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破晓之剑-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未完毕,就见信骑冲乱着护卫,到了内城高台下就翻滚下来:“贼军两万大军,已经压了上来……”
经过连番大战,将士折损过半,又疲惫不。
话未完毕,突然之间,远处号角传出,使在场的人,不由面面相觑。
夜色很暗,对古人来说,很难看见下面的虚实,但是兵制处有火光,还可以勉强看出,只见李存义脸色凝重,观看了,说着:“是骑兵!”
起义军战士连忙观看,仔细辨认,果然,远处大帅,正率领骑兵冲锋,数千骑兵冲入城门,刀光和火光连成一片,如奔流的铁流一样,横冲直撞。
眼见帝国大军混乱,就在这时,又有号角声,只见后面旗帜林立,有上千兵沿着骑兵开辟的道路,杀了进去。
这时,远远望去,帝国大军已经混乱不堪,整个营地中,乱兵无意识的乱喊着,逃串起来
可是现在杨奇突然的进攻,就是以精击疲,竟选在了这个时间段,敌军已经疲倦不堪的时候进攻。
看这样子,杨奇必守在城外,等待时机,坐看守军拼杀,直到最有利的时机。
现在一攻而下,对方必败无疑,而且这种大败,只怕谢琰再也无法翻身。
一时间,痛苦的滋味充满着心头,烦闷的他直想吐血。
李存义是老手,想到更远的是,这局势被打破,就算强行占领也不为过。
城门下远处,滚滚杀声汹涌,接到甚至变成了一片火海,却是帝国军大势已去。
只听“哇”的一声,谢琰身体摇摆,竟然一口鲜血吐出,几乎一夜不眠不休,身体本是疲倦之极,见此情况,心中大痛,一口瘀气显的更加刚烈,吐出血来。
顿时,城内数万官兵一片混乱。
………………………………
第141章 平定延川郡(十一)
龙阁城内官军已经呈现崩溃的趋势,谢琰到底是位久居上位的枭雄,立刻传出号令:“全军立刻返回内城,整备防御,准备摆出军阵,全军压上,一举击退这些贼人。”
此时,城内回响起长长的鸣金声,这是冷兵器战争中,全军收兵回营的号令。
音色清脆悠扬,余音浑厚辽远,穿透力强,两军交战的时候,人喊马嘶,厮杀声不断,即使在激烈的拼斗中,士兵也能听到。
这就是鸣金收兵,鸣金是军队作为统一的军事调度的信号,军令如山,必须执行,不执行军令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几乎同时,远处鼓声一声又一声,一下接一下,直敲进心里去,杨奇立刻命人敲响了战鼓。
杨奇的军阵中,有战车数十辆,每个战车上摆放一个大鼓,此时敲鼓,声镇全场。
谢琰胸中继续恶闷,闷在心中,喉咙口咸咸,好悬要吐出血来。
这就是半渡而击,这不单指敌军渡河过半,再去突然袭击。也可以认为当敌人即将胜利时,也就是它最疲倦的时刻,突然攻击他们。
此时城门即将攻破在望,官军准备占领外城,现在除了内城的军团尚为完整,外城的部队,军阵已散开。
不过,到底是谢琰训练很久的士兵,潮水一样的士兵,从外城们上退了下去,在诸将领的呵斥下,勉强聚拢起来,形成军阵。
杨奇策骑站在一处高地上,远处的城墙,浓烟滚滚而来,在微弱的火光下,隐约看到旗帜不断频繁舞动,帝国士兵如潮水般退下外城们,一时尘埃飞扬,遮住了人的视线。
谢琰内城的部队,已经稳如泰山,正准备进军外城,与起义军决一死战。杨奇又策骑上了外城城墙,俯视官兵,帝国将领正安排旗手,指挥着退去的帝国士兵,各处军阵宛海浪般波涛汹涌。
前军已无战意,混乱不堪,而后军在内城,又前进不得,杨奇忽有明悟,此时正是击溃官军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杨奇奋力大声疾呼:“吾将张燕!”
“末将在!”听到大帅召唤,张燕大呼回应着,一种奇妙的预感,使他热血沸腾。
大声下令张燕:“汝等率两千骑兵,绕阵而过。冲进敌军侧翼,敌阵如果无法刺穿,你就速速回归本阵,不宜继续作战,若是敌阵被刺穿甚至冲散,汝等驱使溃散的敌兵去冲散敌方后军阵型。”
杨奇又说道:“你等只管前进,我为你们殿后。”
张燕听到命令,大喝道:“末将领命!”
