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来望思-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去病舔舔嘴唇道:“恩,不说。对了,我先去叫如花他们先回去准备好了香汤。咱们一会儿回去我陪你好好洗洗。”
“呸,不要脸,谁要和你一起洗啊。”
去到幕府。往前走进了卫青的小院子中。老两口在里面等着小两口。平阳公主拉着雪晴上下打量:“哟,咱们家阿雪会打仗了,还真是你爹爹的种儿。”
雪晴笑道:“都是他们在打,女儿就是个看客而已。”
卫青抚恤道:“不能这么说,阿雪这次还是很有大将之风的,坐镇中军,有条不紊,运筹帷幄。”
雪晴笑而不语,总不能过两年跟着去北伐吧。咦,为什么不行呢?去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千里追杀匈奴王廷。想想也很霸气啊。
算了吧,跑到大漠上去打仗,都没地儿洗澡,臭烘烘的臣妾做不到啊。
吃点菜,喝点酒。两个男人在一边谈朝鲜之战的得失。两个女人在唠着家常八卦。最后在平阳公主的提议之下早早结束了这次家宴。
从幕府出来,马车也懒得上,便朝着两条街之外的侯府慢摇摇的走回去顺便消消食。小两口牵着手走在月光挥洒的大街之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街边随行着两拨侍卫,目光四处逡巡,高度戒备。
这氛围适合么?还不如早些回府去。
回到久违的侯府。如花已经在房间里面那个山寨的温泉里面放满了水,洒满了花瓣。没赶上上巳节甘泉宫度假,就在这儿将就了吧。
就是雪晴一个澡还没有洗痛快,那霍去病便早已眼放红光的冲了过来,搓背洗头发的侍女很自觉的停下手里的工作。尴尬似落汤鸡一般的雪晴被霍去病抓住一阵无力徒劳的抵抗之后,只能屈从了。
哗啦啦,流水潺潺,惊涛拍岸。
半响,心满意足的霍去病问道:“要不把他们叫进来,继续给你洗头发搓背?”
雪晴有气无力的趴在池子边道:“算了,不想动,等我歇会儿吧。”
霍去病挪了过来,雪晴胆战心惊的惊呼道:“你要干什么,作死啊,还要来。”
霍去病咧嘴笑道:“好了好了,我来帮你洗头发。”
雪晴惊诧的道:“你会么?你一个大老爷们。”
霍去病抓起雪晴长长的头发道:“看也看会了。”便将旁边一盒用芦荟和各种花精混合的姑且成为香波的东西,抹在雪晴的脑袋上用力搓了起来,就跟大姑娘在河边的石头上搓洗媳妇一样。雪晴惨叫道:“疼疼疼,别动,别动,还是让侍女来吧。”
霍去病问道:“怎么?太用力了?在军营的时候我都是这样搓自己的头发了。”
有没有搞错啊,这样搓还能剩下几根?雪晴无力的将霍去病推到一边。呼唤侍女进来将自己的头发洗干净。
舒舒坦坦的泡了个澡,人都是泡澡是解乏的,但越舒服就越想睡觉。从水里爬出来,擦干了身子,换上小衣,小两口便上了卧榻。
好久没有睡到自己熟悉而温暖的卧榻,雪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很快便睡着了。霍去病还准备好好聊聊雪晴这次出去的经历呢,就看见雪晴已经睡着了。想是累了吧,便帮她将锦被盖好,也转头睡了过去。(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七章 长安当前的局势
这一觉雪晴睡得十分舒坦。梦都没有做。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卧榻之侧空无一人,如花说侯爷已经上班去了,这段时间朝廷正在总结朝鲜之战,同时展开汉军城墙攻防战的针对性训练。小霍同志还是挺忙的。
洗漱之后,吃了点清淡的,也不知道是早餐还是午饭了。将张全旦叫来,基本了解了一下长安城的状况。
少府依旧是铁板一块。在雪晴不在的时候,将白鹿币和承包策搞得绘声绘色。因为皇帝出面用白鹿币去整治那些不配合的人,所以目前少府的工作掣肘不算是很多。面和心不合的维持着和丞相府下面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合作。
盐的事情已经基本搞定。初见效益,皇帝满心欢喜,按照预算,盐的收益会帮皇帝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军费。
春耕顺利进行,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这些就是朝廷上面的动态。
