之中,依靠捕鱼为生,寿命极长。国中普通的子民就称为水虺,水虺活到五百岁便化身为蛟,再活五百岁便化身为龙,这个时候其体内便生出一种丹珠,叫做内丹,这内丹能吸收日月之精华,在龙的体内慢慢生长。可惜一旦生出内丹,他们的寿命也几乎就到了头。“

    “而有一些幸存者,只要能够再撑上百年,龙头之上长出双角,成为应龙,就能依靠内丹成为不死之身,然而能达到这个阶段者寥寥无几,不足千分之一。此时的首领应龙已经有了上千年道行,它受黄帝之遥,大战夔龙,两者大显神通,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直斗了三天三夜部分胜负。“

    “无奈之下,应龙吐出内丹,射出弯道璀璨光华,终于驱散了夔龙黑雾,打的夔龙口吐鲜血,跪地求饶。炎帝与黄帝趁势合兵一处,最终打败了蚩尤。只是应龙一旦吐出内丹,它的功力大减,未曾防备之下,被恼羞成怒的夔龙偷袭,击成重伤,而奄奄一息的应龙也发动致命一击,几乎将夔龙打的魂飞魄散。趁两败俱伤之机,夔龙竟抢走了应龙内丹,负伤逃走了。“

    “多年过去,到了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楚国南边有个袖珍小国名叫随国,因为有悬黎山天然屏障而保持中立,而楚国正忙于跟其他诸侯国交战,自然也就无瑕顾及于他,随国因此得以保全,在大国的夹缝中勉强生存。“

    “有一天,随国国君随候游览悬黎山时,在山顶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条死去多时的夔龙,奇怪的是肉身竟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