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瘦子说完之后,却听那庄玉楼笑道:‘方老太爷,久仰久仰。’族长老太爷也客气了几句,便对庄玉楼说道:‘庄大人,不是老朽信不过你,实在是徐公公曾经与老朽有过约定,若是没有徐公公给的令牌,绝对不能吐露半分实情。是以庄大人要和老朽谈这件事情,须得见过徐公公的令牌,老朽才能从命。’
“那庄玉楼嘿嘿一笑,道:‘这个自然,方老太爷请看。’他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了一物,递给了族长老太爷。族长老太爷接过去之后,在手中摆弄了一番,这才恭恭敬敬地递还给庄玉楼,道:‘确实是徐公公的令牌,老朽得罪了。’
“庄玉楼道:‘方老太爷小心谨慎,令庄某佩服。咱们干的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是一时不慎,便有灭族之危,是以最需要像方老太爷这般谨慎之人相助,才能办成大事!’
“族长老太爷谦逊了几句,却听那庄玉楼道:‘实不相瞒,眼下朝廷之中风波诡谲,与外藩交结的各位大臣都在暗中活动。皇上虽然对张公公仍然信任有加,只不过架不住宵小之辈在背后做手脚,令张公公现在也很为难。咱们东厂和锦衣卫派在几个王爷府中的探子递上来的密报,张公公已不敢亲手交给皇上,以免落得一个挑动皇家血脉自相残杀的罪名,只得转由其它太监递给皇上。只不过现在司礼、秉笔太监各司其职,表面上对张公公虽是恭恭敬敬,其实各怀鬼胎。张公公已经得到消息,秉笔太监与湖广的兴献王府,关系非同一般。’”
沙夫人说到此处,厉秋风心下又是一凛,暗想:“原来当年东厂已经怀疑兴献王府意图不轨。庄恒云口中的‘张公公’,想来就是先帝最信任的大太监张永。此人不只擅弄权柄,而且武功绝顶。以他的智计,最后竟然会败在兴献王府手中,当真令人难以置信。”
却听沙夫人说道:“那庄玉楼说到此处,祠堂中的诸人均自沉默不语,想来各自想着心事。过了片刻,却听大伯伯说道:‘庄大人,咱们方家得到张大人的关照,才苟活至今。张大人若是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那庄玉楼哈哈一笑,道:‘方老太爷,您这位长孙,可是有见识的很啊!’族长老太爷干笑了几声,说道:‘小孩子家,又懂些什么?只不过老朽对这些孙男弟女可都说过,方家全族上下百十口,能在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下,平安无事地活到今日,多蒙张公公和徐公公的恩典,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沙夫人说到此处,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那时我却不知道,方家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事情,为何会对锦衣卫怕成这副模样。只是在族中说一不二的老太爷竟然如此谦卑,心下倒是颇为奇怪。”
(本章完)
………………………………
第286章
厉秋风心下暗想:“这沙夫人当年只不过是一个小姑娘,年纪比慕容姑娘还小着几岁,自然不知道这些朝廷中的利益纷争。那方国珍虽然归顺大明,却一直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况且方氏的水军部队天下闻名,论起水战,比之当年的张士诚手下的水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方国珍归顺大明之后,其水军部队编制虽被打散,分散在各地驻军之中。但方国珍待属下极好,其下属官兵大半对他也是忠心耿耿,朝廷又岂能不防?大明立国百余年,对方氏一族的严密监视从来就没有断过。方国珍的三个儿子分居各地,至沙夫人出生之时,合族人口怕不下一两万人。这些人中,定然有对朝廷不满之人,暗地里图谋大事。而负责刺探消息的又以锦衣卫为主,是以方家才会对锦衣卫如此畏惧。”
