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问诸位,该如何称呼?”
巫姑身为地主,自然要知道前来之人的名讳了。
八人之中,一位须发皆白,甚至都要打成结的老者,当先而出:“我从骆越而来,诸位唤我骆越巫便好了。”
说完之后,他腾空而上,便雄踞灵山一峰。
骆越之名,其他人不知道听过没有,但是姬考却是早有耳闻。
蜀地之中,便曾有骆越之人,翻山越岭而至其内,甚至蜀地最早的稻谷,都是骆越之人留下。
而后,姬考在他们所留稻谷的基础上,才进一步培育出了蜀地的水稻。
“我父亲前些年曾去过百越诸部,并在越地重新成就帝君之境。他所去之地,便有骆越。曾经听他说过一些,骆越乃是诸越之中,最为庞大的部族群体,诸般制度,也是最为完善,就如当初的炎黄。”
“其他东西,我没有特意去了解,倒是听他说过,骆越之人,乃是父子同川而浴,相习而鼻饮。”
姬考听了,一阵了然:“同川鼻饮吗?”
同川没有什么,未来之时,随着种种胡风南下,中原之人,也多是父子同川而浴的。
但是鼻饮,也就是以鼻饮水,可仅有此时的骆越,未来南下的交趾,也类似风俗了。
用鼻饮水,而能安然无恙,这也是一种本事,还是从祖辈一直流传下去的本事。
骆越巫祝登上灵山之后,便有一位巍峨大汉走了出来,悍声说道:“我自西瓯而来。”
在他旁边,则是一个略有风姿,却皮肤泛黑的女子也说道:“越裳。”
说完之后,他们便也出现在了灵山之上,各站一峰。
看得出来,这两人关系不差,便是所踞高峰,相连也是极近。
“越裳在骆越之西,西瓯在骆越之东,因为骆越势大,他们两方联手以应对骆越。”
“昔年舜帝南巡,其实便是打算将他们三方与南越,共同纳入中原之制。只是可惜了,终究没有功成。”
才刚刚说完这句话,便有一个比刚才那巍峨大汉,更显粗犷的汉子,手持巨斧走了出来。
他坦胸露乳,胸腹之中,多是毛发,声音如同惊雷炸响:“某是南越之巫。”
众人看着这南越之巫,又看了一眼司刑一脉的那位,嘴角都流露出一丝笑意了。
同样是难得一见的壮汉,同样是用斧,长相还都是宽鼻阔口。要是初初见到,恐怕都要以为他们是兄弟了。
“好汉子,等下论神之时,一定要见识一下你的斧子。”
司刑一脉的巫祝,见到此人澎湃的巫力,精干的身躯,忍不住见猎心喜了。
“刑天名声这么大,某也想见见,你的斧子如何。”
“我是闽越之君。”
一位消瘦中年,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便飞到了灵山诸峰上面,
“我是邗越之君。”
这是一位断臂老者,一只衣袖空空荡荡,但是他却悠然飞上了峰巅。
“我是且瓯之君。”
这一位,则面目稍显阴翳,眉目之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闽越、邗越与且瓯三位巫祝,或者说三地之君首,就与刚才四位不一样了。
他们三人,明显带有接近于荆扬之地,或是中原,或是蛮夷的风格。
而等到最后一位少年站出来的时候,几乎就是与中原之人无异了。
他头戴冠冕,身穿袍服,发髻扎起,在场的巫祝,没有几人如他一般,更像一位中原贵族。
“越人姒无余,见过诸位。”
无余,这个名字很普通,但是前面加上一个姒字,就不一样了。
夏后氏之时,东夷寇夏,后来少康复国,驱逐东夷之后,曾将自己的儿子无余,封在扬越之地,为禹王守陵。
如今这位姒无余,想来便就是少康那位庶子了。
“见过无余君。”
众人都向着姒无余拱手一礼。
巫祝之中,不是所有法脉都认同禹王的道路,但是无论是谁,都不敢否定禹王的功绩。
为禹王守陵近千年,从中原变成越夷的姒无余,当得起众人的行礼。
“这就是越先君无余啊。”
姬考心中,也忍不住感叹起来了。
百越其他国君,在中原之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影响。其他几个越方国,最终也都泯灭了。
唯有姒无余之后,原本的历史之中,最终一统诸越,最后甚至差点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对于姒无余,姬考只知道名字,但是对于他那位卧薪尝胆的后辈,姬考倒是知道许多。
