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谋洪荒-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慢的,青色融合了其他三色,显得了更加青翠。

    这时,青莲疯狂旋转,伴随着一阵暴涨,几如万丈大小,接着十二品青莲又合并成含苞待放的模样,像是里面酝酿着新生命的诞生。

    终于,青莲开花了。

    一朵朵花瓣相继演化而出,一朵、两朵、三朵??十二朵,十三朵,这十二品青莲成功进化,晋级至十三品。不止如此,他的底座之下掺杂着二十四朵紫色小花瓣,显示着这朵青莲和混沌四大至宝之一的“二十四品混沌紫莲”之间的传承关系。

    十三品青莲进化之后,又一阵猛涨,终于缩小开去,并且在缩小的同时慢慢停止旋转,直到一丈左右大小时停了下来。此时青莲之上散发着青蒙蒙的光泽,透露出一股生生造化的气息,显然,这新生的至宝拥有了二十四品紫莲的特性“生”之道。

    好不容易,逍遥终于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苦笑一声,逍遥再次痛呼出声,从他身上抽出了元神分身以及有关于紫莲大道修炼的大道印记。这股元神和印记冲出来融入造化青莲里面,接着造化青莲又缩成含苞未放的模样,冲进了逍遥的身体当中去,等待着进一步变化。

    这一次,逍遥总算是将第三尸青莲道人给斩了出来,不过他还没有塑形出世,要等到自己的元神以及印记能够和那朵造化青莲相生相合之后才行。这第三尸乃是根据盘古临死前所传秘法而斩的最后一尸,主修逍遥自身的紫莲大道。

    自此逍遥身上所学的三个证道体系盘天的盘古大道,鸿钧的鸿钧大道,青莲的紫莲大道都一一找到了寄托,他自己终于能够三体同修,再也不用担心杂而不精,走火入魔的问题。而且这斩尸之法乃是盘古开天悟道、身死之前传下来的,里面的好处之多绝非寻常。若是逍遥这个本尊境界到了,既能够任意运用三个分身在那个境界所拥有的一切神通,且并非一加一如此简单,综合起来能够跨阶挑战,准圣的实力也能力压圣人,要知道按以前的认识跟圣人相比准圣就是蝼蚁。如今准圣也能跟圣人比拼,想想就觉得可怕。更何况若是三个分身修炼有成,(盘天鸿玄已经修炼有成)一一归位之后那种情景更是令人恐惧,怕是天道之类的不在话下,大道也随时可证。

    做完了这些之后,累的像死狗一样的逍遥喘过几口气,终于打开了逍遥居的大门,让在外的所有门人进来。

    “老师,你没事吧?”一众弟子关切问道。突然熊猫大叫起来,带着不可思议的目光问道:“老师,你,你怎么会这样?”

    其他人也仔细一瞧,心内掀起翻天巨浪,震惊的难以置信。好半天,他们才说道:“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逍遥苦笑数声,毫不在意的说道:“老师刚才斩出最后一尸青莲道人,只是最后这斩尸之难超乎想象,为了成功,如今老师本源尽丧,道行修为法力一切付诸流水,宛若凡人无异。吾想就连凡间一普通大汉都能把老师给狠揍一顿吧”

    逍遥自我嘲讽,言语中带着一丝失落。这可不是跟以前一样被天谴之后就能够靠着多番手段恢复过来。本源尽丧,就好像以前所有的东西都抛得一干二净,再也拿不回来。打个比方,一个亿万富翁破产之后能够凭借着资金的帮助和多年的经验东山再起,逍遥此刻跟亿万富翁一样,虽然资金有了,但宛若白痴般,多年的经验就这样没了,一切都得重头修起。

    众门人一阵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到底是该安慰还是该怎么着?

    良久,逍遥仿佛想开了似的,微笑说道:“老师此次乃是得偿所失,你们不必如此伤心。所谓大道路上,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不过一些挫折,若是连眼下这点难关都克服不了,以后还能够进步吗?”说完,逍遥用教训的口吻说道:“你们也是,得天独厚,在我的庇护之下这么久了,虽然也受过挫折,但还远远不够!”

    “弟子谨遵师命!”众弟子齐声应道。逍遥的一番话不但让他们内心的担忧减轻了许多,更让他们想到了许多。

    “如此,我也放心了!”逍遥欣慰说道,接着又突然讲:“有巢氏;缁衣氏,燧人氏出列!”

    “弟子在!”逍遥门下排行第三至第五的三人站了出来。

    “你等三人一体,今为师赐尔等同掌一宝!”逍遥手中现出玄黄色宝印,印上九龙缠绕,乃是人族至宝崆峒印。

    “此宝乃是人族第一至宝,老师留之无用,交由你们这三个人族远祖最合适,而且此宝虽然让人眼热,但一旦认主却有功德护身,圣人也要三思!”逍遥说完崆峒印飞身来到三人面前,接着龙啸九声,崆峒印因这三人乃是人族的远祖,身俱资格,于是轻易认主,在三人身上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一道印记。

    有巢氏代表三人收下崆峒印,接着轮到仓颉被叫了出来。望着仓颉,逍遥问道:“汝可寻到汝的道?”

