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试炼一炉丹药,不过是吴回真人与百草先生真正想炼丹药的预演,真正炼丹之事,何其重要,他们怎么可能这么草率。
别说炼丹了,就连普通医者炼药,都非常谨慎,要选在偏居之地完成。
作药者若不绝迹幽僻之地,令俗尘愚人得经过闻见之,则诸神便责作药者之不遵承经戒,致令恶人有谤毁之言,则不复佑助人,而邪气得进,药不成也。
医家之辈,每合好药好膏,皆不欲令鸡犬小儿见之。若被诸物犯之,用便无验。又染采者恶恶目者见之,皆失美色。
而炼丹更是,必入山川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尔乃可炼神丹。甚至一般小山,也不可作为炼丹之所。
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皆邪炁,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是以炼气士,合作神丹,必入名山僻静之所,以期有成。
这些东西,是这些炼气士所讨论的东西,姬叔君听了一阵子,便觉得无聊。
她见姬考与青女,更是没有多大兴致,于是,便拱手作揖,向两位长者作别,带着后辈,离开了岐峰之上。
他们的离去,丝毫不影响大殿之中热切的讨论,除下长桑君与青囊君,在门口匆匆送别,也无其他人理会。
直到若干年之后,这些人才回想到,他们竟然曾与姬考同处一殿之中,共同谈论成丹之法。那时的心情,着实复杂难言。
当然,共同讨论的话,只是他们认为的,姬考只是在炼丹之时,入定了几次。讨论刚刚开始,他便离去了。
······
另外一座山峰之上,姬氏家将仆役,已经在上面盖好了一座竹舍,几间木屋。竹舍是给姬考居住而用,位居中间最高之地,木屋是护卫杂役居住之所,环绕周围。
在屋舍周边,有一股山泉汩汩而出,形成一条小溪,蜿蜒而下,流入山脚。
在山脚之地,也有十几人筑屋而居,以作警示之用。
姬叔君飞入云端之上,环视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居所建盖得不错,适合姬考在其中炼气修行。
“好了,小姬考,你这侍女,我今日便带走了,可不要舍不得啊。”
在岐山之中,已经呆了好几天天了,姬叔君见这里已无事情,便决定早点回到军营之中去。
阳春将至,乃是农耕播种之时,这时最担心戎狄侵扰,否则将影响众人劳作,损失不得。
一岁之中,也就春秋两季,最是担心戎狄了,寒冬刚过,需要出来觅食,将入寒冬,需要出来找存粮。
对于商周之人来说,最为讨厌的,也就是戎狄这点了。都是人族,但是相互争夺食物,这种事情,对诸夏来说,已经好久远了。
“叔君奶奶,你们去吧,我这里不需要担心。”
姬考拱手,向自己这位长辈告别。这段时间以来,他得到了姬叔君很多帮助,特别是宗庙之中,将他点醒,几乎是救了他的命。
“考公子,那我也跟着师尊过去了。”
青女目光稍有迷离,心中十分不舍。服侍姬考这么久,姬考从未对她发过脾气,几乎是将她当做亲人在对待。
姬考和煦一笑:“去吧,青女,跟着叔君奶奶好好修行,未来之时,说不得我还要你来庇护呢?”
“走也!”
