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文学家-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就已经在他的脑中写好了,他所做,就是让凌静苏来执笔。
这分明都不算指点了,而是合著!
而这种合作方式,就好像后世的漫画界中,那些原作者与执笔绘画者合作的漫画,剧情、人物什么的,都由原作者负责,而画师则根据对方构架好的一切,将其最终画成漫画。
王德孚就是将《烟雨濛濛》中那些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完全设定好了,还有非常完整的大纲、细纲,其中细纲部分,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读者们最爱看的剧情,他希望凌静苏一定要将读者爱看的剧情写出来,当然要富含感情。
这言情小说如果男女人物之间的互动写不出感染力的话,那小说的吸引力肯定会下降不少,要不然琼瑶小说的台词,为什么那么肉麻、矫情呢?
不过一旦读者代入进了那个世界,显然就不会觉得台词有多矫情了,只觉得书中人物的爱情,可真令人感动!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可她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啊!
王德孚虽然给出了完整的人设、大纲,但是凌静苏确实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那就是《烟雨濛濛》的背景,以及人物的衣着,甚至女主唱的歌这样的细节部分,这些都需要凌静苏自己去构思好,再写出来。
毕竟《烟雨濛濛》的时代背景,固然和这个时代差不多,但里面可是有抗战的,然而这个世界,在华夏日不落帝国的本土发生战争,几乎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凌静苏显然对自己还不够自信,因为她当初被嘲讽得太狠了,大概真觉得自己没什么写作天赋,要不然她从小写到大,怎么就写不出那种让读者买账、让大佬吹捧的作品呢?许多人都说她的作品缺少灵性。
直到现在,她遇到了王德孚,对方竟然坚信她可以写出红书,还说她在写作上也是天赋异禀的,只不过之前缺少了伯乐的挖掘。
凌静苏总觉得王德孚是花花轿子抬人,但是和王德孚相处了这么久,对方显然不是那种喜欢放低姿态讨好女孩子的,反而需要女人迁就他,否则他才懒得和女人多纠缠。
王德孚的这种性格,若他是个出身一般、长相一般、没什么才华的男人,那他绝对注孤生。
凌静苏便问王德孚她的写作天赋在哪,结果王德孚来一个她写作速度快,可以做到“量大管饱”,因此完全可以将半月刊的《红蔷薇》变成周刊,再凭借她写作速度快这个天赋,迅速在鸳鸯蝴蝶派小说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可我写得快的前提,是有东西可写,但是我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每次写小说的话,总是一口气把要写的写出来之后,就卡在那儿了。”凌静苏这样苦笑道。
王德孚却这样说道:“只要有我在,你永远也不会缺东西写的。”
凌静苏真想说王德孚大言不惭,她承认王德孚在写作上的天才,可就算再天才的作家,也不可能永远保持灵感吧?
“那你《情与性》写完了,为何新的小说都不见动向?”
“因为我最近在写一篇关于‘二律背反’的哲学学术论文。”
“二律背反?这是什么,为什么我这个词都没听说过。”
“一个哲学基本概念,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
“行吧……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写你脑中的那些东西?”
“杀鸡焉用牛刀。”
“王德孚,有没有人说过你真的太自负。”
“没有,我在别人面前装得很谦虚。”
“我还以为你是正人君子,没想到这么虚伪!你为什么不在我面前装?”