说着,就率着两千骑兵急奔而出,避开中间的军阵,朝敌方侧翼而去。
这支骑兵有两千余人,在张燕率领下,如刺枪一般,刺穿敌人军阵,对于这些骑兵的冲击,谢琰眼皮直跳,忽然头疼不已,差点晕倒在地。
这支骑兵冲锋而出,就要冲进正要退下来,立足不稳的侧翼,而帝国官军中也不是没有能人,就在此时,只听一声怒吼,官军中有上百骑兵,奋力而冲出军阵。
“杀!”张燕奋力搏杀,众起义军齐声大喝,两千骑兵一起拔刀,雪亮刀光,二股钢铁洪流,狠狠相撞在一起,刀光交错闪烁,鲜血四溅喷射,张燕锐不可挡,所到之处,纷纷无声的倒下一片。
张燕接连杀十数人,他就是尖刀的最锋处,两股骑兵交锋而过,帝国上百骑兵,顿时只有零星十几名骑兵存活,这样的结果,让前阵稍稍站稳的军士胆寒心裂。
“杀,杀进去。”张燕怒吼着,猛的冲入了人头涌动的敌阵。
长刀在狭小间隙中闪烁,划出了空中的弧线,数个头颅已经飞上了天空,鲜血飞溅,几乎同时,后面的骑兵猛的冲上去。
马匹长嘶,喊杀震天,马蹄声撼动整个战场,两千骑兵骑瞬间,以超过时速七十的速度,猛的冲入敌阵。
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相撞的闷响,张燕手中百炼长刀,发出了低沉而尖锐的尖啸,血和肉喷溅着,就算是亡命的嘶吼,临死的惨叫也无法阻挡着这个男人的冲锋,一切敢于接近的敌人,都被斩杀。
两千骑兵骑兵从血肉的风雨中冲出来,每个人都面目全非,身上满是血肉。
张燕狂笑着,丢下手中长刀,就算是百炼长刀,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也已经缺口处处了,此时,又抽出了一把新的长刀。
张燕高举长刀,怒吼着:“杀”
再次扭转马头,对着一个敌阵,进行第二次冲锋。
骑兵跟随着,和铁流般继续冲锋,这冲锋,瞬间击垮了官兵的最后一道防线,才从残酷的外城攻防战中退下来,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的官兵终于崩溃。
他们丢下武器和盾牌,哭嚎着四处逃亡,不顾一切逃离此地。
“驱使他们冲击后军!”张燕明白大帅的意图,大声怒吼着。
两千骑兵骑不急不慢的驱赶着数千溃败的官兵,赶到了不远处前进的后军。
帝国后军中不泛有着战场经验的人,知道自己的军阵,一旦被冲散,就是崩溃之局。
毫不留情的下令齐射钢弩,一时弩箭如雨。
哭喊声,惨号声,弩箭的唏嘘声,人体被打碎的闷响充斥着现场每个人的耳膜。
在这种可怕的情况下,这数千溃散的士兵还是冲入了后军的军阵。
骑兵轰然在后面冲锋,瞬间飞入了稍纵即逝的狭窄缝隙,贯穿了敌军军阵,更大范围的官军崩溃了。
呐喊声,刀剑劈斩声,鲜血喷溅声……张燕突然之间感受到无比的快意,似乎自己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冲锋着,驱赶着,又将前方敢于阻拦的士兵斩碎,穿透了敌人还想收缩的阵线,将其搅成了粉碎。
杨奇见状,立即下达了命令:“冲阵!”
