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城姬三国-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闻言,看了看沙摩柯,一来是想要提醒他,下次不要把斗将时以多欺少说的这么坦然,否则丢人不说,万一将来被奉先听到,说不定就被拉去指点了,二来……张辽其实很想说,人家看起来和你可不是“差不多年纪”!
那位“文长”是看起来就很年轻,而你沙摩柯……不说的话,谁知道你才十六岁?
“一老一少?有些意思。”陈宫嘀咕了一句。
陈宫回到阴山之后,亲自总领阴山军务,荆南的远征军也好、张辽的部曲也好,本就都对陈宫十分熟悉,也不存在什么换帅不换帅的问题。
不论效果有无,陈宫在三日后,先给容陵递了战书。
除了日常的黑一黑对方、否定下荆州府的合法性,宣扬一下自身进攻行为的大义凛然之外,也提出了“为减少妻失其夫、父母失其子、儿女失其父的悲剧”,希望黄忠能够上应天命、下和民心,投降将军府。
如果不愿意投降,也希望黄忠能够正大光明的出城斗阵,若能胜则将军府自退,若不能胜,也期望黄忠以麾下士卒性命、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为重。
不过黄忠的回应,也没有出乎陈宫的预料——投降?斗阵?别想!
黄忠在信中,强调了荆州牧乃是朝廷所封,而且乃是汉室宗亲,将军府讨伐荆州已经大失民心、令天下哗然,荆州府上下一心,将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希望将军府悬崖勒马……
这些废话之后,黄忠表示——想要避免伤亡的话,我虽然老得提不动刀,但却愿意和将军府的将领斗将!
然而有之前的战况在,陈宫直接回信——欺负年迈之人,不是将军府的风格,我们还是直接攻城吧……
趁着信件来来回回这两躺,不久前和陈宫一起抵达的,五百名民部代培的“工程兵”,也已经现场取材,造出了不少云梯和冲车。
五岭之地无法运输投石车,不过却将一些无法现场采集的原料运了过来,只要给这些工程兵时间,原地“撸”出投石车也是早晚的……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桥车与吕公车
容陵城,只是普通的小县城,不过城郭被刘磐坚固过,城墙更高了一些、也多了些女墙。
和众多普通县城一样,容陵城周回不足十里——汉代的一里是四百米左右,也就是周长不足4000米。
不过小也有小的好处,小城的攻城战和大城的攻城战,也完全是两种概念。
像是容陵这种小城,无论敌人从那一面来,守将在中段的城楼上一站,左右差不多一里的范围,又有居高临下的视角,很容易照顾全场。
换成是洛阳、长安,周回六七十里,作为守将,一旦预判失误的话,虽然是守城墙,但是敌军的重点进攻区段,可能距离自己好几里地,一个没照顾到,敌人先登部队上来扫出了安全区、站稳了脚,自己都还不知道。
相比之下,容陵城不存在这种情况,站在城楼上,一面城墙的情况基本都能照应到。
而陈宫也不打算故弄玄虚,直接十二座云梯摆上阵前,八前、四后,缓缓向南墙压上……
有些是周围举盾步兵推着、有些……是自己缓缓在动?
只见此时将军府的“云梯”,其中有八架,相比于梯子,已经来更像是“廊桥”,也就是桥身上有棚顶遮挡的桥。
类似于机场中的登机桥,能够移动,以连接不同的登机口和飞机舱门。
当然,只是“半座桥”,从地面入口进入,从“廊”内楼梯跑上去,出口在十几米高的顶部的,如果推到城墙边的话,干好可以搭在城墙的女墙上!
和普通的云梯相比,体积更“宽”,因为里面是勾折了两次的楼梯,而并不是单纯斜搭的梯子。
虽然还是很陡,但至少战士在登梯时双手可以持盾甚至持刀反击……
另外四架更加规整,看起来四四方方,同样外面都是蒙着防御性牛皮,看不清里面的样子,只是隐约能看到箭孔!
