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赖无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回到:“当然。在我大宣五十年前,也是我皇祖父讨伐昏君前,玉川城那时乃然是我大宣西关的外关第一坚城,也是抵御狄奴入侵的第一大关。后来讨伐昏君的战争打响,狄奴趁我大宣之危,将西关外关尽数吞并,外关尽失后,我大宣现在只能靠西关的内关来抵御狄奴铁蹄了。”
吕云河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好,陛下知道就好。那么老臣也不卖关子了,这刘苍水确有其人,当年他十七之龄驻守边关之时就屡立奇功,此人神勇忠义之名,当时可是传遍了整个大宣。论要是谁能孤军守城五十余年,以老臣之见,除他之外无有他人。臣认为,该救!可……”
皇帝知道宰相吕云河想说什么,于是接话道:“可西关边军前些日子已派出过半驰援北关,现在边军兵马不足,无兵可用。”
吕云河点头回到:“陛下所说确是。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说罢,吕云河把目光转向了捏着关内兵权的张志冠,然后接着说到:“臣启奏,该立派关内援军出城营救,以解玉川城燃眉之急,玉川城可以暂时不收,但万万不可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宰相此刻的意思是,不但要救人以振边关军心,还要乘机叫张志冠为首的六豪门们向边外出兵。
这样一来,一,可以探探这群家伙们的军队底细。二,可以乘机分解他们部队的凝聚力,将其分化进边军后为己所用。三,借他们之兵解燃眉之急,以缓解边军日益不足的问题。四,以此次为契机,以后调动起豪族兵马来也更加方便,只开了头,以后话就更好说了。
皇帝虽然没有全懂,但也大概明白了一些其中的含义。于是他准备点头称是,却在这时,听到一旁的兵部侍郎张志冠传来一声冷笑,然后说到:“哼!守城五十余年?什么天方夜谭。这分明就是狄奴的诡计!明显是要诱我大宣兵马出关,然后再围而歼之。宰相大人岂会不懂?”
吕云河也是冷冷一笑,然后回到:“这就奇怪了,怎么张大人就能一口咬定这时狄奴的诡计呢?难道狄奴派人来告诉过张大人?”
张志冠一听就急了,立刻反驳到:“岂、岂有此理!吕相爷!你别仗着自己尊为太师就可以满口胡言!陛下!宰相吕云河血口喷人!您要为我做主啊!”
皇帝还未能接话,吕云河又抢先一步呛了回去:“哈哈哈哈,张大人此言差矣,我这‘太师’只是一个虚号,哪比得上您忠国公掌管着关内大军能呼风唤雨呀。这皇帝陛下边关都无兵可用了,不也得看着您的眼色行事吗?我又怎么敢跟您较劲啊?”
被吕云河一通含沙射影的奚落,张志冠气得吹胡子瞪眼,他气急败坏地吼到:“你!吕云河!你不要太过分了!这关内部队不也跟边军一样,都是陛下的兵马吗?你作此发言到底是何用意!?”
“哦?既然都是陛下的兵马,你何不现在就奏请陛下,马上从关内六藩的各州之中拨出兵马,立刻去驰援西关呀?”
张志冠却是一口就回绝了:“关内部队有镇守重责!不可妄动!”
吕云河却是一点也不理会,一副喃喃自语的样子说到:“哼,说了半天,这关内六藩的兵马,不也还是调不动嘛。”
张志冠听完只是双目瞪得浑圆,怒气冲冲地盯着吕云河,又欲要发作,却听皇帝已站了起来。
“好了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再吵了!且听朕先说说可好?”
………………………………
第68章 孤忠裹尸还…05
吕云河与张志冠听完,立刻都转过身去躬身行了一礼,然后不再说话。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说到:“这次不同往日,外关尚有孤忠在,这无论如何都得发兵去救才行。”
皇帝几乎用有些恳求的眼神看着张志冠,然后说到:“忠国公,那怕只调一万兵马也好啊。边军目前兵力实在吃紧,若再派兵前去救援外关玉川城,内关的落仙城只怕就守不住了。若那时狄奴再闻风而来,西关一旦丢失,我们就再无险关可守了!关内必然要惨遭战火蹂躏,这唇亡齿寒的道理,还需要朕来说个明白吗?”
