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剑-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天河山,凌霄寨。
“教主,‘八爷’的密信到了。”
郭大宝手握信鸽,急匆匆赶至张角面前。
张角轻轻从鸽子腿上取下竹筒,从里面掏出一张叠成长条的黄纸。
轻轻捻开,一看之下,不禁大惊失色。
“这祸国殃民的老贼,终于要动手了!”
张角看完,随手转给了郭大宝。
郭大宝看后,也是一脸凝重,问道:“教
主,这消息…。。是否……?”
张角大手一挥,打断他说道:“你大可放心,‘八爷’的消息一向可靠!”
“断不能让老贼得逞,不如让三弟摸进京城,趁机将那老贼做了,岂不是一举两得!”张梁边说,边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愚蠢,董卓身边好手如云,岂会轻易得手?若事情败露,反而对我等大大不利。”
见张角大声呵斥,郭大宝眼珠一转,献媚道:“教主乃天命所归,董卓井底之蛙,腐草之光,怎比教主当空之皓月?“
“噢?智囊可有良策?”
“咱们不如两手准备,一来让‘八爷’那边尽力牵掣,使老贼不能如意;二来尽快将天子剑的消息发散出去,好让老贼有所忌惮。”
“好!”张角大声赞道,“就这么办!‘八爷’那边,孤要亲自回信;而天子剑之事,就交给智囊你速去办理吧!”
“是。”
“老三,孤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回大哥,这‘玉皇草’实在难寻,这几天我带领弟兄们,几乎把天河山翻了个遍,却一无所获。”
“嘿,‘玉皇草’乃天生地养的神物,岂能轻易寻得?再多加派人手,就算掘地三尺,也要给孤找出来。”
“是!”
张梁顿了一下,又怏怏问道:“可是大哥,这‘玉皇草’它究竟长什么样子啊?”
张角倒剪双手,冷笑道:“嘿,孤又没见过,怎会知道?相传天庭的玉皇大帝思女心切,前来天河山看望织女之时,因尿急便于背人处撒了一泡尿,后来便生出一种仙草,名唤‘玉皇草’,嘿,人若食之,非但能内力大增,武功大进,还能延年益寿,奇妙无穷!”
※※※※※※※※※※※※
凤鸣山,牛头寨。
“国舅爷,‘绿骨头’的密信到了。”
张纯手握信鸽,急匆匆赶至何进面前。
何进轻轻从鸽子腿上取下竹筒,从里面掏出一张叠成长条的黄纸。
轻轻捻开,一看之下,不禁大惊失色。
“这祸国殃民的老贼,终于要动手了!”
何进看完,随手转给了张纯。
张纯看后,也是一脸凝重,问道:“国舅爷,这消息…。。是否……?”
何进大手一挥,打断他说道:“你大可放心,‘绿骨头’的消息一向可靠!”
“断不能让老贼得逞,不如让小的摸进京城,趁机将那老贼做了,岂不是一举两得!”牛肥边说,边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愚蠢,董卓身边好手如云,岂会轻易得手?若事情败露,反而对我等大大不利。”
见何进大声呵斥,张纯眼珠一转,献媚道:“国舅爷乃天命所归,董卓井底之蛙,腐草之光,怎比国舅爷当空之皓月?“
“噢?老弟可有良策?”
“咱们不如两手准备,一来让‘绿骨头’那边尽力牵掣,使老贼不能如意;二来尽快将天子剑的消息发散出去,好让老贼有所忌惮。”
“好!”何进大声赞道,“就这么办!‘绿骨头’那边,我要亲自回信;而天子剑之事,就交给老弟你速去办理吧!”
“是。”
“牛肥,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回国舅爷,小的这就出发,定不辱使命,与
那马蓉达成盟约。”
“嘿,只要能与马蓉结盟,待咱们进京之后,就可双管齐下,定能灭了董卓老贼,重塑我大汉江山。这件事,你务必要办好!”
“是。”
牛肥顿了一下,又怏怏问道:“国舅爷,可这马蓉她长什么样子啊?”
