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转念又想,聂老太爷巴不得锦衣卫插手,徐承宗却一心要让锦衣卫袖手旁观。这两伙人都盼着自己能够替他们与锦衣卫搭上话,却不晓得自己压根见不到锦衣卫的人影。不过这样倒好,自己便有了周旋的余地。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只道自己一番话震住了此人,心下不免有些得意。暗想这小子年纪轻轻便做了锦衣卫的百户,不过毕竟见识浅薄,只能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眼下徐家已除,只待利用倭寇除掉陆、赵、杜三家,聂家便可光明正大地走出封门村。到了那时,凭借聂家子弟的才学,还有千阴洞中的金银珠宝,聂家的杰出人物不只可以坐上督抚的位子,就算做到内阁阁老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己虽然年纪已老,不过能够看到聂家名震天下,却也不枉此生了。
聂老太爷想到这里,只觉得通体舒泰,不由打了一个哈哈,对厉秋风道:“老朽知道许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咱们与倭寇先打一个你死我活,再由锦衣卫出面收拾残局。咱们聂、陆、赵、杜四家虽然都是山野草民,不过对朝廷十分忠心。消灭倭寇,原本就是咱们应尽之责。许大人说咱们四家高手如云,那是给咱们脸上贴金了。不过四家凑在一处,也有千八百号人,要对付倭寇,却也并非难事。厉大人若是见到许大人,请他尽可以放心。咱们一定竭尽全力,斩杀倭寇,为朝廷立功。只要许大人带人给咱们站脚助威,老朽便已经感激不尽。”
厉秋风见聂老太爷如此精明,心下倒也佩服,拱手说道:“聂老太爷不愧是四家之首,有如此见识,实在令人叹服。”
聂老太爷摇了摇头,道:“厉大人说得哪里话来,老朽胡言乱语罢了,倒叫厉大人见笑了。厉大人既然要出门,咱们就不碍着大人了。中午老朽备了一桌酒席,请了洛阳知府韩大人,修武县知县黄大人。若是厉大人无事,不妨也赏老朽一个面子,和几位大人喝上几杯,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
第999章
厉秋风听说聂老太爷要请客,请的又是黄崇和韩去思,心下暗想,聂家耗费如此心血,甘冒奇险,想要借用倭寇之力,消灭陆、赵、杜三家。正所谓宴无好宴,聂老太爷这杯酒可不好喝。是以他沉吟片刻,这才开口说道:“我这次奉命办差,并没有知会河南巡抚衙门,洛阳知府衙门和修武县知县衙门。若是与韩大人、黄大人等各位大人把酒言欢,未免有些尴尬。聂老太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待我办完差后,再与聂老太爷和各位大人喝上一杯,却也不迟。”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不打扰厉大人了。老朽告退,请大人见谅。”
聂老太爷说完之后,向着厉秋风拱了拱手,便即转身离去。聂定南跟在聂老太爷身后,两人一前一后,直向角门走去。
此时天空已朦朦亮了,院子中最后几盏灯笼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先后熄灭了。厉秋风虽然已打定了主意要留在城隍庙中,但是方才已经说了要到外面走走,自然不能马上回转厢房之中。是以他见聂老太爷和聂定南走进了后院,自己转身出了庙门,信步向西走去。
只是他刚刚走出不远,却见迎面一群人急三火四地赶了过来。待这伙人走到他面前,厉秋风不由一怔,却见对面为首那人正是万从云。万从云也认出了厉秋风,先是面露惊讶之色,随即一脸堆笑地迎上前来,口中说道:“厉大人,咱们正要到城隍庙去找您,想不到在这里居然遇见了您老人家。”
万从云说完之后,恭恭敬敬地单膝跪地,给厉秋风施了一个大礼。万从云这一跪拜,身后十几名徒弟也纷纷跪了下去。有两三个粗鲁之辈,不晓得礼数,只是见到师父和一众师兄弟跪了下去,两人竟然双膝跪倒,“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
厉秋风听万从云不再称呼自己为“厉统领”,而是叫自己“厉大人”,知道这人认准了自己是京城来的大官,这才会行此大礼。他急忙抢上两步,将万从云从地上扶了起来,口中说道:“老兄何必如此多礼?咱们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如此多礼,倒显得生分了。”
万从云被厉秋风扶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说道:“小人哪敢和大人平辈论交?能替大人办事,是小人前世修来的福气,大人万万不可折杀小人。”
厉秋风懒得再与他掰扯这些小事,知道万从云若是吹捧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是以急忙抢着问道:“天还没亮,老兄就要找我,难道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万从云这才想起了自己赶来的目的,一拍大腿,口中说道:“是是,小人险些忘了正事。厉大人,昨天晚上,梅大力这个王八蛋有几个徒弟不见了,他带人找了一夜,才在马家巷中找到了这几个人。听说这几个人被人打得鼻青脸肿,连他们的老娘都认不出来。老梅这人心胸最是狭窄,最爱迁怒于人。若是换作往日,他一定会怀疑是小人和巴玉岩做了手脚。可是这次他徒弟吃了这样大的亏,老梅竟然没有来找小人生事,当真让人想不通。”
厉秋风知道徐承宗昨晚点倒了梅大力的徒弟,听万从云说这几人已经获救,倒放下了心。万从云说完之后,厉秋风道:“你来找我,便是为了这件事吗?”
