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意志,和千年之前,那位羿者,几乎是一脉相承。
最后,他的目光,看向了灵山之巅的巫姑:“如今是否可以证明,我是瑶台一脉?”
巫姑迎上他的目光,心中竟生出了一丝惊意,这种感觉,就像是她当初巫道不成之时,被山林之中,强大的鹰隼盯上一般。
“自然,君的身份无人质疑了。”
强自镇定心神,巫姑忽然一笑,自己如今已然快要巫道登天,竟然会被一位小辈的眼神所惊,还真是可笑啊。
然而,她的内心,忽然又觉得,这并不可笑,反而是一种警醒。
姬考等到巫姑说完之后,神色依然淡漠:“这么说,如今我也能怀疑其他人的身份了?”
“自然可以,君也可以质疑他人法脉的真假。”
“很好。”姬考点了点头,目光之中,寒光凛冽,看向了对面的巫奄。
“听说你东夷之巫,有化虹之术,有化日之法,如今,便让我瞧瞧,这化虹化日的神通,你到底会不会?”
巫奄听到姬考逼迫之言,目光淡淡:“神通轻易不可出。”
姬考哂笑一声:“轻易不可出吗?”
然后,在他手中,赫然多了一支黝黑长箭,上面的寒气,弥漫在四周,让人不住侧目。
“我有一箭,最擅长鉴别化虹化日神通了,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东夷之巫?”
姬考动弓、抽步、拔箭,一气呵成,将这支黝黑长箭搭在弦上,长吸一口气,挽弓如月,箭锋直指巫奄的眉心。
迎着姬考的箭锋,巫奄心中,蓦然生出了一丝惊恐。
“这是射日箭?!”
东夷之巫,对于几件东西,可是记忆深刻,甚至谁都不可能不认识的。
其中两件,便是射日弓与射日箭了。
弓箭铸成,并无名称,因其颜色,大羿只唤其彤弓素矢。
然后那一日箭落九日,万民欢呼,这一对弓箭,便被称为射日弓与射日箭了。
万民称其名,自然便就是其名了。
那十支巫箭的样子,可以说是刻在所有东夷巫祝的脑海之中了。
见到此箭,巫奄没有跑,他不敢跑,在他旁边,两株扶桑神树现出,不再是火焰形成,仿佛是真正的扶桑树。
在两树中间,一轮大日缓缓升起,将巫奄护在了下面。
眼前的青年,不是当初的大羿,他巫力弱小,灵魂也不强,与其躲避,不如直缨其锋,胜负之数,还未可知。
听到巫奄说出射日箭之名,旁边的众人,一个个心神激荡,看着姬考手中的黝黑长箭。
没有想到,姬考不仅有瑶台之法,竟然还有瑶台之器。
便是当初瑶台巫脉兴盛之时,也从来没有听说,在大羿禹王之外,有谁能执掌他们的神器。
九支射日箭,久闻其名,没想到终于能够见到其中一支了。
姬考的目光,看向了巫奄,在最后一丝落日的余晖之下,他的身上犹有金光闪耀,箭还未离弦,但是锋芒与杀意,却已经充斥在灵山之上。
姜瑶遥遥望着正要射出长箭的姬考,目光之中,充满了复杂。便是她也没有想到,姬考竟然会得到那人的传承。
在她心中,犹自还在想着,姬考是怎么得到这传承的。
大羿没有弟子,或许在东夷的那位夷羿,勉强得到了一丝羿箭精髓,但是却远远不及。而东夷的羿术,也不可能落在姬考手中。
“论神会始,奏迎宾之乐。”
忽然,一道黑幕笼罩在了灵山上方,姜瑶的眼中,便消失了山巅众巫的身影。
她看了一眼西方,太阳确已经完全下山了。
姜瑶手中,巫山云雨图展出,霎时布满了灵山之上。
这图卷上面,看似云雨绵绵,但是却也隐含着无尽杀机。西王母花费上百年时间,炼制而出的神器,又岂是仅仅为了好看。
“瑶姬神女,你这是为何?”
