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谋洪荒-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之乡,见一人倚溪临水,将一小瓢儿在水中转;尧王问曰:“公为何将此瓢在水中转。”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了却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僻处深林,盐蔬食;怡乐林泉,以终天年,平生之愿足矣。”尧王听罢大喜:“此人眼空一世,亡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人杰也!将此帝位正该让他。”王曰:“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尔可否?”其人听罢,将小瓢拿起,一脚踏的粉碎,两只手掩住耳朵飞跑,跑至河边洗耳。正洗之间,又有一人牵一只年来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来吃水了。”那人只管洗耳,其人又曰:“此耳有多少污秽,只管洗?”那人洗完,方开口答曰:“方才帝尧让位与我,把我双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会,有误此牛吃水。”其人听了,把牛牵至上流而饮,那人曰:“为甚事便走?”其人曰:“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我牛口。”当时高洁之士如此。此一句乃洗耳不闻亡国音。”

    众官在马上俱听姬昌谈讲先朝兴废,後国遗踪;君臣马上传杯共享,与民同乐。见了些桃红李自,鸭绿鹅长;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叁春景色新。君臣正行,见一起樵夫作歌而来:

    “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漫惜寻贤路。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不遇成汤叁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又不见夫傅子,萧萧笠甘寒楚;当年不见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姬昌同文武马上听得歌声甚是奇异;内中必有大贤,命辛甲请贤者相见。

    辛甲领命,拍马前来;见一夥樵人问:“你们内中可有贤者?请出来与吾大王相见。”放下担儿,俱言内无贤者;

    不一时文王马至。辛甲回覆说:“内无贤士。”

    姬昌说:“听其歌韵清奇,内中岂无贤士。”

    中有一人道:“此歌非吾所作,前边十里,地名溪,其中有一老叟,名子牙,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回来,溪少歇,朝夕听唱此歌;众人聚得熟了,故此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乃子民之罪也。”

    姬昌说道:“既无贤士,尔等暂退。”

    众人去了,姬昌在马上只管思念。

    又行了一路,与文武把盏,兴不能尽:春光明媚,花柳芳妍;红绿交加,妆点春色。

    稍晚宜生力请驾回,姬昌留恋不舍,方随众文武回朝。

    抵暮进西岐,到殿廷,姬昌传旨:“令百官俱不必各归府第,都在殿廷斋宿叁日,同去迎请大贤。”

    内有大将军南宫进谏道:“溪钓叟,恐是虚名;大王未知真实,而以隆礼迎请,倘言过其实,不过费主公一片真诚,竟为愚鄙夫所弄。依臣愚见,主公亦不必如此费心;待臣明日自去请来。如果才副其名,主公再以隆礼加之未晚。如果虚名,可叱而不用,又何必主公斋宿而後请见哉?”

    宜生在旁厉声言道:“将军此事不是如此说,方今天下荒荒,四海鼎沸;贤人君子多隐於谷。今飞熊应兆,上天垂象,特赐大贤助我皇基,是西岐之福也。此时自当学古人求贤,破资格拘牵之习,岂得如近日欲贤人之自售哉,将军切不可说如是之言,使诸臣懈怠。”

    姬昌闻言大悦道:“大夫之言,正合孤意。”於是百官俱在献廷斋宿叁日,然後聘请子牙。後人有诗曰:“西岐城中鼓乐喧,文王聘请太公贤;周家从此皇基固,九五为尊八百年。”

    姬昌从散宜生之言,斋宿叁日。

    至第四日,沐浴整衣,极其精诚,姬昌端坐銮与,拿着聘礼,姬昌摆列车马成行,前往溪,来迎子牙。

    姬昌带领文武出郭,迳往溪而来。行至叁十五里,早至林下。姬昌传旨:“士卒暂在林下札住,不必声杨,恐惊动贤士。”

    姬昌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来;只见那姜子牙背坐溪边,姬昌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姜子牙之後,姜子牙明知驾临。故作歌曰:

    “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依?五凤鸣兮真主现,垂钩竿兮知我稀。”

    子牙作毕,姬昌问:“贤士快乐否?”