姬叔君淡笑一声,一手抱住青女,金光从足下纵起,转眼间便鸿飞天外,不见踪影。
姬考见自己这位姑奶奶如此洒脱,也是一笑,转头便去到了竹室之中。
山中再无他事,唯余修行而已。
………………………………
第二十六章 道不可须臾而离,周公沬邑拜商帝
对于修行,姬考在两世为人之前,其实便已经有过一丝研究。
那个时候的他,名字还叫周元;那个时候所处的时代,被称作末法时代。
姬考不知,末法时代,是诸法不存了,还是诸法不再现于人间。
那时的他,从幼年开始,便对各种佛经道藏感兴趣,然而却始终未得其门而入。他也曾幻想着,自己某一日能得到机缘,什么高人传道,什么天降法宝等等,他幼年之时都曾经想过。
甚至为此,他在那个年代,几乎跑遍了天下的佛道名山圣地,东到崂山舟山,南至罗浮南华,西起昆仑藏地,北达长白雪峰,更不用说终南武当九华巴蜀之地了,但凡是出名一点的,他几乎都去过。
结果,机缘当真来了,却是一觉醒来,人事全非。
还好,这个时代,佛道虽然没有出世,却还有比他们更遥远的上古修行之法。
恰好入境而成,姬考怎能不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缘。
独居于岐山之上,姬考几乎不做其他事情,坐卧行走,甚至吃饭大便等,都在修行之中了。
当然,开始之时,姬考所得的三种图案,是只有坐、卧与走三种的。但是他心中琢磨,既然坐卧行走可以修行,其他动作为何不可以。
坐卧行走皆是道,但是道却并非只在坐卧行走之间。
他便花费了一些经历,参照已有的三种姿势吐纳之法,将自己平时任何动作,都纳入修行炼气之中。
这种动作并不难,他只是套用这三种姿势的法门,分心二用,可以修行便是。
事实上,上古法门,本来就是分心二用之法,一边要修行炼气,一边还要担忧各种狼虫虎豹,外敌侵入。
偶尔要是存在疑虑,便跑到隔壁岐峰之上,向长桑君与青囊君问询。
那场长达七日的传丹大会之后,岐峰上面,早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对于姬考跑过去问他们修行疑难,只要不涉及到他们这一脉的根本炼气之法,都会直言相告,一旦涉及,他们便笑而不语。
姬考也是极为警醒之人,人家愿意为他解惑,就已经是大恩德了,又怎么会奢望其他。
说来也奇怪,交流之间,他们经常潜移默化,给姬考讲医术,那种不涉及修行,为凡人治病看伤的医术。
有这种机会,姬考也不拒绝,每次过去岐峰,都满载而归。甚至青囊君还会给一些药草以及经脉相关医书,让姬考有空看看。
这种时候,姬考便感觉到了,用竹简记载东西的麻烦,看似背了慢慢一袋竹简,文字却远没有一本书多。然而也没有办法,丝绸布帛太过昂贵,造纸他也不会。
加上此时的文字晦涩,多以会意为主,很多字都是医家为了方便,特意造出,姬考看起来,十分麻烦。
不过他不嫌麻烦,吐纳炼气是修行,学习经脉药草,同样是修行。
时间就是这样慢慢流逝,姬考居于岐山之上,周原似乎将他已经遗忘,而他也忘却了邦国天下之事。
修行之外,再无他物,道不须臾而离。
······
沬邑,商人之都,此时的商帝武乙,便在这座都邑之中,执掌天下之事。
自从成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以商为国号,以亳邑为都立商以来,国都频繁迁移。加上其中王位传承混乱,数百年之间,除下开国几年,几乎没有多少安定日子。
直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商国才终于稳定下来,此后也以殷商而自居。
但是此时的商帝武乙,只是在他称王的第一年,国都定在殷地。之后,武乙三年的时候,他将国都迁到了大河之北,也是在这一年,他将岐邑之地,赐给了姬亶。
姬周,也是在那一年,从一个部落,变成了一个邦国。
武乙十五年,这位充满激情与斗志的商帝,再度更换都城,迁到了沬地。
自从武乙登帝位,如今已经是第三十四个年头,此时的他,正坐在王座上面,玩着手中的一个布偶。
说是在玩,其实极为认真,像是在做着终身的事业。
一个数十岁的老者,正如一个孩童一般,把玩人形的布偶娃娃,还时不时在这个布偶上面,增加几笔,或者削减一些。
“禀告陛下,岐山新的周公姬季历来了。”
有侍者忽然在殿下传话过来,让武乙忍不住抬起了头。
“岐山?姬季历?也是,刚刚接任公位,是应该让予瞧瞧了。快,将他叫进来,予要看看,这位新的周公,比起他父亲如何。”
侍者听到之后,便退身出去,将姬季历换了进来。
“小邦周之主姬季历,拜见大邑商武乙陛下。”
姬季历长揖一下,然后抬起头,之间一位隆准龙颜,相貌威严的老者,正含笑看着他,而在这老者旁边,竟放着一个布偶娃娃。
“季历,当年戎狄侵占你姬周故土,你父亲来见予之时,说必在西垂之地,戎狄边境,建我诸夏之国,教化戎狄之民。予素来认为戎狄之辈,只有除恶务尽,才能解决边民之难。但是当初,他信誓旦旦,予也便听从他言,任他发挥,将岐邑之地赠送给他。却没有想到,邦国才初建,稍有成效,他便撒手而去了。惜哉!叹哉!”
