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创业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玉环的头却在这一瞬间突然偏移。杜丽英的这一剑就立刻落空。

    杜丽英手腕内旋,屈肘将剑划至左侧,又立刻挥出一剑,直击杨玉环右腿。

    杨玉环的腿却又突然抬起,和身一转,右脚刚着地,左脚尖立刻就踢向杜丽英的肘部。

    他的这一脚真快!快到令杜丽英完全无法想象。

    杜丽英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家道还不错的浪荡子弟,但她没想到,杨玉环竟然有这么深厚的功夫。

    杨玉环的这一脚,在这黑暗中,结结实实地踢在杜丽英的手上。

    杜丽英只觉得一阵疼痛袭来,手中的剑已“哐当”一声掉在船板上。

    杨玉环左脚刚落,右腿又已出。这一脚的目标,却是杜丽英的胸膛。

    好快的身手!

    只听见杜丽英“啊”的一声轻呼,人就如同一只脱线的风筝般飞了出去,然后就“砰”的一声,已重重地撞在了舱壁上。

    这艘大船都已被她的身体撞得摇动。

    杨玉环的身影又已迅雷般闪过,出手直打杜丽英的天鼎穴,杜丽英的人很快倒了下去。

    杨玉环又点了她左右双膝上的环跳穴。

    杨玉环这行云流水般的一连串出手,就发生在这极短暂的一刹那。

    直到现在,杜丽英都还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她现在的感觉,就和刘婵珠与伍大山落在她手里时的感觉完全一模一样。

    灯已经亮起。

    石萝依抱着孩子已经缩到了墙角,她吃惊到已完全说不出话来,她完全想不清这个长得也不错,看起来也仗义的杨玉环怎么会忽然就改变了面目,向杜丽英下如此毒手?真是:欢喜未来愁又至,才逢病退又遭殃。

    石萝依用她那愤怒却又无奈的目光,利剑般地盯在杨玉环那一张满是笑意的脸上。

    杨玉环得意地大笑道:“好两个标致的姑娘,去年在下夫人亡故,房中正没一个得意的人掌家,这本来是天赐姻缘,将二位姑娘来赐予我,而且嫁妆还颇为丰厚,这等两全齐美的好事,在下本来是相当满意的。只可惜这位杜姑娘,性子执拗,有满腔杀人的意思,如果带回山寨,我与你结为夫妻,同睡一张床,想必在下连性命都难以保住。”

    石萝依终于听明白了,但是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完全无能为力。

    杨玉环看着自己白皙而修长的手指,轻轻叹了口气道:“我本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只可惜,卧榻之侧,岂能容虎狼安睡。只得委屈杜姑娘,就睡在这大凌河底。”

    石萝依听见这话,大惊失色,厉声叫道:“你这恶棍……我求求你……不要这样……”话音未了,她就已经跳下床来,紧紧地抱住了杜丽英。

    杨玉环似乎根本就没有看见心急如焚的石萝依,而是拍了拍手,门外立刻进来两个五短身材的汉子。

    杨玉环吩咐道:“这位杜姑娘,身上泥尘过多,想必也有两三天不曾沐浴了。我猜杜姑娘必定是个爱干净的人,你们两个就把杜姑娘抬进河里去吧!让杜姑娘好好地洗一个澡。”

    石萝依一面大哭,一面死死地拉住杜丽英的手,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我求求你……放过她吧……只要你放过她……我可以保证,她不会伤害你的……”

    杨玉环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意,长叹一声,道:“哎!看姑娘如此悲痛欲绝的样子,只要是个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实在不应该辣手催花,也不忍心再将你的朋友丢进这河中的。”

    石萝依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杨玉环却接着说道:“但幸好我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所以实在很不好意思。”

    杨玉环一说完,便挥了挥手,那两个大汉立刻将杜丽英抬了起来。

    石萝依见状,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大喊道:“我们有钱……都可以给你……只求你不要伤害她”。