万从云摇了摇头,道:“还有一件事,只怕要比此事重要的多。小人听从厉大人吩咐,派人监视住在城北那伙人。与前几日啸聚于城北的那些江湖人物不同,这些人住下之后,极少出门,行踪颇为诡秘。但是就在昨天下午,小人的徒弟们发现这些人突然开始活动起来。他们不但彼此串起了门子,而且有些人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刀剑兵器,不知道有什么图谋。“
厉秋风知道聂、陆、赵、杜四家的首脑住在城隍庙中,其余子弟则聚居在城北。聂老太爷驭下极严,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一定约束四家子弟不得飞扬跋扈。若是城北的四家子弟毫无顾忌的拿出了刀剑,毫无疑问是聂老太爷下了命令。也就是说,聂老太爷已经知道倭寇即将大举来攻,这才要四家子弟做好准备。只不过聂老太爷不知道倭寇和徐承宗已然商议妥当,要在花灯节前一日动手。如此一来,聂老太爷虽然有所防备,只怕也要被倭寇打一个措手不及。
万从云见厉秋风脸色凝重,只道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十分重要,心下不由得意起来,接着说道:“厉大人尽可以放心,小人派了五六个精明的徒弟,死死盯着城北那些家伙。只要这些家伙有什么不法之事,他们立时便会前来禀告。到了那时,大人若是想将那些人拿了,尽可以给衙门发去贴子,料想黄崇等人也不敢违拗了大人的命令。”
万从云瞧着厉秋风的作派,还有韩去思对厉秋风的态度,已然知道此人大有来头。既然洛阳知府韩去思在厉秋风面前都不敢嚣张,黄崇不过是修武县知县,自然更加不敢得罪厉秋风。是以他一改此前的态度,原本口口声声的“知县大人”终于在他口中变成了“黄崇”。
厉秋风这才回过神来,对万从云道:“老兄办事得力,这份功劳可不小。”
他说完之后,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足有五两重,递给万从云,口中说道:“这点银子你拿去给弟兄们喝酒,也算聊表我的一点谢意。”
万从云客气了几句,最后还是拿捏着将银子收了。厉秋风道:“老兄立刻回去召集人手,在城隍庙左近待命。不过老兄要牢牢记住,就算城隍庙中出了什么乱子,若无我的命令,你们绝对不要进入城隍庙。老兄要办的事情,就是在城隍庙中出事之时,要将城隍庙左近的百姓尽量带离,免得百姓受了祸害。”
万从云一怔,道:“城隍庙今天会有乱子?这、这怎么可能?明天可就是花灯节了,咱们修武县可从来没有在花灯节前后出过乱子。”
厉秋风道:“未雨绸缪,总没有什么坏处。今年不与往常,洛阳知府、河南按察使这些大人物都到了修武县城,若是有了什么闪失,非出大事不可。老兄是修武县土生土长之人,对修武县城熟悉无比。一旦有事发生,总得出一份力罢?”
万从云连连点头,口中说道:“谨遵大人号令。”
厉秋风道:“你派人去知会梅大力和巴玉岩一声,让他二人也带了徒弟门人,与老兄一起在城隍庙左近待命。此事十万火急,万万不得耽误。”
万从云答应了一声,便即带着徒弟们匆匆走了。厉秋风思忖了片刻,这才信步向前走去。
此时天色已然大亮,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厉秋风一边走一边想着心事,不知不觉之间已走出了两里多地,距离县衙已然不远。他心下一怔,暗想怎么走到了这里?
