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命先生并没有因为我的问话而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反而显得更加波澜不惊。他慢慢的靠在了椅背上,那个藤编的圈椅发出吱吱嘎嘎的怪响,似乎承受了远非上面那个消瘦身躯的重量。

    “腹语是一种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古老的语言,最早的掌握者是上古的大巫。但腹语也并不是他们创造的,他们也只是传承者。”算命先生的一句话已经让我震惊不已。

    “传承者?那他们又传承自哪里?”

    算命先生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用手向上指了指。

    “天授吗,这我可不能相信,将一切未知归结于天授只能是一种无知。”对我的质疑算命先生并不以为异,依旧用他沙哑的声音说道。

    “本来我也与你一样,并不相信这语言是天授而来。但后来,我在终南山遇到了一个精通腹语的修炼者,他传承了最古老的腹语流派,他告诉我,腹语的修炼有三个境界,腹语、付语、和附语。”算命先生显然怕我不理解他的意思,随手在画着灵符的黄纸上,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腹字。但他从提笔到蘸墨到写字,一气呵成,完全不像看不到的样子,令我无比的疑惑。

    “我们今日见到的腹语修炼者大多数只修炼到第一个境界,只是用肚皮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很短,说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很难有语调的变化。而到了付语的境界,修习者完全可以将腹语变成和正常说话一模一样,只不过嗓音会有所不同。”

    算命先生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胡安北在努力练习的,应该就是腹语的第二重境界,连忙打断他的话,插进去问道:“在第二重境界里,能否用腹语唱歌、唱戏呢?是否能够达到比正常发声更难以启及的效果?”

    算命先生点点头,“完全可以,只不过修炼第二重境界,需要修炼者有极大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很高的天赋,能炼到这一重境界的少之又少。而达到第三重附语境界的恐怕没有人能做到。”

    “既然有这一重境界,就一定有人达到过,不是吗?”我非常好奇,腹语能和正常发音一样之后,还能变成什么样子。

    “附语之所以称为附语,已经不完全是腹语本身的修炼了,要看修炼者的缘分,它不是修炼者自己的声音,甚至不是他自己想说的话。”说道这里,算命先生的语速明显的越来越慢。

    “难道这附语是附身的附?”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千百年来,第三重境界是腹语修炼者的禁忌,试图尝试修炼的,大多数都招来了无妄之灾,很多人更是无意中接近了第三重境界,也都被师父、宗派视为走火入魔,禁止他们再修炼下去。所以说恐怕没有人能做到。”

    也就在此时,我忽然发现,之前受到算命先生怪异长相的影响,再加上他大部分时间都低着头,我没有注意到,他说话的时候,喉咙并没有一点的震动,而颈部的皮肤非常的松弛的垂着,就是胡安北那天夜里在我家里的样子。

    “先生,冒昧的问一句,您现在是修炼到了腹语的几重境界?”我好奇地望着他。

    算命先生显然怔了一下,抬起头,用一双空洞洞的眼窝望着我,似乎真的用眼窝就可以洞悉面前的一切,那个有点说男ι俅蜗炱稹

    “这位先生,我在羑里算命算了三十年,曾经也和您一样目光如炬,曾经也和村里的戏班子一起演上两出,三十年前,我还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可惜造化弄人,可惜没听师父三不算的戒律。天下那些神秘之事,你往往觉得即使付出一切,能得到答案也值得,可你真正知道了答案,又会问自己,失去的真的值得吗?”

    算命先生这番话说得异常缓慢,到后面几乎是一字一顿。我注意到,他此时的嗓音与刚才已有明显的不同,仔细再一看,算命先生的喉头正在轻微的颤动,心下已经明白,此时的应该是他本来的声音了。而也是此时,我突然发现,屋里飘过一阵凉风,一直在小桌后拂动,算命先生的一个裤管被吹得摆起。他竟然是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怪不得他从始至终一直坐在藤椅里,不曾离开半步。

    “这世间事有大多无妄,人亦如此,弄懂了便是缘,弄不懂就成了劫。都是命数,都不必强求,我只能说这么多了,您归途尚远,请早回吧。”算命先生说完这句,微微向我点点头,伸手向我做了个请的手势,之后不再说话,重新靠回藤编的圈椅里,如同睡着了一般。