“看来,这一次人算是到齐了。”
姬考忽然洒脱一笑:“帝女,考告辞了。”
姜瑶摆摆手:“去吧,去吧,记得想办法保住小命。否则的话,我也不知道是谁杀了你,帮你报仇也做不到。”
一向端庄的帝女,忽然之间,开起了玩笑,让姬考愣了一下。
而后,他挥手一笑:“知道了,我努力保住小命。”
足下一动,一道赤金交杂的光芒,就从他与姜瑶所在之处发出,朝着远处的灵山山巅而去。
他这一动,顿时灵山虚空之上,顿有剑啸之声传出。
众人目光所及,只见一道赤金色交杂的清冽光芒,奔行而来,悍然将高空云雾,尽数撕开。
所过之处,白云皆裂,高天如割,待光华过去,剑吟之声依旧啸动群山。
抬头随着赤白光芒所落之地看去,却见一位青年,背负一把赤色长剑,面容俊逸,如同玉石雕出。
然而,在他眉目之中,一缕杀伐之意,稍稍逸散而出,却不由让人微微一凛。
所来之人,正是姬考了。他见众巫过来,皆是气势不凡,心中琢磨,自己乃是过来争锋,而且还是代替一道法脉而来,自也不能弱了气势。
于是,改装的纵地金光法与他最近了悟的巫道御剑之术,齐头并出,一时声势惊人,不在适才众巫之下。
“少年人从何而来?”
巫姑看着姬考,心念一动,脸上却笑意盈盈了。
声势虽然惊人,但是细细一看,巫力却也寻常。
别说称巫了,便是相比炼气士初入通神,图腾修行者法相成就,或许还要差上一筹。
虽说巫道修行,不能称巫,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巫力多少,灵魂壮实与稀薄,都是影响巫道神通的。
是以见到姬考之后,她心中不免小觑起来了。
不仅是她,便是旁边一众巫者,都有类似的想法。
在场众人,多是称巫长生之辈,便有不是,离此境也不远了。
如姬考这般微弱巫力者,实属罕见。甚至不能说是罕见,分明就是仅此一人。
姬考扫了一眼众人,心念微微一动,便从周天星辰图之中,引出了一道神韵。
这道神韵,乃是当初禹王治水之后,留在洛书之中的。
当初姬考将洛书炼制成为周天星辰图,图中一切痕迹几乎都抹去了,便只剩下了两道神韵。
这其中一道,便是因禹王开山治水,文明抵定而起。
周天星辰图位于姬考胸腹气海之中,他将神韵引出,便像是从他自身而出的一般。
霎时之间,在他身上涌起一股气势,顶天立地,如山如岳,高壮绝伦,脚下的灵山诸峰,与之相比似乎亦矮了一截。
众人见他如此其实,顿时心中生出一种怪异的感觉,自己在这后辈面前,似乎渺小无比,便如蝼蚁一般。
这种感觉,他们并非是没有经历过。但是能够给他们这种感觉之人,都是那些在神灵之中,都可以说是顶尖的存在。
远处的姜瑶,看着姬考此时的气势,也不由一惊。
“这家伙,怎么忽然有了父亲他们才能有的气势了?难道是太乙神符之中的神意气机?也不太像啊,那六种气机,可都与这气势不符。”
此时的姬考,仰望苍天,气势虽然伟岸,似乎要与天地争锋,但是目光之中,却隐隐透出一丝悲悯。
这种气度,让姜瑶瞬间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她曾经帮过的人。
也在此时,姬考将这神韵一收,便又恢复了自身那圆润无暇,隐现锋芒的气度。
然后,他看着巫姑,淡淡说道:“我人从西来,但是法自瑶台而来。”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三十二章 气势相争,引弓而证
“我从西来,但是法自瑶台而来。”
声音不大,但是传在众巫耳中,有如洪钟大吕,荡然作响。
刚刚与姬考在一起灵山神女姜瑶,也不由神色一变,埋怨说道:“这家伙,也不早说他巫法是学自瑶台的。”
其他众人,看着姬考的目光,则各有异样,或是惊讶,或是敬服,或是愤恨,或是嘲弄,或是漠然,总之,不一而足,难以尽表。
瑶台,没有想到,当世之中,竟然还会有巫祝自承是瑶台一脉。
自从禹王自斩,坐化于会稽,启后殡天,东夷寇夏,与灵山联手,诛除瑶台巫脉之后,天下众巫,就在没有以瑶台巫脉自称之辈。
甚至第二次巫道论神之会,灵山之巫,还以巫道之尊的名义,称瑶台并非巫道正统,不受神灵庇佑。
而后,不乏有一些其他巫祝,更在灵山与东夷之巫后面,摇旗呐喊,追杀残存的瑶台巫祝。