只是他正想绕过县衙之时,只见尹捕头带着三四名捕快,从衙门中走了出来。
尹捕头一见厉秋风,急忙快步迎上前来,躬身施礼,口中说道:“小人见过大人。”
厉秋风摆了摆手,沉声说道:“尹捕头不必多礼,这么早就带着兄弟们出来巡逻了?”
尹捕头道:“天没亮时,按察司衙门的白师爷就到了县衙,说是按察司衙门的大队人马今日就要到达修武县城,要咱们准备好屋宅饭食。听说这次有四五百名公差捕快赶赴修武县,其中有不少办案的高手。黄大人不敢怠慢,吩咐小人赶紧准备屋宅,安置这些老爷们。免得给这些王八蛋鸡蛋里挑骨头,又找咱们的麻烦。”
………………………………
第1000章
厉秋风已从尹捕头等人口中听说了此事,知道按察使梁欢虽然前几日便到了修武县城,随身也带了一百多名按察司衙门的公人。但是云台山的案子实在太大,而且又有几伙江湖人物在前往云台山的途中遭遇伏击,死了足有二三百人。这等大案极为罕见,是以梁欢出发之后,按察司衙门发出紧急公文,将留守按察司衙门和派驻各地办案的公差捕快全都召集起来,要到修武县城来彻查云台山的案子。只不过厉秋风没有想到这些人到得这么快,倒大大出乎他的意思之外。
尹捕头接着说道:“明日便是花灯节,这几日修武县城来了许多看灯的百姓和做买卖的客商,城里的客栈早就住满了。五六年前,城北闹过瘟疫,死了不少人。瘟疫过后,那一片宅子被百姓视为不祥之地,无人敢住,便荒废了下来。这几年每逢花灯节,很多人便会到城北找个地儿歇脚。眼下城北那片宅子也住满了人。知县大人没有法子,只好让小人再去与城里几家大户商议,让他们再腾出一些宅子,给按察司衙门这些老爷们歇脚。“
厉秋风心想,自己原本担心倭寇来攻之时,城内人手不足。若是按察司衙门这四五百人赶到了城内,倒是能帮上不少忙。只要能顶住倭寇突袭,将倭寇暂时拖住,待刘涌、楚丹阳等人率领各大门派赶到城隍庙,就能够与倭寇放手一战。
念及此处,厉秋风对尹捕头道:“既然如此,尹捕头快去忙罢。等有了空闲,咱们倒不妨喝上几杯。”
尹捕头满脸堆欢,口中说道:“多谢厉大人。待花灯节过后,小人一定略备薄酒,和厉大人一醉方休。”
尹捕头带人离开之后,厉秋风也无心再在街上闲逛,便即折了回去。待他到了城隍庙前,却见庙前空地上已是人来人往,颇为热闹。数十栋小木屋已经开门卖货,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还有几名汉子挑着担子售卖豆腐脑、火烧、麦饼等吃食,热气腾腾的木桶,香气四溢的火烧,吸引了二三十人围在担子旁。
厉秋风心想庙祝和老仆已然躲了出去,不再有人为自己准备早饭。自己不如在庙外吃点东西。今日或许有一场恶战,总不能饿着肚子和倭寇拼命。是以他挤入人群,买了一碗豆腐脑,又要了两个火烧,站在担子旁边狼吞虎咽地吃了,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到庙门前。
只见庙门口已聚集了五六十名香客,正自围着几个人吵吵嚷嚷。而聂定南一脸阴沉,带着十几个人站在石阶之上,一双眼睛不住在人群之中逡巡。待看到厉秋风时,他先是一怔,随即挤出了一丝笑容,皮笑肉不笑地冲着厉秋风点头示意。
厉秋风走上石阶,对聂定南道:“叫你们聂家主事之人到厢房见我。”
聂定南早就对厉秋风看不顺眼,只不过知道此人是锦衣卫百户,却也不敢得罪了他。虽然厉秋风说话之时看都不看他一眼,说话极为无礼,聂定南还是强忍怒气,躬身说道:“是,在下谨遵大人吩咐。”
厉秋风正要推开庙门,忽听石阶下那五六十名香客中有人大声叫嚷道:“凭什么他就可以进,我们却不能进去?!”
