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没人玩的游戏-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我似乎有些兴趣,那严思伟介绍道:“这个符号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刻着它的青铜器却有讲究。”他拿出火车票,指了指上面的起点和终点“你也知道,我们的目的地G市挖掘有一个青铜时代的遗址,而我们出发的C市,也有一个名气稍小的青铜时代遗址。”
“不错。”我点头道,作为C市人,那个遗址博物馆也是小学初中组织春游常光顾的景点。
“这个青铜器出土于G市的遗址,却带有明显的C市遗址的特征。”严思伟解释道。
我虽然对考古不太了解,但也总觉得这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两个遗址同属古蜀国文明,地理位置又近,有些特征相似也不奇怪吧。”
“并非如此简单,根据年代测定,这件青铜器的年代也更加接近C市的遗址,而C市的遗址比G市的遗址更加晚近,也就是说,我们在更古老的遗址里发现了一件本该属于未来的东西?”
“啊?”这番话的扯淡程度堪比《书名》的剧情。我自然不相信现实中还能有这样的灵异事件发生。
“那有没有可能以前的盗墓贼之类的,从C市的遗址挖出了这件东西,然后埋在了G市的遗址里?”我质疑道。
“这种可能性我当然想过,”严思伟道:“但怪就怪在,这件人偶其实一直被密封在一个棺材里,直到上周开了棺,我们才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人偶。密封它的这个棺材下葬后并没有被人动过的痕迹,而且无论是年代还是特征,这副棺材都属于G市的遗址。”
看我似乎还是不太相信,他有些急了:“你若不信,大可以亲眼到咱们博物馆里看看。”
我心想我就算亲眼看到又怎样,我又不懂得什么年代特征或是时间鉴定,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再者说,我这人虽然比较好奇,但对没来由的东西向来比较谨慎。若真是世界级的大发现,早晚能在新闻里看到的,我本就是外行,何必亲自探究什么真假呢?
当然,出于礼貌,我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严思伟,而他,似乎以为我真的很有兴趣,为了对跟着我进站这件事表示歉意,还送了我一张遗址博物馆的限时内通。我一想,天生是来散心的,顺便逛逛博物馆也还不错,便道谢收下了。
很快,火车到了站,我和这位考古学家告别后便根据地图的指示,前往和老徐约定的地址。
………………………………
第十六章 符号秘辛(1)
“徐哥,这种日式烤肉店可不便宜啊。”我望着牛肉上分布均匀的雪花,咽了口口水,感慨道。
“单位包吃包住,平日吃了那么多苦,赚的钱不享受一下如何对得起自己?”老徐今天一身利落的T恤,剪了个寸头,显得格外精神,恢复了几分往日打比赛时候的风采。我之所以对他的衣着做出如此正面的评价,也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烤肉的收买。
我喝了口面前的波子汽水,然后道:“那你以后是打算留在G市还是回C市发展?”
“初步来看还是留在G市吧,这里的房价和物价都相对便宜,生活节奏也不算很快。我听说C市的同行虽然赚得多,但比我们还要辛苦上一倍呢。”老徐道。
我心想,林寻若是有老徐一半豁达,也不至去寻短见,游戏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对于任何电竞选手来说,职业生涯也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旅程。完全没必要用职业生涯的成败去判定人生的成败。只要年轻、肯学、肯干,哪里会没有出路呢?
