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刀倾情-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震中嘿嘿一笑,双臂一震,“呼”的一声响,无数雨点被他衣袖的劲风激飞,击打在墙壁和柱子上,发出噼噼啪啪的撞击声。

    “碎阳手!”

    冷铁心悚然动容。阳震中出身南少林,后又修习密宗“碎阳手”神功,内力之强,不在当世任何一位绝顶高手之下。冷铁心虽久居青海,晓得阳震中的名头,但自恃出道以来从无败绩,倒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此时见阳震中武功如此了得,心下不由一凛。

    “青海派剑法独步西北,定有独到之处,阳某便来领教冷先生的绝世武功,你出手罢。”阳震中边说边将双手又笼在大袖之中,竟似未将冷铁心放在眼中。

    冷铁心哼了一声,长剑斜斜指向阳震中,身子却是动也不动。

    厉秋风知道两大高手决战在即,不由得向后退了几步。

    大雨初停,檐间雨水簌簌而落。

    阳震中似笑非笑,仍自不动。冷铁心却是面色凝重,长剑似乎微微有些颤抖。

    便在此时,“喀喇”一声大响,御书房的长窗已自被震得飞了出去,一道剑光如娇龙在空,疾向阳震中后心刺到。

    厉秋风和阳震中都没料到,御书房中竟然还藏了一人。


………………………………

第772章 

    大雨如注。

    厉秋风站在雨中,却是动也不动。他知道,只要他稍稍一动,隐伏在大殿屋檐上的那个神秘人物定然会出手。

    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是这人的对手。

    夜已三更,皇宫大内虽是高手如云,此刻站在雨中的却只有厉秋风一个人。

    他不动,屋檐上那人亦不动。

    便在此时,一道闪电蓦然间划破漆黑的夜空,只在这一瞬间,厉秋风看到屋檐上赫然站着一个黑衣人。苍白的脸,雪白的剑。

    闪电过后,厉秋风眼前又是一片黑暗,但是他知道,黑衣人已出剑。

    狂风暴雨中,一丝阴寒的剑气正向他眉心逼了过来。

    厉秋风跃起,出刀。

    “铮”的一声厉响,刀剑相交,几滴雨点被黑衣人的剑气激飞,正射在厉秋风的脸上,火辣辣的极不好受。更要命的是黑衣人这一剑震得厉秋风右臂酸痛惊心,他苦练二十年的玄虚刀法竟然不堪一击。

    雨声。

    厉秋风将长刀横在胸前,侧耳倾听。他猜不透黑衣人为何要到这里来。大凡武林高手入宫,要么是行刺皇帝,要么是劫夺财宝。不过这里既不是皇帝的寝宫,更不是内务府藏宝之处,只不过是皇帝的御书房罢了。正因为如此,每夜当值的也只有一名大内侍卫。

    厉秋风无法出声示警,他知道,在狂风暴雨中,他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丝”的一声轻响,雨声虽大,却掩不住剑刃破空之声。厉秋风心下一凛,虎吼一声,长刀反切。

    长刀没入风雨之中,如同切入一团棉花。厉秋风一怔,便在此时,又是一道闪电划过,那黑衣人赫然站在他身前三尺之处,右手长剑正自缓缓向他咽喉刺来。而他的长刀竟然被黑衣人左臂的大袖裹住。

    厉秋风撒手弃刀,身子如箭般向后飞去。“砰”的一声,后心撞在御书房外长廊中的一根大柱子上。这一撞力道好大,厉秋风胸口一疼,喉间发甜,险些吐出一口血。

    雨声更大。厉秋风眼前似有一点寒光,他知道,那不是闪电,而是黑衣人的剑光。

    厉秋风闭目待死。

    “喀”的一声轻响,他的身子被人轻轻一扯,不由得向右歪了几分。但是这几分的偏离却救了他的命。黑衣人的长剑贴着他的咽喉刺入柱子中,阴寒的剑气激得他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阁下夜入大内,是为了何事?”

