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佛经,他这数世之中,虽没有精深的研究,但对于这些佛经,尽管是藏传佛经,读懂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萨伽城,不,或者说整个西藏的子民,都崇尚佛教,是佛教徒。

    便是眼前的桑擦,也不是普通人,而是这萨迦派的重要人物,戴道晋这具身体的伯父,更是萨迦派的派主,地位尊崇,受人爱戴。

    桑擦已经习惯了这孩子的性子,神奇特异的人,性格有些奇怪也很是正常。

    戴道晋突然放下书册,从小石凳上站了起来,望着萨伽城的西方,眼底神光闪动,若有所思。

    桑擦见他望向西方,不由也跟着抬头西看,问道:“怎么了?”

    戴道晋淡淡道:“有大人物要来了。”就在刚才,他心神微动,只觉一股庞大的精神异力从西而来,正往萨伽城而来。

    桑擦听到儿子说的话,很认真的思索,低声道:“西方,那里是布达拉宫……”

    戴道晋听到这话,心中一动,他在这里,接受的信息太少,无法对这个世界作出精准的判断,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但就凭刚才那股精神异力,戴道晋便可以判断,此方世界的等级不会低,因为在他以往的数个世界中,也几乎没有碰到哪一个人的精神力有如此之高。

    布达拉宫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一生所朝拜的圣城,若那拥有精神异力之人来自那里,也就不奇怪了。

    桑擦慈祥笑道:“类吉,你先在这继续看书,我有事先出去一趟。”

    戴道晋点了点头,又坐了回去,拿起另一本佛经,看了起来。

    桑擦转身离开,他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位大人物要来了?

    桑擦或者说萨迦派的所有人,尽管对这位大人物有所猜测,到了真见到这位的时候,仍是面色激动,难以自制。

    萨迦派的大殿中,檀香缭绕,殿中萨迦派的众人坐在地上,恭敬的看着为首的一个身影,皆眼神隐含激动。

    为首之人,身穿红色袈裟,须眉皆白,面色却白里透红,恍如一个青年人一般,面带笑意,双目幽深如海,目光仿佛能看到人的内心,让人不敢直视。

    但整个人却又散发着一股祥和宁静的味道,其天庭广阔,静坐不语,便自带着出尘脱俗之意。

    桑擦恭敬道:“您驾临萨伽城,不知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吗?”

    对于这位西藏的王,所有藏族人心目中的天神,由不得他不尊敬和小心。

    红衣僧人淡笑道:“萨迦派果然是能人辈出,居然能感知到我的来临。”

    桑擦有些惊惶,伏地道:“您息怒。”

    红衣僧人摇了摇头,“起来吧,我没有生气,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告诉你们也无妨,此次我来到这里,乃是因为一次心血来潮,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在这里等着我。”

    桑擦松了口气,直起了身子,接下来这红衣僧人的话让殿内的众人心神大震。

    红衣僧人笑道:“佛祖召唤,我预感这个和我有关,引起我心血来潮之人,便是继承我衣钵之人。”

    以红衣僧人的修为,心灵强大,几乎无所动摇,便是山崩地裂也不能让他的心湖,泛起丝丝微澜,但这种心血来潮,往往则是冥冥中的一种灵光。

    尤其是对他这种人,这种灵光尤为难得,足见这个使得他心血来潮之人,对他异常重要。

    桑擦听到红衣僧人的话,心中微动,他对面前的这个人敬畏异常,对这个人犹如仙佛的手段也了解一二,这种人物也不屑对自己这些人说谎,正因为如此,他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心中有些触动。

    红衣僧人眼神微闪,强横的心神探查到面前这个喇嘛的精神波动,淡淡笑了笑,轻声道:“除了桑擦,各位退下吧。”

    众僧听命,躬身退出大殿。

    待所有人都走出后,红衣僧人那双深不可测的双眸,看着桑擦,也不催促,静静的等着。

    桑擦吐出一口气,轻声道:“尊者,之所以知道您的到来,是我的儿子类吉……”

    随着桑擦的诉说,红衣僧人的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眼神微闪。

    ……

    小院中,戴道晋静静的看着佛经,黄昏的阳光落在其身上,平添了一份静谧。

    不知何时,小院中多了一个红衣僧人。

    戴道晋似乎也并没有察觉,仍是低头看书。

    红衣僧人眼中目露奇光,他确信在他的心灵感知下,这天下间绝对无人可以欺骗于他,而这个小小的孩童,精神灵魂确实无特殊之处。

    但他却能感知到自己的到来,或者自己的心血来潮,就是因为他?

