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明朝当道士-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说就是这个道理。
除非,有朝一日,古长青的身份地位能够超过万家,如此一来,县令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袒护了。
古长青重重的叹息一声,从包里取出一百文宝钞,交给赵天龙。
“这钱你帮我给我娘,让他给我爹请一个好大夫,买好点的药,这是我目前能做的了。”
赵天龙不解的道:“你不回去了?”
“我回去又有什么用?”
“可是······”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赚够参加道箓司考核的钱,然后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再参加朝廷的科举,入朝为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人和乡亲们的命运。”
赵天龙愣了愣。
“你还想当道士?你还没放弃?”
“我是不会放弃的!”
赵天龙点点头道:“行,我期盼着你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一天,到时候大家都沾你的光。”
看着赵天龙远去的身影,古长青用拳头一下子打进了道观的墙壁上。
手上鲜血淋漓,心里也如同刀割。
家人受了欺负,自己却只能看着,这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可是,他也无可奈何,就像他说的,他目前能做的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
外面的声音惊动了观里的人,何勇晃头晃脑的走出来,叫道:“我说古长青,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怎么的?太一观就这么几堵好墙了,你是都想拆了吗?”
古长青连忙收拾心情,转身对何勇道:“不是,何师兄,我不是故意的。”
“谅你也不敢。”何勇瞧了瞧他,又道:“如何了?水鬼的事查清楚了吗?”
古长青摇头道:“没有头绪,我这次回来打算请观主用追魂术查一查。”
“那可真不凑巧,师父老人家去了县里,估计今天回不来了。”
“那马师兄在吗?”
“马太平跟着师父去了。”
何勇抿了抿嘴,道:“怎么你是想让马太平用追魂术?”
“正是。”
何勇语气古怪的道:“那你怎么不请我帮忙呢?”
古长青赔笑道:“这等小事哪里敢烦劳何师兄呢?”
其实,在古长青的心中之所以不想请何勇帮忙的原因,是因为这人实在太讨厌,在太一观里就数这何勇为人最为刻薄,平常也是派头十足,一副副观主的样子,对谁都瞧不上眼。
请他帮忙,倒不如花点钱让马太平出手。
马太平虽然唯利是图,但总比瞧着何勇鼻孔说话要强。
何勇点点头道:“还算你有点良心,我这几日跟着师父去县里,那可是操碎了心,已经没有闲心做别的了。”
“那何师兄你歇着吧,我去大殿为你值守。”
“你有这个心也难得,我先不忙,师父临走之前交待我为你受假箓,我们先办了这事吧。”
“多谢何师兄。”
对于要不要受假箓,其实在古长青自己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靠着脑海里的商城,即使没有假箓,也可以拥有法力。
假箓的作用不正在于此吗?
不过,通过昨天观主的一番话,古长青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受一个假箓的。
毕竟一个连假箓都没有的人拥有法力,这搁哪儿都是一个焦点,古长青不想被人当做焦点,至少在他没有成长到足以自保的时候,他必须低调。
这个世界不是普通的世界,妖魔鬼怪什么的都存在,只有低调做人才能长久,这个道理古长青还是理得清的。
古长青跪在真武大帝神像前,何勇拿出了一卷道经和一块木质的腰牌,对着神像上了三炷香。
“真武大帝在上,太一观修道居士古长青道心虔诚,今日弟子为其受假箓,求诸天神明庇护,愿古长青道运久长,与天同德。”
“福生无量天尊!”
