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山之中,青赤黄白黑五色光芒集结,以青色为主,一只五色神鸟隐约现出。

    或许不能说是鸟,头部时而是鸟,时而人首鸟身,身子为青色,带有漂亮的五色尾翼。

    见到这只异兽现出,姬叔君轻笑一声:“原来是青鸟。”

    而后,她神通一收,满室光芒俱都消失不见,不管是刚刚人首蛇身的法相,还是人首鸟身的光芒,都仿佛从未存在过。

    随后,又对姬考惊异说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般凤凰一脉的图腾,很少流传在殷商之外。没有想到,你这侍女竟然是青鸟图腾。”

    听到姬叔君说起青鸟的名字,姬考顿时神色微动。他给侍女取名青女,没想到不经意之间,竟然正中她的图腾。

    在姬氏诸多藏书之中,有一本书,是禹王治水,周行天下之后,他的大臣伯益记录了各种山海怪物,然后夷坚将之成书,这本书名叫《山海经》。

    姬氏先祖后稷,与伯益相熟,因此也抄录了一本。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损毁不全,可是大多数记录还保存着。

    这本书中,记载了夏初开国之时,约四十个邦国所在,并有山脉五百五十余座,水道三百余条,神怪妖兽四百余个,加上禹王治水,甚至治水之前的种种人物传说,可以说是蔚为大观。

    当然,沧桑变化,夏后氏都已被灭,当时的邦国,也没有了多少还留存着。可是山脉、水道多数还存留天下,那些神怪妖兽,虽然不再现身,却还存在人们的想象之中。

    “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玄丹之山上,有四种五色之鸟,要是四种集齐,那就是亡国之兆了。

    当然,单独的青鸟,却是吉兆。传说之中,西昆仑诸山之中,有一座三危之山,上面有三只青鸟。

    这三只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偶尔也为她寻找食物。

    用这种神兽来找食物,姬考心中甚至在猜测,西王母是一个多疯狂的吃货啊。

    他却不知,昆仑山上,这位西王母娘娘,平生有三大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美食,三是看戏。

    “怎么样,舍得将你这侍女送给我做弟子吗?”

    “当然,以后青女就请叔君奶奶教导了。”

    姬考甚至没有问青女的意见,一口就答应下来了。不管是站在哪个角度,青女能够踏上修行之路,对姬周、对姬考,或者对青女自身,都有益无害。

    她如今只是一介奴仆,等到修行有成之后,姬氏之人,可不会再以奴仆视她。

    这个时代,虽然不完全是奴隶制,但是封建制度都还要等着姬考的弟弟周公开创,封建制度大成更是要等到数百年后。更别说,那个起码在明面上人人平等的时代,还要等数千年。

    ······

    “君大人,考公子,前面就到岐山了。”

    岐山距离岐邑并不算太远,他们一路之上,速度并没有多快,但还是小半天就到了山脚之下。

    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登临岐山之上,姬考很明显感觉到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宗庙之中,呆了将近一年,姬考也确实厌倦了。要不是担心大宗伯会突然对他出手,加上创武之事太过入神,他肯定支撑不了这么久。

    “好了,就选择这里了,你们便在这地方,搭建木屋竹室,以后作为你们的居所。”

    姬叔君在岐山诸峰之间,选择了一处,命仆从们开始干活。

    而后,她看向旁边的一座高峰,轻声说道:“长桑君、青囊君,故人来访,不过来一会吗?”

    声音似乎不大,但是却回荡在岐山诸峰之间。

    岐山最高峰岐峰,这是当初岐伯所居之地,如今也是他这一脉的传承之地。

    岐峰上面,有着好几座宫室楼阁,虽然简朴,但是却大气无比。

    其中最顶上一座楼阁之中,一位黑须老者,正坐在高台之上,对着他身旁的一具白骨指指点点。在他下方,坐着八九个人,专心致志,听着黑须老者说话。

    忽然之间,姬叔君的声音传来,黑须老者听到之后,轻笑一声:“长桑、青囊,你们这个小朋友又来了。”

    说话之间,他看了一眼下首众人,特别是长桑与青囊两个。

    “老师,那我们先过去一趟了。”

