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入之三国争霸-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匆匆赶来,因为他从亲卫的口里探知,刘浩是因为一封加急信,让他过来的!

    进入书房后,刘伯温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浩摆了摆手说道:伯温,没有人的时候不用行此大礼,刘伯温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看着刘浩。

    刘浩把刚接到的加急书信递给了刘伯温,刘伯温看后又看了一眼刘浩,说道:皇上是担心他们会突然发起进攻?

    刘浩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布局才刚刚开始,不说别的,就说我们的军团还只是刚刚组建,兵力以及战斗能力都不支持长久作战,一旦敌人发起进攻,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场硬仗啊。

    刘伯温听了刘浩的话,心中算计了一下,说道:皇上的想法确实有可能出现,但是以臣之见,皇上的想法有些多虑了。

    我想袁氏兄弟一定是想立马进攻,毕竟与其等着挨打,还不如先伸手呢,但是其他人估计不能会同意,估计这个计划会胎死腹中!

    刘浩想了想,还是没太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你是说他们会有这个想法,但是不能实现?

    刘伯温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刘浩继续问道:这是什么原因?

    刘伯温笑了笑说道:人心不齐,谁也不愿干没有好处的事情,而且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袁氏兄弟势大,毕竟这里面除了大耳贼刘备,就属袁氏兄弟的名声最大,他们不可能养虎为患。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三章 全球变化

    刘伯温笑了笑说道:人心不齐,谁也不愿干没有好处的事情,而且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袁氏兄弟势大,毕竟这里面除了大耳贼刘备,就属袁氏兄弟的名声最大,他们不可能养虎为患。

    刘浩听着刘伯温的话,想了想,你是说他们想要现在这个局面,他们怕袁氏兄弟壮大,但是他们是一个联盟啊,壮大了不有助于联盟发展吗?

    刘伯温笑了笑,联盟想要长久的维持下去,就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联盟里面每个人的实力都相差无己,不然的话联盟就会成为一家之堂。

    刘浩若有所思的想了想,丞相说得在理,但是以防万一,还是下令,各大军团加快行军速度,早日赶到自己所管辖的地方,以防敌人的偷袭!

    刘伯温笑了笑说道:主公英明!

    很快命令便传达下去了……

    另一边各路大军正在向自己镇守的地方形式,很快就接到了刘浩的通知,于是大军加速进军,很快便先后赶到了自己镇守的地方,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准备。

    同样刘备这边也暗地里知道了刘浩的大体上的布局,但是具体情况还不得知,因而也针对刘浩的情况做了相对应的策论。

    首先是:袁氏兄弟加深了与冀州和长安的边境边防,而且在边防重镇派大将重兵把守,以防备刘浩的突然袭击,而且还派出大量斥候,对刘浩大军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防止出现冀州一样的局面。

    其次就是关羽也加大了豫州与长安边境的布防,甚至派自己手下的大将魏延前去镇守,而自己也会时不时的进行查看,以防止意外发生。

    最后就是荆州,由于曹操占据了荆州的江陵,因而,荆州的防守大任也落到了他的身上,于是他派出大家曹洪镇守与益州的边境,以防止敌人的进攻。

    正在刘浩和刘备联盟正在布局,为最后一战做准备的时候。

    除了汉朝以外的地方也在征战不休,而且有些小的地方已经快结束了。

    首先就说朝鲜半岛,汉朝的时候归降了,但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导致朝鲜半岛无人管理。

    本来吧,朝鲜在公孙度的统治下,虽然过的不太好,而且还受到压迫,但是好在稳定,但是随着公孙瓒的灭亡,再加上一大群外来人口的涌入,一时间朝鲜半岛风起云涌。

    先后又有三个政权成立,威胁着公孙度,但是由于失去了公孙瓒的援助,公孙度也不得不放弃一些统治权,这样朝鲜半岛上就出现了四个政权,分别是朝鲜本地人口组建的金国和卫国,金国其国主:金城武;卫国其国主:卫信!还有一个就是流亡过去的汉人建立的国度,唐,其国主:李世民!