何进倒剪双手,冷笑道:“嘿,我又没见过,怎会知道?不过相传她沉鱼落雁,貌美如花,世间的男子,只要看她一眼,就会立刻被她所迷,拜倒在她是石榴裙下,嘿,她这次进京,也是想凭借姿色迷倒董卓,从而分一杯羹!”
※※※※※※※※※※※※
未央宫,金龙殿。
当小皇帝被搀扶上龙椅之时,殿内早已乌压压站满了人。
偌大个金龙殿被塞的满满,胸贴胸,肩并肩,只有站立之地。
犹如菜市场买菜,熙熙攘攘,一个个挤作一团。
这是小皇帝第二次见到这么多大臣前来上朝!
第一次还是他登基之时,是董卓帮他‘组织’了群臣为他祝贺。
这一次还是董卓‘组织’了这么多人,他要干什么?
小皇帝尽力掩饰内心的惊慌和不安,期待老方丈能够有所作为。
他甚至没有勇气去看殿内的群臣,而是扫视了一眼旁边的偏座。
竟然是空的!
也就是说,董卓还没有到!
这个偏座,紧挨着小皇帝的龙椅。说是偏座,其实和龙椅一模一样,只是矮了点,也小了点。
实际上这也是董卓的老伎俩了,每次他总是迟到,从而体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这次也不例外!群臣早早就来了,因为大殿门外有小太监专门记录,从卯时算起,迟到者是要受罚的,这是董卓定下的规矩。
所以,不论住所远近,群臣早早就赶来了,他们可以等董卓,但绝对不可以让董卓等他们!
一连等了一个多时辰,董卓还是没有露面,但群臣谁也不敢询问,更不敢擅动,因为今日来了这么多人,哪怕是你出去小解,等回来就没有你的位子了!
以往人少的时候,站的累了,还可以坐下等。
眼瞅着年老的大臣已经颤颤巍巍,双腿发酸发麻,快要支撑不住了,好在千呼万唤,群臣终于听到有小太监高叫“董相国到!”
大腹便便的董卓,在一帮太监的簇拥下,不可一世地走进金龙殿。
群臣忙跪地齐呼:“参见董相国!”
小皇帝有些慌张,忙起身相迎。
“董……董相国……”
董卓哈哈大笑,双手搀扶小皇帝,将他‘摁’回龙椅,然后面向群臣说道:“诸位臣工,自陛下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近日更是多处有祥瑞之兆出现,天意昭昭,承平盛世,预祝我大汉国泰民安,国祚绵长。”
董卓一席话说的抑扬顿挫,慷慨激昂。
小皇帝不知他今天召集群臣早朝,究竟有何魑魅伎俩,被他这几句话说的云里雾里。
“诸位臣工,来来来,让我们恭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董卓带头,群臣齐呼万岁。
金龙殿上,一片盛世繁华模样!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弥天大谎
董卓的一番言辞,俨然是名忧国忧民的忠贞之士。
但小皇帝知道,他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群臣也都清楚,董卓葫芦里,一定还有药要卖。
果不其然,一番开场白之后,董卓便直奔主题。
“诸位臣工,如今我大汉国势日隆,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真是千载难得的太平盛世,只怕尚在当年的‘文景之治’之佑!因此,本相想借今日早朝,请诸位臣工畅谈一番感触。”
董卓此言一出,群臣一阵悸动,什么?召集这么人来,就是为了畅谈什么感触?
什么安居乐业,什么太平盛世,董卓这不是瞪眼胡说八道嘛!
是以,群臣私下嘁嘁喳喳,一片交头接耳。
“肃静!一个一个说!”
董卓一声叱喝,殿内鸦雀无声。
“你先来,按大小个顺序说!”
按大小个,也是董卓的癖好。
他选拔官员,是按个头高低优先!
他选择女人,也是按个头录取!
甚至他的军队,也是按兵士的高低来发饷!
奇葩!
董卓让说,就不得不说。
首当其冲的是个麻杆儿似的老头,“是托了大汉列祖列宗的庇佑!”
接着也是个瘦高个:“是托了先帝爷的洪福!”
然后又有人说道:“是陛下圣德伟懋…。。哦,不,是董相国经天纬地之才!”