    子牙回头看见姬昌,忙弃竿一傍,俯伏叩地道:“子民不知驾临,有失迎候,望贤王恕尚之罪。”

    姬昌忙扶住拜言道:“久慕先生,前顾未遇;昌知不恭,今特斋戒,专诚拜谒。得睹先生尊颜,实昌之幸也。”命宜生扶贤士起来,子牙躬身而立;

    姬昌笑容携子牙至茅舍之中,子牙再拜,姬昌回拜。

    姬昌道:“久仰高明,未得相见;今幸接丰标,聆教诲,昌实叁生之幸矣。”

    子牙拜而言道:“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暾,荷蒙贤王枉顾,实辱銮舆,有负圣意。”

    宜生在傍道:“先生不必过谦,吾君臣沐裕虔,特申微忱,专心聘请: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当今天子力行改革,远贤近佞,荒淫酒色,线虐生民,诸侯变乱,民不聊生。吾主昼夜思维,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恻隐溪,特具小聘,先生不弃,共佐明主,吾主幸甚一生民幸甚日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日何不一展绪馀,哀此□,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载之德,不世之仁也。”

    宜生将聘礼摆开,姜子牙看了,速命童儿收讫;宜生将銮舆推过,请子牙登舆。

    姜子牙跪而推辞说:“老臣荷蒙洪恩,以礼相聘;尚已感激非浅,怎敢乘坐銮舆。越名僭分?这个断然不敢。”

    姬昌说道:“孤预先设此,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负素心。”

    子牙再叁不敢,推阻数次,决不敢坐;宜生见子牙坚意不从,乃对姬昌说:“贤者既不乘舆,望主公从贤者之请:可将大王逍遥马请乘,主公乘舆。”

    姬昌于是说道:“若是如此,有失孤数日之虔诚也。”彼此又推让数番,姬昌乃乘舆,子牙乘马;欢声载道,士马轩昂。时值喜吉之辰,子牙来时,年已八十。有诗叹曰:

    “渭水溪头一钓竿,鬓霜皎皎白于纨;胸横星斗冲霄汉,气吐虹霓扫日寒。养老来归西伯宇,避危拚弃旧王冠;自从梦入飞能後,八百馀年享奠安。”
………………………………

第二十二章 风起!云涌!

    这天夜里,姬昌与姬发在宫内密谈国事。

    自嫡长子伯邑考身亡之后,身为嫡亲次子的姬发逐渐得到姬昌的重视,再加之姬昌年迈体衰,心神耗损,于是便将西岐治下的重担压到了姬发的身上。而姬发也不负所望,在丞相姜子牙的相助之下西岐大治,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人人称赞,皆谓之为有乃父之风。

    “父亲,如今西岐在丞相姜子牙的治理下五谷丰登,粮饷充足。而又有南宫将军日夜操练军队,兵强马盛。想昔日父亲遭纣王暗算,囚居?里七年,受苦七年,而后逃路西岐,大哥邑考惨被杀害,横尸野外,我西岐上下蒙受如此天大羞辱岂可不报?更何况如今纣王无道,大兴土木,兴建摘星楼、鹿台,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此乃百年难得之机会,万不可错过矣!”

    姬发正在一旁劝说姬昌起兵造反,而姬昌则是一脸平静,呆呆的眺望着夜空,似乎天上的星色更加吸引他的注意。

    好一会,姬昌终于回过头来,对着姬发说道:“吾儿,为父岂能不知此理?然而一切并非你说的如此美好,内中因果你尚有不知之处。”

    姬发一惊,静静地在等待着父亲姬昌的继续回话。

    “纣王,亦如此前历代商君,雄才霸主也!在他治下,大权独揽,民生大治,若不是天降大旱,当今大商岂会如此衰弱?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西岐再是强盛亦不过是区区之地,以何能抵抗天下?至于纣王大兴土木之事吾已得密报,此乃太师闻仲所提,群臣皆是赞同。建立摘星楼及鹿台目的一为祭天,二为招揽天下散修,壮大朝歌实力。你说,我等如何能够抗衡?更妄自谋立?”

    姬发一听,觉得十分震惊,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其中内幕,深觉事实绝非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可是他尚不甘心,争道:

    “父亲虽不敢反商,但大商早已将矛头指向西岐,现今大商干旱,纣王因此不会对付我们,但我等岂可坐以待毙,让纣王撑过危机,到时大难临头?”

    姬昌不语,神色复杂,似乎他也为此犹豫不决,但最后他还是说道:“只要我们不轻举妄动,紧守西岐,纣王即使有意,岂可无故伐我,丧失大义,遭天下人耻笑?”

