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丑)

    陆炳林记得前些年看北京亚运会直播时,在主体育场曾看到一个巨大的电子计时器,好像是日本精工集团赞助的,有十几米长,五米多高,每一个显示数字,都有两人高,即使坐在体育场另一端的自己,也可以清晰看到上面的时间显示。

    在陆炳林的设想中,如果能搞到一个比这更大的计时器,那么很有可能从海市蜃楼中观察到这个计时器。读出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就可以确认干扰源造成时间扭曲的事实,甚至得出海市蜃楼本身就是时间漩涡的结论。

    但他理想中的计时器造价极为昂贵,贵的陆炳林连去找日本厂家砍价的心思都没有了。可天无绝人之路,一个朋友帮他联系到了上海的一家精密仪器厂,可以生产出类似的巨型电子计时器,尺寸还可以比日本那台更大,造价也更便宜。当厂家了解到陆炳林弄这设备的原因后,直接给了一个出厂价。虽然后来把那个大家伙运到新疆的运费远远超过了购买的价格,但至少陆炳林的计划成功了一半。

    计时器运到后,陆炳林也遇到了一个难题,计时器主要用来显示小时和分秒单位,虽然也可以显示年月日,但数字显示的非常小,在海市蜃楼的影像中一定是看不到。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陆炳林只好设计了一个简易的体系,根据在计时器不同的位置悬挂一面旗帜,用旗帜位置来代表周一到周日的七天。年和月在陆炳林看来,并不需要特别标注,能够测定出一周内的时间差异已经足够了。

    但超出陆炳林想象的是科考资金的筹集的难度。追蜃人足足运作了一年才勉强弄到足够的资金,大部队回到塔克拉玛干的实验基地已经是九七年的春天。

    最初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陆炳林加固了旗杆,将计时器吊装到了旗杆上,计时器工作正常。为保障试验所需要的电力,他们又弄来了几台柴油发动机,一时间实验基地轰鸣声四起。更多的野外科考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过来,一切有序的展开。

    陆炳林的考察车队到达上次发现海市蜃楼的观测点,却没有再看到海市蜃楼出现,这倒是在陆炳林的预料之内,毕竟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一点点温差,就会改变折射角度,一度的变化,在沙漠里可能就代表几十、上百公里的误差。但这一回有了上次的数据记录,经过对比计算,陆炳林大致确定了可能性比较大的观测点坐标,又花了两个月进行实地观测排除,终于在七月中旬,再次于实验基地西南七百七十公里处,观测到了旗杆的海市蜃楼影像。

    令陆炳林无比惊喜的是,与他之前的设想一样,海市蜃楼中出现了计时器,虽然有些模糊,陆炳林还是分辨出了上面的数字。当时观测时间是上午十一点二十四分,但计时器显示的是上午八点零三分。时间不同步,那么很有可能是时间受到未知干扰源的影响,发生了扭曲。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八点零三分的计时器影像被存储在了大气中,到十一点二十四分时才被观察到。

    但海市蜃楼中显示的计时器影像太小,周围又似乎蒸腾着飘渺的雾气,陆炳林一时没法看清计时器上悬挂的旗帜,更无法判断旗帜位置所代表的星期数。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能够证明时间发生了扭曲就足够了。陆炳林把观测计时器上旗帜位置的工作交给了下属,自己则返回到车里,立刻开始收集周围的气象观测资料,代入公式,反推计时器的实际位置坐标。

    和上一次的结果一样,可能的坐标点有四五个,但都不是实验基地的坐标。对比上一次推导的坐标点,陆炳林惊讶的发现虽然观测点坐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气数据也完全不同,但两次推导的海市蜃楼发生点坐标惊人的近似,都在魔鬼城附近直径两百公里的半径内。

    看来,自己的数学模型并没有错,一定是魔鬼城那一带存在一个奇特的干扰源,从旗杆和计时器那里反射的光线经过干扰源时发生了扭曲,被投射到了现在的观测点。但陆炳林实在想象不出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干扰源,究竟是什么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让光线产生扭曲,甚至时间都发生了几个小时的延迟。

