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破晓之剑-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贼军的实力,实是出乎他们意料,能一举大破龙城阁大军,其战力之强,实是骇人听闻。
望着外城下四处溃散的官兵,谢玄沉默片刻,再次开口:“城下战斗已经结束,你等在此驻守防御,不可轻举妄动,我去看望都督是否苏醒。”
吩咐身旁的将领暂时主持城墙防御,他转身下城,朝内城的都督府走去。
此时,龙阁城都督府,谢府上上小小,亲族姻亲们,内心皆是焦虑不安。
外城的局势,这些做奴仆的自然不会不知晓,但一夜的厮杀,他们知道的也不多。
直到都督吐血昏迷,聪明的人就感觉局势不利,一旦内城被攻破,其余百姓或许还能有条活路,但他们这些人却不一定能活。
谢琰脸色铁青,刚刚从卧室醒来,就走到书房不说话,这些人心里自是七上八下,若是族长也这样,他们未必能够保全性命。
显然他们担心的过早,谢玄所在的书房内,一名府内管家的模样走入,说道:“大人,谢玄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谢玄说着。
“父亲,战局危机,我军已被贼军击败!现在形式不妙呀!”谢玄刚进来,就听见他劈啪的说了一气,语气急促的显得惊慌。
谢琰此时的心情很是糟糕,现在前无近路,后无退路,对这支来历不明的部队又心生忌惮,但他肯定不是郡守杜英的部队。
按谢玄两父子的打算,是希望歼灭敌方部队,擒拿敌方的首领。
可眼下这情况,却实是出乎他们意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
“慌什么?”谢琰呵斥着。
谢玄一怔,连忙低头垂手站着,不时瞟一下谢玄。
谢琰原本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眉目之间尽显威严,这时,眉宇深锁,在房间内沉思着。
“此处非说话的场所,随我到书房去说。”谢琰说道,又吩咐着谢玄:“看你这样子,辛苦了,坐下来我们父子两好好谈谈!”
“是,父亲。”看着父亲似乎恢复了镇静,谢玄的慌张心情也平复下来,应声做了下来。
忽然谢琰剧烈的咳嗽几声。
谢玄见父亲面色难看,心下不安,连忙说着:“父亲,您的身体……”
“这是老毛病,不过是一时气闷罢了。”谢琰摆摆手。
想起刚才父亲的虚弱的身体,谢玄对身旁管家悄声吩咐:“你让厨房熬些粥羹,一会让人送到书房。”
“是。”管家知道接下来,父子两人商量机密要事,不是自己应该探听,急忙退下来。
书房所在位置,距离谢琰卧房仅两院之隔,就看见到了谢琰喝着茶,还是眉宇紧锁,听见了谢玄前来,他说着:“坐!”
谢玄也不客气,找了张椅子坐了,这房间内摆设简单,空气通畅,一张长条会议桌旁,摆放着十数把座椅。
此时,房间内,只有他们叔侄二人。
在桌上,摆放着延川郡的地图。
谢琰目光扫过后,长叹一声:“真是没想到,我谢琰竟会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父亲大人……”
见谢玄面现担忧之色,谢琰苦笑着摆摆手:“只是感慨而已。玄儿,说说现在战局吧,我虽然看见和听到结果,但你是上过战场的人,你再仔细说说,这群来历不明的部队伤亡惨不惨重?”