“因为你是自己人,还是这样漂亮的女人,所以我得将我伪君子的面目彻底暴露,当你对我不抱有期望和幻想后,自然就不会失望了。”
凌静苏抚额,倒也没有任何不开心,她感觉陌生的王德孚,和她熟悉之后的王德孚,确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前者给人一种接近完美的圣人之感。
后者自然就比较恶劣了,说好听点是特立独行、思想奔放,说难听点就是极端自我、任性、无法无天、三观奇葩,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竟是取悦自己,不过在不了解他的人看来,说不定还会认为他心怀天下苍生。
像王德孚写《女性的屈从地位》,分明动机只是为了让自己念头通达,可在许多人看来,他却是真心捍卫女权,想要推动社会进步的,所以有些人骂归骂,心里却还是很佩服敢于让自己陷入千夫所指地步的王德孚。
哪怕背负一身骂名、举世皆敌,总比默默无闻好。
时间越来越接近年关,东吴大学也已经在几天前放了寒假,若是以前这个时候,王德孚早已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不过此时,他依旧待在苏州。
《情与性(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部作品的单行本,终于上市了。
………………………………
第61章 样书
王德孚在《情与性》上市之前,除了指导凌静苏创作《烟雨濛濛》之外,他还去拜访了自己所在大学的哲学系主任曹旭平。
那个时候的王德孚,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写了《听雪之夜》的校园才子,还以一篇《女性的屈从地位》而在苏州、魔都这一带江南地区的名声鹊起的新锐作家,只可惜这年头信息传播速度实在不快,否则要是他的这篇文传到帝都,那他的名气可能就更大了。
后世的学者如果研究文学史、思想史,说不定还会认为王德孚的这篇杂文,吹响了提倡女权、解放女性的号角,这是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可能还会出现在历史考试中当选择题……
曹旭平身为一个男人,自然下意识抵触王德孚的这篇要解放女性思想的文章,这篇文章甚至还让他对之前王德孚所写的《听雪之夜》而产生的好感,都降低了。
主要是此人虽然没有娶姨太太,但是却相当喜欢狎妓。
没错,这个时代的青楼、妓院依旧存在,是合法的娱乐场所,旧式文人依旧觉得在青楼扬名、纵情声色,是一件风流雅事,只可惜在这个时代,能写出古时水准诗词的旧式文人,实在太稀少了。
帝国政府倒也没有取缔青楼、妓院,只是认为它们需要更好的法律去规范,妓女一定要定期体检,拥有合法的妓女证书,才能上岗,不合法的野鸡、流莺坚决打击,并用媒体舆论宣传不合法狎妓的危害。
曹旭平倒也不算是旧式文人,但他确实喜欢狎妓啊,他曾对自己妻子表示——我知道你对我好我也爱你,但是狎妓我真的改不了。
神奇的是,曹旭平的妻子当然选择原谅了他,并没有在意他狎妓这件事,甚至还觉得,曹旭平只要不像其他男人那样,将外面的女人娶回来当姨太太,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王德孚去见曹旭平,却并没有遭到什么冷遇。
除了曹旭平确实欣赏王德孚的才华、以及他在哲学系的成绩、风评都很不错外,还因为校方高层对王德孚那篇杂文的重视。
这篇文章可是直接让校方高层统一了意见,下一学年便开放女子入学。
在曹旭平与王德孚交谈的过程中,他倒是更加欣赏整个哲学系的新生了,只因对方显然已经通读了他自以为傲的哲学学术专著《哲学与灵魂》,还深入钻研了一番,思考出来的东西头头是道,让曹旭平听得很是愉悦,虽然他并没有听得太懂……
但这不要紧,哲学这种务虚的东西,你越说得人听不懂,那越说明你牛逼啊!
可能一位学者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的著作,可以启迪读者,很显然,曹旭平认为他的作品启迪到了在文坛上声名鹊起的王德孚,这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于是,当王德孚提出他也写了哲学学术论文,想向哲学学术期刊《时代与思潮》投稿,可却没有一位老师指导,所以希望曹旭平不吝赐教之后,已经被王德孚吹捧得心花怒放的曹旭平,当然一口答应下来。
曹旭平对于王德孚在哲学上的造诣,那绝对是认可的,能把他的《哲学与灵魂》都钻研得这样深刻的学生,文笔还那么好,写出来的哲学论文,能差吗?
