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明朝当道士-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画面开头是在一个深夜,月光映射下来,右边有波光嶙峋的水纹。
古长青粗略看了看四周,发现这是在胡家沟的小胡河边。
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个男子,身形高大,身后背着一把巨剑,脸上却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人看不清长相。
古长青看了半天,觉得这男子似乎是胡顺堂。
只见男子用手指着水鬼说了些什么,从肢体语言来看,似乎很气愤。
古长青看到这里,很是郁闷,既然是全息投影,为什么没有声音呢?
男子说了一些话后,画面开始抖动,似乎是水鬼在发抖。
接着,一团白影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落在男子身边。
古长青一看,却是一只狐狸。
狐狸目露凶光的看着水鬼,忽然一下子跳了起来。
画面的最后一幕是狐狸的尖牙。
古长青看到这里,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从画面可以推测出,水鬼最后是被狐狸所杀,但水鬼死前却跟这个疑似胡顺堂的男子在讲话,看起来他们是认识的。
而且,胡顺堂在最后还任由狐狸杀死了水鬼,这是不是意味着胡顺堂是跟狐狸一伙的呢?
可是,昨天夜里,胡顺堂可是跟着他的师姐在小胡河里一口气收服了五只狐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古长青有些想不明白。
他将水鬼又收进五角星中,再次翻开《上清道经》。
他想在道经中找一找有没有可以使怨灵恢复神智的法术。
可惜的是,翻遍《上清道经》他都没有找到这种法术。
人死后就会变成魂魄,一般而言在七天后魂魄就会进入轮回,只有那些生前死的不明不白,或者有莫大冤屈的人,魂魄才会流连阳世。
这样的魂魄称之为孤魂。
孤魂是阴物,在阳世也不能长久,又七天之后,三魂七魄就会彻底消散,从此魂飞魄散。
可有些孤魂,实在是因为生前怨气太大,执念太深,三魂七魄依然残喘阳世,这样的魂魄就被称之为怨灵。
很显然,水鬼就属于怨灵这一类。
而,怨灵的处理手段,一般只有两种,其一是完成生前的执念,其二是八品以上的道士为其超度。
古长青连九品道士都不是,因此要帮到水鬼,只有为其完成生前执念这一条。
至于水鬼生前执念是什么,毋庸置疑,肯定是报仇。
可是,报仇指的是什么呢?
是杀了杀死她的狐狸,还是要连同那个疑似胡顺唐的男子一起杀死呢?
古长青觉得这无疑又是一件难事。
不过,既然自己接触了这件事,肯定不能就此罢手不管。
而且观主莫名真人也明确说了,这水鬼既然是古长青收的,这就与她有了因果,水鬼的冤屈必须要古长青去报。
修道之士最讲究的就是因果。
………………………………
第十六章:徐寒山
何谓因果?
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原因和结果,可从修道之士的角度来看却是羁绊、是证道的考验。
俗话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你今天往地里种了一颗种子,来日就会长出一颗果实。
古长青那日收了这水鬼,他日修道路上必会因水鬼而生出许多枝节。
修道,修的是自然和圆满,讲究无凭无根。
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羁绊,清心寡欲,独立于宇宙之外,那这个人就是真正得道了。
可世上哪里有人没有羁绊呢?
因此,这羁绊因果就是修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这就是证道的考验。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古长青必须要为水鬼去报仇。
这就是因果。
古长青躺在床上,又看了一会道经,很快就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在太一观学道的另一个居士带着斋饭来到了道观。
这位居士名为徐寒山,古长青一般称之为山叔。
徐寒山今年虚岁四十有三,是峨眉山下小望村的村民,四十三年来一心学道,可到底没有道心,终是做不了道士。
他近的去过峨眉县所有的道观,远的甚至去过北京的国子监,无一例外全都将他拒之门墙之外。
一则是因为他没有道心,二则是因为他实在年纪过大。
一般而言,学道之人在二十岁之前就基本定性。
二十岁前没有道心的人,一生都不可能拥有道心,就算得了机缘有了道心,此生的成就也仅此而已。
谁会收一个这样的人呢?