沙夫人自然不知道厉秋风在想些什么,接着说道:“那庄玉楼听得族长老太爷的话,似乎颇为满意,道:‘方老太爷知道这些便好。方家先祖忠于大明,世代为皇帝尽忠。只不过朝廷之中有小人从中作梗,才会派人时时监视方家的动向。张公公知道方老太爷为人谨慎,绝非反复无常的小人。是以江西抚州的方家受宁王诱骗犯上作乱之时,朝中虽然有人想将方老太爷这一支方家血脉牵连到这一大案之中,将方家连根拔除。张公公却在皇上面前仗义执言,力保方老太爷与此案没有半分关联,这才保下了方老太爷这支方氏血脉。’
“我听到此处,却也吓了一跳。想不到我方家人丁居然如此兴旺,在江西竟然还有同宗。族长老太爷听那庄玉楼说完,道:‘此事多亏张公公周旋,徐公公用力,本族这一百多口,才没有被押至京城问斩。两位公公是我方家的大恩人,若有差遣,阖族上下,无不听命。’
“那庄玉楼道:‘方老太爷,您年轻时的事迹,庄某也听说了。想当年您威震东南,做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论起功劳,便是做一省巡抚,却也足够了。只是朝廷中那些奸佞小人嫉贤妨能,捏造什么方氏一族不可用之类的谎话,欺瞒皇上,才使得方老太爷郁闷之下,辞去了军职……’
“庄玉楼话音未落,却听族长老太爷说道:‘这个老朽倒并未放在心上。朝廷不用老朽,自然也有不用的道理。先祖归顺大明之后,手下的水军部队虽已打散编制划入各军,只是这些统兵的将领,大多在先祖麾下效过力,朝廷猜忌,却也并不过分。老朽为朝廷出力,剿灭海匪,只是瞧不过他们骚扰百姓,倒也并不是为了升官晋爵……’
“那庄玉楼听到此处,摇头说道:‘方老太爷此言差矣。常言说得好,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朝廷出力,自然是要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好名声。就算方老太爷为人豁达,不在意这些功名利禄,为子孙后代计,也不能久居在这穷乡僻壤。我瞧您这两位嫡亲孙子,均是人才难得之辈,您难道忍心让他们在这里做一介布衣农夫,度过一生么?’
“那庄玉楼说完之后,族长老太爷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听他长叹一声道:‘儿孙自有儿孙的福份,这个却也勉强不得。’那庄玉楼道:‘眼下就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不只能让您的儿孙进入仕途,甚至可以将压制方氏一族百余年来的意图谋逆这顶帽子一举甩掉。’
“庄玉楼说到此处,略停了停,似乎正在观察族长老太爷的反应。我从瓦片之间的缝隙望下去,只见族长老太爷端坐在椅子上,面色平静,倒没什么异常。大伯伯和四伯伯却是面色紧张,目光在族长老太爷和那庄玉楼的脸上游移不定。瞧两人的眼睛露出殷切的目光,想来对庄玉楼的主意都是深为赞同的。
“过了片刻,却听族长老太爷说道:‘愿闻其详。’那庄玉楼见族长老太爷松了口,当即微微一笑,道:‘好教方老太爷得知,眼下意图篡夺皇位的,以兴献王府、辽王府、松王府最为迫切。这三大王府之中,实力最强的又是兴献王府。朝廷中的几位内阁大学士,已大半为兴献王府效力。宁王造反,被王阳明击败,束手就擒。只是一番查问,却发现宁王谋反的背后,竟然很可能有兴献王府参与。只不过兴献王府计划周密,虽然鼓动宁王起兵,却未留下任何证据。张公公和徐公公判断,兴献王府此举是一石二鸟之计。首先是让藩王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宁王府与朝廷火拼,若宁王府获胜,兴献王府便可以勤王为名消灭宁王府。若宁王府失败,则可以去掉一个与兴献王府争夺天下的强大对手。其次是用宁王府的军队来试探朝廷的虚实,为兴献王府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宁王败亡之后,皇上接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报,直指兴献王府是宁王造反的同谋,皇上虽然并未深信,却也对兴献王府有所怀疑。只是宫中已密布兴献王府的耳目,皇上对兴献王府生疑的消息已传到湖广。派在兴献王府的探子发回密报,称兴献王府正在打造兵器盔甲,意图提前起事。方老太爷,情势已然十分危急,只是对方家来说,这却是一个好机会……’”
