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祭司哼了一声:“呵呵,商人,周人,当初禹王的恩德,都被你们忘光了吧。”

    傅说道:“禹王大德,我们从来不敢忘。但是夏后氏执掌天命数百年,夏桀为虐政淫荒,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先帝成汤畏上帝之命,不敢不正,率领万方军队,夺取夏后氏之天命。至于夏后氏宗庙,以及禹王,自有他们后人祭祀。”

    “哼,天命,上帝,与我们何干?不管你们夏人也好,商人周人也好,都请你们离去便是,我们骊戎部落,不欢迎诸夏之人。”

    还真是如出一辙的说辞啊,自称骊戎,绝于诸夏之外。

    “额,大祭司你好,这里是娲皇故地,难道我们来拜祭娲皇,还需要向你请示吗?”

    姬考忽然出言,虽然在黑暗之中,但是却难以掩盖他的不满。

    “咦。”

    黑暗之中,忽然有两道绿色光芒射出,看向了姬考与傅说所在。

    “你竟然知道,这是娲皇的故地?”

    声音之中,疑惑惊讶并存。

    “不错,我曾在一本上古典籍之上看到,娲皇补天之后,曾于骊山停留,有部族因此祭奉娲皇,号骊山氏。”

    傅说在一旁,听到姬考之言,顿时心中也是一惊。娲皇之名,他亦有所闻,乃是上古神女。

    他们殷商之帝,都以天干为名,而天干的来历,据说就是女娲之肠。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在禹王之时,伯益等所著山海经之上,便有女娲之肠,这十位神灵,便以天干为号。

    只是有商一代,极少对娲皇进行祭祀,是以傅说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

    哒!哒!

    黑暗之中,传来两声石头的敲击之声。

    随后,一团火焰在黑暗之中升起,光明,开始照彻深邃的山洞之中。

    姬考这才能看清山洞之中的一切,一位披头散发,瘦骨嶙峋的老者,跪在地上,背对着他们。

    而抬头往上看,却看到一个巨大的石雕,耸立在面前。

    石雕是一个女子,人首蛇身,婀娜多姿,同时又圣洁无比。她一手撑天,上面有星辰点点,一手抚地,下面有万灵生出,而人族就在其中。

    “这,便是娲皇陛下吗?”

    姬考仰着头,口中喃喃自语。

    “没错,这便是陛下。”

    姬考没有理会大祭司的话,缓缓走到浮雕之前,然后跪伏在地,行祭祀大礼。

    此地没有三牲祭品,但是祭祀之道,在心却不在礼。对于这位女神,姬考的内心,从来都只有敬佩的。

    大仁大慈,却不料在后世小说家言之中,描述得却极为不堪。

    因为在商帝在庙宇之中提诗,想要覆灭成汤六百年江山的是她;

    命令九尾狐霍乱天下,最终却对九尾狐被抓被杀,置之不理的是她;

    甚至所谓造人为妖族果腹,成为口粮的也是她;

    坐视什么巫妖屠人,置之不理的也是她;

    ······

    或许女神并不在意这些,但是对着这位女神,姬考想起这些种种,他都觉得有些伤感,莫明而至,突如其来的伤感。

    在姬考身后的傅说,同样依照祭祀之礼,对这位女神进行祭拜。

    “你们炼气士一脉,不是从来不祭祀神灵的吗?”

    大祭司的声音,突然之间传来,颇有惊讶。

    傅说听了,反驳道:“谁说我们炼气士不祭拜神灵,我们只不过选择祭拜而已。黄帝陛下亦登天为神,我们能不祭拜吗?只不过有些神灵,无尺寸之功,甚至实力连我等都不及,我们为何要祭拜。娲皇陛下却又不同,补天之功,谁能不祭?”

    大祭司没有说什么,但是姬考却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娲皇补天,那么造人是不是她?”

    就他未来所知,应该是的,但是在此世之中,似乎从来没提过这个问题。

    姬考拜祭完毕,往旁看了傅说与大祭司一眼,却没有问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也未必完全清楚,还是自己未来慢慢探知吧。

    他相信,在神话年代,人类应该不是由猿猴变成的吧?