    雨声虽大,仍掩不住这人的声音。

    厉秋风知道自己有救了。来的这人便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锦衣卫指挥使阳震中。厉秋风知道,阳震中的武功胜自己何止十倍,那神秘的黑衣人武功虽高,但较之于阳震中,仍然要逊一筹。

    夜色漆黑,大雨如注。三人无法看清彼此模样,却都不敢大意。

    闪电。

    厉秋风蓦然惊觉,黑衣人站在柱子之前,右手长剑已刺入柱子之中,只是阳震中突然出现,黑衣人不敢撤剑出声,只得如僵尸一般凝立不动。

    一身青袍的阳震中立在厉秋风身侧,双手笼在袖中,似笑非笑地看着那黑衣人。

    闪电只是瞬间之事,随即便是漆黑的夜幕。

    “青海夺命三剑客,你是燕独飞,还是冷铁心?”

    阳震中冷冷地问道。青海派偏居中原之外,武功诡异,行踪诡异,向来为中原武林所不容。只是青海派中高手甚多,尤以“夺命三剑客”最为杰出。这三人是青海派掌门人石云宗的亲传弟子,大弟子乔思南已失踪多年,据传已死在西域,只有燕独飞和冷铁心两人还不时在江湖中出现。厉秋风自然晓得这两人的名头,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夜入大内。

    雨势稍缓,风声已歇,隐约已可见到人影。

    “冷铁心。你,阳震中?”

    黑衣人一字一句地说道。阳震中哈哈一笑,道:“不错。阳震中便是区区在下。冷大剑客名动青海,何苦要到北京来趟浑水?你是成名剑客,阳某不想与你为难。你这便出宫去罢,阳某只当没看见。”

    “不能。”

    冷铁心这两个字说得斩钉截铁,慢慢将长剑从柱子中拔了出来。他这一剑入木三寸,虽是不深,却足以要人的性命,此人出剑当真是既准又狠。厉秋风心中一凉,知道若不是阳震中出手相救,十个厉秋风也避不开这一剑。

    “既然你不想走,阳某便要将你留下了。”

    阳震中嘿嘿一笑,双臂一震,“呼”的一声响,无数雨点被他衣袖的劲风激飞,击打在墙壁和柱子上,发出噼噼啪啪的撞击声。

    “碎阳手!”

    冷铁心悚然动容。阳震中出身南少林,后又修习密宗“碎阳手”神功,内力之强,不在当世任何一位绝顶高手之下。冷铁心虽久居青海,晓得阳震中的名头,但自恃出道以来从无败绩,倒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此时见阳震中武功如此了得,心下不由一凛。

    “青海派剑法独步西北,定有独到之处,阳某便来领教冷先生的绝世武功,你出手罢。”阳震中边说边将双手又笼在大袖之中,竟似未将冷铁心放在眼中。

    冷铁心哼了一声,长剑斜斜指向阳震中,身子却是动也不动。

    厉秋风知道两大高手决战在即,不由得向后退了几步。

    大雨初停,檐间雨水簌簌而落。

    阳震中似笑非笑,仍自不动。冷铁心却是面色凝重,长剑似乎微微有些颤抖。

    便在此时,“喀喇”一声大响,御书房的长窗已自被震得飞了出去,一道剑光如娇龙在空,疾向阳震中后心刺到。

    厉秋风和阳震中都没料到,御书房中竟然还藏了一人。

    (本章完)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 热度网文 或rdww444 等你来撩~


………………………………

第773章 

    大雨如注。

    厉秋风站在雨中,却是动也不动。他知道,只要他稍稍一动,隐伏在大殿屋檐上的那个神秘人物定然会出手。

    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是这人的对手。

    夜已三更,皇宫大内虽是高手如云,此刻站在雨中的却只有厉秋风一个人。

    他不动,屋檐上那人亦不动。

    便在此时,一道闪电蓦然间划破漆黑的夜空,只在这一瞬间,厉秋风看到屋檐上赫然站着一个黑衣人。苍白的脸,雪白的剑。

    闪电过后,厉秋风眼前又是一片黑暗,但是他知道,黑衣人已出剑。

    狂风暴雨中,一丝阴寒的剑气正向他眉心逼了过来。

    厉秋风跃起,出刀。

    “铮”的一声厉响,刀剑相交,几滴雨点被黑衣人的剑气激飞,正射在厉秋风的脸上,火辣辣的极不好受。更要命的是黑衣人这一剑震得厉秋风右臂酸痛惊心,他苦练二十年的玄虚刀法竟然不堪一击。