    正在他陷入沉思之时,负责观测的追蜃人进到了车里。这一次海市蜃楼出现的时间很长,几乎有三十五分钟,追蜃人全程进行了录像。在车里,追蜃人打开了**,也许是**里记录的内容过于匪夷所思,追蜃人的手不停的颤抖,陆炳林只好拿过摄影机,自己往回倒录影带。

    追蜃人喝了口水,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告诉陆炳林自己在海市蜃楼中的发现。最初因为海市蜃楼上漂浮的雾气,让整个影像有点模糊,隐约能够分辨计时器上的数字,但观察了一阵,追蜃人就发现计时器上的数字是不断变化的,这可以证明海市蜃楼反射的影像并不是一幅静态图,而应该如同摄像直播一样,同步记录着实验基地的状况,只是时间上有三个多小时的延迟。

    但很快追蜃人就发现了诡异的地方,计时器上的秒单位显示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或者说跳动得太快,根本分辨不清。而分单位的显示跳动的速度极快,比正常快至少五六倍,那么这根本就不是同步或略有延迟的影像,而是一个真正的时间漩涡。

    听了追蜃人的讲述,看过录相资料,陆炳林反而平静了下来。看来所有的观测数据都将谜底指问了魔鬼城,只有实地进入那一片死亡之地,才能搞清造成时间扭曲的真正原因,如果有那里的第一手数据,自己建立的海市蜃楼折射成像模型才能真正完善。

    陆炳林将**交还给追蜃人,又忙着在地图上标注起来。另一只勘察的小分队,就在自己北面十五公里处,这时出发,天黑前就应该能到达魔鬼城南面的一个公式推导的坐标点,而自己这支队伍马上出发,估计晚最多一小时就可以和他们汇合。在那里驻扎一夜,估计用上两天时间,就可以采集完所有的数据。

    陆炳林没有再犹豫,拿起卫星电话,将进发魔鬼城的命令下达给了另一支队伍。这一边也马上行动起来,将各种仪器设备装车,清点了补给,准备启程。

    这一次随陆炳林行动的,还有支援过来的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个通讯班,八个通讯兵和工程兵,由一位叫赵振国的副排长带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考察队假设临时的通讯线路,这是陆炳林花了大力气在北京争取来的支持。

    别看沙漠渺无人烟,但从五十年代的石油勘探,到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以及七十年代一系列大规模科考活动,建设兵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经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沙漠中已经有了建设兵团数百个永久补给点和设备仓库。

    自从陆炳林的科考队出发,后勤与通信便是由赵排长负责。赵排长在这片沙漠驻守了五年,恐怕没人比他更了解这里,依托沙漠里的设备仓库,从行进路线的设计,甚至是每一天的日程安排,基本上陆炳林都交给了赵排长。当然,赵排长也没有令他失望,一切井井有条,完善而高效。

    但当赵排长听到陆炳林进发魔鬼城的命令,一反常态的犹豫起来。赵排长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魔鬼城附近百余公里,再没有建设兵团的补给点,科考队的食物和水虽然充足,可通讯线缆毕竟有限,和实验基地的联系还可以保障,但与另一支考察队伍的联系将变得非常困难。

    二是,魔鬼城附近气候情况复杂,经常会突发异常的气候状况,没有充分的准备,晚上在那里扎营是非常危险的。

    赵排长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但陆炳林还是从他的话里捕捉到了一些反常。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对赵排长这人,陆炳林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是个标准的军人,对命令有着近乎执拗的服从性,人又随和而严谨,所以自从出发以来,他对科考队的行动计划没有任何的抵触情况,即便计划有不妥当的地方,他也尽自己所能,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而不是反对。

    对赵排长的意见,陆炳林不得不耐下心来,多做一些解释。毕竟海市蜃楼的出现,有极强的偶然性,不尽早赶到魔鬼城,拿到第一手的监测数据,重新检验成像模型,之前的搜索工作等于前功尽弃,这一趟可以说对整个计划的成败至关重要。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菜根谭》)
………………………………

第三百六十章 蜃海 (寅)

