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剑-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天,随国国君随候游览悬黎山时,在山顶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条死去多时的夔龙,奇怪的是肉身竟然不腐。但是它死前痛苦挣扎的场景却显而易见,随候心生恻隐,命人将它埋葬,就在下葬抬运夔龙时,忽然从它口中掉出了一颗内丹,昏暗的山洞顿时如同白昼,而夔龙也瞬间腐化,归为尘土。“
“这颗内丹,就是夔龙从应龙处抢走之物。随候拜了几拜,便取走了这颗内丹,取名夜明珠,自此视为国宝,国人称之随候珠。所谓锋芒毕露,必会招来觊觎者,随国得夜明珠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候万没想到,随国祖宗的基业竟然会毁在一颗夜明珠的手里,他本想献宝求存,但楚国早有灭之之心,于是就趁机以随国不进贡为由派大军讨伐,随国虽顽强拼死抵抗,但还是寡不敌众,最终亡国。“
“这颗夜明珠也就落入了楚王之手,后来秦楚交战,楚国节节败退,无奈之际献上夜明珠求和,而秦国此时意在先灭韩魏,也就借坡下驴,挥军北上,自此夜明珠终归秦国。”
风老前辈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曹操与无忧公主听的目瞪口呆。
这些……是真的吗?
怎么听着跟神话故事似得!
两人眼中充满了疑惑,故事虽然精彩,但什么黄帝呀蚩尤呀,还有夔龙啊应龙啊什么的,这,这些不都是…。。传说吗?
怎么后面又出来个随国随候,还有楚国献珠求和,照这样说来,这夜明珠最终真的就落入秦国之手了。
依此推之,秦始皇帝贵为一国之君,自然也就成了夜明珠的拥有者,自然也就可能东巡泰山之时带在身边,自然也就可能临终之际派人将之封存于地道之中。
风老前辈双手一摊,他刚才已经讲过,他也是道听途说。
可能性有多大?
但是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能不让人相信,因为这道砖墙后面,很有可能就是那传说中的夜明珠。
先祖遗物,如今嬴氏一族,就只剩下了无忧公主一名后人。
取,还是不取?
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曹操气运丹田,双臂叫力,木椽挥舞,孔洞迅速扩大,很快一片新的天地呈现在眼前。
一瞬间,光芒万丈,辉映耀眼,使人的眼睛极不适应。
这又是一个耳室,面积比外面那个还小,想必是数年通风不畅,里面充塞着腐朽霉变的衰败气味。
三人屏住呼吸,进了耳室,只见正中央有个高台,上面有个敞口匣子,夜明珠就静静地躺在里面。
正准备上前,忽然发现一条体型超大的‘巨蛇‘,正盘绕在台前。
三人吓了一跳,下意识加强了戒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烛九阴,夜明珠的‘守护神‘?
‘巨蛇‘纹丝不动,由于白光刺眼,三人小心翼翼走进了些,才看清那不过是一具蛇骨而已。
确实是条‘巨蛇‘,看长度足有两三丈长,盘成圈围绕这高台,蛇头耷拉在台下。但是它的肉身早已腐化成泥,也不知在这里呆了多少年,只剩下了一堆森森白骨。
这么看来,当年秦始皇帝派人封存之时,确实是放了条蛇。
它的确是条蛇,但是否烛九阴就很难说了。
高台其实也不算高,还不到人的半胸,同样是用大青砖垒成,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极为齐整。
匣子似是黄铜所制,一尺见方,里面躺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
腾焰飞芒,光芒四射。
夜明珠,传说中才有的稀世珍宝,真的活生生出现在眼前。
它是否当年秦始皇帝所留?