徐寒山辗转多年,最终回到峨眉县。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太一观观主莫名真人却亲自找到了他,说可以让他来观里做一名居士。
这让徐寒山感恩戴德,从此在太一观做了一个居士。
为了报答莫名真人,徐寒山还承包了太一观的伙食。
一日两餐,他都在家中做好,而后送到观里。
入观的几年来,风吹雨打,没有一日懈怠过。
当初,古长青得知这件事,还一直以为这是莫名真人的算计,收了徐寒山,太一观的伙食就有了保障。
可后来得知莫名真人会每月付给徐寒山伙食费,一分不少,这让古长青有些汗颜。
从此对莫名真人真心佩服。
徐寒山为人落落大方,祖上尚有积蓄留下,他对太一观的几人出手也比较豪爽。
说是斋饭,实际上跟酒楼里的饭菜没有什么不一样。
古长青跟徐寒山的关系比较要好,可能是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一颗学道的恒心和毅力。
他二人都是一心一意求道,即使没有道心也不曾放弃的人。
虽然太一观有徐寒山送一日两餐,但古长青也没有整天在观里蹭饭,他毕竟只是一个居士,且入观学道还没有交钱。
让他蹭饭,脸面上也过不去。
不过,有时候徐寒山倒是很热情,送饭到观里,碰到古长青总要喊他一起吃。
今日也一样。
古长青被喊到大殿里一起进食。
大殿里还是何勇在值守,莫名真人和马太平依然在县里没有回来。
三人先是拜了真武大帝,而后分座开始吃饭。
徐寒山一边吃着,一边对古长青道:“听马师兄说古师弟有了道心了?”
“没错,这也是运气。”
“你今年才十六岁吧?”
“嗯,到十二月就整整十六。”
徐寒山点点头道:“那可是大喜事,二十岁之前有了道心,将来大有可为。”
“别高兴的太早,”何勇冷不丁的说道,“区区下品道心,还是十六岁才有的,能成什么气候?”
看了看二人,他又道:“你们看看在峨眉学道的万剑豪,六岁就有了道心,可惜也只是下品道心,到现在不也卡在八品,上不上下不下的。”
万剑豪是万家的大儿子,在整个峨眉县都很有名。
他六岁就生出了道心,峨眉亲自派人下山将其收入门墙,可惜的他只是下品道心,这二十年来,也才到了八品。
徐寒山点点头道:“那任伊师弟恐怕前途无量吧,上品道心,那可是几十年难遇的。”
说到这里,何勇立即眉飞色舞起来。
“任师弟那自不必说,上品道心在整个峨眉县都排的上号,最开始道箓司亲自派紫衣使迎接,打算收入道箓司栽培,后来峨眉的灵智上人屈尊下山,到道箓司将人给截走了。”
“你们想想,灵智上人何等身份?居然亲自去道箓司接人,从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出任师弟将来有多了不起吧?”
灵智上人是峨眉县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是峨眉的长老,三十年前就已经是二品道士,传言当年皇帝亲自征召他入朝为太子少傅。
灵智上人以朝堂昏暗为由拒不入朝。
皇帝大怒,准备兴兵讨伐峨眉,最终被六部尚书联名劝谏才罢休。
六部尚书什么身份?
那可是当朝正二品官职,其中最低的道行都是二品,他们居然联名担保灵智上人。
由此可知灵智上人有多么厉害。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从此灵智上人的名声开始流传。
任伊能让灵智上人亲自出马,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大的前途。
徐寒山连连感叹道:“任师弟在观里也有经年了,怎么就突然有了道心呢?还是上品。”
“哼,这种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道心这东西虚无缥缈,讲究的是随缘,你瞧眼前的古师弟不也是一夜之间长出了道心?”
