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巫中仙-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意思陶小吴自然明白,那是最好趁着朝廷插手之前,解决梵门,免得其他变故。

    然而陶小吴无奈摇头:“你也看到了,这般情况下,我等除非亲自出手,否则如何能够拿下城池?

    便是这里的三万人全部都填在此处,也都不够……”

    一旦敌人铁心守城,那么攻城部队不死上几倍的人,是肯定拿不下来的。

    倒不是陶小吴心慈手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实在是蚁附攻城是一种最为惨烈的攻城之法,伤亡也是最为惨烈的。

    对于攻城一方的心理冲击也是最大的,不能在短时间之内攻下的话,那么整个军队的士气很快就会崩溃,到时候短时间再组织不起新的工事都还是小事。

    历代战争之中,开始蚁附攻城太猛,导致伤亡惨重之下,军队再没有强攻的勇气信心,只能在城头之下蹉跎时日,只能靠围困等待敌人投降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而更糟糕的是,陶小吴手下大半都是刚刚收编的茂州军。

    一旦将其逼急了,直接哗变,那就更麻烦了!

    因此,陶小吴虽然不愿意,也只能缓了下来。

    他虽然经历的战事不多,还是第一次统率大军。

    但是陶小吴很明白,真正的战争武勇之类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起码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重要。

    战争的关键一在于后勤,二在于心理,士气,三才是那些其他东西。

    甚至真的到了战场上,士气方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

    此刻一场蚁附攻城,已经将自己一方军队的士气降低了起码三成。

    再逼着上去,毫无用处……


………………………………

第六十六章 征南将军

    一场战斗就在这么虎头蛇尾的情况下很快结束。

    此时,天色也刚刚到中午时分罢了。

    “通知下去,中午的伙食给我做好一点,要有肉!”

    陶小吴吩咐。

    尽管这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两餐才是正常。

    不过战争可是极其消耗体力的,因此战时三餐是少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一顿好的食物,能够起到提振士气的作用。

    若是有酒那效果肯定更好!

    不过,在此时战场上,陶小吴肯定不能发酒下去。

    也就只好提升伙食标准了!

    虽然他陶小吴做不到巡视全营,慰问全军,亲自去查探各营伙食好坏这种事情……

    这种事情十分收买人心,自古名将都是如此做的。

    不过陶小吴虽然懂这个道理,却并没有如此做,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人都派了出去。

    尤其是天庭仙人和鬼神道那些高人派了出去,巡视探查全家,并且为伤员疗伤。

    他自己却是负手而立,望着茂安城的雄伟城池,一时间陷入深思。

    昨夜太子虞庄发来的消息已经送到了他的手中。

    咸安已经知道了茂州这边王瑚王建被刺杀的消息,太子势力已经为陶小吴争取到了大军主帅的位置,让陶小吴做好准备。

    当朝廷的旨意一来,陶小吴就已经不是这支大军的临时主帅,而是名正言顺的正式统帅了!

    虽然朝堂上忌惮陶小吴的势力不少。

    但是太子作为储君,第一次亮相,提出的提议,烧出的第一把火就是提议陶小吴为征讨茂州军队的统帅。

    这种事情,可没有人会不开眼的反对。

    便是虞宿也都不会,捏着鼻子也要认可。

    太子初立,第一次发声,不管为什么,也都要维持太子权威的!

    再加上陶小吴接受了朝廷气运,算是融入了大虞新朝当中,已经不算外人。

    那种抵触已经减弱。

    所以陶小吴很顺利的就当上了这支军队的主帅。

    不只是如此,咸安方面已经派来援兵。

    不过却不是羽林禁军,而是就近调集郡国兵马,前来支援。

    除此之外,还派来了一批朝廷供奉高手。

    其中关键的是,虞庄提到了一个人,是那批供奉高手的头脑,叫做泰元公的。

    那是儒庙派出来的高手,法力玄通,不可思议,让陶小吴一定要多加注意云云!