    “好了,现在拜祭也结束了,你们也应该走了。”

    大祭司又在赶人了,姬考顿时觉得头大了,他与傅说对视了一眼,双方都是不愿意走的意思。

    骊山氏这里,肯定有古怪,这是两人的共识。

    “姬考,你想办法,让我们在这骊山氏之中,再呆几天。”

    傅说的声音,传到了姬考的耳中。

    姬考莞尔一笑,忽然直接对大祭司说道:“走是不可能走的,即便我们走了,傅说大人额会带着我回来附近。”

    傅说顿时一愣,摇头一阵苦笑,这么简单粗暴吗?他原本以为,姬考会绞尽脑汁,利用言辞,然后说服大祭司,让他们呆一段时间的。

    “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大祭司怒了,要不是看着那位年老的炼气士,实力太强,他都想将这个小孩子扔下山去。

    嗯,看在他知道娲皇陛下的份上,就留他一命。

    姬考无奈说道:“我们原本东行,想要到你们部族之中,交易一条大船,方便我们乘水而去。”

    “不用交易了。”大祭司摆摆手:“我这便让人打造你们想要的大船,造好之后,直接给你们送到水边。等到船好之后,你们便走。”

    姬考忽然大声一笑:“船我们不能白要,自然会给出东西交换。只是现在,即便我想走,旁边这位傅说大人也不会想走了。您就直接告诉我们,骊山氏有什么困难吧,我们实在是有些好奇了。”

    “傅说?你说他是傅说,当初相助武丁的那个傅说?”

    听到这个名字,大祭司忽然神色一动,傅说之名,他也早有听闻的。

    “看来大人名声还真大,就连娲皇遗脉,都听说过你。”

    傅说摇摇头,自谦一笑:“大祭司阁下,骊山氏是有什么大难吗?”
………………………………

第五章 考授诸夏制于骊山

    “唉。”大祭司叹气一声:“傅说先生,何必问这么仔细,你们且去就是了。”

    傅说笑了:“这种时候,大祭司要是不说,我肯定不会走了。便是你将我强行赶走,我也会到旁边看着。”

    大祭司沉默了,看了一眼壁上浮雕,又长长叹了口气。

    “两位看到娲皇神像,就没有一点疑问吗?”

    姬考又往壁上一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傅说倒是在旁说道:“大祭司不说,我也不好多问。我观娲皇之像,确实有些疑问,为何是人首蛇身?”

    说是人首蛇身,其实是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蛇形。这与傅说印象之中,娲皇形象其实并不相同。

    他也曾在一些古老碑石上面,看到过描述娲皇的只言片语,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有着蛇尾。

    大祭司看着石壁,缓缓说道:“娲皇什么模样,即便是我骊山氏先祖,也从未看到。立此石壁之像的时候,乃是根据一个传言,娲皇陛下与伏羲陛下或为兄妹。伏羲陛下当时以蛇为图腾,曾演人首蛇身之像。先祖当时心念一动,便也开凿了人首蛇身的娲皇神像。”

    “事实上,从此神像立起,我等日夜祭祀,就从来不见娲皇陛下回应。当然,我等敬祀娲皇,也并不求她的回应。或许娲皇陛下,大仁大慈,大功大德,也不在意我等是否祭祀于她。骊山氏世代祭祀,只是聊表心意。”

    大祭司这么说,倒是让姬考与傅说点头不已,觉得这话说得极对。

    “而我等的危难,也就是由娲皇陛下的壁像而来。”

    “这话怎么说?”傅说连忙问道。

    大祭司道:“也不知道是谁将娲皇壁像的模样传了出去,被一只蛇妖所知。它命人来告知我骊山氏,娲皇乃是它们妖族蛇类母神,说我人族不配祭祀。然后,发出宣言,让我等搬离,它们一族,要亲自守护骊山,为娲皇立祀。”

    “我骊山氏自古便祭祀娲皇陛下,自然不可能同意这种无理请求。然后,那蛇妖的使者,便放下话来,不日之内,便要灭我骊山氏一脉,以正女娲娘娘之祭。哦,对了,它们称呼娲皇,多用女娲娘娘之称。”

    听完大祭司之言,傅说冷哼一声:“没想到,在禹王治水之后,竟然还有妖类敢如此猖狂。”

