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我们应该在地下十几米的深度,周围不再是坚硬的石壁,而是深黑色呈片状的煤层,但这里的煤层和我之前所见的煤层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这些煤表面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型孔洞,用工兵铲轻轻一敲,便整块的掉落下来,跟着一起落下的还有一层的灰土,显然里面也是中空的,结构有点像火山岩,似乎是很久以前曾经焚烧过。

    二是,并非整条隧洞内的煤层都变成了这样,大约间隔上十几米,就有两三米中空的地带,但并没有什么规律,显然是自然形成的。

    三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内部结构,一路上隔个十米左右,就会有几根拇指粗细的钢筋作为巷道的支撑,钢筋的顶部底部都有木座相连。

    爬在前面的孙平趁着我们短暂原地休息的功夫,大声对我喊了一句,“老常,你看两边有些钢筋做的支撑,看上面的锈迹,应该有好几年了,绝不是短期临时开凿的。”

    我和孙平之间也就是十几米的距离,中间更没有什么阻隔,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他说话的声音非常的遥远,似乎像隔了上百米的距离,甚至很多字都没有听清,但看他嘴巴的开合倒是清楚。

    这一次来成家岭矿,和孙平的接触不多,但印象里他是个说话中气十足的汉子,怎么会此时的声音如此软弱无力?不对,不应该是他声音本身的问题,而是声音传播的问题。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好像声音变成了液体,而周围那些带着中空的煤层,则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正慢慢地把水分吸走,而声音也不再是直线的传播,如波浪般围着煤层起起伏伏,以至于传到我这里的声音已经变得微弱不堪。

    我用了很大的气力对孙平喊了一句,“老孙,你说的是那些钢筋吗?怎么你的声音那么小?”

    孙平诧异地转过身,仰面躺在隧洞里,之后努力半坐起来,用手电朝我这边照了照,显然,我的话他听得也并不真切,而更想不到我离他是如此之近。

    我努力向前爬了几步,离他不到五米远,这时他的声音才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同时把头顶的矿灯向上抬了抬,这么近的距离,这么狭小的空间,矿灯的直射足以让我俩短暂的失明。

    “老常,不太对劲儿啊,我们说话那么大声儿,又离得这么近,怎么还听不清楚呢?耳朵里像堵了棉花一样”

    我指了指周围那些带着小坑的煤层,在我头顶矿灯的照射下,四壁的煤层不再是黑黝黝的一片,有的泛着青灰色的光茫,有的则跳动着棕黄色的光点。

    “老孙,问题可能就在这儿,你看这些煤层表面,有很多像蜂窝一样的小孔,而且估计里面的结构也是一样的,声波打到这些小孔表面,很难被反射回来,被散射进中空的内部,就跟吸音墙表面的原理差不多。”

    “可我们两个说话是直线传播的,应该不受煤层表面的影响吧?怎么依旧像隔了块玻璃?”孙平也开始用矿灯扫视着四周。我们一但停下爬行,注意力集中在巷道看似单调的四壁上时,愈发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矿井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我也觉得奇怪,在这个空间里,好像声波会受到煤层的影响,不再是直线传播,估计小雷他们的步话机也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收不到信号。”

    我上衣口袋里的镇魂铃没有一丝响动,看来声音的问题更像是某种自然现象,与鬼怪无关。如果说山谷中的回声,是地形形成了一个喇叭状的共鸣腔,放大了声音,那我们在巷道里遇到的情况,一定正好相反,但我又实在想不出,到底什么样的地形结构可以吸收声音或是延缓声音的传播。

    我忽然想起小杜给我的那台便携式的热成像仪,也许肉眼无法识别的地质结构,在机器面前可以露出庐山真面?我从挎在腰间的皮套里,把那小巧的机器取了出来。

    热成像仪像把大号的信号枪,尾部有个五寸左右的显示屏。打开开关,屏幕慢慢亮起来,而屏幕正中,是孙平几乎塞满了大半个巷道的身体,中间是白色的人形,之后浅黄,橙黄,橙红,红色,到深紫色,一层层加重。