    五岁的王流也在大声哭叫,他的鼻涕和泪水混合在一起,挂在下巴上。

    杨玉环大笑道:“钱,我是要定了;你的人,我也要定了!”他一说完,便叫那两个人将杜丽英抬出舱外。

    石萝依立刻就追了出来,她疯狂般的扑打着这两个壮汉的手。

    这时,又有两个男人走了过来,他们铁钳般的手,紧紧地捉住了石萝依那一双柔弱纤细的手。

    王流哭喊的声音也比刚才还要大。

    《晁氏客语》说:“性如地,善如五谷恶如莨莠,地岂容只生谷而不生莠耶?学者当除莠养谷耳。”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高山景行、德厚流光的好人,也有很多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惜谋害他人性命的恶人。

    但,这就是江湖。残酷却真实的江湖。

    杜丽英并没有求饶。

    她绝对不是一个肯向别人求饶的人。死都不会!

    所以她很快就听见了“扑通”的一声响。

    这是她自己的身体撞击那冰凉刺骨的水面时所发出的声音。

    船上所有的人都听见了这声音。

    杜丽英已被那两个壮汉扔了下去。

    这银白的水花,立刻就在黑夜中绽放,就如同鲜花在阳光下绽放一样美丽辉煌。

    她的灵魂很快就会融入这汹涌奔腾的江流,在这个没有欺骗、没有贪婪的世界里,与鱼群为伍,自由遨游。在从此以后的千千万万年中,她都将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行,永远也不会停息!

    石萝依趴在栏杆上,向杜丽英沉没的方向伸着手,叫着“姐姐”,她哭的撕心裂肺。

    王流也摇摇摆摆地跟了出来,他现在哭得很伤心,他也在哭声中模糊不清的呼唤着“姐姐”。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叫她什么?

    以他从前的身份,无论叫别人什么,都没人敢计较。

    石萝依叫杜丽英“姐姐”,于是他就跟着叫“姐姐”。

    杜丽英却看到了回家的路。

    她已看到母亲还坐在屋前那凹凸不平的石板台阶上,正微笑着向她挥手。她甚至都能看到,母亲的牙齿也已经掉光,但身板却好象比从前还要健壮些。

    杨玉环那得意而愉快的笑声,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中飘荡。这笑声在石萝依听来,却如同来自幽冥界恶鬼的哭泣。

    过了很久,杨玉环的笑声才终于停顿,他的目光却已经落在了王流的身上,他又微笑着抱起这孩子,道:“宝贝,想不想跟你的这位姐姐去这河中玩耍啊?”

    王流摇了摇头,嘴里却含糊不清地说道:“想!我要跟姐姐去玩。”

    杨玉环立刻道:“好!那你现在就去,好不好?”

    王流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鼻涕眼泪,点了点头,道:“好!”

    杨玉环立刻又是放声大笑。

    石萝依一听到这话,她的瞳孔立刻收缩,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气,忽然挣脱了那两个壮汉铁钳般的手,跑过来从杨玉环的手里一把夺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

    这个时候,石萝依忽然变得十分冷静,她连身体都已经不再发抖。

    因为她到现在已经完全见识了杨玉环的手段,也已经明白杨玉环想要什么,也知道对于杨玉环来说,什么事他都能做得出来。

    石萝依不再哭泣,因为她也已经发现,对这样一个男人哭泣,实在是玷污了自己那晶莹如玉的眼泪。

    杜丽英在的时候,她总是在等着杜丽英做决定。

    但是现在,已到了她自己做决定的时候。

    石萝依紧紧抱着孩子,就站在杨玉环的身前,她以一种十分冷静平和的声音说道:“只要你放过我的孩子,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但你若想害死我的孩子,我可以保证,你什么都休想得到。”

    杨玉环只是楞了一下,立刻就纵声大笑。

    这种笑,是征服他人后睥睨一切的骄傲。

    杨玉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柔弱,但是若想杀死自己,却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所以他立刻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留着这个孩子。

    只要这个孩子还在,用这个孩子来要挟,石萝依这个大美人,就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于是,王流就这样得以暂时活了下来。

    ;
………………………………

第十二章 被困鸡冠岭

    从清江到宜春,二百余里水路。

    船走得很快!

