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林晓望气术的慧眼之下,山川地脉走向一览无余,也同样发现了为什么申无垢的山庄能与老魔相距不远:因为山庄所在的地脉阳穴和老魔石神宫所在的**正好属于一对,阴阳相对的两个地脉灵眼。
只不过自从长眉进了老魔的石神宫之后,老魔为了安全起见,已经将后门重新封闭了起来,再想从这里进入,起码是要费上一番功夫的。
申无垢此时正是和邓隐如胶似漆的时候,还并没有离开山庄出外积修功德,所以看到师父带着小师妹到来,申无垢实在是有些惊喜。此前和大姐因为邓隐的事情,两人也发生了许多口角,弄得很不愉快,申无妄一气之下回了小东溟神仙洞,并且还说只要申无垢不认错,今后就不要再回神仙洞的狠话。
此时的申无垢真是有些两难的感觉,一个是自家的亲姐姐,一个是自己的爱人,而且还是命中注定的夙缘,现在林晓到了,自然就要向师父倾诉一番。
林晓对于邓隐和申无垢的这段姻缘并不看好,虽然自己可以施展手段留下邓隐的一缕残魂,并且做到不让这屡元神遭到《血神经》的污染,但是邓隐的心性实在是不过关,要不怎么会那么容易屈服,被人家算计呢。
后来申无垢当是解开了与邓隐之间的夙缘,尽管满心的别扭,但一样飞升灵空仙界,自然是林晓觉得是合适的,毕竟万一将邓隐复活之后,两人在继续纠缠下去,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林晓当下也不隐瞒,直接问申无垢的选择:是借助邓隐日后的劫数,彻底割裂两人都是夙缘,还是林晓亲自施手段保留一律邓隐的元神,遮掩天机,未来等邓隐死劫过后,重聚元神魂魄,再入轮回接引其入道,都由申无垢自己选择。虽然一样是有些选择困难,但是林晓一样要考虑自家弟子的心思。
说实话,申无垢要是真的选择了第一种情形,林晓还是会对申无垢的心性有些担心的——这种选择就是比较无情的一种选择。林晓当然希望申无垢去选择第二种,但是林晓却不会说,也不能说,这对于申无垢也同样是一种考验。
林晓总认为,世间无不忠不孝的神仙,如果绝情绝性,那就是魔,而不是仙。如果申无垢选择了第一种,那么今后林晓只会传授功法,而不会在其他方面多给予提点,说难听的,就是会放任申无垢自生自灭,除非她自己走出误区。
令林晓感到欣慰的是,申无垢经过了一番思量之后,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子。
林晓也不多说,只是取出了一块玉牌,交给了申无垢,嘱咐她等到邓隐过来后,让邓隐取一滴心头精血滴在上面,然后又取出一枚黑油油的弹丸,让申无垢转交邓隐。
“玉牌是用来保存邓隐一缕元神的,并不是要他分出元神,那样会惊动很多幕后的黑手,但是一滴精血则不然,只要有了这一滴精血,为师就可以施法牵引邓隐的一缕元神魂魄附着其上,再施以瞒天过海之法,令邓隐自己都无法察觉。至于这一枚弹丸,虽然只能用一次,但是无需真气法力,就可使用。此乃为师法宝上取出的一丝地心太火毒焰,为的是将来邓隐遇到魔女诱惑的时候,给其重重一击,免得看轻了我太清一脉的传人,多给邓隐几年时间,看看他自己能不能化解冤孽。”
“师父,您还是不看好邓隐吗?他可是无论天资禀赋,还是悟性,都是第一流的,可比长眉师弟更好,难道未来的劫难就无可避免吗?”
“痴儿,这还真不是资质禀赋能完全决定的。你那长眉师弟数世修行,前一世还是因为邓隐而再转一劫,今世重返师门,不仅能得回前边数世修行的成果,还有无数功德相伴,而邓隐呢,是天资高,劫难也多,前世又是因为入了旁门遭劫,以前的宿孽没有厘清,今世还要更重。如果没有你监督下不断积修功德,恐怕过不了两年就会遭劫,并且魂飞魄散,不会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为师也替你推演过,未来不出十年,邓隐就会再度出偏,而这一次可不是前世误入旁门能解决的,而是更厉害的入了魔门,如果不是有这几年在你陪伴下积修的功德,都没有将最末一劫拖延千年的机会!”