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当时天下巫道绝巅的瑶台之巫,便就此销声匿迹。
等到少康借着有虞氏之力,虞夏相合,击退九夷,重登夏后之位以后,遍访天下,竟找不到一位瑶台巫脉的传承者。
此后,瑶台泯灭,这已经是天下众巫的共识了。
如今,姬考站在众巫面前,当着灵山与东夷两脉巫祝之面,直言乃是瑶台之巫。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灵山与东夷,可都是瑶台巫脉的大仇人。
大部分巫祝,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唯有楚君鬻熊与于越先君姒无余,眼中神色不定,似有担忧。
他们两人,一人与姬考交好,甚至姬考还是他孙子的传法之师。
另外一人,则纯粹是因为瑶台之名,而心中忧虑。
近千年过去,终于听到瑶台之名,姒无余实在不愿意看到,这或许是瑶台千百年唯一传人的年轻巫祝,殒落灵山之中。
“哼,瑶台巫脉,瑶台还有巫吗?”
说话的是东夷巫奄,俊秀的面容之上,似有奇光冒出,看着姬考,颇有冷意。
在他身上,浓烈的赤白之光,似乎在脑后现出。那是一轮大日,像是朝阳之红,又如日中之白。
伴随大日而出的,是万丈光芒,光芒之中,是一种扫荡十方,光耀天地的霸道与自信。
姬考迎着此人目光,漠然说道:“瑶台一脉,秉天之功,持人之德,巫脉传承于天人之间,天地不灭,人族不亡,自然就一直存在。”
禹王的神韵,再度被他从周天星辰图之中引出,顶天立地,如山如岳,高壮绝伦,一种要劈开前方一切艰险,甚至重开天地一般的大气魄,自然而出。
巫奄实力超绝,距离巫道称神之境,不过是一步之遥。
浑身巫力动荡,气机犹如天生一般,几有顶天立地之势,往昔之时,但凡巫道修行时日不长之人,往往未曾交手,便被他气势所惊。
对方气势一旦下去了,他再出手攻敌,几乎花不了多少工夫,便可将对手击败。
然而眼前的姬考却不一样了,气势盈张,与他相比,甚至还更胜一筹。
巫奄心中顿时微有恼意,巫力驱使,气势更是节节拔高,似乎要超然天地之上一般。然而他气势每高出一分,姬考亦高一分,两种气势,有如神鹰俊鹘,在云天间比翼竞高,相持不下。
两人气势交替攀升,在灵山其他诸峰之上的人,哪里还没感应过来,有不少人,受这两股气势所迫,甚至不敢直视两人,浑身巫力收敛,避开他们之间的锋芒。
当然,有不少实力超绝之巫,却丝毫不惧,看着两人,都是啧啧称奇。
巫奄此人,乃是经年之巫,上一次成汤代夏,巫道论神之时,他便代替东夷来过一次。如今五百余年过去,实力气势自然更胜往昔。
却没有想到,姬考年纪轻轻,巫力灵魂,都不算多强大醇厚,距离称巫都还有不少距离,却能够有这般气象,与巫奄气势相较,不弱下风。
远处的姜瑶,看着这灵山之中,特地为巫道论神,划分而出的群峰,心中思绪翻飞。
当年禹王治大江之水的时候,灵山周围的水患,就是她帮助禹王平定的。哪里还没看出,这股气势,与禹王神韵气度,俨然丝毫不差。
就是不知道,姬考是通过什么,将这神韵发挥出来的。
她虽然拿过姬考的周天星辰图,帮助姬考抹去灵山咒力,但是终究不是这凭依神器之主,难以发觉其中深藏的两道神韵。
灵山之上,两人气势相较许久,巫奄见到姬考丝毫没有被他所迫,心中顿时明了,单凭气势,绝然难以制服这后辈了。
他轻笑一声:“气势倒是挺足的,就是不知道实力如何。”
说完,在他双目之中,赤白火焰喷出,洋洋洒洒,在虚空之中燃起,刚刚那两株烈焰之中的并生扶桑树,重新现了出来。
扶桑树上,火焰变幻不定,时而如龙,时而像凤,时而金乌起越,时而赤兔翻腾,时而如云朵缥缈不定,时而像闪电一转而逝······
有曾经与巫奄交过手的巫祝,心中惊讶不已,这家伙竟然当真是要下杀手了。
楚君鬻熊心中惊讶,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阻止,以他的实力,比起这东夷巫奄,犹有不如。
而他遍观左右,发现众人似乎都颇有趣味,想见见姬考这位瑶台传人的手段。
“巫奄,论神之会还没开始,你便要先行动手吗?”
