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阅读众多的玉简,林晓已经知道了离开藏书室和再次回来的条件和方式——那是一个固定的法诀,只要是在终南山的范围之内,林晓随时可以使用这个法诀回到藏书室,这就好像给林晓配备了一个在终南山范围内的回城符。

    林晓口诵真言法诀,只一晃,就出了石室,立足之处正式终南山的主峰,正是天高云淡的时分。林晓此时可是没敢穿自己进山探险时穿的野战服,而是换了一身的道袍。道袍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或者是不知名的时空,都是一件不会引人注意的装饰——诸天万界,有几个世界没有道门的踪迹呢。

    林晓知道楼观道就在终南山主峰不远的地方,那里就是所谓的龙脉结穴之地,虽然不适合一般富贵人家的阳宅,但是用来修建道门的殿宇确实是在合适不过,不仅不会享受不了龙脉的福利,还可镇压终南气运,道门本来就是上通天道,下结地理,中间布道红尘,镇压龙脉气运就是道门的的本份。

    站在终南山主峰,放眼四望,林晓登时大吃一惊!林晓知道终南山最高峰最高不过2604米,可是现在林晓看到的可是一片片白云绕山间,而且罡风猛烈,气温可是比两千多米的海拔要冷的多!很明显,现在的终南山不是林晓熟悉的那个终南山了!

    不过就算不是原来的终南山,林晓好歹也算是修炼有成了,区区罡风和寒冷倒是奈何不了,而且修道人餐霞饮露,乘风架云,终南再高,林晓下山也不过就是眨眼功夫。

    一身道袍,随便挽了个抓髻,找根草棍一别,施施然就下了终南山。

    终南山西边就是蓝田,而蓝田西北就是长安,林晓当然要去长安方向,那里是关中要冲,古之大城,而且必定能让林晓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哪个时间!其实林晓一出了藏书室,发现终南主峰和记忆中的不一样,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是还在21世纪的中国了!

    从主峰下来,林晓还真实验了一下藏书室里学到的一个道法,道经里所载来历当是老君所传之潜渊缩地之法,不过林晓还是第一次用,不敢潜渊,缩地法倒是可以一试。于是这一试,就来到了终南主峰山脚,而时间也不过一瞬!到了山脚下,林晓还是有点懵懵的——初学道法,又没有师傅跟着,演练道法能不把林晓自己吓傻了,就算林晓心志坚定了!

    山脚下,林晓并没有看到一丝人烟,遍地的都是合抱粗细的参天巨木,只有偶尔能在林荫间看到天空洒下点点的金光。按说红尘之间王朝繁盛的时候,终南山这种洞天福地,是绝对少不了有人的踪迹的,毕竟这里不是穷山恶水,不过看此时终南山下人迹罕至的情况,林晓可以肯定,现在这个时代必定是王朝更迭、战乱频繁的时候,所以才会有如此凄凉的景象。

    果不其然,只要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必然会虎狼成群,林晓刚下了山,没走几步,就听见一声虎啸,同时腥风大作,一只白身黄纹的老虎就从山林之间窜了出来。

    林晓见状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大喜——这是老天看自己走路太辛苦,给送脚力来了!当年看《封神演义》的时候,林晓就很佩服龙虎玄坛赵公明,自峨嵋下山,就收了一头一种的黑老虎,当了脚力。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林晓就想自己将来要是也能有一头老虎当坐骑,那可是多么的威风啊!真是天从人愿啊!正好试一试七十二地煞法门里的定身法和聚兽法!

    老虎在山林中号称大王,自然奔跑的速度很快,而且天然带着百兽之王的煞气,一般人看到老虎腿就软了,最多也就是知道转身就跑,那里像林晓,站着一动不动,还在掐诀念咒呢。

    说时迟,那是快,就在老虎扑到林晓身前,准备跃起的时候,林晓用手一指老虎,嘴里喊了一声“定”,当真是声落法随,老虎还保持着一个跃起之前的发力状态,四脚聚到一起的姿势,生生就再也动换不了了。而且居然还没有倒下!
………………………………

第六章 脚力

    林晓此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全才,医卜星相都有所涉猎,但也都不是那么的精通——虽然有前人的书籍学习,那也是属于自学,所以尽管林晓想收这头大白虎作坐骑,也是废了好大一番功夫。