“是,父亲,这群部队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这里,还是两万之众,事先竟没有一点风声!”谢玄又说着:“就这点太奇怪了,这实在纳闷。”
“就算如此,两卫兵力队四万官兵,按道理损失巨大才是,可事实上这群部队损失并不惨重,我看折损最多千人,损失不大。”
“我军将士疲惫不堪,又才从城门上刚撤下,一举击溃,把握的时机恰到好处,关键是内城隐秘的通道被人得知,
………………………………
第145章 平定延川郡(十五)
这时夜色渐去,黎明升起。
一片白茫茫的天际,远处起义军的军营连绵不断,格外醒目。
两万人的大营,篝火星罗棋布,如天空繁星,当第一道光来到,显露出整齐有序的营寨。
谢琰站在城头,望着城下的军营,顿时陷入沉思。
他身旁的谢玄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却终因对方积威甚重,只得站在一旁,不敢上前。
对这位父亲,谢玄自幼都是既敬又惧,纵然他有些野心,只要父亲还活着,他绝不敢有所其他想法。
顺着父亲目光,谢玄将目光落在连绵数里的大营上,军营交错有致,又整齐有序,显得训练有素。
“士气高昂,实力强大!”谢玄有些贪婪的望着城下军队,若是这支军队是属于他,那他所想要拥有的一切,想必唾手可得。
可惜,这样一支军队,是属于杨奇这位安山反贼头目。
谢玄对于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年,很是好奇。
这时,沉默中的谢琰回过神来。
“吾儿,现在龙阁城中,还有多少士兵?”盯着连绵数里的大营,谢琰用沙哑着声音,低沉问着。
这声音很低,除身旁谢玄外,其他人无法听到。
谢玄心中一动,看了上去,只见父亲眸子中还有着浓烈的火焰,回答的说道:“父亲,城中尚有三千余人,有不少士兵趁夜离开了军营,去了。。。。。”
“三千人!哎!我明白了。”令谢琰眸子中的火焰转眼熄灭,一闭眼,心里叹息,自己庞大的基业,已经在这次战役中灰飞烟灭。
“……现在士气如何?有多少可战之人?”谢琰继续问着。
“父亲,内城中的士兵,休养几曰,或能恢复士气和战力。”谢玄想了想说着:“但内城缺少物资粮食,坚持不了多久。”
谢琰听完,眼神黯淡下来,喟然叹息一声,仿佛用尽了气力,颓然说着:“唉,时也命也运也。”
谢琰已经潸然泪下,王图霸业就这样烟消云散,随后又看着远处,久久沉默不语。
谢琰是龙城阁的城主,焉能不清楚,经过这场战斗,已经一败涂地,伤亡惨重。
若延川郡的部队不来增援,这些残余的官兵迟早被歼灭。
谢琰注视着下面连绵的大营,若自己还有万余可战之兵,自己就敢于搏一搏,趁夜袭击大营,可是现在……
“父亲,您是否……决心投降?”在此情况下,谢玄自是想了解父亲会做出何等决定,这关系到自己未来存亡与否,以及谢氏一族命运,于是谢玄吞吞吐吐说着:“毕竟对方是反贼,如果惹怒对方……”
“容我再思量一下。若杨奇派特使入城,你便说我病倒于塌,拖延一时,唉,容我再思量一下……”叹息着,谢琰转身下城楼。谢玄跟了上去。
路过的城楼上,断肢负伤士卒,低声呻吟声,不断入耳,冲鼻血腥气,令这位都督眉头紧锁。
“好生安置这些伤员,能救治的不要放弃。”在下楼时,谢琰转过身,对随自己到城楼石阶处的谢玄说着。
“请父亲放心,孩儿已唤来城中医师,让他们取来库存金疮药,为这些士兵进行救治。”谢玄这点还是能保证。。
谢琰点点头,现在急需回去,休息一下,同时思考一番接下来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外城战场,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现在只剩下内城,,杨奇必会虎视耽耽,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
下了城墙,晃晃悠悠回到都督府。
“已经回来了?”从车窗口向外看去,显然已至大帅府,这时,锣鼓声从远处隐隐传来。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猛的皱起了眉。
五六个府邸仆人,正被士卒捆绑住,极其狼狈的向府内拖去,门口站着的管家,脸色阴沉的盯着。
谢琰看了一眼,先没有吱声,在廊下跺跺脚,独自走进大厅,在椅上坐了,慢慢喝完了一杯茶,才说了声:“让管家进来。”
“是!”跟随亲兵立刻应声,听到命令后,立刻传达着命令。
“大帅,您回来了。”片刻后,这管家进来,忙换上一张笑脸,过来行礼。
“他们是怎么回事?”谢琰目光锁在管家脸上,沉声问着:“说吧,都用上了府上的亲兵了,这几人是怎么回事?这时,莫非……家中还出了叛逆不成?”