    戴道晋自然知道这小院中无声无息多了一个人,但他并没有什么动作,包括眼神、情绪,甚至是精神波动也是一丝变化也无,还借助星云的力量,欺骗了这个僧人的感知。

    甚至,桑擦的那些话,他也有所预料。

    这个人本就是他借桑擦之手引来的。

    不过戴道晋不知道的是,这红衣僧人不是恰巧路过,而是心血来潮,直奔自己而来。

    红衣僧人走上前,轻声问道:“你父亲说你生而知之,不教即会,是真的吗?”

    戴道晋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红衣僧人笑道:“如此说来,你父亲说谎了?”

    戴道晋怔怔的看着他,扬了扬手中佛经,道:“它我一看就会,佛祖之言一看就懂,但却看不懂你。”


………………………………

第三百七十五章 离开萨伽城

    天色虽然转暗,但红衣僧人的皮肤晶莹剔透,闪烁着炫目的光泽,便是纯白须眉也带着一丝荧光,一双眼睛神光流转,盯着面前的这个孩子。

    轻声道:“你看不懂我?何解?”

    戴道晋站起身来,望着这个不可踹度的僧人,半晌,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红衣僧人眉毛微挑,带着一丝惊讶,他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这么有趣的事了。

    天终于黑了下来,夜幕下,一大一小两个人影,默然对立。

    红衣僧人的双眼突然微微一亮,如同一盏微型的探照灯一般,照射世间一切无所遁形。

    戴道晋只觉心神微微一沉,一股诡异的波动划过他的心神,随即他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上一世的情景,但刚刚有这个念头,戴道晋便醒悟过来,灵神一闪。

    精神汨汨而动,散发着微弱的波动。

    这股波动在红衣僧人的散发的精神感知下,清晰异常,恍惚中,他看到一个小和尚出现在他的眼前。

    小和尚出生后被取名阿目佉跋折罗,长大后被人叫做不空金刚,他聪慧异常,喜好佛学,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叫金刚智三藏的僧人,随他一起到了一个叫大唐的地方。

    在洛阳广福寺说一切有部石戒坛受比丘戒,此后十八年中学习律仪和唐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语。

    可惜后来金刚智三藏刚到长安便因病而逝,他奉金刚智三藏的遗命,想要返回天竺。

    但随后皇帝下令,教他送国书往狮子国。

    他率弟子含光、惠銎等僧俗三十七人,携带国书,于十二月附昆仑舶,经诃陵国,未满一年到狮子国。

    狮子国的国王因他是大唐使臣,殊礼接待,把他安置在佛牙寺。

    不空遂依止普贤阿闍黎,请求开坛重受灌顶,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銎同时入坛受学密法,前后共三年。

    他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共计一千二百卷。

    后返回大唐……

    红衣僧人就这样看着这个小和尚,由小到大,由默默无闻,到天下皆知,由不空小和尚,变成了不空大师,开元三大士之一,亦成了密宗之祖。

    红衣僧人看完这一幕后,《变天击地精神大法》无声停下,沉默良久。

    戴道晋回过神来,微微皱了皱眉,似乎是对刚才的走神而疑惑不解。

    红衣僧人眼神动了动,深深的看了眼面前的这小孩,眼中泛起惊疑不定,对于《变天击地精神大法》这一奇诡绝伦的密宗武学,他深信不疑,更对自己这九十多年精修的灵神和对天道的理解的很是自信。

    他的武功虽不敢说天下第一,但若是有人能在他强横的精神力量下,依附于孩童之身,给他开这种玩笑,那么他是万万不信的。

    难不成这孩子的前世真的是不空祖师?