    定身、望气、驯服、启灵,四个步骤下来,可是把林晓累了个够呛,倒不是体力上有多少消耗,而是真的是精神紧张所致。这头白底黄纹的大老虎,头至尾足有一丈六尺,蹄至背也高有七尺,体型庞大,不过除了满身的煞气,倒是没有什么业力,林晓一想到也明白,此时的猛虎灵智未开,不管是捕猎山里之间的动物,还是吃人,都属于本能,天道自然不会给吃肉的普通老虎计上什么功德业力之类的玩意,但是要是老虎开了灵智,再要杀生食人,那就是故意的行为,业力也就会显化出来,甚至原来灵智未开时的杀业也会被一并勾起,大家一起算总账吧!

    林晓收了一头老虎做脚力,可不能仍然让老虎没有灵智,即使偶尔能用符錄让老虎腾云驾雾,可那也不是长事,还得让老虎开了灵智能自己修炼最好。不过现在么,还得让老虎在地上跑——不管是画黄符,还是玉符,林晓现在连基本的材料都没有呢。

    老虎骑乘起来并不舒服,只能跨坐,也就是一条腿搭在地上的那种侧身坐法。不过着头老虎看起来有一丝西方白虎的血脉,尽管只有一丝,但也不是寻常野兽能冒犯的。于是有了老虎做脚力,林晓一路上还真没遇到过什么山精鬼怪和凶兽毒虫之类的东西,很顺利的就来到了林晓记忆中楼观道的位置。

    还好,就在山脚下,林晓就能看到山腰上隐隐约约的建筑物:有了建筑,就代表有了人烟,也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来到了什么时空。

    望山跑死马,何况楼观道也是道家名门大派,自然护山阵法存在,林晓欣喜之下就没有注意这点,结果跑着跑着发现自己好似并没有跑出多远,因为山腰上的建筑依旧距离林晓那么远。

    冷静下来的林晓,回忆了一下,自己在玉简中学到的楼观道的法诀,这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吐了一下舌头,林晓开始打出一串法诀,还真就是不一样,一串清色的符文随着林晓的动作,飞向了半山腰的建筑群,只见淡淡的清光一闪,林晓和他的坐骑老虎就出现在建筑群的外边。

    不等林晓从老虎身上下来,就看一个扎着双髻的小道童从面前的大门里闪了出来,还向林晓打了个稽首,“这位远来的道长,家师也是本观主持有请。”

    “哦,”林晓挠了挠头,很不习惯地还了一个道礼,“这位道童,不知观主如何称呼?在下林晓,双木林,天光破晓的晓。”

    “林道长,家师名讳上赤下明,俗家姓于,道长请。”

    “好吧,还请道童帮我把这畜生拴好。”

    林晓一边和道童说话,一边往道观里走;“不知道童可知,今夕是和年月?道人在山林里呆的久了,有些不知世事。”

    “回道长,今年是大周大象二年五月,太上皇刚刚薨了。”

    “哦,多谢道童。”这回林晓知道了,自己感情是一朝回到了2000年前!

    说话间,道童已经引着林晓来到了一间普普通通的瓦舍,在门口身鞠一躬,秉道:“观主真人,弟子已奉命引林道长到此。”

    “请林道长进来吧。”

    “道长请,家师在屋中相侯。”

    林晓也不客气,向道童抱拳一礼,然后就推门进了这间外表平平无奇的房间。

    果然,门里门外大不相同。如果说门外看是土屋瓦垄,屋内就是洞天福地,放眼看来那里是一个房间的样子,真有一方世界的感觉:庭前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往来有白鹤长鸣,上下有猿猴跳跃,宫殿森罗,楼台飘渺,松林清幽,竹径蜿蜒,真是道家福地,仙修云府。

    云阶之前,站着一位有道全真,头顶九梁道观,身披阴阳太极鹤氅,手擎拂尘,足蹬九耳麻鞋,笑吟吟的看着林晓,稽首道:“林道友,道士于长文有礼了。”

    林晓赶忙还礼:“于道长,小可叨扰了。”

    “请里边叙话,请。”

    “于道长,先请。”

    两人并肩走进于道人身后的大殿,分主宾落座。

    “林道友,怕是想问道士是如何知晓今日此时会到此处吧。实不相瞒,昨日有祖师玉旨降下,祖师有师弟临凡,今日会到我楼观道祖庭,命道士好生接待。”

    于道人不讲还好,这一讲,可是把林晓弄懵了,“祖师?师弟?临凡?什么鬼?”