步兵奔滚如潮压过来,面对这样的洪水一样的攻击,顿时就形成了大局,谢琰只见如此,顿时“哇”的一声吐了口血,然后立刻令着:“全军徐徐而退。”
这种情况,没人有任何办法扭转。
谢琰看着这四万精锐士兵,花费了无数心血,不知道退回来士兵能有多少,一时心割如血。
不得不主动撤退,他清楚,现在情况是谁也扭转不了,在撤退中,他准备退回最里面的区域,依托堡垒继续抵抗下去,等到帝国大军的到来。
………………………………
第142章 平定延川郡(十二)
“报!都督大人,我军内城堡垒已经被贼人占领,大门紧闭。”
谢琰顿时脸色苍白,不可置信,忽闻内城一阵骚动,堡垒内冲出一群杀气腾腾的起义军。
谢琰站在内城城墙上,目瞪口呆看着两股人流,一股浓烈的鲜血在喉咙间流淌,硬是压了下去。
外城外到处是一堆堆的尸体,残肢断臂散落在地,尸体交错相叠,满地是鲜血,一股股血腥味中,还传来一阵阵呻吟和哭泣声。
四万官兵撤退,全都狼狈而逃,拥挤在通往内城的道路上,退不回内城。
杨奇二万起义军战士的冲锋,有人不时高喊着:“缴械投降者不杀。”
官兵疯狂逃窜,原本疲惫不堪的官兵,只得纷纷跪地投降。
看着城下官兵大败,谢琰脸色铁青,叹了一口气,喃喃道:“完了,延川郡也完了。”
当然也有拼命抵抗的帝国将领,片片区域传来激烈的厮杀声。
有些帝国将领心中悲愤,没有投降的打算。各人手持大刀长枪,拼死抵抗。
这些抵抗的将领还维持着基本的军阵,以长枪长刀对攻,遇到反抗一时攻克不下的,就调来弓兵营的神射手,将他们一排排射杀。
这些忠诚帝国的将领,凭着过人武艺与才能,组织反抗,但最后还是被一一格杀。
又过了半个时辰,战场上渐渐沉寂下来,大部分还没逃入内城的官兵,不是投降就是逃亡别处,但还零星着有抵抗的官兵。
杨奇的亲卫军团和三千铁骑并没有出战,心中当然是为了防备意外。
杨奇以两万精锐之兵,而谢琰的官兵久战疲惫,随后又仓皇后撤,正好军心大乱,才一举成功击溃官兵。
有着刚才的大胜,而龙阁城内里只剩下数千疲兵伤兵,即使有部分士兵毫发无伤,但由于内城堡垒被敌军占领,军心也涣散不已。
现在大局已定,杨奇才查看战场上,还在战场上战斗抵抗的帝国将领越来越少,浑身鲜血,抵抗也是徒劳无功。
杨奇不动声色,冷眼旁观这些帝国将领。
江枫这时走上前来,感叹道:“经此一战,延川郡大局已定了。”
这连绵数里的战场上,满是鲜血的尸体,染红了城内的道路,路上尽是散落的武器器械。
这时起义军各个将领命令,剥夺官兵的武器,赶到战俘营,分开分批看管着,俘虏的官兵足足有二万余人。
战场上大帅禁止杀害战俘,命令负伤的官兵,若是轻伤,都赶到军医营,接受简单的治疗。
若是重伤者,自然看他造化,如果无法救活,就补上一刀,减轻其痛苦。
江枫看到这里,心中怜悯他们,却也知道这是正常,这些重伤的士兵,很难治疗,只得这样处置。
江枫缓解下心情,对杨奇建议道:“大帅,依臣下看,此战过后,龙阁城的官兵元气大伤,但是内城还保留着一万左右的官兵,虽然进攻不足,但是防御有余。大帅,臣等觉得先劝降为好。”
杨奇眼中似乎并未看到杀戮场面,只朝江枫一笑,颇有兴趣的问道:“哦,江先生,请细细道来。”
江枫敛住心神,沉声说道:“延川郡郡守杜英虽少有英名,但已经年迈六十,已经十分老朽,听说最近又染重病,恐怕时日不多了。如果他还活着,义军攻打延都城,将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所以郡守杜英已经不足为虑。”
“至于谢琰,此役过后,龙阁城精锐尽失,实力大损。依臣下看,就算逃出去,也是威信全无,不复谢家当初鼎盛,再也难以压制和号令其他豪门世家,在这种情况下,大帅若是现在攻击,说不定激起豪门世家上下拼死一战,大帅虽然不拍,也有国之利器,但内城墙高厚重,只怕也难以轻易攻克。”
“那你是何种建议,是不要打内城了?”
江枫断然回答:“正是!大帅现在虽然大获全胜,但在延川郡的根基太过薄弱,这时虽然能立刻占领龙阁城,以此为根基,就能轻易攻破灵州府,东川府,完成北部的占领。在以此威胁中部的富饶的郡城,但如果不安抚谢氏家族,后方就会不稳,随时就可能出现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
“此时龙阁城已经残破,里面疲惫伤残,不乘机使谢氏臣服,又待何时呢?”
