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城姬三国-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却有些严肃的说道:“与荆州的战斗,应该到此为止了,不过暂时恐怕没有去江东的机会。”
“什么?那我们……”孙策直挠头。
“等。”周瑜直接说道。
果然不出周瑜所料,没多久便传来消息,袁术派韩胤,往襄阳面见刘表,名义上是祝寿,但谁都知道……隐隐有议和之意。
刘表和袁术也是老对头,刘表是董卓乱政时期,被封为荆州牧的宗室,当初是匹马下荆州,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交际手腕,加上朝廷的大义名分,获得了荆州、主要是南郡豪族的支持。
荆州地跨长江,西接南中、东连扬州,原本是七郡,可以分为北三郡和南四郡,而且……是很不能“看地图”的州。
整个荆州在黄巾之乱前,六百多万人口,面积在地图上看也极大,但是实际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看起来很小的、长江以北的南阳郡——也就是袁氏的老家。
至于南四郡,看起来很大的零陵、桂阳、长沙,加起来才和一个南阳差不多人口,至于看起来“超级大”,也是荆州西南的武陵郡,在籍人口只有二十几万,仅仅是南阳的十分之一……
其实从东汉开始,武陵郡就是“地图上的州郡”,治所也好、汉民聚居地也好,都集中在武陵郡的东北角,西南部分临近南中,而且和南中的情况差不多——南中有南中蛮,就是后世孟获那伙人,而武陵也有武陵蛮。
东汉在鼎盛时,也不怎么管这里,设立武陵郡的目的与其说是治理,不如说是提防这些武陵蛮联合起来搞事情。
而刘表初来乍到之时,蒯氏的蒯越,就给他订下了一个治理荆州的大基调——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江陵和襄阳,是南郡的两大重地。
说的好像很嚣张,带着一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劲头,但翻译成实际意思,其实就是:坐稳南郡,其他几郡名义上听话便好……
刘表初期的荆州攻略,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与南郡世家合作,积累实力、兵集众附,对那个占了南阳的袁术,虽然恨得牙痒痒,但还是表他为南阳太守,来缓和关系,江夏的黄祖名义上听其调遣。
至于荆北四郡……或者说是武陵之外的三郡,历史上直到数年之后,都还在和刘表分分合合。
他在荆州的便利,仅仅是敌人都不怎么强,但对比曹操、袁术,也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荆州最精华的南阳郡,是在诸侯讨董的时候,刘表阴了袁术一手,断了后路没让他回来,并且当时孙坚,也是在那段时间,想要强渡江夏、回长沙老巢,结果中流矢而亡。
袁术因此深恨刘表,孙策和黄祖也有了杀父之仇。
其实刘表也挺惨一男的,后世画这一时期的地图时,总是直接把荆州全都涂成刘表的颜色,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比这时的曹操、袁术、刘备加起来还凶,单纯一路挂机到曹操整合北方。
此时关中在董卓旧部的祸害下,饥荒四起,张济为了抢粮,在南阳一带搞事情,因此在派韩胤来荆州向刘表祝寿之后,刘表也顺势约束黄祖,江面上一时平静起来。
而孙策也迎来了新的调令……
………………………………
第五十八章 神器
曲阿城外,军营围驻的一块试验田中,白图一只手扶着犁,一边赶着前面做牵引的牛,在田地上犁出了歪歪扭扭的一道沟……
“神器啊!笨你加个笨牛,居然就能‘勉强’犁地了!”吕玲绮还是近卫打扮的走在白图旁边,这时小声对他说道。
白图瞥了她一眼,维持形象也没有搭理她——毕竟吕玲绮的声音,也是压低到了别人听不见。
而周围正在见证这一幕的,专门请来的老农、牛医还有工匠,此时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本来白图还感觉有些伟大,只是想起吕玲绮说的话,再看他们的表情……还真是倍感别扭!