    杨玉环的船是在第二天中午到达宜春的。

    宜春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在《秋字》一诗中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以歌颂宜春。

    宜春是个风景很好的地方。

    但是看风景一定要有很好的心情。只有心情好,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石萝依现在的心情,就很不适合去看风景。

    石萝依一直都坐在舱内的那张窄床上,她已经连哭泣的力气都已没有。

    孩子王流却又已经睡着,他已经哭了整整一夜。小孩和大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无论哭得有多伤心,但是累了后依然能睡着,而且睡得很香,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噩梦中低低地抽泣几声。

    石萝依已经不是小孩,所以她睡不着,也毫无睡意,她就这样坐了一夜。她害怕杨玉环又忽然出现在眼前,来折磨她,来逼她接受她完全不能接受的事。

    但是杨玉环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居然都没有过来。

    石萝依也不知道现在到了哪里,只是感觉船已经停了很久,外面的人都在忙碌。

    可靠的朋友和共患难的姐妹杜丽英昨天还生龙活虎,能打趴四个水牛般的壮汉,今天却已经随着这滚滚的流水远去,永远也不会再回来。

    石萝依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应付这个恶魔一般的男人。

    一想到杜丽英,石萝依很想立刻为杜丽英报仇雪恨,她想扑上去狠狠地咬死杨玉环,跟他拼命。

    仇一定要报,但绝对不是现在!

    正在这个时候,只听有人在门外“砰砰砰”地敲了几下门。然后,石萝依就看到了杨玉环的那一张充满了笑意的脸。

    杨玉环施施然地走了进来,他仍然还是提着一个竹篮,装了几个菜,放在桌子上,笑嘻嘻的看着石萝依,道:“姑娘夜来可睡得安稳?在下特意从宜春城中“五间楼”酒楼带给姑娘的饭菜。还望姑娘能珍重玉体。昨夜杜姑娘不慎坠河,在下也深感伤心。但是人死不能复活,还望姑娘节哀!”

    石萝依却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她只是静静地走过来,将竹篮中的饭菜都搬了出来,摆了满满一桌子,狼吞虎咽吃饱了,又把孩子摇醒,也喂得饱了。

    杨玉环的脸上已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又过了很久,有人抬来了一乘肩舆。一个中年妇人来扶了石萝依和孩子坐到轿中。四个脚夫,抬着一路颠簸,往鸡冠岭山寨而去。

    直到酉牌时分,才抬到山寨中,在青石板铺就的平地下轿。

    石萝依看时,只见这山寨,四面八方都是石墙,包围着三四十间泥砖瓦房,铺满了石板的路径,四通八达。前排当中一座宽敞大厅,厅上放着一把虎皮交椅,下面又齐齐整整摆着五六十张椅子。

    又有两个四十几岁的女人,来扶石萝依进了后院的一间房子。两个女人一面走,一面劝说道:“姑娘,既来之,则安之,到这个地步,也不由你不顺从了,且不要烦恼忧愁,如果肯从了大王,做个压寨夫人,还你终身富贵。”

    石萝依只是不搭理。

    那两个女人便又走出门,将门锁了起来。

    当晚,杨玉环就做了个庆贺筵席,杀倒七八口猪,烧了利市纸钱,山寨中一百六七十人,大吃大喝,热闹非凡。一来庆贺杨玉环新得夫人,二来庆贺山寨中得了杜丽英好大一笔钱财。

    正在欢喜痛饮,只见一个叫做梁阿三的山前头领举着个酒杯,摇摇摆摆走来,举杯向杨玉环大声道:“大哥,恭贺大哥新得佳人,财源广进。来,女人肉做,不找是罪过;酒是米蒸,不喝就不行,兄弟我敬大哥一杯。”

    杨玉环听了,大笑道:“好兄弟,来,大凌河里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

    众人又都大笑。

    杨玉环仰脖干了这一杯酒。

    众人又都齐声打着节拍,高喊道:“大哥,来!来!来!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杨玉环却举着空杯,在空中晃了一圈,高声道:“兄弟们,天蓝蓝,海蓝蓝,怎能叫我一人干,一人一杯往下传。”

    正在欢笑声中,却有几个小头目问起杨玉环,道:“大哥,准备什么时候操办喜事,请兄弟们吃成亲喜酒啊?”