杨奇听得他这一番剖析,几乎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同,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这位谋主,淡淡一笑,说着:“你说的没有错,不过稍有变故,你觉得张燕如何?”
江枫当下想了想,说着:“真是当世大将,还是大帅慧眼识英雄。”
这是实话,杨奇听了,不由轻轻一笑,就说道:“此战大胜,张燕立了大功,我回去就正式将骑兵独立成军团,称为英策骑,他成为第一任骑将,为我义军第一个有称号的军团。”
说到此处,杨奇又说着:“张燕智勇双全,不但有统帅大军的才能,还是一名万人敌,勇冠三军,之所以屡不见其功,只是你出身马匪,又有本帅压制牵连,起义军尚且弱小,容不得半点波澜,现在趁机提拔他,也是他应得。”
见江枫又要说话,杨奇摆了摆手,说着:“现在谢琰大败,灵州府兵力空虚,我给你两卫兵力,领二辆新建的回回炮,先拿下灵州府城,,以后就不必再进攻,等候后续命令,你敢领下此令?”
江枫心中感激,他是极有才智的人,自然知道,这时龙阁城大败,灵州府已无任何兵力,此时正是空虚,攻克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当起义军大旗一到,周围城县,只怕会望风而降,即使抵抗,几轮回回炮就攻破城墙,轻易就能占领。
就灵州府城有些麻烦,但是如果计策妥当,也是极有把握,这是大帅
刻意栽培自己,让自己立功,以建立威望和功勋,当下就答应下来:“大帅放心,我起义军士兵训练精勇,此时又是大胜,必可席卷而下。”
杨奇哈哈大笑,就在此时,远处十数骑奔驰而来,望眼看去正是张燕,他浑身是血,表情极其愉悦与痛快,当真是天生为军的将领。
………………………………
第143章 平定延川郡(十三)
张燕到了大帅前,立刻翻下马,抱拳半跪而说道:“大帅,末将不负使命。”
杨奇一眼看去,就见张燕刚毅不屈的脸庞,真是大将之器,不由哈哈大笑,知道此战之后,张燕将名动整个延川郡,当下赞赏的说道:“不错,你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我军福气,我决定将骑兵独立成军,称为英策骑,你为第一任大将,只接受我调遣。”
“是,谢大帅。”
“这场大战之后,你等也疲惫不堪,就下去休息吧!”这时,已经是将近深夜三刻,离黎明还有三个时辰,杨奇又凝视着龙阁城,说道:“看来今夜是不能入内城了,也罢,令全军包围内城,占领三大城区,接受其防御设施。
“再派人支援张无忧,务必保住内城堡垒,不能让他们逃脱出去。”
“遵命。”大帅有令,传令官立刻传了下去,挥动着旗语,很快就传达至三军。
此战之后,自然召唤女营来到城内军营,开始烧锅造饭。
此时,整个战场已扫除干净,处理的井井有条。
杨奇就去了城主的议政厅,并且吩咐下去:“今夜设宴,款待诸军。”
才是不过片刻时间,议政厅里四处是侍女、亲卫在忙碌着,到了半个时辰,已是是深夜,外面的将兵已经
控制了整个要塞,四处火光冲天,兵甲连连,起义军四处巡逻,整个要塞迅速的平静下来,一点也看不出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战。
而议政厅灯火通明,蜡烛分布在两排,有上百根之多,将议政厅照的宛如白昼。
这时诸起义军将领已经进入大厅,他们个个清洗过全身的污秽血渍,换了件新衣服,又穿上精良的盔甲,烛光下闪闪发光,真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各自带有不一样的威仪。
诸将见杨奇还没有来,就交头接耳闲聊起来,人人都露出了喜色,这次大获全胜,起义军将在延川郡彻底站住脚跟,人人明白延川郡将是囊中之物,他们也会水涨船高。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侍卫拉长了声音:“大帅,到。”
诸将赶紧起身行礼迎接,起义军经历诸多磨难,在杨奇的带领下,百战百胜,呈现无人可挡的军气、军魄。