张志冠听完皇帝伯启弘一番诚恳的发言后,脸上露出了一副难作的表情,他用着一副好似非常为难的口气回到:“陛下呀,不是微臣不调拨兵马,只是尚不能确认此事是否属实啊。陛下,倘若是狄奴诡计,将我们关内大军诱出关外而伏击之,到时候他们真的大军压关,我们就真的无兵可用了,微臣请陛下三思呐!”
张志冠说完这句话后便立刻跪了下去,一副陛下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的架势。与此同时,且见朝堂之上半数大臣皆同时随张志冠跪下,口中齐呼:“望陛下三思!”
而另外一半大臣,大多数是只低着头一语不发,只有少数几人一脸怒气,却也是不敢说话。
皇帝看了此情此景,愤怒地一拍龙椅站了起来:“好!既然如此!那朕就只能御驾亲征了!泰京的禁军怎么说也还有两万人!我就不信我大宣的关外孤忠还没人去管了!”
“陛下!!!”
吕云河突然一声大呼,让怒气冲天的年轻皇帝一下冷静了过来。
吕云河摇了摇头,然后说到:“陛下不要冲动,这大宣的天子乃是万金之躯,更是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动。”
皇帝看着吕云河,他从气愤与冲动中缓了过来,他也明白,若是朝廷一日无主,这六门豪族还不乘机闹翻了天。
皇帝苦恼地坐回了龙椅上,已没有刚刚拍案而起的气势,现在反倒是显得有气无力。可他乃然不甘心关外孤忠就这样被放弃,于是对吕云河问到:“宰相大人……这如何是好啊……”
吕云河听完,没有回答皇帝,而是盯着张志冠说到:“张大人不同意调拨兵马,只是怕中了狄奴的诡计吗?”
张志冠爱答不理地答到:“对。”
吕云河捋了捋胡须,然后说到:“可这狄奴主力,现在是在进犯北关,西关又能有多少埋伏呢?只要关内兵马点超五万,出兵之时再谨慎前行,少量的敌人又何以畏惧?”
张志冠听完,突然换上是一副惊讶的样子,大声地回到:“五万!?宰相大人,您是不在其职不谋其事啊,六藩兵马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刚刚陛下点一万我都犯难,你还跟我要五万?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只见吕云河突然冷笑了起来:“哼哼哼哼哼。六藩的兵马我看不止可点五万,点五十万都只是一个零头!”
“胡说八道!!!”张志冠还未开口,旁边一个同样和张志冠一样身着锦鸡官袍的官员站了出来。而一样这样愤怒地驳斥着吕云河的人,有好几个,也都是身着二品官服。
他们七嘴八舌地指责着吕云河信口开河,可奇怪的是,他们只敢驳斥,却不敢向皇帝问罪与吕云河。
“好了!”张志冠双手举起,让另外几位大员闭上了嘴。
随后张志冠对吕云河发问到:“敢问太师吕相爷,您看过兵部的兵马名册没?”
吕云河乃就悠闲地捋着胡子说到:“每月审计之时,都有查阅。”
张志冠又再问到:“哼,好!我就怕你没看过,那么请问太师大人,我们六藩之兵,名册上可有详细记录?”
吕云河回到:“有,我曰记得,六藩在册兵力,共计为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七人。”
张志冠听完后得意地一笑,说到:“太师好记性,共计为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七人。那么,敢问太师,您是怎么得出我们六藩能点出五十万兵马的结论的?”
吕云河听完却是一阵大笑,笑得张志冠一干人等不明所以,在那里目目相觑。
而一旁的吴耐却知道,老狐狸吕云河要开始好好收拾张志冠一干人等了。
同在一旁的欺霜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她小声问到吴耐:“吴耐……他们这是要吵多久啊……我哥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呀?”
吴耐安抚地说到:“不要担心,结论马上就会有了。”
欺霜一脸不明,然后问到:“你怎么知道?”
吴耐看着吕云河说到:“等着瞧,你就看吕相爷的吧。”
吕云河笑完后,突然双目之间又发出了那股骇人的冰冷之光,吓得张志冠几人不由自主地退了几步,刚刚那股跋扈劲一下子就被吕云河给浇灭了。
吕云河说到:“敢问忠国公,卫国公,冉国公,燕国公,利国公,庆国公六位爵爷!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七人,为什么每年要用掉四千多万两的兵饷!?”