    “弟子愚钝,没有寻到自己的道,只是有些感悟罢了!”仓颉羞愧的说道,自从三皇轩辕时期凭借着造字无量功德证得大罗金仙之后便再无寸进,让自己在同辈中人隐隐有些无地自容。

    “有何感悟?”逍遥继续问道。

    “弟子愚钝,只悟到皮毛!”仓颉这时振作起来,朗声而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弟子截取天地浩然正气为己用,在胸中汇聚,功力高深时凭借胸中的浩然正气可万法不沾身!”

    底下,所有人都看向仓颉,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的他竟然走出了另一条路来了,果真大能。

    “果然是一门无上大道,可汝之大道和吾的道不同,吾亦无所教,汝去吧!”逍遥考虑了一会淡淡的说道。

    “老师,请收回成命!”仓颉大惊,以为逍遥不喜他的道,将他逐出门墙,苦苦哀求道。

    “请老师收回成命!”其他几个弟子也为仓颉求情道。

    “不止是仓颉,还有熊猫、有巢氏、缁衣氏、燧人氏,你们一概出岛,剩下的人就待在岛上修行”逍遥进一步说道。

    看着下面目瞪口呆的神色,逍遥一笑,解释说:“道法自然,万物皆为道,自然即道,到了你们这个境界并不是闭门苦修就能探求大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去修,去修,不休何以悟道。等你们领悟大道真意之时也就是回归蓬莱之时!”

    “是!”底下弟子齐声应道,言语更是流露出有对逍遥的真挚感情。

    “花雨石忠虚竹,蓬莱岛就交给你们打理了。至于六耳你要修身养性,好好去掉你那猴子脾性,要知道这是你最大的毛病。”逍遥又继续说道:“申公豹,自你入我门来之后,我也无甚可赠。就传你三十六天罡之术,一天罡一命。再有你自己去岛上摘三颗黄中李,权当赐予你的!”

    “多谢祖师!”申公豹喜极而泣。自从入了灵教之后他便受到之前所未享有的包容,他深深地迷恋上这种感觉,如今见逍遥对自己如此关怀,更让他内心深受感动。

    “逍遥哥哥,那我们呢?”离逍遥最近的混沌五精之中的金娃问道。

    “你们还是好好待在岛上吧!”逍遥摸一摸金娃他们的头,笑呵呵的说道。这五精可谓是跟盘古三清一样高贵的存在,天真可爱却又不通世事,在这个复杂的世道很容易被人拐骗,若是被那些大神通者给盯紧了,恐怕还有生命危险。最重要的是天道不会允许他们的存在。

    “不啊不啊!”五精同时叫道,接着死命的撕扯着逍遥,用他们胖乎乎的手死劲的拱着逍遥,让他手忙脚乱的。

    底下,笑成了一片。看见逍遥如此狼狈,众人却又不见站出来阻止。

    逍遥无奈,无计可施,想要哄骗这群小家伙,可是他们却学精了,根本不听自己说的话。最后,木娃说道:“既然逍遥哥哥身体有恙,我们就帮哥哥一把。而且我们附在哥哥身上,让哥哥带我们去闯荡世界!”

    说完五精不等逍遥回话,瞬间同时化作五道五色光芒冲进逍遥体内。

    逍遥只觉体内升起一股热气,原本灵力干涸的身体竟然缓缓流动,而且疲惫的元神也舒缓过来,却是形势大好。

    “也罢,一举两得,也随了他们的心愿,去外面见识这个花花世界!”逍遥想毕,朝着众门人说道:“去修,去修,不休何以悟道!”

    “是!”众门人退出逍遥居,按照逍遥的吩咐,熊猫仓颉等人一一出岛游历。

    逍遥居内,逍遥又再次闭关修复!
………………………………

第四章 礼乐崩溃,老子传道

    且说自从周武王讨伐纣王大功告成之后;西周王朝建立;武王认为天下太平;所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西周的强兵没过多少年就雄风不再了。后来又出现了周厉王这种堵人嘴的暴君和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周幽王这样把放烽火当游戏的败家子;西周的底子就这么败光掉了。

    终于出现了西戎人入侵;西周王城镐金被攻破;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天子威严一落千丈;诸侯雄起;天子已经成为了摆设;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开始了;先后出现了春秋五大霸主;好在天下诸侯虽然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但还没有傻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干掉周天子;因此天下还能算是周家的天下;当年姜子牙对姬发说的周家八百年江山并非虚言,只是这八百年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苟延馋喘着。

    到了如今,历史已经跨入春秋时期,周朝礼乐崩坏,天下兼并,战乱不休。

    那周朝的崩溃,让阐教一脉在人界人族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也直接证明了那源自阐教思想的礼乐治国之道并非灵丹妙药,长久之策。由此,地仙界各方势力纷纷涌入人族传道,不断有新的学说兴起来挑战周朝的礼乐之道,于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百家争鸣”时代终于来临。