    因而,在汉朝内乱的时候,朝鲜半岛也没有消停,四个势力都在找机会吞并对方!

    朝鲜半岛尚且如此,而远在海洋之中的岛国人民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本来岛国只有两大政权相互征战,突然间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个政权,其实力雄厚,手下作战威猛,打他另外两个政权不得不联合起来!

    之前岛国的两大政权分别是:倭奴国和邪马台。倭奴国国主:倭寇。邪马台国主历来都是女的,被称为邪马女王,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本来是这两个势力争斗不休,不知道从何时起,又兴起一个势力,其称自己为“大明”,其国主:姓朱名元章,其势力发展的非常迅速,从出现到站稳脚跟没用半年时间,而且其手下能征善战,打的另外两个势力哭爹喊娘,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大明,一时间两方也是陷入了僵局!

    另一边,草原上也崛起了两大部落,分别是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族,以及努尔哈赤领导的女真族,可以说两个部落还算有些渊源,因而出现之后,两大部落立刻联合起来,但是还是遭到了匈奴和鲜卑部落的欺负,在开始的时候,过的真的是很艰难,但是都被他们挺过去了,后来不知为何这两大部落又向北迁移了一段时间,等到他在回来的时候,可谓是兵强马壮,而且不知道为何两大部落分崩离析,一方靠近了匈奴,一方靠近了鲜卑。

    后来匈奴和鲜卑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大战,于是这两个部落从中获得了利益,直到最后分别脱离依靠的部落,又重新的联合起来,这个时候这两大部落的实力已经不弱于匈奴和鲜卑了。

    而且还反打的匈奴和鲜卑落花流水,要不是乌桓王听从刘浩的建议,给予这两大部落以援手,估计这两大部落,早就被蒙古和女真所吞并了。

    同样,在遥远的北欧大路上,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使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黑暗的时代,没有都有人死亡。那是一个残暴血腥的统治,俗话说得好,哪里又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亚历山大帝国也是一样,反抗怎么镇压也没有消失,在这些反抗里面,一个汉人组建的势力坚持的最久,且影响的最大,这个势力被称为“宋”,但是亚历山大帝国还是太强大了,宋也被灭亡了,但是宋国的领袖确实没有死,而是被亚历山大大帝给收服,为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个猛将虽然善战,但是为人很好,因而在亚历山大残酷的统治下,人们对他的好感一点也没有变过。

    最近亚历山大帝国有些不平静,因为亚历山大大帝年岁已高,且其儿子中没有出色的人,孙子中倒是有一人,但是有年纪太小,因而,表面平静的亚历山大帝国,其实是暗潮涌动!

    这就是当今天下的局面,而且其他的消息还是三年前传来的,三年的时间除了蒙古族和女真族,还在控制之中,其他地区发展成什么情况,刘浩并不知晓。

    因而,刘浩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所以他需要尽快解决国内,从而来应对国外的威胁。他知道自己身上的任务还有很多,因而从来都没有松懈过!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四章 朝鲜格局

    因而,刘浩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所以他需要尽快解决国内,从而来应对国外的威胁。他知道自己身上的任务还有很多,因而从来都没有松懈过!

    话说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朝鲜半岛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朝鲜四大势力各占一郡,朝鲜四郡,分别为:高丽郡,新罗郡,真番郡以及临屯郡四郡,其中数高丽郡范围最大,且靠近大汉与朝鲜的边境,所以,高丽郡一直被公孙度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但是这些年,大汉动荡不安,边关不时告急,导致身处朝鲜半岛的公孙度,不甘轻易出兵。

    这也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上混乱的局面,因而先后三个势力在其他三郡立足。这三个势力之前也介绍过,分别是:

    新罗郡的掌控着,金国的金城武,他手握大约三万兵马,占据着新罗郡,同时他也是靠近公孙度的势力,虽然公孙度也一直想拿下他,但是其毕竟已经发展起来了。公孙度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好比接下一个仇人好。

    第二个势力是,临屯郡的卫国卫信,可以说这是一个本土化严重的领主,手下大约有五万人马,但是实力一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可以说这是一个农民起义家!