张志冠等人听完,突然慌张了起来,另外几人赶紧把张志冠往前推,要他说明道理。
张志冠没有办法,于是低头想了几下,硬着头皮答到:“关内兵马器械陈旧,需要更新换代,所以颇有花费!”
吕云河冷哼一声说到:“胡说八道!朝廷关内兵马,禁军每年五十饷银,边军六十饷银,藩镇兵马四十饷银,由朝廷跟藩镇平摊。也就是说,藩镇兵每一人,朝廷每年该下发二十两饷银补助。”
吕云河此刻突然提高了音量,大声地怒斥到:“而你们所谓的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七人要了多少!?知道多少吗!?每人每年要朝廷均摊八百三十三两银子!八百三十三两!就算给他们每人一套金甲!也用不了这么多银子!而这只是饷银!还不是军费!”
吕云河说得杀气腾腾又郑地有声,叫张志冠等人冷汗直流不敢搭话。
吕云河随后又说到:“藩镇所有税务只有一半交予国库,其他可为己所用,你们又花了多少,你们自己清楚。几位爵爷,有的话挑明了就没意思了,老夫也就要你们一句话而已!”
“你们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
第69章 孤忠裹尸还…06
张志冠一时慌了神,有些吞吞吐吐地对吕云河回到:“这……这……我……我……”
吕云河紧追不放,不给慌张的张志冠喘息的机会,又是一声气势逼人的追问:“嗯!?你什么你?我在问你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张志冠一脸慌张地转过头去看着另外几位同僚,却见他们也是慌张地转开了目光。
吕云河又是一声大声追问:“回答我!”
张志冠吓得赶紧追过了头来,在吕云河的咄咄禁逼下,他紧张地回到:“出!我们……我们……”
张志冠话到嘴边,却突然反应了过来,刚刚被吕云河借着兵响烂账的事情一下子问慌了神,又被那气势汹汹的问责给一下子震慑住了,差点就被吕云河给乘势而上。但张志冠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主,虽然已经说了“出”字,却又立刻补上了一句及时的后话:“我们兵部可以点兵!但是!”
吕云河听到此处冷冷一笑,心中暗暗想着:这才年过不惑(四十多岁)的后生(吕云河已七十有余)的确有点意思,在关键时刻倒是反应了过来。怪不得张家一门会让他继承忠国公的爵位,且又同时选他作为代表进这泰京皇城里做兵部侍郎,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张志冠接着他的“但是”继续说到:“但是!得确定西关情报无误才能出兵,不然不可妄动。臣斗胆,请陛下钦点御史前往落仙城核查。如情报无误,微臣便立刻去点发藩兵,往关外救援!”
吕云河冷哼一声:“哼!张大人,这一去一来,就算查清楚了,这玉川城的老兵们,只怕也没救了吧?”
已经稳住了情绪的张志冠,也是立刻呛了一句回去:“太师如果担心,可命西关现有边军先行出关救人,我可立刻让关内藩军后一步接管边关城防,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一举两得了吗?”
“哈哈哈哈哈!”吕云河虽然看似笑得很是爽朗,这笑声里却是透着一股彻骨的阴寒。
吕云河虽然笑着,心中却是异常恼火。这张志冠还真是会见缝插针,想用藩镇的兵马来接管边关?做你的春秋大梦!大宣门槛之一的西关若是叫你们给把持住了,你们还不得骑在这大宣天子的头上拉屎撒尿了?哼,门都没有!
笑罢,吕云河继续说到:“边关城防自然是边军熟悉,就不烦藩军代劳了,忠国公还是早做出兵的准备吧,其他的,你无须多管。”
张志冠心里自然是知道的,这吕云河就算老糊涂了,也不可能答应藩军接管边防的,就算针答应,他也不敢。因为张志冠还清楚的记得,上一位忠国公,也就是他爹,在临终前的告诫:勿占太师吕云河的便宜,他的糖里藏着刀子!
张志冠回到:“太师怎么如此健忘,我不是说了吗,出兵可以,但得有泰京派出的御史先行核查才行!边关龙蛇混杂,怎能轻易相信?”