古长青听到这里心里想道:“我的道心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那可是花了一千法力!”
吃完饭后,古长青就辞别了二人,他要再去胡家沟一趟。
第三次来到胡家沟,古长青没有躲躲藏藏,他很大方的进入村子,沿途遇到到田里做农活的村民,他甚至还很友善的与其打招呼,话家常。
胡家沟的村民不多,不到二百人,古长青第一次来胡家沟的收服水鬼的时候,他们都见识过古长青的手段,因此对古长青印象也很深刻。
毕竟是为胡家沟做了好事的,这些村民很热情的与古长青聊天。
“还记得之前在小胡河里闹腾的水鬼吗?”
古长青对着三个扛着锄头的村民说道。
“怎么不记得?那水鬼可是让我们胡家沟整整害怕了半个月。”
“幸亏是道长出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
第十七章:三访胡家沟
这些村民对古长青态度十分好,还一直认为古长青是真正的道士。
古长青只是一个居士的事,只有胡长顺一人知晓,他也没有往外说。
要知道,当初胡长顺不但上了峨眉山,还去了道箓司,没有一个道士愿意来除魔。
古长青的毛遂自荐让村民们都感恩戴德,哪怕是收了一百二十文钱。
古长青点点头道:“那你们想过没有,好端端的小胡河里怎么就出了水鬼呢?”
几个村民闻言脸露疑难,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还真闹不清楚。”
古长青道:“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水鬼的来历的。”
“什么来历?”
“这水鬼呀,是被胡家沟的人害死的。”
三个村民顿时炸起来汗毛。
“怎么可能?我们胡家沟民风淳朴的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古长青微微一笑,道:“水鬼不是你们害死的,你们当然不相信了。”
三人面面相觑,问道:“这么说,你知道是谁害死那水鬼的?”
“那是自然,我已经用法术让水鬼说出了冤情。”
“那你倒是说说,那人是谁。”
古长青眉头一挑,神秘的说道:“那人的身份可不普通,说出来只怕要吓你们一跳。”
“你倒是快说呀!”
古长青张开嘴巴,忽然又顿住了,仿佛很为难一样。
这可把三个村民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快说呀,卖什么关子?”
“这个人的身份告诉你们,只怕会惹祸上身,还是不说的好。”
“你瞧瞧你!”其中一个村民是火爆脾气,将锄头一下子扔在地上,叫道,“你今天要是不说就休想离开胡家沟。”
古长青哈哈一笑,道:“此人的名字我是不会说的,不过他的身份我倒是可以透露一二。”
三个村民瞪大了眼珠子,竖起耳朵。
“之所以说他的身份不普通,那是因为他跟我一样。”
“跟你一样?”
“你们自己想想吧!”古长青叹息一声,转身走了。
留下三个村民大眼瞪小眼。
“跟他一样是什么意思?”
“那还能是什么意思?道士呗!”
“胡家沟的道士?”