    在夏后氏立起之前,人族多是以部落形式族居,方国并不常见。也就是一些极大的部族,面前能有方国之名。

    那个时候,图腾之道与巫祝之道并行,神妖之间,并不是很分明,妖神,同样是神。但是一场滔天洪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难降临人间,神妖终于分出来了。

    助人者便为神,受人族所供奉;害人者便是妖,受人族所诛除。

    禹王定下九州,妖类几乎便从九州之中绝迹,只在九州之外出没。不管是夏后氏还是殷商,要是遇到妖类,他们的选择都只有一个,诛。

    在这里,又要提起一点诸夏与戎狄的分别了。戎狄信奉图腾之道,妖类在他们那里的生活,可是要比诸夏好多了。

    所以,诸戎侵犯诸夏,九州已去近半,其中隐约还有妖类的手段。

    这些东西,姬考不清楚,但是傅说可是一清二楚。

    “大祭司,既然有这样的危难,为何不向其他方国求援呢?”

    傅说觉得,真要有妖类来攻伐,可能以骊山氏之力,还真的未必够了。

    大祭司冷嘿一声:“向谁求援?你们诸夏方国,以我骊山氏为骊戎之民,不为炎黄之裔;而戎狄之国,看我们不行图腾之法,却也从来没把我们当自己人,谁会愿意来助我们。”

    他这么一说,傅说与姬考相视尴尬一笑,似乎还真有些道理。

    姬考沉默一会,然后说道:“大祭司,你骊山氏为娲皇部族,推究往上,终究还是与我炎黄同脉。”

    大祭司讥笑一声:“那北方的鬼戎犬戎,推究往上,未必与你诸夏不同源,可是你们会认为他们同源吗?”

    傅说在一旁听到之后,轻笑一声,他倒要看看,姬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姬考毫不在意一笑,然后反问大祭司:“以您看来,什么是诸夏,什么是戎狄?”

    大祭司不假思索:“炎黄血脉便是诸夏,炎黄血脉之外,便是戎狄。”

    姬考摇头:“错了,大祭司您说错了。诸夏之来,起先是因为血脉,但是到了现在,却与血脉关系不大了。诸夏自有制度,别与戎狄,愿意守制,便是诸夏,不愿意守制,那便是戎狄。”

    “正如你所说,戎狄之人,血脉或许来自燧人氏,或许来自有巢氏,或许来自伏羲陛下,在人族之中,血脉未必会比炎黄要低。不管是谁的血脉,只要愿意守诸夏之制,诸夏邦国,并不反对。”

    “戎狄不然,他们也自有制度,与诸夏不同。诸夏与戎狄之战,并非血脉之战,其实是制度之战,不是戎狄灭我之制,便是我诸夏灭戎狄之制。”

    ······

    “何为制度?”

    姬考说了一大段,大祭司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姬考一下子尴尬起来了。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此天地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从炎黄而至殷商,一切法令礼俗,都为制度。”

    大祭司听完,忽然一阵沉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好啊,没想到姬考你年纪虽幼,却有这番见解。但是你要清楚,我等和戎狄,是制度之争,但是和妖族,却是生死之争。妖类非我同族,其心必异,其行也必异,如今戎狄之国,却多受其驱使,虽是制度,不乏制度之外的争斗。”

    “如今妖类竟然想篡夺我先祖之神,不仅是骊山氏之事,同样是我诸夏方国之事。姬考,你便在这里,与大祭司好好讲一下我诸夏之制,我去附近走走,找些帮手过来。”

    傅说听完姬考之言,心中感慨不已,然后又感觉以他一人之力,无法帮助骊山氏对抗妖类,便决定到附近找一些帮手。

    他说完之后,便向大祭司告别,飞出洞外了。

    傅说走了之后,大祭司忽然直视姬考,对他揖首一礼:“骊成请小先生谈一下诸夏之制。”

    姬考连忙还礼,说道:“大祭司有什么想问的,直接说便是,我必将所知尽数相告。姬考年幼,先生之称,万不敢当。”

    “公子虽然晚我而生,却先我而知,当得先生之称。我骊山氏不愿入戎狄之中,成为劫掠之徒,但是也想改变部族现状,请先生教我。”