如果透视的话,可以看出里面分为五层,以梯子相通,层层都有士兵,其中最下面一层的士兵,负责“骑”动这巨大的“吕公车”。
没错,就是骑,是以众人的腿部来蹬动绞盘继而带动一个个车轴向前,因此看起来就是一个个巨大的“箱子”在自己向城墙靠近。
两种不同的“云梯”,也象征着不同的攻城理念。
“登机桥”似的云梯,效果是营造更加安全的登墙渠道,令战士敢于登墙,相当于在城墙外,搭一个暂时的外楼梯,而且周围、棚顶都有遮挡物,顺着甬道一样的登城虹桥上去,就可以直达城墙。
而后者则是“吕公车”的改良版——吕公车假托吕公、也就是姜子牙之名,不过实际上是宋代才有的攻城器械。
相比于云梯,其理念是在城墙外,搭一块额外的城墙……
吕公车的顶层,与城墙相平,而且本身也有一定的面积,一旦与城墙接,相当于强行“变”出一块攻城方占据的城墙。
并且在没有完全推到城墙边之前,也可以与守军在同一高度对射!
相当于是云梯和井阑的合体。
将军府的吕公车,因为加了脚蹬、绞盘的设置,有更强的“动力”,所以能够造得更大、承载更多的士兵。
两种进阶云梯各有优劣,前者是相对稳定的通道,但容易被“一夫当关”,后者是人造一截城墙平台,但上面的兵员补给较慢。
同时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构造复杂,精细之处做工要求高。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民部代培的工程兵指挥协助,才能够搭建出这种复杂度的器械,工程兵的基层“军官”,有些甚至不是战将,而是拿官印的民部基层官吏!
单凭普通军队训练的“攻城器械搭建”技术,即使勉强弄出个形状,也很可能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容易毁损。
此时前方八架云梯,其中四架的廊桥车、四架的吕公车,而压后的四架都是廊桥车……
看着接近过来的几座庞然大物,虽然款式很新颖,但显然谁都知道这应该是类似于云梯的攻城器械。
只是这蒙着的厚牛皮,不止看起来就很闷热,而且也闷住了守军想要放箭的欲望。
也幸亏这是已经十月,否则对于里面的战士们的耐热抗暑也是一种考验。
不过外面的牛皮蒙子,的确有效抵抗了箭矢的破坏……
虽然闷得慌,但是真到了一箭之地后,双方还是互射起来。
守城方有女墙,廊桥云梯的“出口”、吕公车的顶层,也都有挡板。
至于用火矢引燃?
没有那么容易,之前白图在开发菜品的时候就提到过,此时的炼油并不发达,无论桐油还是胡麻油,都没那么容易制造火矢。
桐油是战国时就有的技术,不过桐油有毒,无法食用,主要是做漆料、防水,以汉代的技术,提炼桐油显得浓稠、也就很容易糊,连灯油都做不了,在守城中使用的话,一般是为了做润滑油,倒在墙上,增加敌军的攀爬难度。
胡麻油是前汉时西域传来的原料作物和技术,可以做灯油,但是在守城时,直接点燃淋下去并不实用性,一般是烧开了用热油往下浇,效果更好!
否则着火的胡麻油淋下后随着散开、迅速熄灭,杀伤反而不如热油……别忘了热油里还可以加上“金汁”。
至于为什么不用热水?
用家里的热水器试一下就知道,手捂着喷头口时觉得烫的水,落到脚面上就已经适中甚至偏凉了——水在落下的时候,散热是很快的,废好大劲儿烧开,结果有效范围就有一两米?一般要用金汁或者热油才行!
至于所谓的火矢,一般是浸油布料裹在箭头上,不仅头重脚轻,而且为了火不会熄灭,还不能拉满弓。
一般火矢的作用,是用来远程引燃,也就是已经布置好了火攻的准备,可以远距离用火矢点燃稻草之类的。
至于用火矢点燃敌军?只有目标是营寨中的帐篷,或者水战时,能落在对方的甲板、最好是风帆上,才有些希望……
而且真要火攻的时候,冲上近前、扔火把,绝对比火矢更靠谱!
廊桥车、吕公车这种蒙了牛皮的,要烧毁只能靠近战突进,之后扔火把,仅靠远程的火矢“杯火车水”。
不想出门迎敌,就只能老老实实对射……
对射这种事情,黄忠还没有怕过谁!