古长青跟着跪拜下去。
做完这一切后,何勇拿着道经和木牌,看向古长青。
“古师弟,这便开始了。”
………………………………
第十三章:受假箓
在这个时空的大明世界里,道教的发展在古长青的认知中有些许不同。
道教认为宇宙乃是太上所创,太上是大道的化身。
太上化混沌为一气,遂生太玄之气,太玄生盘古开天辟地,化太玄为无极,无极化盘古道身为三,衍生三清尊神。
从此三清就成为了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道德天尊。
三清尊神秉承太上道祖大道,衍化万物,造化众生,是为太极界。
从这些历史中不难看出,这个宇宙有一个极其规整的发展史。
由太上创造宇宙,而后世界进入太玄界,太玄界生盘古开天辟地,进化到无极界,无极界之后,通过三清尊神的造化,世界进入到了太极界。
太极界说的就是如今。
说起太上道祖,世人又称之为太上老君,因太上法身无穷,常常幻化道身现世。
春秋时,著《五千言》的老子传言就是太上道祖的法身。
所以,凡间有一句话广为流传:老君天上第一,老子天下第一。
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了,关于太上道祖,还有一个传言,那就是三清尊神中的道德天尊有传言也是其法身之一。
因为太上道祖幻化的法身老子所著《五千言》又被称为《道德经》,此经与道德天尊神号相同,因此世人才有此猜度。
至于真相究竟为何,谁也说不清楚。
道教中除了三清至高神以外,还有六御。
上御,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
东御,统御万雷的勾陈大帝。
北御,统御万星的紫徽大帝。
西御,统御万类的青华大帝。
南御,统御万灵的长生大帝。
下御,统御万地的后土大帝。
此六御位列三清至高神之下,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
加上三清,这九位尊神是道教的万圣领袖,合称“九皇御号”。
大明的道箓司中供奉的就是这九位尊神的神像,至于太上道祖,因无人知其具体道身所以无人敢设神像,万一拜错了,那就是万古之罪人。
当然了,道箓司是朝廷的衙门,有钱可以供奉九位尊神,其他地方的道观可就没那么讲究了。
大一点的道观,有的只供奉三清至高神,有的只供奉六御,小一点的道观可能只供奉六御其中的一两位。
这些都要视道观的规模、财力和祖师来定。
太一观是很小很小的道观,大殿里只能供奉一位神像,按照道理来说,他可以供奉九位尊神中的任何一位,不过他供奉的却是真武大帝。
说起真武大帝,这可是大有来头。
明太宗皇帝修道有成,仅仅三十六岁就成就一品道士,尊号真武降魔天师。
天师一词是对一品道士额外的尊称。
后太宗皇帝登基为帝,为了加强对道教的统治,于是加封自己为真武荡魔大帝,身份等同于六御。
自此以后,道箓司里为真武大帝单独建立了大殿供奉。
民间有些道观甚至干脆只供奉真武大帝这一位尊神。
太一观就是如此。
古长青跪在真武大帝神像前,何勇将手中的经书放在他的头顶,念道:
“告真武大帝神明,赐《五千言》予居士古长青,承大道之符命,为我道门之徒。”
受箓的过程有两部分,其一是受《五千言》。
《五千言》是太上道祖法身老子传下来的第一本道经,是道士修炼的基本法门。
一般而言,没有什么底蕴的道观里的道士,法力都是通过此经修炼而来。
这部分称之为传大道符命之书。
第二部分是受大道符命之证。
大道符命之证指的就是道箓,也就是何勇手中的木牌。
此木牌是承载道士一身法力的法器,与道士性命一体,道箓碎则命陨。
因古长青现在受的只是假箓,所以这道箓是木质的。
如果他通过了道箓司的考核,还要再进行一次真正的受箓,那时候的道箓就是玉质的。
而且玉质的道箓除了储存法力之外,还能当做一件容纳万物的法器。
随着道箓品阶的提升,其内的空间也就越大。
古长青恭恭敬敬的接过了《五千言》,何勇又拿出木质道箓,念道:
“告三清六御神明,居士古长青已接大道符命之书,今遵真武大帝神旨,仅以假箓受之,为大道符命之证。”
何勇将木质道箓递给古长青,古长青双手接过。
“启箓吧。”
启箓是完成受箓之后的最后一步,道箓既然已经受下,那就要接箓之人启动道箓,从此与道箓合二为一。
古长青早就对这些程度摸的一清二楚,毫不犹豫,咬破中指,往木质道箓上滴血。
鲜血落在木质道箓上,其上有一团清气环绕。
古长青诚心念道:“弟子古长青以大道为誓,终身侍道,死不旋踵。”
随着古长青的誓言,那团清气化为了一道太极图,一黑一白两只阴阳鱼瞬间化为了实体,白色的钻进了古长青的眉心中,继而进入他的丹田,与丹田里那股暖意融合在一起,结成了一颗豆大的金丹。
黑色的阴阳鱼则钻进了木质道箓中,霎时间,其上出现了一行字。
“承大道之符命,诰道门弟子古长青,证无品之法身。”
这行字相当于古长青道士的身份证明。
最后那句“证无品之法身”说的是古长青虽然受了箓,但只是假箓,而且还是不入品阶的,因此证的是无品之法身。
如果古长青通过了道箓司的考核,这句话就变成了“证九品之法身”。
至于古长青发的誓言,那叫大道誓言。
修道之士信奉的是大道,追求的是大道的圆满,因此对着大道发誓是最严厉的誓言,没人敢忤逆。
至此,古长青受假箓的全部过程都结束了。
何勇扶起古长青,鼓励道:“福生无量天尊!古师弟,从此以后,我们就同为一门了,望你谨守大道誓言,终身侍道,早日成就道果,受真正的道箓。”
古长青长身一拜:“福生无量天尊!多谢何师兄。”
这一拜他是真心实意的,不管怎么说,为他受假箓也是一份大恩情。
何勇嘿嘿一笑,又道:“此前你说你要为我······”
古长青立即会意,点头道:“不错,我精神正旺,何师兄去歇着吧,大殿我来帮你值守。”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第十四章:修炼法力