    陶小吴对于那位泰元公的到来却不怎么以为意。

    倒不是小看那位泰元公的力量……

    面对主帅王瑚和步兵校尉王建都被刺杀的局面,朝廷派来的高手当然是一等一的强大。

    问题在于,陶小吴和儒门关系不错。

    尤其是不久之前,和那位河阳先生娄成生更是见过一面,双方现在是蜜月期。

    所以,一般来说,那位泰元公不太可能和自己为敌。

    当然了,就算是为敌,陶小吴其实也不介意。

    还是那句话,在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之中,大家都要保持克制。再强的武力,大多数时候也是发挥不出来的!

    就是因为陶小吴已经是内定的大军主帅了,所以陶小吴根本不担心其他变故,所以对于攻破茂安,也不像是鬼神道的人那么心急。

    “朝廷旨意和援兵到底什么时候来啊……”

    事实上,原本朝廷的旨意本来应该就在这几天就要到了。

    但是问题在于,茂州这边战场上的战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次消息传回咸安,还是主将被刺杀,大军惨败。

    但是信使和援兵走了一半,却就得到了新的消息。

    淅王太师陶小吴接掌了大军,在大蓟关下大败茂州军队,阵斩茂州牧黄岳,如今拿下了大半茂州。

    消息来得淬不及防,信使和援兵只能半途停下,等着朝廷新的旨意。

    如此一耽误,当信使和援兵赶到,已经七八天之后的事情了。

    这一次,足足有着两万援兵到达。

    尽管只是大虞新朝地方所发的郡国兵,而不是羽林禁军。

    但是如此一来,陶小吴手中的军队就已经达到了五万!

    不只是如此,朝廷更是派来了一个g供奉“法师团”。

    所谓的法师团之中,有着巫师,练气士,修行武道的高手,总共一百多个。

    为首的那位,正是太子虞庄提前对陶小吴提到过的那位儒门大贤泰元公。

    这位大贤一身气息神秘莫测,就连陶小吴一眼看过去,都看不出其个人修为到底如何……

    一般按理来说,儒门的力量来自于玉弶神庭的诸神,和儒庙诸神。

    在玉弶神庭崩溃覆灭之后,儒门的力量就已经衰弱到了极点,不该有什么太厉害的人物。

    然而这位泰元公却是远远超出了陶小吴的预料之外。

    这位泰元公对于陶小吴的态度颇为冷淡,隐隐还带着一丝敌意。

    陶小吴本来还不明白,不过接着就接到了河阳先生娄成生的书信,方才知道他对儒门的提议在儒门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任何变革都会有反对派,尤其是陶小吴建议儒门抛弃神道,转走人道。

    这么大的变动,儒门内部自然有着无比巨大的反对势力。

    而那位泰元公就是儒门内部最强大的反对者之一,对于陶小吴当然没有什么好脸色看了!

    这让陶小吴只能捏鼻子苦笑了!

    而这件事情也很快被暂时抛在脑后,因为跟着援兵一起到达的还有朝廷旨意。

    陶小吴被正式任命为大军主帅,并且朝廷赐下了将军号,以陶小吴为征南将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天子虞宿这次是真正动怒了!

    原本这支大军出师无名,只是打着护送淅王前往封国的名号,并没有打出征讨茂州的旗号。

    因此大军主帅乃是淅王国相王瑚,说起来也不是名正言顺的大军统帅。

    但是王瑚和王建被刺杀,这显然惹怒了那位大虞新朝的天子。

    陶小吴被赐下征南将军的将军号,这也就意味着,朝廷已经视茂州为敌人,是反贼,是要征讨的对象。

    也就是暗地里宣布梵门是敌人了!

    这些象征意义极浓的对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

第六十七章 经验

    更不要说,这方大虞主时空名实高度合一。

    有着名义,就有着相应的力量,气运!

    陶小吴一旦结果征南将军印,和天子节杖。

    轰然一声,庞大的朝廷气运就降临了下来,惹得山川响应,风云变色。

    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降临在了陶小吴身上,同时也降临在了整支征南大军的身上!

    炽红如同烈火一般的气运昂然降临,将整个军队的气运提升了三倍不止,浓烈如火,仿佛直接照耀天际。

    最终力量汇聚在陶小吴身上的那一刻,已经为青色!