这时,服务员上了炭火和烤网,我谄笑道:“你请客了,就我来烤吧,替前辈服务一下。”
“算你小子上道。”老徐把夹子递给我,靠着椅背玩起手机,明显是打算吃现成的了。
这好东西啊,还是得在行家手里,比如我。我并不急于把生肉铺上网架,而是等待炭火把网架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再快速把生肉铺开。而后,我果断在肉的颜色将变未变,第一滴肉汁滴到炭火上之前,进行翻面。嗯,弹幕说的对,我应该转行做一名美食主播。
至于这块肉具体是什么味道,为了避免被说成蛊惑各位长胖,在此就不做具体阐述了,总之,好的牛肉能吃出甜味,好的技巧能烘托出这种甜味。并不是我膨胀,但是打游戏的手速用来翻个烤肉,可谓是轻而易举。
吃过饭,按照我和老徐两个人的尿性,接下来的活动肯定是网吧两连坐。但一来我们两个现在等级差距太大,没法一起玩,二来有了严思伟送的内部通行证,我们自然考虑一点别的活动,正所谓天之所予,不取反咎。
G市的遗址博物馆位于城市的郊区,好在G市本身并不很大,也没有什么交通问题,我们很快来到博物馆门口。我们一边在检票大叔疑惑的目光下掏出内通,一边享受着排队买票的游客们羡慕的目光。
“咱也当一回文化人啦。”老徐显得很兴奋。
这座博物馆规模极大,离馆中展品的发掘现场很近。馆藏的那些青铜面具虽然很逗,但在我们两个外行看来,除了像表情包,也看不出其他。而我们两个谈论的话题,也渐渐偏移到游戏上。
老徐道:“目前书名里被探索过的遗址出了不少好东西,那些技能开发师还会偶尔自称土夫子。有的时候也就感慨自己对剧情和历史了解不够,不然我也去游戏里盗墓。”
我笑道:“那是要上交国家的,哪能私吞?”
老徐忽然压低了声音,悄悄道:“唉,我听说,书名里的古墓场景好多是有现实依据的,前几年有个新闻说,某玩家走火入魔,按照游戏里的遗址位置到现实中去挖,结果被当成神经病抓起来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觉哑然失笑。虽说不疯魔不成活,但走火入魔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又逛了许久,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蹭着别人买的讲解听一听,还是涨了不少见识。古代人民虽然不是真的会什么修仙炼器,但能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对抗中,用自己的智慧造出这些东西,也当真了不起。
可以从讲解听出,这些壮丽的青铜器,当年大部分都是古人用来祭祀的物品。但花费这样大的气力制造这些,就为了诉诸迷信,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
也许未来某一天,将来的人恢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留存的一块古老硬盘,不知他们又会对“游戏”这种东西的用途作何评价。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待这些青铜器一样,完全无法理解古人生产它们究竟为了什么?
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并没有前几个展厅那样的大物件,但当中的一件展品,却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快步走到那个玻璃展柜前,往内细看。不错,这就是来的路上,考古学家严思伟提到的那个人偶。我又向旁边的介绍展板看去,上头说这件人偶出土于8号坑的一具棺材里,疑是王室随葬品之一,是原件的复制品,仅供参观。看来原件大概正在被严思伟他们做研究。
而我身旁的老徐,端详着这个人偶,好像也若有所思。
“怎么了?”我问道。
“这个符号……”老徐道:“我好像在别的地方见过。”
老徐指的,便是人偶身上的那个由两个方框嵌套,中间一个眼睛组成的符号。
这时,旁边的讲解员小哥似乎听到了老徐的话,微笑道:“先生,您大概是记错了,这件人偶上周才被发现,而这个符号,以前并没有在别的器具上出现过,也是第一次发现。”
这个讲解员小哥说的情况与严思伟所说大致相同。
“是吗?”老徐的眉头却并没有舒展,显然不认为自己会记错这样特别的符号。
我将高铁上的见闻与老徐分享了一下,并笑道:“你不会也遇上什么灵异事件了吧。”
“哪有什么灵异事件,可能真的是我记错了吧。”老徐始终想不起来在哪见到过。
参观完毕,我与老徐告别,踏上返程之旅,在这次见面中,我们俩很默契地都没有提及林寻自杀的事情。
乘高铁回到C市,已是傍晚,耽误了一个白天,晚上必须加倍努力才行,我暗暗打气道。
我打开电脑,老徐说到的那个新闻却恰好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那人按照《书名》中的遗址位置到现实中去挖宝,结果被当成神经病抓了起来。那么反过来想,我若是按照现实里的位置到《书名》中挖宝,总没人能管得着吧。
………………………………
第十六章 符号秘辛(2)
我在网上查询了前人留下的攻略,发现G市的这个遗址对应的位置居然没有人探索过!这岂不是要让我平白捡一个大便宜吗?以这个遗址的规模和价值来看,游戏制作组要是真的有心,应该埋了不少东西在里面。
一念至此,我快马加鞭来到这块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宝地,《书名》的地图实在太大,仔细想想,这似乎还是我第一次在游戏中来到自己的家乡附近。
而后,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不厌其烦地查阅卫星地图,对比游戏中的地形地貌好不容易才确定了遗址所在的位置。虽然这么说可能不太好,但是参观博物馆毕竟是旁观视角,哪里有自己动手挖来得过瘾?