    戴道晋神色不变,精神拨动也无异常,只是内心深处不由的有些嘀咕,莫不是选的人太过了,怕是面前这位被吓到了?

    对于刚才的那股异常的精神力量,他虽不知是何种奇诡的武学,但应对起来却毫不迟疑。

    这门奇特的精神法门,以诡异的秘法使得承受者从灵魂深处,唤起往世的记忆,实在精妙异常,几乎不算是凡间武学了。

    他心神沉寂星云,若置身事外一般,分出一缕灵神,“回忆”起了他创造的一世记忆,供这红衣僧人观看。

    戴道晋还特意选了一个密宗的高僧大德,以不空大师的一声为蓝本,创造了传奇的一生。

    但貌似他以密宗之祖师为前世,这一惊世骇俗的事情,让这个红衣僧人陷入了不信和怀疑之中,这是对自己一生所探索的天道,产生了动摇。

    缓缓吐出一口气,红衣僧人眼睛泛出奇光,向戴道晋看来。

    戴道晋心头一动,这僧人果然天纵之才,这短短时间,精神异力竟更上一层楼。

    红衣僧人眼神清明,淡笑道:“不管你前世是何人,大德也好,愚夫也罢,这冥冥中的指向,让我来到了这里,更是由此得悟更进一层大藏法论,延寿三载,天道轮转果真奇妙异常……”

    戴道晋静静的看着他,也不说话。

    红衣僧人淡笑道:“跟我走吧,六年之后,你便是新一任的朱毕古。”

    戴道晋心中一跳,至此才知道这红衣喇嘛的来头,竟如此之大,此人竟是此时布达拉宫的朱毕古,后世称之为活佛。

    他有些迟疑,神色间有些踌躇。

    红衣僧人看了他的表情,笑道:“你父亲那边,我自会去说。”

    戴道晋点了点头,若真是他想的那样,桑擦估计巴不得,自己的儿子成了藏民信徒心目中的神,萨迦派以后受益颇多。

    ……

    布达拉宫。

    戴道晋前几世的时候,曾经来过这里,企图探得神秘的密宗武学,但都不得而回。

    “布达拉”便是佛教圣地的意思,能以此命名,可见在藏传佛教的信徒眼中,这里无异于圣地一般。

    红衣僧人和戴道晋离开萨伽城后,便往布达拉宫徒步而来。

    路途遥远,红衣僧人便传了戴道晋基本的呼吸法,以供赶路。

    戴道晋欣然学之,一学便会,再学即精,红衣僧人对此淡然一笑,并不惊奇,似本该如此。

    一路上,红衣僧人对戴道晋传经讲法,各种藏经随口到来,微言大义显示其具有着极高的佛法修为。

    戴道晋也仔细倾听,他以前对藏传佛教的经文了解不多,这一次对红衣僧人的传法,也有些开心,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或第二次转世那般执着于武功秘籍了。

    因为不管是何种道路,到了最后皆要堪破天道,得以超脱。

    佛经中藏有大智慧,值得他认真去学习。

    而这世间最好的佛学老师,莫过于眼前这位红衣僧人了,能得他讲经传法,也是机缘。

    路途中,红衣僧人看到戴道晋脚后跟磨出血来,却面不改色,一边听着自己口中讲经,一边继续往前,他暗暗点头。

    戴道晋在这等奇人面前,无需藏拙,每次红衣僧人讲法之后,便要思索一番,和红衣僧人辩论,其中掺杂的一些观点和认知,亦让红衣僧人露出沉思。

    就这样,三个月后,二人到了布达拉宫。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变天击地

    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太阳西斜,落入余晖。

    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布达拉宫之上,这座圣城散发着别样的美感。

    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给人异常强烈的视觉冲击。

    红衣僧人扭头看向戴道晋,见其面色不变,似乎这雄伟壮丽之景在其眼中和草屋无异。

    对于这位新收的弟子,红衣僧人也算是有所了解,生而知之,智慧天成,天赋聪慧異稟,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待其成长之后,密宗又可得百年无忧。