的确白图犁地犁的并不好,这些人之所以激动……还真是因为白图加上一只“笨牛”,居然就能“毫不费力”的犁地。
所谓笨牛,就是指水牛,在东汉时候,水牛很少用来耕种,大多属于所谓的“菜牛”。
主要原因是水牛不似黄牛温顺,而且体积大了近一半,在牛鼻环没有普及的东汉,很难利用其畜力……
所以汉代时,才只是禁止擅杀耕牛——水牛则不在其列。
南方多为水牛,耕地不便,这也是此时南方人口较少的原因之一。
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牛耕出现,汉代时各地都出现了牛耕,甚至官方特地推广过,但是……即便是在北方,使用黄牛耕地,也需要二牛拉一犁,而百姓之中这么“壕”的实在太少了。
现在白图做出的,只是两件东西——曲辕犁,牛鼻环。
曲辕犁是唐代出现,比现在的长直辕犁,要更加符合力学,相比之下更加省力、并且回转方便的耕具,直到明清时期,也依旧沿用的“神器”。
白图的资料中,有曲辕犁完整的十一个构件的具体记载,虽然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有了这么大的指路,很容易就在反复试验后,得到了成品,并且确定了具体构件的制造工艺。
相比之下,牛鼻环的工艺还要复杂些,因为不是简单一个环的问题,还要考虑怎么穿,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对牛的伤害也最小,否则普通人家可不会用牛冒险,水牛也不行!
因此白图还找了专门的老牛和牛医——此时的给马看病的叫“兽医”,给牛看病的叫“牛医”,分类明确。
现在终于完成了白图的预想,一牛、一犁、一人,便可耕地。
这也是曲辕犁的优势,只需要一牛牵引,耕者可以一手扶犁、一手提着拴在鼻环上的竹竿驱策水牛!
当然在一些符合特殊条件的田地中,还有更方便的牛耕,比如两人一牛、拉着大型犁的耕种方式,不过“单牛+曲辕犁”,也已经算是畜力耕种的“完全体”形态。
能提升农耕效率的法子还有很多,比如优化育种、精耕细作、兴修水利……
但这些只能慢慢来,现在白图只是临时抱佛脚!
同时白图也点出了“屯田制”的政令,也就是利用军队,或者役夫、无地流民,来耕种官田,以此获取军队补给和税粮的制度。
和科技工艺不同,政令要点亮,并不需要做出实际物品,而是要给城姬递交报告。
通常这类政令,需要小规模实验,时时调整,最后才能够形成实际可通过的报告。
但是对于白图来说,“屯田制”没有那么困难。
在汉文帝时候,就已经出现最初的屯田制,不过仅限于在边疆——是“徙民实边”政策的补充。
在三国时期,从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开始,屯田制开始大行其道,最大手笔的屯田,就是曹魏后期开发淮南,将凋敝的淮南的大片无人土地划为官田,之后进行军屯、民屯结合的集体耕种。
屯田制的弊端,白图自然也很清楚,一来是军屯占用兵力,无论如何分配,都会占用训练时间、降低军队的精锐程度,真正的精兵也是不会参与屯田的;二来更严重的是,屯田制深入发展,几乎必然会失控到夺民之田的境地,尤其是在白图无法抑制世家的情况下。
到了西晋时候,屯田制直接发展成了允许门阀合法跑马圈地的“占田制”。
不过为了屯田制的优势,以及迫在眉睫的旱灾,白图觉得先屯一屯还是有必要的。
屯田制的目的,向来不是收获多少粮食,而是为了军队能够自给自足,也就是减少了运输消耗,所以三国时期的屯田都是在边境。
比如曹魏计划伐吴,就在淮南屯田,巴蜀要进取中原,就在五丈原屯田……
白图实行屯田的区域,也是集中在长江沿岸,乍看起来还真像是要准备夺取淮南,只有白图自己知道,这是为了方便去淮南救人。
至于远离长江的会稽郡、豫章郡,反而没必要屯田,否则本来屯田效率就比自种要低,再算上运输消耗……白折腾!