    最后一个势力是真番郡的大唐王朝,其统领为李世民,据说这个家族是秦末汉初流亡到朝鲜半岛的,没有人知道其根源,只是知道其出道以来,手下勇猛无敌,多次打败金城武和卫信,硬生生的从他们的手里各抢下一般的地盘,也就是今天的真番郡!

    可以说这些诸侯王里,就属李世民手下的猛将最多,谋士最厉害,不然也不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势力。

    据各家探子和战场的情况来看,李世民手下有三大武将和一个谋士,三大武将分别为:无敌大将军李元霸,战神李靖,黑门神尉迟恭。还有一个神秘的谋士,被称为杜断的杜如晦!

    因而在这些人的辅助下,李世民向彗星一样崛起,建立和可以和其他三个势力相抗衡的大唐王朝。

    可以说李世民的大唐王朝在这里面是最弱的的,只有一万多兵马,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一万兵马,可以说是精兵强将,可以以一敌二,敌三的存在。

    本来吧四足鼎力的局面挺好,李世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一下自己的势力,他知道朝鲜半岛很小,勉强可以说能和大汉帝国的一个州相比。所以从一开始李世民的目标便放在了中原,这些只能算是开胃菜,但是前期李世民知道自己还得装孙子,让自己的势力健康发展。

    但是卫国卫信看不过去,因为他的祖辈就是被汉武帝刘浩下令处死的,所以在卫家里,汉人就是他们的仇人,而且李世民又在他手里抢了不小的地盘,因而,卫信很不甘,他想教训一下,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让他知道他卫国是不好惹的!

    本来李世民在这暗地发展势力,没有想到没过两天卫国便朝大唐王朝发起了进行,不断骚扰大唐王朝的边境!

    可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狠人,本来想暗地发展势力,但是现在被这个家伙一闹,这下可好整个会场的氛围都变得不好了。

    于是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一万大军和卫信的三万大军在平原上,拉开阵势,想要来一场厮杀。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李世民的身上,他们想看看李世民的实力究竟如何,毕竟无论是公孙度,还是金城武,都没有把卫信放在眼里!

    很快李世民的军队和卫信的军队便展开了阵仗。

    两军叫阵,避免不了的阵前斗将,这不阵型刚一摆好,卫信阵营里便冲出了一个五大三粗,一脸狰狞的大汉,其手拿狼牙棒,一看就是个力量型的。

    李世民阵营中看了一眼,李元霸刚要出阵,便被尉迟恭给叫住了,说道:二公子,就这货还不值得你出手,交给我就行了。

    李元霸摸了摸脑袋,看着尉迟恭收到:黑人,什么叫不值得我出手啊?

    尉迟恭脸色一黑,没好气的说道:就是打不过你,估计连你一锤都接不下!

    哦,那你上吧!李元霸又把鎏金锤放下,看着尉迟恭说道:

    尉迟恭一笑,拍马出阵,也不问对方姓名,直接杀去。

    对方看到敌军来将连话都不说,直接开大这是看不起自己啊,也是一怒,拿着狼牙棒便冲了上去。

    话说两人二话没说,直接交手,那个朝鲜大汉对着尉迟恭就是一棒,尉迟恭也不需,直接用锏接住这一棒,随后用力一抗,然后借助巧劲直接把大汉手中的狼牙棒抗飞了,大汉先是一愣,打了这么多年仗,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啊。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尉迟恭一锏把脑袋打碎了。

    李世民阵营大军兴奋的大叫,自家将领一出手就斩杀对方一员大将,真的很鼓舞士气。

    而另一边的阵营,卫信看着手下的大将一个回合就被对方给杀了,也有点心惊,虽然大汉在自己阵营也不是那么厉害的,但是一个回合就死了,也表现出敌人的强劲。

    同样,看到自己兄弟惨死,卫信坐下的第二号战将,卫庄有点坐不住了,想要上前一试,但是没有主公的命令,自己还真的不能动。

    卫信考虑了一下,心想:我本来有兵多的优势而不用,却和你在这斗将,有点傻啊!