    仿佛青色旌旗一般烈烈作响!

    在这一刻,不论是那位泰元公,还是天庭仙人,鬼神道的道人,纷纷敬畏的低头弯腰恭敬行礼。

    这是对于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是表示对于朝廷天命的敬畏!

    毕竟在这方世界,大虞新朝才是正统,才是获得天地人三者承认,获得世界意志承认的正统所在。

    此刻天子授权下来,陶小吴手持天子节杖,腰配将军印绶,自然也得到了气运的拥护!

    这种力量相隔十多里,一直传入到了茂安城中,震动了整个茂安。

    以至于茂安城中死守的梵僧们个个惶恐不安。

    更是有着几位梵神化为流光,陨落在了灵界深处!

    这便是和朝廷,和此方天地作对的代价!

    接下来使者宣读召旨,宣布了对于败退而回的屯骑校尉历河,和射声校尉苑章的处置。

    不过还好,天子也知道这次败仗非战之罪,再加上两人将功折罪,在大蓟关下大败茂州军,斩下黄岳首级的事情,拿下大半的茂州。

    因此也就不过只是训斥了一通,算是功过相抵了。

    否则按照大虞军法的严酷,这两个人最轻也都是要被剥夺军职,白衣从军,立功自赎了!

    而对于下面的士兵们,当然就不会这么苛刻了,天子进行褒奖,对一部分立功者进行了赏赐,其他士兵也是赏赐了酒肉有差。

    并且对于投降的茂州军队也是既往不咎,宣布战后分配土地云云。

    旨意传出,各军都是欢呼震动,攻城不克的颓废一扫而空,重新恢复了士气。

    这让陶小吴对于那位天子虞宿的本事越发高看。

    “不愧是白手起家,自创基业之辈啊!对于军队人心的拿捏正好……

    换到后世,还不知道那些守成之君会如何处置这次的事情。

    搞不好处置不好,士气反而大跌……”

    能够白手起家,虞宿对于军队士气自然非常了解,拿捏的十分精准。

    此刻上下都对天子感恩戴德!

    只是,陶小吴忽然为之摇头。

    “将军为何摇头?难道是认为国家的处置有何不妥?”

    那泰元公忽然开口,对陶小吴问道。

    陶小吴淡淡的叹了一口气,道:“我对天子的处置当然没有意见,只是有些担心大虞日后的长治久安啊!”

    “哦?何解?”

    这泰元公本来就有着找茬的心思,此刻就咄咄逼人的问道。

    陶小吴本就是有意引开这个话题,此刻面对泰元公的逼问,也不气恼,只是淡淡的问一句:“泰元公乃是儒门大贤,当知道朝廷长治久安知道在于什么!”

    那位泰元公白眉微微一扬,道:“长治久安之道,自然在于民心。

    只要民心归附,天下自然太平!”

    陶小吴轻叹一口气,道:“是啊,那么该如何得到民心呢?要知道民心就是人心,人心易变难安,今日饱食,明日就要衣暖,衣食饱暖就要思***。再然后,就是功名利禄了……

    敢问泰元公如何满足天下人心?”

    那泰元公一时间张口结舌。

    换了一个人来,当然可以狡辩,用着儒家种种经典论述来驳斥陶小吴的言论,说一些人心纯良,人性本善,只要教化得当,万不会如此之类的话。

    但是泰元公怎么也是儒门大贤,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话,如何能够说出口去反驳陶小吴……

    他可是从大虞旧朝时代,儒门变法走过来的老人了。

    如果当年儒门相信这一套,就根本不会有当时的变革!

    陶小吴此时自顾自的道:“国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所以想要长治久安,只要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就足够了!”