除了粮食之外,屯田制还有额外两桩好处,一是有利于军民和谐,以人性角度分析,就是士兵在习惯于劳作之后,对百姓会更有同理心,也就避免了士卒残民害民,容易养成仁义之师;二是令士兵可以在屯田之所在成家立业,令士兵更有归属感,哪怕将来战败兵溃,他们也会尽量回来。
姬造士兵看似不用考虑这些,但是……白图写好了报告,再点出屯田制的政令之后,发现“军屯”本身就具备额外效果——执行军屯后,军纪提升、兵溃后主动回归。
当然,也有注明:将降低训练效率!
“老丈,这几个月,还劳驾在军中小住一段时日。”白图对请来的几位老农说道。
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
“大人您客气了……”几位老农连道不敢。
“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和几位研究一下,往日若是出现旱涝蝗灾,粮食歉收的时候,你们各家各户都是吃什么充饥?”白图请教道。
“一般是去山里……”
“咳、当然是有各地官府及时赈灾,县令大人都十分亲切……”年纪最大的一位老者,抢先说道。
“说实话……要不太影响身体的!”白图眉头直跳。
“咳咳,那一般就是麸子、糠皮……还有几种野菜、草根,有时也扒树皮。”老者见白图不是要套话,而是真的请教,这才说出来。
“恩,那这段时间还麻烦各位,我再请几位医者来,大家拟一份赈灾粮的配方出来,总之就是要尽量节约粮食,同时也不能对身体有太大影响!”
列老面面相觑,不过也都纷纷应下。
………………………………
第五十九章 特产邬堡
“哎。”白图在案前,杵着头、揉着太阳穴,似乎在头疼着什么。
“想什么呢?还是那些打井的东西?”吕玲绮忍不住问道。
“那些?那些我已经提供了大体思路,其他交给工匠就可以。我是在头疼……头疼那些世家豪强的事情。”白图无奈的说道。
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容易有大宗族出现,而江东在之前的数百年里,就满足这一条件。
别看江东人口相比于中原不多,但是士族的实力却很强,江东四大望族张、朱、陆、顾,各个都是拥有“宗姬”的存在——宗姬也是异姬的一种,并非城姬,由一个宗族所有。
天下拥有宗姬的家族,不超过十家,而江东就挤了四个……
终于击退袁术,得以展望一下江东的白图,看了各地的报告之后,感觉分外头疼。
四大望族且不说,其他诸如虞氏、魏氏,还有之前孙氏、周氏……一流世家也有不少。
甚至江东地区那些算不上世家的地方豪强,都会格外的“难缠”。
所谓地方豪强,也就是指在那些广聚食客、大量拥田,亦或是壕商巨富,但是在官场上没什么太拿得出手的人物的地方势力。
徐州糜氏,家仆如云,良田千顷……就属于豪强。
寒门则一般是耕读传家,家里也出过官员、但没什么高官的宗族,相比于寒门,地方豪强更“壕”,但在官场上影响力可能还不如寒门。
因为普遍不如豪强那么“壕”,更比不了世家,所以寒门出身往往对宗族的私心会小一些——毕竟全家也就几十张嘴,甚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江东的世家豪强之累,到了什么程度?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邬堡,也就是民间抱团自卫的建筑,和中世纪的城堡类似。
这东西是在王莽之乱时兴起的,也就是民间以宗族、乡里为单位,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一种建筑,寻常乱军都不会啃这种难啃还没肉的骨头。
东汉建立后,朝廷下令拆除邬堡,但在中原地区,也屡禁不止,尤其是像现在这乱世再临的时候。
而像是在江东,这邬堡更是大行其道,历史上连孙权最初的“治所”,都是在邬堡——他自己管那个叫“铁瓮城”,就在京口,所以也叫京城。
当时孙权虽然没有称王,但至少也是江东之主,新建一个城作为治所,按说应该繁华一些?
并不,铁瓮城周长也就数里,最宽的地方两里地,特征是墙够厚、位置易守难攻,还建了瞭望塔、护城沟……就是一规模大些的邬堡!
直到赤壁之战后,孙权才从邬堡里搬出来,正式迁都到了金陵,也就是“建邺”。
而在江东,十里八村的地方豪强,也时兴建这东西!
