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刀倾情-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那方国珍是台州黄岩人,佃农出身,生得孔武有力,据说力大无比,能徒手勒住奔跑的骏马。蒙元末年,天下大乱,方国珍初时以贩卖私盐为生,后来受到仇家诬陷,官府派人追杀,方国珍奋起反抗,杀了来追杀他的差人和仇家,与兄长方国璋、弟弟方国瑛、方国珉逃入海中。方国珍在当地做事公道,很有名望,乡人听说他受官府欺压逃入海中荒岛,便纷纷前来投奔。数月之间,方国珍聚众数千人,不时率众劫夺海运漕粮。元军数次围攻,都被方国珍击败。其时蒙元朝廷腐败不堪,昔年纵横天下的蒙元骑兵早已没了往日的战斗力,加上元军不熟悉海战,面对方国珍这数千水军,竟然束手无策。

    方国珍数次击败元军之后,蒙元朝廷知道这股海匪不可小视,仓促之间无法剿灭。其时浙东还有张士诚的义军,对元军威胁更大。当地元军统帅便力主招降方国珍,以全力消灭张士诚部。而方国珍虽然数次击败元军,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况且他的人马孤悬海外,人员补给极为困难。手下谋士便给他出了个主意,先与朝廷虚与委蛇,力争能够在浙东获得一块地盘,用以补给人员,然后再伺机而动。

    方国珍采纳了谋士的建议,便向元军统帅表示接受招安,只不过自己漂流于海上,将士辛苦度日,希望能够在浙东划出一块地盘,用以屯兵。那元军统帅却也不是白痴,自然知道若是答允了方国珍的要求,无异于养虎贻患。只不过朝廷催逼甚急,张士诚又日益坐大,是以这元军统帅便心生一计,派人对方国珍说道,地盘可以给你,但是浙东大半地区都已被张士诚占据,方国珍若是想取一处屯兵之地,便要带兵去讨伐张士诚,若是能将张士诚击退,抢来的地盘便是方国珍的。

    方国珍知道元军统帅没安什么好心,只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再不取得补给,自己统率的这支军队必将在海上全军覆没。是以他便同意接受朝廷的招安,并且奉命讨伐张士诚。方国珍的军队登陆之后,与张士诚的军队展开激战。此时方国珍为夺取地盘已经红了眼,手下兵马虽远少于张士诚的军队,但是上下一心,七战七捷,最后在昆山与张士诚决战。张士诚全军溃散,无力再战,便也同方国珍一般,向元军投降。

    经此一役,浙江全省表面上尽归元军控制。朝廷接到当地元军统帅的奏报,自是欣喜异常。方国珍又派人秘密进京,向朝廷大员行贿,不久圣旨到达浙江,授方国珍以海道漕运万户,不久又晋升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参政。虽然这些官职都是些虚职,并无实权,但是方国珍却摆脱了元军的压力,将浙东所属的庆元、温州、台州等地牢牢控制在手中。

    方国珍虽然读书甚少,却极有智计。他知道蒙元朝廷对自已并不放心,只不过义军四起,天下大乱,暂时利用自己所部为其卖命而已。一旦元军扑灭了各地的义军,转手便要消灭自己。是以方国珍一面与蒙元朝廷虚于委蛇,另一面却招兵买马,尤其是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水军。暗地里还与张士诚、朱元璋等人互通款曲,扩充实力,静观天下局势。

    其后朱元璋势力日益增强,数次招揽方国珍。方国珍一面与朱元璋交好,另一面仍然接受蒙元的封赏。其目的便是坐山观虎斗,以图坐收渔翁之利。只是他未想到朱元璋帐下文臣武将实是天下精英,竟在数年之内,先灭陈友谅,再败张士诚,然后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将元军打得落花流水。

    其时方国珍为与朱元璋抗衡,与元军统帅扩廓帖木儿交好。那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是蒙元最厉害的统兵大将。只不过这人虽然善能带兵,却性子倔强,与同僚和皇帝闹得不可开交。到得后来,几位蒙元的统兵大将竟然带兵围攻扩廓帖木儿。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正是借着这一时机,才攻击大都得手。等到扩廓帖木儿击败其它元军时,徐、常二人已拿下大都,兵锋直指山西。