    而对于赵排长所说的安全问题,陆炳林的意见是,只要与另一支考察队保持畅通的联系,能够在魔鬼城以南汇合,先不用靠近魔鬼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扎下帐篷,到明天天亮再展开进一步的行动。即便遇到沙尘暴风,两支队伍有八辆载重卡车,四辆越野车,围成一个临时营地,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考察队力争在两天内完成检测任务,即使有未完成的项目,时间一到,也要立刻撤离,绝不多耽搁。哪怕出了意外,从实验基地赶过去援救,也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大家坚守待援就行。

    赵排长见陆炳林非常坚持,自认为也没有说服他的本事,索性不再藏着掖着,直接问他是否知道魔鬼城到底是什么?

    陆炳林没想到赵排长会这样问他,也没多想,便脱口而出,“估计是因为古代城墙在长期风蚀的作用下,形成了怪异的轮廓,夜晚时分如同众多鬼怪立在墙上。还有一种说法,好象是说因为风蚀,城墙有大风吹过时,会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鬼哭狼嚎一般,才有了魔鬼城的说法。”

    听了陆炳林的讲述,赵排长向他苦笑了两声,告诉陆炳林,魔鬼城最早是在哈萨克牧民间流传,并不是指沙海中的那几座破败不堪的古城,而是指方圆二十里左右的一大片区域。

    哈萨克牧民即使再大的风沙,也不会进入这一片区域扎营避风,宁可在外面被风沙掩埋,也不在夜晚进那里一步。因为他们相信,夜里真的会有一座魔鬼城出现,灯火通明,行人如炽,更有无数的美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还有仙乐般的曲人让人意乱神迷,风沙中陷入绝望的人如何能抵挡这种诱惑?

    可一但进了那座魔鬼城,灯火会突然间熄灭,只剩下狂风飞沙,残月孤明,目不可视,进去的人也就此消失不见了。

    陆炳林终于弄懂,原来那些古城遗迹并不是真正的魔鬼城,魔鬼城又真的如鬼怪一般,时隐时现,还会引诱往来的行人。可如果魔鬼城只是个幻影,误入其中的人怎么会消失呢?如果真有鬼城噬人的事情发生,既然没有幸存者,这故事又是怎样留传下来的?这故事显然是人为编造出来的。可陆炳林又实在想不出,哈萨克牧民编造这样一个传说的目的何在?本来就极少有人靠近那里,又有什么样的秘密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的掩盖起来?

    赵排长看出了陆炳林神色中的疑惑,又告诉他,自己也并不相信哈萨克牧民关于魔鬼城的传说,但自己当兵的这几年,遇到的,听说的神秘失踪事件太多了,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他还参加过不下五次的搜救,但从来没找到失踪者的尸体。干尸倒是碰上几回,都是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遇难者。他们当然不可能一寸一寸的在沙海中搜索,但一个失踪者的遗骸都找不到也说不通。

    大约两年前,赵排长带队伍在古城东面四十几公里的地方,救起了一个石油勘探队员,他当时身体严重脱水,生命垂危,而且神经似乎受了严重的刺激,反复和他讲,勘探队遇到了一座沙漠中的古城,里面似乎还有人居住,勘探队的几个队员进去找水,可没多久,古城却在他眼皮底下消失了,进去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地质队员来自贵州,进沙漠不过两个月,他从未听说过哈萨克牧民的传说,更不可能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这个地质队员赵队长他们一直送到了兵团的医疗救护站,但三天后还是死了,但死因据说并不是因为脱水,而是因为受到过强烈的辐射,内脏器官衰竭。但这个事件很快就被封锁,他也被上级要求不能泄露细节,特别是关于辐射的事。

    总之,无尽的沙海是另外一个世界,人们不能用日常的知识和经验来看待这里发生的事情。赵排长的老上级告诉他,沙漠生存的法则就是少问少说,小心谨慎,弃卒保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在夜晚进入魔鬼城。