    雨声。

    厉秋风将长刀横在胸前,侧耳倾听。他猜不透黑衣人为何要到这里来。大凡武林高手入宫,要么是行刺皇帝,要么是劫夺财宝。不过这里既不是皇帝的寝宫,更不是内务府藏宝之处,只不过是皇帝的御书房罢了。正因为如此,每夜当值的也只有一名大内侍卫。

    厉秋风无法出声示警,他知道,在狂风暴雨中,他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丝”的一声轻响,雨声虽大,却掩不住剑刃破空之声。厉秋风心下一凛,虎吼一声,长刀反切。

    长刀没入风雨之中,如同切入一团棉花。厉秋风一怔,便在此时,又是一道闪电划过,那黑衣人赫然站在他身前三尺之处,右手长剑正自缓缓向他咽喉刺来。而他的长刀竟然被黑衣人左臂的大袖裹住。

    厉秋风撒手弃刀,身子如箭般向后飞去。“砰”的一声,后心撞在御书房外长廊中的一根大柱子上。这一撞力道好大,厉秋风胸口一疼,喉间发甜,险些吐出一口血。

    雨声更大。厉秋风眼前似有一点寒光,他知道,那不是闪电,而是黑衣人的剑光。

    厉秋风闭目待死。

    “喀”的一声轻响,他的身子被人轻轻一扯,不由得向右歪了几分。但是这几分的偏离却救了他的命。黑衣人的长剑贴着他的咽喉刺入柱子中,阴寒的剑气激得他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阁下夜入大内,是为了何事?”

    雨声虽大,仍掩不住这人的声音。

    厉秋风知道自己有救了。来的这人便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锦衣卫指挥使阳震中。厉秋风知道,阳震中的武功胜自己何止十倍,那神秘的黑衣人武功虽高,但较之于阳震中,仍然要逊一筹。

    夜色漆黑,大雨如注。三人无法看清彼此模样,却都不敢大意。

    闪电。

    厉秋风蓦然惊觉,黑衣人站在柱子之前,右手长剑已刺入柱子之中,只是阳震中突然出现,黑衣人不敢撤剑出声,只得如僵尸一般凝立不动。

    一身青袍的阳震中立在厉秋风身侧,双手笼在袖中,似笑非笑地看着那黑衣人。

    闪电只是瞬间之事,随即便是漆黑的夜幕。

    “青海夺命三剑客,你是燕独飞,还是冷铁心?”

    阳震中冷冷地问道。青海派偏居中原之外,武功诡异,行踪诡异,向来为中原武林所不容。只是青海派中高手甚多,尤以“夺命三剑客”最为杰出。这三人是青海派掌门人石云宗的亲传弟子,大弟子乔思南已失踪多年,据传已死在西域,只有燕独飞和冷铁心两人还不时在江湖中出现。厉秋风自然晓得这两人的名头,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夜入大内。

    雨势稍缓,风声已歇,隐约已可见到人影。

    “冷铁心。你,阳震中?”

    黑衣人一字一句地说道。阳震中哈哈一笑,道:“不错。阳震中便是区区在下。冷大剑客名动青海,何苦要到北京来趟浑水?你是成名剑客,阳某不想与你为难。你这便出宫去罢,阳某只当没看见。”

    “不能。”

    冷铁心这两个字说得斩钉截铁,慢慢将长剑从柱子中拔了出来。他这一剑入木三寸,虽是不深,却足以要人的性命,此人出剑当真是既准又狠。厉秋风心中一凉,知道若不是阳震中出手相救,十个厉秋风也避不开这一剑。

    “既然你不想走,阳某便要将你留下了。”

    阳震中嘿嘿一笑,双臂一震,“呼”的一声响,无数雨点被他衣袖的劲风激飞,击打在墙壁和柱子上,发出噼噼啪啪的撞击声。

    “碎阳手!”