厉秋风心想:“当年的庄玉楼和今日的庄恒云倒没什么变化,都是借这些朝廷之争来说动别人,以利益为诱饵,骗人为他出力。此人巧舌如簧,在朝廷和江湖之中都是左右逢源,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只不过凭他的资历和功劳,怎么在东厂之中只做一个小官,真是让人无法相信。”
却听沙夫人说道:“族长老太爷听庄玉楼说到此处,却是微微一笑,道:‘庄大人,您是要我方家派人,前往湖广兴献王府,去刺杀兴献王爷么?’那庄玉楼却摇了摇头,道:‘以天下计,只杀一人,于大事无补。何况兴献王府高手如云,想要刺杀兴献王,无异于痴人说梦。咱们接到密报,称兴献王府为掩人耳目,在老兴献王爷的陵墓中打造兵器盔甲,更将兴献王府与其它几个王府会盟的誓书藏在陵墓之中。咱们此番去往湖广安陆州,便要拿到兴献王府私造兵器盔甲的证据,更主要的是要将那份誓书拿到手。如此一来,皇上自然相信兴献王造反之事迫在眉睫,便可下圣旨调动大军,进攻兴献王府,将这些意图谋反的藩王一举消灭,保全大明江山。’
“族长老太爷听到此处,思忖了片刻道:‘张公公和徐公公的意思是让咱们方家去盗墓不成?’那庄玉楼摇了摇头道:‘不是盗墓,而是为朝廷办差,攻入老兴献王爷陵墓之中,取得兴献王府意图谋反的证据。’族长老太爷道:‘既然是张公公和徐公公的意思,方家定然全力以赴,但是以方家之力,要办成这等大事,只怕是以卵击石……’
“那庄玉楼未等族长老太爷说完,便即笑着说道:‘方老太爷不必过虑,此事不只方家参与。实不相瞒,东厂和锦衣卫联手办这件案子,由东厂徐公公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云飞扬云大人共同主持。江湖中的泰山、崆峒、昆仑、峨嵋、青城、丐帮等各大帮派都会参与此事。待大事办成之后,论功行赏之际,方氏一族便可不再受朝廷的监视。庄某来拜见方老太爷之前,云飞扬云大人亲自召见庄某,让庄某给方老太爷带一句话,只要方氏一族帮助朝廷办成这件事,锦衣卫将销毁有关方氏一族的全部秘档。从此之后,方家子弟无论做官还是经商,都不再受锦衣卫监视。方老太爷,这可是方家历代族长梦寐以求之事啊!’”
(本章完)
………………………………
第287章
厉秋风听到此处,不由摇了摇头。沙夫人道:“厉公子,你也察觉出有什么不对了罢。”
厉秋风道:“我与这庄玉楼有过交往。此人外表老实木讷,却是诡计多端,最擅长借刀杀人。昔年兴献王陵一役,不少江湖好汉都是受到此人诱惑煽动,最后败亡于湖广安陆州。方老太爷能驾驭方氏一族,自是颇有见识、眼光长远之辈,又怎会受此人蛊惑?”
沙夫人叹了一口气,道:“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本名为《平斋文集》的书,是宋朝一个叫洪咨夔的人所写。其中有几句话我还记得:任重道远,无馁则大,无欲则刚。无欲则刚这四个字,不知道难倒了天下多少英雄好汉。族长老太爷常自教诲方氏一族的年轻人,要大家一心为公,不计小利。其实他这个人最为贪心。族中大小事情,全由他和他那一房的人说的算,其它各房的族人类同奴隶。像我们这些女子,在他眼中更是猪狗不如,只不过是他用来结交权贵的工具罢了。他的欲望太多、太大,所以才会上了别人的当,害得方家险些灭族……”
“灭族?”慕容丹砚颤声说道,“难道姐姐您的家族已经……”
她没敢再说下去。沙夫人却是苦笑了一声,道:“方家虽然没有灭族,下场却也是凄惨无比。那庄玉楼说完之后,族长老太爷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大伯伯登时站起身来,对庄玉楼说道:‘还请庄大人示下。’四伯伯也在一边连连点头。那庄玉楼微微一笑,道:‘方老太爷,我知道方家暗地里养着一群死士,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久经训练,视死如归。现在也应该是让他们出力的时候了。请方老太爷派出方家得力的高手,带同这批死士,会同各帮派的英雄好汉,齐赴湖广安陆州,为朝廷出力。’
“其时我伏在祠堂屋顶,连大气也不敢出。听得那庄玉楼说方家养着一批死士,心下不由一惊,暗想我方家虽然全族上下都懂武功,却向来不与外人有什么争端。至于什么死士之类,这大宅子中除了这间祠堂之外,每栋屋子我都去过,却从来没有见过可疑之人。