被谢琰这目光一扫,管家背脊一寒,几乎瑟瑟发抖起来:“大帅,这几个奴才倒不是叛逆,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谢琰便坐于椅上,冷冷问着,也难怪谢琰会想到这上头来,此时局面纷乱,自然有所猜疑。
“他们担心怕事,想趁乱逃走!”管家垂首站在谢琰面前,小心翼翼说着。
“逃走?”谢琰是聪明之人,一转念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禁冷笑出声。
“呵呵,这等行为,还不算叛逆是什么?家主遇险,家仆不仅不思与谢家共存亡,反倒想溜之大吉,倒还真是忠仆啊。怎么,内城外官军溃败,他们这些奴才,就察觉出不好了?嘿嘿,这等敏锐,真是人才,人才啊!”
他冷笑着,自言自语,对面站立着的管家低着头,连目光都不敢与之相对。
“大帅,这几奴才如何处置……是否,是否仗毙……”直到谢琰沉默许久后,管家方小心翼翼询问着。
身为谢家的管家,他对这一代谢家家主还是有些了解,知道这时谢琰看似平静,实际上,已是处于发怒边缘,一个处理不好,只怕会连累到自身安危仿佛根本看不见眼前之人小心翼翼模样。
谢琰转过身,随意的挥挥手:“交于你处置吧,这事府里都有规矩,你身为管家,自然知道怎么样办理,你且下去吧,叫他们在外面守着,吾若不唤,不得入内。”
“是!”管家不顾头上一层冷汗,得到命令后,小心翼翼退出书房,将门关好。
出了门去,管家走到了走廊处,就有人迎接上来:“朴叔。”
“把这几个奴才乱棍打死!”管家阴沉着脸说着。
………………………………
第146章 平定延川郡(十六)
这时,已经是清晨,外面有鸟儿嘈杂的鸣叫,谢琰却沉默了许久。
刚才这几个逃奴的事,在往常,谢琰连问都不问,自然有下面的人处置,但在这时回来,遇到这事,却使他心中翻滚,此时他内心里,只是说不尽悲哀。
“杨奇啊杨奇,实是想不到,老夫会败到你这样的反贼手中……”
坐在桌案后,这股心中热火渐渐熄灭,心中就感觉到远惧,现在人心如此浮动,若是杨奇此刻攻城,已经丧失勇气的士兵,还能抵抗吗?
就算抵抗,又能维持几日呢?
令他恐惧的是巨型抛石机还未出现,到时如何抵抗?
自己已经老了,这时如果硬是违抗下去,谢家又会怎么样呢?
还有自己的儿子,已经有一人在外面生死不明,其他儿子,除了谢玄都不成材,想到这里,他眸中火焰彻底熄灭,叹了口气:“来人!”
书房外面,亲兵和近侍一直都在原地站着。
眼见城主思虑过度,就有人想着让管家劝着休息,这时,突然之间听见传唤,下面的人应声进来。
谢琰见有人进来,平静的说着:“你立刻去召见着谢之志来见我。”
至于管家如何处置奴仆叛逃的事,谢琰已无心去理会。
听了这话,立刻出去,此时已经清晨,天色刚刚发亮,这谢之志想必已经起来。
果然,没有多少时间,谢之志就来了:“大哥,你叫我?”
谢琰语气沉重说着:“其它人出去,堂弟,你过来。”
谢之志朝前走了几步,靠近谢琰跟前,听谢琰说着:“你多次立下大功,可惜现在我不能给你什么了。”
谢之志见谢琰表情诚挚,却有着英雄穷途的神态,心里一颤,热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着:“都督,您提拔于我,这是做臣子的本份,要什么赏赐呢?”
“唉!危难见忠臣……这事不必再提了,我想问问你,你认为安山郡的杨奇怎么样?这次如何是好呢?”
“是,都督有夺取延川郡甚至天下之志?”
“……天下,我还真没有想过,你想说些什么?不妨直接说。”
“是,那恕我直言了,都督割据一方,自然为了保住祖宗基业,重新谢氏王朝。可是现在这情况,已经是难以实现,都督你想想,您既然并非想夺取天下,那为了子孙计,只要保着谢家的根基即可,是不是?”