灵山之中,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姜瑶漠然说道:“你们灵山与东夷,有不可说的勾结,你偏帮巫奄,我也不说什么。但是要是我看不到姬考从巫道论神大会出来,灵山便再不留一位巫祝了,你们去别的地方传你们的巫脉吧。”
“神女和这瑶台巫脉传承者有旧?”
姜瑶淡淡说道:“有没有旧,与你们无关。话我就放在这里,你们好自为之。”
说完之后,她便不再理会灵山上的人了,静静站在这一处山巅,抬头望西边彩霞变幻。
“怎么办?我们难道要刻意保护那瑶台巫脉的小子?”
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出现在灵山之巅,正是巫咸的声音。
“不必了,我们不特意出手,但是他的死活,便凭他自己的本事。”
另外一个略带冷意的声音回道。
“万一,到时候瑶姬神女,真要我们搬地方怎么办?”
“那就,搬。”
冷厉的声音,似乎充满了坚决,以及,无奈。
·····
姬考终究没有射出这一箭,在黑幕笼罩天地的时候,他有一种感觉。
这一箭要是射出去,他将会迎来恐怖的一击。
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姬考明白,这是出人世间的存在,已经出手了。
等到黑暗退散,光明重现之时,姬考发现,自己仍然站在刚刚的山头之上,其他众人,同样是各踞适才所站山峰。
但是山峰布局,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本是交叉林立,或高或地的山峰,如今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所有的山峰,成为了同一高度。
圆圈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之上,有数百位巫男巫女,正载歌载舞,浓重之极。
姬考环顾一周,却并没注意这舞蹈歌声,而是找到了巫奄,刚刚自己一箭没有射去之人。
巫奄同样看向了姬考,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犹如电光交汇一般。
姬考再度引弓,但是他发现,自己这一箭,却怎么也射不下去。
一股磅礴的气势,似乎从头顶而来,直接威压在他身上,像是一座大山压下。
手上的巴蛇吞象弓,拉得越急,这压力就越大。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出现在他心头,只要他强行将这一箭射出,迎接他的,将是毁灭性的攻击。
“各位,巫道论神,自有法度,到时候有你们相争之时。现在,还请各位先观歌舞,共同开启论神大典,敬奉众神才是。”
一个老者凭空出现在广场的虚空之上,与他们所有的峰巅齐平。
姬考见过此人,乃是当初出现在万方台,差点与务成子大战的巫咸。
灵山巫首,巫咸。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三十四章 帝子无淫,论神之前酒三樽
见到巫咸出手阻止,姬考顿时停手了。
事不可为,也不用急于为之,他目光淡漠,往巫奄之处扫了一眼,又瞥了一眼这位已然登天的灵山巫首巫咸。
然后,神意气机收敛,仿佛无事人一般,又恢复了初登灵山之时,那种温润的样子。便是眼中那点锋芒,都已经消失了,和刚刚相比,俨然判若两人。
巫咸没有认出姬考,毕竟当初万方台之中,商帝辱神射天的时候,姬考还是一个稚嫩少年,与那时相比,无论是气质还是容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当初剑劈灵山之时,有长生帝君的气息遮掩,除下姜瑶这位直面那一剑的灵山神女,也没有几人知道是他。
巫咸只是惊异地看了一眼姬考,乃是感叹瑶台一脉,竟然还能传承下来,而且传下来的,是原本就没有听说过的一道巫脉。看了一眼之后,便没有太过关注了。
羿术虽强,但是毕竟不是当初的宗布神,而且比起宗布神,相差太大,他自有方法防制。
“巫咸,你灵山这次,乃是何人参与论神。可不要告诉我,你巫咸要自斩入人世间,与我等相斗了。”
开明之主巫彭,在众人之中,与巫咸最为熟悉,恩怨也是最多。他见到巫咸高居众人之上,心中十分不满,马上出言相讥。
这一次,他可是充满了自信而来,要好好折一波灵山的颜面。
巫咸看了巫彭一眼,淡淡一笑:“我灵山之上,人才济济,能够与诸位共论巫道之人,实在太多。”
这话说出,巫彭眼中,满是不屑,口中也是嗤笑了一声。灵山有多少人物,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吗?