    其他不说,就大祭司所知,旁边的诸夏部族,民众生活,确实要比他们骊山氏要好多了。起码一点,诸夏部族,除非天灾人祸,基本不会有衣食之忧。

    而且,他们同为诸夏,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往往能得到其他方国帮助。

    孤身在此的骊山氏,说不羡慕是假的。只是一直以来,他因自认不是炎黄之后,也不敢与旁边的诸姜方国打交道。

    现在好了,听了姬考一番关于诸夏不以血脉,而以制度称的话,他顿时就有了脱戎入夏之意。

    也不能说是脱戎,骊山氏,一直就是在戎夏之外的部族。

    “大祭司当知,我诸夏部族之兴,首在五谷耕种之法。因五谷而部族安,部族安则制度生。我姬氏先祖,乃是尧舜之时的农官后稷,夏后氏兴盛之初,先祖甚至还享过万民之祭。”

    “五谷耕种之法,我可以粗粗和大祭司讲讲,当然,要是骊山氏想要更为熟悉,可以亲上周原,向我祖父、父亲,求取各种关窍。甚至诸夏之礼,我祖父父亲,同样会不吝赐教。”

    “无论耕种、蚕桑、畜牧,采集、渔猎,都有时节之分。是以从黄帝轩辕氏之时,便有区分四时之法,名为历法。禹王治世之时,颁夏时于诸邦国,让万方都因时而行农事,是为夏小正。成汤灭夏之后,又有商之历法。无论哪些历法,都是指导耕种蚕桑之法。”

    “如今,我先给大祭司讲讲如何根据历法而行农事,使田地不荒,使耕猎有时,使民众有粮而安。”

    ······

    就在这祭祀娲皇的山洞之中,姬考从历法与耕作开始,讲起了诸夏之制。

    当时姬昌教导姬考姬发兄弟,关于历法农耕之事的时候,姬考还以为一辈子都用不上。到了现在,他便感叹,还好当时姬昌教过他了,否则他也难以传给骊山氏。

    讲完历法之后,大祭司忽然心念一动,将姬考请下山去。

    诸夏种种制度,不可能只让他一个人通晓。既然部落要开始参照诸夏之制,那自然是所有人都得懂得这些东西。

    于是,连续几天时间,姬考都成为了骊山氏的老师,认真教授自己所知的种种东西。

    一直到傅说带着好些炼气士过来,他这番授制,还没有停止。

    “这位,便是傅说大人你说的,周原姬氏未来的圣贤?”

    云端之上,以傅说为首,站着好几位炼气士,正低头看着下方的姬考授制。
………………………………

第六章 伯益之后,秦赵之先祖

    几天的讲课,姬考感觉,自己能说的诸夏之制,都已经说给骊山氏听了。

    “各位,制度大改,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很多东西,知易行难。我建议此间事了之后,你们可以派人去我周原姬氏,请人过来,指点如何耕作改制。”

    事实上,骊山氏部族,连文字都没通。姬考很多东西,只能含糊着讲,无法讲得透彻。毕竟习惯了文字,对于事物认知,也与不懂文字的人不同。

    大祭司点了点头,这才让众人散去,好好领会这次姬考所讲。

    等到他们所在的空旷地面,只剩下姬考与他之时,大祭司才说道:“好了,我们这边已经结束,请傅说大人和几位朋友都下来吧。”

    他话一说完,姬考只见地上云雾弥漫,让他眼睛难以视物。

    很快,云雾散去,以傅说为首,总共四个人出现在他面前。

    傅说身后,一男两女,男子是一中年,脸上满是络腮胡子,看起来粗犷之极,在他背上,则背着一根短戈。

    旁边是两女子,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眉眼之间,笑意盈盈,看起来极其和善。

    最后一个女子,姬考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惊叹。

    这个女子,好特别。

    姬考来此世之中,见过最美的女子,可能就是他的母亲姒氏了。但是眼前这个女子,却还要胜过姒氏一筹。

    并不是容貌胜过,容貌这东西,当真到了顶尖,其实无法分出谁上谁下的。

    毕竟所有人都是一个鼻子,一双眼睛,一张嘴巴,搭配匀称,大小适宜,则都是美女。

    不过有人可能喜欢眼睛更大的,有人喜欢嘴巴更小的,有人喜欢皮肤更白的,这种东西,与每个人习惯爱好有关。

    即便是姬考前世之中,那个天下通联的信息时代,也从来没有谁能评出公认的第一第二来。反倒是评出来的那些所谓美女,大都只是因为名气,真要说相貌,也就是寻常。

    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合姬考的口味。

    眼前这女子,她的相貌本来就是绝顶的,眉如远山,目如秋水,似乎山水的灵秀之气,都汇在她一人身上。

    而这女子,也用她山水一般的眉目,看着姬考,就傅说刚刚所说,这个小孩,可是未来的圣贤人物啊。

    刚刚听他讲诸夏之制,倒是头头是道。

    “来,大祭司,姬考,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三位,他们乃是一家之人。”