林晓顿了一顿:“痴儿。虽说其中也不无转圜的余地,但是邓隐此人性格执拗、偏激,未来千多年时间里虽有转机,但为师担心他找不到那一线生机啊。”
看着申无垢还要说什么,林晓摆手道:“痴儿不要再说了,为师给你的玉牌,就是为了给邓隐留一线生机的,但是不能告诉他。过不了多久,你姐姐就会收个女弟子,是为师好友同门的女儿。过上几年,如果发现了邓隐的举止有异,就把这块玉牌交给那个丫头,未来等小元大劫来临之时,让你长眉师弟的后人替你去收拢邓隐的元神残魂。不过等你发现邓隐举止有异的时候,就要做好飞升灵空仙界的准备了。”
“你飞升之后,虽说是割断了与邓隐的宿孽,但是别忘了一点,能给邓隐留下转世的机会,就是最大的好处,所以不要有什么别扭,飞升之后,即使有一天在灵空仙界重聚,也不要再生儿女之心,否则为师定惩不饶。”
听到林晓说道这种地步,申无垢也知道自己与邓隐未来还真没有结果,只是林晓可没说过在邓隐出事之前,自己没有机会做出改变。
嘱咐完了申无垢未来的行止,林晓将李青交给申无垢替自己管教,然后一人独自出了翠屏庄,直奔石神宫的后门去了。
老魔的后门虽然隐秘,又重新布置了隐匿阵法和幻阵,但是毕竟经过长眉的到访,一样还是留下了印记。只要林晓能找到那一丝印记,就算老魔将魔宫挪移出去千里,林晓循着气机一样能找到。
虽然林晓有这个自信,但是一样失望了。不愧是石神宫主,此界顶尖的魔道大佬,在翠屏山附近,林晓竟然没有发现一点痕迹!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找到石神宫的所在,但是林晓在武当山却遇到了不少虽未入道,但却是满肚子学问的隐逸修士。
武当山自从先秦帝国和大汉帝国开始,就有大量的隐士结庐而居,这些人虽然没有得到过玄门真传,但是仅仅通过感悟天地自然,以及简单的吐纳之术,就能做到延年益寿,着实令林晓为其竖起大拇指。
和这些人谈玄论道,倒是成了林晓每日的功课。
这一日,林晓来到一处草庐,草庐的主人乃是南汉帝国灭亡的时候入山隐居的帝国大儒,姓成名岳,字子皋,自号草庐主人,已经百二十岁了,这个年纪在人间绝对是人瑞了。可是此老却是一头乌发,一捧及胸长髯也是乌黑发亮,整张脸上红光焕发,根本就不像是百岁高人。
林晓前后与此老攀谈也有两次了,每次均有收获,就连草创的太极神功的第二层心法都有了大大的进展,可谓是收获极佳。关键是此老精擅周易,对易经的变化之道有独特的见识,林晓虽然也是饱读周易方面的无数书籍,但是那是在另一个时空世界,与此方世界大有不同。
两人相见,共同讨论周易的心得,可谓是志同道合,林晓甚至破例将太清一脉的基础心法教给了此老。
除此之外,此老入山前的家族也是南汉帝国时代的地方望族,对于陇西李家也不陌生,所以林晓今日就把自己的小徒弟一同带了过来。收徒弟嘛,替徒弟考虑周全,也是林晓的习惯。而且带徒弟来,也是出于让徒弟见见世间的隐逸高人,知晓民间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没错,林晓打算让自家弟子回家族生活一段时间,因为按照林晓的推演,明年李家受命出关,要和北方蛮族做上一场。而蛮族中也有数名猛将和自雪原而来的番僧从中作梗,如果李青不去,可能会令李家损兵折将。
朝廷大军征战,修士的作用虽然不大,但是那些番僧可不仅通晓佛法,一样精通很多魔门伎俩,而林晓可是不方便直接出马的,所以让弟子打头阵最为便利。一旦弟子遇到麻烦,那么师父再出马,不就是名正言顺了吗?
