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巫中仙-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不要说再加上什么宫主,殿主,府主,妖王,天妖了。

    不对,应该是有很多重复的!

    莫非是那天帝玉弶在陨落之前,将云纹龙章故意散落到了这方世界?

    否则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好事?

    祂就不怕被其他几位天帝知道,截胡么?

    这问题,陶小吴一时间也想不通,只能放下,暂时不去多想。

    通过审问那石河,陶小吴才知道这节度使府上还关押着不少活人。

    一些是用来做吃食的血食。

    不过更多的却是用来服侍石河的!

    毕竟,那些妖怪粗疏,智慧低下,想要过的舒服,还得人族服侍。

    陶小吴一路走过去,遇到那些小妖,随手杀了,收割云纹龙章。

    这就发现,每一个小妖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云纹龙章,修为越高,掌握的云纹龙章越多。

    而且,陶小吴很快就发现了重复的云纹龙章。

    不过就算是如此,将整个所谓的石河节度使府清理了一遍,陶小吴所掌握的云纹龙章也多出了两百多个!


………………………………

第四十四章

    不像是空青南星两女传给陶小吴的云纹龙章是成体系的,阐述了乙木之道。

    而陶小吴现在所收集的云纹龙章却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

    不过陶小吴也不在意,随着自己收集的足够多,总能拼凑出一条新的法则!

    将那些活人放出,陶小吴原本也没要在意,不过随手而为之。

    不过他很快就在一间囚室之中看到了一个儒生,身上居然有着丝丝浩荡之气,化为火焰。

    “咦,人道之火!虽然很弱,但却是实打实的人道之火……这是一个真正大儒啊!”

    就见这儒生也不知道被关在这囚室当中多久了,然而看起来却是气定神闲,依旧在笔耕不辍。

    没有纸笔,居然就在墙上地上书写,到处写的密密麻麻的。

    便是陶小吴开了牢门,直接走入进来,这儒生也恍若不觉,依旧运笔如飞,在地上书写着什么。

    “考之《尚书》,帝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

    陶小吴自己本也就是儒学大家,在大虞主时空,也被儒门公推为天下奇才,一代大贤的,学问自是不差。

    其他人看起来仿佛天书一般的东西,然而却让陶小吴,看得有趣,不由入神看了进去。

    这满室之中都是文字,陶小吴随意扫眼看去,原本漫不经心,渐渐的就变得凝重来起来。

    “夫人生则有父,壮则有子,父子与己,此《小宗伯》三族之别也……

    舜典古时《尧典》、《舜典》本合为一篇。

    故“月正元日,格于文祖”之后,而四岳之咨必称“舜曰”者,以别于上文之“帝”也。

    至其命禹始称“帝曰”,问答之辞已明,则无嫌也!”

    陶小吴看到这里,也都不由得微微感叹动容,说道:“先生这是要重新阐述儒门亲亲之谊么?”

    此时这儒生终于感觉到了陶小吴的到来,抬眼来看,正好听到陶小吴询问,不由得站起,肃容道:“亲亲,治之始也,不敢不正!

    当今衰乱之世,圣教衰微,更是不敢不正!”

    陶小吴微微颔首,笑道:“诚然,治世之道,以正人心始!”

    中土文明和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最大的特征本就是最初以血缘维系的。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本就是由家及国。以家族血缘而延及国,乃至于天下。

    最终构建成了如此特殊的文明!

    而儒家一切的礼仪,都是维系这个所在!

    而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亲亲。

    前一个亲是动词,亲热,亲切之类的意思。

    后一个亲就是名词,简单来说就是是亲戚。

    这个儒生从引经据典,从上古时代,尧舜禹之间的血缘关系,阐述这般亲亲之谊!

    也许放在现代社会,这些东西也许会觉着陈旧无聊过时。

    然而在这个副本时空,人道衰微,妖族横行,百姓沦落到妖族血食口粮的地方。

    这般阐述亲亲之谊,就有着现实之意了。

    中土之人亲亲,互相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都是所谓上古圣王之后,所谓华夏贵胄,神灵后裔是也。

    可是和那些妖族没有半点血渊关系的!

    理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看起来没有半点作用。

    但是再有些时候,所能发挥的作用,又超出一切想象,甚至超出武力!

    从陶小吴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得知,这方世界人道衰落,儒学也衰落到了极点。

    这儒生似乎想要重振儒学,再立纲领!

    忽然之间,陶小吴心中就生出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来:“此事大有可为,是我的机会!”

    想到此处,不由得微微一笑,道:“那些妖怪已经被我收拾了,先生可以回家了。

    不过这些书稿宝贵,不能遗弃在这里。

    就让我帮先生一把吧!”