    “这是嬴公胥轩,这两位是他的妻子姜氏,女儿姜兰。”

    “嬴公,乃是伯益之后,当初鸣条之战,先帝成汤灭夏,便是嬴公祖上为高祖驾车。后来中宗太戊中兴大商之时,又是嬴公太祖父中衍与其兄孟戏为车正。后来中宗将两位帝女嫁给孟戏、中衍两兄弟,传至第四代,嬴公乃出。”

    “嬴公一族,自武丁陛下中兴殷商之后,便受命镇于西戎之地。如今我请他过来,一同对抗将入骊山的妖类。”

    早在武丁中兴之时,傅说与嬴胥轩,便就是同殿之臣。加上百年时间,两位又都炼气通神,关系可以说是极好了。

    听到傅说介绍嬴胥轩之时,姬考的神情,都微微一动。

    伯益之后,商人姻亲,又名胥轩,镇守西戎,应该就是那位戎胥轩吧。

    想到这里,姬考又深深看了一眼这粗犷的汉子,他的后人,可真是了不得的存在啊。

    嬴姓秦氏与嬴姓赵氏,战国七雄之二,岂曰无衣,胡服骑射,都是出自于他的后人。

    “见过嬴公。”

    不管是大祭司,还是姬考,都连忙向这位嬴公见礼。

    “见过大祭司,见过姬公子,这是我妻姜氏,乃是诸姜之中申氏之人,小女姜兰。”

    嬴胥轩虽然面相粗犷,但是也不失礼数。他的妻女,也分别向大祭司与姬考见礼。

    姬考又看了姜兰一眼,这一次倒不是因为她的相貌,而是在想,她为什么叫姜兰,而不是嬴兰?

    自从轩辕之后,诸夏之中,很少有从母姓之人了。

    “大祭司,妖类大概何时能来?”

    嬴胥轩并不是客套之人,见礼完毕之后,他便问起了正事。

    大祭司眉头微皱:“想来也快了,这些妖类,出自终南、惇物等群山之中,到此路途,并不算太远。”

    终南即终南山,未来之时,姬周称之为南山;惇物山,则是未来的太白山。

    终南、惇物一带,是浩瀚连绵的山岭,都在渭水之南,江汉之北,后世之人,称这一带群山为秦岭。

    此时尚没有秦岭之称,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终南、惇物一带,皆为浩瀚山林,里面乃是猛兽凶妖所居。别说诸夏猎户,便是紧靠这连绵山脉,居于渭水之南的犬方国猎者,也都是在最外围打猎。

    “妖类过来之前,我等先做一些防护吧。”

    姜氏忽然开口,对大祭司说道。

    “不知道夫人要做什么防护?”

    姜氏笑道:“我幼年之时,在我姜氏祖地之中,得传八门生化之术。我观骊山形貌,足以供我布下奇门,我等隐身其中,只待妖类自来。”

    “八门生化之术,这是何术?”大祭司甚为不解。

    傅说在旁解释道:“八门生化之术,即是奇门遁甲之术,当初黄帝陛下与兵主蚩尤大战之时,此术初显威力。据传,此乃是神灵之法,神灵称之为阵法。”

    原来是阵法啊,姬考心中微微一动,对于这传说之中的法门,他极有兴趣。

    “我这里有清单一份,分别是所需山石、柴火、林木、河水、沙土等物,请大祭司即刻派人前去准备。”

    “另外通知部族之人,从今日开始,都不要外出。等我布下阵法之后,整个骊山脚下,都将会是一片迷雾,便是修行之人,都难以辨别方向,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大祭司点了点头,接过姜氏手中之物,便过去下发命令了。

    “傅说大人,劳烦你带着这姬姓小友,还有我女姜兰,去往骊山山巅之上稍等半日,等我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