………………………………
第七十二节战争
别看林晓在武当山寻药探秘,经常与隐居在这里的各家隐士谈天论道,但是对于大隋帝国现今的环境和朝局也是很关注的。
有时候,越是隐居的地方,消息反而更加的灵通。
就比如前几日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塞外蛮族又有异动,开始集结了大批的人马,打算南下到河朔一带打草谷,而唐国公李虎则是接到如今的在雒阳的皇帝陛下的旨意,集结陇西和关中的府兵,准备北上到长城一带备边。
李家为此几乎动员了全部力量,打算狠狠教训一下草原蛮族,不过他们并没有林晓的行踪,本来想借助李青的天生神力,现在也无处寻找。
如果是以前,李青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种规模巨大的边境战争的,但如今不同,首先隋皇对李家的防备增加了,谁让李家小姐拜了一位仙人为师呢,有了仙人作为后盾,李家未来可就不是隋皇能随意拿捏的了。
不过隋皇就算心里再不安,也不敢在暗中下黑手,一切都要依照朝廷的法度进行,而给李家提供可以使用的兵力多寡,倒是隋皇可以相对随意一些,比如将原本可以准备的府兵减少一半之类,当然减少的那一半隋皇肯定会调动到其他非李府负责的方向上,这就迫使李府要将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不然一旦战败,削爵还好说,被自杀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李府对于自家小姐的武力的期待就更上一层楼了。
林晓既然主张“无不忠不孝的神仙”,那么就不会不让李青参与,再说,林晓虽然不是什么大某某民族主义者,但是毕竟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草原蛮族的入侵,死的都是中原民众,损失最大的也是最普通的百姓。而且死亡对于中原老百姓来说,还不是最不幸的事情,更加不幸的是他们还会被蛮族奴役,世世代代都要作为奴隶活着,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如果这样看来,塞外蛮族的入侵,可是要比一场大洪水的危害还要更大。
于公于私,这都不是林晓期望看到的。再说,李青如果经历过一次或者两次、三次的沙场大战,在人格的成熟上也会有促进作用,更能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提早拥有一颗平常心。
就好象李英琼一样,从小在江湖中颠沛流离见识过无数的蝇营狗苟,对于人性有深刻的认识,但又不失纯真爽朗,入门之后有老于世故,能迅速和众师姐师兄们打成一片,虽然入门晚,但对于李英琼的成就,却没有一个师兄师姐嫉妒,继任掌门也没有出过灭尘子的旧事。
林晓希望李青这个弟子就是能像李英琼这样,即使未来执掌门户,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林晓迟早还是要飞升的嘛。
算算时间,李家此时也应该组织自家亲卫与陇西的府兵集结到一起,准备出兵长城了。
大隋帝国继承了大汉帝国初期的兵役制度,虽有所变革,但变革之处并不大,所以府兵的集结十分迅速,只是调拨粮草花费了一些时间。李府的先遣人员并没有与府兵一同出动,而是先期前往边境,接收边军去了,留在后方的只有李虎这个国公和李虎的三子李昺。
林晓在夜里无声无息地直接潜入了李虎的书房。
李虎作为关西八大世家之一,一身的武艺不用说很高,最擅长的也是骑射,所以即使年有五旬,眼力一样的犀利,身体的反应也同样一点不像老朽,林晓刚一出现在书房,李虎就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不用说,这也是林晓有意为之,因为林晓来到李虎书房的第一件事,就是先隔绝了书房内外的动静。
正是书房内突然安静下来,惊动了李虎,而李虎抬头之后,看到的就是林晓的笑脸。
看到林晓这个将自家闺女弄得没了影的神仙,李虎是既高兴又有些埋怨:倒是和俺们这做父母的给打个招呼啊,俺们连你的行踪都不知道,到时候想闺女了可咋办?家里出点儿事,连个报丧的地方都没有。