    方国珍在浙江面临朱元璋的极大压力,便向扩廓帖木儿求援。其时扩廓帖木儿在山西全力应付徐、常的大军,哪有余力援助方国珍。当年九月,朱元璋派遣大将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攻击方国珍。方国珍知道凭自己的兵力,此时已非朱元璋军队的对手,便于十一月归顺朱元璋。朱元璋倒也守信,并未与方国珍为难。洪武二年授方国珍领广西行省左丞的虚衔,但是全家都留居南京,手下水军收编充作船户,隶各卫为军。事实上已解除了方国珍的兵权,更是将其赖以成名的水军部队解散。方国珍在南京倒也算自在,躲过了洪武初年的几件大案,于洪武七年病死。

    方国珍在蒙元末年乱世之中,在元军、朱元璋两大势力之间周旋,与双方私下里互通款曲,以图坐收渔翁之利。其实双方的主帅和谋士都已看出方国珍的目的,是以对他都有防备。待到蒙元与朱元璋决战之时,方国珍摇摆不定,忽降蒙元忽降朱明,令双方对他都极为恼火。更有人私下里称他为“方奉先”,那是借三国时期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大将吕布吕奉先来讥讽方国珍,意指他不讲信用,只图眼前利益,有奶便是娘。待得天下大定,他才被迫归顺朱元璋。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也并不算好,曾经对人说过:“方国珍这个小子数次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他虽然归顺我,只不过是走投无路,苦苦哀求罢了。只不过我以天下公义为本,不以前过为过。此人若是再起疑心,那上天也不会饶过他!”

    其时方国珍已归顺大明,全家居住于南京,处于朝廷的绝对控制之下。听得皇帝对自己的这番评价之后,方国珍吓得差点没上吊自杀。自此之后小心翼翼,生怕再做出什么让皇帝不喜欢的事情,惹得朱元璋大怒,不免满门受难。好在朱元璋虽然对他不满,派人严密监视,只不过方国珍处处小心,没有什么把柄落在朝廷手上,朱元璋倒也并未与他为难。只不过方国珍每日里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身体已自垮了,于洪武七年病死。

    厉秋风在锦衣卫当差之时,曾翻看过锦衣卫的密档,其中就有关于浙江方氏的档案。原来方国珍虽归顺大明,朝廷却一直对他极为提防。档案中记录有太祖皇帝一段话,称“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方氏一族及其故吏,擅水战者多矣,必严加防备,不得以之为乱”。锦衣卫得了皇帝的授意,对于方氏一族的监视从来没有放松过,每年都有几份密报送到锦衣卫指挥使的手中。时至今日,大明开国虽已逾百年,锦衣卫仍然严密监视方氏一族,对于族中的事情了解的极为清楚。

    沙夫人提到厉秋风在锦衣卫当差,自然是指锦衣卫对方氏一族严密监视之事。厉秋风心想:“看样子方家人也知道自己受到朝廷的监视。这沙夫人虽是女流,对于家族的遭遇自然也知道一些。”念及此处,他只得嘿嘿一笑,对沙夫人说道:“夫人,在下虽然在锦衣卫当过差,只不过是武英殿外的守卫,不掌侦缉之事。另外在下在锦衣卫当差,是受人所托而已,向来不理会什么刺探追捕。况且眼下厉某不仅不再是锦衣卫,恐怕还是锦衣卫第一个要捕拿的重犯,是以沙夫人不必在意厉某的身份。”

    (本章完)


………………………………

第284章 

    沙夫人微微点了点头,手中握着一杯香茶,双眼望着杯中碧绿的茶水,缓缓说道:“我小的时候,记得居住在一个大宅子里。那宅子建在福建武夷山南簏,住着同族百余口人家……”

    她说到这里,慕容丹砚在一边瞪大了眼睛,对沙夫人说道:“呀,原来姐姐也是福建人氏,而且还住在武夷山,那岂不是与萧老五做了邻居?”