    姬昌这话听起来是老谋持重之理,但反应到姬发的耳朵却听出了其中的一丝丝无奈,更有很深的不确定性。姬发发觉父亲对刚才自己说的话也很是犹疑不决。于是再次鼓动:

    “呵呵,那纣王自去年父亲回归之后便驻守重兵,防我西岐,何况父亲言其乃雄才霸主,岂会因天下人之议论而留下我们这心腹大患?更重要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姬发的话就如一根锤子一样狠狠地砸在姬昌心中,破开了他的心理防线。姬昌转身看向姬发,默默不语,但神色之间对自己这个儿子却现出了复杂的表情。

    姬发打铁趁热,趁机说道:“我西岐虽是区区一地,但上下齐心,兵强马壮。纣王施政,虽深得民心,但却遭到贵族的疏远排斥,但大家畏其势大故不敢妄动。若我大旗一举,天下呼应,四方皆起。姜丞相亦言大商接下来将是连年大旱,民生凋敝,加之有阐教相助,我等何愁大事不成?”

    姬昌看着眼前自己这个突然间充满了自信的儿子,心中明白姬发今晚是特意来找他谈话,目的就是劝说西岐起兵谋反,而且自己手下的人恐怕也有不少赞同他的想法,更有那丞相姜子牙的全力支持。不过姬昌不动声色,问道:“姬发吾儿,今夜之事可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人暗中撺掇于你?”

    “此乃儿子一人的想法,但我西岐上下也有不少人怀有这种想法。”姬发略显慌张的答道。

    “怕是那姜丞相点醒你的吧?”姬昌哼了一声,对姬发提醒的说道:“发儿,当初我聘姜子牙为相,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强我西岐。但姜子牙之意显然不止如此,其内心恐怕另有想法。姜子牙出身阐教,最有可能是为了他阐教谋利。你要有自己的主见,千万不可受其蛊惑,妄动干戈!”

    姬昌说完,再也不理会姬发,回到室内,拿起铜钱龟壳卜上一卦,卦象一出,姬昌显然遇到了一个很为难的问题,只见他眉头紧蹙,深陷迷惑当中。

    姬发一直跟随着,见姬昌突然有此举动,心中好奇,于是在姬昌的背后问道:“父亲,您在为何事卜卦,可否告知儿臣,让儿臣分忧。”

    姬昌没有回身,摆了摆手,叹气说道:“我最近日夜思念伯邑考,终觉其死必然另有原因,那些杀手很可能不是纣王所派,也许是别人暗中谋算我父子两人。”

    姬发大骇,大声说道:“这怎么有可能?当初父亲大哥遭受纣王截击,千真万确,岂能另有他人?”

    “遭受纣王截击的是逃亡的车队,之前我与伯邑考早已脱离,何况杀你大哥的那些凶手由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之后遭雷震子追杀,竟自缢而亡,你说杀手若是纣王派来的,怎么会如此行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最有可能是他人谋害于我,为了隐埋身份才会如此。我因此卜了好几卦,卦象皆是不清不楚,于是我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唉,若是我知道是谁害了伯邑考,我定要将他给碎尸万段,方泄心头之恨!”

    姬昌说完,又继续在做他的卜算大业,不过他没有回过头,更没有发现他的次子刚才由始至终那内敛的神色突然间浮现慌张、阴狠的表情,与他那张英俊非凡的脸蛋很不对称。

    姬昌投入卜算的很深,忘记了时间,过了好久他还是毫无所得,终觉得十分困顿,但发现身后的姬发却一直站在自己旁边,心中欣慰之下微笑的说:“吾儿,夜色不早,还是早做休息,不必为为父担心。”

    “父亲比儿臣更应该休息,还是熄灯吧。”姬发躬身请到。

    “不,一天不弄清伯邑考的死因,我一天都觉得不安心,还是再卜算一番。”姬昌说完,摆摆手,将姬发给送出门外,接着关上了门,又开始了自己的推演。

    门外,姬发看着室内闪烁不定的灯光,慢慢的回身离开,清冷的影子在月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的孤独,越走越长。

    ??