就这样,王德孚总算将自己在哲学领域走出第一步的障碍,就这样扫除了。
他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如无意外,肯定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刊载。
不过这样的论文作品,肯定没法像《女性的屈从地位》这样的杂文引发一个暂时的热点问题,但它却可以一步一步奠定王德孚在哲学界的地位。
……
王德孚在《情与性》正式出单行本之前,他就拿到了这部小说的样书,它的封面依旧非常惹人遐想,正是两个美貌动人的女子,一个衣着古典,有古代仕女的温婉之感,另外一个衣着时髦、摩登靓丽,就好像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大明星。
封面上除了画像之外,还有一句书中的金句——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情与性》在经过王德孚的删改之后,那些原本他想用来水字数的H描写,已经大幅减少,还加入了不少情与性、灵与肉的哲学探讨,可谓意蕴深远,希望读者看了之后能够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毫无疑问让从连载第三期开始,普通读者的追读热情,就开始下降,反正王德孚的那位室友柳青山,就表示已经没耐心看下去了。
不过柳青山倒是没有退订《红蔷薇》,主要是《红蔷薇》之上竟然又出现了其他小H文,显然是《情与性》的跟风之作,只可惜文笔与逼格都差《情与性》太远了,但是却胜在简单粗暴、较为实用,这白话小H文,总比《姑苏晚报》上那些文言小H文,更能刺激读者欲望。
普通读者没有耐心看下去,却不代表那些喜欢有深度有内涵作品的读者,会放弃追读这部作品,他们甚至还因为作品陡然增加的格调与深度,都十分惊喜,倒是让“伊人女士”这位新人作家的粉丝凝聚力,变得极高。
这大概就好比后世的网文圈内,大部分高质量小白文作品的成绩与收入,要比同样高质量的文青作品好,但是论起粉丝的凝聚力,显然还是文青作品的高,而文青作品的影响力,往往都会扩散到网文圈外,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神作家烽火戏诸侯,他的作品《雪中悍刀行》中的“剑来梗”,都成了段子流传到了电竞圈,成了众生平等的“羊来”。
《情与性》撇开H描写、哲学探讨,其实也能算是一部水准之上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它的文笔之高、其中的现代诗之出众,足以让众多文艺青年为之而着迷。
因此,王德孚虽然对其单行本的销量不是很期待,但它绝对可以让“伊人女士”一举成名!
………………………………
请假一天。
天气突然变冷,今天早上起来就一直打喷嚏,去测了下体温,三十九度二,这几天各种吃药,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所以今天好好休息了,明天争取四更爆发!
!!
………………………………
第62章 后劲不足
《姑苏晚报》编辑部。
《情与性》的单行本上市,毫无疑问在这个编辑部中又引起了波澜。
只因这部小说,被《姑苏晚报》八卦、小说连载这一快内容的主编周启云拒稿,结果周启云还因此被另外一位时评、社会新闻板块的主编杜书桓怼了。
杜书桓认为周启云尸位素餐,错过了一部佳作。
这样的纷争,自然也被其他编辑围观了,然后大家都知道了《情与性》这部作品。
后来《情与性》到一份名为《红蔷薇》的小杂志上连载,果然极受欢迎,成了这份开办时间并不长的年轻杂志的主打之作。
可以说这份杂志能够被众多读者关注到,正是因为《情与性》的大受欢迎。
虽然半月刊文学杂志《红蔷薇》,与《姑苏晚报》并没有什么竞争关系,二者的类型都不相同,《红蔷薇》的销量爆发,并不会影响《姑苏晚报》的销量。
但是许多《姑苏晚报》的编辑,都会忍不住假设,如果当初周启云没有拒稿,那他们《姑苏晚报》的销量和影响力会不会更上一层楼呢?