而至于天道的发展么,少府名下的各个作坊现在基本上已经掌握在了天道手上,虽然不能直接将他们制造的军械来拿使用,但是基本上已经全面掌握了这个时代的最高制作水平。
同时,在三辅之内的皇田里面,也就是之前没收的那些田,多半是又天道的人在管理和耕种,用这样的方式雪晴拥有了一只隐藏力量,而且吃的是皇粮。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声令下便能将这些佃农变成一支军队。
而在汉军之中,天道潜伏进去了数千人。分散在各个部队,连禁卫里面都有。
加起来上万的人藏在长安及其周边。雪晴第一次觉得自己羽翼丰满。当然,若不是找了由头吃了皇粮,光靠雪晴自己还养不起这么多人,因为天道在桃源,西域,和各地的开销也不小。
摊子铺开了,接下来需要的是更加隐秘的发展。雪晴把这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李郢即将建立起来的影子组织。依靠完善的地下工作制度,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证天道的安全。
雪晴有些得意,有些兴奋。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现在却是何等摸样。
对了,枪。这次袁周子改进之后的左轮枪型号,已经很成熟了。在机械化高度发达,子弹制造更加紧密的情况下,这可能是手工制造的巅峰了。雪晴这次带了五十只枪回来,除了自己留下两支,给如花和张全旦各配了两支,其余的都装备给了卫队。手枪队的威力顿时有了极大的提升。
最后雪晴还问起了那个倒霉的司马相如的情况。那货现在在汉文帝的陵墓那边当县令,汉代讲究厚葬,讲究事死如事生。死了比活着的待遇更高,比如诸侯平时用金印,死了之后可以悄悄的弄一颗玉玺过过瘾。一般不会追究的,而皇帝的陵墓一般是登基开始就着手建造。规模不说是各个和秦始皇陵相比,但也不会太寒霜。而且陵墓建好之后,便会迁徙很多百姓到陵墓周边去生活,形成一个新的县。这个热闹劲儿啊。
雪晴通过张全旦了解到,那个司马相如最近身体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心情的关系。雪晴琢磨着要是千辛万苦将他给弄过来,没几天就死了那还弄个屁啊。
便吩咐张全旦,以武陵公主曾经在蜀地接受过他的盛情款待,这次知道他身体不适,特意请了名医去代为看望,希望他身体健康什么的。
然后请大夫去看看,若是能救,就说是不能救,很快就要死了,以此为借口将其绑走,然后制造他已经病死的假象。
若是不能救,就要说他还有救,请大夫给他用心治疗。然后死了就死了。
张全旦差点没给记糊涂了。能救说不能救,不能救说能救。反复念叨了几次,才记牢了。
至于说听云轩的事情,还是等李郢那边上了轨道之后,交给他来办。到时候是重新打锣重开张,还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子装陈酿,就让李郢去看着办。
分别才几天。雪晴分外的想念李郢那个阴森森的臭小子。可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大的军统前后也是多少年,从特务处到蓝衣社到复兴社,再到军统再到保密局。也是一路艰辛啊。
最后张全旦讲到:“殿下,此次朝鲜之战,朝中颇多非议,说是那卫筮已经是汉之臣子,并无反叛之举,此战有违天和。还说殿下对李氏父子的手段过于激烈,导致不当后果。丞相府,御史大夫署纠集一帮老臣,正在闹这个事情,手里拿着已故辽东太守生前弹劾殿下的奏疏。大有来势汹汹之势。”
雪晴一愣,之前说找个借口收拾掉朝鲜,可后来忙起来之后,连借口都懒得找了,都已经打红眼了,谁记得那扯皮推诿的事情。隔壁老王还真的上疏了?这臭老头,又臭又硬,以后再收拾你。
可是昨儿个见皇帝的时候,皇帝对于此战是肯定了的啊。原本就是皇帝的旨意。若是没有皇帝给的虎符,雪晴能调动当地军队么?这样说来是怪不到雪晴身上来的。可是就怕武帝这货抵挡不住攻击,就随手祸水东引,让老娘顶包了。
想想皇帝的德行,极有可能啊。
昨儿说的加封四千户食邑。但还没到手啊。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算定性了还是没定性呢?