    说着随手一挥,整个房间当中威风吹起,无数灰尘凝聚,化为一本书来,居然将囚室当中所有文字都转录书中。

    这等手段,神乎其神。

    看来没有搬山断岳来的震撼,实则不然,这其中所蕴含的力量掌握,物质转化,远在斩断一座大山之上!

    只是这儒生外行,虽然惊骇于陶小吴居然有着如此手段,不过依旧是外行看热闹而已,并不知道这其中代表着什么。

    他欢喜的抱住那书,连连向着陶小吴致谢:“我被关在此地三年,全部心血都在这些文字当中,此书一成,我无憾矣!

    是了,那妖怪如何了?”

    陶小吴笑道:“先生大才,日后推翻妖族,赶走景人,重建圣道还需要先生出力,如何敢说无憾?

    至于那些妖怪,好叫先生得知,都被我杀了!”

    这儒生浑身一震,就算是陶小吴走到这里,让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亲耳听到陶小吴说这些,也不由得让他震撼起来。

    他失声叫道:“那还不快走,这些妖魔最是记仇不过……”

    陶小吴淡然笑道:“先生放心,这里的妖怪都被我杀光了,一个也没有留下,段时间不用担心走漏风声。”

    这儒生愕然望过去,怎么也都想不到陶小吴这么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温和有礼的人居然是这么一位煞星。

    这里的怪物可是起码有着数百之多!

    最终这儒生也只是一跺脚:“杀得好!

    就只能妖怪吃人,人便不能杀妖么?”

    陶小吴再次露出一个危险,在这儒生的眼中显得越发高深莫测:“那么先生想不想拥有抗衡妖物的力量呢?”

    这话顿时让这儒生愕然:“我?”

    ……

    孟阳城,乃是孟川这一府的府城所在。

    也是驻扎着重兵。

    相比于其他的县城或者乡村来说,可谓是安全了许多!

    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城头上更是架设着数十门大炮,黑黪黪的炮口对准了外面。

    更是有着全身铠甲,装备鸟枪的士兵来回巡逻。

    也让一般的妖怪不敢轻易冒犯!

    此时,陶小吴和那位叫做李广素的儒生都已经来到了这座城中。

    陶小吴猜测的不错,这位李广素确实是一位颇为知名的大儒,原本世居孟阳。


………………………………

第四十五章

    不过却是在一次出外访友的途中,被那石河给劫走,抓回了所谓的节度使府中。

    这石河狡猾,也要比一般的妖怪更有见识。

    将这李广素抓回去之后,并没有杀了吃掉。

    而是留在府中囚禁起来,让他教导府中小妖念书识字,大约也是认识到了读书识字的好处!

    不过还好,最终被陶小吴救了回家。

    “你可知道,在当年的大虞时代,儒生们是有力量的!”

    陶小吴浅浅的笑着,面前摆放着一杯清茶,对李广素说道。

    李广素静静听着,陶小吴今天所讲的一切都是他隐约在古书上看到,却是语焉不详的东西。

    毕竟距离大虞时代过去已经两千多年来!

    此时,两人在李广素的家中书房,对面而坐。

    陶小吴将那李广素送回家的时候,那李广素的家人三年都没有见到李广素回来,早已经认定他死了。

    却没有想到能够见着他回来,自然是喜极而泣,对于陶小吴也是充满感激。

    而李广素家中也只能说是小康之家,算不得豪富。

    毕竟,李广素家族心念前朝大齐,一直不肯出仕景人朝廷,能够维持这般家业,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这书房也是陈设简单,并没有什么奢华布置,不过却是窗明几净,让人舒服。

    “圣教何以衰落?只是因为没有力量了而已,世之显学,必与天理道德所感应,生出力量来!”

    这里所谓的圣教,当然是指儒教。

    所谓圣人之教是也!

    自古以来,儒教就被这般称呼。

    这般说着,陶小吴手中一团火焰生出,看似只是一个小火苗。

    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却也不能遮挡光芒,让整个书房再没有半点阴影角落。

    “这火焰……”

    那李广素见到这般火焰,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生出了一种亲切而又感动的感觉。

    仿佛这就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东西一般,伸手想要抚摸,然而却有些萎缩。

    就在这个时候,窗外传来“啊”的一声惊叫。

    就见陶小吴手中这朵火焰忽然向外飞出,飘入窗前偷偷摸摸偷看的一个少女额头!

    “摇玉……”

    李广素失声惊呼。

    那少女身边还有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刚才一起凑到窗前偷看,见到一朵火焰飞入自己姐姐的额头,也是不由得失声叫了起来:“姐姐!”

    原来这正是李广素家的一对儿女!

    他的家中只有一个妻子,一双儿女,外加一个老仆。

    大女儿摇玉已经十六岁,本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只是因为李广素出事,因此守孝耽误了。

    小儿子叫做虎头,却也不过七岁,还没有正式进学,因此也没有起大名。

    这刻见着李广素父子惊慌,陶小吴却笑了起来,道:“恭喜李先生,虎父无犬女。

    令嫒定然是一位才女,论起儒学造诣,不再先生之下!”