“我正思忖之间,却听族长老太爷苦笑一声,道:‘方家百余年来,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只求苟活于世间,历代族长忧心仲仲,生怕有灭族之祸,这才暗地里有所准备。想不到自以为行事周密,竟然还是事事都在朝廷掌握之中。’
“我听得族长老太爷自承其事,心下大惊。却听那庄玉楼笑道:‘方老太爷尽可以放心。朝廷若是想灭了方氏,岂容方家诸人留至今日?我可以再向方老太爷透露些消息,自太祖开国至今,从京官至地方官员,无一人不受朝廷监视。至于江湖中的名门大派、世家贵族,都有锦衣卫的探子。方家虽然是同族聚居,嘿嘿,却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方老太爷,只要这次安陆州的差事办得好了,您这两位长孙都可以做官。到了那时,大家都是官场中人,互相照应,方氏一族再也不必担心朝廷猜忌,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他话音方落,只听大伯伯对族长老太爷说道:‘爷爷,庄大人说得不错,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这百十年来,方家东躲西藏,仍然担惊受怕。江西方家全族覆亡,便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大伯伯说完之后,祠堂内再无人说话,静得吓人。过了良久,却听族长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既是如此,老朽便听从徐公公和庄大人的号令。’那庄玉楼拍手笑道:‘方老爷子果然爽快。我还要到衡山走一遭,随后返回京城,将这些事情禀报给徐公公。方老太爷若是有急事,尽可以派可靠之人到京城万安茶坊,只说找一位高大官人办事,那老板便会带你们去见东厂主事之人。’
“我听得几人又在祠堂中密议了半天,那庄玉楼和瘦子这才告辞离去。大伯伯和四伯伯送两人离开,族长老太爷一个人留在祠堂中。我从瓦片的缝隙望下去,只见他端坐在椅子上,神色阴晴不定,显然正在想着心事。
“过了老半天,大伯伯和四伯伯悄悄回到祠堂。大伯伯对族长老太爷说道:‘爷爷,姓庄的已经走了。’族长老太爷哼了一声,道:‘徐太监这是要咱们去给他卖命,给咱们画了一个大饼。这个死太监,还真把咱们当小孩子耍!’大伯伯嘿嘿一笑,道:‘爷爷,方才我演得还像那么一回事罢?’族长老太爷道:‘这庄玉楼极为狡诈,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头,已经派人查过他的底细。你方才那般说话,这个小子定然不疑有他,还以为你和老四利禄熏心,一心想为朝廷出力,搏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我伏在屋顶,心中疑云大起。想不到族长老太爷竟然心计如此深沉,在那庄玉楼面前大耍花枪。只是族长老太爷一向谨慎,为何在东厂的人面前做手脚?我正思忖之时,只听四伯伯说道:‘爷爷,下一步咱们应该怎么走?’族长老太爷道:‘咱们的宝,可不能都押在东厂身上。,锦衣卫那边也不能放松。六房那个丫头给马家公子续弦,总算没有坏了咱们两家的交情。我已经派人去了京城马家,三天前刚刚带话回来。马家说了,若是藩王得势,必然会重用藩邸旧人,到时现在掌握东厂和锦衣卫大权的官员必定失势,是以东厂主事太监和锦衣卫北镇抚司都要力保当今皇上。只不过东厂和锦衣卫却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一些下级官员和低级太监为了出头,已经与各地的藩王私下结交,只盼这些藩王能够登上帝位,他们便可以摇身一变,加官晋爵。安陆州这件事,咱们是非去不可了。’
“族长老太爷说完之后,大伯伯道:‘爷爷,咱们训练出来的死士不过三十余人,这些人是咱们最后的倚靠,若是尽数派到安陆州,一旦有失,方家必定元气大伤,到时……’