    “懂便是缘,不懂便是劫?”我反复念叨着这句话,算命先生似有所指,我却一时没有想清楚。随手从包里取出几张纸币,恭恭敬敬放在小桌上,站起身,出了他的小屋。

    屋外的青石板路中央,曹队正叉着腰,仰头望天,用后背晒着太阳,后背的衣服己经被汗打湿了一片。重回阳光下的感觉真好,我和曹队有默契一般,都不谈刚刚算命的事,一起走回停车的地方,开上车往北京方向驶去。

    我们俩虽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想着算命先生听着云山雾罩,但细想之下又都似有深意的告诫。车上了高速路,还是曹队心里憋不住事儿,边开车边问我:“老常,你觉得那大仙儿算得准吗?”

    我看着外面飞逝而过的麦田,点了点头:“那个算命的不是凡人。”

    “我也说的是,他一不问你的生辰八字,二不问你是干什么的,就捏捏你的手,让你在他手心里写个字,我之前家里的,工作上的事都算了出来,还**不离十。真是怪了。”曹队感慨了两句。

    “人家那个专业上叫摸骨和拆字,算不得独门的手艺,古已有之。给你算时,我听见有三年功成,命火西去什么的,是怎么给你解的?”想到回北京还有一段漫长的旅途,我好奇心起,索性详细问了问。

    “老常,老实说,我真没整太明白。那个瞎子说话净拽文,我这点儿文化底子不够用啊。但也奇怪,当时晕晕糊糊的,心里却信了大半。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有全靠猜。”

    “我琢磨着吧,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三年之内,职务还能往上再走一级,因为我身边有贵人相助,像姜局,胡局还有你老常,都是我的贵人。可干我这行儿,树敌太多,还都是那种高智商,超能力的敌,所以危险也大,摊上的事儿多。”

    “那瞎子的建议是,我尽量不往西边去,西边犯晦气,可是老常,有一点我就不明白了,你说这西边从哪赁才对?要是指咱中国的西边还好,大不了什么甘肃,青海,新疆我不去就完了。可你说要指北京西边咋整?我不是海淀房山门头沟都去不了了。”

    曹队的话一下把我给逗乐了,我最佩服曹队的就是,天大的事,曹队都能不往心里去,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和冷静的判断,有时,为了减轻心里压力,还经常调侃自己两句。和他合作这些年,一直觉得,越是危险的环境,越是困难的局面,有他在心里反而越是轻松。想到这里,索性接着调侃他几句。

    “曹队,我觉得那算命先生的格局开扩,眼界也不是咱俩能比的。你把西边定义在中国的范畴,我都觉得小了,他应该是个全球的视角。所以,那西边你只要不去中东,不去欧洲,不去阿非利加,一点儿事不会有。”

    “而且,即使你非要去那些地方,也不是没办法,地球是圆的啊,你可以反着往东,多走上半圈,一样没事儿。”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

    在我俩的相互调侃中,很快,车过了石家庄,曹队放慢了车速,摇下车窗,从架驶台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点上,又把烟盒和打火机甩给了我。し侧过头,问我:“老常,今天那瞎子念的那首不明不白的诗,对,你管它叫一探石,我觉得他探的是你。你看,我今天他十分钟就给打发了,和你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他给你算出什么了?”

    我朝他摇摇头,“他什么也没算,我只是向他问了个问题。”

    我们的车猛地顿了一下,曹队应该是下意识地踩了脚刹车。

    “问问题?老常你甭逗了,你不会是琢磨着退了休也摆个算命摊子吧?半个多小时就问个问题?”