    我把热成像仪从孙平身上慢慢挪开,却发现原本以为应该是漆黑一片的隧洞里,似乎有一点点的光亮,还一闪一闪的。我有点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调整了一下镜头的景深,向孙平身后照过去。

    屏幕上的光点非常的暗淡,不仔细看,只会把它当做是孙平那个白色光斑的残影,而且光点的位置有点飘忽,似乎是移动的,只是移动的距离非常的有限,也非常的缓慢。当我抬眼去看时,那个方向除了深黑的洞壁,什么都没有。

    我转过身去,小田也是一团白光出现在屏幕上,离我大概有十几步的距离。当我把镜头再次对准洞壁时,那个方向上出现了两个淡紫色的光斑,几秒钟之后,就瞬间从屏幕上消失了。

    我不认为这样一个狭小的洞穴里,除了我们几个,还会有什么生物,而且光斑太小,也太微弱,让我觉得光亮似乎不是从隧道,而是从煤层的缝隙里透过来的。

    我放下热成像仪,从包里拿出装着天目水的瓷瓶,拧开木塞,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道钻了出来,让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说来也是好笑,从前家里的这些药剂法器是我们这行儿随身必带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曹队出去办案,就慢慢不怎么带了,如同这些年琉璃厂那些技艺在身的好把事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只存在了记忆里。

    与此相反的是,曹队这样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经历了无数诡异事件,却开始慢慢学会接受常人认知之外的事物,甚至开始做那个一直埋在黑暗中的怪梦。不过,现在想想,曹队那个梦的确有点怪异,之前他提起时,我受了周程的误导,也以为是他工作压力过大,再加上遇到太多没有结果,也不能去探求结果的怪事,无法进入深度睡眠造成的。而我此刻,置身在黑暗而狭小的空间,觉得呼吸困难,四肢僵硬,压抑无比,已经可以理解曹队每晚都在梦里这么走上一遭,是怎样的痛苦和绝望。

    “老常,你是不是心脏不太舒服?”看我愣在那里胡思乱想着,又拿出个白瓷瓶不停的晃悠,孙平心里有些焦急,问了一句。

    “不行让小田先送您出去,这里头可能有点缺氧?装备放在这,我走两趟就带进去了。”

    我朝孙平摆了摆手,笑了笑,“老孙,我钻过的洞子不见得比你在老山钻得少哦,我没事,只是想起一些事走神了。你有没有觉得这洞里的温度有点不正常,忽冷忽热的?”

    孙平见我神色如常,这才放下心来,艰难的转了下身,把矿灯重新转向前方的黑暗。“老常,您说的对,是有点奇怪,我们也就走进去几百米,估计深度也就二三十米,但冷热交替已经三四回了,估摸温差至少有四五度,以前从没遇到过,谁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孙平说话的功夫,我已经将瓷瓶中的天目水抹到了眼睛上,看了一眼包里的罗盘,指针还算平静,指示着巷道方向是西北偏北一点,但隔上十几秒,指针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会跳上几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静止,这个情况确实有点让人起疑。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火 (亥)

    第六感这东西是一定存在的,只是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曹队现在对迷案的直觉远超常人,几乎在没有人证物证的情况下,也能猜出个**不离十。而廖焕生则对古物的断代,特别是地下墓穴里藏有什么的判断,准确的让人震惊。当然对我来说,如果有冤魂恶鬼在周围,是不会感觉不到的。

    而现在我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但奇怪的是镇魂铃没有丝毫动静,而抹上了天目水,我依旧在隧道中没有任何的发现。

    孙平开始继续向前爬行,边爬边说着:“老常,曹队他们比我们早下去没几分钟,怎么洞里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是声音都被煤层吸收了?”