三人瞪大眼睛,默默看着匣子中的夜明珠,不知道是否该马上取出,纵然风老前辈行走江湖多年,见识多广,此时也没了主意。
“公主,此乃你家之物,不妨取来。”曹操轻声道。
“唔”,无忧公主应了一声,手伸出半截,还是犹豫不决。
看到曹操鼓励目光,她不再迟疑,一把将夜明珠拿在了手里。
看到手里璀璨的珠子,她不禁心潮澎湃,这件宝贝,是先祖所留遗物,四百年过去,终究还是重回了后人手中,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
看到她的遭遇,曹操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天子剑,就是自己的使命;而这夜明珠,也或者就是她的使命。
“恭喜公主,不管怎么说,你先祖留下来的宝物,总算功德圆满,虽然这中间时间有些长,但终究是遂了愿,始皇帝他泉下有知,也该心慰了。”
不料风老前辈却说:“以老夫看来,这夜明珠似乎是不祥之物,夔龙得它而丧命,随、楚得它而亡国,公主家族人人一出生便纹上夜明珠图案,其中一定还有外人所不知的秘密。”
其实曹操和无忧公主心里也是这么想,曹操怕她无形增加心理负担,于是说道:“世间之事,福祸难料,就拿这夜明珠来说,楚国夺之则亡,秦国夺之却兴,可见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无忧公主知道他的心意,于是回报他一个甜甜的微笑。
风老前辈看着这一对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他看见那黄铜匣子古色古香,高贵典雅,一时有了兴趣,便伸手去拿。
却发现没有拿动,难道匣子是长到了平台上?
他催动丹田之气,手臂叫力,生生将匣子提了起来。
‘哗啦‘
匣子是拿起来了,它周边的青砖却掉了下去。
一个大大的深洞显露出来!
………………………………
第二卷 夺剑 第九十七章 完璧归赵
匣子下面竟然也藏着一个地道。
连环的意外,已经让众人见怪不怪了,今天所经历之事,一件比一件怪异,看起来既像上苍的冥冥顾眷,又似背后包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只不过居然都凑到了一块,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借着夜明珠之光,曹操看见里面并不深,一眼就能瞧的见地面,而且,似乎一侧角落还隐约有个什么东西。
正想让无忧公主用夜明珠照一下,却听她说了句:“字,有字。”
曹操还没反应过来,她又补充了句“匣子上有字。”
其实风老前辈已经将黄铜匣子拿在手里一小段时间了,只是没有留心去看而已,因为他的注意力也被平台下面的地道给吸引了。
得到公主提醒,两人一起去看匣子,果然看见匣子外表上,竖向刻有几行小字。
无忧公主也托着夜明珠凑近观看,却发现一个字也不认识。
只看到一只只漂亮的小鸟,个个活波可爱,展翅欲飞。乍看起来像是个字,再看又感觉象是图画,而且是拙劣的那种。
除了她,风老前辈同样也是一头雾水。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曹操身上。他皱着眉头,几乎将脸贴在了匣子上,正聚精会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观看。
字,倒是认识,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有好些字模糊的很,根本辨识不清,即便勉强能认得出的字,也是潦草至极。
“曹大哥,上面写的什么啊?”无忧公主催促道。
“嗯,这是鸟篆字,不过写的杂乱无章,参差不齐。”
“这就是鸟篆字?”无忧公主将信将疑,“这种字体,我倒是听说过,不过听人说鸟篆文游云惊龙,鸾飘凤泊,煞是好看,而这…。。”
“这也是我所疑惑之处,貌似写字之人既不用心。”
“好了,管他呢,快给我们念念。”
曹操用手指着匣子,一字一字念道:“罪臣李…。孽深…。仓促…。苍天…。归赵。“
由于大半数已经难以辨认,断断续续,也只能识得这几个字。
当然,有这么几个字,已经让人兴奋不已了。
罪臣李…,是不是李斯?
既然称臣,又有机会接触到帝王及夜明珠,除了当年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居丞相的李斯,还能有谁?
那,为何又自称罪臣呢?
难道那件事是真的?曹操清楚记得,史书上记载秦始皇帝驾崩后,李斯曾经被迫与赵高狼狈为奸,篡改了始皇遗诏。
若真相属实,那么后面的‘孽深’就应该是罪孽深重。
难道是李斯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才将夜明珠封存于此,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难怪秦始皇帝生前非常喜爱的夜明珠,自沙丘平台之后再无任何记载,原是是被封存于地道之中了。
后面两个‘仓促’,说明当时李斯做这件事时事发突然情况危急,他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去做这件事的,怪不得匣子上面的字迹如此潦草。
那也不对啊,既然时间仓促,又何必去写费时费力的鸟篆字呢?要知道当时秦国流行小篆,而且李斯还是行家,他为什么舍近求远?