    我很担心曹队在高速路上这一惊一乍的,又想想车还要二三个小时才能进北京,所幸就把算命先生给我讲的关于腹语的一切,以及发生在胡安北身上曲折神秘的故事,给曹队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等我把故事讲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曹队一声不吭地开了半天,才感慨了两句:“老常,胡安北这个朋友你找机会介绍给我,这执着劲儿,这乐观精神跟我对脾气,只是那算命的说得也不错,懂得是缘,不懂是劫,腹语对胡安北未必是什么好事,老常你那个镇魂铃不会无缘无故想,那年我拿着铃差点没让雷当旱魃劈死。你说,胡安北是不是已经修炼到第三重境界?要真是这样,你还真得躲远点。”

    我朝曹队苦笑两声,“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跟胡安北完全是两类人,你是到了南墙绕着走,绕不过去搭梯子的人,知进退,审形式,又怎么会和胡安北事不可为而为之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我心里明白,算命先生并不知道胡安北的事,他说的懂是缘,不懂是劫,是说给我的。胡安北所做的一切只能说出自本心,他隐藏在身后的秘密也一定有他的苦衷,但我是否真有必要再追寻下去呢?

    回到小院已是夜深人静,疲惫地倒在床上,我却转辗反侧,难以入眠。好像自己忽略了什么事情,但一时又想不起。

    红楼旧梦安在?绿柳桃花新枝。莫问山中何事,一别三两故人。我又想起算命先生的那首诗,当时让我迈不动步的是第一句。因为胡安北呤唱的,我在景山那个清晨听到的,都是《红楼梦》中写薛宝钗的那首词,但现在想来,这一别三两故人一句,似乎才是全诗的中心。

    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从床上一跃而起,跑到院门口的信箱前,匆匆打开信箱,果然在各种信件和书报杂志的最下面,找到了一个印着北京市京剧团字样的牛皮纸信封,看看邮戳,是半个多月前到的。

    撕开信封,是一张大红色的请柬,一片花团绵簇之上,有几个烫金的大字“北京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纪念演出”。翻开请柬,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小字映入眼帘。

    “常先生台鉴,愚兄编导之团庆四十周年专场演出于六月十八日晚七时,政协礼堂首演,山中十载,今又逢新,万望亲鉴。”

    我连忙翻了一下台历,六月十八正是三天之后,我长嘘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耽误。但请柬上山中十载,今又逢新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胡安北终于找回了声音,要重返舞台了吗?

    合上请柬,我睡意全无,在刚才那堆信件报纸里,我看到一本陌生的杂志,似乎是一本文学期刊,上面包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上面用一张印着“赠阅”的便签纸封着。

    我这个人虽然平时看书很杂,但对当代文学,小说什么的并不感冒,这些期刊杂志更是从来都没订过,也没有什么当编辑当作家的朋友,这又是谁寄来的杂志呢?

    好奇的翻开杂志,看了几页,并不是本纯文学的期刊,里面有不少野史逸文类的文章,但目录页里,我看到了一篇名叫《戏魂》的小说。

    小说的作者名叫半山农,这显然是个笔名。我读了几页,不但是小说的名字,包括情节,叙述方式都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这是胡安北写的?

    小说的开端写的是乾隆年轻时,在京城微服去前门外广和楼听戏,偶遇了徽班名旦小玉兰。那个年代不允许女性上台演出,小玉兰是徽班班主吴敬初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旦角功夫,吴敬初老来得女,对小玉兰宠惯非常,拗不过小玉兰,就让她女扮男装,登台过过戏瘾。没想到这一登台,就成了万人齐捧的名角,徽班旦角的台柱子。

    乾隆十二年,小玉兰随父亲进京,就在广和楼里唱戏。小玉兰平时都是公子哥的打扮,人人见了都叫一声少班主。但阴差阳错,她撞上了微服私访的乾隆,阴差阳错,乾隆对小玉兰大为倾倒,阴差阳错,乾隆铁了心准备让徽班进宫演出,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还是小玉兰。

    这的确成了吴敬初幸福的烦恼。那时候,徽班还远远没有成了后来的气候,戏剧的江湖群雄并起,没有一个剧种有一统天下的气度和眼光。对吴敬初而言,能入宫给皇上唱戏,对徽班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小玉兰毕竟是女儿身,乾隆又明显是因为小玉兰的缘由,让徽班进的宫,可一进宫,小玉兰女扮男装的身份很可能会曝露,这女人登台本不合礼法,弄不好会招个欺君之罪,被灭九族。可不带小玉兰去,吴敬初又担心戏不合乾隆的心意,错过了一朝名动天下的机会。