    于道人看着不明所以的林晓,哈哈大笑,起身拉着林晓,“林道友,随我往祖师殿一行,就知道了。”

    “好,好。”林晓也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就成了什么祖师师弟,也不推搪,跟着于道人就走。

    这楼观道的祖师殿倒也不是僻静所在,只在前头供奉三清的大殿后头即是,而于道人刚刚与林晓相见的地方确是在整座宫殿的侧院,进了正殿旁的月亮门,就离祖师殿没有几步路了。虽是走的偏殿小路,一样是玉石铺地,奇花异草为障,灵气如雾,袅袅如烟。

    于道人看林晓好奇,便解释道:“这整座福地洞天,处处是禁制阵法,只有咱们走的这些白石小径是安全的,不过遇到大劫,这些小径也是会被阵法封闭的,到时候就是须弥芥子,一步一世界了。别看咱们现在一路过来,没有见到一个弟子,那主要是他们平时并不在此处修行,只有年节和祭拜祖师,新弟子入门才会到主殿这里参拜三清道祖和本观祖师。”

    林晓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难怪此时此地看不到一个半个的人影,就连那个引自己过来的道童恐怕都不会在这里长呆吧——好浓郁的灵气,如果不是强自压制,林晓估计此时自己能一口气将三大丹田全都打开了。

    没错,林晓在藏书室里修行的时候,并没有打开三大丹田,只不过是修出来五脏五神,论境界在蜀山里估计也就是刚开始练气的级别。不过《黄庭经》与一般峨嵋所传的《九天元经》可不是一个级别的,要说《九天元经》能直通天仙,那么《黄庭经》就是修炼到大罗金仙都不是问题。不过《黄庭经》是先修人体诸神,然后在修法力,与《九天元经》相比,速度在修行之初还是要慢一些,但是基础好,没有瓶颈,也无需渡劫。

    《九天元经》则是直接从炼精化气开始,练气筑基,然后就是金丹元婴,天劫地仙,最后渡过四九天劫,成就天仙,而天仙圆满就要准备飞升天界了,如果不想飞升,那么还要每隔百年就要渡一次天劫,而天劫也会以此比一次猛烈。从这个角度来说,《九天元经》就不如《黄庭经》了。

    不过即使修行的是《黄庭经》,在凡间修行到金仙,也一样要准备飞升天界了,倒不是有什么天劫加身,而是人间界的灵气此时已经支撑不起金仙的修行了。

    祖师殿与供奉三清祖师的大殿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朴素,并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感觉,不过林晓看了,还是暗自点头,不愧是道祖嫡传,深得清静自然的宗旨。

    进了祖师殿,于长文手擎三炷高香,只一晃,香头上就已经冒起了红光,三缕香烟凝而不散袅袅而起,于长文手擎高香在祖师像前弯腰拜了三拜,然后将三炷香插在祖师像前的香炉里,就见三炷香冒起三尺,就直接消散在空中,随即祖师像双目一闪,投影而出一尊盘坐道人。

    只见那道人,头挽懒人髻,身披宽袍,遮住了跟脚,颌下五绺长髯,唇若丹朱,目似朗星,一双大手好似黄玉铸就,真是一派的仙风道骨。

    这道人身影凝实便问道:“下界弟子何事呼唤?”

    于长文再拜:”弟子于长文,奉祖师之命,已经接引到祖师所说师弟前来。“

    ”哦,如此,你唤吾师弟近前,你且在外等候。“

    “是,弟子遵命。”

    ”林道友,请。“

    林晓走到祖师像前方,”不知仙神何人?弟子如何称呼?“

    ”哈,你这个小子,果然将前世忘得一干二净,到如今轮回无数也为醒来,也罢,好叫你这小厮听着,吾乃尹喜,楼观道所拜祖师,你这小虽还未觉醒前世,不过师兄弟就是师兄弟,还是称吾师兄吧。“

    林晓虽然不知道文始真人为何说自己还没有觉醒前世,不过有这么一条金大腿不抱,还要等着要抱那条大腿?于是很是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叫了一声”师兄在上,师弟有礼了。“