古长青邂逅那三个村民之后就来到了胡三家。
胡三的妻子投河而死,胡家沟的人都认为是狐妖所为,他们除了悲天悯人,好言劝慰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没做。
胡三曾多次想下河打捞妻子的尸体,可村民们个个都反对,甚至于只要瞧见胡三靠近小胡河就要出面阻止。
这倒不是胡家沟的人冷漠,而是那晚村长胡长顺在峨眉学道的儿子,胡顺唐所要求的。
胡顺唐说小胡河里出现的狐妖是胡家沟最早的主人,那时候还没有胡家沟,这块地方名叫狐丘。
狐丘的狐狸为了化成人形,专门抓年轻女子夺舍她们的身体。
后来被峨眉的道士所镇压封印。
近几年,封印有所松动,逃出了几只小狐妖。
她们逃出生天之后就想方设法的化成人形,胡三的妻子是第一个因此受害的。
在小胡河底的胡三妻子已经被狐妖夺舍,胡顺唐和他的同门师姐纳兰慕妃只能将其封印。
因此,胡三的妻子只能沉眠河底,不能被打捞上来。
这是胡顺唐的说辞,那晚古长青也在现场。
今日古长青之所以来找胡三,其中不乏有些可怜他。
妻子沉眠河底,自己却只能看着,这种感觉就跟他的父亲被人欺凌,他只能看着一样。
古长青觉得自己能够理解胡三的感受,两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同病相怜。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胡三是胡顺唐的发小,要说最了解胡顺唐的人,非他莫属。
胡三家的大门是敞开的,不远处还有一个村民靠着树下坐着,眼睛时不时的往这边瞟。
古长青知道,这是胡家沟所有村民集体决议的一件事,那就是派人时刻盯着胡三,防止他去打捞妻子的尸体。
看着门帘上的白布,古长青摇了摇头,走了进去。
胡三背对着大门坐在妻子灵堂前,他连灵堂的门都没有关,从敞开的大门可以直接看到灵堂内的情景。
古长青怔怔的看了片刻,从背影看胡三,他消瘦了许多,人似乎矮了几分。
古长青走进去,顺手关上了门。
这时,盯梢的警觉的朝里看了看,没多久又坐了下来。
灵堂就一个门,胡三从里面出来一眼就能看见,不必担心。
他在心里如是安慰自己。
古长青径直走到胡三侧面,一眼看去,他形容枯槁,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丧妻到底是切肤之痛,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了。
古长青一屁股坐下来,道:“你觉得你妻子被狐妖夺舍了吗?”
胡三半天才转过头来,面无表情的道:“顺唐说的那就是的。”
“可你心底根本不相信对吗?要不然大家也不用派人盯着你。”
“我只是凡夫俗子,情难自控,我做不到让妻子一个人睡在冰冷的湖底,我想让她入土为安。”
“如果胡顺唐说的是错的,那你的妻子就能入土为安了。”
“他可是在峨眉学道的九品道士,怎么可能骗我们?”
“可能有他自己的理由。”
胡三微微抬起头,看着古长青,目光中带着一丝敌意。
古长青叹息道:“你觉得我是在挑拨你和胡顺唐之间的友情?”
“难道不是吗?”
“我和你,还有胡顺唐才见过一次,既没有利益冲突,又没有仇恨,为什么要挑拨呢?”
“这得问你自己。”
古长青摇摇头,苦笑道:“我只是不想让你蒙在鼓里,你承受的已经够沉重的了。”
就在古长青与胡三交谈的时候,整个胡家沟已经笼罩在一片怀疑之中。
这份怀疑源自于与古长青在村口闲聊的那三个村民。
他们从古长青语焉不详的话中自己猜度出了那个害死水鬼的人,所谓三人成虎,口口相传,没多久整个胡家沟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少耿直的人看到胡长顺夫妻二人,眼神都是冷冰冰的。
胡长顺自然也从大家的交谈中得知了这件事,他开始有些后怕,害怕大家所说的是事情的真相。
田里的农活没干多久,他就独自一人上了峨眉山。
这一切古长青并不知晓,不过却又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
第十八章:算计
中午的时候,古长青在胡三家简单的做了一份午餐,还是辣椒酱配白米饭。
他一口气吃了两大碗。
“还是吃辣的才觉得香。”
早晨在太一观吃的斋饭,虽然味道极好,但都是偏咸淡的,这跟徐寒山多年在外闯荡有关,他的口味早与当地人不同了,他吃不了辣。
古长青吃完看向胡三,却见他一碗饭只动了几口。
“这样下去你得饿死,人是铁饭是钢。”
“你吃的这么香,真当这是最后一顿了吗?”
古长青哈哈笑道:“要是他心狠手辣,我这可不就是最后一顿了?”
胡三露出复杂的表情,问道:“你这又是何必?”