    她开口说话,打断了沙夫人的话头,此举颇不礼貌。只不过沙夫人知道慕容丹砚虽然溜出家门闯荡江湖,毕竟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罢了,却也并不生气,道:“萧家是武夷山的大族,我们方家只是外来的破落户,万万不敢比的。”

    萧展鹏虽然素来骄傲,此时却也不敢受之泰然,急忙摆手说道:“夫人言重了,萧某绝不敢作此妄想。”

    沙夫人微微一笑,道:“这本来就是实情,哪谈得上妄想不妄想的?前人有诗说得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历朝历代,都有兴衰更替,大户人家,富贵不过三代。我们沙家家族虽大,历经数代而衰落,却也再平常不过。”

    厉秋风听沙夫人有这番见识,心下暗暗称奇。

    只听沙夫人说道:“其时方家的族长,是一位白胡子的老人,比我高了三辈,我们都称他为老太爷。每年十一月十七日这天,全族的男丁都要到祠堂去拜祭先祖。族中的女子,却是不许踏入祠堂半步,是以我对那祠堂中供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颇感兴趣。若不是害怕我爹爹手中的木棍,早就溜进去瞧瞧了。

    “我娘生下我之后便去世了,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爹爹只喜欢两个哥哥,对于我和姐姐,就有些马马虎虎了。不过我倒不在乎他对我和姐姐好还是不好,每日里和姐姐一起玩耍,日子过得倒颇为快活。

    “待我到了六岁之时,便到了家族的私塾读书。像我们这些女娃儿,只不过去认几个字儿而已,先生讲的也是《三字经》、《百家姓》等粗浅的书籍。只有同族的哥哥弟弟们才会跟着先生学四书、五经。而且女娃儿读三年书之后,便不再去私塾,专心纺纱织布,供养全家。

    “我九岁时,姐姐已经十四岁了。那一年家中突然来了几个人,衣着甚是华丽。同族的几位婶婶便到了我家,给我姐姐梳洗打扮。我这才知道,原来一年之前,族长已经与京城中一户姓马的人家约好,让姐姐与马家的公子结亲,这次是马家的人来接姐姐过门。

    “同族的女孩子每到十三四岁,便会嫁出方家,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早已司空见惯。因为那些姐姐们出嫁之时,我们这些小孩子总能分到一些糖果点心,是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非常开心。但是姐姐却抱着我痛哭了一场,还对我说,以后不能再照顾我了,要我自己小心在意。那时我懵懂无知,哪里知道姐姐话中的深意?只是见到姐姐哭泣,便也跟着流下了眼泪。爹爹那一日倒是出奇的和蔼,见我和姐姐哭成一团,竟然没有发火,只是在一边候着。

    “我记得姐姐擦干了眼泪,对爹爹说道:‘我知道嫁给马家,是族长老太爷定下来的亲事。我也曾听其它房的婶婶们说起马家,知道马家有几位长辈在京城当差,嫁给他家的子弟,能保护咱们方家的平安。但是爹爹你明知那是一个火坑,还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又是为什么?’

    “爹爹听了姐姐的话,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突然流下泪来,呜咽着说道:‘娃啊,爹爹也不想你去。可是你三伯伯的两个女儿嫁过去之后先后病亡,又没有留下儿子。咱们与马家世代交好,仗着他家有人在锦衣卫当差,这些年咱们方家才平平安安,没有生出什么事端。现在族长指名让你给马家公子续弦,你、你为了爹爹,为了两个哥哥,为了你这个妹妹,还有全族上下百十口,就、就去罢……’

    “姐姐听了爹爹的话,也没有回答,只是一直默默地掉眼泪。过了老半天,姐姐才对爹爹说道:‘爹爹,我娘死得早,咱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两个哥哥一向都由族人照顾,我不担心。但是我不放心妹妹,怕她像我和族里其他的姐姐一样,嫁到那些见不得人的地方去受苦。爹爹,我去了马家,自会为保全方家尽心竭力,只求爹爹给妹妹找一个好人家,别再让她像我和其他姐姐那样,嫁给一些纨绔子弟,受那无穷无尽的苦痛和折磨,好不好?’

    “爹爹却不说话,只是默然不语。姐姐又将我抱在怀里,在我耳边小声说道:‘妹子,等你到了我这般年纪,若是他们要你嫁人,你一定要问清楚嫁的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是那些大户人家或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你就逃走,逃得越远越好,知道吗?’