    ”起来吧,怪不得师父曾说你心里灵动,必成大器,可也一样孽障缠身,不经多次重修就会大道无望,结果你还真的敢散去一身修行,只留真灵再度轮回。“

    ”……“林晓此时只能心里暗念,”MMP,听这意思,前世我也是大能一个吗,真是期待啊。

    “师弟,既然今世你进了我终南道场,重新开始修行仙道,那我就再予你一些修行根本,用来护道吧。”说着手一挥,一点金光冉冉而至,接着原本凝实清晰的身影就摇晃了起来。

    林晓刚入手金光,就看文始真人的身影有消散的意思,赶忙大喊:“唉,师兄,我前身……”声音未落,却见文始真人的身影已经消散一空了。
………………………………

第七章短暂的修行时光

    文始真人身影消散一空,林晓也无可奈何的离开了祖师殿。于道人看到林晓走出祖师殿,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领着林晓回了偏殿。两人再次落座,于道人说道:“林师叔,祖师还有旨意,叫弟子陪师叔演练法诀,之后林师叔自可随意行动。”

    林晓知道自己再问些别的,也问不出来了,只好点头,不过有人陪练,~~呵呵,说是陪练,更多的是指点,自己就算是大罗金仙转世,此时还没有觉醒前慧,一样是个修行小白,更是初涉修行,有人指点是再好不过,而且于长文此人的名字,林晓过去研读道经的时候,也知道,于长文可是楼观道田谷十友之一,也是道家传承的大能人物,指点自己修行那是绰绰有余。

    “当今天下,我楼观道非是一枝独秀,祖师另有道统传下,自是那峨嵋剑仙一派。峨嵋道统以修剑为根,乃吾道门护法一脉。吾楼观道得太清嫡传,以清净为法,按祖师所言,红尘纷扰,不过百年时间,楼观道就要分成两脉,一隐一显。显脉只修武,保全自身即可,隐脉为道,不出世只为传承,后千百年末法时代才会重出世间,传吾道家道统。故而,林师叔,百数十年之后,你再来终南山,能看到的就只有显脉一系了。”

    “那就是说,我最多也就是在这里能呆上百十年岁月?”

    “非也,祖师之意是林师叔只能在这百十年内能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向吾楼观道隐脉求援,百年一过,林师叔就没有必要再回此地了。”

    “喔,好绝情。“林晓心里可是一阵翻滚。

    ”林师叔,不必担心没有通道相助,峨嵋一脉的剑仙可是不会坐视林师叔求援于不顾的。“

    林晓点头,”这倒是,都是太清玄门道统,自命正道,怎么可能不管自己遇险求援呢。“

    不过于道人的下一句话又让林晓的心情如同做了过山车一样再次沉到谷底,”林师叔,祖师有命,两百年内是不让您去寻峨嵋剑仙一脉相助的,只能靠自己。估计此时峨嵋剑仙一脉的樗散子道友已经得到祖师法旨了。“

    ”得,所有后门都给关上了,只能靠自己喽。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啊。“

    时光飞速,林晓在楼观道又盘恒了一个月,将在藏书室学过的各种法诀都在于道人的指点下温习演练了一遍,然后就被于道人送出了终南山——说送可能不够形象,其实就是一道法诀,将林晓送出了足有千里之遥。

    不过林晓这一个月可不是仅仅演练了法诀,别忘了林晓还从文始真人那里得到了一缕金光。这些时日,林晓也仔细看了这里边都有什么东西:一剑、一符、一袭道袍、一枚指环、一顶紫金冠、一朵温玉莲花,还有一条丝绦,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经书《诸天奇物志》。然后,就没了。还好的是,于道人在这一个月里倒是给林晓讲述了一下现今修行界的情况。

    按林晓的想法,走之前还从楼观道搜刮了不少的制符和制器的材料,虽然不是什么高端材料(高端材料林晓现在也用不了),但也足够让林晓练个手了。林晓也不想玩什么高端,但至少要能够起到防身、护身的作用吧?