    冷铁心悚然动容。阳震中出身南少林,后又修习密宗“碎阳手”神功,内力之强,不在当世任何一位绝顶高手之下。冷铁心虽久居青海,晓得阳震中的名头,但自恃出道以来从无败绩,倒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此时见阳震中武功如此了得,心下不由一凛。

    “青海派剑法独步西北,定有独到之处,阳某便来领教冷先生的绝世武功,你出手罢。”阳震中边说边将双手又笼在大袖之中,竟似未将冷铁心放在眼中。

    冷铁心哼了一声,长剑斜斜指向阳震中,身子却是动也不动。

    厉秋风知道两大高手决战在即,不由得向后退了几步。

    大雨初停,檐间雨水簌簌而落。

    阳震中似笑非笑,仍自不动。冷铁心却是面色凝重,长剑似乎微微有些颤抖。

    便在此时,“喀喇”一声大响,御书房的长窗已自被震得飞了出去,一道剑光如娇龙在空,疾向阳震中后心刺到。

    厉秋风和阳震中都没料到,御书房中竟然还藏了一人。


………………………………

第774章 

    厉秋风暗想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所谓“神迹”虽然大半靠不住,不过若论起事情的本源,多少还能有一些真事影子。河南原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修武县城又是河南重镇洛阳城北面的门户所在。自古以来,这里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惨烈的大仗。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立,不只与朝廷多有龌龊,而且各节度使之间也是互相攻伐,战乱持续了一百余年。想来当年在修武县城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之极的围城战,使得全城百姓濒临绝境。不过所谓观音菩萨带着十八罗汉下凡拯救百姓,自然是后人添油加醋的附会之说罢了。

    两人谈谈讲讲,不多时已到了城隍庙门前。只见庙前好大一块空地,足能容纳万人。城隍庙坐背朝南,紧靠着城墙。厉秋风向庙门望去,只见庙门雕梁画栋,高一丈五尺有余,两侧各自开了一道角门。围墙通体高丈许,外刷白粉,顶端铺着黑瓦。而正门则涂以五颜六色,看上去极为华丽。

    厉秋风四处张望,口中说道:“这城隍庙如此华丽,怎么如此冷清,一个人都没有?”

    尹捕头苦笑了一声,道:“这里平日里甚是热闹,只不过若是义民聚集之日,寻常百姓便不会到这里来,免得惹上麻烦。眼下这里鬼影都没有一个,想来那些地痞无赖已到了不少,此时都在庙里聚齐,自然没有百姓敢来上香了。”

    厉秋风道:“我瞧着黄知县是一个颇为精明的人物,难道他不晓得将这些人聚集起来的坏处么?”

    尹捕头摇了摇头,口中说道:“知县大人是一个好官,在咱们修武县做了十几年知县,可以称得上公正廉明。听说他每年在吏部的考评都是优等,河南巡抚衙门数次想要提升他的官职。每次听到消息,咱们修武县的百姓都会选出三老,恳请将黄知县留下。不过这都是外间的传说,不知道是真是假。所谓‘义民’之弊端,以黄知县之精明,岂有不知之理?不过奇就奇在这里,那个张师爷明明是一个混帐王八蛋,可是黄知县待他却是极好,虽不能说是言听计从,对他却连重话都不说一句。张师爷利用义民来搜括银两,黄知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教咱们好生奇怪。在县衙门之中,若论本事,冯师爷的才能胜张师爷何止十倍,可是偏偏由张师爷做了知县大人的书案师爷,成了他的亲信。知县大人待冯师爷虽然也不错,可是大事上却只听张师爷的主意。”

    尹捕头说到这里,眼看四周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厉秋风说道:“咱听说过一件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是知县大人未中举之前,家境贫寒,连赴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这位张师爷是知县大人的同乡,家财万贯。不过张师爷家境虽然巨富,与知县大人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两人私交甚好。某一日张师爷问其父张老太爷,世间什么生意,获利能得十倍。张老太爷答道,蜀锦和江南丝绸天下闻名,只不过蜀中遥远,道路险峻,江南与北方则隔着长江黄河,要将这两地的丝绸运往北方,极为不易。是以若有人能找出一条妥当之路,将蜀中和江南的丝绸贩运到北方,获利何止十倍?张师爷又问,若是想获利百倍,应当做什么生意?张老太爷说,贩卖私盐,可得暴利。自沿海各省将私盐贩卖至内地,获利可达百倍。张师爷又问,若想获利千倍万倍,又当如何?张老太爷哈哈大笑,对张师爷说道,世间获得千倍万倍暴利的生意,便是出仕做官。

