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入之三国争霸-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这件事,刘浩特意还召集众人讨论过,但是得出的结果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没有时间搭理他们,一切都在为称帝做准备。

    而在幽州的日子里,同样除了一部分时间陪陪父母,大多数时间刘浩都是带着娜雨在外打猎,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于刘浩和娜雨来说是什么幸福的。

    但是刘浩在边外这段时间,也不是白过的,他从牧民嘴里得知,在遥远的北方又兴起了两大民族,这两大民族把匈奴和鲜卑打的是节节败退,如果不是匈奴和鲜卑底子厚,估计早就被消灭了。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短短的几句话中,刘浩就知道自己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在渐渐的显露了,于是,他来到自己的岳父大人,也就是现在的乌桓王难楼哪里,把自己的猜测和难楼说了一遍,这也引起了难楼的重视,因而,派出亲卫去测查此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几年的时间里,匈奴和鲜卑势力大大缩水,一股不详的感觉笼罩着难楼。

    于是,刘浩和难楼密谈了很久,虽然不知道二人具体说了什么,只是刘浩走后,难楼叫来众人商议,最后决定在离雁门关不算很远的距离修建乌桓城,难楼这一政策刚开始还受到了多方的阻拦,但是在难楼一再的坚持下,乌桓城还是完整的建立了起来。

    同样,这三年的时间,对于那两个神秘的民族来说是痛苦的,每次在他们对战匈奴和鲜卑将要大胜的时候,最后都会被什么的势力给插一脚,但是他们还查不出是谁做的,因而,两个势力都在互相提防。

    三年的时间准备就绪,刘浩也不得不从幽州返回长安,首先是长安整体的布防,刘浩把此事交给了岳飞,岳飞也是十分的重视,毕竟登基大典一旦被别人破坏,自己百死难逃其咎。

    因而在整个长安城内,除了日常所需要维护治安的士兵外,他又在一些关键地方安置了重兵,此为明哨。

    同样他也请来了,特务机构明卫和暗卫的首领,请教了暗哨的布置,以保证长安城在登基大典时的安静。

    同时,刘浩的近卫军团,也是招募齐了,而且经过三年的训练,这些人可以称为百战精兵也不为过,这三年有体能和能力的训练,也有战争的训练,这里的战争指的是剿匪。

    因而,在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上,刘浩的亲卫军团将被安排到皇宫内外,用来保证刘浩的安全。

    除此以外,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也为刘浩能够举行盛大的登基典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三年的时间,刘伯温长了十岁,那么房玄龄就只能说剩一把头发了,这三年的时光把刘伯温和房玄龄磨砺的更加优秀,同时三年的准备,也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三年的准备也是将告一段落,等待了三年终将有一个好的结果。

    刘浩将众人叫来,商讨一下明天最后的事宜,很快商讨完毕,众人离去,只剩下刘浩一人跟着礼仪官苦逼的学着礼仪,因为这是登基时候所必须的,虽然刘浩很讨厌这些繁杂的步骤,但是也不得不进行!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章 刘浩称帝

    刘浩将众人叫来,商讨一下明天最后的事宜,很快商讨完毕,众人离去,只剩下刘浩一人跟着礼仪官苦逼的学着礼仪,因为这是登基时候所必须的,虽然刘浩很讨厌这些繁杂的步骤,但是也不得不进行下去。

    转眼间,时间匆匆而过,刘浩的礼仪也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一切也都准备就绪,就等着刘浩明天登基称帝了。

    转眼间,第二天的时间到了,刘浩早早的就收拾完毕了,这些天的培训对于刘浩来说虽是苦难,但也成长了很多。

    “今天一早,刘浩就遣官告天地宗社。并且身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

    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至时,鸣钟鼓,皇帝衮服御奉天门。”

    汉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黄色的衮服,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身着黄色衮服的刘浩登上天安门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天安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特定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皇宫外城。

    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刘浩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然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一整套的流程下来,可以说把刘浩累了个半死,但是结果是好的,新皇顺利登基,而且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丝纰漏。

    刘浩坐在大殿上,看着两旁的文武百官说道:今天是我刘浩称帝之时,也是咱们华国诞生之时,我宣布今天为华国一年。

    两旁的文武百官跪地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浩坐在龙椅上,说道:众爱卿平身,你们可以说是随我南征北战,立下这不朽王朝的功臣们,你们都应该被册封,但是天下未定,一切皆有可能,虽然你们是开国的第一批大臣,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现在这个职位只是暂时的,如果你的能力不够,或者说有人比你更合适的话,那么别怪我刘浩不留情面。

    但是你表现好的话,依然还是会有奖赏的,随后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点了点头!