    过了好几天,纣王从西岐传来消息得知,那西伯侯姬昌自回国之后苦思爱儿伯邑考,心力交瘁之下病倒不支,于一年半载之后在床榻上忧虑而终。其次子姬发理所应当的接替西伯侯之位,西岐上下顿生异动,乱象丛生,怕是谋反在即。

    果然,过了一个月,新继位的西伯侯姬发大力清理政局之后,秘密邀请天下各路诸侯相聚西岐,议立大事。

    稍后,西伯侯姬发召集各路诸侯议事,与高台之上正式颁布的《传檄各诸侯文》。文中指出了天子纣的六大罪状,大致内容为:

    第一、篡改祖宗之法,颁布新政,对所有诸侯、卿士和官员的利益都造成了重大损害。

    第二、任用奴隶贱民,而不任用贵胄卿士,使得贵贱不分,上下颠倒。

    第三,沉湎酒色,疏于政事,令天下动荡。

    第四、任用佞臣小人,设炮烙之刑,擅杀大臣。

    第五、花费大力修建摘星楼、鹿台,罔顾民生民计。

    第六、不留意祭祀,使上苍降罪,导致如今天下大旱、民不安生之势。

    姬发公布这六大罪状后,号召天下诸侯,起兵伐纣,以复祖宗旧制,息上苍之怒,还天下一个太平之世。

    接着姬发又当着西岐百姓的面前痛陈纣王残暴,先是无辜栽赃其父姬昌,害其囚居?里七年,后又派杀手追杀,致使姬昌长子伯邑考身死,姬昌也因伯邑考之死日夜悲伤,终至病倒,无疾而终。

    百姓一听此事,再在姬发的蛊惑之下回想起姬昌在世之时的仁德,于是民怨沸腾,纷纷怒斥纣王无道,响应谋反。其中也有不少诸侯受纣王打压,心有怨恨,又见西岐势大,各路人马相助,心中震动,当场跟随姬发号召,起兵反商。

    在各地百姓的见证下,诸侯们歃血为盟,姜子牙这时不知从哪里带来了一件龙袍,龙袍上九龙交错,蕴有“九五之尊”之意。

    姜子牙将龙袍披在周武王姬发的身上,天象忽然发生了骤变。空中现出万道红光,齐齐落在姬发身上,如神灵一般,久久不衰。更有那早年曾经现身西岐的凤凰再度出现,于西岐城头鸣叫。在场无论是诸侯或是军民皆为此景象所慑,齐齐跪倒,高呼万岁。

    姬发得此天命,在众望所归之下,自立为武王,设国号为周,史称周武王,并尊已故的父亲姬昌为周文王。

    自此,大商最大的敌人西周终于走上舞台,正式开始了天下之争。

    而朝歌呢?

    自西岐举起反旗之后朝野大乱,朝廷内有人主和,有人主战,不一而是,争论不休。

    这次谋反的是大商旗下实力最强的四大诸侯之一,反旗一立,不少诸侯就加入了西岐,可见纣王的施政即使深得民心,但在贵族的心中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其中更有那隐藏更深之辈渐渐露出水面,暗中谋划,等待反击。

    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西岐的谋反,而是连年的旱灾。

    就如先前所说西岐不过区区一地,与大商可谓有天壤之别。只是大商最近连年旱灾,将之前各地的存粮都给消耗而光,无数灾民嗷嗷待哺,这情况就像是一个强壮的男人突然了重病,失去了反击之力,不然朝廷内部也不会有主和的想法。如今的大商若想脱险就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能不能降下大水滋润干裂数年的土地,摆脱粮荒。

    纣王心里也想狠狠地打击这些叛乱分子,但古语有言: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或大军一动,粮饷无数,调兵遣将将会让大商的局势雪上加霜,无论顺利与否,只会更加恶化,更有可能西岐给打压下去了,其他地方又冒起了反旗。到了这里纣王才后悔当初改革太过心急,得罪了无数亲贵,不然即使有旱灾自己也不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朝廷上下现在谁都举不出个具体的办法,事情最后还是要有纣王自己一言决断,四方都在翘首以待纣王的反应。

    朝歌天空,立在云头的逍遥看着这复杂的局面也深感有趣,好久,逍遥终于发声:“呵呵呵,就再祝你一臂之力,可别让人失望哦!”