吕云河知道,张志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边关从军队到官员,全都是直属于大宣天子的嫡系,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欺骗皇帝。
不过吕云河有一点也觉得奇怪,西关的刺史于修然有些不对劲,多次压住急报不发,如若不是边军将领赵兴越权而发,他们现在只怕都还不知道此事呢。
好,该退一步就退一步,也正好来个将计就计,得查查这这西关是不是伸进去了不干净的手脚。
吕云河决定好后,突然缓和了口气,对皇帝说到:“陛下,既然忠国公如此谨慎,那还是请陛下派出御史前往探查吧。”
皇帝看着吕云河,却不知为何他这位老师突然变了口气,他问到:“可是,这样只怕来不及救人了!”
“陛下放心,老臣的话,还未说完呢。”吕云河看着张志冠又说到:“忠国公,御史自然可以派,但是你们的兵马也得立即动员,立刻前往西关后线的邻镇驻扎,在那里随时待命,以便能及时出征。”
张志冠没料到吕云河这一手,一下子懵了:“啊?”
吕云河有些奚落地说到:“怎么了?叫你们先行驻扎,又不是叫你们即可发兵出关,你说怕狄奴也就罢了,难道还怕西关的大宣边军打自己人吗?怎么?忠国公连自己人也要防备防备吗?”
被吕云河指桑骂槐地一通奚落,张志冠急得立刻否定到:“藩军跟边军都是皇帝陛下的兵马!哪有什么防备不防备的?请太师注意下场合,不要说些无聊的玩笑!”
吕云河没有理会他说什么,只是冷冷地问到:“那忠国公就是答应了?”
张志冠虽然没有这样想过,却已不敢再无他话。要是再找借口,就等于当着天子的面说自己防备边军,这口黑锅太狠,张志冠不敢扛。
于是张志冠半跪下去,对皇帝行了一礼说到:“一切请陛下定夺!”
皇帝看着吕云河这才明白了过来,现在只要选出一位可靠的御史去西关核查一遍,便能叫藩兵立刻出关救援了。
皇帝板着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对张志冠说到:“好!兵部侍郎听旨。”
张志冠保持着半跪之姿抱拳回到:“臣在!”
“朕命你从六藩中……”皇帝说到这里悄悄看了看吕云河,吕云河知道皇帝想知道什么,他伸出了五只手指,示意要张志冠点出五万兵马。
皇帝看到后接着说到:“各点五万兵马与半年粮草向西关开拔,先行在边关落仙城各邻镇驻扎,以便随时出关。待今日朝议终了,你即刻至兵部筹备,在今日之内拟令选将,不得有误!”
张志冠听完叩了一首大声回到:“臣,兵部侍郎张志冠领旨!请陛下放心,臣定今日之内发出调令。”
“好!”皇帝见张志冠没有再多生事端,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又接着对众大臣问到:“现在朕还需选出一位御史前往西关核查,哪位爱卿愿往?”
这句话说完,只见张志冠转过了头去瞪着在场的大臣们。
吴耐看着清清楚楚,他简直不敢相信,在天子的眼下,这张志冠竟有如此大的胆子。这六藩的王爷们,若是没有吕云河压着,他们到底还能把自己的尾巴翘到什么地步!?
大臣们看了张志冠凶神恶煞的双眼,有一半头撇过去,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吴耐看得明白,这群人跟张志冠,或者说跟六藩的封疆大吏们,只怕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而另外一半目目相觑,只是默默地把头底下,不敢出来接话。吴耐也明白,他们许是跟六藩关系不大,或者说巴结不上,也可能有不愿为伍的,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不敢得罪六藩。
也有那几个有些怒目的,却也同样低着头不敢吭声。吴耐明白,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许有几个硬骨头,可被一群软骨头夹着,还被另外一群黑骨头瞪着,就算吕云河在镇着,他们只能小心翼翼。
吴耐也明白了一件事,老狐狸……啊不,这吕相爷,他倒真是厉害。竟然只靠一己之力掌住了这整个失去平衡的朝堂。细细一想,张志冠敢当着陛下的面越权下令责罚自己,却不敢向皇帝说上那怕一句问责吕云河的话,哪怕他们几人一直跟吕云河弩张剑拔,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吕云河此人威望之高,权势之大,仔细一想真是叫人毛骨悚然。
而此刻,朝堂之上变得一片寂静,已经静到可以听到人的呼吸声了。皇帝的话久久无人敢搭,他看着这群大臣们,直气得是咬牙切齿。
吴耐正等着看吕云河再如何出招,却听到背后柳欺霜一声怒吼。
“你们这群大臣都是吃干饭的吗?皇帝陛下养你们何用?民女柳欺霜不才,愿请缨前往西关!”