    如果陆炳林一定要进入那一带搜集数据,他自然无权否决,但营地一定在魔鬼城南面三十公里外,建起营地后,无论外面出现什么怪事,任何人不许出营地一步。

    陆炳林反复思量着赵排长的话,特别是弃卒保帅这四个字,显然在赵排长的内心里,自己不可能是那个帅,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一定会带着那几个通讯兵义无反顾的回兵团去。但对于近在咫尺的海市蜃楼谜底,已经充斥在陆炳林的大脑中,不断的膨胀,不断的发酵,他不可能因为赵排长的故事以及近乎于威胁的建议,而放弃多年艰辛而来的机遇。

    陆炳林答应了赵排长的要求,重新在地图上做了记录和标注,然后拿起电话,把新的汇合扎营的坐标通知给另一支小分队,之后,催促大家迅速装车,向魔鬼城的方向出发。但这个插曲,让陆炳林的车队耽搁了接近一个小时,也正是这一个小时,让故事的进程彻底发生了改变。

    在向魔鬼城进发的过程中,追蜃人们依旧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在卡车的车厢里继续忙碌着。而一直负责摄像的追蜃人则抱着**,一遍一遍的反复看着海市蜃楼的录像,一刻也没有放下。赵排长脸上蒙了一个迷彩色的围巾,拿着望远镜上了卡车的车顶,时不时的眺望一下远方的天际线,根本不用摘下围巾,也可以感觉到他冷峻的神色。

    出发后不久,那个追蜃人拿着**又坐到了陆炳林旁边,告诉他,录像带他每一帧都仔细查看了,虽然不能确定旗帜究竟是挂在了计时器上的什么位置,但从模糊不清的计时器外框上的投影看,可以排除周四到周日的这些天。那么问题来了,因为风沙的侵袭,上周三的时候,陆炳林安排基地重新更换了旗杆上的旗帜,顺便将三面旗帜的排列做了些调整,录像带上的影像里,旗帜是重新调整过的,也就是说,这个影像只可能是周三那天。

    但上周三,大家都记得很清楚,沙漠中浓云密布,风沙漫天,能见度不到一百米,这样的气候条件是不可能出现海市蜃楼的,但如果不是上周三,录像带上的影像又是哪一天出现的?

    隐隐的,陆炳林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但这种令他无法接受的猜想,不可能与任何人交流,这很可能让整个研究走问另一个极端,一个完全脱离掌控的极端,一个极有可能毁掉整个计划的极端。

    陆炳林收起了**,索性不去想它,拿起一直扔在书箱底下的几本文献翻看起来。

    说来好笑,这几本书是之前廖焕生离开追蜃人队伍时给陆炳林留下的,陆炳林记得廖焕生走之前,还特意嘱咐他,《通典……西域文献要注》、《西域闻见录》、《西域考古录》、《古西行记选注》这几本书一定要仔细看看。厚厚的几大本,又全是文言,对陆炳林而言太过晦涩,也就没有认真看过。

    此时翻出来,陆炳林才发现,当年廖焕生在每一本书上都做了笔记,重要的部分用红笔描画了出来,这可省了陆炳林很大的功夫。在卡车的不断颠簸中,陆炳林很快就粗粗浏览了一遍,他又翻出清代的《西州图稿》做了一些比对,终于对魔鬼城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原来,在广袤的新疆,被称作魔鬼城的地方有不下四处。最有名的在克拉玛依市南面,那是一个完全由自然力形成的神奇的雅丹地貌,并不是一座城。自己之前推测的风蚀、风鸣的命名理由,其实也来自于那里。

    而在和田北面,且末西北还有两处被称为魔鬼城的地方,那里却是名副其实的古城遗址,大约都在唐代末年突然废弃,也许是气候或水源的原因,孤零零立在沙漠腹地,成了鬼城。

    而自己即将奔赴的区域坐标,很难说是否真的有一座古城遗址,但却有四座沙中古城分布在它周围。而这四座古城历史上被统称为魔鬼城。坐标点东北是著名的楼兰古城,近代对西域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就在那里;东南方向不远是海头古城,正南方向是汉代便以建成的伊循古城,而西南方向偏远一点就是尼雅古城。