鬻熊犹豫之时,于越先君姒无余,却没有鬻熊的种种考虑,目光森冷,看着巫奄。
他与巫奄,因为方国相近,本就争斗频频,如今见到巫奄,似乎要对瑶台一脉,难得一见的传人出手,顿时就忍不住了。
姒无余的双目,顿时幽深无比,混沌难明,犹如万古寒潭,看着巫奄。
巫奄旁边,薄姑挺身而出,凤鸟高飞盘旋,挡住了姒无余的目光,然后她笑着说道:“巫奄只不过是验明正身,看看此人到底是不是瑶台传人罢了。”
“否则的话,天下随便来一个巫祝,都说自己是哪位巫神的法脉,这巫道论神岂不是乱了套?”
她可是知道,姒无余的目光,便是最厉害的巫器,真要挨上一记,恐怕这次巫道论神,就不用参与了。
薄姑的话,让一旁司刑一脉的巫祝,忍不住嗤笑一声:“过了千年,东夷巫脉,还是这般无耻。”
姬考如今的气势,便是没有见过禹王之人,都能猜出,这便是禹王的气度。
姒无余出手相助,无疑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不管是巫奄,还是薄姑,对于他的话,都仿佛置若罔闻。
东夷与司刑一脉的恩怨,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巫道论神之时,自然可见分晓。如今当务之急,却是处置这所谓的瑶台之巫。
“说的也有道理,瑶台千年不现,与其他巫脉不同,确实要证明一下自身的法脉。”
灵山主峰之上,巫姑也如此说道。
姬考神色不变,淡淡瞥了一眼巫姑:“我要证明自身法脉,其他人难道不需要证明?”
巫姑回道:“君若是怀疑其他人的法脉,自然也能出手质疑。”
“这本就是巫道论神的规矩,只不过几次论神,却从来没有人提起过罢了。”
“如今既然有人质疑君的身份,君自然要展现给他人看。”
一旁的巫奄,已经不想再等了,冷然说道:“巫姑,和他说这么多作甚,能活下来再说吧。”
他此言一出,手指轻弹,并立的两株火焰扶桑树之间,不断有火焰腾飞,向着姬考而去。
这些火焰,形态万千,速度也各有不同,转眼之间,竟形成了一个玄妙的阵势,将姬考围在中间,而后朝着他聚拢而去。
“小心,这是巫力所化之火,虽然不是真火,但是一旦碰到肉身,便会化为火焰,直接烧灼灵魂。”
鬻熊乃是祝融法脉所传,深谙火焰之道,一眼望去,便识破了这火焰的本质。
巫奄目光轻扫,看了一眼楚君鬻熊,只是冷哼一声,却没有多说什么。
在鬻熊旁边,手持大剑的昆吾,目光开阖之间,犹如剑气,正悠悠看着巫奄。
对于昆吾,巫奄看不出根底,自然不想随意招惹了。
面对虚空之中,犹如星辰一般,点缀向他的巫力所化火焰。
姬考目光一动,手中赫然多了一把黑色大弓,夕阳照耀之下,颇有冷厉之意。
而后,他浑身巫力运转,浑身气血汩汩而***气犹如狼烟一般,冲霄而起。
外貌并未有丝毫变化,但是内力气质却如同天翻地覆一般。
转眼之间,温润君子,似乎变成了一个力可拔山的精壮汉子,但是目光之中的锋芒,却更胜刚才。
一双眸子,锐利如鹰隼,雪亮如电光,仿佛能穿透世间一切一般。
迎着这双眸子,很多存活了上千年的巫祝,都一个个悸动起来了。
吃惊的不是这双眸子,而是眸子之后,那俨然箭破一切的意志。
这股意志,但凡见过之人,就绝对不可能忘却。
也就是在此时,姬考动了,屈身跨步,引弓张弦。
………………………………