“他话音未落,族长老太爷便冲他摆了摆手,道:‘这个倒不必担心。姓庄的小子虽然打探出咱们养了死士,却并不知道这些人是谁。阖族之中,只有我和你们二人知道这三十多人的名单。藏在方家的探子虽然知道咱们阴养死士,却不晓得这些人都是谁。我早就有所准备,在族中已经选好了三十人,让他们代替死士,前往安陆州办差。若是事情办得好了,咱们自然是坐收渔翁之利。若是差事办砸了,咱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我听族长老太爷如此一说,心中暗想:老太爷果然诡计多端。那庄玉楼以为能将老太爷玩弄于股掌之上,却没有想到老太爷棋高一着,竟然早有准备。接着大伯伯说道:‘只是派这些人族人去,他们不会起疑罢?’族长老太爷冷笑道:‘不会。这些人虽然都是其它各房的族人,但是只要答应给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不会起疑。’
“我听到他们爷孙三人商议要派出去办事的族人的名单,一连说了二十九人,没有一人是族长老太爷这一房的。最后四伯伯说:‘这带头之人,须得选一个稳重的才好。’族长老太爷微微一笑,道:‘我早就选好了人。六房的方郁,做事稳重,武功也不错,让他带头最好不过。’
“我心下大震,方郁便是我爹爹的名字,想不到族长老太爷竟然算计到他身上。只听大伯伯说道:‘爷爷,方郁的大女儿给马家公子续弦,若是方郁有失,只怕那个丫头会在马家公子面前搬弄是非,到时对咱们方家与马家的关系恐怕有所不利。’
“族长老太爷摇头说道:‘你考虑的也忒浅了些。他那个大丫头性子倔强,我听其它几房暗中议论,咱们当初要这丫头给马公子续弦时,她便有心抗拒,只不过被方郁劝住了。现在生米做成了熟饭,这丫头也不无奈何。只不过她最听方郁的话,一旦方郁有所图谋,她便是方郁的强援,咱们爷孙可不得不防。’”
沙夫人说到此处,凄然一笑,道:“这就是我的族长老太爷和伯伯们,连同族的血亲都算计,方氏不亡,天理不容!”
(本章完)
………………………………
第288章
厉秋风、慕容丹砚和萧展鹏听沙夫人述说往事,却也被方家老太爷如此心计所震慑,一时之间都说不出话来。
沙夫人接着说道:“族长老太爷道:‘我生了四个儿子,你们的三叔和四叔早亡,没有留下子嗣。你大伯却是一个蠢才,生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争气的。你们的爹爹最像我,从小便机智过人,武功也高。只不过那年外出办事,受仇人暗算,身受重伤,虽然逃回方家,最后还是不治身亡。不过天可怜见,他留下你们二人,个个精明强干,我甚是喜欢。方家下一任族长,必然会是你们二人中的一个……’
“族长老太爷说到此处,四伯伯在一边说道:‘大哥精明强干,最像爷爷,族长当然要由大哥来做。我当忠心辅佐大哥,尽心竭力,重振方家!’四伯伯如此一说,大伯伯却也谦逊了几句,只不过他的神情却是志得意满,哪有半分谦让之意。族长老太爷说道:‘话虽如此说,只怕其它各房人不服气。若是各房都对咱们长房臣服,便也不会有人暗地里为锦衣卫办事了。’
“族长老太爷说到此处,大伯伯皱了皱眉头,道:‘爷爷,孙儿有一事不解,是以斗胆向爷爷进言……’他话音未落,族长老太爷微微一笑,道:‘你是想问,我为何不将族中那几个叛徒除掉罢?’
“族长老太爷此言一出,我心下大惊,不知道他们说的叛徒是谁。大伯伯也是面色大变,颤声说道:‘爷爷、您老人家怎么会知道我的心事?’族长老太爷道:‘你们两个猴崽子,想什么事情,还能逃过我的眼睛?当日你们查出那几个给锦衣卫做事的白眼狼时,便请求我允许你们将他们除掉,我没有答允,你二人便颇为不解。只是你们想想,咱们族中有几名锦衣卫的密探,只须咱们小心应付,却也不是什么坏事。’
“族长老太爷说到这里,我心下颇为不解,大伯伯和四伯伯也是一脸疑惑,都不知道族长老太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沙夫人说到此处,对厉秋风说道:“厉公子,这其中的关节,想来你会明白罢?”
厉秋风道:“方老太爷确是了得,为保方氏一族,竟然出此险招。他之所以不将族人中的锦衣卫密探除掉,便是要将这密探留在身边,把他故布的疑阵传给锦衣卫,使得锦衣卫看到的方家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些方老太爷故意让锦衣卫知道的消息。这些消息报到京城锦衣卫北镇抚司,他们看到的都是方家老老实实、隐居世外的情形,朝廷自然不会对方家有所怀疑。”
沙夫人微微一笑,道:“厉公子说的不错。当日族长老太爷也是这样对大伯伯和四伯伯说的。两人听了也是恍然大悟,对族长老太爷的心机佩服不已。却听族长老太爷说道:‘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