不是李虎有这样的怨念,而是隋皇现在的很多举措,李家就是如同在走钢丝一样,一个不慎,就是坠落万丈悬崖。而隋皇很明显地对李家有了提防之心。看到林晓十分高兴,也很简单,那就意味着林仙长不会眼看着李家倒霉,有出手相助的意思啊。
“李家主,贫道知道你心里的想法。没错,过几日贫道就会带小徒回家,让她亲历沙场也是修道必经之路。贫道还知道塞外蛮族大军中也有萨满巫师,甚至还有雪域番僧,他们的邪术,可不是大隋帝国的军队能对付的,为此事,贫道已经亲自前往窥探了一番,如果这些巫师番僧不出手,贫道就在一旁坐观李家主率领大军扬威塞外,如果那些人出手,少不得贫道也会大开杀戒了。”
李虎顿时长出一口气,以前李虎也没少和塞外蛮族交手,很多时候就因为蛮族中有巫师的存在,迫使大隋军队不得不依仗长城防御,虽然大隋帝国的铁骑天下无敌,遇到一个两个的萨满巫师当然不惧,甚至不乏将其斩杀的战绩,只不过一旦塞外蛮族集中兵力,一旦超过五万以上的规模,那么集中起来的巫师萨满,可就不是一般的铁血军阵能对付的了。
远的不说,就是李虎自己的家族,多年来在塞外蛮族身上折损的就不下二十,这还是属于李家的嫡系近支,那些远支弟子和自家家将、亲卫的死伤就更多了。有了林晓的承诺,至少一点那就是李家这一次不会死很多人了。
其实李家的情况和一直留守在关西的几大家族都差不多,就因为连年的与塞外蛮族的对垒,所以各家嫡系、近支、远支的族人损失很大,渐渐被迁往中原的杨家和宇文家等家族超越,甚至开始被压制。这一次隋皇将原本李家能调配的兵力几乎减少了一半,未尝不可用看作是隋皇的一次试探。
如果李家的实力损失太大,估计就是隋皇收拾李家的机会,但如果李家的损失不大,甚至战功、战果辉煌,那么隋皇不仅不能削弱李家,反而会大力拉拢——一切遵循的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啊。
李青出现与否,对于李家来说就大有不同,别看李青是女儿,在家中仅仅排行第五,但是李家包括李虎在内,就没有一个的武艺能打过李青,唯一的区别就是几个兄弟包括李虎在内的叔伯,能接下李青几招而已。虽说沙场争雄,不仅在于武将个人的武力高低,但是战场上需要武将指挥,一旦将领阵亡,那么就可能导致某个方阵失去指挥而溃散,一部溃散随时会引发全军崩溃,那么这一张就会彻底输掉,无论将领还是小兵能逃过草原蛮族的骑兵追杀的,只会是少数,更要命的后边还有隋皇,可是不知道隋皇是会高抬手轻轻放过,还是落井下石啊。
再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大将也能起到冲锋箭头的作用,杀透敌阵的效果可是会扩散的,一旦敌军阵型被突破打乱,接下来往往就是追杀溃兵了。
当然再大规模的战争,接战的也只是一少部分,但是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因为军心士气被打掉之后,从一小部分开始,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崩溃的战例存在。
而李青对于李家的作用,就属于定海神针一样的吉祥物,最起码士兵们知道自己军中有一员无敌的大将,将会提升军心士气,这对大规模合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晓的来临,目的并不是给李虎打气,而是告诉李虎要注意保密,只有到了李虎亲临前线,要与蛮军开战之前,林晓才会带着李青露面。当然了,还需要李虎将林晓为李青寻来的那匹野马头以及那柄长槊一起带到边关前线,不然没有武器的李青还打什么打。
李虎反正是知道了自家女儿一定会参战,心里可是高兴的不得了,对于林晓的要求也是没口子的点头同意,甚至说会为林晓和女儿单独设立一个小营,专门由李家的家将负责搭建和看守,就连其他李家子弟都不会告诉。
虽然李家自家的子弟值得信任,但是蛮族里毕竟还是有巫师和番僧的,那些人手里可是掌握着很多的偏门法术,比如什么呼魂唤魄、恶鬼入梦之类,万一这些李家弟子被蛮族巫师和番僧抓住机会搜魂炼魄,林晓就是不想出手也要出手了。