厉秋风一怔,转头向石阶下望去,只见众香客一个个满脸愤怒,眼看着就要向石阶上涌来。聂定南身边十几名聂家子弟急忙上前阻拦,双方顿时纠缠在一起。这些香客都是平民百姓,自然不懂武功。那十几名聂家子弟都是练家子,见众香客蜂拥上来,慌乱之下伸手乱推。只听一片惊呼之声,有十几名香客被聂家子弟推倒在地,沿着石阶滚落了下去。
厉秋风见此情形,心下大惊,快步走回到聂定南身边,厉声说道:“快让你的手下住手!这么多人冲上前来,极易踩踏伤人,你难道想闹出人命不成?!”
聂定南见厉秋风对自己下令,虽然心中不服,却也不敢发作,只得强压住心中怒气,对聂家子弟说道:“大家住手,别与这些愚民一般见识。”
十几名聂家子弟齐齐后退,只是仍然拦在聂定南身前,布成了一堵人墙。几名被推倒的香客滚落在石阶之下,摔得鼻青脸肿。更有一人除了摔伤之外,身上还被混乱的人群踩踏了几脚,躺在地上不住呻吟,一时之间竟然爬不起来了。
其余的香客见有人受伤,虽然更为愤怒,却也不敢再向前冲,纷纷退到了石阶下面。只不过心中不服气,一个个握紧拳头,愤愤然地盯着聂定南等人。
厉秋风对聂定南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不许这些香客进庙烧香?!”
聂定南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厉秋风,口中说道:“大人想来是第一次到修武县城来看花灯罢?依照历年的规矩,为防盗贼趁乱作案,花灯节前一日起,便不许香客进庙烧香。至于何时解禁,要听衙门的吩咐……”
厉秋风听出聂定南语含讥讽之意,知道他心下痛恨自己。不过眼下倒不必与此人翻脸,是以冷笑一声,道:“多谢聂先生提醒。不过此事可以和百姓好好说,何必要大动干戈?!”
聂定南道:“是,大人说得对,在下一定谨记。”
厉秋风转身对众香客道:“各位也是初次到修武县城来观灯的吗?”
众香客面面相觑,不少人点了点头。厉秋风道:“衙门有令,花灯节前一日,不得进庙烧香。想来各位赶到修武县城,都是为了看花灯。衙门也是好意,要在花灯节开始之前将城隍庙内打扫干净,装扮一新。各位回去好生歇息,明日是花灯节的正日子,各位赶早来庙里罢。”
众香客听厉秋风如此一说,登时散去了大半。有十几名香客兀自站在当地,冲着厉秋风嚷道:“你们打伤了人,这笔账又怎么算?!”
厉秋风转头对聂定南道:“聂先生,你看此事如何处置?”
聂定南对一名聂家子弟说道:“老九,带着银子没有?”
那名聂家子弟从怀中掏出一把碎银子,口中说道:“身上带着就这么多,若是不够,我再回去取一些来。”
聂定南道:“拿给他们好了,让他们带着伤者去治伤。”
那名聂家弟子虽然心下不大愿意,却也不敢违拗聂定南的意思,只得走下石阶,将碎银子递给香客。这把碎银子足有三两,几名香客原本还想吵闹一番,待看到对方赔偿这么多银子,生怕聂定南食言,是以接过银子之后,立时将伤者从地上扶了起来,一溜烟地走了。
厉秋风见香客已然散去,却也不再理会聂定南等人,自顾自地走进城隍庙。只见偌大一处前院,除了四处立着的高杆和悬挂着的灯笼之外,空荡荡地没有一个人影。寒风吹过,高杆上的灯笼四处摇摆,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听上去令人心悸不已。
厉秋风回到厢房,刚刚坐定,却听院子中脚步声响,有人直奔厢房而来。片刻之后,只听有人轻轻在门上敲了两下,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老朽奉命前来拜见厉大人。”
厉秋风端坐在桌旁,沉声说道:“你进来罢。”
他话音方落,房门已被人推开。只见聂老太爷缓步走了进来。聂定南跟在聂老太爷身后,脸上全然没有了方才在庙门前的嚣张气焰,一脸恭谨站在门边,垂手侍立。
聂老太爷走到厉秋风面前,拱手说道:“厉大人召见老朽,不知道有什么吩咐?”