    长桑君是一位短须中年,青囊君却是一位青衣妇人,他们两个,是黑须老者最年长的两位弟子,同时也是一对夫妻。

    黑须老者点了点头:“这次所讲医理,主要是为你们后面几位师弟所讲,你们不听也可。既然有客来访,那就去吧。”

    长桑君与青囊君拜别而出,来到宫殿外面,然后衣袖一振,直接御风而起,飘然落在姬考他们所在山头之上。

    乘风而来,宛若神人。

    他们这种登场风姿,让姬氏那些仆役都吓到了,一个个战战兢兢,就差直接跪倒在地。

    “不必惊慌,此我友也。”

    姬叔君安抚了一下这些仆役,便含笑朝着长桑君与青囊君打招呼。

    “叔君,你才离开几日,怎么又回来了呢?”

    青囊君拉过姬叔君的手,显得极为亲热。

    在数年之前,姬叔君可是对他们夫妇有过大恩的,然后数月之前,又在他们家中住了几月,再怎么亲热也不为过。

    当初他们夫妇入西戎之地采药,无意之间,惹怒了一只已成妖类的猛虎,被对方追杀。要不是姬叔君恰好经过,他们恐怕已经葬身虎口了。

    姬叔君救下他们之后,并没有留下姓名,直接就回到军营之中了。长桑君与青囊君夫妇,找不到她的下落,只得无奈回山。

    数月之前,姬叔君趁着戎狄过冬,战事休止,便回岐邑之中。回程之时,路过岐山,正准备游览一番,刚好碰上了他们夫妇。

    然后,便在他们盛情相邀之下,一呆就是数月。

    这也是因为,长桑君与青囊君的师父,是一位境界高深的炼气修士,虽然所修不是同一脉,但是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姬叔君呆在岐山上面,可以常常前去请教,否则,她早就呆不牢了。

    “周原城邑之中,也没有什么事,我准备再回军营之中了。恰好,我这位侄孙姬考,得天之幸,入境成功。而他又与我周原之中,那位大宗伯不睦,我便将他带到这里来住一段时间。”

    “一来,有尊师坐镇岐山,那位大宗伯可不敢乱来;二者,他居于岐山之上,炼气修行的问题,也能常向你们请益。”

    听姬叔君说完,青囊君顿时想起了那件旧事了,嘻嘻一笑。那个时候,她还不如现在的姬考大,可是亲眼看到,自己的师父,将那位大宗伯腿打断的。

    长桑君倒是稳重,他看向姬考,惊异说道:“小兄弟这么年轻,就已经入境成功了吗,真是难得,不知道你是什么入境?”

    姬考回道:“我是星辰入境。”

    长桑君点了点头:“星辰入境,那也不差了,据说白帝少昊之子长庚,就是星辰入境,最后也得以通神。”

    “这位白帝子,乃是东方启明星入境,不知道你又是哪颗星辰入境呢?”

    虽然都是星辰入境,但是也分三六九等,最上者,自然是岁星荧惑太白南斗北斗等等星辰,中间层次,也是三垣二十八宿之流,其他杂星则更次之。

    听到他这么问,姬考顿时纠结了一下,难道他要告诉对方,自己心神之中,日月凌空,星河俱现,似乎周天星斗都在吗?

    还是说,在太阳太阴,或者紫微之中选一个告诉他呢?

    “刚刚见面,问这些干嘛?入境之时境界大小,虽然说影响未来修行,但也不是绝对的。小姬考,不用担心,就算是一颗杂星,同样很不错了。”

    一边的青囊君,见到姬考久久不语,以为他入境的,就是一颗杂星,因此不好意思说出口,连忙安慰于他。

    姬考倒是不介意这些,他也没有刻意说出自己入境的东西,却对青囊君的那句话有了兴趣。

    “入境的境界大小,这是什么,青囊君大人,能否给我解惑?”

