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岐邑的宫殿之中,新君却一直没有出来。
“伯父,你既然已经回到岐山了,那周公之位,姬氏之主,自然要交换给你。”
已经人到中年的姬昌,在宗庙之中,想着一位须发皆白,却断发文身的老者说道。
“昌儿,别说你承继姬周君位,乃是你祖父定下来的。即便不是,你看看大伯我如今的样子,还怎么承当姬氏之主。”
此时的姬泰伯,与他这侄子姬昌,是一般的痛心。
他刚刚在东夷之南的扬越之地站稳脚跟,想着临死之前,回姬周看一眼,看一下先祖故地是否收回,顺便祭拜一下先祖。
过来之后,他是欣喜无比,觉得他当时东奔夷越,乃是十分正确的做法。
姬周在季历父子的治理之下,果然兴盛无比了,隐隐成为了西边第一方国。
但是,他还没有高兴几天,姬发回来了。
与他同时回来的,是弟弟季历的尸体。
季历年岁已大,真要出点问题,姬周之人也能接受。
但是,根据岐山医者与姬氏巫庙共同判断,周公季历,竟然是饿死的。
而按照姬发的说法,季历临死之前,就一直呆在殷商帝宫之中。
………………………………
第八章 泰伯三让,姬考观法授法
“昌,你不用再劝我了。”
见到姬昌还想将君位让出,姬泰伯脸上都开始微有怒意。
“你祖父的遗命,你父亲未尽的使命,你要交给我一个老头来完成吗?”
“还是说,你是想要我请出你祖母,让她下命令,你才愿意接替公侯之位呢?”
说完,姬泰伯直接拉着姬昌的手,来到了众人面前。
“诸位,季历不幸罹难,但是周氏不能无主。我侄姬昌,德行深厚,先公亶父在时,就时常称赞,我姬周之兴,当在于昌。”
“十年以来,昌随其父外征戎狄,内安百姓,确实没有辱没先公的称赞。”
“如今,他将承周公之位,为诸侯之西伯,各位可有意见。”
西伯,乃是姬季历临死之前,商帝文丁,传诏诸侯给姬周的荣誉。
周公季历,便是去承接这荣誉之时,殁于殷都。
如今,人虽然不在了,但是西伯之名,却留了下来。
姬泰伯话说完之后,下面之人,则齐齐拱手拜道:“我等见过西伯侯。”
商帝乙元年,姬昌于周原岐邑承公位,称西伯侯。
姬昌称西伯侯几日后,姬泰伯便拜别自己的母亲,又要重新东去了。
“泰伯,你此番东去,我也不拦你了。听你说仲雍在扬越之地已经有后人了,要是有机会,让他们回来一趟,看看我这个老太婆吧。”
“人家都说长命百岁,我已经百岁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先公了。”
季历之死,对太姜的打击,也是极大。
姬泰伯连忙说道:“母亲德寿天佑,便是两百岁也能活。”
“这种事情,就不用多想了,趁着还活着,我也想见见仲雍和他的后人。”
“泰伯明白,要是时机恰当,会遣他们回来的。”
姬泰伯与姬仲雍两人,几乎是在扬越之地,垦荒出了一个句吴之国。
他们两人,必然要留一个在句吴的,否则难以安定百姓,应对四方夷越。
“昌,发,你们两个记住,在扬越之地,还有我姬氏一脉传承。要是人家实在容不下我姬周,句吴之国还是一条退路。”
姬泰伯没有说得很清楚,但是姬昌与姬发都明白,他所说容不下姬周的,是指谁。
“伯父不用担心,姬周会无恙的。”
姬昌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是充满了自信。
一旁的姬发,更是目光凛冽,看着东方。
······
楚地之中,姬考闭目凝神,开始默默研究巫道之法。
他在西岐之时,没有得到巫祝传承,还引出了浩大天象。
但是在殷商沬邑,万方台之中,却得到了一些巫道修行的法门。
务成子弃巫炼气,但是他曾经修行过的巫道法门,却是顶尖的法门。
在上古之时,巫道有三,祭祀其一,消解其二,斗战其三。
这三条巫路,乃是迈入巫道之时,所选择的道路。
在此之前,还有一步要走,那便是得灵。
壮魂,便是使自身灵魂精神壮大,可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乃是巫道根基一步,可以得之于外,也可以得之于内。
得之于外,便是神灵之力,天地之力,总之是各种外力,将灵魂精神壮大,为施展种种巫术做准备;
得之于内,则是以自身之力,完成这一步,与天地精神往来。
两种方法因人而异,没有高下之分,全在个人取舍。
但是对姬考来说,他还是更喜欢后一种。
修行之道,尤其是根基之时,不假外求,才是他想走的修行之路。
虽然他修行巫道,不过是为了施展楚君所传的分灾之术,将巨鳖救醒。