孙权之所以窝在京口,一方面是畏惧曹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说明了江东的情况有多恶劣,他在赤壁之战前,孙权根本信不过这些世家。
“邬堡?要不你给我三千……不,一千人!我找个最大的邬堡,打下来给你杀鸡儆猴?”吕玲绮很贴心的说道。
不过双眼闪动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兴奋居多。
对这么暴力的手段,白图自然是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他们在邬堡里,大多并不是为了真的对抗谁,而是为了自保……”
为何“邬堡”在乱世中,格外令人有安全感?
真当正规军会攻不下所谓的邬堡?函谷关险不险、潼关险不险……秦国不还是灭亡了!
之所以邬堡能够在乱世屹立,是因为打他不划算——就像是现在,只要白图能够横扫江东,他们也会正常给白图输送人力、税收,最多藏匿些人口,并不会真的一副“谁也别想管我”的样子。
乱世之中建起邬堡,无非是想要表达“谁胜我从谁”,今天江东姓袁,他们就把人力粮食给姓袁的,明天姓了白那就给姓白的,只有在触及底线、比如强征大量人力或粮食的时候,他们才会拼命,等什么时候世道太平了,他们自然就愿意走出来。
因此在乱世的时候,正规军也不愿意和这些邬堡较劲儿,而小股的匪盗,也较不过邬堡。
“自保?但他们藏匿人口怎么办?”吕玲绮显然也知道这些。
“所以要让他们出来……”白图说道。
“那你给我一千兵马试试?”
“不,你冷静点……这不是暴力能解决的。”白图白眼道。
“那……我想想。”吕玲绮说着仿佛真的在想。
白图还觉得有些好笑——吕玲绮在他心里,可不是擅长出主意的。
“对了,现在有没有哪个世家,是自己放弃了抱团在邬堡的?”吕玲绮说问道
“还真有,吴郡的孙氏、吴氏,都放弃邬堡,甚至举族搬迁了。不过,那是因为孙贲的弟弟、吴景的侄子是孙策!”白图说道。
很简单的道理——两家的族长,也就是孙策的堂兄孙贲、舅舅吴景,已经决定要支持孙策,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功业,所以他们放弃了邬堡,放弃了纵横乡里。
他们明白,真的参与进了乱世、不再中立,那邬堡就保护不了自己。
邬堡说白了出工不出力、不被人过度利用的保障,免得被人抽筋剥皮,而当他们真的押了筹码,那自然不需要别人去抽剥,自己就有多大力、使多大力了!
“那你不是也可以!”吕玲绮说道。
“哈?你是说……让我挨个去认义父?这不太好吧?”白图有些为难的说道。
吕玲绮无奈的看了白图一眼,之后说道:“不,我是说……既然他们是为了自保,那你可以让他们相信,我们会保护他们,自然他们不就出来了?”
白图闻言一愣,吕玲绮的想法十分理想化,但也不得不说……十分的直击本质!
其实白图对世家也并没有什么敌意,只是有些世家又要占着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甚至还要占着政治资源,但偏偏又不会和他一条心,那就很让人为难了。
在吕玲绮提示之后,白图忽然觉得,扶持寒门与其抗衡是一方面,同时白图也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愿意将筹码押上来……
其实等到了真正的三国时期,也就是赤壁之战后,基本也不再存在独善其身的世家。
等到各方诸侯,先于世家转变为“门阀”、而先一步转变为“军阀”,世家还想继续一毛不拔,那就是作死了。
甚至像是江东的世家,一开始的时候倒是分外风光,但从赤壁之战到东吴灭亡,一个个也都被孙氏整惨了。
再怎么鸡贼,最多也就是像诸葛氏那样,将筹码分开押注——哦,最后大小都押结果是开出个豹子。
如今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还连影儿都没有,现在的世家,还没有形成“门阀”,所以野心也好、私心也好,大多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那段混乱的历史,还没有发生。
世家,也可以选择不走向那个注定毁灭的前途,虽然短期来看,可能很光明。
当然,对于那些世家中的顽固分子,白图自然也会帮助世家阶层,扫清这些进步的障碍——这么一想,白图感觉自己不愧是“世家之友”的义子。
“哎,果然你这么笨,还是要有我吧!”吕玲绮得意的说道。
虽然别人都说白图是当世大贤,但吕玲绮一直觉得,这家伙笨笨的……
“那……其实我还有一个疑惑。不,应该说是问题吧!你说……一件对我来说不利,但却正确的事情,应不应该做?”白图纠结道。
吕玲绮仔细看了看白图,之后“噗嗤”笑道:“你会为了这个纠结?你是已经决定要做了,只是有些不爽吧?”