《姑苏晚报》的销量越高,自然就代表着编辑们做出来的业绩越好,年底时大家的奖金肯定也会更高。
也就是说,周启云之前拒绝《情与性》的行为,损害了《姑苏晚报》众多编辑的利益。
有些编辑甚至还忍不住出去吐槽,导致不少其他报纸的同行,都知道了《姑苏晚报》拒稿《情与性》这件事。
这毫无疑问让周启云在编辑圈子都出尽了洋相,但是不得不说,此人脸皮颇厚,心理承受能力也挺强的,他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
《情与性》这样的低俗作品,只会昙花一现,绝不会被主流文坛认可,所以别看它一开始声势浩大,但是它绝对后劲不足,最终就好像海中的一朵小浪花,翻一下就没了。
周启云反正就死抓《情与性》的“低俗”不放,结果还追看着《情与性》的他,陡然发现《情与性》后面的风格变了,深度与内涵开始飙升。
这让他看得直皱眉头,觉得自己似乎被打脸了,但他转念一想,便露出了成竹在胸的微笑。
机智的周启云随后又改口了,说《情与性》的人气果然下降了,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在当初可就说了,《情与性》后劲不足!
这一天《情与性》上市,周启云便听到编辑部中有人在议论——
“之前那部让《红蔷薇》销量迅速增长的小说《情与性》好像今天上市了,你有没有买啊,要不借给我看一下?”
“我没有买啊,感觉这部小说好像也就开头好看,后面写得东西太深了,我看到杂志连载到第四期时,就没有再看下去。”
“我倒是觉得还好吧,单纯地写H有什么看头,不过我后面其实也没认真看,但是我也挺好奇小说结局的,总觉得一部小说不看结局,就缺少了点什么。”
“反正我早就弃书了,不过我倒是依旧有买《红蔷薇》,因为里面有一部叫做《欲望人生》的小说挺骚的,虽然文笔比《情与性》差远了,但它里面的各种露骨描写,比《情与性》还要过瘾啊!所以我买了《欲望人生》的单行本,它现在在杂志上当然还没连载完,但字数却足够出单行本了。”
“啧啧,你身为编辑,怎么和那些普通读者一样……唔,把《欲望人生》的单行本借我看看,搞快点。”
“别猴急啊哈哈……”
……
周启云听到有人如此议论,脸上不由更加轻松了,他恰巧路过杜书桓的办公桌,只见对方正手捧一本新上市的《情与性》,看得非常投入。
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多月来的压力,让他爆发了,所以他不再忍耐,他一时间竟忘掉了杜书桓的背景,或者说,他其实也不确定,杜书桓到底是什么来头。
只因大家虽然都传闻,杜书桓是魔都那边的总公司派过来历练的,但是杜书桓却一直很低调,做事也一丝不苟,给人的感觉,倒一点不像那些二世祖。
这反倒渐渐让传闻似乎失去了真实性,但是年轻编辑们和这位杜书桓主编,关系倒是更加融洽了。
在职场上,有时候背景大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会被不自觉地孤立,但那种脚踏实地工作的人,总会让人心中有所尊敬的,只要性格不是太差,人缘自然就会不错。
杜书桓就是那种让人觉得能够轻松交朋友的好人缘主编。
周启云停在了杜书桓旁边,不由想起当日这个后生怼他的场景,令他极为难堪。
此刻,他用正好全屋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这样嘲讽道:“杜编辑,你怎么还在看《情与性》这种已经过气了的低俗作品,难不成觉得它现在上市,还能引发什么风潮?”
杜书桓听到周启云那充满快意的声音,他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书,他看书的时候,真的非常不爽有人打扰,尤其是看《情与性》这种可以品味许久的意蕴深远之作。
杜书桓作为一名极爱看杂书的读者,他看书的品味,早就已经在普通读者之上。
如果说普通读者,看《情与性》是越看越觉得无趣,最终没耐心地弃书的话,那他看这部作品,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他甚至还认为,这部作品,其深刻程度,已经不比他看得那些名著差了。
要想将这部作品读进去,就不该再以一开始的心态去读,而是要改变成品读名著的心态。
《情与性》的单行本内容,和《红蔷薇》上连载的,又被修改了不少,质量当然又有所提高,完成体现了那句话——好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
在杜书桓还没回应时,周启云又紧接着大声说道:“所以你现在还认为,我拒稿这部《情与性》,难道是因为我的私心?我是早就看出来了,这部作品真的不行,它怕是还不会有那份杂志上的《欲望人生》受欢迎!”