可是,既然选择了,那便要做好。
内壮神魂,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但是相比炼气士与图腾修行的入门之法,又显得更为好走一些。
炼气士要入境,这一步乃是天人合一之境,资质之外,更看缘法;
图腾修行要蕴灵,首先要有灵可入,不能得到图腾之灵,一切都是空谈。
内壮神魂,需要的是以一种法门来养神,达到壮大的目的。
巫道养神之法,李昊手中也有两种,一种乃是务成子所传,定坐养神之法。
另外一种,则是洛神宓妃传给他的,当年羿神的羿术。
不像夸父,他是大部族出身,祀奉后土的部族分出,从小就得巫道法门;
不像刑天,他是炎帝神农的战将,得到炎帝悉心教导;
不像禹王,他父亲是治水失败的鲧,也是黄帝一脉而出,传承不凡;
大羿,他出身于荒野之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荒野之中自己练习箭术。
无意之间,得到了一个残缺的巫道之法。
然后,以弈术养神,忽忽几年间,便踏上了巫道之路。
恰逢水患降临,天人大乱,妖兽祸乱人间。
这个没有姓名,人人称之为羿的人,持弓往去四方。
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人间尧帝称之为大羿,当时掌天的黑帝颛顼以之位宗布神。
······
姬考从洛神手中得到的羿术,便是当初大羿一步步走上修行之巅的法门。
这些法门,比起务成子给他的,要显得疏漏多了,完全没有整理过。
但是在这些法门之中,姬考却隐约看到了一位持弓傲立天地之间,不惧任何鬼神巫妖的青年。
他拙于言辞,但是心中一切想言,都在他的弓箭之上。
对比了两种养神之术后,姬考心中便有了决意。
也是此时,一夜便过去了,芈蓬与风玄两人,来到了神庙之中。
姬考看着这两个小孩,不由想起当初仇生先生给他讲入境之法的时候,一晃也已经十年过去了。
“你们两个,以前接触过炼气修行吗?”
芈蓬与风玄,顿时都摇了摇头。
楚地之中,这几年都没有炼气士经过,芈蓬根本就没有碰到过。
至于风玄,他来历特殊,原本所居之地,更是炼气士绝迹,自然不会有这种机会。
“没有接触过啊。”
姬考轻声自语:“这样也好,白纸好作画。”
“你们都坐下来,我给你们讲讲炼气的第一步,入境之法。”
“入境之法万千,我所知晓的,也有几十种之多。今天我也不说其他法门,先给你们讲我当初凭之入境的方法。”
当初在殷商典藏室之中,姬考翻遍无数典籍,虽然后续炼气法门不多,但是入境之法,他确实看过不少。
他所言的自身入境之法,自然不是仇生那一脉的观天入境之法。
他所要讲的,却是坐忘与心斋两种法门。
不像仇生当初给他讲入境的来历,讲得极为透彻。姬考并没有将入境这一步多难或者多易,讲给这两个孩子听,直接便说起了具体的法门。
这样也有好处,不用在他们心中,形成入境玄之又玄的感觉,以免造成知见之障。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是为心斋。”
讲完这两句之后,姬考便要加以解释,不过他看到这两个孩子,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顿时惊讶问道:“我这么说,你们都听懂了吗?”
芈蓬说道:“听懂了,大概意思便是让我们忘却自己的形体所在,也摒弃自己的耳目存在,与外界达成一体,这应该就是坐忘吧。然后不用耳目,用自己的内心去感知一切。”
风玄也接着说道:“不对,心斋可是食对内心的斋戒祭祀,最好连内心的感知都不要去,让气来感知一切。”
“不对,前面说了,不用耳听,而用心听,不用心听,而用气听。这两者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先用耳听,怎么知道不用耳听;不先用心听,怎么知道不用心听。”
“你这样说也有道理,但是这两者之间,却不应该刻意用什么去听,按照坐忘的要求,应该是同于大通,跟着最通畅的感觉便是。”
“不对,同于大通,应该是与最正确的感觉相合。”
“要是连通畅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正确呢?”
······
姬考听着这两个小孩讨论,顿时愣了。
这两人,当真是八九岁孩子吗?
这一世八九岁的时候不说,上一世他八九岁之时,恐怕连他们争论的问题都听不懂吧?
“师尊,大通是指什么?”