    杨玉环喝得醉醺醺的,摇晃着脑袋,道:“大哥我准备在老大人五十大寿这天,连成亲喜事也一齐办了,办完寿宴办婚宴,这样省心又省力。”

    众人又齐声乱嚷道:“这样最好!那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杨玉环等人在前厅大吃大喝,喧哗热闹。

    杨玉环那五十岁的老娘,人称陶老太太,平日不喜热闹,也十分反感儿子干些伤天害理的事,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管不着他。

    这杨玉环虽然孝顺,在母亲这里,当着一套,背后又一套。你如果说他、骂他,他都说自己干了错事,跪着来向娘认了错,一转背又是我行我素。次数多了,陶老太太也懒得再来管他,自己和小儿子杨玉清独自居住在山寨后,平日里只是烧香拜佛,不间断地念诵《大悲咒》与《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意图为儿子消灾免祸。

    那杨玉清却是个正直的人,也只在家枕籍经史,博览群书,并不愿意出去惹事。只是杨玉环在外胡作非为,恶名远扬,杨玉清也不敢在老房子里居住,只得搬到山寨中来。

    这个时候,陶老太太听到前厅热闹,便打发小儿子杨玉清下来打听了,回来禀告道:“是大哥在山下不知道抢了谁家一对年轻母子,并得了那母子一大包金银,说是人财两得,双喜临门,在那里庆贺呢。”

    陶老太太听了,心中很不忍心,道:“这天杀的杨玉环,不做好事。到晚上喝得烂醉,必然会去逼这个女子同床,那女子如果不顺从他,性命就难保了。”说罢连声叹气。

    杨玉清道:“老娘,我倒有一个计策,来救这一对母子,但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陶老太太问道:“你有什么计策,说与我听听。”

    杨玉清道:“大哥他们常喝冷酒,只趁着今晚,我烧一壶热酒,去将大哥灌醉,当晚便开门放了这对母子,却不知老娘以为如何?”

    陶老太太道:“这样最好,你费些心思,千万救出那母子二人,也是你的功德一件,胜造七级浮屠,将来必有善报。”

    杨玉清便从母亲房中出来,向前面大厅而来。

    大厅里仍然欢声一片,笑语连天。

    杨玉清却将一壶酒烧的温热,提着酒壶走到前厅中来。

    杨玉环见杨玉清到来,倒吃了一惊。

    杨玉清将热酒倒在一个大折碗中,一碗就有一斤多,走上前来,向杨玉环举着碗道:“大哥,做兄弟的常常违拗大哥意思,大哥心中必然在怪兄弟,不然大哥今天这么大件喜事,替兄弟找了个好嫂子,给咱杨家传宗接代的好事,也不叫兄弟来喝一杯酒?”

    杨玉环虽然是个为非作歹的人,但对于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兄弟却也有感情,连忙道:“兄弟,这是说的什么话?俗话说,骨肉亲,兄弟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我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平时即使有些小矛盾小纠纷,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怎么会来怪你?只是我知道兄弟一向喜欢清静而不爱热闹,所以不曾来打扰。只是到成亲那天的话,无论如何,兄弟都必须来喝我一杯喜酒的。”

    杨玉清听了,面露喜色,大笑道:“大哥,如果真的不怪小弟,今天便干了兄弟这碗酒,好教兄弟放心,不致疑神疑鬼。”

    杨玉环也怕杨玉清疑心,坏了昔时情义,便接过碗,不管好歹,“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又咋叭着嘴巴,将碗翻转在桌面上。

    杨玉清见了,又大声道:“兄弟们,既然大哥今天有了嫂子,是个天大的喜事,山公倒载无妨学,我们再一人敬大哥一杯,你们说怎么样?”

    这时杨玉环已醉得昏昏沉沉。

    那些人一听杨玉清的话,立刻又都倒满了酒,来敬杨玉环。杨玉环自己觉得实在喝不下了,还想推掉。

    众人齐声高喊道:“大哥,杨玉清是你的亲弟兄,敬酒你就喝了,我们是异姓,难道就这样不把我们当弟兄吗?”