………………………………
第63章 好戏才开始
周启云的声音这么大,可见他的底气是非常足的。
他当初拒稿《情与性》,还真不是因为眼光不行,纯粹就是利益问题。
因此,周启云这两个月来一直惴惴不安,生怕《情与性》继续火下去的话,会导致他之前搞的那种为自己弄额外收入的行为,被领导重视起来,然后害他连这份体面的编辑工作都丢掉。
但是之后《情与性》的“后劲不足”,让他的心渐渐放下,他甚至还不得已去购买了《红蔷薇》的正版杂志。
因为非常讽刺的是,《情与性》因为后来变得深刻与内涵之后,它的盗版出了两期就不出了……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盗版毕竟还是需要成本的,这人气不够高的作品,盗版起来可是要亏本的,哪里像网络时代的盗版,几乎是零成本盗版。
本来周启云当然是希望通过盗版看完《情与性》的连载,结果没盗版之后,他就只能去购买正版了。
他这个当初拒稿《情与性》的人,大概比一般的读者都看得认真,结果他自然是在心中认可这部作品的质量和写作水平的,但是他肯定不会对外称赞这部作品,而是要继续贬低贬低再贬低,否则他怕是真要成业界笑话了。
而《情与性》的质量和写作水平越高,他心中就越是安定,因为这意味着这部作品会更加“阳春白雪”,大众爱看的是“下里巴人”,你阳春白雪给谁看呢?
如果《情与性》按一开始的风格来写,它必然会越来越火,而周启云肯定慌得不行,只能期待有一天这部作品因为太H,而直接被封杀,成为禁书,但是在它被封杀之前,说不定他周启云都要被领导追责了——为什么拒稿这样一部大红大紫的作品?
所以说,《情与性》的这种追求内涵和深度的“慢性死亡”,简直让周启云暗爽不已,以至于他每次来到编辑部,都会对《情与性》批判一番,断定它的销量肯定不行了,而原因当然不会说它写得越来越有深度,而是说它的类型注定了它的昙花一现。
低俗之作,不配热销!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证明,他周启云当初拒稿《情与性》,没有任何错误!
而现在周启云敢说《情与性》的销量不会比《欲望人生》高,也是因为他现在几乎每一期的《红蔷薇》都购买,知道这《欲望人生》是多么实用。
明明《欲望人生》是跟风之作,时下的热度却超过了具有开创性的《情与性》,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情与性》的创作者“伊人女士”是有多么作死。
杜书桓眼睁睁地看着周启云这副趾高气昂、咸鱼翻身的样子,还听到对方说什么《情与性》比不上《欲望人生》,他不由嗤笑一声,很不屑地指着周启云说道:“你这老东西也就这点眼光了,《情与性》这样的书,几十甚至上百年都不会过时,销量会比一部完全以情色为卖点的作品差?”
杜书桓现在完全和周启云撕破了脸,他对周启云是最不爽的,本来他来这《姑苏晚报》历练,是真的想做出点业绩,给自家老爷子看看的,结果他才发现,这《姑苏晚报》,倒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也难怪它的销量怎么都上不去。
不过这样的现状,也确实让杜书桓收获了不少,以后他要是自己去当一份报刊杂志的总编的话,绝对不会让周启云这种业界毒瘤存在。
周启云现在也特有底气和杜书桓互怼,他可是忍耐了很久了,他像是听到一个巨大的笑话一般,如此回应道:“你的意思是这《情与性》是一部可以流芳百世的名著?杜书桓你这小子是要把我笑死吗,你现在也就只能嘴硬了!要不然你问问屋内的其他编辑,看他们觉得是《情与性》的销量高,还是《欲望人生》的销量高!”
两人如此争锋相对,几乎让屋内所有的编辑都围观了,还有一位老好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