却见杨奇身着礼服,头戴饰品,英姿飒爽,幽深的双眸,令人感觉深不可测,坐在上座说道:“诸将请起,军情先禀告过来。”
说话之间,一名文官模样的儒生,朝大帅行礼说道:”我军阵亡两千百五十一人,伤三千七百五十六人,医营汇报,有三千五百七十二人在一个月内回到军营。”
对于这场大战,这折损似乎并不大,诸将皆露出喜色,杨奇吩咐道:“战死者检查铁牌和尸体,焚出骨灰,将来建立英武祠,统一祭祠。”
“而伤者进入医营治疗,敌兵尸体就地掩埋或焚烧,不要变成瘟疫。”
“是,俘虏战俘总计两万一千人。”
说到这里,杨奇又指示的说着:“这两万人,先分清级别,分批打散看管,等统一训练之后,再吸取进大军。”
“是,大帅。”这文官回答道,又说道:“至于具体斩首以及奖赏,还需要数日才能理清。”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见杨奇没有话说,又说道:“今天统计出战利品,上品铠甲五百七十副,铁甲六千八百副,皮甲将近六万多副,缴获刀枪二十万八千把,钢弩七千多副,步弓近十万副,战马五十三匹,但我方战死马匹一百三十多匹,已经尽数抬进女营,制成马肉或煮成肉汤,奖赏三军。”
听到战利品如此惊人,诸将都是大喜,这批武装,足以武装十万精锐部队。
不过这次与以前不一样,这些缴获的武器装备,不会再卖出去换取粮食,真正的武装整个起义军。
等文官禀告完毕,周平率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帅,我军已经彻底占领龙阁城,张将军也抄了他们后路,他们已经无路可走,再这样垂死挣扎,也就是死路一条。谢琰这厮却到现在没有丝毫投降的迹象,实是可恨!”
杨奇冷笑一声,说着:“谢琰的确可恨,不过先不和他计较,明日他还不出城投降,就不要怪我军无情。不过今日是大胜之日,正想与诸位同喜,大家一起畅饮吧!”
诸将纷纷称诺,片刻后,宴会就开始上菜。
军中的食物简便,大部分肉类都是马肉,虽然说马肉口感粗燥,但是实际上味道非常不错,在此大胜之时,吃起大块的马肉,舒服异常。
而在外面,此时营地围绕着内城已经扎好营寨,各位起义军将士回到营地,都闻到了一阵阵饭菜肉食的香味,却是女营早早准备好了。
此时军营欢呼声直冲云霄,大胜的气氛在城内弥漫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明降临,在龙阁城内城,谢琰的嫡子谢玄目瞪口呆的望着良久,长着一张英气十足,一夜的战斗,脸颊上依然沾染着血迹。
不仅是谢玄,还有龙阁城的众将,个个都已经是惊弓之鸟,无人敢相信,短短一夜之间,这座天下闻名的要塞城池,就被区区两万多人给攻陷。
连番的夺取沦陷的城门,在即将攻破时,敌方援兵趁机大举进攻,时机恰到好处。
一举攻破四万官兵,势如破竹,即刻就崩溃,二万敌军居然追赶着四万官兵,这种情景,让内城上诸位帝国将领目瞪口呆。
望着城下令人措不及防的局势变化,仅仅数千残军败将撤退进内城,余部四万帝国官兵狼狈而逃,而杨奇两万士兵冲锋,不时高喊着:“缴械投降者不杀。”
谢玄才恍如做梦,心中实是不敢相信。
事实就在眼前,溃败的龙阁城军团,已经丢盔弃甲四处奔逃,而身穿铠甲的贼军不断追击,驱使着官兵冲散自己人的军阵,鲜血在地上不断绽放蔓延开来,血腥气在空气中不断弥漫,这情景宛如一场梦,只是未免太过真实了。
………………………………
第144章 平定延川郡(十四)
“四万精锐士兵就这样被击败了?”沙哑着声音,谢玄许久方说出这一句话来。话说出口,却听不到属下回应。
他转过头,看向一旁,发现左右的帝国将领,一个个脸上带着不敢置信神情,看着外城下。
“少将军,这些人是从那冒出来的,这也未免太厉害了……”半天,离他最近亲卫,结结巴巴的说出来。
龙城阁的四万帝国士兵,是延川郡有名的强兵,就这样一溃千里,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这贼军的实力,实是出乎他们意料,能一举大破龙城阁大军,其战力之强,实是骇人听闻。
望着外城下四处溃散的官兵,谢玄沉默片刻,再次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