莫非是怕人认出告密?有别人吗?有,的确有,就是去办这件事的人,比如说外面耳室里那些森森白骨。
如果事起仓促,那么还有充裕的时间去绘画女娲娘娘及烛九阴等画像吗?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事后李斯又派了另外一批人前来;而耳室里整整齐齐摆放的森森白骨,也只能是一种可能,就是被杀人灭口。
曹操三人商量来合计去,几乎还原了四百年前的真实场景,真想不到,李斯竟然做下这些事,至于他是奉秦始皇帝临终遗言,还是自知罪孽深重事后弥补过失才这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曹操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从‘罪臣’到‘苍天’就不难想象李斯当年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前面那些字,曹操三人基本上达成共识,唯独最后‘归赵’两字,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风老前辈道:“老夫认为这个‘赵’字指的就是秦始皇帝,因为嬴政的名字本就是‘赵政’,李斯的本意就是暗指暂且封存于此,等待有缘人。“
而无忧公主则不这么认为:“先祖子婴,在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即被封为‘赵王’,因此我觉得李斯一定是得到了始皇帝的遗命,先将夜明珠暂时封存,再时机成熟后等赵王(或赵王后人)来取。“
两人说的都有道理,实际上也是大同小异,而曹操也更倾向于后者,道理很简单,子婴亡国之后,其后人出生后都纹上夜明珠图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看两人盯着自己,曹操突然脑海一亮,说道:“他是不是想说‘完璧归赵’啊?”
曹操一语道破天机,两人恍然大悟,可不是嘛,只是‘完璧’两字已毁,只剩‘归赵’了而已。
说来说去,李斯是希望先暂且避开胡亥和赵高两人,借机保全夜明珠罢了,等他回到咸阳,自然有的是时间告诉子婴,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子婴登上大位仅仅月余就亡了国,再无机会来取,也就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了。
苍天怜鉴,这一等就是四百余年,无论如何,作为嬴氏唯一血脉的无忧公主,机缘巧合之下完成先祖使命,也算‘完璧归赵’了。
她自幼生长于鲁王崮,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就出了意外。反过来说,若不是她百里之遥来到清河,若不是她不幸被郭氏兄弟所掳,若不是她遇到梦中情郎曹操,若不是两人落水之后大难不死流落秦王宫,若不是…。。或许,夜明珠还不知再等多少年,才能遇到它的主人。
想到这里,曹操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问道:“公主,一直忘了问你,你与鲁王崮的人,为何会出现在甘陵山?”
“因为父母遗命,无忧出嫁之时,要亲自去一趟甘陵山,所以才由二当家及三当家陪同上山。”
“可是有什么要事?”
“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是要去找一个人。”
“是谁?”
“剑神前辈。”
“剑神?”听到这个名字,风老前辈面露惊异之色。
“是的。”
“你…。。认识剑神前辈?”
无忧公主摇了摇头。
这也难怪,她往日里从不出崮,又怎能认识剑神前辈呢,甚至连找剑神有什么事,又为何是找剑神也不知道。
曹操问道:“风老前辈,您可知道剑神?”
“哦,剑神的大名江湖中谁人不知?可惜我未曾有缘与他老人家谋面!“
看风老前辈的神色,颇为遗憾。
这反倒勾起了曹操的兴致,“晚辈行走江湖日短,还请前辈赐教。”
“嗯,二十年多年前,武林中‘四剑’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就是‘南剑圣’、‘北剑神’、‘东剑皇’和‘西剑王’。只是这些年都不在江湖中走动了,少侠自然也就未曾听闻。“
原来是这样,仅听这些名字,就令曹操心驰神往,剑圣剑神,剑王剑皇,想当年必定响彻武林,威震江湖。
可是,无忧公主寻找剑神前辈,又能有什么事呢?