    “张师爷听了老太爷的话,思忖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便将宝压到了黄知县的身上。他拿了银两,资助黄知县进京赶考。最后黄知县高中状元,点了翰林,外放做官。为了报答张师爷的恩情,便请了他做自己的师爷。是以虽然知道张师爷贪婪,只要他不是做得太过份,知县大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厉秋风见尹捕头说得唾沫横飞,心下暗想,这明明是当年吕不韦与其父私议是否应相助秦异人重返秦国的翻版,想来这些都是修武县百姓私下里添油加醋的传说罢了,压根靠不住。黄知县虽然是科甲正途出身,不过这么多年只是做到知县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当年又怎么会高中状元、点了翰林?可见民间私议,大半都靠不住。只不过厉秋风也懒得和尹捕头说这些事情,见他说得兴起,只是微微一笑,却并不揭破。

    两人谈话之时,已自到了城隍庙大门前。尹捕头伸手推开庙门,只听得庙内人声鼎沸,甚是热闹。两人走进院子,却见院子中已聚了七八十人,正自分做数伙,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待见到尹捕头走了进来,这些人立时住口不说,院子中刹那间便安静了下来。

    尹捕头收起了在厉秋风面前那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走到众人面前,双手叉腰,嘿嘿一笑,口中说道:“怎么见了我就不说话了,难道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不成?”

    却见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对尹捕头一拱手,笑道:“咱们哪有事情敢瞒着尹捕头,不过是聚在一起说笑罢了。见尹捕头到了,大伙儿便住口不说,恭聆尹捕头教诲。”

    厉秋风站在尹捕头身后,见到说话这人,立时认出他便是曾经有过数面之缘的万从云。知道这人是修武县城的风云人物,人称万二爷而不名之。随后厉秋风又扫视了一圈众人,赫然看到梅大力等人也挤在人群中。厉秋风心下又好气又好笑,暗想果然如尹捕头所说,修武县这些所谓的“义民”,确实都是些地痞无赖,本领低微不说,却又极为狡诈。黄知县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县城治安,只怕适得其反,非闹出事端不可。

    尹捕头笑道:“老万,你这是拿我寻开心了。我这小小捕头,怎么敢教诲各位?不过今日一早,黄知县发下话来,请了一位有大本领的侠士,来做各位的统领。”

    尹捕头说到这里,转身对厉秋风道:“厉大侠,过来各位见见面罢。”

    厉秋风上前两步,站到众人面前,双手抱拳,口中说道:“在下厉秋风,见过各位好汉。”

    厉秋风虽然与尹捕头一前一后走入城隍庙中,只不过像万从云、梅大力这些市井小人,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大烧热灶。见尹捕头到了,心思都放在尹捕头身上,又哪里会去理会厉秋风?此时听尹捕头说厉秋风是黄知县任命的义民统领,立时一个个念头急转,想着如何大拍厉秋风马屁。只不过待众人看清了厉秋风的面容,立时一个个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黄旭出走之后,黄知县曾经召集义民协助公差寻找黄旭。万从云等人与厉秋风、司徒桥还在王庙村村口打过一架,结果这些人在厉秋风手下吃了大亏。其后云台山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被人一把火烧成了一片白地,锦衣卫下令修武县派出公差前往云台山协助办案。黄知县又将万从云等人召集起来,随同尹捕头等同往云台山办差。只不过到了云台山之后,锦衣卫、河南巡抚衙门、洛阳知府衙门的要员都在山上,修武县的捕快和万从云等所谓的义民自然入不了这些大官的法眼,便被打发到云台山脚下,负责盘查嫌疑人物。恰好厉秋风和司徒桥经过山下,与万从云等人又朝了面。经过这两次事情,万从云等人都知道厉秋风是一个极难惹的大高手,此时见到此人竟然做了义民首领,登时吓得目瞪口呆。

    厉秋风见万从云等人的神情,知道众人心下惊惧,是以微微一笑,口中说道:“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厉某与各位倒真得算是有缘。不过此次是奉了知县大人之命,要与各位齐心合力,维持本县治安。厉某初来乍到,还请各位好汉多多关照。”

    万从云是小人堆里的班头,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在这些所谓“义民”之中,他心思转得最快。厉秋风话音方落,万从云一脸谄媚,抢前几步走到厉秋风面前,一揖到地,口中说道:“小人万从云,见过厉统领。”

    厉秋风右手虚抬,口中说道:“万二爷何必行此大礼,在下可承受不起。”

    万从云站直了身子,陪着笑脸说道:“厉统领这话可说笑了。在厉统领面前,小人只是一介草民,‘二爷’二字,只不过是乡亲百姓叫着玩儿的,厉统领千万不要提这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