个儿高的往日里沾光,今日却倒了霉,好话都让前面的说了,当论到一名黑瘦官员时,他左思右想,脸憋得通红,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但众目睽睽之下,急的‘噗’一声,竟放了一个响屁。
紧接着人群中有人起哄,群臣顿时哄堂大笑。
人太多,董卓根本看不到是谁捣乱,只得沉下脸,用力咳嗽一声。
“谁还要说?”
静的出奇!
“好,既然你们不说,本相就给诸位臣工介绍几名朋友。”
董卓双手一拍,小太监立刻领进来三个身穿道袍的人。
三人分别穿着黑、灰、青三色道袍,穿黑袍者年纪最大,眉毛胡子雪白,脸上皱纹极深,一副老态龙钟;另外两人约莫五十岁上下,不同的是,一个白白胖胖,干干净净,一个黑瘦枯干,邋里邋遢。
而董卓似乎对这三人甚是尊敬,吩咐小太监给三人设座。
群臣无论资历,皆站立着,而这三人却能有座,看起来似乎有些来历。
“诸位,这几位道长可是大名鼎鼎,法术高强,借此朝会,本相欲介绍给诸位臣工。”
什么?小皇帝和群臣吃惊不小,董卓这么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就是为了介绍这三名道人?
面对人群里发出的嘘声,董卓不以为意,指着白白胖胖的道人,宏声说道:“这一位,是来自东海蓬莱仙岛的张三道长。”然后又一指黑瘦枯干的道人,“这一位,是来自昆仑仙山的李四道长。”
张三与李四两人同时起身,右手大拇指压左手大指,右手掌抱左手掌,向前伸出,如抱一鼓。
《道德经》里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左为阴,右为阳,阴抱阳,是为拱手礼,算是给群臣打招呼。
张三说道:“贫道久居蓬莱仙岛,已近五百载矣!与福、禄、寿三仙为友,与东海龙王称兄道弟,更与南极仙翁谈仙论道。贫道
自拜师之后,此次还是第一次离开蓬莱仙岛……”
听张三这般说,群臣哗然!
五百年?东海龙王?南极仙翁?
群臣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但更让群臣惊讶的还在后头。
李四也道:“贫道乃昆仑仙山元始天尊的入室弟子,说起来姜子牙申公豹等人还是贫道的师弟。唉,真想不到,我姜子牙师弟辛辛苦苦相助才打下的大周江山,如今已物是人非!”
群臣脑子‘嗡’地一声,瞬间大了三圈。
什么?他竟然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连姜子牙都是他的师弟?
照这么说,他至少有一千多岁了。
别说群臣了,就连小皇帝也听的云里雾里,他一时想不明白,董卓弄了这两个道人,究竟是要做什么!
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两名道人简直就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但碍于董卓,又不敢质问而已,因此他用目光扫射群臣,希望有人站出来戳穿董卓。
果然,有几名老臣实在听不下去,立刻有人上前质问。
准确地说,是两组人,一组分别有三人。
小皇帝有些心慰,不露声色地看着这六人。
其实小皇帝不知道,这两组人肯‘仗义直言’,并非是为了他,而是张角和何进飞鸽传书,早已安排好了的内线。
一组人问道:“请问张三道长,蓬莱仙岛是何模样?”
另一组人问道:“请问李四道长,昆仑仙山又是何模样?”
张三胖胖的脸上,堆起肉肉的笑容:“要说这蓬莱仙岛嘛,当真是人世间第一仙岛!它一岛三山,顶平九千里,高下三万里;若隐若现的三山为屏,洪波万丈的圆海为障;仙岛上有金玉琉璃之宫阙台观,有长生不老的神芝仙草,至于珍禽异兽、醴泉华食等更是数不胜数呐!”
李四枯瘦的脸上,升起柴柴的笑容:“要说着昆仑仙山嘛,当真是人世间第一仙山!它方圆八百里,高达九千丈;它是万神之乡,上仙之源;山有九门,有蛟龙把守,顶有九阙,有金凤护卫;环山有弱水河,轻若鸿毛也能下沉,弱水之外,有火焰山围绕,万物相接即会燃烧;至于仙草灵兽等,更如恒河沙数呐!”