    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爬到了一个较为宽敞的空间。这里显然就是小雷在步话机里所说的,被戴矿长堵塞隧洞的地方。

    可以看出,戴矿长那些人堵塞洞口其实非常匆忙,只是找了些碎石和湿土填堵了巷道,甚至来不及夯实,便匆匆撤离了。小雷他们应该没有花多少气力,就清理这些堵塞物,重新挖通了巷道。孙平拿出步话机喊了几声,但没有任何的应答,在这个地下世界,步话机好像彻底失去了作用。他又趴在洞口,喊了几声曹队,但除了死一般的寂静再无多余的声音。

    为什么小雷和曹队他们两批人进去,既没有安排人给我们传递消息,也没有在洞口留下任何的标记?曹队他们还有情可原,不允许我们下来,自然不用留下标记,小雷一向是细心严谨的人,这就有点奇怪了。

    我用手电在小雷他们清理出来的土石上照了照,就发现了一块黝黑放光的石头,捡起来看了看,应该就是齐馆长给我看的煤精玉,只是里面没有水胆,表面也有些粗糙,但至少证明我们离目的地不远了。

    但我的想法明显过于乐观。接下来的隧洞比之前的宽敞了不少,高度也可以容下我们弯着腰直立行走,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但足足走了十几分钟,我们面前依旧是深黑的隧洞,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更加麻烦的是,我们遇到了岔道。

    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任何足迹,两边的隧洞几乎没有差别,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岔道我们三个兵分两路,显得太不明智,我和孙平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沿左侧的岔道走。

    “老常,不对劲,我怎么觉得这条道我们走过?”又是几分钟过去,孙平在隧洞中停了下来,四下张望着喃喃地说道。

    的确,没有任何的参照,在隧洞里很容易产生走错路的感觉,我们有点后悔刚才没有在路上留下一些标记,来检验我们现在的路径。但我想不通的是,如果这隧洞是戴矿长他们为了重启被封掉的试验井开挖出来的,是连接竖井和井外的通道,那岔道是哪来的?挖一条岔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按我们走的时间,现在早应该到矿工们说的那个装备平台,看到那个竖井了,怎么会到现在还没到?不对,老常,你快来看。”孙平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砖头大小的机器,用电筒照着,招呼我过去。

    “这是一台涨力深度计,我以前从来没用过,但你看,上面的显示是不是已经有七十四米了?”

    听了孙平的话,我心里不禁一惊,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数据,果然是七十四米。我连忙用手电在隧道的四壁照了照,和之前的隧洞没有什么区别。

    “老孙,你留意没有,这隧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一人高了?”我问了他一句。我注意到,刚刚我们忙着赶路,不知不觉中,原来半躬的身体,现在已经能够站直,离矿道顶端有大约二十公分的距离。

    孙平挠了挠头,仔细想了想。“还真没太注意,我印象应该就是过了第一个岔道以后,碰到岔道之前,我还磕了一下脑袋。”

    我连忙从兜里拿出那张发黄的宣纸,展开来,看着那些鬼符陷入了沉思。孙平和小田围了过来,拿手电帮我照着,搞不懂我到底在看着什么。

    “老孙,我有点明白了,这条隧道根本不是像那个老秦推测的,是通往试验矿那个竖井的,所以我们一直以为只走下来二三十米深,因为没有任何深度的对比,实际我们已经到了矿井的最底层。”我拿起图纸,贴到隧洞的石壁上,对他们说道。

    “那我们到底在哪里?”孙平不太能接受我的判断,又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我只有一个不太好的推测,我们沿着这条路继续走,大概一百到一百五十米远,如果碰到一个三岔的路口,那我的推测就不幸言中了。”我收起图纸,孙平和小田已经向前快步走去。

    一百多米之后,走在最前面的孙平停了下来,表情复杂的转过身,他的身后,隐约有三个深黑的洞口,高矮宽度都是一模一样。

    “老常,难道说我们已经走进了五方聚火阵里?”孙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是我想当然了,以前看过几本关于龙岗道术的杂书,也和一些异人聊起过,大概知道最初的龙岗困字诀都是垒石为阵,似乎垒得最高的也不过半人高,毕竟不是困人用的,石墙上面排布相应的法器,但忽略了,这毕竟是在地下,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布阵空间?”