“哦?”谢琰立刻明白了意思,听到这里,不由深深叹息一声。
“是,属下在想,如今帝国已日暮途穷,叛乱四起,正是英雄割据一方,既然现在已不可保,那就投靠明主,都督,而从龙早者,岂止一城之官?”谢之志正要接着往下说,却见谢琰站了起来,摆了摆手,便住了口。
谢琰叹了口气:“说得好,可是杨奇就是明主?”
“就算他未必能夺取,至少也能占领延川郡,他年纪已大,只要他战败,只怕死期不远,一旦他死了,谁能对抗杨奇?都督降了,这延川六府,总少不了都督一个将领或者太守的位置。”
谢琰听了,不由精神一震,觉得有道理。
只听谢之志又说:“现在归降杨奇,至少能保全谢家,说句诛心的话,若他真是明主,都督又何愁高官厚禄,如果不是,凭借都督在延川郡的影响,杨奇在此地根基极弱,未必不能反客为主。”
谢琰听完了,眼睛一亮,说着:“堂弟真是真知灼见,明日一早,我就出降献城,看这杨奇,如何待我!”
得到谢琰归降的消息,杨奇自是大喜,有着谢氏这位当地世家的帮忙,杨奇就能彻底在延川郡站住脚跟。
半日后,清扫城中街道,龙阁城城门大开,大军入内,控制了整个要塞,当下就忙碌着修复着要塞。
三日后,所有战斗的尸体都已经掩埋,这时,江枫以两卫的兵力,或威胁或强攻,居然说降了周边诸县,到了灵州府,先破三县,等到了府城前,已经征召五千士兵,高达一万五千人,对方见我方势大,府城太守竟然不战而降。
又过了五日,李武那一路精锐部队,一路破如势竹,轻而易举的就平定了东川府,府城本想抵抗,但李武拉出回回炮,对方即刻出城归降。
诸县和两府太守的任命几乎还与原来一样,只是起义军接受了两府的军事大权。
有起义军大军压着不动,到了这时候,就基本上两府平定了,上川一带的局势已经稳定。
这时,杨奇才有时间出来透口气,坐在龙城阁一座三层酒楼上,吃着佳肴美酒。
听见旁边有人低声儿说着:“就说个事儿,听说杜郡守快不行了。”
“是不太行了,听说已经站不起了,躺着不肯咽气,下面已经乱成一团,都在争位呢!”
“争来争去,只怕都便宜了定其他人。”有人不屑的说着。
“说起来,听说朝廷下发缴文要周围诸郡讨伐杨大帅?”
“朝廷?哼哼,现在朝廷中枢还有什么用,现在帝国叛乱四起,任谁都看的出,朝廷对延川郡已无可奈何,这缴文还有什么用!。”
“嘘,这话可不能说。”有人感觉到不安了,帝国虽衰,但是一般人还是不敢乱说朝廷的坏话。
杨奇听了,不由微笑。
攻破帝国闻名的要塞,又攻下灵州、东川两府,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破坏,一切很快便恢复了生机,两府之内,杨奇又下命令,废除了关卡,商人可自由流通。
谢琰等人,本身是经验丰富的老官人,在治理领地方面,本就具备才能,这时更是尽心尽力。
不出半月,包括龙城阁在内,两府已经一片平定,不能说是安居乐业,但太平景象较之战前毫不逊色。
延川郡这次战役事情,当然被传到了帝国中都。
魏文道听了沉默不语,最后得到消息,却是小皇帝。
对于朝廷上下刻意瞒报此事,皇帝表现得很是无奈,只是吩咐下旨,对延川郡的郡守予以斥责,严令他立刻平叛反贼,随后便回到宫廷,继续享乐。
可这旨意到达郡城延都城,杜英以生病为借口,延迟了几日才接旨,随后仿佛石沉大海,延都城再无声息
………………………………
第147章 平定延川郡(十七)
杨奇手中掌握的两番棋,借着谢家的支持,开始向延川郡各府蔓延。
这次大胜后,谢家配合两番棋,针对这些战役,宣扬杨奇英明贤德之名,不必多说,攻破龙阁城后,起义军战力强悍。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了杨奇的前途光明,因此宣传格外得力,迅速蔓延整个延川郡。
刚才叫嚷的人,未必就不是一个棋子。