    太监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新皇登基,册封文武百官。众人接旨!

    下方众人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军师刘伯温为华国的建立,出奇谋,付心血。一直坚持到现在,特封其为“丞相”,望他继续努力,协助圣上处理好日常的工作。

    刘伯温虽然心里早有预计,但是当被宣告的时候,还是特别的激动,因此上前一步说道:臣领旨,臣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刘浩点了点头……

    太监继续念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封内务总管房玄龄为御史大夫,检察百官,总领全国内务。房玄龄自出道以来,一直尽心尽力的为我华国服务,可以说每次大胜都离不开房总管的援助。

    房玄龄听着公公念的圣旨,他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因而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领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臣必用尽一身所学为国效力。

    刘浩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众人说道:各位都是十分优秀的,而且你们有很多人我都想好了官职,而且在九卿之中也有你们的位置,但是现在天下还未稳定,有很多地方的都需要人去管理,所以说今天以后,在座的各位都要去下面治理各州,虽然任务艰巨,但是这也是一次考验,我相信你们会凭自己实力来获得相应的收获。因而,九卿之位全部保留,等到天下大定以后再封!

    众人集体弯弓说道:圣上英明!

    此外,在武将方面,大将军之位也是空缺的,最后谁能担任大将军,那么就要看接下来的战功了。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的,看你们完成给你们的任务程度,以及表现决定。

    此外,在大将军之下,设立五大军团长,军团长之位仅次于大将军,希望我安排的五大军团长把握好机会,不然后来者也可以接任哦!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公公!

    公公微微上前一步说道:朝廷的其他任命会在稍后下发的相应人员的手里,大家不要担心,因为时间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

    接下来将要颁布的是五大州的任命,圣上决定废除前朝的州牧制度,改为政归政,军归军,实行军政分离制度。

    公公看着众人说道:

    马腾,马超上前听令!

    马腾和马超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在!

    公公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马腾因献州有功,后又在凉州之战中立下大功,特封其为凉州州牧,掌管凉州一切事宜。

    马腾大声说道:臣遵旨,臣定不辜负圣上所托,一定将凉州治理的好好的。

    刘浩笑着点了点头……

    公公继续念道:少年小将马超,一身勇武无人可及,凉州之战中,小将马超凭借其勇武阵斩张飞,扬我国威,为鱼老将军报了仇,因而特封其为凉州军统帅,主掌凉州军。

    马超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领旨,臣必定为圣上训练好凉州兵马,只要圣上大手一挥,凉州军必到,听从圣上的吩咐。

    刘浩也是笑了笑点了点头……马腾和马超退下后!

    公公又念道:田畴,法正,吴懿,庞义,董和上前接旨!

    田畴几人上前一步说道:臣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封田畴为幽州州牧,法正,吴懿,庞义,董和四人为参谋和长史,辅助田畴治理好幽州。

    田畴跟随我从草莽时期,一路上呕心沥血,为华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也是我从幽州带出来的,所以派他镇守幽州最合适不过了。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一章 战前备战

    田畴跟随我从草莽时期,一路上呕心沥血,为华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也是我从幽州带出来的,所以派他镇守幽州最合适不过了。

    田畴等人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领命,臣必定会治理好幽州的一切事物,为圣上的统一大业尽心尽力。

    刘浩点了点头……,公公继续念道:

    李广,吴用,李逵,武安国,周仓,张燕,王累,张翼上前听令。

    李广和吴用带着众人说道:臣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特命李广组建朱雀军团,镇守幽州,命李广为军团长,吴用为军师,李逵,武安国,周仓,张燕,王累,张翼为辅将辅之,坐镇幽州,以保证幽州的安全,同时命令朱雀军团在一年内训练出十万的朱雀精兵。李广将军可有问题?

    李广看了身边的众人一眼,大声说道:臣必定完成圣上的命令,同时,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诸位大声说道:你们有没有信心啊,众将回应道:有!

    刘浩看着气势恢宏的朱雀军团点了点头……,李广等人退下后,公公继续念道:

    田丰,沮授,严颜,张巍,秦宓和吕义上前接旨!