第三十三章 羿箭难出,大典前夕
姬考的身上,没有光也没有火,甚至没有一点特异的巫力气机。只是缓缓昂起了头,眸光雪亮而锋锐。
而后,姬考身上陡然爆发出惊人的气势,玉石般容颜忽然飞扬起来,吐出山岳般的决意。
手中空弦无箭,不断张吐,发出连绵不绝的铮鸣之声。
在长弓之上,如水一般的箭气,从弓弦之上射出。这是大羿羿术之中,一路无箭之箭。
大羿的箭,都是精制而成,相比神器,一点都不逊色。他对敌斗战之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让他动箭。
于是,便有了这一路无箭之箭。
这一路羿术,说是无箭,其实是以弈者的精气神为箭。
周身巫力,也如箭矢一般,在体内流转,然后人体的精、气、神三宝,汇成一支支长箭。
不见其形,但出其锋。
姬考的境界,不如大羿当初,精气神三者圆满无暇,他的精气足够,神却还差了一些火候。
但是如此也是够了,无人看到长箭射出,但是围绕在姬考旁边,那形态万千的火焰,却一道道被击灭。
环绕姬考的火焰,乃是巫奄所控制的,变化不定,时而在东,时而在西,瞻之在左,忽焉在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没人清楚,这些火焰,将会在何时,将会在何地,落到姬考身上。
姬考自然也不知道,他只是引弓张弦,将自己的精气神所化之箭,一箭箭射出去。
他只明白一点,只要他想射中的目标,自然就会射中。
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一箭既出,绝不虚射的自信,同样也是这羿术创始人的自信。
成百上千次拉弓,不过在片刻之间完成,虚空之中,便再也看不到一朵火焰了。
众人都瞠目结舌,看着这一幕。
他们不得不承认,便是凭借这箭术,姬考也足以和他们争锋。
至于这箭术的来历,心中也都隐隐有所猜测。
“不想千年之后,竟然能再观羿箭。”
昆吾的声音,充满了叹息。
他是彭祖的兄弟,在天人之乱的时候,越曾经见过大羿的风采。
纵横蛮荒大地之上,九州妖兽尽数俯首,便是神灵,又有几位能及他呢?
不用他说,其他人也都是神情震荡。他们不知道大羿的箭术到底如何惊艳,但是却知道,姬考的风姿气度,以及他的箭术,说是瑶台一脉,无人再敢说不是。
如禹王的气势,自大羿的箭术,要是这都不是瑶台,什么才是瑶台呢?
刚刚出手的巫奄,顿时也住手了,看着姬考,神色之中,满是阴沉,以及隐藏极深的杀意。
瑶台一脉被灭,他们东夷本就是主力之一,如今加上姬考这传承的箭术,仇怨更是难解了。
东夷与大羿之间的恩怨纠葛,便是倾尽东海之水,也难以洗清洗尽了。
“怎么,诸位可还有谁怀疑我的身份?”
姬考的目光淡漠,他眼睛扫视一圈,似乎想要找一个合适的目标,被他望到之人,俱都感受到一阵深深的寒意,仿佛被强大捕猎者盯上的猎物,浑身动弹不得。
这种感觉,与姬考的实力无关,而是他清冽眼神之后,那似乎箭射一切的意志。
这种意志,和千年之前,那位羿者,几乎是一脉相承。
最后,他的目光,看向了灵山之巅的巫姑:“如今是否可以证明,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