何勇走后,古长青坐在真武大帝神像下,翻开了《五千言》。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五千言》的内容跟古长青在地球时看的别无二致,不过此时再看这部道经,他却有不同的感受。
仿佛天地间万物之灵都在他的眼前浮现,浩瀚的宇宙中,一股数不清道不明的能量正往他身边靠拢。
一遍读完,他丹田中的那颗豆大的金丹忽然转了一圈,从中滋生出一道白色的气体。
气体顺着他的奇经八脉游走周身,而后从他的眉心遁出钻入了手中的木质道箓中。
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百感交集,冥冥之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蕴含在木质道柄中。
他看向木质道箓,心念电转,木质道箓中的一切都被他看穿了。
此时此刻,木质道箓中已经产生了法力。
不过,这法力实在太弱,弱的几乎感应不到,如果古长青不是这法力的主人,还真发现不了。
古长青衡量着木质道箓上的法力,发现只有一点。
古长青摸了摸下巴,有些明白道士法力是如何修炼了。
道士的法力是通过念诵道经而来,古长青念诵完一遍《五千言》道经之后,丹田中的金丹就会滋生出法力,而后游走全身,改善他的体质之后,再进入到道箓之中储存。
以古长青现在的情况,他念诵一遍《五千言》只能产生一点法力。
他完整且虔诚的念诵《五千言》耗时是半个小时,也就是小半个时辰。
这是最快的速度了。
按照地球上一位播音员的朗读时间是每分钟一百八十个字,五千个字就需要二十八分钟。
古长青在念诵《五千言》的时候还要心无旁骛,且用心虔诚,只花费半个小时算是不错的速度了。
不过,这样的速度古长青并不是很满意。
一天总共二十四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他就算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只念诵《五千言》,得到的法力也只有四十八点。
这实在是太少了。
《五千言》始终只是基本道经,而且还是最普遍的道经。
如果是九品道经,恐怕念诵一遍增长的法力就不仅仅只是一点了。
念诵一遍《五千言》之后,古长青不仅得到了一点法力,而且体质也得到了改善。
这一遍下来,法力从金丹中滋生,游走周身奇经八脉之后,他觉得全身上下无比舒坦,像是泡了一次热水澡。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延年益寿那是肯定的。
念了两遍《五千言》之后,古长青就停了下来。
这如乌龟一样增长的法力值看的他实在有些乏味。
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脑海中的那部《太上忘忧道诀》上。
这部道经冠有太上之名,价值十万法力,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七品中的顶级货。
如今他已经拥有了道箓,何不试试这经书呢?
想到就做,古长青开始在心念默默念诵。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
“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
《太上忘忧道诀》通篇只有不到两千字,古长青没一会儿就念诵完了。
不过,这一次金丹并没有滋生出法力来。
不是说有道箓就可以修炼了吗?
难道仅仅是假箓还不行,必须得真箓吗?
古长青捉摸不透,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哎呀!
差点忘记,这可是七品道经!
我一个只是受了假箓的人怎么可能修炼七品道经呢?
一般而言,修道之人的品阶对应着他可以修炼什么品阶的道经。
这是铁律!
就算是古长青也不能违逆!
古长青无可奈何,只能暂时放弃,转头再来念诵《五千言》。
到了晚上的时候,不算中间休息的时间,他一共念诵了十七遍,木质道箓中的法力值已经变成了十九点。
这时候,何勇走进了大殿,让古长青去歇息。
古长青假意推脱了一番,但何勇却坚持,古长青也没有再说,便离开了大殿。
何勇之所以会如此,恐怕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又怕观主突然回来,因此才如此坚持。
古长青也不想那么多,礼仪都做到位了,何勇也不能说什么。
回到房间,古长青倒也没有倒头就睡,修炼了一下午的法力,他此刻正精神百倍。
他想趁着这个时间,去临摹天道青冥符。
与那老者说好了是三天后来道观取灵符,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他得加紧速度。
这天道青冥符不是等闲的灵符,虽然是临摹,但也艰难无比,谁也说不好要临摹几次才能成功。
吃了几口干粮,古长青就将床铺下的包取了出来,将笔、朱砂、砚台、黄纸都摆在床上,自己则跪坐床前。
意识进入脑海商城,他再次端详着天道青冥符。
虽然不是第一次临摹,但他的心情依然是紧张的。
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他明明不知道天道青冥符的符咒手法,却能临摹出这道有可能是三品的灵符。
而且,天道青冥符的效果他也没有弄清楚。
从那日少女的反应来看,此符应该有驱邪的功效,只不过,这好歹也是价值一亿钱的灵符,难道仅仅只有驱邪的功效吗?