    “原来,龙岗道士竟然是通过挖巷道的方式,以隧洞为墙,阴阳反置,布的这个阵,匪夷所思啊。”

    听了我的话,孙平点了点头,但似乎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不解的问我:“老常,真是五方聚火阵的话,戴矿长他们直接把隧洞挖到这个阵里,目的又是什么?这阵应该不会通到其他地方才对啊?即使还有个出口,也通向明代那个矿井,那边早封死了,难道戴矿长那些人就准备藏在这个阵里了?还是准备穿过这个阵,去打通封死的明代矿井?”

    我摇了摇头,“这个现在都不重要了,关键是小雷、曹队他们两拨儿人在里面,他们一定是没找到那个设备平台和竖井,一直走进了阵里。如果石头垒的阵墙,大可以爬上阵墙,俯瞰整个阵的全貌,确定了进来的位置,翻墙再出去。可现在以巷道为阵墙,我们有阵图都不一定能转出去,曹队他们怎么办?”

    “老常,你确定这阵里关着什么无面鬼?曹队他们撞上了,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孙平阴着脸问了我一句。

    “恐怕这阵里并不是什么鬼魅,这阵对里面的东西也完全没有作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尽快找到他们,防化服能起作用。”我直起身准备继续往前走,但小田一把拉住了我。

    “常叔,你在上面曾说过,这阵图里有生门,是不是指的这个符号。”小田说着指了指最外圈的一个形如弯月的符号。

    我朝他点了点头,小田又立马有些兴奋的说道,“常叔,这图上有两个生门,如果我们现在在这个三岔口,那么一个生门在我们的左上方,大约五百米的地方,那个生门应该是连接明代矿井出口的,可右上方一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生门,这个是通到哪的?”

    小田指着阵图,我这才注意到,在宣纸的边缘,的确还有个不太明显的半月牙标志。

    “小田,生门在阵图里并不指的是人能通过的门,也许是个长明灯,也许是一处活水源,都有可能,是相对鬼魅而言的。”

    “常叔,还有您看,如果符号表示的是放法器的地方,那么只可能在隧道内,其实就标识出了隧道的空间位置。可这阵图中心的部分大概是个不规则的圆形,从我们下井实际走的距离看,起码有直径三四百米,没有任何的法器,这里面是什么?为什么这阵要围着这里摆?”小田观察的非常仔细,而我之前的注意力都在法器排布的方式,暗含周易八卦和奇门遁甲的定位之理,才判断是五方聚火阵,这中间的部分确实没有仔细思考。

    “小田,那些古人又不懂标准制图,做不了那么精确,也许就是堵墙,也许什么都没有。”孙平摇了摇头,拿着手电继续在三条岔道前仔细照着,希望能找到小雷、曹队他们走哪条路的痕迹。我倒是对小田的想法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能够发现一些细微的线索,后面一定会有相应的推论。

    “小田,继续说下去,有点儿意思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四种因缘眼识转。何等为四?所谓不觉自心现而执取故,无始时来取著于虚妄习气故,识本性如是故,乐见种种诸相故。大慧,以此四缘,阿赖耶识如瀑流水,生转识浪。如眼识,余亦如是,于一切诸根、微尘、毛孔、眼等,转识或顿生,譬如明镜现众像或渐生。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异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等自性,五识身转。楞伽经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地火 (续一)