厉秋风左手虚抬,示意聂老太爷坐下。待聂老太爷坐定之后,厉秋风却没有说话,只是抿着嘴角,脸上现出为难的神情。左手放在桌上,食指和中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嗒嗒”之声。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一刀倾情更新速度最快。
:。:
………………………………
第1001章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如此模样,倒有些疑惑起来。他虽然对厉秋风颇为忌惮,却也并未将他看得有多重。之所以与厉秋风虚与委蛇,只是想利用他引来锦衣卫,助聂家对付倭寇。此时见厉秋风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又沉吟不语,心下登时有些不安起来。
厉秋风、聂老太爷、聂定南三人俱都沉默不语,屋子中除了厉秋风手指在桌子上偶尔弹动时发出的“嗒嗒”之声外,便是一片死寂。
过了半晌,聂老太爷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道:“厉大人,你将老朽找来,又不说话,老朽心下十分不安。厉大人能否给老朽一个明示,也好让老朽安心?”
厉秋风见聂老太爷已然沉不住气,正中下怀。他看了聂老太爷一眼,沉声说道:“实不相瞒,厉某一早出去,是依照约定,去见许大人派来的人。”
聂老太爷心想早知道你小子一早出门另有要事,却胡说什么要去看雪景,真把老子当成小孩子耍弄不成?只不过他心下虽然这样想,脸上却故意装出一副惊讶的神情,道:“厉大人果然了得,将老朽都瞒过去了。”
他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片刻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许大人有什么话说?”
厉秋风见聂老太爷嘴上虽然说得轻松,只是一直眯缝着的眼睛已然睁开,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这个老狐狸。是以他略一沉吟,口中说道:“许大人收到密报,倭寇将在今日午时之前,攻击城隍庙……”
厉秋风话音未落,聂老太爷脸色大变。侍立在门口的聂定南更是惊叫了一声,颤声道:“今日午时之前?这……这怎么可能……”
聂老太爷神情大变,不过刹那之间便已恢复了原状。只见他瞪了聂定南一眼,聂定南立时惊觉自己失言,急忙住口不说。
聂老太爷对厉秋风道:“许大人既然得到了消息,自然是极为可靠。多亏厉大人及时告知老朽,咱们四家才有了回旋的余地。实不相瞒,此前倭寇曾派人与咱们联络,声称倭寇的大头目将在花灯节当天,到修武县城与老朽会面。当时老朽选择的见面之地便是城隍庙。看来倭寇提前一日动手,是想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转头对聂定南道:“定南,你马上去找定中和百行,召集陆、赵、杜三家的首脑,按照咱们商议好的计谋,一个时辰之内准备妥当。”
聂定南答应了一声,便即推门出去。
聂老太爷待聂定南离开之后,这才转头对厉秋风道:“厉大人,不知道许大人有何打算?”
厉秋风道:“许大人自然要助聂老太爷一臂之力,将倭寇消灭于修武县城之中。只不过云台山惨案之后,锦衣卫处境极为被动,不得不退出修武县城。为了不被人发觉,几百名锦衣卫分成十余队,分别驻扎在城外各处。许大人要将这些人召集到一起,也需要一些时间。不过许大人请聂老太爷放心,只要锦衣卫集结完毕,便会大举来援。”
聂老太爷不知道锦衣卫压根不晓得这件事,听厉秋风如此一说,还以为许鹰扬打定了坐山观虎斗的主意。只不过他自恃早已安排妥当,并不惧怕倭寇。何况他巴不得陆、赵、杜三家先与倭寇斗一个两败俱伤,锦衣卫暂不出手,待三家折损大半之后,聂家再和锦衣卫联手出击,自己一石二鸟之计得以实现,乃是最好的结果。是以厉秋风说完之后,聂老太爷并不恼火,口中说道:“有锦衣卫相助,咱们一定能将倭寇杀得干干净净。”
厉秋风道:“我回来之时,恰好遇到知县衙门的公差。听他们说,河南按察司衙门的大队人马今日也将到达修武县城。咱们多了一支生力军,打败倭寇,又多了几分把握。”
聂老太爷说道:“厉大人,修武县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