“哦,我想起来了,大当家的提起过,好像是我父母罹难之时,曾有句话拜托过剑神前辈。”
“什么话?”风老前辈紧接着问。
他话一出口,连自己都笑了,她要是知道是什么话,还用的着大老远奔赴甘陵山吗?
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一定是句非常重要的话,否则根本用不着她亲自前往。
或许,跟她的皇族身份有关,是她家族的大秘密。
思之无益!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眼下还是想法如何脱身才是,平台之下还有个地道,莫非里面有出口?
为防万一,留无忧公主在上面,用夜明珠照明,而曹操与与风老前辈两人下去查看。
两人武功都不弱,轻松就跳下地道。
双足即将落地,曹操忽然发现脚下有个金灿灿的东西,怕将其踩到,曹操空中提气,身子一个旋转,生生凌空拔起,躲开了那件物什。
风老前辈已经体现落地,他见曹操年纪轻轻,竟已身怀如此深厚功力,不禁心中暗暗赞叹。
只是曹操这般一番‘折腾’,躲开了地上金灿灿的东西,可落地时,他的怀里却‘飞’出了另一件金灿灿的东西。
正是金鸡道人赠送的‘小金鸡’。
风老前辈伸手将之抓在手里,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少侠,这…。。你从何而来?”
“噢,是为老前辈所赠?”
“哦?他是否穿着怪异,似个公鸡装扮的老人?”
“不错,前辈他头戴火焰般金红色鸡冠,身披五彩羽毛披风,脚穿金黄色短靴,晚辈第一眼见到他时,当真误以为是只大公鸡呢。”
风老前辈边将小金鸡递回曹操手里,边笑道:“他就是南剑圣金鸡道人!“
“啊?”曹操傻傻地有些头蒙,真想不到在饮马河小桥下偶遇的怪异老头,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剑圣!
怪不得他老人家武功如此超凡,三招两式就将天口枪王制服,而后还敢单刀赴会,一人独创被称为什么虎爷的王虎寨。
可惜没有见识到他老人家的精妙剑法,只是一根鱼竿已然使得出神入化,威震天口镇的枪王仅仅三板斧后就败下阵来。
想到金鸡道人,曹操不禁心怀愧疚,本来约好了等他从王虎寨回来后,一同前往清河城,可惜后来……
低头看了眼小巧精致的‘小金鸡’,曹操轻轻地将它放进了怀里。
………………………………
第二卷 夺剑 第九十八章 为民除害
于此同时,风老前辈已经从地上捡起了那件金灿灿的物件。
曹操一眼认出,那是一块腰牌,一块属于皇宫高等禁卫的腰牌。
曹操曾随父亲和叔父进过皇宫,亲眼见到过这种腰牌,只有皇帝身边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腰牌。
曹操和风老前辈面面相觑,秦汉两朝的宫廷规制完全相同,既然夜明珠是李斯所封,那么这块腰牌的主人,不就是秦始皇帝身边的贴身禁卫?
然而让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一个角落里竟然还躺着一堆腰牌,都是手掌般大小,上面刻有‘禁卫’两个小篆字。
数量足有十几块之多!
腰牌离身,也就意味着这些禁卫都已经……死了。
是谁将秦始皇帝身边的高等禁卫尽数杀死?是李斯还是赵高?又或者是为皇帝殉葬?
这么说,眼前这个地道就是那些禁卫们的坟墓?可是放眼地道内,除了腰牌,根本空无一物。如果禁卫们葬身于此,则一定有骸骨存在。
无解!往事如烟,逝者已矣!
两人四处搜索,根本找不到任何出口存在。
同样又是一个‘死胡同’!
每一次希望刚刚开始,最后都变成了失望。
两人只得飞身跳出地道,回到耳室。
走投无路,只能原路返回!