巫咸没有再理他,对着后方说道:“巫礼兄弟,其他诸位兄弟姐妹,或多或少,都在人间留下了一些足迹。唯有你,自从入灵山修行巫道,几乎从未下山,这次巫道论神,便由你代灵山参加吧。”
“遵大兄之命。”
一个醇厚的声音,从灵山主峰之上传来,随着话音落下,一个中年男子,便也落到了一座环绕中心的峰巅之上。
这中年男子的打扮,与一般的巫祝差距极大,若是相较,恐怕也就与姬考、姒无余两人最为接近。
此人也不同于其他巫祝,或是披头散发,或是兽皮遮身,便有身穿丝麻之人,也不太讲究衣襟样式,最少不是诸夏常见的衣制。
但是此人则不然,他的衣裳,似乎特意裁剪过,与他的身形极为相配,举手投足,显得自然而雅致。头上发髻扎起,上面还有一个竹冠,清光流转,一点歪斜都没有。
这男子一现身,先就是环身四顾,对着所有人行了一个见面之礼:“诸君,姚无淫有理了。”
听到他的自称,顿时所有人都目光微动,若有所思。
“没有想到,灵山之上,从不现世的第十巫,竟然是无淫帝子,还真是让人惊讶啊。”
灵山有十巫,为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天下皆知。
但是这十巫的身份来历,却是有些为人所知,有些不为人知。
比如巫咸,他乃是当初尧帝之时的巫医,被封在灵山,乃是这一脉的人间起源。
巫真、巫盼与巫谢三位,则是武落钟离山,巴人的先祖,也是伏羲氏部族所传。
巫抵乃是开明之巫,后来背弃开明巫脉,投入灵山,这也是开明与灵山,关系不睦的源头。
这位巫礼,从来没有下过灵山,众人只知道,灵山十巫之中,有这么一人,没想到这一现身,倒是给了他们一个不大不小的惊讶。
姚无淫,乃是舜帝与娥皇之子,当初舜帝执掌天下之时,曾派他来巴国,帮助巴人改换制度,从游猎转为农耕,成为化巴为夏的先驱。
当然,那个时候,中原还并不是诸夏,但是这份功劳,却始终被巴人记得。
姬考前段时间,在巴地呆了两月,自然也知道此事。
他只是奇怪,舜帝明明自己也是巫祝一脉的修行者,为何他的儿子,却走了灵山巫脉?
在场之人,自然也有此疑惑,尤其是百濮来的那位老妪,苍吾九嶷一脉的传承者,心中更是千头万绪,却不便询问。
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下方众巫的歌舞,已然到了高潮。
歌声苍莽辽阔,响彻云霄,舞姿张扬狂放,恢诡恣肆。
听其歌,观其舞,似乎回到当初先民从蛮荒之中走出,筚路蓝缕,以天地为师,以神灵为师,一步步将人族部族,发展壮大的场景之中。
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盛的过程,伴随着多少血泪,后人无从得知,但是在这歌舞之中弥漫的情感,却足以令人动容。
便是姬考这半个巫,都看得心神激荡,更不用说,其他这些纯粹的巫祝了。
甚至有些巫祝,眼眶之中,都开始发红起来了。他们的心中,不断回忆起自己这一脉的先祖,是怎样与各种敌人斗争,将巫脉代代传承,将人族步步壮大的。
此时已是夜间,明月高悬,照彻四方。
朦胧清丽的月色之下,却难以掩盖众巫内心的激动,以及发自肺腑的自豪。
“诸位,论神之会将开,我等先如往常一般,共饮三樽吧。”
“这第一樽酒,乃是敬巫神。”
巫咸的声音,传荡在灵山之上,然后他一挥手,从他所在之地,飞出了近百个青铜酒樽,朝着各处山巅飞去。
这些酒樽形态各异,有龙形,有凤形,有虎形,有象形,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飞到姬考手中的酒樽,乃是一个狐形的酒樽,后面还有九个尾巴,想来便是传说中的九尾狐了。
“巫道肇始,全赖巫神庇佑赐法,若非巫神庇佑,我等人族,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熬过最初那段困难蒙昧时期。”
巫咸说完,率先举樽,环顾一周以后,然后口中喊道:“敬诸神。”
在场的所有人,都将樽中酒水,一饮而尽。
姬考与众巫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虽然不拜神灵,也有很多神灵,甚至有为祸人间之举。但是这却不能将神灵对人道的功劳抹去,别说敬一樽,便是十樽百樽,那些神灵也当得。
这樽酒的滋味,极为甘甜,让他都忍不住在心中细细品味起来了。