    说完,逍遥的指头冒出一股五彩斑斓之光。

    拜托,再给我几票吧!呜呜呜!
………………………………

第二十三章 龙吟朝歌,纣王反击

    朝歌上空,烈烈熊日之下天空只觉突然阴暗了起来,百姓抬头所见,只见一道五彩斑斓之气夹杂着风云,从阴暗的云朵中露出一条真龙。真龙在天空中翻滚起伏,隐约可见,其上有五彩依附,圣洁高贵,不可直视。

    纣王及正在大殿议事的群臣也被这景象吸引,纷纷走出宫殿,望着天上这千古难得的景象。

    真龙在朝歌上自在遨游,飞至纣王所在的上空便不再离开,接着全身闪烁着耀眼的圣光,对着纣王一声龙啸,冲向天空,空中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为正处于旱灾的苦难百姓带来喜讯,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幸福的泪水流出眼眶,也对刚才的景象深信不疑,一时大家都对纣王山呼万岁。

    朝歌的景象也惊动了圣人和不少大神。

    如今大商气运谁都很清楚,旱灾乃是天意气运所致,朝歌根本不可能有下雨的可能性,定是有人暗中施术,以自身气运功德为代价降下这场大雨,但到底又有谁会这么干呢?

    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金鳌岛,但圣人们都知道不可能是通天教主所为,毕竟现在大家都紧盯着对方,而且通天也没必要躲藏,大大方方的出手岂不更好。

    此时此刻,圣人们终于感觉有人入局捣乱,但到底是谁又不能肯定。圣人们只觉背后凉飕飕的,似乎有双黑手等待随时出击,于是纷纷加重了警惕之心。

    朝歌的事传到了各地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来大家都觉得凤鸣西岐,是大吉之兆,因此投向了武王姬发一方。没想到这才刚过几天大商也上演了这么一出龙啸朝歌,把大家都震得头脑不清。原本还怀有异心的诸侯们纷纷收起了枪头躲了起来。大家现在是左右摇摆,再也不敢妄动。

    西岐方面没想到出现了这种变故,上层触动很大,但百姓们在姬发治下大家安居乐业,并没有过激的反响,只是不少人也开始了摇摆。

    西周自建立以来就马上面临着危机关头!

    三天过后,朝歌纣王发起反击,他传檄天下诏书,逐一反击姬发的六大罪状。

    姬发所陈第一条罪状,是指责天子篡改祖宗之法,颁布新政。天子指出,他的施政方案乃是源自历代大商国君,并根据帝祖甲和帝武乙在位之时的执政条令进一步加深实施,并无篡改祖宗之法。而且新政于民有利,广大百姓都干劲十足,所拥有的财富和利益都远胜以往。即使是贵胄也获益匪浅。

    天子仁慈,虽然江山稳固,却不忍见百姓苦难,故废除陈旧的政策,解救大众苦奴,授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土地,君恩之隆,天下百姓铭记于心,可世代传颂。

    姬发先父姬昌为西伯侯时,曾对此新政赞不绝口,并曾效仿,大力推行,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圣贤之名,四方皆敬。如今姬发为了达到野心,竟然罔顾仁义,罔顾百姓,恢复旧制,使得百姓重陷水深火热,简直是罪不可恕!

    第二条罪状是唯才是用,只看才能,不问出身。大商举出了有名地先君武丁与丞相傅之事进行反击,当年傅说也是低贱出身,却能成为“千古名相”,辅佐武丁成就大业。况且,听闻西周丞相吕望(姜子牙)也是贫贱出身,并非贵胄卿士。姬发自己地丞相尚且如此,有何颜面来指责天子?

    至于第三条沉湎酒色,疏于政事。酒乃商族整体的嗜好与行为,天子再英明,亦未能脱“俗”,何况西周亦是如此。天子妃子最多的时候,后宫妃嫔也仅是四人,根本无法与诸侯相比。原西伯侯姬昌有二十四妃,育百子,尚有圣贤之称,与之相比,天子则要可怜得多。这一条自然是不复成立。

    第四条任用佞臣,设炮烙酷刑。天子设炮烙,最大的作用还是震慑不法之徒,实际上,绝大多数死在炮烙之下的,都是民怨极大的贪官污吏。每每处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此事天下皆知。炮烙设后,贪污之风大为收敛,可见成效。

    说到那“任用佞臣”。天子所用,俱是有才能之人,做事无不兢兢业业,没有他们,大商岂有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