雪晴心中懊恼,前线打生打死的,上面在讨论这场战争打得厚道不厚道。没功劳就算了。出生入死的还落了罪过不成?
雪晴倒是无所谓,前线将士可就悲剧了。
雪晴问道:“那,本宫之前派人送来的卫筮及其家人呢?”
张全旦道:“早就到了。现在正在廷尉府羁押。明儿一早未央宫廷议。怕是要议一议朝鲜之战。议过之后,才好商量怎么样处理这个卫筮吧。”
雪晴冷冷一笑:“本宫倒要看看,他们能闹得出什么花样。难道还撤销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将卫筮放回去,再将杀掉的朝鲜军都给复活了,他们才甘心么?既定事实了。还闹什么。”
张全旦小声道:“可能,就是针对殿下来的。”
雪晴心中一阵哀鸣,老娘招你们惹你们了?若是换个人来发行白鹿币,比如主父偃那条疯狗,保准弄得你们哭爹喊娘痛不欲生。哼哼。(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宣室殿御史发难
第二天一早,小两口一起乘坐马车前往司马门,古往今来两口子一起上班是常有的事情,但一起上朝就少了。或许武则天和他唐高宗试过吧。
从司马门进宫,一路走到宣室殿旁边的待漏院。路边的行人都异常惊羡。就连宫女太监的表情都那么惊讶。
待漏院中已经有不少朝臣在等候了。卫青坐在一边闭目养神,不知道是不是在不瞌睡。霍去病上去扯了扯了卫青的衣袖叫道:“舅舅,来了啊。”
卫青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女婿。笑了笑道:“来了啊。坐。”
雪晴看了看一旁的沙漏道:“时间差不多了。”
卫青也瞧了瞧沙***头道:“恩,那咱们先走吧。”说着一家三口出了待漏院,往前走几步,开始攀爬宣室殿的楼梯。卫青才三十几岁,居然显出了一丝疲态。爬到一半,手扶着栏杆歇气。雪晴一眼望去,只见卫青两鬓之间有些斑白。心中有点不舒服,记忆之中,卫青只活了四十多岁差不多吧。从小就是脏活累活苦活给泡大的,后来从军,千军万马之中打滚,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到了汉军统帅的位置。上天并没有留给他颐养天年的日子。
雪晴眼眶一热,抬头望了望那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宣室殿。这一辈子到底是要闹哪样。伸手拉了拉霍去病道:“还不扶着你老泰山。”
霍去病转头看见卫青抓着栏杆休息。便忙不迭的点头道:“哦。”伸手要来搀扶卫青。
这时候后面已经有人开始在往上爬了,身为汉军统帅的卫青拉不下这个脸,只甩甩手。轻声道:“不用了。走吧。”
几人上了台阶,在殿外脱了靴子交给小太监,两个男人又把腰间的宝剑解下来给放在了架子上。才整理一下衣袍,双手叠起来放在小腹,步入大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卫青坐在武将之首。霍去病在他下面几个位置,中间隔着三四个而已。而雪晴在对面文官的第一行中间。还比霍去病的位置更远一点。
陆陆续续的,文臣武将都走了进来,相互之间小声的问候和交谈。随即大殿之上的灯火越来越亮,而后面的乐队也响起了恢弘的音乐。皇帝应声而出。百官站起来,到中间的通道处排队跪拜,之后皇帝请大家起来。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皇帝先总结了一下今年春耕的工作,表扬了一下相关部门。之后表扬了一下汉军最近的扩张和训练都卓有成效。
雪晴心不在焉的四处张望,到底是哪个不开眼的敢跳出来整老娘,一定要把他记住,回头上他们家去放一把火。
果然,不一会儿议完了汉军的事儿。御史那边的人先开了枪,手拿着王臧云的奏疏严正控诉了雪晴的罪行,在他的描述之下,雪晴是一个十分不讲道理又冷酷无情的刽子手,视朝廷法纪于无物。甚至怀疑王臧云的死都和雪晴有些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那御史手拿奏疏深情款款的道:“这样一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大人。为了朝廷大业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走,为朝廷肃清朝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为什么这位身体硬朗的识途老马,怎么就在走过多次的路上给失足跌落了呢,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当地的官员有没有详细的调查?我们知道,王太守生前,不畏强权。明确当着某些人说过要上疏皇帝弹劾他,如此光明磊落的谦谦君子。怎么就被小人给暗害了。”