    “我稀里糊涂地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几位婶婶将穿着新衣衫的姐姐扶了出去。从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没有见到她。问起爹爹,他总是说姐姐嫁到了京城,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要我为姐姐担心。

    “我们方家的人都会武功。我在六岁时也开始跟着族人习武。只不过教我们这些女孩子武功的族中长辈并不用心。但是姐姐曾经对我说过,学好了武功,便能保护自己,不受人欺负。我知道这一生中,只有姐姐对我最好,她的话我一定要听。所以我练起武功来最为认真,功夫也越练越好,到得后来,就连很多同族的男子也不是我的敌手。

    “只是我年纪渐长,慢慢地发觉方氏一族有些事情颇为神秘。比如说每年都会有女孩子嫁出去,却从来没有见她们回来过。每年家中的男丁也都娶亲,娶进门的却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平常女子。

    “那一年我十三岁,记得是深秋时节。我和几个同族的婶婶和妹妹上山采茶,回来时将采下的茶叶放到西院的大屋。那天回来的早,将茶叶收拾好后,天色未晚,几位婶婶和妹妹便要到宅子外面的池塘去洗衣服。我前一天已将爹爹和两位哥哥的衣衫洗干净了,手中也没有什么活要做,一时兴起,随着几位婶婶和妹妹出了宅子,却没有和她们一起到池塘去,而是半路溜走,到老宅东头的花圃里去看花。

    “那时已是深秋,花圃里早没有什么花了。我虽然想着看花,其实自己也知道,只是不想在宅子里待着。因为那里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害怕。这花圃中虽然也非常安静,但是能够听见鸟叫虫鸣,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我坐在花圃中一块石头上,看着眼前一片枯败的景象,又想起了姐姐。小时候,她经常带我到这花圃中来玩。那时我很开心,姐姐就像雨伞一样,为我遮风挡雨。现在我已经长大,同族的小妹妹们对我就像当年我对姐姐一样。我这才深深知道,当年姐姐对我是有多么好!

    “我想着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流下了眼泪。后来我擦干了眼泪,正要往回走时,突然发现有两个灰衣人绕过花圃,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向方家的老宅子走了过去。我见这两人鬼鬼祟祟不像好人,而且脚步轻盈,显然身有武功,登时留上了心。于是悄悄跟在两人身后,看这两人到底想干什么。

    “那两人一路走到方家老宅附近,低声商议了几句,却没有走向正门,而是绕到了老宅的后方。我见这两人放着大门不走,竟然向屋后绕去,更加觉得这两人行踪诡异,定然对我方家有所图谋,自然更要查个清楚,是以一直紧紧跟在后面。那两人到了宅子后身,四顾无人,便即施展轻功跃上了围墙,随后又纵身跳入院子。

    “我跟在两人身后,瞧见一人躲在后院一株大树后面,另一人却急匆匆地向后院正房走去。我心中一凛,因为后院正房是族长老太爷的居处,这人向正房走去,难道是想对族长老太爷不利?”

    沙夫人说到此处,略停了停,然后对厉秋风、慕容丹砚、萧展鹏说道:“我也不瞒各位,对于方家这位族长老太爷,我从来没有什么好感。这人道貌岸然,表面上严厉公正,却只对族中的男丁好,视我们这些女子直若无物,却又想利用我们为族中换取好处。其时我见那人赶往族长的居处,倒并不是担心他对族长不利,而是担心他打不过族长。我这份小小私心,几位不会见笑罢?”

    (本章完)


………………………………

第285章 

    厉秋风、慕容丹砚、萧展鹏三人面色尴尬,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沙夫人才好。

    沙夫人却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那人进了族长老太爷的屋子之后不久,便和族长老太爷一起走了出来。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族长老太爷嫡亲的两个孙子。这两人与我爹爹同辈,我叫他们大伯伯和四伯伯。这两人在族中一向飞扬跋扈,我们这些小辈,都很怕他们。

    “其时我躲在一处老屋屋顶,见这几人面色凝重,心下不由有些害怕。我知道族长老太爷武功深不可测,他的两个孙子更是心狠手辣,若是发现我躲在一边偷窥,不只我要受沉塘的处罚,只怕还会牵连到爹爹和两位哥哥。是以我伏在屋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只听得脚步声响,四人竟然一直走到我所在的老屋门口。我听几人与躲在树后那人彼此寒暄了几句,想来那人也已现身。只听那大伯伯说道:‘两位不辞辛苦,来到咱们这偏僻之地,本应大摆酒宴,为两位接风。只不过事属机密,咱们只能暂时从权。我方家庄虽然都是同族兄弟聚居,却也难保不被锦衣卫渗透。只有这祠堂是我方家最为重要的地方,外人不得踏足。咱们就在这里谈事情罢。’

    “大伯伯话音方落,只听一个极尖利的声音说道:‘好说好说,咱们从京城到这里来,总不是为了来享福罢。只要把事情办得妥当,日后还怕没有酒吃?’