    杨玉环被缠不过,无可奈何,只得又轮流来陪着喝了。又是十来碗酒下肚,只见他身体酥软,烂醉如泥,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众人见了,也摇摇摆摆,各自散了。

    杨玉清连忙安排两个人抬着杨玉环来房中睡下,却看见床头有个包裹,想必是那对母子的,便一把提了出来。

    杨玉清来到后院,见房门上锁,又见西侧厨房下,那两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在烧火,烧得那竹节劈里啪啦的爆。

    杨玉清也不来理睬她们,从厨房角落拖来柄铁锤,只一锤将门锁打掉,走进房去。

    那两个妇人见是杨玉清,也不敢来管他。

    ;
………………………………

第十三章 救星

    石萝依正坐在一张销金围褥木椅上,怀内抱着孩子,见一个男人忽然闯进门来,立刻就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般吓得跳了起来。只见进来的这个人,看起来像杨玉环,又有些不像,狐疑不已,便紧紧搂住了孩子,睁大着双眼,警惕地盯着杨玉清。

    杨玉清也仔细瞧了瞧石萝依,看这女孩却又只有十六七岁,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五六岁孩子的母亲,倒更像是孩子的姐姐。

    杨玉清皱了皱眉,道:“这位姑娘,你不要害怕,我是杨玉环的兄弟,现在特意来救你二人逃出山寨的。”

    石萝依听了,半信半疑。

    一个人若总是被人欺骗,就已很难再次相信别人。

    自从遇到伍大山和杨玉环这两个人以来,石萝依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无法分辨别人究竟是一片好心,还是满腔恶意?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能够离开这个地方,不管前方是花团锦簇的康庄大道,还是铺着红毯的陷阱,她都决心去试一试。

    所以她还是说道:“多谢公子美意,只是你哥哥得知,快马来追,我们也无法逃脱。”

    杨玉清道:“姑娘且请宽心,我哥哥已被我灌得烂醉,一时半会也不会醒来。趁着这个机会,我送姑娘出后门,从后山连夜逃命而去。只是后山山势陡峭,道路崎岖,不能骑马,姑娘须是步行而走。”

    石萝依道:“我二人被你哥哥捉到这里,如虎驱羊,勒逼成亲,已死在旦夕。若能得公子垂怜,救援残生,重见天日,不啻枯木逢春。且请贵姓尊表,以志不朽。”

    杨玉清道:“我叫作杨玉清,是这山寨寨主杨玉环的同胞兄弟。姑娘,不可在此耽搁,快请随我来吧!”

    石萝依连忙点头,抱起了熟睡中的孩子。

    杨玉清提了一个灯笼引路。

    石萝依紧跟在后,曲折蜿蜒,来到后山关上。

    杨玉清唤守关头目开门。

    那头目闻知是杨玉清带着石萝依与王流过来,也猜了个**不离十,又不敢违拗,知道他们兄弟的关系,只得开门放石萝依下山。

    杨玉清又送了一程,将包袱也交给石萝依,叮嘱道:“姑娘,这一去,南北迢遥,你我二人很可能相逢难再,倘若异日缘来分至,也还有相见的机会。恕我不能远送,望姑娘水陆长途,诸凡谨慎。”

    石萝依这时才发现杨玉清是真心实意帮她,便跪倒在地,抽泣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没齿难忘!”

    杨玉清连忙扶起,二人相别。

    石萝依沿着那条紧贴着峭壁的小山路往下而去。

    唐代李白《蜀道难》诗有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鸡冠岭后山这条路,却是难如下青天。又有一句话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是上山虽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省力却容易失足。因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两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状,除了费点力气外,危险性较小;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会发生危险。并且下山时速度如果太快,腿脚会酸软发抖。

    石萝依一个柔弱女孩子,又要抱着孩子,又要提着包袱,又不敢半道将孩子放下来歇息。看这山下的山谷时,黑茫茫深不见底。石萝依只得将脊背死死地贴靠着山石,腾出一只手来攀藤抓葛,以防摔下。就这样四肢发颤,摸索着慢慢地捱下山来。

    直走了近一个时辰,才走完这条山路,来到山下,已累得脚软手麻,黑暗中又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才好,便只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