    青囊君一愣,似乎奇怪姬考既然能够入境,为何连这些也不清楚。不过她转念一想,也对,姬氏又不像他们岐山一脉,似乎从夏后氏至今,还没有出过炼气士。

    就连修行者,姬考之前,似乎也就出了姬叔君这个图腾师了。

    “走吧,你们这木屋竹室,也不是一时半会能造好的,先到我那里住一段时间,我给你们好好讲讲炼气修行之法。”
………………………………

第二十二章 岐山之上闲话炼气

    长桑君与青囊君,又是衣袖一摆,便乘风而起,往自己的居处而去。

    姬考见着,心中极为羡慕。

    乘云气,御飞龙,以游乎四海之外。这等风姿,何年何月,他也能如此啊。

    姬叔君见着,淡淡一笑,足下涌起一道耀眼金光。而后,她伸出双臂,分别抱住姬考与青女,金光纵起,倏忽而过,随着长桑君与青囊君而去,不过眨眼功夫,竟比长桑君他们,还要先到岐峰之上。

    “好玄妙的纵地金光法啊,听说这本是我炼气士一脉的神通,没想到叔君妹妹,将它祭炼得如此娴熟。”

    尽管不是第一次见到姬叔君施展这神通,青囊君还是忍不住赞叹。

    这是炼气士一脉,一位著名的高人所创神通,用来赶路,可比腾云驾雾要快多了。

    姬叔君微微一笑:“相比接引图腾之力,还是直接用这纵地金光之术,更为方便一些。”

    图腾修士,自然也有自己的御空法门,但是却需要展示图腾之相,虽然浩浩荡荡,气势不凡,但哪有炼气士的这门神通方便啊。

    姬叔君得到纵地金光法,已经有数十年时间了,也就是最近,才得以掌握。毕竟,她不是炼气士,要用炼气士的得意神通,其间还有不少变化需要她自己明悟。

    ······

    “我们炼气一脉,虽然说只要天人相应,机缘到时,人人都有入境之机。但是所入之境,却有分别,这一区别,就涉及到日后所炼之气。”

    “姬考,你可知道,我们炼气修行,到底炼的是何气吗?”

    听到这个问题,姬考连忙摇头,总说炼气炼气,但是到底炼什么气,他却是一概未知。

    青囊君大概也清楚他不知道,微微一笑,将自己年幼入门之时,老师给自己所讲的东西,一一告诉姬考。

    “天地盈虚之中,气机无数,世间一切都由气而成。气之为物,在上可演化辰宿列星,风雷云电,在下可演化山岳江河,金土玉石,于中又可化众生万灵,飞禽走兽;其大,可演宇宙之无穷,其小,又能化尘埃之变化。凡人所知所想,所感所见,莫不由气生成。”

    “所谓,即是入得与气相通之门,能让人吸纳天地之气。而天地之气无数,有祖气,有母气,有诸般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气,初始修行,不可能直接去炼化。”

    “入门之时,所有人所纳之气,都是一口天地灵阳之气,此气非清非浊,不带任何属性,乃天地最为普遍寻常之气。”

    长桑君与青囊君的住处,在岐峰之上,但是却不是峰巅。

    岐峰之巅,是他们祭祀这这一脉祖师岐伯所在,以及每一代的岐峰之主居住之地。

    当然,说是每一代岐峰之主,但是他们这一脉,从岐伯开始,也不过传了四代。长桑君与青囊君的老师,其实就是岐伯的徒孙,百草先生。

    在这山峰之上,青囊君正与姬考,好好讲解炼气之法。

    她与姬叔君为至交好友,也将姬考视为自己后辈,讲解之时,极有耐心。

    不说姬考,便是一起过来的姬叔君与青女,都听得津津有味。

    “第一口气纳入体内之后,炼气之途便开始,与修行者所入之境相感,化作对应之气。若是河水入境,则是润物之水气;若是金石入境,则是凌厉之金气;若是天雷入境,则是浩瀚之雷气;如你这般,星辰入境,则是璀璨之星气。”

    “因此,炼气修行第一步,即为感玄。这种气,我辈炼气之士,又有一种称呼,名为法力。”