    卫信能做到这个位置可以说,其头脑也是数一数二的,想明白这个事后,卫信看着身后的大军说道:敌人只有一万,而我们有多少,三万。

    可以说是三打一,我们能不赢吗?答案是我们一定能赢!所以众将士听令,看到对面那一万只绵羊了吗?

    现在你们就拿起你们的刀枪,我们杀羊!

    杀羊!杀羊!杀羊!随后便冲向李世民阵营!

    李世民本来还想借助斗将压压对面的士气,但没有想到对面也有能人,一下子看破了自己的布局,虽然自己这一万是精兵,但是也不一定能抵挡住对面的三万大军,俗话说道好“乱拳打死老师傅”。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五章 成名之战

    李世民本来还想借助斗将压压对面的士气,但没有想到对面也有能人,一下子看破了自己的布局,虽然自己这一万是精兵,但是也不一定能抵挡住对面的三万大军,俗话说道好“乱拳打死老师傅”。

    于是叹了口气,来到了李元霸的身边,二弟,大哥现在需要你把对面这些人给我冲散了。

    同时,李世民又生起了爱才之心说道:二弟看到对面指挥的那个人没有,不能打死他,给我抓活的!

    李元霸听着开头的话,还挺开心的,因为他又可以随便玩了,但是听到李世民说不准打死对面那个领头人后,就又开心不起来了。

    记得上回自己玩的太疯了,把李世民要的人给打死了,结果被李世民关了一天黑屋子,这可把李元霸憋坏了。

    这回李世民又说了之后,李元霸点了点头,又看了那个人好久,且心里默念不能打死他,不能打死他,不能打死他!

    然后大喊一声:去玩咯!便朝着卫信大军冲了过去,他这一冲差点没有把李世民阵营冲散。这还是他刻意收着的缘故,不然可想而知!

    同样,卫信大军冲锋的先头部队,看着从李世民大军冲出的,一个瘦的跟猴子似的,但是拿着两个一人大小的鎏金锤的李元霸,有点发懵,这是什么情况,这人是谁吧,长的也太丑了吧!

    但是说是快那是快,还没等士兵想明白,李元霸已经冲了上来,卫信的大军看着冲上来送死的这个人,也有点发懵,他以为他是谁啊,战神吗?

    还没等士兵们想明白,李元霸的一双大锤已经轮了起来,一人大小的锤子,你可以想象其重量,可以说碰到的人不是被打成肉泥,就是像皮球一样,被打的飞了起来。

    可以说在李元霸面前,没有一个人能接下一锤,所有挡路的人,不是被打成肉泥,就是满天飞。

    一时间整个战场鸦雀无声,都被李元霸的勇武给吓着了,所有人看着李元霸冲来,本能的转身就跑,远处的人也是心惊肉跳,这还是人吗?

    而李元霸呢,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好玩的,但是慢慢的他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人了,这可咋玩啊,于是他环顾四周,看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这家伙可把对面的人吓坏了,一窝蜂的跑开了,很怕把这个煞星引来!

    因而,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李世民大军并排前进,杀的卫信前军,溃不成军。而中军则被李元霸撵着跑,没有人敢抱团,都是零零散散的躲在一边,这就导致了,前军孤立无援,中军抱头鼠窜,后军不敢上前。

    李元霸太猛了,就像一个战争机器,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他就像一辆战车,杀的敌人连队形都没有了。

    前面李世民大军在冲锋,中间有李元霸在横扫,虽然卫信几次派人想要阻止李元霸,但是其结果不是一锤打成肉泥,就是还在天上飞呢!