姬季历又是长揖一下:“先父在时,也时常对我兄弟几个,感叹陛下与大邑商之仁德。我姬周能有今天,全赖上帝与陛下之恩。”
武乙轻笑一声:“予一人之恩德,与上帝何干。”
他这话一出,姬季历顿时心惊,惶恐看着这位商帝,不明白他为何要说出这种话。
上帝乃是商人之祖,也是天地之主,他这是对上帝有所不满吗?
随后,姬季历又环顾四周,看看旁边有没有其他人在。
还好,这话只有他一个人听到。
武乙看着他那惶恐的神色,忽然哈哈一笑:“你这性子,还真是与你父亲一模一样啊。”
商帝想到,三十年前,姬季历的父亲姬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同样的神色,同样的动作。
看来,这位新的周公,与以前那位,差别不会太大啊。
“陛下,神灵威能难测,说话之时,还请谨慎为好。”
姬季历也不说这位商帝之言是对是错,因为不管对错,都不是他能言,他只是劝说对话,出言要谨慎小心。
武乙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看来姬周不会是他的敌人,但是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帮手。
“你这次来沬邑之中,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
周围邦国前来朝拜他之时,不是缺钱就是缺粮,或者就是请他出兵,这位殷商之帝,都已经习惯了。
不知道这位姬周之主,又会提什么要求呢?
姬季历又是一揖:“确实有一事想请陛下与相助,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宝物奉上。”
“哦,竟然有礼物送给予,是美女还是珠玉啊,这可真是比你父亲长进多了。他上次来朝拜于予,就是拉着予说了三天的话,跟予讲什么仁德的用处。只是可惜,仁德如他,还是难以挡住戎狄的残暴,连祖地都没有保住。”
听到姬季历说要送礼,武乙的语气,看似在夸赞姬季历有长进,心中其实在暗自叹息,子不如父,如之奈何?
他自己也是这样,忽忽老矣,可是子孙却没有一个能继承他的志向的。
姬季历取出一块丝帛,然后对着武乙说道:“臣居西岐,却也心忧天下,如今四方不靖,愿将一道奉上,以助陛下与大邑商。”
“一道?还真是有意思啊。”
武乙随手一挥,在他身前,飞出一只五彩神鸟,发出神光,将整个大殿都照得亮堂无比。
“这是鸑▂ue zhuo)吗?”
玄鸟一族,执掌天下禽类,其中最上者中,有五凤,五色为赤者凤、黄者鵷鶵、青者鸾、紫为鸑酌桊馈
姬季历想起他早年之时,听他父亲姬亶说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帝一脉,一直受到玄鸟一族庇佑。
任何一位帝子,都会与玄鸟一族中的一只幼鸟,结成图腾血脉之亲。直到帝子殒落,幼鸟才会飞回族中。
这位武乙陛下,所结亲的便是鸑穑
这只五彩神鸟,以紫色为基,青黄红蓝杂之,双目赤红,高傲而敏锐,它飞过姬季历身前,将他手中的丝帛衔起,飞到了武乙肩上,将丝帛放下。
武乙呵呵一笑,打开丝帛,只是第一眼,便猝然一惊,然后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其中。
看完之后,他便闭起双目,心神脑海之中,不断推演其中种种变化。
良久之后,他睁开眼睛,神光绽出,哈哈一笑,声音之大,整个大殿充耳可闻,就连壁柱似乎都在抖动。
“真是一件好礼物啊,不愧一道之名,周公。就是不知道这一道为何道,又是何方高人所创出?”
姬季历拱手回道:“这一道名为武道,教化于内谓之文,争斗于外谓之武。创道之人,乃是,乃是我那长孙,姬考。”
姬季历一言说出,如有雷霆在武乙耳边炸响。
………………………………
第二十七章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此言当真!!”