古长青百思不得其解。
摇摇头,他抛去杂念,全心贯注的看着脑海商城中的天道青冥符。
每一笔都不容有失,错一笔轻则浪费法力,重则直接作废。
当初古长青之所以花了一百七十八点法力才临摹成功,就是因为有些笔画错了。
将天道青冥符的符咒牢牢印在脑子里,古长青就拿起笔,沾了朱砂,开始在黄纸上勾勒起来。
画灵符每一笔都需要法力灌注的,这可是实打实的消耗,古长青那可怜的法力值,经不得消耗。
因此,他每一笔下去都慎之又慎。
………………………………
第十五章:追魂术
勾画符咒如同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讲究全神贯注和手法。
艺术品的质量在于制作者的心境,哪怕手抖了一分,作品也会损坏。
古长青手抖的结果自然是前功尽弃,不过,额外的惩罚却是白白消耗了法力。
他本来法力余额就不多,而且又不知道天道青冥符的符咒手法,仅仅只是临摹,所以他哪怕一笔都不能有误。
犹如在黄豆里捡芝麻一般,古长青勾画天道青冥符居然花了近三个时辰。
他就跪坐在地上,唯有双手有些微的动作,身体其余部分纹丝不动。
大功告成之后,他居然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别说双腿已经麻木的没有知觉了,就连精神都萎靡了下去。
体力和法力的消耗其实倒还在其次,重点是对精神的消耗。
画这玩意儿,太伤神了。
不过,好在古长青最终还是完成了天道青冥符的临摹,没有出现一丝的失误。
脑海商城里的法力余额变成了九十二点,消耗一百五十点的法力虽然让人肉疼,但一道天道青冥符至少可以让他得到五百点法力,这也算是赚了。
他看着手中如同画卷一般的天道青冥符,心里得意无比。
谁能想到自己只是临摹了一张脑海商城里的灵符就有如此大的价值呢?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他目前的法力值以及不足再去制作一道了。
他起身伸展了下身子,将天道青冥符收进贴身的挎包里,而后打开了《上清道经》。
《上清道经》中记录了一百七十八种法术,其中有七十九种是不入品阶的基本法术,余下的九十九种是九品法术。
他很快就找到了九品法术“追魂术”。
此前他没有受箓,就算有脑海商城的增幅在,他不受法术品阶的限制,但此法术却有硬性规定,没有受箓不能使用此术。
现在他假箓在手,便无障碍了。
他要亲自为水鬼使用追魂术。
法术的使用有两道程序,其一是道诀,其二是道印。
道诀是需要施术者口念的,当然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不过要完整的念出。
有些法术道诀很短,可能只有一个字,有些法术道诀很长,可能有数十个字,这要视法术而言。
至于道印是要施术者用手做出的印记。
道印以天干地支二十二个手法印记组成。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个法术的道印都有其独特的手法印记组成,但凡错了一个手法印记,法术就不能成型。
追魂术是九品法术,道诀是九个字:逝者有魂,索灵追影,起。
道印是丑、午、申、己、甲。
古长青看了几遍便记在心中。
他从包里取出黄色的五角星,放在床上,往其中灌注一点法力,五角星随即摊开,水鬼的魂魄便显现出来。
“真人!救我!”
古长青道:“别叫了,我现在用追魂术查探你死前的情形,你不要抵抗。”
水鬼神志不清,只是一遍遍的喊着“真人救我”,古长青听得不耐烦,也就不理会了。
他全神贯注,开始手上结道印,心中默念道诀。
“逝者有魂,索灵追影,起!”
丑、午、申、己、甲五个手法印记快速打出,在他的指尖一条细小的黑丝穿过水鬼的眉心,继而在水鬼的身后出现了一个画面。
这情形倒有些像古长青在地球上的全息投影,画面很清晰,且是以水鬼为第一视角。
画面开头是在一个深夜,月光映射下来,右边有波光嶙峋的水纹。
古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