两人相争不下,最终来询问姬考了。
姬考轻声道:“大通,也就是大道了,就是大路的意思。每个人修行之时,要走的大路,都是不一样的。你感觉最通畅的,可能会变得不通畅,你感觉正确的,可能会变成错误的。”
“总之,这是一条介于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当你们从变化之中把握住了不变,就可以称为大通了。”
这种涉及什么是大道的问题,姬考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又不能像后世那位道祖一样,直接将五千言讲出来。
再者说来,便是讲出那五千言,大家对这东西的理解,同样是在云里雾里。
“好了,你们既然理解了坐忘与心斋的意思。下一步,便是努力将自己沉入这种境界之中,然后去感应天地万物。”
“当什么时候,天地万物之中,有什么落在你们内心,让你们感觉,这就是大通所在,那便是入境了。”
………………………………
第九章 考在楚闻乐,三月而有成
将自己后来又慢慢整理过的坐忘、心斋两法,教给芈蓬与风玄两人之后,姬考又给他们好好讲解了一番。
这两个小孩的天资,便是姬考自己,都觉得惊叹不已。举一反三,不外如是。
他看的出来,这两人并不是和他一样,生来就有宿慧的。
他们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完全是依靠自身对世界的想法而发,虽然言辞不算精辟,但是论点却不乏道理。
两人心思不同,芈蓬跳脱,风玄沉稳,是以很多认知也是南辕北辙。
他们开始争论的时候,也是姬考最为头疼的时候。
争论到最后,往往就是对于天地本质或者大道本质的认知。
这种问题,姬考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或者说姬考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却又不便回答他们。
他对天地对大道自然有着自己的认知,却不想强加在芈蓬与风玄身上。
他们年幼,很容易将长辈的话,奉为圭臬。要是这样的话,不是对他们解惑,反而是给他们设置修行路障了。
彭祖对他说过,修行之人,最好是走自己的修行之路。他觉得以这两个孩子的天资,即便是收他们为徒,也最好是指引他们走自己的修行之路。
“总之,这两种入境之法,也不过是引导。没有具体动作给你们,自己觉得怎么舒服,就用什么动作;也没有限定你们何时何地修行,你们觉得何时何地方便就到何时何地。至于你们想要以什么入境,怎么入境,更是全在自身,人尽不同,我也没什么可说。”
花了一天时间,姬考总算给他们讲明白了这两种法门。甚至也稍微提了一下其他种种入境之法。
他没有讲具体法门,但是却告诉了芈蓬与风玄,在最经常做的事情与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中,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等到他们离去,开始慢慢尝试入境之后,姬考也开始了自己的养神壮魂修行。
务成子有静坐之法,大羿有羿射之法,但是姬考却都没有取。或者说两者皆取,融于自己的方法之中。
他当初开辟武道之基时,有站桩之法,有导引之术。
导引之术,被他用来成为了引气之法,让他很快养气大成。
而站桩之法,却让姬考觉得,完全可以适用于养神壮魂。
贯通天地,养精蓄神,是为桩功。
站桩要诀,在于定静空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与务成子静坐之法,以及大羿的羿术,也算是不谋而合。
大羿的羿术之中,养神与羿术并进,这一步并不用射出一箭,只在于张弓定神视物。
学羿之人,在眼神之中,将眼前蚊虫一般的目标,可以看作车轮一般大小的时候,养神便练成了,同时羿者的眼力也练成了。
不仅羿术练习是这样,后世之中,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何尝不是这样呢?
养神之根本,在于养,至于用什么方式来养。姬考认为,便如同引气是一个道理,方法人人可用,但是最好是有自己的方法。
人道修行,不管炼气也好,巫道也好,甚至图腾之法,都应该是一以贯之,修在己身。
于是,姬考便就在这楚地神庙之中,重拾放下了十年的站桩之法。
他如今的境界,以及对修行之法的领悟,以及远非当初可比。
当初的种种桩法,在他如今看来,却不免有一些疏漏之处。
此时站桩,则更契合天地与人身之间的联系,桩法一站,便自然而入打破玄关之境。
打破玄关,其实就是炼气士入境那种感觉。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全脚踏地,肩井与涌泉一线,。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而后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裹胯而曲膝。
这一桩,名为乃是姬考重新厘定诸多桩功之中的第一桩,以混元桩称之。
姬考只觉得,自己顶天立地,站在天地之中,头顶星河轮转,脚下大地厚实,周边电闪雷鸣。
特别是进入此境之后,各种气机动荡,姬考需要花费心思将气机演变压住,才能全身心站桩养神。
当然,要是仅仅养神,姬考也不必花费心思,特地使用桩功了。
养神之时,他还在细细体悟周身气血运行,甚至自己操纵其运行。