    而就在这种人族纷争四起,思想解放的混乱时刻,擅长浑水摸鱼的佛教两位圣人却是出奇的沉默了。

    原来,西方极乐世界中接引、准提二人一直在加紧消化着封神之战时获得的巨大成果。每日对着收去的截教三千红尘大阐佛法,晨昏正午各一遍,每次都大吹法螺,开坛讲道无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象纷呈。三千红尘之客见离去无望,接引准提所讲之佛法又的确宏大深远,心内倾慕者也越来越多,陆续有起身接收接引佛法灌顶。转道为佛的。

    另外地仙界各类修士投奔西方地也是络绎不绝。当是时也,接引准提二人忙着消化整合自身的实力,以待来日之大兴,也就没有遣人进入人间界传道。

    西方教中有两大证道法门,一是准提的大宏愿证道,一是接引的梦中寂灭证道。

    大宏愿证道要发愿之人的能力足以完成誓愿,天道方才会相机给与承认,降下功德。而梦中寂灭证道却是要以佛力演化掌中佛国,甚或是一方世界。以一人之心力亲身感受经历亿万众生各自不同的悲欢离合、人生际遇,以此锤炼心志,达到身与天地合的境界,方称大圆满。前一法对自身实力和机缘的要求极高,后一法却对自身实力和心境修为要求极高。这其中凶险绝伦、稍不注意便是走火入魔、魂飞魄散的下场。

    接引准提对着极乐世界越来越多的徒众们传道,忙的不亦乐乎。如此,西方气运大涨,大兴之势却是越发明显!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无奈,天意如此,如之奈何!可是若是任由西方大兴,将来必定入侵中土,受害最深的可是他们自己两人。举目四望,女娲紧闭宫门,蓬莱岛隐晦不明,通天不是日日给门下那剩余几人讲道就是闭关苦修,看样子是打定冷眼旁观的主意,到头来这抵抗西方的重任只能由他们扛上,谁叫他们将西方遭惹进来的!

    大赤天八景宫,老子正在传授自己的太清之道。

    底下,除了他门下唯一弟子玄都大法师之外竟然还有截教多宝道人位列其中。

    多宝自从在诛仙剑阵被擒之后并未受到老子的惩处,老子反而把他带到八景宫,让他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不但人身自由,而且还能跟玄都一起聆听老君大道,虽说与老子无师徒之名却已有了师徒之实。如此,多宝的小日子也过得十分舒适,再加上被老子的太清之道所吸引,他也就得过且过,慢慢的把截教给忘得一干二净。

    “哎!”老子讲道完毕之后,少有的在人眼前如此愁眉不举。

    “老师,可有为难之处?为何如此叹息?”玄都立马追问,言语间透漏出一个关怀和好奇之色。

    “佛门大兴,道教危矣,玄门在吾之手中却是要陷入一场灾劫!”老君回应了玄都的提问,接着饱含深意的望了多宝一眼。

    多宝乃是机灵通达之人,怎会不晓老子在打他的主意,心中忐忑不安。想了片刻,惴惴的说道:“大师伯有何吩咐示下?”

    老子听出了多宝言语中的不安,蔚然一笑,抚须而道:“却是汝之机缘来矣。”接着望着多宝满脸的疑惑,带着诱惑的口吻讲道:“佛教大兴,玄门危矣,却需要一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舍身卫道,弃道入佛。然而,下一量劫,道祖鸿钧门下七圣必将齐聚,佛教大兴,若是能够借助这股势头,证道指日可期!”

    老子说完,注视着多宝,等待着他的抉择!

    多宝内心犹豫不决,成圣对于每个修道人士来说都是毕生所望,虽说飘渺无踪,但却令人魂牵梦萦。如今有了走向通天大道的方向,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呢?只是一旦入佛,岂不成了人人唾弃的叛徒了吗?更何况自己身为截教大师兄,一旦作出此事,将来定与对他有弥天厚恩的通天老师势如水火。

    一边是师恩,一边是毕生所愿,任谁都难以抉择?

    “哎,难道我玄门就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吗?”老子又是一声叹息。

    “是啊!弃道入佛虽是痛苦,但却是为了玄门,想必是可以谅解的!”玄都逼出了这么一句话。

    多宝闭上眼睛,良久,终于睁眼说道:“大师伯,多宝愿意!”

    老子闻言大喜,脸色一阵潮红,安慰了多宝几句,将他收进自己的风火蒲团之中,接着分出一化身直奔六道轮回。此次老子下界,不但为了多宝一行,更欲传下人教一脉学说。

    ??

    话说老子亲自出一化身投胎转世;正逢楚国攻宋,侵占彭城。

    老子他老爹老佐乃是一猛将,毛遂自荐,立下军令状: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不归!

    老佐当了元帅;奉命征讨楚国,打仗冲锋在前,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不料却是一个菜鸟风范;结果被乱箭射死了;老佐统领的宋军群龙无首被杀的大败溃逃。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鹿邑太清宫玄元殿悬书匾“老子故里”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

    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