    卫信叹了口气,他知道有李元霸在,像这种平原作战就不可能赢,因而鸣金收兵,准备撤回临屯郡。

    后军因为没有参与战斗,井然有序的撤退了,而中军已经被李元霸吓破了胆,屁滚尿流的跑了,而前军确实被李世民牢牢的咬死,最后全军覆没。

    此战到此告一段落,此战成就了李元霸无敌之名,也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不能和李世民打平原仗,因为,一个李元霸,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此战过后,李世民的名声更大了,无论是公孙度,还是金城武都不想招惹,也许是觉得自己在面对李元霸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吧!

    而另一边,卫信大败,损失了将近两万的兵马,使得他的势力极速下滑,每个人都想咬上两口,但是又怕他的临死反扑,以及引起李世民的不满。

    因而在多重条件的制约下,卫信得以生存。

    而李世民也借助这一战,名声鹊起,来投的人络绎不绝,在加上投降的人,李世民的大军一下子涨到了三万人,而且有一半都是精兵。

    李世民看着手下的重兵,他的心思也活跃了起来,但是相对来说,人还是有点少,李世民心中争霸所需的军队人数大约在五万人。

    但是卫信新败士气正弱,且军队还没有补充上来,正是一举击败他的好机会。

    但是李世民也有自己的顾虑,那就是四足鼎立的局面一旦被打破,他怕被其他两个势力针对,毕竟局面是他打破的,因而李世民苦思解决办法。

    突然他灵机一动,不是不能打,而是怎样去打!于是命令守卫叫来杜如晦,然后吩咐道:你这么这么……

    杜如晦点了点头,告退,第二天一早杜如晦就从真番郡出发,先是赶到了新罗郡,然后又赶到了高丽郡,把李世民相邀他们一切平分临屯郡的事情和他们说了,公孙度和金城武连夜召集众人商量结果。

    有些人不同意改变现在的四足鼎立的格局,他感觉一旦改变会有大事发生。但也有些人说:这是大事所驱,即使自己不同意,以李世民的实力,也可以单独完成,咱们还能找其麻烦啊!

    可以说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台上主公思考如何决策,最后得出结论,平分临屯郡,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很快联军组合完毕,以李世民大军为中军,公孙度大军和金城武大军左右照应,便想临屯郡进发!

    卫信坐在临屯郡里,看着手下送来的情报,他知道联军已经发兵了,也知道自己没有后路了,说实话他有些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本以为无论咋样,四足鼎立的局面不会改变,但是他高看了其他两位的智商,今天他灭亡,明天就有可能是公孙度或者是金城武。

    卫信看了一眼手下的大军,他说道:敌人侵犯我们的家乡,大家说该怎么办?

    打回去!打回去!打回去

    卫信看了一眼下面的大军说道:“好”,那就让我们与临屯共存亡,只要我们坚守住,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各位兄弟,“临屯必胜”!

    Ps:书友们,我是漫天雨忆,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第五十六章 吞并序幕

    卫信看了一眼下面的大军说道:“好”,那就让我们与临屯共存亡,只要我们坚守住,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各位兄弟,“临屯必胜”!

    众将士大声喊道:临屯必胜!临屯必胜!

    很快大军便赶到了临屯郡,一共四万大军围困住了临屯,四万大军其中李世民两万,其他两个势力各一万。

    而守城的卫信也有两万大军,这就是为什么势力一旦产生,很难被灭呢!因为无论是那个势力,军队数量都是有限的,朝鲜半岛最辉煌的时候也只能供应五十万大军,而一般的攻城之战的比例最小也是三比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打败敌人容易,消灭难的缘故!

    李世民从自家大营走了出来,看着临屯城上,大声喊道:卫王可在!

    城墙上,卫信露出自己的脸看着下面,问道:来者何人?

    李世民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