特殊加持战技——烈弓,发动!
………………………………
第三百二十章 强攻
待到敌方蒙着厚皮的云梯,推到了“一箭之地”,只见黄忠的双眼一闭、一睁,双眼周围便多了一圈金色的“眼影”,双瞳之中也透着金光。
猿臂一展从被战甲背部,取下了三米多宽、箭槽像是小炮筒的巨弩,用弩侧的把手,仿佛子弹上膛一样的拉开弓弦,金色的箭光凭空凝聚,接着对准正面迎来的吕公车就是一箭!
吕公车直接被射了个对穿,从背面投出金光……
虽是看不到里面,但是从隐约传来的纷乱中、还有瞬间的停顿与缓行,可以看出这一箭在里面上造成了伤亡,甚至引发了惊慌的!
而且这可是黄忠的“一箭之地”——足有五百余步,与吕布在金玉战甲状态下,射出的箭矢相当。
荆州守军连连呼喝“威武”,等到吕公车与廊桥车,靠近到了三百五十步、这一百五十步的功夫里,黄忠已经射出二十余箭……
攻城器械移动缓慢是一方面,黄忠的蓄力重射也真的频率很惊人,然而就在三百五十步时,对方赫然开始反击,而且……不是一两位战将在反击,而是八架变种云梯,嗖嗖嗖,各自射出十余支箭的小波箭雨!
黄忠也吓了一跳——三百五十步,应该算是弓弩射程一个“坎儿”,除非拥有特殊的箭法,否则金玉大将的射程也止步于此。
将军府有人能射出三百五十步并不奇怪,但是……这上百支箭是怎么回事儿?莫非里面还有什么多人重弩?亦或是对方有人和自己一样,拥有烈弓这类战技、甚至更强?
疑惑归疑惑,黄忠还是立刻下令道:“掩避!”
因为之前习惯性的认为这是安全距离,守城的士兵没有及时躲在女墙后面,被这一顿乱射造成了些伤亡。
这箭矢的威力也着实可怖,三百五十步外,连木石战甲都能射穿,鎏金战甲被射到薄弱处也一样受创,而且箭速极快,想要拨开也很考验功夫。
黄忠徒手攥住一支,感受到其中的力量、还有看起来很有贯穿力的箭头,以及……前端和后端都是铁制的箭身,也不由得脸色一变。
虽然对方显然没有什么特殊箭法,导致无法突破“箭矢超过三百五十步再大力气也会乱飞”的掣肘,但是……这力量真够强!
配上这壕气满满的箭矢,三百五十步内,甚至能将普通姬造士兵射穿、继续伤害后排!
这种水准,一对一的话,黄忠只是哂笑,甚至同时出现七八个,黄忠也只会感叹将军府能人众多,之后从容应对,但是……现在这是上百位?
如果陈宫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很无奈——没办法,荆南远征军虽然是前线军队,但补给太困难,直到现在五千多战将中,配备了一代真气弩的也不足十分之一,上下一共也就五百副!
此时在八座云梯最上面的,只有一百来副,全部由战将手持……
不能让你见到数千战将,人手一只真气弩,还真是遗憾呢!
很快对方也马上便感受到了真气弩的真正恐怖之处,几乎是连续的五波小箭雨,比正常张弓还快!
其后速度才渐渐慢了下来,威力也小了许多,不过射程依旧有三百五十步。
就在快靠近到了二百步的时候,习惯了在黄忠麾下的士兵,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正常来说,这还没到他们的“一箭之地”,但是……
只见黄忠朝天一箭,金色的光箭在空中散落为无数箭光,并没有落在敌人身上,而是落在了周围每名士兵身上!
接着被光箭落中的士兵,无论是战将还是姬造士兵,双眼都微微浮现出淡金色的眼影。
与此同时……众人只觉得视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张弓瞄准的时候,感觉时间流逝都慢了几分,手中的弓箭也比之前更加“亲切”了许多。
不需要黄忠开口下令、传令,自然而然的,被“烈弓”关照到的战士,开始一轮轮默契的交替远射……
然而,很快黄忠发现,对方居然也开始大批量的开始从箭孔中对射!