    吴敬初一连几天辗转反侧,愁的不行,人也憔悴了一圈,眼瞅着进宫演戏的日子就快到了。戏班的副班主连成海老谋深算,看明白吴敬初的心思就开导他,皇上欣赏小玉兰,未必在意她是男是女,即便知道小玉兰是女儿身,未必是什么坏事。而徽班搭上皇上这条线,上行下效,附庸风雅之人遍地,徽班很快就能成为天下第一戏班,这可是吴班主的一世功业。

    但这事成与不成,关键还在小玉兰自己,连成海建议吴敬初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小玉兰,让小玉兰自己做这个选择。小玉兰自小聪慧,常年的演出生涯,她对世事的领悟和认识远超寻常女子,一定会顾全大局,解了父亲的心结。

    吴敬初听了连成海的计策,茅塞顿开,当晚依计而行,找来小玉兰,前前后后把自己的矛盾心理讲了一遍,讲到重点,也是愁云惨淡。

    小玉兰这些日子见父亲茶饭不思,戏园子里的戏也停了,加上周围人私下的议论,已经大概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真听父亲讲了出来,反而一时难下决断,这是因为她心里还有一层隐忧。

    其实小玉兰在戏班里早已心有所属,她和年轻的武生张申林自小青梅竹马,现在在戏班,也常常演的对手戏,日久怎不生情?可张申林自幼家中贫寒,家里是养不活他,才把他送来了戏班。对一手教他手艺,又把他带大的吴班主,恭敬孝顺的如同亲爹一样。

    张申林想到自己的身世,又怎与小玉兰相般配?虽满心爱慕,但却不敢把窗户纸挑破。心里只有寄托着有朝一日能大红大紫,名扬梨园,再向吴班主挑明心意。有这个想法,张申林自然比常人更吃得苦,下得了功夫。

    小玉兰自然是知道张申林的心意,但她却有另一番的想法。从自己上台唱戏那一天起,小玉兰就明白,自己也包括吴敬初在内,都是下九流的戏子,不管如何锦衣玉食,最终还是让人瞧不起的社会底层。所以即使父亲想给自己找个大户人家,也难若登天。哪怕是运气好,攀上个破落的官宦,也只有做小做妾的命,自己从小心高气傲,怕是嫁过去,也很难长久存身。

    所以,比来比去,下嫁给张申林,未必是什么坏事。这也是这么多年自己的爹一直对张申林青睐有加,再加上自己唯一的哥哥从小体弱多病,学不成戏,登不了台,吴敬初便把一身绝学倾囊传授给了张申林,也盼着他早日成名。

    若不是因为副班主连成海,多年追随吴敬初,又很有些人际经营上的才能,把戏班弄得颇有些声色,说不定吴敬初早把戏班托付给了张申林,自己和张申林的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层原因,小玉兰对婚事并不着急,一直等着水到渠成的那天。

    哪曾想,乾隆会微服私访跑到广和楼看戏,而那一天在台上,自己从扮相到唱功,到身法,拿出了全身功夫,竟让天下第一人也看得呆了,由哀的喊了个好字。可这一个好字,不知多少人的命运要由此改变。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偅跆摚环牟桑瑤Ю麆Γ瑓掞嬍常斬浻叙N;是為盜夸。非道也哉!——《道德经》)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戏魂 (寅)

    当今天子的一声好,既是无可更改的圣意,又是很多人命运的转折。接到内务府官员进宫演戏的命令,戏班子顿时沸腾了,有人老泪纵横,有人叩谢天恩,有人惊恐万状,更有人当场晕了过去。

    在吴敬初拿了一大笔银子,谢了那内务府的小堂官之后,才搞明白真正的圣意,大家全陷入了沉默。

    小玉兰在父亲面前短暂的躇踌,吴敬初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一想到将来徽班的戏行地位,一想到吴代一族终将摆脱世人的轻蔑,只有咬一咬牙,添油加醋,外带声泪俱下,把这次进宫唱戏的风光与风险,前途与危机,又演了一遍。