    其实,林晓现在并不担心遇到什么妖魔鬼怪,但是怕遇到一些危险地域。与人争斗,林晓至少还有个”逃“字诀,遇到危险地域,一旦陷入可能逃都逃不掉的。而且现在中原地区开发日久,天材地宝罕见,所以要想在这个时空混好,还是要自己装备一些大威力的法宝才是保命的关键。

    可是如此一来,林晓就要周游世界了。

    不过,周游世界倒不是第一要务,到长安周边转转,然后再往蜀中一行才是林晓的想法。

    长安自西魏王朝开始就再度成为关陇政治中心,经过宇文泰的精心恢复,到了北周时代,已经是华北少有的繁华大城了。不过北周虽然是分裂的国家势力,但很快就会被杨坚篡位,而后一统中国,所以正是龙脉勃发之时,对于仙道中人哟天然的压制。不过林晓修行的是与此时修行众人大不一样的《黄庭经》,所以受到的压制并不大,倒是一个好处了。

    其实在长安林晓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主要就是想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繁华,林晓知道这是个仙侠时代,不同于原本自己认识的世界,但既然来了,总要认识一下吧。

    长安无愧帝都,未来的隋唐两大帝国的都城,此时虽然还没有大唐,但是长安依旧已经初具规模了——大汉帝国时代的都城早已毁灭在历代的兵火当中,此时的长安是西魏时代开始重建的。

    即使是重建,长安城的建筑也形成了坊市和官邸皇宫等不同的功能区分,林晓一身道袍当然不可能到各级别的官邸附近转悠,而且官员们和林晓有什么关系?还不如趁着没有辟谷,先去品尝一下这个时代的吃食。

    自两晋以降,无论是高官还是散士都喜穿道袍,所以林晓的打扮并不出众,只不过林晓现在也算是练气有成,虽没有什么法力,但丰神玉朗,目若点漆,倒是更显寻常不同。走在街市之上,倒是引来不少少女的频频瞩目。

    林晓虽然不是张扬的人,但是初次见到古代长安城的样子,一时竟然左顾右盼,有目不暇接之感。初次见到长安古城,时间不长,林晓就感觉得不舒服,就好似从野外的鸟语花香之地,来到了污水横流的鲍鱼之肆,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红尘万丈,知道为什么修道人都要远离红尘,隐居高山大河人迹罕至之处了。

    不过红尘炼心,只有明了,才能让心境更进一步,再说,修行人也是离不开万丈红尘的,不然弟子从何而来?还不是自红尘中来?林晓明悟这一点,虽然法力没有提高多少,但是心境更上一层楼,所谓”看破红尘“,只有陷入红尘才能看破啊!红尘凡人的七情六欲,修行人也有,只不过更隐蔽,更坚定,所以太上有云:善恶好去,执念难消”。道门修行是要远离七情六欲,以己心化天心,方能成就天仙道果;魔门修行是以七情六欲为资粮,并以之为己之道果。

    当不管是修仙还是修魔,总是离不开七情六欲的。

    要想利用七情六欲修行,都需要进入红尘之中,道门仙修是以他人之七情进行体会,用以明悟己身;魔门修行则是以他人之七情壮大己身之七情,最后化为道果。

    所以,道门修行好超脱,魔门修行往往因为缺乏大定力,最后沦为域外天魔的傀儡。但比之道门需要心性,修行更重根基,故而缓慢;魔门则是勇猛精进,有所成就之后再行弥补,故而前期进境飞速,于是很多心性不佳的人都会选择魔门修行之法,总是高估了自己的心性定力,结果再也无法回头,即使转世轮回,也因之前因果业力过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方能弥补,有的还需多次转劫,才有一丝机会,超拔出来。

    与道门、魔门不同,佛家修行更重悟性和根果,一世修行不成,转世再来,不断发下宏愿、积累善功,总有一世会修行有成,而且一入佛门,生生世世修行,最终还要归入佛门,修成罗汉、菩萨果位。汉地最早的转世高僧,就是东汉时转世的天蒙禅师,蜀山原著里的谢山,就是天蒙的师弟,屡经转世修行,终于在峨嵋开府之时明彻己身,复归佛门的。

    原著里对谢山的描写可是说过,哪谢山也曾梦回自己好似时而为道士,时而做僧人,而这一世先是修行仙道法门,在海底寻得了一盏古油灯,这才开始有些心向佛门的。

    以林晓这点道行,现在还轮不到他对天下群仙品头论足,所以面对红尘还是早早离开了吧。要说红尘炼心,林晓经过后世网络信息泛滥的年代,无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