    “这里所说,只是最普通的祭炼之法,成就最寻常的法力内气。境界有别,演化之法力也有上中下等。如你是普通星辰入境,所成法力,必然是要比那些南斗北斗太白之流差一些。”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星辰入境,即便是普通星辰,也不算差。后天之时,花费心力淬炼,未必不能迎头赶上。”

    在青囊君看来,星辰入境,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多半还是有些威能。她早年游历九州之时,曾见草芥入境,虫毛入境,甚至屎尿入境。

    这些东西入境,才算是真正废掉了。

    当她将所见的种种神奇入境,说给姬考他们听时,姬叔君大笑不止,姬考却目光微皱。后世有人,曾言道在片瓦,道在草芥,道在屎尿,这些东西入境,未必就不能有成就。

    人道修行,本来就是一代一代,披荆斩棘而来,本来就连路都没有。而现在,即便眼前是一条小路,又怎么能说废掉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认可世间之人,先天资质禀赋,确实存在差距。但是,他更相信,后天努力,绝对能够有大收获。

    人定胜天,胜的其实不是天,而是自己,而是被别人以天为名义,限定的自己。

    姬考所想,其实没错,未来之时,他会遇到种种炼气士。有人枯草入境,却斩尽一族妖兽;有人梦蝶入境,却逍遥天地之间。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时听到青囊君所说,姬考终于对修行炼气的第一步有了一丝认识了。

    炼气第一境,感玄,天地灵阳之气与自身境界相感,成就玄妙法力。

    “对了,小姬考,你既然已入境功成,可有炼气感玄之法。”

    讲了这么多,青囊君甚至都不知道,姬考到底有没有炼气之法。

    “有一种法门,却犹豫要不要修行,正想请教大人。”

    听到青囊君的问话,姬考连忙拿出那块姬昌传给他的兽皮,交给青囊君。

    他这种法门,按照当初仇生所说,应该是看不上了。但是姬考别无他法,只能请青囊君他们看看,能不能修行。

    只要对未来修行,不会有什么妨碍,即便是这法门差了一些,姬考也认了。

    最少,有胜于无。

    青囊君接过这张兽皮,神念探去,微微一看,便了然于心了。随后,她将这兽皮递给自己的丈夫长桑君。

    “炼气与炼体不分,齐头并进,还真是古老之极的炼气之法啊。”

    长桑君叹了一口气,然后交还给了姬考。

    “怎么,这种法门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倒是不大,只不过以此修行,速度将会极慢。”

    见到姬考他们不太理解,长桑君继续说道:“上古之时,修行之路刚刚开辟,只要是能够提高实力,先民都会兼容并蓄。那个时候,能有一法门就已经很好了,哪里会有人挑三拣四。”

    “而且那个时候,因为外敌众多,需要时常争斗,修行之辈,都需要内炼神通,外炼肉身。这样的话,更容易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存活下来。”

    “但是后来,随着修行者越来越多,天资卓绝之辈有如泉涌一般而出。差不多也就是上古几位圣皇治世之后,炼气士便撇开炼体之路,单炼胸中五气了。”

    “修行之道,由粗而精,不管是炼气炼体,还是巫祝图腾,都衍生而出种种细巧变化,这种杂糅修行法门,当世近乎没有。”

    “而且到了现在,天地之间,恐怕很难找到炼体之人了。”

    听到长桑君之言,一边的姬叔君都感觉疑惑了,插了一句:“为何?是因为炼体不好吗?”

    她修行图腾之法,其中便有很多时间,花费在炼体之上。从来没有想过,这等强悍肉身的法门,竟然被炼气士给嫌弃了。

    长桑君轻笑一声:“我辈后天之人,便是肉身炼得再为强悍,也不过与那些凶兽猛禽争锋,还能比得过那些得天独厚的先天神魔与太古天妖吗?”