    “我这才发现,自己为了不被躲在树后那人瞧破行藏,无意中竟然跃到了祠堂屋顶。在我们方家,女子绝对不许踏入祠堂,而我趴在屋顶上,那更是对先祖大不敬,若是给人发现了,不是被绑起来让族人用石头砸死,便是装入竹笼沉入池塘活活淹死。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全身发抖,只想偷偷溜走。

    “只是我知道这几人都是武功极高之辈,只怕我在屋顶上稍微一动,便能被他们发现,是以趴在屋顶,一动也不敢动。那老屋是用大块的琉璃瓦铺在屋顶,年久失修,有些瓦片已然嵌合不严。我无意中向下望了一眼,竟然从两块瓦片之间的缝隙将祠堂内的情景看得清清楚楚。这老屋从外面看上去并不起眼,只是内部倒很宽阔。正中间的墙上挂着一张高一丈有余的画像。画上一人顶盔贯甲,作武将打扮,一脸虬髯,生得甚至粗豪。

    “我心中暗想,这人想来便是我方家的先祖了。怪不得族人对他如此恭敬,原来先祖也是做官的,而且还是一位武将,只不过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又是在哪朝为官。

    “我正思忖之间,却见屋中的五人站在那画像之前,族长老太爷站在最前面,那两位客人分站在他两旁,大伯伯和四伯伯又站在族长老太爷身后。五人在画像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站起身来。

    “分宾主落座之后,两位客人之中前往族长老太爷居处的那个瘦子道:‘方老太爷,在下为您引见一下。’说完他一指与他同来的那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道:‘这位是咱们东厂秘使,庄玉楼庄兄。’”

    沙夫人此言一出,厉秋风脸色大变,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沙夫人说话之时,目光一直在厉秋风等三人脸上游移不定,此时恰好见到厉秋风的神情,却也是微微一怔,道:“厉公子,我这话有什么不对么?”

    厉秋风沉声说道:“沙夫人,您确实记得那人叫做庄玉楼?”

    沙夫人点了点头,道:“那几人密谋之事,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关系到我方家一族的生死存亡,是以虽过了十几年,每个人的每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那瘦子确是说他的同伴叫做庄玉楼。厉公子识得此人么?”

    厉秋风嘿嘿一笑,道:“岂止识得,我与他打的交道还不少哩。实不相瞒,此次厉某能够来到贵堡,便是被此人所诱。”

    他此言一出,沙夫人和慕容丹砚都是心中一凛,萧展鹏却“啊”了一声,道:“厉兄,你不是说是被庄恒云利用慕容姑娘将你骗到此地的么?”

    厉秋风道:“不错。那庄恒云在加入五虎山庄之前,名字便叫做庄玉楼,是江湖中有名的独脚大盗。”

    慕容丹砚听到“庄恒云”三字,不由得悚然一惊,颤声说道:“怎么会是他?这人虽然是五虎山庄的二庄主,不过武功也没什么了不起,算不上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想不到十多年前,他就是东厂的人了……”

    厉秋风道:“此人做事圆滑,深藏不露,是个极难惹的人物。慕容姑娘,你日后若是见了此人,千万小心。只怕他的武功智计,还远在唐赫之上。他带着东厂的高手已经到了沙家堡,此次沙家堡大会,极有可能便是他和柳生宗岩在幕后策划。”

    沙夫人道:“原来这人如此了得,我却没有想到。当日我听说这庄玉楼是东厂的秘使,心下也是微微一怔。虽然我自小在方家长大,从未离开过老宅,但是东厂的名头却也听长辈提起过,知道是京城中出了名的杀人魔窟。只不过在方家之中,最怕的却不是东厂,而是锦衣卫。其中的缘由,当时我自然是不知道的。

    “那瘦子说完之后,却听那庄玉楼笑道:‘方老太爷,久仰久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