两人说得神采飞扬,唾沫星子乱飞,幸亏群臣离得远,否则非得溅到脸上不可。
董卓笑眯眯看着殿内场景,任由双方‘口舌交接’,看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张三道长这话,未免有些夸大了,当年秦始皇帝、汉武大帝都曾登临蓬莱,举目秃山荒岛,大失所望,郁郁而归,为何不见道长等人?”
“李四道长这话,未免信口开河了,当年周穆王游昆仑,除了一些寻常瓜果,连传闻中的琼浆玉液也未可得。”
“嘿嘿,秦皇汉武之流,只求长生,非真心向道,故避而不见罢了!”
“嘿嘿,周穆王上山之时,恰逢万神前往瑶池为王母祝寿,故而冷落了他,只能说生不逢时罢了!”
两人三言两语,推却了个干净。
“那么,张三道长此次,可是带了琼浆玉液给我等开开眼?”
“那么,李四道长此次,可是带了神芝仙草给我等过过目?”
“呵呵,这是自然!”
两人同时大笑,恍惚之间,张三手里多出了一金光闪闪酒壶;李四手里生出了一枚硕大蟠桃。
“这是贫道动身之时,东海龙王所赠
龙宫秘酿,饮上一口可一年不食他物,你们谁愿一饮?”
“这是贫道动身之时,王母娘娘所赐瑶池蟠桃,吃上一口可延年益寿,你们谁愿一试?”
东海龙王所喝的酒?王母娘娘所吃的桃?
两人越说越玄乎,群臣越听越蒙圈。
董卓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是这美酒和蟠桃摆在眼前,却没人敢真正品尝。
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犯嘀咕:“你张三白胖成这样,难道当真只饮酒不吃饭?你李四黑瘦成这般,怎可见蟠桃功效?”
群臣均认为这两人十足的骗子,谎言连篇,但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张三和李四见状,哈哈大笑,高声说道:“有德之人食之,长生不老;无德之人食之,暴毙而亡,来来来,谁肯食之?”
这等说法,更是无人敢试了!
两人又面向小皇帝,笑道:“陛下天之骄子,九五之尊,自然是有德之人,请陛下品尝。”
群臣大惊,纷纷大呼陛下不可。
小皇帝也不知所措,进退两难,这两名道士都是董卓找来的,谁知道这酒和桃里掺了何种东西。
有些心急的大臣,纷纷扑上前,大声劝阻小皇帝。
董卓冷眼旁观,见大汉虽然衰微,但仍受许多大臣支持和拥护,不禁心里暗暗盘算。
他一使眼色,年纪苍老的道人立刻起身诵道:“善哉,善哉!世间之人只知道拜佛求道,而当真神真佛现世之时,却又浊眼不识,可悲呀可悲!”
董卓道:“敢问道长法号?”
“贫道王五,来自南海普陀山洛迦山,本是观音菩萨身旁的童子,此次来到京城洛阳,是受南海大士之命,前来给诸位指点迷津。”
群臣心想,这道人吹的更是离谱,观音菩萨身旁的童子,岂能是你这等苍老晦气模样?
但董卓却双膝跪地,无比虔诚地拜道:“不知菩萨她老人家有何指示?”
王五身子晃了一晃,故作惊诧说道:“你是何人?”
“信徒董卓。”
“呀,龙风之姿,天日之表,耳厚眉高,额隆神足,真乃真龙天子也!”
董卓听了大惊:“董卓身居相国之职,常思有忝大位。现有少年天子在此,道爷这等话,董卓惶恐不已!”
王五走到小皇帝面前,也不下拜,也不稽首,仔仔细细相了半天面,方才说道:“虽也是有德之人,但命里带灾,实在无福消受啊。”
“那怎么办?”
“贫道既然前来,自然有法可解!这张三和李四两位道友的美酒蟠桃,实乃天赐良药,只要陛下食之,自可消灾避难!”
他这话一出,群臣又是一阵躁动。
董卓见状,大义凛然道:“陛下万金之躯,岂可冒险?臣愿赴汤蹈火,为陛下以身试‘药’。”
说罢抢过酒壶就喝,夺过蟠桃就咬。
群臣静静地看着董卓,发现他安然无恙。
王五笑吟吟望着小皇帝,虽然董卓无事,但小皇帝依然犹豫。
“既然陛下不愿食药,那唯有退位让贤,然后随贫道去南海学道,方能长保刘氏大汉江山!”