    那李广素愕然,再看到自己的女儿也是一脸懵逼,没有丝毫伤势,稍稍放心一些。

    问道:“陶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陶小吴不答,看向少女。

    那李瑶玉原本懵懵懂懂,然而那火焰落入识海当中,大放光明,照耀身心,一股浩然正大的气息就从心底生了起来。

    忽然之间,福至心灵,推门走了进来,拜倒在地:“多谢先生!”

    陶小吴哈哈大笑,伸手虚扶,将少女扶起。

    心中同时也感叹了起来:“没想到,当真没想到。

    这李瑶玉居然有如此资质,能够勾动人道之火主动飞去。

    此女心性不凡,若是男儿身,放在好时代,说不定就是一位大贤。

    可惜了!

    不过,也幸亏遇上了我,否则怕是要明珠蒙尘,宝玉怀瑕。”

    没错,陶小吴手中刚才那一点火焰,正是人道之火!

    人道之火,生于人道,是对王朝的心念凝聚。

    甚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王气!

    儒道本是人道,是中土两千年来维持人道运行的约束力量。

    如果说汉儒之中还夹杂着神道力量,那么到了宋儒,就已经完完全全的是人道了!

    这方世界各个时空也是差不多!

    很多人会以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儒学就一帆风顺,统治中土意识形态将近两千年时间。

    实则不然,在汉末之后,随儒学崩溃,所谓一线不绝如缕,一直到宋代才再次复兴。

    甚至宋儒们尊称唐代后期的韩愈为韩子,号称文起八代之衰!

    后人以为这文起八代之衰,是说其散文成就,其实说的是其儒学成就。

    苏东坡的评价原文为: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算是一位承上启下,上承汉代儒学,下启宋儒的人物。

    到了宋代,各种新的儒学思想蜂拥而起,关洛,王学,理气等等不一而足,最终由理学一统天下,这才一直维持到清末。

    而在这方世界更是如此,从大虞时代之后,玉弶神庭倾覆,儒门丧失力量,再加上对于自身的怀疑,同样陷入崩溃之中。

    也同样过了四五百年的时间,方才再次复兴。

    只是和宋儒抛弃了汉儒的神学一般,同样也抛弃了大虞时代的神学东西,化为纯粹的人道学问。

    不过儒门虽然从此复兴,主导官方意识形态,然而从此之后,却也失去了力量。

    而陶小吴现在要做的就是,复兴儒门之力,并且借助儒门之力,杀光妖族,收集云纹龙章!

    否则,凭他陶小吴一个人,如何能够对抗妖族那七大天妖,三十六妖王?乃至于数以千百计的妖族府主,殿主,宫主?

    更不要说,还有光明教在一边虎视眈眈。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己是玉弶天帝转世,那儒门本来就应该是自己所掌握的力量才是!

    也许有些中二会抗拒前世的身份力量,认为前世和今生没有一点关系,拒绝接受前世种种。

    而陶小吴却绝不会如此,只要对他有利的东西,陶小吴就不会不拒绝!


………………………………

第四十六章

    更不要说,其他几位天帝转生,对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了!

    天帝启对他心怀恶意,陶小吴相信其他几位天帝转生若是知道他身份,怕也是不会放过他。

    人心如此,就算是他陶小吴站在这个位置上,也不希望有着老对手成长起来,威胁到自己。

    从这一点来看,陶小吴其实对于紫青真人都不是那么相信。

    为有自己强大,有着自保之力,那才是真的!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陶小吴还记得自己当初占卜的那一个山地剥的卦象。

    果实成熟了,自己不去摘,就会被人摘掉!

    而这也是如此,他放弃自己强大的机会,那么日后死到临头,也不要后悔!

    存在着这种复杂的念头,陶小吴含笑的看着这个少女,对李广素的道:“可惜你这个是女儿,否则日后必成大器。你可知道这火焰是什么?”

    那李广素隐约已经知道这火焰不凡,闻言急忙请教。

    “此乃儒门之火,又被称之为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那李广素听得肃然起敬,终究两个世界有别,虽然都是儒门,却并没有听说过这般说法。

    他不由得请教,问道:“此乃哪位圣贤所言?记载在何方典籍之上?”

    陶小吴笑道:“此乃大虞之时,一位叫做通真子的圣贤所言。”

    他说这些话也不嫌脸红!

    不过其实真论起来,陶小吴这也倒不算是吹牛,如今在大虞主时空,他在儒门之中地位极高倒是真的。

    尤其是如今大虞主时空,陶小吴和儒门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不朽和四句早已经被儒门弟子奉为圭臬。

    儒门衰落的此时,更是有着无数儒门弟子隐约之间将他视为新的圣贤!