即使自己已经发动己方增益的群体战技“烈弓”,麾下将士的箭雨,居然在射程与威力上,依旧与对方只是不相上下?
这可是二百步!
一般长弓,只有一百五十步左右才对……
高度上没有优势,射程居然在烈弓下,也没有取得优势?
守城方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城墙上人怎么也比云梯上战得多,而且……黄忠的重射,一箭箭虽不知带走了多少战将性命或是姬造士兵,但可以看到的是,压制士气方面效果明显。
每次被黄忠射穿之后,相应的廊桥车或者吕公车,射速都会慢上一阵儿,显然是被这箭的破坏力所震慑……
当然,这种水准的重射,哪怕是黄忠,也无法连续不断的永动,三十箭后便有些气喘——普通训练过的弓手,将一石弓开到七八分射出箭矢,连续七八次便要力殆。
“力士上前,叉住!”云梯更加靠近之后,黄忠直接下令道。
几名鎏金战将,带着一名名重甲姬造士兵,每七八人合力持着一杆十几米长的推杆,在持盾战士的保护下,站到女墙后,用力想要抵住云梯。
推杆前面是一个个凹槽,正常这是用来推云梯或者普通长梯,落在墙头的顶端柱脚的。
专业训练过的一名名大力士合力,甚至能合力将爬了十几个人的梯子推翻回去!
然而现在……廊桥车还勉强能抵住,但是吕公车——最下层的骑手,这时一个个都站起来蹬,重甲步兵也被推得靴底向后摩擦。
就在吕公车顶层,临近女墙边缘,还有五六步距离的时候,原本正前方已经破破烂烂、插满了箭矢的挡板,此时直接放了下来,刚好搭在墙头,里面造早已准备好战将,纷纷在挡板上一借力便跳了上来!
趁着墙上的守军稍稍一乱,吕公车也就更容易强行贴上来,四架吕公车的平台,与城墙相接,四处分担压力之后,廊桥车也终于能够靠近过来。
虽然先登之人,依旧要面临围攻、依旧情况不利,但是……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甚至直到目前为止,双方的伤亡比例并没有太大差距的情况下,攻城方就已经强行先登,这已经展现了机关学、材料学、工程兵体系的作用!
甚至这还是拥有“烈弓”战技的黄忠守城,否则怕是守城一方,反而要更加“受苦”,直接改变了攻守城池的战争概念……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战
黄忠很憋屈,明明自己的“烈弓”,配合的守军优势,每次都能在守城进入白刃战之前,先将对方“蹭”出不小的伤亡,同时也有效打击敌人的士气才对。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黄忠还能“点”到不小心露头的敌将,之后连城都不用守,大家冲出去痛打落水狗就可以!
这才是黄忠熟悉的守城模式……
至于白刃战什么的,在黄忠看来,就像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时候,因为情况不利,要将向日葵挖了种坚果墙——属于最后垂死挣扎的手段!
虽然黄忠没玩过植物大战僵尸,但意思是这个精神……
然而现在面前的敌军,居然在塔防游戏里,加入了“塔”作为怪兽,直接贴脸对A,这令黄忠有些不适应。
不过哪怕如此,黄忠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白刃战就白刃战……黄忠的眼影渐渐翻红起来。
同时陈宫注意到,一开始敌人眼睛周围的淡金色“眼影”,在进入白刃战后迅速消失!
这证明黄忠的未知战技,在近战中无效。
至于为什么陈宫的眼神能这么好用,在城外的土台上,还能看清敌军的眼影?
自然是“明策”效果。
陈宫的特殊谋术,消耗精神力,为己方将领添加明策印记,明策印记不仅能令陈宫与将领实时联系,而且还能够共享视野。
现在陈宫头顶,正是飘着五块浮空的半透明屏幕,上面是五个明策印记的视觉投影……
没错,这五年陈宫也在成长,能够同时维持的明策印记,从三枚提升到了五枚!