但是自己一个人要确认这么大一片区域终究是有些不现实,我打开领地面板,征调了领地内的100个民夫来到这里。大家一起动手,肯定比我一个人效率高上太多。
但我这么做其实也是伴随着巨大风险的,首先,遗址的位置距离我的领地非常远。我一次性长途地征调如此多的民夫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其次,这个游戏中虽然规定私人的领地神圣不可侵犯,但无论是私兵、副官还是民夫,一旦出了领地就不再收到保护。
其中,民夫是没有战斗力的,如同待宰的羔羊。所以,若是在我盗墓,不,我是说考古的时候,有无聊的玩家大开杀戒,那我将损失惨重。
也就是因为这个游戏现在人气不高,这个遗址的位置又相对冷门,我才敢做出这样冒险的操作。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大家挖出的坑道里来回巡视,看看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挖了好久,却始终没什么进展,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条甬道出现在了眼前。哈,这就叫苦心人天不负。
我召集人手,集中在这个区域开挖,同时一马当下地跳下坑中搜寻。书名地图里藏着的好东西,大多都是需要经过剧情触发的。这个设计,是为了保证针对相同的宝物,一名玩家只能拾取一次。避免出现争抢地图资源,导致游戏内环境失控到处挂人的情形。比如我现在挖的这些坑,大约过三四天,就会由系统自动恢复原状。
同时,地图上埋藏的这些宝物基本都是绑定物品,这是为了防止工作室多开账号,到处挖掘某项资源,导致物价崩盘。
很快,甬道尽头被挖出一扇青铜门。这青铜门上的图案显得古老又神秘,这图案我却记得,恰是今天在博物馆见过数次,又听讲解员讲过数次的太阳神鸟。书名这个游戏啊,果然还是有不少隐藏的东西,但凡认真一点,总会给你意外惊喜。
因为无法确定青铜门后有什么未知的危险,我遣散民夫,独自缓缓将门打开。我感觉到这扇门十分沉重,若不是我的力量属性还过得去,根本无法将之推开。
门开之后,并没有出现我想象中的地下宫殿,相反,里面的空间非常狭小。说是一具棺材也不为过,内里只有一个比游戏中玩家的角色略高大一些的青铜人。看来,若是真有什么宝藏,就在这个青铜人身上了,这倒是省去了我不少探索的麻烦。
在我接近青铜人的时候,进入了剧情。过场动画给到了这个青铜人的特写,只见它连同外面的青铜门一起颤抖起来,逐渐抖落了身上的尘土,原本紧闭的双眸突然睁开,右臂抽搐一下,骤然抬起,竟把外侧的青铜门整个拽了下来当做盾牌。
动画结束,镜头拉远,显然我想要拿到宝贝,必须要想办法击败这个青铜人了。我打开对方的属性面板,还好,这是一个60级的怪,现下51级的我并非完全无法对抗。
但我很快就会后悔自己的天真,此时,这个青铜人离我至少还有15米的距离,他的武器又是一个门板,看起来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够到我的。然而他竟忽然将门板往地上一砸,使得整个区域都震动起来,我竟被壕沟上掉落的石头砸掉了一点血。
老实说,我玩书名这么写年了,第一次见到有能够改变地形的怪物,这实在是太过无赖。我意识到绝对不能在沟里和它打,连忙羽化跳出坑底。不料,这青铜人用那个门板一撑,也很快跳了上来。
我不待他站稳,侧身一脚踢去,想看看能不能把他再踢下去,方便我之后居高临下地打他。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这青铜人压根纹丝不动,连血条都只是在肉眼辨识的极限范围内象征性地掉了一下。
在我踢它的同时,青铜人手中的门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砸下。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况下,我是能避过来自怪物的绝大部分攻击的。但这个青铜人的出手实在太快,事先并无半分预兆,角度又十分诡异,使得我重重地挨了一板。
至于他对我造成的伤害量,就令人十分费解了,这种水准的血条消失术,绝不是谁都可以做到。我看出正面刚绝对讨不了好,连忙先拉开距离再做对策。
不过对方伤害高,出手速度快,除了移动速度慢一点,几乎没有什么缺点,而我使得又不是远程武器,没法风筝他,这该如何是好呢?