风老前辈前面仗剑开路,曹操背着无忧公主紧随其后。
火把已经没用了,有夜明珠在,胜过火把百倍。
自从拿到夜明珠时起,无忧公主心里就一直再想一个问题:不管是秦始皇帝也好,还是子婴李斯也好,他们千辛万苦将这夜明珠封存于此,还令后世子孙纹此图案,铭记于心,可是这夜明珠能干什么呢?
它有什么用处?
它能给嬴氏子孙后代带来什么?
复国?财宝?玩物?
总不能是照明吧?
无比讽刺的是,眼下似乎只有最后这个功能。
因为只要出了外面耳室,就是数不胜数的地龙鼠,唯有夜明珠之光,才能吓退它们,三人才能有机会逃出地道。
假如先祖们看到这夜明珠只能当火把用,心里会是何感想?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无忧’,就是希望她能平平安安,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而她自己更是希望如此!
其实她的人生前十几年本该这样的,只可惜五岁时父母惨死,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虽然生活上依旧无忧,但是她的心里已悄然改变。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她的血统,她的身份,决定了她的责任。
所以几位当家的开始给她贯注嬴氏一族的‘使命’;
所以她不得不开始被安排学习一些‘技能’;
所以她开始每天聆听几位当家的‘禀报’;
所以她每天变得‘日理万机’;
所以一些奇怪和枯燥的事情纷至沓来;
想躲也躲不了!比如每天起早的‘朝会’,比如有些场合不得不重复说着‘圣训’,甚至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得不……
这就是命!曾经她认命了,因此也就接受了鲁王崮和司马世家的联姻,因而她遵从父母遗命前来甘陵山。
但是曹操的出现,又给了她重燃希望的机会!
所以她内心无比渴望抓住曹操这根稻草!
可惜夜明珠的出现,又给她内心狠狠一击:家族的使命想躲都躲不掉!
此刻,她将头紧贴在曹操后背,双手搂紧这个男人,感受短暂的幸福时刻,她多么希望能一直定格在这一刻多好。
可惜现实总得去面对!
不久三人就又回到了起初的地道中,有夜明珠光芒震慑,地龙鼠们无比畏惧,纷纷抱头鼠窜。
风老前辈手中长剑,也就没有再造杀戮,三人终于逃出了群鼠的包围圈,又匆匆奔了一会儿,便安然出了地道。
外面同样是一片漆黑!
但是这里是安全的。黑暗并不可怕,只要有生的希望,就一定能等来黎明。
秦王宫,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夜色深沉,由于阴天的原因,也看不出是何时辰。
奔波一遭,大家都有些劳累,也都有些饥饿。
风老前辈提议在此休息一晚,等明天天亮再走,曹操则表示不可,一来,过了今夜距离鲁王崮的三天之约,就只剩一天了;二来,这里还是黄巾军的地盘,而公主手里夜明珠又如此惹眼,终究是不安全,因此提议连夜赶路。
无忧公主则‘夫唱妇随’,完全听从曹操的。
“不如这样”风老前辈沉吟半刻,说道“少侠说的也有道理,但咱们经历刚才一劫,均是又疲又饿,即便你我无妨,只怕公主她身子吃不消,不如先歇息片刻,再行赶路不迟。”
见曹操没有异议,又道:“你们先生堆火暖暖身子,老夫去弄点吃的。”话音未落,身影便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公主,你冷不冷?”
无忧公主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摇了摇头。
她依偎挨在他的身上,曹操怎能感觉不到她身体的冷颤?
“公主稍坐,我去拣些木柴。”
“不要”,随即又道“我也去。”
或许她是一个人害怕,或许她是不愿意离开曹操。
曹操没有接话,借着‘珠光’,两人很快就收拢起一堆木柴,因为这里是废弃的宫殿,到处是倒塌的木梁木椽。
火堆燃起后,曹操道:“公主先烤会儿火,我去去就来。”
无忧公主矍然一惊:“你要去哪里?”
“公主勿惊,我只是想再去寻些木柴。”
“不是……已经有这么多了么?”
“喔,是这样,不管是谁豢养了那么多的地龙鼠,这群东西存留在世上,只会遗祸无穷,所以我想多寻些木柴,放进地道,彻底让这些祸害消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