对于这种情况,是林晓最不愿意看到的,这样会增进自己与世俗王朝的关联,结下因果,未来大隋帝国一旦破灭,林晓也会受到牵连;或者李家虽然未来有机会登顶大宝,但自己的插手,没准会导致有其他势力插手——林晓与佛门的合作,现在还是见不得人的,或者说这只是建立了一种默契,但是林晓一旦受牵连,气运损失了,难免就会破坏这种默契。
………………………………
第七十三节战争2
李虎率领府兵大军行动也是十分迅速,仅仅在接到隋皇旨意之后的第五日,大军就集结完毕,并且誓师出发。
林晓也带着李青离开了武当山,前往河套地区。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这里不仅是黄河在西北地区最富庶的地区,同样也是最适合牧马的所在,谁掌握了这里,谁就能控制北方的大片草原和沙漠戈壁。
从先秦帝国时代、大汉帝国时代,一直到大隋帝国时代,这里一直是草原蛮族和中原民族争夺的战场,同样也是大隋帝国骑兵战马的主要来源地,也是这一次草原蛮族的主要进攻方向。
就在陇西府兵大军到达朔方郡阴山南麓的军事要塞鸡鹿塞,而林晓就带着李青飞到了阴山主峰,距离李虎的营寨有千里之遥,而李虎所在的鸡鹿塞后方大本营则是更远的银川,那里作为前方军队的后勤补给转运中心,由李虎的长子李延伯负责,三子李昺负责路上运输和安全。
李延伯作为李家继承人、下任家主,生性稳当,不急不躁,李家现在的大部分权力也都转移给了李延伯,所以有他负责后方补给转运是最适合的。而三子李昺同样武艺高强,一手箭术传自李虎,只是更加的年轻,也比如今的李虎更加骁勇,如果李青不能及时出现的话,李虎原本是打算让三子李昺作为大军先锋的。
草原的天气十分多变,就在李虎率领大军驻扎在鸡鹿塞的第二天,北方一望无际的黄土塬上,就升起了漫天的黄云,阵阵轰鸣也响彻了大地。
有经验的老兵立刻就从北方荒原的变化了解到这不是沙尘暴,而是草原蛮族的骑兵大队到了。
仙侠世界的人口远比林晓出生的世界同时期的人口要多得多,不仅是因为这个世界的面积比地球要大十多倍,就连人口也是一样。仅仅以陇西郡一地来说,就有人口不下百万,而算上整个大隋帝国,人口就突破了十亿,按帝国府兵军制,陇西一郡就拥有精锐府兵十五万人,此次归属李虎指挥的关西府兵总数也超过了百万之众。
正因为如此,五龙岩的村长,那位壮汉李叔能进入大隋帝国的中央精锐羽林军,并且还能做到百夫长,是何等的武力了。因为整个大隋帝国的羽林军员额总数不过十万人,而羽林军中的骑兵也不过就是两万!如果要是再将羽林军的骑兵按照轻重骑兵分开,那么作为重骑兵百夫长的李叔就是四十名百夫长之一——重骑兵的百夫长换到轻骑兵中,就是千夫长的职务,如果到了步兵当中,至少也是散号将军的称号。
大隋帝国的将军名号与大汉帝国一脉相承,整个中央只有两个常设的将军封号/职务,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车骑将军,其他的将军称号都是有征伐时临时授予,然后回朝后就会取消,所以一个羽林军重骑兵的百夫长,放到其他部队就是掌握实权的校尉官职。而现在李虎出征用的临时称号就是平北将军,而麾下的统兵将领最高就是加了散号的校尉,李叔作为李虎的亲信,此刻也是以府兵校尉的身份独领一军,负责的就是主营的大帐安全侍卫。
前方的老兵将蛮族来临的消息传回了主帅大帐,作为主帅侍卫的李叔也在一旁得以旁听。说实话,坐在大帐里的各位将领没有一个不因此而战栗——此次蛮族确实以这里作为突破大隋帝国防线最快捷的通道—了,因为仅仅看蛮族前军的规模,就足有五十万兵力。
虽然蛮族骑兵永远不是大隋铁骑的对手,但是前军的兵力就已经达到帝国兵力的一半,那么作为蛮族主力,应该以前军的三倍以上来计算,算上后军队非兵力,蛮族此次在这里下了三百万军队的血本!已经是帝国兵力的三倍了!
与蛮族兵力相应的就是按照每万人一个小巫师计算,三百万大军至少就会有三百小巫师,五十名巫师和十名大巫师随军出征,以蛮族巫师的奇诡手段,弄不好此处的百万大军真可能全军覆没的。
李叔心里一样是七上八下,虽然李家弟子各个武勇绝伦,但是一样缺乏绝对的战力,要是李家小姐还在,就好了。
与李叔同一心思的不止一个,也不止李家自己的子弟。
这一次李虎征发的府兵,可不止李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