不过在他这一樽酒敬完饮尽之后,在他手中的青铜酒樽,就此忽然消失。酒樽消失,姬考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连忙往左右一看,发现其他人手中的酒樽,也是与他一般。
不过,有些人神色不变,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此事,也有一些人,与他一般,张望左右,都是首次参加巫道论神之人。
“巫道传承,全赖先辈众巫,与天妖邪神,与法相修行者,与炼气士一脉,与其他各种修行者,与天下仇视巫道之人,不断相争相斗。我巫祝一道,才能从人族蒙昧之时,发展到现在,并逐渐壮大。”
“第二樽酒,便是敬先辈。”
话音落下,从他所在之地,又是近百个酒樽,重新飞到众巫所在。
姬考接过酒樽,发现正是刚才那个,九尾狐狸的形态,跃然在酒樽之上。
“敬先辈。”
等到这樽酒喝完之后,姬考手中的酒樽,便再度消失了。
这樽酒的味道,却和刚才那樽酒截然相反,乃是浓郁的苦味。
这一次,他还刻意在酒樽上面,留了一点巫力,但是依然没有发现这酒樽是如何消失的。甚至那点巫力,也很快就泯灭了。
姬考心中,忍不住叹息,登天之辈,不管是炼气士,还是法相、巫祝,都是令人惊惧的存在啊。
“此时人间巫道,有兴盛者,也有衰败者,有长存者,也有短灭者。巫道未来如何,都在我等众巫手中。敌人一直都在,也一直强大,能够维护巫道传承不灭,继续传承后世的,只有我等众巫。”
“第三樽酒,敬自身。”
酒樽再度出现,姬考再度如众巫一般,将其饮下。
前面两樽酒喝下的时候,姬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是喝这第三樽的时候,他的内心,却冒出了很多思绪。
巫道的敌人,人族之外,应该是其他族群了。但是人族之内,巫道的敌人,应该就是人间君王与炼气士了。
以他的身份,喝这一遵酒,真是感慨万千啊。
饮尽这一樽,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战火联翩,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正如这樽酒的滋味一般,初尝之时,如水一般淡,几乎没有味道。但是到了腹中,却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三樽酒,三种味道,第一樽是得法之喜,第二樽是传法之艰,第三樽是前路难测。”
“天下众巫,当共勉之。”
巫咸说完之后,悠悠一叹,又仰头看了一眼高空明月。
其他人心中,也都各有所思,整个灵山,转眼之间静谧了下来。那些歌舞,也不知道在何时,竟已经停了下来。
“巫道论神,论神之前,先有敬神三典。”
“如今三樽酒已然敬过,该进行敬神第二典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三十五章 群巫演法,巫礼千年有所成
“巫道传世,法门万千,有神灵所传,有先辈所演,也有我等所出。”
“万千巫法,便是我等存世的根本,也是我辈横行天下的凭仗。正因为巫法存在,才能在众敌之中,传承不绝。”
“巫道论神第二典,便为群巫演法。”
“此法不演神灵之法,不演先辈之法,只演众巫自创之法。”
“众法无有高下,若有想演法于众巫者,还请登台一试。”
巫咸在诸峰环绕的高台之上,说完这段话之后,整个人影便渐渐淡去,随即就消失在了高台之上。
唯有空旷的高台,在等着群巫上去。
但是群巫各踞峰巅,相互看着,一时之间,竟无一人登台。
向众巫演自创之法,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巫道发展到现在,种种法门,其实已经极为详备了。想要独创一法,旁枝末节,或许非常容易,但是根基之法,可为众巫表率的,却极难创出。
不说其他,一般的巫法,又有谁敢轻易去演示给众巫看。在场都是高人,一不留神,便要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过往三次巫道论神,第一次之时,禹王亲自演法,是为禹步。
第二次之时,演法之时,众巫还来不及上,便迎来了一剑。
巫道演法,成为了炼气士演剑术,那一剑横亘在前,所谓的演法,便不了了之了。
第三次之时,也没有什么演法之事,便是灵山巫首巫咸,与开明之主巫彭,还未论神,先当着众巫之面,大战了一番。
当时两位所用种种斗战巫术,都是他们自创的,倒也精彩纷呈。
如今轮到第四次,灵山巫首也已然登天,难不成又请两位巫祝,前来斗战一场?