张辽、高顺、沙摩柯……还有两名专门在前线观测站场的战将,令陈宫从指挥官、将领、前线三种角度,全方位的观察着战场。
……
几乎“跳过”了初期的损伤,直接进入城墙战之后,守城方的优势缩小。
不过荆州守军也并非全无反抗之力,尤其是荆南的荆州军,大多是之前平定南四郡叛乱留下的“老兵”,实战经验丰富。
作为攻城一方,暂时也无法扩大战果,甚至经常被堵在“门口”——不过因为廊桥车和吕公车的特殊性,城墙始终没有被彻底夺回。
而就在这时,陈宫也传令沙摩柯,将蛮兵从最左边的廊桥压上去!
廊桥相比之下,实战效果要差一些,因为吕公车不同,廊桥车无法提供太大的落脚空间,不过……它的本质是通道,而吕公车已经接近于巨型战车!
外面的战将也好、姬造士兵也好,要顺着吕公车一层层爬上去很难,而从廊桥车进入却很容易。
自来荆南战乱,各地军阀都有雇佣五溪人做炮灰的习惯,而且经常将五溪人作为炮灰,为此也引来了五溪人的许多不满。
陈宫深入了解过五溪人、山越人的情况,特地没有让五溪蛮兵没有第一批上去,以免他们误以为又是“炮灰”的活儿……
而且的确五溪人其实不善长第一批上去。
五溪人的特征,并不是“悍不畏死”,而是容易冲动——这里的冲动是中性词,也就是既容易被挑起战意,也容易斗志消散、陷入惊慌。
相比之下,第一批站在最前面的先登战将,不仅要胆大、而且要沉着!
另一方面,五溪蛮兵都是五溪人化蛮而来,普通的五溪蛮兵在化蛮时,身高也会膨胀到一米八到两米,而且不像战将,只要有“接口”,任何装备都能适配到战甲上,尺码只要符合本人的身材就可以,不需要考虑战甲有多大。
这也对应着五溪人并不在意兵甲精良程度的特征。
五溪蛮兵需要真实的穿着盔甲,他们的尺码……可没那么常见!
故而绝大多数五溪蛮兵,都还是裸甲,只是兵刃换成了将军府出品,化蛮后防御力虽有提升,但也还不如城姬战将没有盔甲插件时的初始值。
相比之下,第一批先登的战将和姬造士兵,都是加载装备了步人甲!
而这些蛮兵真正的用武之地,并不是作为先锋军,而是在攻势稍殆的时候,作为一剂强心针……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易守难攻的情况下,攻势渐渐疲乏是必然的,而这时蛮兵的涌入,刚好带了一波节奏、提振了士气。
而且选择廊桥车,还是被堵得比较严实的一个,上面已经有人在往廊桥车里扔火把,最糟的位置牛皮都被烧漏一大块——这些攻城车也本来就是一次性用品。
沙摩柯带头冲上去之后,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正是看起来和沙摩柯年纪差不多的那位文长小将。
“呔!蛮将宵小,还敢来容陵受死?记得斩你之人,义阳魏延!”堵在廊桥口,一身绿甲的小将,见到沙摩柯不仅不惧,反而扬起手中的长柄大刀喝道。
“南中安抚使、镇南将军在此,区区小校,安敢放肆!”沙摩柯说着,抡起虎尾铁鞭便迎了上去。
魏延的长柄大刀也是有几分奇诡,刀格前的刀刃,赫然是一大两小、重叠着相互之间各有一拳缝隙的三片。
寻常对上大刀之类的兵刃,还能够用自己的刀刃,将对方的兵刃卡住、别开,不过遇上了沙摩柯这傻大白粗的铁鞭,却是没什么办法——说是铁鞭,但粗得跟铜人似的,一拳宽的缝隙可卡不住。
而且这次魏延终于感受到,沙摩柯真正的力量。
之前沙摩柯说,他对上魏延时,手臂已经被黄忠震得没有力气,倒并不是给自己找理由!
此时真的平等交手,沙摩柯显然还是压制魏延的。
不过魏延并不气馁——这家伙看起来已经三四十岁、正当壮年,等他像黄老将军的年纪,才是我的巅峰……
黄忠此时也是愈战愈勇,真以为弓兵就只能远程?
云梯贴墙之后,刚刚射了三十几箭,精气神都不在巅峰的黄忠,依旧晃起大刀、上前拼杀。
和魏延的长柄刀不同,黄忠的大刀是短柄阔刀,在城墙上挥舞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