    “炼气士众贤不愿意取此道,因此炼体一脉的传承,多是落在巫祝与你们图腾一道手中。”

    “我辈炼得胸中一口气,一切神通术法都由此而出。用之于外,既可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又可挟山超海,改天换日;得之于内,既可长生久视,演化不朽,又可超脱万物,逍遥天地。”

    “真要炼体,等到炼气大成,借助天地之力,等闲功夫,便胜过百年修行了。如此这般,谁还会去炼体。”

    长桑君说这话的时候,对炼气一道,充满了自信,目光之中,如有神光。

    姬叔君见此,笑笑没有说话,不论任何一道的修行者,对于自身所走之路,都充满了信心。

    但是到底能走成什么样,还是要看修行者自身。图腾一道,在她看来,未必落后于炼气之术。

    “长桑君大人,这兽皮上所述炼气之法,我要是修行,可有什么隐患?”

    对于他们的修行信念,姬考可不想理会,他现在关心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直接修行此法。

    “这么缓慢古老的法门,你可以放心去修行。而且这种太古感玄炼气之法,甚至都不会影响你未来改弦更张,寻求更好的法门。”

    “这却是为何?”

    “如今各种高深玄妙之法,本来就是代代先贤,从这太古法门之中开辟而出的,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你要是有心,未必不能效法先贤,再开一脉感玄炼气之法。”
………………………………

第二十三章 感玄洞真通神,击金钟而传道

    开辟一脉炼气修行之法?

    即便姬考机遇非凡,得天独厚,却也没有想过走这一步,至少现在没有想过。

    这可不像是开创武道,他连一点修行经验都没有,依样画葫芦,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画好,何谈开创?

    不管是在哪里,需要有所成就,都必须踏在前人臂膀之上,才是正理。

    要是集天下修行炼气之法,让他经年累月研究,姬考或许会有这种自信。

    以浩瀚典籍为基,开辟一道,才是煌煌正途,他开创武道是如此,后世那位圣贤西出函谷关也是如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空中楼阁,谈何建起?

    与长桑君夫妇闲谈许久,姬考从未提过,要拜入岐山这一脉门下,而长桑君与青囊君,也没有说出任何将姬考收入门下的话。

    师择徒,徒亦择师,非志趣相投,最好不要成为师徒。

    尤其是岐山一脉,与其说是炼气士的一支,还不如说是医道的一支。

    他们这一脉,对于炼气修行,或许成就一般,但是在医道之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道之中,分有几脉,他们岐伯一脉,精通药草之性,为天下所炼气士所敬仰。

    医术与炼气之道,在他们这一脉修行之中,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不成良医,难以在他们这一脉炼气修行上有所成就。

    这一脉修行,感玄而成,也包含诸多元气法力锤炼之法,既有木气、水气等先天化生之气,也有病气、瘟气等后天沾染之气,对于医者,都有救死扶伤妙用。

    反倒是星辰入境,可以演化的种种气机,他们这一脉还真没研究过。

    接下来几日,姬考也不急于马上开始修行,时常与姬叔君,以及长桑君青囊君二人,讨论修行之事,吸取更多的经验。

    了解炼气之法的同时,也对巫祝和图腾两脉修行,有了一些明悟。

    炼气修行,按照姬考原本的猜测,应该有十几个境界,然后每个大境界之中,又分出各种小境界,而且名字听起来都要给人一种震撼。就是那种,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震撼。

    事实告诉他,没有。

    入境之后,只有三大境界,感玄第一,洞真第二,通神第三。而最初的时候,连三大境界都没有,炼气就是炼气,造诣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后来炼气士从蒙昧之中,理清头绪,大概将这一脉分成了三层境界。

    感玄之境,实是养气之境,重在养而不在炼,呼吸吐纳之时,将天地灵阳之气纳入体内,静则藏于下丹田之中,动则散于九窍百骸。

    若是修行深处,则不单单是依靠口鼻吐纳,周身窍穴,尽数打开,皆是可以纳气养气之地。

    一些元气基本妙用,到此时才可施展,或是举形升天,或是化光成刃,或是凝煞炼罡,诸般妙用,始现人前。

    感玄之后的洞真之境,才算得上是炼气之境。到了这一步,丹田蕴实,普通的天地灵阳之气,开始渐渐演化,而成契合自身的先天祖气、混元道气、混沌母气等等,养在胸腹之间。当然,道气、祖气、母气等,都是最顶尖炼气士所成就的,一般洞真所成先天之气,却要逊色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