武乙霍然起身,目光死死盯着姬季历,精芒绽出,惊喜莫名。
姬季历迎着武乙的眼神,轻轻点头。
他心中也曾犹豫,是不是要隐瞒自己长孙的事情。最终他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
虽然这位武乙陛下,与他的父亲庚丁不同,极为厌烦巫祝。但是不可否认,在大邑商之中,巫祝一脉的实力太大了。
而巫祝素来以神秘诡异,尽知天下之事著称,这让姬季历,不敢随意撒谎。一个谎言被揭穿之后,还不知道要花多少代价来弥补。
据他所知,这位陛下虽然性烈如火,有仇必报,却不是气度狭小,不能容人之帝。当今诸夏势衰,众夷复起,本就是各邦国合力之时,但凡天资之辈,整个诸夏邦国都重视无比,殷商更是其中之最,巴不得聚天下英才而使之。
另外一方面,他自己也想让姬考被商帝武乙所知。如今姬考已经入境成功,以姬周的底蕴,已经再无力帮助他在炼气一道上面再往前行了。
大邑商又不一样,武乙陛下自从帝临天下之后,便四处收纳拜访炼气之人,迁都沬邑之后,更是在都城之中建罪予台,聚天下炼气修行之辈。
从成汤灭夏开始,商帝便自称予一人,或者予。所谓罪予台,也即是罪予一人台。当初武乙先祖成汤,克黜夏命,复归于亳之时,曾作汤诰。
其中有言,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意思就是,你们万方有过失,原因都在于我;我有过失,不会连累你们万方诸侯。
毕竟当时成汤克夏,但是夏后氏,乃是禹王所传,自从轩辕黄帝以来,便是诸多圣王先后治世,却未有如禹王大功大德者。万方担忧,克黜夏命,有违天命,成汤便宣告诸侯,罪在自己一人之身,以安万方诸侯。
汤诰之后,商人才渐渐承接夏命,为诸夏邦国之首,称天邑商,以天帝之后自居。
而武乙纳万方炼气修行者,造台名为罪予,其中深意,姬季历都不敢多想。
他只知道,如今的大邑商,内压巫祝,外却诸夷,罪予台功不可没。就像上次去往岐山的仇生先生,据说就是罪予台中的一位修士。
这罪予台,不仅有当世诸多高人,武乙陛下更让各方英才,都可以入得其中,学习炼气之法,以成为商之栋梁。
要是姬考能够被选入其中,那对于他未来,必有极大作用。
······
“好啊,季历,尔姬周不愧和予天邑商同源而出,不愧为后稷所传,竟要出一位圣贤了。”
“这些图形,如此美妙,让予不禁想起了仓颉的造字六法,想起了那从天地符文而来的文字。教化于内谓之文,争斗于外谓之武,此言不虚啊。”
“尔姬氏之中,竟然要出一位史皇一般的人物,真是尔姬周之幸,予一人之幸,诸夏万方之幸。”
商帝武乙喜形于色,竟然在大殿上面,手舞足蹈起来了。
当初黄帝陛下之时,史皇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龙乃潜藏,人道大兴自此而始。
如今又有人创武道,难道人道要在他执掌天下之时,迎来又一次大兴吗?
“你那长孙,如今多大啊?”
武乙又继续问道。
“十岁出头。”
“好啊,才十岁出头。你回去之后,做好准备,予要派人将他接来沬邑之中,让他来学习炼气之法,予要亲自教导他,让他成为史皇一般,真正的诸夏圣贤。”
武乙也不多说,直接向姬季历提出要求。
“多谢武乙陛下,这是考之幸,也是姬周之幸。”
姬季历俯首相拜,他的目的不就是这样吗?