不过,杨奇的军队的确纪律严明,所经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百姓爱戴,有着新气象。
整个延川郡的局面顿时陷入混乱,到处都是议论此番战役的百姓、读书人、贵族子弟,酒楼茶馆,聚会争辩,虽后续战况一时传不到这些人耳中,先前那些情况,已足够他们茶余饭后一番讨论了。
哪怕是立场敌对的世家子弟或是掌权者,对杨奇所表现出来的本事,也不得不给予承认。
不过,还有声音说杨奇有现在成就不过是运气好,但了解起义军经历的事情,任谁都无法忽视杨奇的军事才能。
当然,暗地里,有多少人磨碎钢牙,暗讽杨奇出身贫寒,还有其他讽刺的,可真不好说。
听着旁边的人不再说话,杨奇和江枫相视一笑,吃完就下去。
出了门,从暖烘烘的酒楼出来,雨点打在脸上,全身一个抖擞激灵,精神一振。
“公子,这雨还是寒了点,等下,我去买伞。”江枫觉得有几点雨珠落在脸上脖子里,抹一把脸,说着,就大步向不远一家店铺走去。
片刻后,又取了伞过来,杨奇一笑,就撑起来了。
两人默默在雨中行走,这时,已经近了五月,带着伞不怕寒了。
风雨点点,使人怅怅,望着这一片被雨打的纤尘不染的街道,杨奇说着:“你先再当一阵太守,等延都城打下来了,我就上奏朝廷,封我为王,如果不允许,我就自封延侯,建官立制,你也可以调来了,我身边真是缺不得你。”
江枫走在这雨的世界里,原是也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处,这一声话提醒了他,知道世事变迁,自己从白身成为一府之长,又是年轻主君的谋主。
顿时浑身一颤清醒过来,想了想,说着:“臣安敢大帅如此盛赞,真是折杀我了……延都城已经不足为患,主公稍等一些时日,等杜英一死,就可顿时取之,之前正好扎实根基。”
“你说的没有错,最近有不少人投靠,但多少年轻的人才,却没有名士之流。
我只有一个宗旨,这些想出仕,不管是名士还是世家子弟,也要从小吏作起,当然事也不是绝对,比如说定东川太守出降,我就不能免他的官,平职调来龙阁城,等以后再任免他一个太守的官。”
“不过宗旨却是一定下来了,从基层开始,连这样的官也不想当,直接想作威作福,我还真不要。”说到这里,杨奇的声音冷峻,语气却是惆怅。
“大帅说的都是正理,只有或管民事,或忙府事,才能知道究竟,曰后当了官,也有着根基,不被下面糊弄。”江枫跟着叹的说着。
“说的没有错,就是这样。”杨奇突然之间住了口,只见不远处,一处空地,虽然雨芒芒,设置的粥棚,依旧开着。
在灵州、东川两府,已经基本平定,但还有许多逃难的流民了,杨奇下令分配到各县各乡编制户籍开垦荒地,不过这里不对,这里才初定,大多数来粥棚食饭的,是因为战乱而流浪的荒民。
杨奇下达命令,不希望自己领地内,出现饿死冻死,因此这些流民到此,能获得一碗吃食填抱肚皮。
在对流民安置上,杨奇却并非一味纵容。
这时看上去,果然见到一批吏丁巡查着,若是不认识的新人,立刻登记。
这些流民可以日日就食,但是实际上每天,各县各乡都在安排着流民,登记入册,一批批领去开垦,以便他们可以自给自足。
这时候,米粥香气已是弥漫于空中,上百名流民排队等候着,期待的目光,直直的望着粥棚内。
“大帅,这就是您的恩德啊!”江枫也看见了,叹息的说着:“一下子救数千流民。”
“这点不算什么,只是为官的本分。”杨奇摇头说道。
龙城阁恢复往昔的繁荣,一片热闹的景象。而此时的延都城,却是一片萧条之景。
自上川两府被起义军攻下之后,大军剑指中川繁荣的二府,任谁都能看得出对方要占领整个延川郡,此时民心便浮动起来。
延川世家大族纷纷警备应变,而商人纷纷聚拢资金准备外逃,即便是普通百姓之家,做好弃家逃亡的准备。
战争向来残酷,哪怕杨奇以仁义师,闻名帝国,但事关家族安危,自是不能不小心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