雪晴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是要扣屎盆子啊,不过好像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性质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雪晴坐在一边不说话。仔细的倾听着这个御史的每一句话。
御史的控诉,得到了大殿之上很多大臣的支持。都不自觉的来瞥雪晴的反应。谁知雪晴仍旧坐着不动,心平气和的。
皇帝在心里盘算着,李氏父子的事情最好不要谈,这里面有弑君的犯罪行为。最好永远都不要谈。在武帝看来,这两个字根本就不应该被发明出来。他是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谈这样的事情的。
那么,只能除去这个奏疏上面所说的事情,可惜了,当初皇帝看到这个奏疏,都没有做任何批示,便扔到地上勒令直接给打回去。
奏疏转到了御史大夫署,可还没得及往下面发回去,便已经收到了王臧云的讣告。这下好了,就留在了御史大夫属衙里面。武帝有些懊恼,早知道就直接留中不发,撕了算了。
现在就只能只谈王臧云,不谈王臧云所奏报弹劾之事了。发言的御史也很知趣,这份奏疏是皇帝已经看过的,既然皇帝没有发表意见,那么自己再提里面的事情是有些没颜色的。只能用奏疏内容对雪晴不利,来证明雪晴对王臧云有杀人动机。
武帝提示性的问道:“武陵,朕召你离开朝鲜,本想着你能赶上上巳节的,怎么路上花了这么久时间啊。”
唱双簧有这样唱的么,算了算了,老娘勉强配合一下,但是你要把老娘推出去背锅的话,那可别怪老娘了。
雪晴站起来,走到中间拱手道:“陛下容禀,臣妾已经交割朝鲜军政各项事宜,千万丹东准备乘船归朝。不想却惊闻辽东太守王公的噩耗。王公与家父有同袍之宜,共同浴血之情分。臣妾作为一个晚辈,听闻噩耗悲痛不已,旋即奔赴事发地点,一来吊唁长辈,二来调查其身故之事有无蹊跷。随后又前往辽东安抚其遗孀遗孤,并一路护送其扶灵归乡。故而回朝晚了一些。请陛下见谅。”
武帝点点头:“恩,拳拳孝心,深得朕意,本朝以孝治天下。你能对乃父之故友有此孝心,实在是难得。你说你调查过王太守身故之事有无蹊跷,可有什么收获啊?”
雪晴从袖子里面扯出一张竹简道:“经查,已故辽东太守王公臧云,于山崖失足跌落情况属实,这是情况说明,上有目击者十数人之供状,东部都尉赵破奴将军,南部都尉万子玉将军,以及乐浪郡太守都尉联手签署的审结报告。请皇帝陛下御览。”(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九章 群臣攻讦卫雪晴
小太监走下台阶,接过了竹简,捧着上了台阶,交给春坨,春坨立刻转交给了武帝。武帝摊开了装作看的很仔细的样子。其实压根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半响,武帝道:“辽东太守王臧云,公忠体国。以身殉职。着丞相府予以表彰,少府予以抚恤。全国各地官员皆应以王君为表率。”
众人拱手道:“皇帝圣明。”
御史有点发蒙,还没开始攻击这个雪晴有谋杀嫌疑呢,这就定性了,那还谈个屁啊。只能揣着奏疏灰溜溜的坐了回去。
庄青翟见这御史不太给力。便缓缓站了起来。走到中间朝皇帝拱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脸一黑,把这老头子请回来是不是有点失策,老了老了,听话就是了,可一天到晚的作死是要闹哪样。
皇帝黑着脸道:“丞相请讲。”
庄青翟战战巍巍的说道:“陛下,依老臣看来,原本陛下是没想打这场仗的吧。”
武帝一愣,想不想?这有关系么,当时皇帝只能说没想过。老子是个乖宝宝,不是穷兵黩武的昏君,当然不想了。