修行之路,本应该先炼精化气,不过或许是不合如今,几乎没有人这般开始修行。
姬考没有体会过搬运精血以化气机的过程,如今他用气机反哺精血,体悟气血运行之妙。虽然顺序不同,但是也能得知其中之妙。
······
姬考每日白天养神,晚上的时候,却没有刻意站桩养神,而是在一旁观看楚人的种种活动,也算了解楚人。
种种活动,有比斗,有传授巫法,也有坐在一起闲谈。而其中最为特殊的,便是夜间祭祀了。
上一世之时,姬考便知道,楚人早期祭祀,多是在夜间进行。
还有所谓专家,从残存资料之中解析,说是楚人初被成王封子爵之时,国贫族弱,连三牲之物都凑不齐,夜间跑到隔壁部族,偷了三牲以为祭祀。
所以,楚人之祭,从那之后,多在夜间。
至于这个传闻,姬考不知真假,或许因他之故,真的会变成假的,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
但是他能够肯定的一点,则是楚人夜间祭祀的习惯,此时便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了。
楚人从中原被迫南下,来到荆蛮诸越百濮环伺之地,中原的殷商视他为楚蛮,然而这些蛮夷之人,可也不会把楚人当做自己人。
他们在这里勉强生存,白天之时,要耕种渔猎,晚上的时候,却也不敢酣然大睡。
一旦睡熟,说不定就有强敌攻来,连反应都来不及。
于是,他们便在晚间,进行诸般活动,祭祀便是其一。
即便后来情况好转,族地算是安全,但是这种习惯,也没有改变。在姬考看来,这未必不是居安思危的一种做法。
也就是在夜间之时,姬考终于听完了九歌之乐。
没到祭祀的时候,他便会来到神庙之外,看着楚人的表演。
没有像后世某位一样,听到舜帝之时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毕竟他已经可以三年不知肉味了。
但是听这九歌之乐,姬考却也是正衣冠,理发髻,将心思完全沉浸在这乐曲之中。
第一日之乐,乃是奏九歌序章,然后祭祀楚人先祖。此乐大音荡荡,闻乐之人毕恭毕敬,虔而诚之,将祭祀渲染得极为盛大重要。
九日之后,乃是东君之乐,祭祀东君。此乐明明在上,刚直凌然,闻此乐,似乎能感知到一位天神巡游天地,助除邪恶。
再九日之后,乃是云中君之乐,祭祀云中君。此乐高缈曲折,却略带缠柔,似乎能感受到,祭祀之人,对天象的期盼与依赖。
而后,每隔九日,则是祭祀一位新神,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君、夫人,一个接一个。
每一位的乐章,都各有不同,展示楚人对每位神灵的态度。
都是崇敬,但是崇敬之外,却又有不同,或是惧怕,或是敬畏,或是亲近,或是祈求。
听完这九歌之乐,便已经是三月时间过去了。
而姬考,也是没九日换一桩,由混元桩至阴阳桩,由阴阳桩至三才桩,一直换到如今的九宫桩。
九乃数之极,姬考接下来没有换新桩,而是重站混元桩。
这一站,他顿时就发现不同了。
周身气血汩汩而流,随着他的心意,任意到往全身各处。
以前之时,气血运转一段时间,便开始不足,需要他刻意以自身气机反哺肉身,补充气血。
但是现在,气机与气血之间的转化,宛如天成,自然而然,不用他再可以做什么。
气血能够转化为自身四道先天气机之中的任意一道,先天气机的任意一道,也能转化为气血。
气血所定,乃是一个人的精,如今他已经算是精气相合了。
姬考有种感觉,他便是不用任何炼气神通,只以气血之力,也有着催山断岳之能了。
当然,楚地之中,也不是他试验气血之力的时候。
另有一件,在他意料之中的好事,便是养神功夫,经三月时间,也终有所成了。
按照务成子与大羿的养神之法的所诉,此时的他,已然可以化神入魂,以壮神魂,然后与天地精神往来,以成巫者了。
“师尊,师尊,我们都入境成功了。”
正当姬考欣喜不已,准备考虑一步踏入巫道修行的时候,芈蓬兴高采烈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姬考神色微动,顿时朝着朝此跑来的芈蓬与风玄两人看去。
他这一看,顿时一阵讶然。
芈蓬与风玄两人,周围气机流转不定,隐隐然的打破玄光之相。
这才三个月的时间,这两个孩子竟然还真的入境成功了?!
姬考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这两人天资,更在他之上,他当真要有两个弟子了。
“好了,先告诉我,你们各自是以什么入境?”
………………………………
第十章 巫道初成,灵山天河可入境
“师尊,我是听你的话,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段时间,天天在水里游泳捕鱼。”
“开始的时候,我游泳之时,很难进入坐忘和心斋那种感觉。”
“但是试验多了之后,发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直到昨天,我在大江之中游泳,隐约之间看到了一条巨龙,它似乎还对我笑了一下,我就想要跟上去。”
“跟了许久,都没有跟上,我心中苦闷,便游了回来。心中想着,找不到那巨龙就算了,还是回家吧。”
“就在那个时候,我抬头一看,发现天上似乎有一条河流,浩瀚极了,直接从天上冲入我身上。”
“然后,我再入坐忘之中,便发现自己心神之内,多了一条巨大的江河,和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