    泰元公很想说荒谬,但是却也觉得陶小吴的话离经叛道之余,似乎有些道理,一时间反驳的话都没有说出。

    两人的这一番谈话,将朝廷前来宣读旨意的使者,高浩云等天庭仙人,还有鬼神道的道人都跟吸引住了,一时间都注意了过来。

    却听陶小吴淡淡的道:“一个皇朝必须要有根基,至于这个根基是什么……

    当年前朝耕战,数十万甲士及其家属就为根基。

    而我大虞太祖当年,白手起家,也是以功臣将士,功勋爵位体系们为立国根基。

    然而后来功勋爵位体系瓦解,大虞根基顿时失去,这才有后来的乱子。

    这才有当今天子再造大虞……

    只是天子想好了没有,如今我们这大虞新朝,到底什么是根基所在呢?”

    这一番话,让诸人陷入沉思。

    陶小吴却看向了高浩云笑了起来,道:“某不才,学了一些秘法,能够反照历史长河,见到未来种种,无数王朝生灭。

    总结起来,后世历代王朝也都是如此。

    这点,高真人应该也有所体会!”

    高浩云微微愕然,他们这些天庭仙人都是蜀山时代开辟太乙仙界,然后又被天帝启带到这个时空的。

    对于陶小吴的话自然能够理解,他们都认为陶小吴是天帝启的使者,能够前往太乙仙界,自然也能看到了后代王朝历史的轮回。

    于是微微点头,为陶小吴佐证。

    陶小吴淡然道:“我观后世历朝历代,能够长久者,无不经营自己根基。

    有着一朝者,以府兵之法来重建军功爵制,所有府兵每人赐田地百亩。

    后来又有一朝者,见前朝府兵不过延续百年,已经无地可分,府兵崩溃。

    于是吸取教训,以禁军为朝廷根基。不仅父死子继,而到了水旱灾年,更是收容招募青壮为禁军……


………………………………

第六十八章 隔空喊话

    “然而如此一来,禁军不断膨胀,压垮朝廷朝政,更是导致军队战力低下。

    再后来者,又有一朝,吸取前朝禁军的教训,建立卫所制度,卫所兵马军官,给予土地世袭而为朝廷根基。

    然而同样不过数十年,就崩溃,后来再有一朝吸取卫所教训。

    乃建八旗绿营,同样父死子继,世代享受俸禄供养……”

    陶小吴这一番话,听得诸人愣神。

    这历史简直就是一个轮回啊!

    新朝吸取旧朝教训,然而却是重蹈前前朝的覆辙。

    再联想到大虞新朝吸取大虞旧朝的教训,忽然都有些不寒而栗起来。

    却是听得陶小吴淡淡的道:“不要觉着我所说的这些后世朝代不堪。

    这些朝代的统治最起码都是三百年左右……

    不管他们后来根基如何崩溃,起码根基维持了前几十一百年。

    而那个时候,统治已经深入人心,修修补补的再凭借惯性,都可以维持两三百年。

    不过我观本朝,却是连这点都没有想好呢!”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陷入深思当中。

    “历朝历代的根基,不论是府兵,卫所禁军还是绿营八旗,都是起码慧及数百万,乃至于数千万人,为朝廷之根基,稳固朝廷统治。而本朝如何?”

    这话让所有人色变!

    大虞新朝的根基是什么?

    大虞新朝只有十多万禁军,而且看这个样子,顶多也只能养这么多。

    这些禁军能够惠及多少家庭?

    不到百万!

    而且还要时代为禁军父死子继才行。

    也就是说,按照陶小吴的说法,当今朝廷根本就没有根基。

    此时他们已经隐约听明白了,陶小吴所谓的根基,就是历朝历代,都会制造出一个与国同休戚的利益团体出来。

    而且这个利益团体起码也要足够的广泛,人数够多,才能撑起一个王朝。

    按照虞宿设计的新朝体系,就没有这个群体!

    在陶小吴说出之后,在场能够听到陶小吴所说话语的,都是见多识广之辈,此刻都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良久,那高云浩方才感叹了一句:“神人鬼三道之中,人道最为易变,却也是最为难以控制的啊!”

    人道为神道和鬼道的根基,也是历代大劫的策源地。

    便是如同这次终末大劫,看起来最早是从冥土鬼道之中生出。

    但是实际上,究其根本,还是要从人道算起。

    因为正是人道的买地券,才导致的冥土之中罪鬼无数,泛滥成灾!