“适才之时,你说有事相求,是什么事情,直说便是。”
心情稍微平复,武乙便想起来,在将这块武道丝帛交上来之前,姬季历还是有其他请求的。
姬季历连忙正了正身子,说道:“禀告陛下,先公亶父临终之前,曾殷切要求,我等子孙,从戎狄手中,收回先祖故地。如今姬周之中,兵马不缺,粮草不乏,已做好准备,同戎狄之辈大战。只是兵马之外,戎狄之中,还有不少戎狄图腾师,而我姬周,只有家姊姬叔君一人。她分身乏术,难以周顾,还请大邑商施以援手,应对戎狄修士,让我等能继先公之志,扬诸夏之威。”
武乙听了姬季历之言,又是一阵开怀:“好,正该如此。既然你姬季历有此信心,夺回后稷姬刘的故地,予又怎会吝啬几位炼气先生。等你离去之时,必有炼气士随你同归。”
自从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先后几位商帝,都是强势之君,对抗四夷,从不妥协。也是在他们先后几位君主手中,已经有大半沦落在戎狄之手的九州之土,被收回了部分。
此时的这位武乙帝,更是最为好战的,甚至还在他的太祖父武丁之上。听说小邦姬氏,竟然也敢去和戎狄大战,自然是万分支持。
此时的殷商,外部形式其实极为不好,武乙的太祖父武丁中兴,扫荡了一遍各方戎狄之后,这些戎狄并没有从此老实下来。
他的祖父祖甲之时,蚕丛氏部落不屈服商人的统治,自不量力,想要推翻商国,最终首领战死岷山,族人四处逃散,他们的一支,逃往蜀地,巴国之旁,志在伺机重新抗争。
他的父亲庚丁之时,对西方的羝方、系方等方国部落进行征伐,更擒杀羌方伯,却并没有降服任何一族。
更不用说在东方之地,九夷从来自夏后氏之时开始,便一直不服诸夏之治了;南方的三苗,更是从蚩尤被黄帝击败之后,便自外于炎黄。
形势如此危急,商帝武乙,巴不得有其他邦国站出来,和他一起共击四夷。
即使姬周战败,他也要让那些畏惧四方戎狄,如同猛虎蛇蝎的方国看看,敢于迎战戎狄的,并非他殷商一国。
于是,武乙便仔细询问姬季历,他准备如何对戎狄用兵,准备怎么开始,先攻哪个戎狄方国,再攻哪个戎狄方国。
“臣准备先伐西落鬼戎,此戎部落,位于我姬周与西边诸戎之间,地势险要。我得此地,如得一重城;戎失此地,如失一关隘。而后,我姬周便进可攻,退可守,周戎之势,从此逆转矣。”
见到姬季历侃侃而谈,武乙忍不住笑着说道:“昔年我曾派人遍及戎狄之地,可是知道,西落鬼戎,是诸戎之间的最大部族之一。此戎共有十二翟王,诸王之间,相互以为援助,可不是这么好攻破的。”
姬季历则自信说道:“臣所虑者,不过是西落鬼戎四位图腾师,其他诸王士卒,想要破之,不过三五月即可。”
“哦?”武乙顿时有兴趣了:“你准备用什么办法,三五月之内破敌呢?”
姬季历道:“不过是外施兵锋,内间其王罢了。”
武乙正要继续询问,忽然门外有侍者大声叫道:“禀告陛下,帝子托求见。”
听到这个声音,武乙顿时面色微变,低声对姬季历说了一声:“姬考之事,不可在外多言,我将派人亲自将他接来。”
而后,则高声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久之后,一个清瘦老者,从殿门之处走了进来。
“见过父亲”
这老者进门之后,对着武乙行礼,才让姬季历反应过来,这就是帝子托吗?听说这位帝子,差不多是公认的下一位商帝。
只是姬季历对比一下,发现从外表看来,身为儿子的子托,并没有比父亲商帝武乙年轻。武乙气度恢弘,威风凛凛,可要比子托有朝气多了。
“托,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武乙的语气不咸不淡,看着他的儿子子托。
子托迟疑了一下,望向旁边的姬季历。姬季历见状,马上反应过来,对武乙行礼道:“臣所欲言之事,已经尽数告诉陛下,容臣告退。”
武乙点了点头:“去吧,周公,你的要求,在你离去之时,我会满足于你的。”
姬季历又向子托告别,才退出大殿之中。
“说吧,你私下来找予,到底是想做什么?”
适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