    “通真子,这是那位大贤?我等怎么没有听说过?”李广素好奇,开口问道。

    “这位通真子大贤,乃大虞时代之人,郡望蘅郡,曾经得到过当时大将军荀当侯梁冒的征辟,也被朝廷拜为博士。”

    陶小吴将自家的经历改头换面的说了出来,微笑说道:“你可听说过三不朽,四名言?”

    “哦?”这李广素越发好奇。

    本来听说这位通真子大贤说出过浩然之气,已经让他为之震撼。此时听说还有什么三不朽,四名言就越发想要知道。

    “敢请教?”

    “所谓三不朽,乃是立言,立功,立德。”

    陶小吴有意说的缓慢,让这李广素有时间体会。

    果然那李广素很快就咀嚼出滋味来,叹道:“这真的说出来圣教弟子的所有抱负了!”

    陶小吴笑道:“除此之外,还有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

    如果说三不朽还只是让李广素赞叹的话,那么这四名言就让李广素整个人痴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陶小吴觑得空子,微微一笑,一弹指之间,又是一朵人道之火射入这李广素眉心。

    那李广素顿时觉着光明充满,一道浩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力量仿佛就从心田当中升起。

    一道淡淡的光芒,就从李广素眉心浮现,震荡着迅速弥漫全身。

    陶小吴心中赞叹。

    那李瑶玉虽然也许体质更加适合这人道之火,然而论起学问修养,养气功夫来,或者说对于人道的理解,却是远远不及乃父的。

    在陶小吴的理解当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其实就是人道力量!

    而人道力量宛如洪流,冲击而过,摧毁一切。

    同时也是不论人,神,仙,鬼等等的基石。

    人道之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其这般霸道,方才有着所谓的浩大,充塞。

    陶小吴犹自记得,那紫青真人叹息说过,自己也许走错路了,那光明天父的路子才是正确的,所以在五大天帝的转生之中,光明天父最是强大。

    需要紫青真人和天帝启联手,甚至有时候还要加上大梵天,才能和其抗衡!

    陶小吴后来深思起来,就隐约觉着光明天父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其人道之力。

    那光明天父麾下的罗巴大陆,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坚船利炮,从人道角度摧毁所有敌人!

    所以,紫青真人才认为自己走错路子了。

    而陶小吴也认为想要对抗那光明天父,也要走人道路子。

    而且要走和那光明天父不同的人道路子!

    此时,陶小吴隐约知道自己前生为何留下后手,让自己游历如此诸多时空。

    这就是鉴古知今,从无数时空之中吸取经验,找到自己的路子。

    而不只是重复前生的道路!

    此时,陶小吴觉着,自己已经隐约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光明天父已经先行一步,首先推动科技进此所谓占尽天时,不可争锋。

    不过我却可以走另外一条人道路子,学习原本世界的太祖经验啊!”

    太祖的经验很多人都能够总结出许多来,然而在陶小吴看来,只有一条,那就是人道组织!

    “其实哪种思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最大限度的组织起人道的力量来,发挥起人道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我能够利用儒道的力量进行试验,甚至还能够推动儒门发展……”

    陶小吴复杂的心思当中,那李广素渐渐回过神来,眉心之间的光芒渐渐消散。

    他心中豁然开朗,长身拜下:“多谢通真先生!”

    却是隐约已经明白了陶小吴的身份。

    陶小吴微微一笑,道:“当今人道衰落,圣道衰微。

    我等当复兴圣教,扶持人道,驱逐妖魔,恢复天下!”

    李广素父女闻言肃穆再拜,道:“谨奉命!”

    ……

    ……

    天界,那青都山之上。

    那座无名道观之内,紫青真人悠然而坐,身边泡着一壶清茶,茶香袅袅。

    云横空正在为紫青真人奉茶,就听那紫青真人忽然悠悠开口,问道:“你那位小师弟最近如何?”


………………………………

第四十七章

    云横空微笑说道:“陶师弟正在闭关,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太典山!”

    “哦,真的没有离开过么?”

    紫青真人微微一笑。

    那云横空笑而不语,陶小吴能够穿梭时空对于高层来说并非是什么秘密。

    只是,时刻并非是连续不断的东西。不论是另一个世界的理论物理,还是这些仙神的修行,都能够发现时空如同河水一般。

    看来浩荡不息,然而河水最终是以水珠而出现。

    时空更是以片段出现,而每一个片段油都能过演化出无限的可能。

    在这般情况下,就连他们也很难定位到陶小吴到底是在哪方时空片段之中。

    尤其是那些已经不存在仙门的时空当中,陶小吴如果再有意隐藏,那就更不容易发现了!

    “应该是没有离开过吧?我可听说那位小师弟最近和儒门走的极近。

    而且最近居然‘写’出了《心理之学》,可谓是轰动了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