这时,我注意到遗址附近有一种叫做“益州卫鬼魂”的黄名小怪。所谓黄名怪,就是指你若是不攻击它,那么它不会主动攻击你,你攻击它之后,它才会反击的怪物。
有了这个小怪,便有了办法,我直接持剑向一个小怪砍去,那小怪动作迟缓,伤害也不高,对我构不成威胁,我却借助对他的攻击,连出技能“环辰剑法”。之前说过,环辰剑法是一个AOE,我算好距离,在那个青铜人进入技能范围后,再连出技能的最后一招。
这样一来,这个青铜人会吃到我技能的AOE伤害,但我,却能和他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我便利用这样隔山打牛的办法不停地消耗他,但这个青铜人实在太肉,等附近被我用来当作跳板的小怪被清了个干净,这货才掉了三分之一的血量。
………………………………
第十六章 符号秘辛(3)
某位八路军团长曾说过一句仅次于“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的名言——
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大洋彼岸,也曾有东瀛武士用自己无数次的死亡证明过一件事情——犹豫就会败北。
我果断持剑冲了上去,并不是因为要去果断白给。而是算了算时间,召集的私兵应该差不多要赶来了。我带领一百名剑士,将青铜人团团围住,而外围的一百名弓箭手则对青铜人造成持续的伤害。
因为获得了一个满级大号铸造的甲胄,我现在的私兵战斗力异常强悍,我找准机会,绕开青铜人的正面,在他的背面尽力连出伤害最高的技能组合。在我们一伙人的群殴之下,这个青铜人的血量掉的很快,所谓猛虎难敌群狼,说得便是这个道理。
就在这时,这个青铜人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门板。这个动作我很熟悉,它之前还在甬道里的时候就用这招震落过石头。此番故技重施,不知道又会对地形带来怎样的改变。我忙指挥所有近战的私兵全部撤退,同时做出用剑格挡的动作,以阻止它的门板与地面接触。
没办法,做老大就是得保护小弟,再说了,老大死了还能活,小弟死了却要重新招募和训练。孰轻孰重,每个有经验的玩家心中自有一杆秤。
也多亏了我多挡了一下,虽然自己损失了更多的血量,但是没有让近战小兵受到伤害。很快,弓箭手就把剩余伤害补足。这个难以应付的青铜人,终于倒在了地上。我长舒一口气,前去拾取战利品。
挖了这么长时间的坑,又打了个天昏地暗,但愿拿到的东西能对得起我的付出才好。我在青铜人的尸体上仔细翻找,最后,终于在它的胸腔里翻出一个青铜盒,但当我看到这个盒子的第一眼,我愣住了。
倒不是这个盒子本身有什么特别,而是盒子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符号——一个方框嵌套着另一个方框,内中是一个眼睛般的形状。
“先生,您大概是记错了,这件人偶上周才被发现,而这个符号,以前并没有在别的器具上出现过,也是第一次发现。”
我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上周才被发现的青铜时代的符号,为什么会出现在《书名》里?而且,就在游戏里遗址被发掘的位置。如果说这都是巧合,未免太没有说服力了。
我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肯定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便拨通老徐的电话
“徐哥,你还记得今天咱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个青铜人偶吗?”