白图:……
白图第一次觉得,吕玲绮或许真的比他义父聪明!
………………………………
第六十章 蔺相如惨被黑
曲辕犁、牛鼻环,白图也准备献给大汉姬——准确的说,是献给天下。
这种改变民生,帮大家吃饱饭的东西,拿来敝帚自珍……
虽然有助于白图积累对天下诸侯的优势,但是白图做不到。
因此正如吕玲绮所说,白图有些微妙的不爽,倒算不上是犹豫。
当然,暂时还是要保密几个月的,献给大汉姬之前,白图至少要先在江东,收购一批水牛作为官牛,用来屯田、以及租赁给没有牛的百姓。
另外白图最近又交给了工部一项新任务——挖井工具,参考了北宋时期,那种能深挖数十丈的卓筒井的开凿工具。
等到农闲的时候,白图准备在江东北部,组织一波挖深井,提防到时淮南大旱,会波及到江东。
与此同时,甘宁也已经来到了丹阳城。
期间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毕竟丹阳郡几乎没有袁术的兵马,只有名义上被世家豪强们控制的“汉军”。
之前的丹阳太守,是袁术保举的周尚,丹阳的世家也半自发的认可袁术。
不过这种“认可”十分有限,当袁术兵败江东的消息传来,甘宁又是带着真刀真枪来接管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替袁术反抗一下的意思。
对于甘宁来说,这些世家的心思,他也再明白不过——毕竟他自己就是蜀郡世家出身!
丹阳十六个县,甘宁真正分兵驻军的,也就只有北部比较重要、人口较多的县城,也就是宛陵、秣陵,还有临江的荻港,之后作为太守亲自入驻丹阳城……
至于其他县的县令,基本都还是各司其职,毕竟想要换、也暂时没有人选!
对之前的太守周尚,白图之前也嘱咐过甘宁,要以礼相待,能够请到曲阿来更好,请不来也不要强求。
周尚本来就不算是袁术的心腹,之前还送了白图一批人力,未必会是敌人。
不过周尚并没有给甘宁劝说的机会,在甘宁来到丹阳城的时候,周尚提前就已经离开,交接的资料已经在治所里摆好,看来是无意给白图捣乱,但依旧更看好的是孙策。
在丹阳稍微坐稳之后,甘宁又接到了白图通过城姬传递来的命令。
“屯田?有这么缺粮吗?算了……反正新军还能好好练。”甘宁有些不爽的嘀咕着。
白图的命令上,已经附带了对“屯田”政令的解释,而且通过城姬,政令上已经标明了特效。
虽然甘宁有些不懂白图的用意,但也依旧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白图也特地强调,让甘宁屯田时,军屯、民屯齐上,但军屯的部分,只用带去的五千淮南降军,至于丹阳本地招募的新兵,还是专心训练。
另一面陈宫和周泰,带兵收复吴郡,进逼钱塘时,遭遇了严白虎的弟弟严舆的阻击!
严家也是吴郡的豪族,不过暴发户性质浓郁了一些,而且本来就比较蔑视规矩,和吴郡的许多盗匪之辈交好,黄巾之乱的时候,直接疏财起兵,勾结吴郡盗匪,割据石山城、白虎山一带。
两年前原吴郡太守盛宪因病离任,因为当时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已经极弱,不得不封吴郡当地豪族出身的许贡为太守。
而许贡上任之后,先是拔掉了盛宪的旧部,之后暗中与严白虎合作,令吴郡脱离朝廷控制!
否则仅仅是一伙山贼,也不至于为祸一郡,名义上许贡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