这样的话,到底显得有些不好,巫道千年以来,除下禹步之外,竟没有其他能拿出手的东西了吗?
众巫心中,都各有踟躇,特别是一些经年之巫,心中都在琢磨着,自己有什么手段,可以登台演法的。
这是天下众巫的盛事,数百年一见,谁都不愿意留下遗憾。
唯有姬考独坐峰巅,嘴角含笑,看着众巫。
他虽然修行巫道,但是也不过这几年的时间,内心之中,并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巫。虽然学到了瑶台之法,但是他在瑶台一脉学到的,却是如何做一个人,而不是做一个巫。
在场众巫,他也就认识楚君鬻熊,而且这位祝融巫脉的传承者,离他并不太远。
暗地里,他已经向楚君了解了演法之典的一些过往,也想知道,这一次,会是哪方之巫,登台演何法?
众巫各有所思,时间缓缓流淌,却一直无人登台。
终于,在一座峰巅之上,传来了一个醇厚的声音:“既然诸位都在谦让,那就让无淫来演第一场吧。”
说话之人,正是灵山巫礼姚无淫。
他这一登台,出乎众人的意料,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
此地乃是灵山,无人登台演法,虽然众巫都颜面有损,但是归根到底,最为丢脸的,还是此地之主,灵山巫脉。
巫礼头上的冠帽极高,方方正正,衣服整整齐齐,长短如同精确量过一样,极为修身。便如他的人一样,神色端庄,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
他的手中,持着一块白色玉圭,手捧玉圭,上台之后,便对着众人环首一礼。
众巫都不说话了,静默看着这位灵山十巫之中,最为神秘,也是身世最让人惊讶的一位。所有人都在期待,他会演什么巫法。
“诸位,当年禹王为天下群巫,演禹步之法,后世之巫,从此法之中,受益着实良多。不仅巫祝一脉,便是炼气士一脉,也多有效仿习练,乃至推演此法的。”
“无淫实力,自然远逊于禹王,但是法无高下,千年参悟,却也心中得了一法,愿请天下之巫,共鉴之。”
“此法,非法也。”
姚无淫的第一句话,便让所有人都惊异不已。
什么叫此法非法,既然非法,那有什么可以演的呢?
众人心中虽然纳闷,却没有打断他。
“吾名巫礼,礼,履也。其所由来,乃是为事神致福。”
“但是我观天下巫道法脉,各有传承,各有礼数。然而神灵居于人世间之外,有些名称不同,但是却是同一位;巫脉祀奉不同,但是地位却有相等,也有上下。”
“天地之中有鬼神,鬼神之中有尊卑。我等同为巫祝,敬奉天地神灵之时,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
“祭祀天地之时,是在巫庙之中祭祀相拜;恳求神君之时,也是在巫庙之中祭祀相拜;召唤神灵相助之时,照样如此。”
“事情有轻重之辨,祭祀也应有大小之分。”
“人间君王祭祀之时,都开始将天地、神灵、祖宗分开。中原之中,各种祭祀之法,甚至已然开始有了统一的趋势。但是我辈巫者,祭祀本该是我等先为之事,千年来耽于征伐,却将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