古长青道:“就当是赌博吧,买大买小,看运气了。”
放下碗筷,古长青从挎包里取出了笔、砚台、朱砂和黄纸。
从太一观出来,他特意将这些都带在身上。
他趴在地上,拿起笔,沾了沾朱砂,开始在黄纸上勾画起来。
他下笔如有神助,一口气画了两道灵符。
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渐渐暗了,远处只能看到一片漆黑。
想不到这两道灵符居然花去了他这么久的时间。
不仅如此,这两道灵符还消耗了他整整五十点法力。
古长青看了看脑海商城中的法力余额,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自从他临摹完天道青冥符之后,他的法力余额为九十二点,之后又使用了一次九品法术追魂术,耗去了三十二点法力,加上现在手中的这两道灵符,如今他的法力余额只有十点了。
十点法力,只够他打出一个九品法术上清伏魔术。
画完灵符后,他将挎包取了下来,从中将木质道箓拿在手上,而后将笔、砚台、朱砂和剩余的黄纸都塞进包中,顺手将一道灵符也塞了进去。
而后,他一边将身上的黑色道袍脱下,一边大声嚷道:“好你个胡三,我好心好意的来劝你,你倒不识抬举,你想下河就去吧,跟着你妻子一起成为狐妖的祭品吧。”
与此同时,在胡三家不远处盯梢的人听到声音,不禁摇了摇头,心中叹道:“胡三呀,胡三,千万不要执迷不悟,不然会害了全村人的。”
胡三家中的声音突然间增大了,仿佛是两个人在吵架。
“你这个没有心肝的道士,你懂什么叫夫妻之情吗?”
“我是不懂,可我懂不管做什么都要三思而行,不能因一人而害了全村。”
“滚!我不想再看到你!”
盯梢的人竖起耳朵听着,心想这道士也真够无聊的,胡三要是能听劝的人,还用得着我在这盯着吗?
现在好了吧,不但吵起来,还动起手来了吧!
盯梢的听着热闹,不嫌事大。
没多久,一个穿着道袍,肩上挂着挎包的年轻男子从胡三家中夺门而出,一路跑出了村子。
盯梢的见此摇摇头,心中笑道:“何必呢这是!”
夜渐渐深了,胡家沟的灯火一家家的陆续熄灭,村子里寂静无声。
盯梢的在夜风中搂紧了双臂。
真他娘的累,盯完今晚,我这辈子都不想做这种事了。
抬头看了看胡三家,从打开的门中可以直接看到灵堂。
灵堂灯光依旧,正中一个穿着丧服的佝偻身影坐在那里,犹如一尊雕像。
盯梢的摇摇头,叹道:“胡三呀,你就熬吧,想英年早逝的就这么下去吧!”
他努力的克制如山一般沉重的睡意,可是一阵阴风吹来,他的上下眼皮竟然不受控制的闭合了。
就在盯梢的睡过去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在胡三家门前。
他犹如鬼魅般走了进去,大门随之紧紧关上。
缓缓的走到灵堂前,他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欲走。
“既然来了何不坐下来聊聊呢?
灵堂中的人转过身来,带着一丝狡黠的笑。
“是你?”
“你要找的不就是我吗?”
在灯火下,那张脸赫然是古长青。
不过,此时的古长青穿的却是胡三的衣服。
古长青看着全身笼罩在黑雾下的男子,淡然的叫出了他的名字。
“胡顺唐。”
黑雾瞬间退去,露出胡顺唐的身影。
胡顺唐走进灵堂,手轻轻一抬,门就自动关上了。
他端详着古长青,半天才道:“实在难以想象,如你这般的蝼蚁,竟敢与我叫板?”
古长青嘿嘿一笑,道:“我是蝼蚁没错,可总比有些人面兽心的人要好的多。”
“看来你真的想做我的敌人!”
“我其实很好奇,你明知我收了水鬼,可偏偏无动于衷,难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害怕事情败露吗?”
胡顺唐目光一凝,叫道:“笑话,我害怕什么事情败露?”
“别装了,”古长青站了起来,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你我都是修道之人,追魂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