    二人拾级而上,往宫内走去。

    旁边不时有红衣喇嘛,见到二人后,跪伏在地上,以额头触地,示以恭敬。

    戴道晋对这红衣僧人的超然地位又加深了一层认识,没有说话,默默跟着。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共有十三层,整体为土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坚固稳定。

    戴道晋眼神轻轻扫视,房屋幢幢,楼宇重重,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整个宫殿结构颇为复杂。

    红衣僧人并未驻足,直上中间红色建筑的最上层,灵塔殿。

    进的殿中,红衣僧人跌坐在地上,双目微阖。

    戴道晋见之,四下张望,毫不拘束,四周的墙壁上,画满了鲜艳的壁画,正西的一面墙,由低到高摆满了形象各异的佛像。

    看了一会儿之后,戴道晋有些无聊,便也盘腿坐了下来,思考着这一路上红衣僧人讲的经文,暗自理解其中的道理,融于自身。

    过了许久,戴道晋心神一动,感知到大约七八股精神颇为强横的人物接近这灵塔殿。

    又过了一会儿,他耳朵微动,才隐隐感知到一阵脚步声响起,越有七八人左右,其中五人的脚步略重,三人的脚步声略轻。

    未几,一行喇叭鱼贯而入,见到闭目而坐的红衣僧人,皆跪伏在地上,以额触地,随后才按列而坐。

    戴道晋眼神一闪,他发现这八人的座位顺序,乃是以他刚才感知到的五个脚步略重的僧人在前,那三位脚步声略轻的僧人在后。

    心中微动,这帮喇嘛皆气息悠长,眼神精光隐现,神光内敛,显然都是绝顶高手,之所以五个武功稍逊的让人坐于前排,恐怕是这五位更精研佛法,佛学深厚,以之为尊罢了。

    事后,他逐渐了解了布达拉宫的事情后,印证了他的猜测。

    大殿内一片寂静,这些人似乎并没有看到戴道晋,连视线也没有落在他身上,只是用着恭敬的目光看着居中而坐的红衣僧人。

    过了半晌,红衣僧人睁开双眼,眼中神光微闪,望着这八位老喇嘛,淡淡道:“这次我心有所感,外出一趟,寻得下一任朱毕古,你们见过一下。”

    至此,这八人眼睛看向戴道晋,戴道晋明显的感觉到,这些人的眼神中带着探寻和好奇,却唯独没有反对和不满。

    红衣僧人继续道:“此为‘不空金刚’转世之者,尔等需知。”

    这句话说完,这八人神色微震,随后双手合十,对戴道晋躬身一礼。

    他们从不怀疑,朱毕古在他们心中,学究天人,智慧如海,地位尊崇,高出众生,乃是天神一般的人物,自然从不会有妄语和错误,是以他们对戴道晋同样以下一任朱毕古的态度对待。

    戴道晋双手合十,还了一礼。

    他现在还不是朱毕古,自然不适合拿大。

    红衣僧人淡淡道:“三月之后,进行受戒,你们且去准备。”

    这八位老喇嘛再次行了一礼之后,默默起身,退出大殿。

    红衣僧人扭头看向戴道晋,淡笑道:“你且去休息一番,明日早晨再来见我。”

    一个小喇嘛走了进了,站在门口,先是跪伏地上行了一礼,随后看向戴道晋,似乎是在等他,也不知红衣僧人何时叫来的。

    戴道晋对红衣僧人点了点头,面色淡淡,站起身来,往殿外走去。

    那小喇嘛也跟了过来。

    在小喇嘛的带领下,戴道晋穿过长长的走廊,离开了红色建筑,来到旁边的附属宫殿,这里是僧众居住之所。

    他现在还不是朱毕古,自然不能住在红宫。

    但即使如此,戴道晋住的地方也是单独的一间偏殿,环境素雅,并无奢华,四周的墙壁上,挂着佛画,屋内燃着檀香,有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或许是受这环境影响,吃完素斋之后,戴道晋盘腿坐在床榻上,闭目调息。