    田丰和沮授等人上前一步说道:臣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田丰此人在我华国统一冀州一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冀州是不会如此轻易的拿下来的!因而,特封田丰为冀州州牧,总管冀州行政。

    同时,命令沮授,严颜,张巍,秦宓和吕义为长史和参谋,辅助田丰治理好冀州。

    田丰等人看着刘浩说道:臣等领旨,臣等必殚精竭虑,为我皇的统一大业抛头颅撒热血。

    刘浩看着众人点了点头……,田丰等人退下后,公公继续念道:

    吕布,贾诩,张辽,高干,林冲,八健将上前接旨。

    吕布等人大声回应道:臣在!

    吕布和贾诩二人冀州一战配合的天衣无缝,为我军解开了困境,也为我军占领冀州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有助于接下来的战略发展!

    因而特命吕布,组建青龙军团,镇守冀州,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统一大战做准备。

    吕布大声说道:臣领旨,臣必不辜负圣上的重托。

    公公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青龙军团军团长吕布,军师贾诩,副将张辽,高干,林冲,八健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同样也是一年的时间,你们需要训练出二十万的精兵,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吕布,贾诩带着众人对着刘浩说道:绝不负圣上所托。

    刘浩看着众人,点了点头……,吕布告退,公公继续说道:

    刘璋,费文伟,费覌,孟达和高沛上前接旨。

    刘璋等人上前一步说道: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益州牧刘璋,献益州有功,后有为我华国的成立费劲心思,虽然前期有些过错,但是功过相抵,因而特封刘璋为益州牧,且位置可以世袭,以表达其功劳。

    同时,封费文伟,费覌,孟达和高沛为长史和参谋,辅助刘璋治理好益州的经济发展。

    刘璋心中大喜过望,刘浩果真没有食言,但是其他几人倒不是太高兴,虽然官是保住了,但是也没有什么变化啊,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但是也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和刘璋急忙说道:臣等领旨,臣等必不辜负圣上重托,一定把益州治理的非常好,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

    刘浩点了点头……,公公继续念道:

    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罗成,高思继,李典,张任,黄权上前接旨!

    秦琼和徐茂公等人大声说道:臣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秦琼自朕出道以来便跟随在我左右,一生中为我出生入死,特别是在凉州之战中,其勇武和其谋略也得到了证明!

    特命令秦琼组建玄武军团,用来镇守益州,防止敌人的侵犯!

    玄武军团军师徐茂公,手下副将程咬金,罗成,高思继,李典,张任,黄权。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在接下来的大战中有良好的表现,同时,和你们强调一遍。你们也是只有一年的时间,一年以后我要看到十万精兵,你们能不能做到!

    秦琼看着刘浩一眼,又看看身边和附近的人说道:我秦琼代表全体玄武战士向我皇保证,一年之后你会见到战斗力爆表的玄武军团。

    刘浩大笑几声,收到:好,那我就看叔宝你的表现了。

    众人看着秦琼的表现,褒贬不一,但是没有人说话,秦琼退去后。

    公公继续说道:

    刘伯温,张松上前接旨!

    刘伯温,张松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领旨!

    看着张松最后和刘伯温一起上台,益州投降的人羡慕不已,同时他们也知道了,机会以后还会有的,下次自己一定要把握的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刘伯温自出道以来,屡建奇功,为我华国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刘伯温的努力,也就没有华国的今天!

    因而特封刘伯温为长安城府主,总管长安城及其周边的一切事宜,张松为长史,辅助刘伯温治理好长安!

    刘伯温和张松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必将完成任务,绝不负圣上重托!

    刘浩点了点头……,刘伯温退下后,公公继续说道:

    岳飞,陈庆之,高宠,杨再兴,雷同,刘巴,郑芝上前接旨!

    岳飞等人大声说道:臣在!

    公公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岳飞自出道以来,先是立下了一大功,同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岳飞十年如一日的镇守边关,为我华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而,特命令岳飞组建白虎军团,驻扎在长安附近,以防止敌人的偷袭,同时要将人数控制在二十万人左右,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战。

    命其军师为陈庆之,副将为高宠,杨再兴,雷同,刘巴,郑芝!

    同样希望你们几位再接再厉,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以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而我希望你们能够镇守住我们的都城“长安”!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二章 刘备称帝

    同样也希望你们几位再接再厉,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以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而我希望你们能够镇守住我们的都城“长安”!