    然而高浩云的感叹却无人理会,因为此刻所有人都在深切的思考着陶小吴所提出的问题。

    ……

    咸安紫宫,太子虞庄此时正由着那位天子心腹的李常侍引路,走入到了宣室殿当中。

    “国家召见,可是为了淅王太师么?”

    见到自己的父亲,虞庄恭敬行礼,问道。

    虞宿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看来你也是深思过那位通真先生的一席话了!”

    太子虞庄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他怕自己的父皇生气。

    陶小吴的那一席话简直就是否定了虞宿半生的努力。

    但是平心而论,虞庄却在深思之下,觉着陶小吴的话似乎还是有些道理的。

    甚至,还因为陶小吴的话给惊吓的半夜都没有睡着。

    更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会一大早就把自己招入宫中!

    原本虞庄还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暴跳如雷的父亲,却没有想到虞宿居然会如此的心平气和。

    此时虞宿幽幽叹息说道:“此人有大才,日后你继位,可以重用此人。

    不过我看他未必会贪恋权势!你可以用恩义结之……”

    “父亲!”

    虞庄闻言浑身一震,不可思议的望向虞宿:“父亲千秋万世,何况此时春秋正盛,如何说出这般不祥之话?”

    虞宿摆摆手:“这话说说也就罢了,不必当真。历来皇帝哪里又不死者?

    不过,你那位先生……哼,还是有些话没有说完,含沙射影啊!”

    “呃?”虞庄既惊讶又震惊的抬头望过去。

    虞宿幽幽的叹道:“你可记得前年司徒王元提出要清丈土地的事情?”

    虞庄更是发愣,根本就没有想到,虞宿的话题怎么会跳跃如此之大!

    不过他还是飞快的答道:“儿臣自然记得,那王元不是被国家贬斥了么?不久就病死了!”

    虞宿古怪的笑了一下,淡淡的道:“王司徒的提议是朕授意的!”

    “啊?”

    “朕也都没有想到,反对的力量居然这么大。

    朕不过只是让王司徒提出,稍微试探了一下朝堂反应。

    结果整个朝堂上下沸反盈天,甚至就连前线战局都出了问题。

    大势之下,朕不得已退步,贬斥了王司徒。

    但是却都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就连这样都还不肯放过王司徒啊……”

    虞庄倏然而惊,当初他没有接触过这些内情。

    只是以为当时所发生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已。

    根本就没有想到,那根本就一场惊涛骇浪!

    是作为天子的虞宿和朝臣们之间的一次短暂试探交手。

    便是王司徒的死,居然也是那些朝臣们所为!

    这一切带给了虞庄极大的震撼:“满朝公卿,为何如此?”

    虞宿幽幽叹道:“这就是你那位先生没有说透的话啊,他是隔空对朕喊话来着!”

    看着懵逼之中,又有些若有所思的太子,虞宿伤感又带着欣慰的一笑,不管怎么说,儿子还是长大了。

    这一颗迟早是要上的!

    只有上了这一课,才是一位合格的太子,日后方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不过虞宿还是希望,这件事情在自己手中解决。

    凭着自己白手打江山的威望,将事情解决,不要把事情遗患后世!

    “你那位先生,将我们如今的大虞称之为大虞新朝,当年太祖的大虞,称之为大虞旧朝。

    那么你可想过当年大虞旧朝是如何灭亡的?”

    “那自然是逆贼窦房篡逆……不过背后似乎是因为儒门要变革朝政!”太子虞庄隐约听陶小吴说起过一些。

    虞宿微微点头:“以前这些事情我没有和你说过,也是为了保护你。
………………………………

第六十九章 根基

    (急性肝炎住院中,只能维持两更了!)

    “这些知道太早,对你没有好处。你年轻冲动,知道这些容易显露出来……

    哼,历朝历代病故,或者被废掉的太子可不少!”

    “父皇……”虞庄心中大震,开口叫道。

    他隐隐约约的从虞宿今日古怪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