“嗯,啥事?”
“你说上面的那个符号,你曾在别的地方见过,那……是不是在《书名》里?”
电话那头传来了拍打大腿的声音:“对呀,就是在《书名》里见到的。我那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果然,同为玩家,老徐要是觉得这个符号熟悉,那么他必然也是在游戏里看到的。
“那是在哪看到的呢?”我追问道。
“不是在哪看到的问题,而是这个符号的意思就是书名。”老徐道。
“你说什么?”我讶道。
老徐叹了口气:“也难怪你不知道,这是《书名》这个游戏在内测时候的logo。那个时候电脑桌面上的EXE程序就是这个图标。后来因为这个符号有些抽象和诡异,引起了部分玩家的不适,最后在三测的时候图标被改成了现在的书卷。不过,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只有像我这样参加过内侧的玩家知道这事,你怎么突然问起来的?”
我将回家之后的经历告诉了他。
老徐沉吟片刻:“60级的怪物吗?60级恰好是内测的等级上限呢。而且,你说的这个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内测的时候确实有些怪物拥有这种能力,但后来因为害怕游戏难度过大,就把这类怪物都修正了。”
我看了看那个诡异的符号,声音略带颤抖的问:“也就是说,我刚才打的,是一个没有受到版本更替影响,从书名的上古时期保留下来的怪?”
“恐怕是这样。”老徐分析道:“你也知道,这个游戏的地图大的吓人,在这种没人关注的角落里,留下一两个拥有上古时期机制的怪,也不稀奇吧。”
老徐解释我是认可的,但我知道,问题关键并是不出在游戏内部。
一个上周刚被挖掘到的一个青铜人偶身上的符号,为什么会恰好是书名的内测logo?又恰好在现实中发掘的遗址对应的游戏地图坐标附近也有带着这个符号的青铜人怪物?
我还是没能想通,老徐显然也不行。
我从随身的挎包中找出严思伟的名片,虽然深夜打过去有叨扰之嫌,但我相信,只要听了我说的内容,他是绝对不会介意的。
“有这种事情?”听了我的说明,严思伟惊道。
“您看看,我已经用手机发过去了,这就是游戏里的符号,是不是一摸一样?”
“嗯……确实一摸一样,这事我得明天找我们领导,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当初设计游戏logo的人。”
“那要是有结论的话,能麻烦您告诉我一声吗?”
“没问题,你要是在游戏里有什么新发现,也知会我一声。”
“好。”
此时的我,并没有想到几天后等来的结论十分令人失望——巧合,仅仅是巧合。
那个设计游戏logo的人说,这个符号是他脑子中突然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并非收到什么启发或是看到什么古代的青铜器才设计出来的。至于游戏遗迹里的青铜人,则一如老徐所说的那样,纯粹是一个游戏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小支线。那时候的怪物掉落的盒子,带有游戏的官方图标,并不稀奇。
总之,这个事情再无进展。至于为什么古老的棺材里会有一件属于晚近时代的人偶,这个人偶上的符号为什么又会恰好出现在现代的一个游戏中,这些秘密,没有人再知道。
……
………………………………
第十六章 符号秘辛(4)
说回这天,我把探索这个灵异事件的皮球踢给了专业人士,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有9枚箭,也就是武器箭袋的那个消耗性武器配件。这些箭一般大小,一般模样。箭身处都雕龙刻凤,隐隐泛起金色的光芒,一眼可知其不是凡品。
我点开物品属性,得知其物品名称叫做“六龙回日箭”,物品效果是射出后,造成范围致盲。
书名中的致盲,并非是指一般游戏中的“角色命中率下降”,而是真的“致盲”。带有致盲效果的技能释放后,被击中的玩家的游戏画面会出现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