    根据文献的记载,汉唐时期,这一带河网密布,绿洲无数,城市更是星罗棋布。虽然西域古国一城便可称之为一国,一国的疆土也很可能仅是一片绿洲,但古城绝不仅仅是已经发现的这四座。那时,陆炳林隐约觉得自己计算出来的几个坐标点,很有可能就是还未被发现的古城遗址。

    (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庄子》)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蜃海 (卯)

    对于学者而言,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往往会忘记时间,陆炳林刚刚有了点儿朦胧的线索,正准备捋出头绪,却被赵排长的呼喊声打断了。陆炳林这才注意到车队已经停了下来。他下了车,天色已然完全变暗,西边的天际线上只剩了浅浅的一层薄暮,但正前方深邃的夜空里,赫然出现了一片橘黄色的光芒,如同火焰一般跳动不止,非常的醒目。

    陆炳林本以为是另一支考察队到达了预定地点,点起了篝火为自己指引方向。但赵排长肯定的说,光亮离自己至少还有三十公里远,那不可能是篝火发出的,除非整个卡车都燃了起来。先不讨论那到底是什么发出的光亮,关键的问题是与另外一支考察队伍失去了联系。

    陆炳林不由打了个寒颤,连忙拿出卫星电话拨了过去,但与海市蜃楼出现时的情况一样,电话像被什么干扰,除了刺耳的电流声,再无一丝响动。

    陆炳林的伙伴告诉他,大约十五分钟以前,自己还和那支考察队联系过,他们已经到达了预定的地点,开始扎营,但目之所及,除了沙丘什么都没有,只是开始起风,越刮越大,扎营的工作非常的不顺利。两人又核对了双方的大致位置,约定了汇合时间,追蜃人才挂断了电话。

    而刚刚,赵排长在车顶看到了远处的光亮,连忙让他和那支队伍联系,可卫星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陆炳林听完这些,心不禁的往下一沉,连忙让大家迅速上车,赶往那个营地。陆炳林还没钻进车里,却被赵排长拉了下来。

    赵排长异常坚定的告诉陆炳林,要么原地扎营,明天天亮再进去探查,要么留下一辆卡车,几个队员,作为后援,拉起电话线,保持与实验基地的联系。自己可以陪陆炳林进去,但他带的通讯兵必须留下。

    赵排长的安排,即分散了人手,也分散了物资装备,恶劣天气条件下,大家抱团才更安全,分成两队危险系数反而更高,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计划。但陆炳林此刻没时间和赵排长争论,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只希望车队能尽早出发。

    车队往前开了不到十分钟,周围狂风四起,黄沙开始密集的敲打着车窗。这风出现的毫无征兆,前一秒还平静异常,转瞬间,风大得几乎能把人卷走,眼前好象被蒙了一层纱,视线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赵排长和陆炳林坐在最前面的越野车里,这辆越野车经过改装,车顶安装了一排探照灯,本来光柱可以射出去几百米远,但此时光柱就像射到了一堵墙上,不到十米就被反射了回来。司机不敢开得太快,一但陷入流沙之中,根本无法下车安排其他车辆来拖拽。

    好在赵排长的沙漠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陆炳林看来本没有区别的大大小小的沙丘,赵排长却似乎能看出其中的危险,不断的大声给司机提示,越野车走着蛇形的路线,缓慢的挪动。

    这一段路程只有不到三十公里,但对于车上的每个人来说,都如同煎熬一般。风声大得将周围的一切完全吞没,坐在车里,彼此的交流都必须扯起嗓子喊,耳朵却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分贝声音的刺激,陆炳林很快就觉得大脑和耳膜产生了共鸣,开始剧烈的疼痛起来。

    身边的赵排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个棉球,塞进大家的耳朵里,并不断笔划着,陆炳林知道,他的意思是让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听那些风声上,想一想自己的家庭、子女,提干,涨工资,什么都可以,一定保持头脑的清醒,很快就会闯过去。

    虽然棉球让耳朵里尖锐的风声有所减弱,但陆炳林的意识还是慢慢陷入了一种混沌状态。他忽然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观情绪从心底涌了上来,也许正是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