庄青翟的诘问如影随形如约而至。虽然老庄已经昏昏老矣,说话都不利索,但言辞之间的犀利直指人心:“那朝鲜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了?皇帝没想打,卫筮也没相反。这仗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有的人啊,好大喜功,私下里揣测圣意,觉得这样就能讨皇帝的欢心。皇帝北伐匈奴,那是为了北方的长治久安,是我大汉之千秋伟业,而不是皇帝喜欢打仗,没有明君喜欢打仗的。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有些人觉得这是机会,是自己飞黄腾达从此封侯拜相的机会。便上下钻营,挑动战争,以期用汉军的血,天下民众的血,来铺就他的康庄大道。暴秦的教训啊,诸君,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丞相此言。获得了更大的反响。御史大夫站了出来,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了雪晴,从袖中掏出了奏疏道:“臣有本奏,武陵公主掌大长秋兼少府监,未得朝廷旨意。肆意挑起朝鲜之战,靡费军饷。臣领衔御史大夫署御史二十三名,联手上疏弹劾,请皇帝陛下御览。”
一片附议之声响起来,大殿之上顿时成了卫雪晴批判大会。
廷尉正适时跳了出来,高举奏疏道:“臣廷尉正领衔廷尉府官员十三名弹劾武陵公主,断狱不清。还未结案便私自处决人犯。于汉律不和,请皇帝查察是否有舞弊嫌疑。非彻查无以正法纪。”
什么意思,是说老娘去行刺皇帝,然后让李家顶缸,再杀人灭口。毁尸灭迹?这个逻辑好强大。
廷尉张汤在一边脸色有点难看,这样得罪人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除非是皇帝让他搞谁,他才会下死手,可皇帝不说话,他任何人都不会得罪,这样的事情也有人找过他,要他以大汉刑律的名义站出来反对雪晴。
甚至那些人连挑拨离间的手段都用上了,嘲笑张汤道,案子明明该你们来查,怎么就到了少府的手上去了,这样下去,你们廷尉府,还不如搬到少府的院子里办公去算了。还号称什么正部级单位哩,干脆到少府去做个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算了。
张汤既然决定做一个水火不侵的酷吏,自然是不会被这些小伎俩给糊弄了的。谁知道自己的路走不通,手下这些糊涂蛋却上了贼船。
张汤脸色难看,你们要搞卫雪晴,自己去啊,干嘛拉上我的人,不会让卫雪晴以为这是我的意思吧。张汤看了那几个廷尉几眼。这算是驭下不严么。回去再找你们这些小崽子算账。
额,要是现在动手收拾他们,会不会给庄青翟一党认为自己要投靠卫氏。这可不妙。张汤本来觉得自己是个看客,没想到也被架在火上烤了。
随后御史大夫署站出来另外一票人,出来指责雪晴管理之下的少府财务混乱,中饱私囊的事情不少,还言之凿凿的拿出了不少的证据。这是什么意思?添恶心的,还是捣乱的,有枣没枣打三杆子。万一真的有呢。雪晴没觉得那少府的账目有什么问题啊。经过之前的事情,雪晴把这一块还是盯得比较紧的。
就差谁来指控雪晴偷看小孩子洗澡啊,调戏农村老大爷啊,掀了八十岁老太婆的菜摊子。偷了右扶风一个村子里面的三只老母鸡什么的。
卫青神色严峻,冷眼看着这些攻讦自己女儿的人。而霍去病则是紧咬着牙关,握着双拳,一副要随时要爬起来冲过去大打出手的摸样。
雪晴缓缓的抬头,看着御座之上的武帝。这老小子到底怎么想的?让老娘顶包?这么不要脸的事情他真的干得出来?
或许这要看在他的心目中,雪晴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当然,还有卫青和霍去病的面子。这也是皇帝要考虑的事情。
皇帝愁眉紧锁,看着下面乱哄哄的样子。转而看着一言不发的雪晴。那直勾勾的眼神看的武帝有点不好意思,随即低下头错开眼神若无其事的道:“武陵,你怎么看。”
雪晴嘴角划过一丝冷笑。淡然问道:“陛下是要让臣妾自辩么?”
武帝一愣,咬咬牙点头。
那点头虽然是无声的,但在雪晴看来无异于无声之处听到的惊雷。
果然不要脸,果然够无耻。雪晴耸耸肩道:“那既然诸位大人认为朝鲜不该打,那简单,撤销东南两部都尉,四郡太守,将汉军全部调回鸭绿江以北。释放朝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