听到这里,群臣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董卓的伎俩。
这三个道士撒下这弥天大谎,不过是陪董卓演戏,助他谋朝篡位罢了。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魑魅魍魉
戏唱到这里,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敢情董卓这是借神仙之口,逼迫当今皇帝禅位。
面对这来历不明的美酒和蟠桃,小皇帝肯定不敢轻易食之。
董卓食之无事,并不代表别人食后也无事。
但小皇帝不敢食,三名道士正好顺理成章地认定他是德薄之人。
那谁是有德之人呢?
自然是董卓!
什么龙凤之姿,什么天日之表,又喝了美酒,吃了蟠桃,除了他还能有谁?
小皇帝听了,心急如焚,董卓这是要公然篡位啊,这可怎么办?老方丈啊老方丈,你到底来了没有哇,谁能救救朕?
而群臣听了,也是一片哗然!大殿之内,立刻就炸了锅。
大汉自高祖皇帝刘邦起,至今已有四百年,这些大臣几乎都是世食汉禄,世受汉恩,骨子里血液里早已与刘氏固为一体,大汉江山衰微不假,小皇帝权弱不假,董卓只手遮天、欺凌陛下鱼肉百官也是不假,但这些群臣都能忍受,毕竟当今皇帝还是姓刘。
你董卓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但若真的要谋朝篡位,那就又是另一种情形了。立刻就有多数人怒发冲冠,双目圆睁,气呼呼地欲上前理论。
更有些人,当即就悲愤至极,痛哭出声。
当然,也有部分人,早是董卓的死党,无不欢呼雀跃,喜笑颜开,恨不得举双手赞同。
两派人互相看不顺眼,很快就由口角进而扭打在一起。
金龙殿内,混乱不堪。
董卓跪俯于地,低头偷偷观察群臣动向,他一手安排了这出戏,借机试探篡位称帝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当年的赵高,更是一手遮天,指鹿为马,甚至指使手下杀死了皇帝胡亥,可结果呢,还是不敢贸然称帝。
因此,董卓是吸取了教训,他要一步步试探群臣的底线。
而小皇帝则非常无助,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冷汗直流,他无依无靠,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等场面。
舅舅何进远在千里之外;老方丈武功尽失;而曹操与鬼影子去取天子剑,更是音信全无。
怎么办?
他低头看了眼董卓,又抬头看了眼群臣,惊魂不定,六神无主,急中生智,使出先帝爷所授的‘保命’高招:装晕。
于是,他故作剧烈咳嗽,咳的气喘吁吁,咳的面红耳赤,然后手捂胸口,瘫倒在龙椅上,装作晕了过去。
“陛下,你怎么了?”董卓‘紧张’不已,连连‘哀求’王五等道人救治小皇帝。
王五‘勉为其难’,分别递个眼色,张三与李四会意,一左一右分别扶住小皇帝,王五口中念念有词,双手鞠天,只见一道白光一闪,‘窜’进了酒壶。待做法完毕,王五拿起酒壶,就要往小皇帝嘴里灌。
“住手,住手。”
许多大臣围拢过来,喝令王五快快罢手。
“董卓老贼,你要公然弑君麽?”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喝道。
“哦,原来是老相国大人。你也看到了,陛下晕厥,道长正要医治,你这是何意?”
“哼,董卓,老夫眼是花了,但心却不糊涂,你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别当老夫不知道。陛下,你快快醒来呐。”
说着话,颤颤巍巍横在王五前面,董卓正要拉扯,被老人一头顶中胸口,踉跄后退几步。
别看老人年逾花甲,这一头还是力量十足。
董卓大怒:“老匹夫,不识抬举,你要造
反么?”
老人面不改色,一口浓痰啐到董卓脸上,骂道:“奸臣,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
“哼,来人,绑了,打入死牢。”
董卓一声令下,马上进来几名虎狼兵士,利索地将老人五花大绑,然后老鹰捉小鸡一般往外就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