    岳飞等人上前一步,臣领旨,长安在人在,长安灭人亡。

    刘浩点了点头……

    公公继续念道:

    赵云,刘伯温,罗士信,岳云上前领旨!

    赵云等人上前一步,臣等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赵云从加入我军之后,就被安排到我的亲卫营中做事,为人谦虚老实,多次救我于危难之际。

    因而,特命其组建麒麟军团,用来镇守皇宫,保障皇宫里的安全。

    同时命令,刘伯温为军师,罗士信为副军团长,岳云为副将,希望各位相辅相成,统帅好麒麟军团。

    同时,给予赵云权限可以征召各个军团的强力战士,人数限额五万人。

    赵云等人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臣领旨,臣必肝脑涂地,保我皇的安全。

    刘浩点了点头,便把目光看向了众人说道:各位我们华国刚成立,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外面还有不少人在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

    所以我给在座的各位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我便要进行东征,因而如果到谁哪里出了问题,可别怪我军法伺候!

    同样,在座的各位要是有什么困难也可以及时上报,我会安排专门的人给各位解决。

    诸将大声回应道:请我皇放心,一年以后,东征必胜!

    另一边,刘浩这边进行了登基大典,同样刘备这边也没有闲着,几乎是在同一时,同一刻,刘备也登基称帝了。

    刘备立国号为蜀,自称“蜀皇”,然后借助传国玉玺之威,建国称帝。

    称为蜀国元年,同样,称帝后的刘备开始册封群臣!

    刘备这里册封的最多的就是诸侯王,几乎每一州都有个诸侯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刘备的王朝可以说是拼凑成的,只是为了对抗刘浩!

    首先封袁绍为元王,坐镇青州,掌管青州的一切事宜!

    其次是封袁术为顺王,坐镇衮州,掌管衮州的一切事宜!

    接下来册封的是吴王孙权,,坐镇徐州,掌管徐州的一切事宜!

    然后是魏王曹操,,坐镇扬州,掌管扬州的一切事宜!

    最后册封的是豫王关羽,,坐镇豫州,掌管豫州的一切事宜!

    诸王册封完毕后,刘备改原来的一个丞相为宰相府,封为东西南北四大宰相:

    东相:诸葛亮;

    西相:周瑜;

    南相:郭嘉;

    北相:郭图!

    同时也改大将军为四大将军,以东西南北并称!

    东将军:黄忠!

    西将军:夏侯惇!

    南将军:颜良!

    以及北将军:黄盖!

    册封完众人,刘备便召集几大诸侯王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五大诸侯王和刘备看着地图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可以说三年的修养生息,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缓了一口大气,而且对于自己的统治,也变得稳固了!

    他们知道刘浩一定会东征的,因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一是稳固自己的统治,二是发展自己的实力。

    因而,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众人也是围绕了接下来的攻击以及防守展开了讨论。

    袁氏兄弟建议展开反攻,因为,之前的大战他们损失惨重,况且,他们现在还处于与刘浩的接轨处,一旦刘浩想要进攻他们,他们袁氏兄弟首先遭殃,无论结局如何,对于袁氏兄弟来说都是坏的。

    所以与其被动挨打,等着别人的进攻,不如先伸手,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袁氏兄弟这个建议确实不错,但是大家都知道一旦开战,所需要的物质可不是小数目,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得派兵援助,那怕是关羽和刘浩也得给予物质支持,因而,众人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不要远征,做好防守,以抵挡敌人的进攻,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大家也可以修养生息,继续发展势力。

    虽然袁氏兄弟据理力争,但是寡不敌众,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因而,这个计划只能搁浅,从长计议,大家有讨论了很久便散开了!

    话说,刘浩朝会结束后,便回到书房处理政务,这时门外亲卫来报:

    启禀皇上,有远方送来的加急文件!

    刘浩头也没抬说道:拿进来!

    侍卫把加急的书信递给刘浩后,就告退了,

    刘浩看着加急书信,先是一惊,随后好像明白了什么事情,怪不得自己登基风平浪静的,原来手笔在此啊!但是转念一想,又有些心急,万一……

    于是对着门外的亲卫说道:让刘丞相过来一趟!

    亲卫回应道:诺!便下去了。

    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匆匆赶来,因为他从亲卫的口里探知,刘浩是因为一封加急信,让他过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