………………………………
第70章 孤忠裹尸还…07
听罢欺霜发言,吴耐心中大惊。这下糟了!这丫头,刚才不还答应得好好的吗?怎么这就沉不住气了?大宣朝堂之上,好几百双眼睛盯着,她竟然如此放肆,莫说万一龙颜大怒,那张志冠只怕会再借机发难与我们,这篓子,怕是捅大了!
张志冠刚刚还没怎么注意这个跟着吴耐进来的小女孩,现在倒是对着她仔细打量了一番。虽然张志冠在家中四处搜罗来的美艳小妾有数十人,可他心中却强烈地感觉到,那些庸脂俗粉的魅力就算加起来,也不及眼前这个身材娇小却又气势十足的女孩半点。
不过张志冠现在可没心思想这些,他愤怒地斥责到:“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在这朝堂之上大声喧哗!?来人……”
张志冠话未说完,只听一道怒气十足的大吼将他的话一下子给打断了。
“且慢!!!”
朝堂之上的众人们皆被这声怒吼给镇住了,于是皆向传来吼声的方向赶紧看去。
是吴耐。他刚刚见势不妙,马上抢在张志冠呼叫侍卫前,用一声怒吼将张志冠打断。
以吴耐平时一切都小心三分的性格来看,是不敢想象他会做出直接顶撞身为兵部侍郎,又身兼忠国公的大人物这种事情的。
确实,吴耐平时是只谨慎的田鼠,见势不妙就会打洞躲开,可当事情一旦跟柳欺霜沾上了边,他就会不顾一切地露出他掩藏的锋利爪牙,变成一头凶恶的下山虎。
当初进宫比武如是,决定跟皇帝讨价还价如是,此刻,更是。
不过吴耐还有个优点,就算莽了起来,他也不会一莽到底,总还是能立刻找回冷静的。
他吼完后,赶紧拉着欺霜一同跪在了过道中央,然后向皇帝重重的叩了一首说到:“陛下,请您原谅草民未婚妻的鲁莽与无礼。我们只是区区的市井小民,一时忘记了这皇宫朝堂的规矩,这失礼之处,还求陛下大发慈悲,不跟我们这小小草民一般计较。”
白郁见状后,也是立刻到了过道中央一同跪下求情。
吴耐说完后,鼓圆了眼睛瞪着张志冠,一脸不屑地表情似乎在告诫着张志冠,这里还有大宣的天子在,你也配在此处发号施令吗?
吴耐今天是豁出去了。
吕云河倒是颇有深意地看着吴耐,然后对皇帝说到:“陛下,他们并不是朝中官员,不懂规矩也实属正常。就老臣而言,没有必要大题小做,对普通的平头百姓太过苛责的话,可有损我们大宣的天子气度啊。”
说罢,吕云河对着张志冠故意问到:“忠国公,您说对吧?”
“哼!”张志冠听完无话可说,只能干哼一声发泄不满。
其实刚刚欺霜那句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去了,这满朝的大臣到关键时刻只会低头沉默,确实是跟白养了一群饭桶没有区别。
所以皇帝根本谈不上生气,反而心里还觉得柳欺霜说得很对。不过,为了顾及大宣朝堂的脸面,他就算觉得对,这有的话还是不好直接赞同的。
于是皇帝也一副和稀泥的态度说到:“宰相大人说得正是,吴耐,柳欺霜,朕念你们只是一时心直口快,就原谅你们了。不过下次说话,还是要注意点,听明白了吗?”
“谢陛下隆恩!”吴耐总算小小松了一口气。
张志冠又是一声冷哼说到:“哼,这事可以算,毕竟他们只是区区市井小民,没必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不过,你们也知道自己是区区市井小民了,你们有什么资格当这御史啊?嗯?是不是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