    小田的双眼没有离开阵图,缓缓地说道:“常叔,我是在想,戴矿长那些人在明代矿井里藏身,是不太可能的,他们一不知道我们的调查何时结束,另外也不可能提前那么多年就开始挖通巷道,这说不通。戴矿长挖试验井,最终挖通了明代的矿道,这一定不是偶然,因为烧死了人,封掉试验井,开始挖这个隧洞。而这个隧洞又不是通往试验井的。那他的目的一定是明代的矿井。明代矿井里,除了那个五方聚火阵,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吸引他的。”

    “戴矿长当年找齐馆长要这个阵图,就一定是为了穿过这个五方聚火阵,无论是从试验井还是刚才的隧洞,目标只有两个,就是图上标注的生门,那么他们现在再次进入,也一定会去生门的方向。”

    听了小田的推断,我不禁点了点头,很有道理,不过,戴矿长他们最初要去的,恐怕是阵图中心那一圈空白。

    我们商量了片刻,决定还是往五方聚火阵的中心去。沿着阵图的指示,我们选择着不同的岔道口,而刚刚进入第一个内圈的巷道,我们已经隐约的看到前面有一团烛火摇曳着。

    小心的慢慢靠近,终于看清那是开凿在隧洞壁上的一个石龛,三十公分高,十几公分宽,大概十公分深,里面放着一盏黄铜制的长明灯。灯上没有任何的纹饰,却已锈迹斑斑,造型很是古朴,看上去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灯芯和灯油都是新的,应该是戴矿长他们点起来的。小田摆弄着长明灯,光影便在深黑的隧洞中留下光怪陆离的投影。

    这说明戴矿长他们并不知道五方聚火阵里到底是什么,还是把它们当做鬼魅来看,不然有先进的照明设备,何必费力点这些阵中的法器?看来我们要抓紧了。

    阵图的标注还是非常准确的,图上圆圈、水波纹、火焰纹的符号,我们都在隧道洞壁中一一找到。我也渐渐明白,圆圈代表的是朱砂符,只是这些朱砂符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变成的赭石色,手轻轻一碰,写满朱砂符的黄绸就朽烂的四分五裂。

    火焰纹标注的是长明灯,而水波纹指的是一种青瓷的小酒坛,现在里面早已干得见底,但想来当年应该是用来装狗血或鸡血的。

    那些凿得规规矩矩的石龛里,还放有铜镜,包着草木灰的布袋,阵图上都用一些特殊的符文来表示,从摆阵的手法看,当年的道士应该深得龙岗派阵法的精髓,甚至他本身就是一派掌门也大有可能。

    我们三人加快脚步,寻着阵图里通向五方聚火阵中心的路径走了下去。

    七拐八拐,兜了几个大圈,隧道里依旧死一般的寂静,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曹队或小雷经过的痕迹,想想也是,我们大概经过了七八个岔道口,哪一个走错,都不知转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么复杂的结构,撞上他们的概率真的很小。

    “老常,你有没有觉得这里面的温度越来越高了?”我们在进入第三重的巷道时,停下来休息了片刻,孙平把上衣的扣子解开,拿衣襟不停的擦着汗。

    的确,像他说的,现在的温度至少有三十度以上,我的汗也顺着脖颈子不停的往下淌。

    “人都说,这矿里的隧道越往下挖越冷,这个井有点儿邪门。”孙平边说着,边拿出了那台涨力深度仪,只看了一眼,一把就把我拽了过去。

    我瞟了一眼,也吓了一跳,显示屏上的数字竟然已经是一百三十四米。

    我按下心中的惊讶,拿出阵图平摊在地上,又仔细的看了起来。

    我们一路走来,虽没有经过任何阶梯,但必竟是两三公里路,是个很缓的下坡,我们注意力又都在周围,没有查觉高度的变化也应该是正常的,但关键是我们走的并非是一条直路,也就是说,这个五方聚火阵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螺旋型的向下延伸,那阵的中心也就应该是最低点。

    我有点儿明白,手上这张平面的阵图里,为什么有的符号显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