    最后甚至和小玉兰抱头痛哭,说要带着她逃回老家去,再不做戏行的营生。被父亲一激,小玉兰立时乱了方寸,知道爷俩真一跑,那就时欺君妄上诛九族的大罪,就是跑到天边,也会给抓回来。

    现如今也只有进宫去演,只盼着乾隆看不出自己的身份,演完了这一出,能被放出来。

    但天真的小玉兰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演出之前,吴教初专门选了一出《贵妃醉酒》,一出《霸王卸甲》,为的就是把小玉兰的戏份进一步加大,特别还和其它演员打了招呼,千万别抢了小玉兰的风头。

    演出时,小玉兰一出场,坐在两丈开外的乾隆,眼晴就看直了,手里端着盖碗,迟迟没有放下,还在桌上和着节拍,轻轻敲着。而戏台另一边,后台旁的一个八仙桌上,内务府苏主事正和吴敬初交谈着。

    苏主事面儿上虽是商量的口气,但谁都听得明白,敢说个不子,恐怕今天出不了宫。苏主事的要求很简单,皇上喜欢徽班的戏,更喜欢小玉兰的戏,但传唤戏班进宫,太费周折,会误了皇上的雅兴,徽班从今天起,搬去景山里的一处院落,不再对外演出,随时等着传唤。

    而小玉兰是徽班最大的头牌,皇上单独开恩又赐了一处院落,赐了一些下人,单独居住,除了排戏,不再和戏班住在一起。

    这弦外之音,明眼人谁又看不出来?乾隆在宫里养个戏班子,整日和戏子混在一起,不合礼法,那必然要受到满朝文武的非议。但戏班子放在宫外,随时听召,大家便说不出什么。这样,也更方便乾隆的行动。

    但对吴敬初而言,这恐怕就是父女诀别的时刻,他一时反而没了主意。瞬间的迟疑,那苏主事看在眼里,忽然板起了脸,不阴不阳地说道:“吴班主,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子民也是皇上的子民,皇上想看戏,我们做子民的当然要服侍好,本份而己,难道吴班主还有其它的想法不成?”

    苏主事的话一出,吴敬初只觉得背后的冷汗全冒了出来。他还没来得及说话,舞台上却又有了新的变故。

    这时舞台上正是一场武生戏,出演的是张申林。在一阵眼花缭乱的跟头后,张申林下一个大叉,同时手中的花枪在舞台地面上重重一击。这花枪杆是用上好的白蜡木做成,有很好的弹性,本身又坚韧无比。张申林借着这弹性,从地上跃起,反手接住弹起的花枪,再来个定身亮相,紧接着就是大段唱腔。

    这一系列动作,张申林自小苦练,舞台上也演过几十次,从未失过手,往往一套动作完成再一定身,台下便是雷鸣般的喝采声。可今天,他一下叉,在枪杆打上地面的一刹那,他已经觉得不对,枪杆击打地面的声音不对。

    在枪杆尖锐的断裂声中,前半截枪头在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螺旋线,重重地盯在了戏台的木柱上,尾端还在不停地颤动。张申林怔住了,他从没想过枪杆会从中间断裂,更想像不出,根本没有开过刃的枪头,能扎进木柱里,他就这样一直下着叉,忘了起身。

    乾隆身旁的侍卫们反应还是很快,高呼一声“有刺客”,纷纷护在了乾隆的身前,更是有几个手脚快的,腾身上了舞台,把张申林按在了地上。

    更多的侍卫纷纷从角门外涌入,手执兵刃,把戏班子的演员们都逼在了舞台的角落。这个变故,吴敬初他们戏班的人哪里见过?吓得全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头也不敢抬。

    那个苏主事也吓得面色惨白,跑过来时官帽掉在了地上,也顾不上捡,跪到乾隆面前,一口一个“罪臣该死,惊了圣架,请置臣失查之罪。”连连叩头不止。

    这时候,连成海不知从哪过来,跪到吴敬初旁边,低声说到:“吴班主,圣上的意思怎容忤逆?戏班上上下下百余口人的性命全在你一念之间,我们哪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吴敬初点点头,再次把头埋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口。

    乾隆自打张申林枪断的一刻起,就很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