    他并没有练习任何法门秘技,仍是以红衣僧人所教的粗浅呼吸之法调息,褪去一日的身体疲惫。

    深夜,戴道晋心神沉寂星云,星云世界中,有这么一处区域,茫茫精气翻腾,气血红光闪烁不停,戴道晋看了一眼,心下琢磨,这些东西不着急用,对于这个世界,他从红衣僧人的只言片语,提起的人物中,隐隐有所猜测。

    这密宗的修持之法,三脉七轮,迥异于中原的奇经八脉,真气归于丹田,但对人体这个宝藏的开发,有其独到之处,这一世却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戴道晋睁开双眼,目射奇光,若是自己猜测不错的话,这红衣僧人那日引动自己的心神的法门,应该就是《变天击地精神大法》,此种法门奇诡异常,竟能引动敌人的心神,回顾敌人的生活记忆,端的诡异莫测。

    至于窥探对方的诸世记忆,戴道晋认为其是无稽之谈,他依靠星云世界的神秘,尚不能探测别人的前世,只能窥探其今生。

    这《变天击地精神大法》若这能窥探敌人诸世记忆,这已经是传说中的仙佛手段了,而非武功秘法。

    不过,戴道晋没有见到这门精神秘法,却也不好擅自下定论。

    想了想,略微思索了下将来的打算,便躺下休息去了。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读经

    第二天,戴道晋洗漱一番,着灰衣素服再次来到了灵塔殿。

    红衣僧人依旧闭目盘坐在那里,似乎一晚上都没离开。

    戴道晋也没说话,找了个地方坐下,闭目等候。

    过了半晌,红衣僧人睁开双目,看了眼戴道晋,站起身来道:“你跟我来。”说着便往殿外走去。

    戴道晋只得跟上。

    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没多久便来到了一处宫殿。

    该出宫殿甚是宽大,且戒备森严,门口四个中年僧人,站立守卫,太阳穴高高鼓起,眼中隐现精光,却都是高手。

    见到红衣僧人前来,这些守卫行大礼拜见。

    红衣僧人点头,抬脚走进大殿,戴道晋也跟了进去,里面靠墙壁四周没有壁画,也没有佛像,却镶嵌着高大的书架,书架子塞满了书册和羊皮卷。

    戴道晋心道原来是个经堂。

    他抬头望去,这书架最上面的一层几乎到了房顶,大概近三丈高,如此之多的佛经配合着居中的檀香铜炉,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意味。

    经堂之内,戴道晋看到三个行将就木的老喇嘛,闭目坐在那,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戴道晋精神强大,对任何精神波动都能映照灵台之上,分毫毕现,这三位老喇嘛精神之火摇摇欲坠,身上透着一股死气,明显是快要坐化的人物。

    红衣僧人看了这三位一眼,没有打扰,这三位也并没有起身,显然身份尊贵。

    两人走到那超大的书架前,红衣僧人淡淡道:“这里的经书是整个西藏最多最全的,在三月后的受戒之前,你便在这里好好读这些经书,吃食我会派人给你送来。”

    戴道晋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这差不多有书万册的经书佛典。

    红衣僧人转身离开,干脆利落。

    戴道晋目送他离开,目露思索,又扭头看了看那三个一动不动的老喇嘛,也没有上去交谈的意思,走到靠南墙的书架最角落里,抽出一本书册。

    一本略显陈旧的书册,封面上以藏文书就《法聚论》,书册纤尘不染,明显这里有人定期打扫,对这些经书也保护的非常好。

    他心神沉寂,无穷无尽的思维流动起来,眼中神光闪烁,开始观看起来。

    在他的意识深处,无尽念头汇成无边无际的海洋,这经书上的字,被其活泼泼的精神力量扫视而下,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

    “刷……刷……”

    书册翻页的声音响起,声音虽轻,但在这寂静无声的经堂大殿内,仍是清晰可闻。

    就这样,不停的快速翻页,不停的抽出书册,又放回去。

    他的奇怪动作,终是引起了那三位老喇嘛的注意,六道目光盯在他身上,戴道晋并没有去管他们,仍自“翻”着经书。

    那三个老喇叭,虽眼中带着惊奇之色,不过也没有上来打扰,那位大人带来的人,自然不可妄加揣度。

    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